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丙基苯磺酸钠

异丙基苯磺酸钠

异丙基苯磺酸钠

异丙基苯磺酸钠

丽水博瑞特化工有限公司异丙基苯磺酸钠

别名:4-异丙苯磺酸钠,异丙基苯磺酸钠;枯烯磺酸钠;异丙苯磺酸钠分子式:C9H11NaO3S

分子量:222.24

CAS号:28348-53-0

性状特点:白色颗粒

规格:技术指标技术数据(粉)有效物含量93%

颜色白色

气味特殊气味

PH 值(1%,,水)8.5

水含量(20℃) 4 %

水溶性(10%)完全溶解

盐含

量(Na2SO4) )

2-3.5%

用途:应用:用做碱性体系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增溶剂,可有效提高体系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储存: 常温下, 密闭原装桶中至少二年

原产地: 亨斯曼进口

包装:20kg/袋或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 的生产技术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化工系 班级:精化1022 姓名:苏仕阳 学号:2010274218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的生产技术 产品简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一类应用非常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具有去污、湿润、发泡、乳化、分散、凝聚、脱脂脱墨等性能,可直接用于配制民用或工业用洗涤用品,已成为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产品。 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分子量:348.48 结构式: 理化指标 (1)化学性质:具有去污、乳化和优异的发泡力,具有微毒(LD502000mg/kg),溶于水成半透明溶液,对碱、稀酸、硬水均较稳定,在25℃时水溶液的临界胶团浓度是1.2~1.6×10-3mol /L (2)生物性质:生物降解度>90% (3)质量指标:活性物含量≥35% 无机盐≤7%,pH值 7~8 用途:用作乳化剂、灭火剂、发泡剂及纺织助剂,也用作牙膏和膏状、粉状、洗发香波的发泡剂。 二、烷基苯的生产

在烷基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丙烯齐聚法、石蜡裂解法(乙烯齐格勒聚合法)、脱氢法 1.丙烯齐聚法 1.1生产原理 4CH3CH=CH2 CH3(CH2)8CH=CH2 CH3(CH2)8CH=CH2+ C12H25 1.2生产原料:丙烯、苯、无水三氯化铝 1.3优点:热稳定好,去污力强,价格便宜 缺点: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 2、石蜡裂解法(乙烯齐格勒聚合法) 2.1生产原理 石蜡裂解是在高温条件下使石蜡分子中的C-C键断裂,从而制得低沸点烃类的热反应,分离得到十二烯烃,再与苯烷化得到十二烷基苯。 2.2生产原料:石蜡、苯、无水三氯化铝 2.3优点:工序较短,产品性能良好 缺点:过程错综复杂,副反应多(包括迭合、缩合、脱氢、异构化、环化和芳构化) 3.煤油原料路线 3.1氯化法 1、生产原理 CH3(CH2)8CH3+Cl2 CH3(CH2)8CH2Cl+HCl

α-烯烃磺酸钠

α-烯基磺酸钠 AOS(α-烯烃磺酸钠)具有很好的综合性能。工艺成熟,质量可靠,有很好的去污力,特别在硬水中也显示出去污力基本不降低的特点。AOS生物降解性好,在日本、韩国、印度、美国等地已被大量生产和使用。在我国,正在开发它在油田助剂、淀粉加工助剂、丙烯酸酯乳液聚合、棉的丝光处理、羊毛洗涤、纺织和造纸的润湿剂等领域中的应用。可望在不久的将来AOS会成为新一代主要的合成洗涤剂原料,而广泛地用于家用和工业用洗涤用品中。 中文名α-烯基磺酸钠 外文名Sodium alpha-olefin Sulfonate 代号/简称AOS 别名α-烯烃磺酸钠 Cas 68439-57-6 目录 .1详细介绍 .?分子式 .?质量标准 .?表面活性 .?溶解性 .?润湿力 .?起泡性 .?抗硬水能力 .?钙皂分散力 .?去污力 .?生物降解性 .2安全性 .3用途、应用 .?洗衣粉的应用

.?肥皂的应用 .?液体洗涤剂应用 .?个人护理用品应用 .?其它方面应用 .4包装 详细介绍 分子式 RCH=CH(CH2)n-SO3Na RCH(OH)(CH2)n-SO3Na n=C14-16或C14-18 质量标准 GBT 20200-2006 表面活性 AOS和其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LAS、AS、AES等)同样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OS能将水的表面张力从72mN.m-1降至30-40mN.m-1左右。在25℃用表面张力法测得的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如下: 下表几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名称月桂酸钠K12 LAS AOS14-16 AOS14-18 AOS16-18 Cmc 5.3 2.3 0.65 0.60 0.40 0.20 溶解性 在相同条件下,对C12、C14、C16、C18的AOS分别给予测定,随着碳链的增长,溶解度下降。但在比较宽的碳数范围(C12-C18)内都有较好的溶解性。碳数分布为C14、C16的AOS溶解性很好,可以用在液体洗涤剂中。 润湿力 在室温27℃下,将表面活性剂配成0.1%去离子水溶液,用浸没法测得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时间。润湿力由大到小的顺序如下:

聚苯乙烯磺酸钠离子交换树脂药物辅料

AMBERLITE? IRP69药用级阳离子交换树脂(美国药典名:Sodium Polystyrene Sulfonate USP ,中国进口药品注册名:聚苯乙烯磺酸钠)AMBERLITE? IRP69[1] 药用级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不溶的、强酸性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干燥细微颗粒。AMBERLITE IRP69 树脂可用于制药:既可作为活性成分也可作为碱性 (阳离子型) 药物的载体使用。采用合适的包衣技术,还可用于缓释制剂。AMBERLITE IRP69 树脂的药物主文件 (DMF ) 已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 的审核和授权。在新药申请 (NDA ) 和简略新药申请 (ANDA ) 时我们可根据需要提供由 FDA 出具的该产品 (聚苯乙烯磺酸钠) 的授权书。同时在许多其它国家使用AMBERLITE IRP 69树脂作为药物辅料或药物原料 (API ) 申报新药时,我们也可以提供类似的帮助。AMBERLITE IRP69 树脂按照大宗药用化学品现行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GMP ) 生产。按照现行《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 (USP/NF ) 药物测试方法测定,AMBERLITE IRP69 树脂完全符合 USP 聚苯乙烯磺酸钠药物检定标准。表 1 典型物理性质离子型 钠离子粒径 > 0.075 mm [2] 10.0-25.0 % > 0.150 mm [2] 不超过 1.0 %重金属含量[2] [3] ≤ 10 ppm 钾离子交换能力[2] [3] 110 至 135 mg/g 含水量[2] [3] 不超过 10.0 %铵盐[2] [3] 石蕊试纸呈阴性钠离子含量[2] [3] 9.4 % 至 11.5 %苯乙烯含量[2] 不超过 1 ppm 产品信息法规监管 典型物理属性鉴定 [1] 使用AMBERLITE 药用级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药物配方组分遵循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修正法案。[2] 出厂检测值[3] 现行《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 (USP/NF)标准图 1:AMBERLITE? IRP69 红外光谱谱图10080604020 020利用红外光谱可以鉴定AMBERLITE IRP69树脂,产品红外光谱谱图如图 1 所示。

镀镍常用中间体代码与中文对照

镀镍常用中间体代码与中文对照 1:PPS-OH 羟基丙烷磺酸吡啶嗡盐镀镍整平剂 2:PAP 丙炔醇丙氧基化合物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3:PA 丙炔醇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4:PPS 丙烷磺酸吡啶嗡盐镀镍整平剂 5:PME 丙炔醇乙氧基化合物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6:POPDH 1~丙炔基甘油醚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7:DEP N,N—二乙基丙炔胺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8:PABS N,N—二乙基丙炔胺甲酸盐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9:DEPS N,N—二乙基丙炔胺硫酸盐镀镍整平剂,光亮剂 10:BEO 丁炔二醇乙氧基化合物镀镍长效光亮剂 11:BOZ 1,4丁炔二醇镀镍长效光亮剂 12:BMP 丁炔二醇丙氧基化合物镀镍长效光亮剂 13:PS 丙炔基磺酸钠低区光亮剂,柔软剂,抗杂剂 14:BLO3 炔醇基磺酸钠盐强走位剂抗杂剂,深孔镀镍效果特佳15:ALS 烯丙基磺酸钠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16:APS 不饱和烷基磺酸盐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17:SPS 羟基化合物磺酸钠盐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18:BBI 双苯磺酰亚胺镀镍柔软剂,抗杂剂 19:40%ATPN 羟乙基异硫脲内盐提高低电流区遮盖能力,抗杂剂20:PN 羟甲基磺酸钠镀镍走位剂,抗杂剂 21:SSO3 羟烷基磺酸钠盐提高低电流区遮盖能力,抗杂剂

22:SAS 丙烯基磺酸钠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23:BSS 苯亚磺酸钠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24:APE 磺基丁二酸酯钠盐镀镍低泡润湿剂,适合空气搅拌 25:EHS 二乙基己基硫酸钠镀镍低泡润湿剂,适合空气搅拌 26:LRO 聚氧乙烯烷基酚醚硫酸钠盐镀镍高泡润湿剂,适合阴极移动 碱锌中间体 1:BPC-38/48 苄基吡啶-3-羟酸内盐氰化物镀锌及无氰镀锌主要光亮剂 2:HG-1500 聚乙烯亚胺提供基本光亮度,改进分散能力 3:HZnA 多烯多胺与环氧氯丙烷缩和物碱性镀锌光亮整平剂,走位剂 4:HZnG 咪唑与环氧氯丙烷缩和物碱性无氰及氰化物镀锌主光亮剂5:HZnE 混合胺与环氧氯丙烷缩和物镀锌整平剂,匀镀剂,走位深镀剂 酸锌中间体 1:HZn-80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缩合物酸锌载体光亮剂, 光亮整平匀镀剂 2:HZn-81 有机醛酮缩合物酸锌主光亮剂,细化镀层结晶 3:HZn-82 NF分散剂酸锌电镀液分散剂。高电流密度区防烧焦剂4:HZn-83 NNO扩散剂酸锌走位剂、辅助光亮剂

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

(54)发明名称 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 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有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以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聚乙烯亚胺为溶质,溶解在水中,并通过喷雾凝胶法在支撑膜上复合上一层上述交联超薄功能层,再经烘干,由酸使聚合物凝胶化,直至复合膜的形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复合膜工艺新颖,工芝条件容易控制,所得纳滤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强度较高,同时交联聚合物上带有多种荷电功能基团,可以有效的调节所得膜的选择性和亲水性、疏水性以及相容性,复合膜对于无机盐盐的截留较高。本发明所制备的膜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分离行业,尤其是水溶液的分离。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聚乙烯亚胺按质量比为40:1~40共混,作为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搅拌至透明,溶液中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聚乙烯亚胺的总质量分数为0.1~ 5%,添加交联剂,交联剂占聚合物溶液总质量的0. 005~126,搅拌加热至30~50℃使聚合物预交联,得到均匀的铸膜液;其中,溶剂为水;交联剂为戊二醛; (2)将铸膜液用真空泵脱泡0.5~4小时; (3)然后把铸膜液倒在多孔性支撑膜的表面,保持l~5分钟,用橡胶辊除去残留在多孔性支撑膜表面的铸膜液; (4)将刮有铸膜液的支撑膜放入真空烘箱中加热至40~60℃,干燥10~40分钟使溶剂挥发,然后取出倾斜45~90。放置,用喷雾器将浓度4~20%的酸溶液喷雾到刮有铸膜液一面的膜上,使聚合物凝胶化,继续放入真空烘箱中干燥10~50分钟,保持温度40~60℃,待溶剂挥发完毕,在真空烘箱中的压力为0. 096Mpa; (5)然后在普通烘箱中加热固化1~5h,保持温度40~60℃,即可得到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历述的聚苯乙烯磺酸盐为聚苯乙烯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备方法,作为优选,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聚乙烯亚胺按质量比为40:20~30共混,溶液中聚苯乙烯磺酸盐和聚乙烯亚胺的总质量分数为1~2%,并加入酸调节溶液pH值至3~4。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雾用酸溶液为7~10%的盐酸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铸膜液用200目滤网过滤后,再进行真空泵脱泡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性支撑膜为截留分子量2~3万的聚砜膜、聚醚砜膜、或聚丙烯腈多孔膜。 说明书 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有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是指一种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亚胺交联纳滤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 纳滤复合膜是将一层超薄功能层沉积到孔径适当的微孔支撑膜表面,沉积方式主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制备 分子式:C18H29NaO3S 分子量:348.48 CAS号:25155-30-0 简称: DBS, 性状: 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溶解性: 易溶于水,易吸潮结块。 毒性:无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由十二烷基苯与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磺化,再用碱中和制得。用发烟硫酸磺化的缺点是反应结束后总有部分废酸存在于磺化物料中。中和后生成的硫酸钠带入产品中,影响了它的纯度。目前,工业上均采用三氧化硫,空气混合物磺化的方法。三氧化硫可由 60%发烟硫酸蒸出,或将硫磺和干燥空气在炉中燃烧,得到含SO3 4%,8%体积分数的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入装有烷基苯的磺化反应器中进行磺化。磺化物料进入中和系统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最后进入喷雾干燥系统干燥。得到的产品为流动性很好的粉末。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性质用途与合成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高含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白色粉状物,溶于水。具有表面活性剂所具有的去污、润湿、发泡、乳化、分散、凝聚、脱脂脱墨等性能,可直接用于配制民用及工业用洗涤用品。由于采用双层塑料袋,不仅方便运输和使用,而且节省包装费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0#): 化学式:R-C6H4-SO3Na (R=C10-C13) 分子量:340-352 活性物含量70?2 %表观密度g/ml 〉0.18 水份 % ?5.0 PH值(25? 0.1%水溶液)7.0—10.5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状用途 用作纺织印染助剂、丝绸印花、渗透及脱胶精炼助剂GB 276-96规定为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优良发泡力和去污力。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因生产成本低、性能好,因而用途广泛,是家用洗涤剂用量最大的合成表面活性剂,也生产一部分镁、钙等无机盐及三乙醇胺等有机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7176-87-0]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是配制各种农药用的混合型乳化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由苯与α-烯烃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下缩合,缩合液经碱洗、水洗后蒸出回收苯,真空蒸馏得到精制烷基苯。然后用发烟硫酸磺化、白灰中和,在2倍量乙醇中进行,,得到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压敏胶聚合用高效乳化分散剂,用量 1%- 0.1% 。 2、高级清洗剂、去污剂、高级洗涤剂主要原料,可赋予洁白的色泽,高效的去污、油和抗静电能力。 3、纺织油剂中抗静电兼净洗效果的主要添加剂。 4、涤纶基材、片基的优良抗静电剂,尤其是涤纶基电影、摄影胶片的高效抗生产方法 由直链烷基苯,LAB,用三氧化硫或发烟硫酸磺化生成烷基磺酸,再中和制成。以十二烷基氯与苯缩合成十二烷基苯,经发烟硫酸或三氧化硫在30~40?下进行磺化,再用氢氧化钠中和、分馏而得。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上下游产品信息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工艺

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 1、画出整个工艺流程图。 加氢分离脱氢分离烷基化分离 煤油→精制煤油→直链烷烃→混合物→烯烃→烷基苯合物→烷基苯→烷基苯磺酸混合物→直链烷基苯磺酸→直链烷基苯磺酸钠 SO3磺化分离 NaOH中和 2、加氢的目的、原理及对原料的要求 ①加氢的目的:通过对煤油的选择性加氢,除去直馏煤油中的硫、氮、氧以及其它化合物等杂质,原因:因为这些杂质会使分子筛脱蜡 装置中的吸附剂(分子筛)受到污染,降低使用寿命,也使烯烃饱和, 改善油品的性质。 加氢原理: a、烯烃的饱和反应 反应时,烯烃加氢催化成烷烃,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包括色泽稳定性)。b.脱硫 R,R′为烷基。 脱硫后,发生烷链断裂,生成低碳烃和H2S,使油品中残硫量小 于1 ppm,改善产品气味,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吸附剂(分子筛)的 污染。 c.脱氮

脱氮后生成NH3,使油品中残氮量降至1 gpm以下,可改善产品的气味和色泽稳定性,减少对设备的腐蚀和对脱氢催化剂、吸附剂的污染。 d.除氧 除氧的目的是,防止油品在高温下生成胶状物质。 e.除金属除去油品中的砷、镍、钒等化合物。 f.除氯化物 直馏煤油中含氯量一般很低,危害不大,如果原料中含氯量很高,为防止HCL腐蚀,应选用耐腐蚀性能高的材料制作设备。 g.炔烃和二烯烃的饱和原料中它们的含量很少。 对原料的要求 a.直馏煤油

b.氢气联台装置中的氢气是循环使用的(除开工时由界外提供外),不足部分由界外补充。 补充氢气的组分应为: 3.画出加氢工艺流程图

4.加氢后的产品的组成 ①主产品——加氢精制煤油作分子筛蜡装置的原料,其主要性质如下:

电镀镍光亮剂代号集全

电镀镍光亮剂代号 A A-BP(磺基丁二酸酯钠盐)镍低泡润湿剂; 200-1000mg/L; 10g/KAH. A-MP磺基丁二酸二乙酯钠盐镍低泡润湿剂; 20-200mg/L; 2 g/KAH. ALO3(炔醇基磺酸钠盐)镍走位剂、抗杂剂10-100mg/L, 12g/KAH ALS(烯丙基磺酸钠)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初级光亮剂,提高金属分布能力和延展. 1000-5000mg/L;120g/KAH. AS2230 月桂基醚硫酸盐100 mg/L ATP S-羧乙基异硫脲氯化物;低电流区走位剂,1-10 mg/L。 ATPN(羧乙基异硫脲内盐)40%A TPN 羟乙基异硫脲内盐提高低电流区遮盖能力,抗杂剂,能提高低区深镀能力,同时有抗杂效果,用量大时会导致失光。1-10mg/L; 1g/KAH. APC-50N-丙烯基氯化吡啶 APS不饱和烷基磺酸盐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APE磺基丁二酸酯钠盐镀镍低泡润湿剂,适合空气搅拌 ATP S-羧乙基异硫脲氯化物溶于热水,能提高低区深镀能力,同时有抗杂效果,用量大时会导致失光。 A-YP磺基丁二酸二戊酯钠盐镍低泡润湿剂; 20-200mg/L; 2g/KAH. B BAB (苯亚磺酸钠) BAS (苯亚磺酸钠)低区镍走位剂、抗杂剂; 20-100mg/L;30g/KAH. BBI (双苯磺酰亚胺)镀镍柔软剂,抗杂剂,初级光亮剂,提高镀层的延展性,具有抗杂和增白的作用。100-1000mg/L, 15g/KAH. BEO 丁炔二醇乙氧基化合物镀镍长效光亮剂,产品纯度高,能使镀层结晶细化。20-100 mg/l,5 g/KAH BLO3 (炔醇基磺酸钠盐) BMP (丙氧化丁炔二醇)丁炔二醇丙氧基化合物镀镍长效光亮剂,能使镀层结晶细化,对镀层可以产生一定乌亮效果。添加量20-150 mg/l,消耗量8 g/KAH BN乌亮剂吡啶季铵盐类衍生物 BOZ (1,4丁炔二醇)镀镍长效光亮剂,次级光亮剂,分解产物较多。添加量100-200 mg/l,消耗量12 g/KAH。 BSS 苯亚磺酸钠辅助光亮剂,走位剂,抗杂剂 BSI,即糖精 D DAP (丙炔基二乙胺甲酸盐) DC-EHS2-乙基已基硫酸钠; 镍低泡润湿剂; 50-250mg/L; 2g/KAH. DE-A (磺基丁二酸酯钠盐) DEP (N,N-二乙基丙炔胺)镀镍整平剂,光亮剂,产品纯度高,使镀层细腻丰满,不溶于水,需酸化后使用。1-10mg/L, 1.5 g/KAH.(酸化后效果明显)

聚苯乙烯磺酸钠

聚苯乙烯磺酸钠 [C8H7SO3Na]n 一、物化性质: 分子量:5000-600000,淡黄色液体,无臭味, 易溶于水,溶液固含量(10—37)wt%。 聚苯乙烯磺酸钠溶液是高效的离子电解液。由 苯乙烯磺酸钠单体聚合而成。对水基产品有良好的改善环保特性。 聚苯乙烯磺酸钠具有以下几点特性: (1)与其他的磺酸系物相比,毒性极低; (2)水溶性程度较高; (3)阴离子电解活化较好; (4)凝絮力强大。 二、包装储运: HEROCHEM聚苯乙烯磺酸钠,为铁桶或塑料桶包装,50公斤/桶、200公斤/桶和500ml包装。 密闭保存于冷暗地方,防止氧化以及聚合。 三、指标参数: 分析项目技术指标 平均分子量(Mw) (0.5—60)×104 粘度(mPa·s)(25℃) 50-1000 硫酸盐(ppm) ≤0.2 pH 6月11日

色度APHA 100-1000 外观淡黄色稀粘液体 四,用途 聚苯乙烯磺酸钠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的水溶性 聚合物,应用于反应性乳化剂、水溶性高分子(凝 聚剂、分散剂、容器清洗剂、化妆品等)、水处理 剂(分散剂、凝絮剂)、硫磺交换树脂(膜)、写 真药剂(膜片)、半导体、影像胶片、热传导产品 等方面。 聚苯乙烯磺酸钠Poly(Soditrm Styrenesul fonate fonate) 商品名:AEPI;VersaIIL 400;VersaIIL 500;Flexan 500;Oligo Z 性状:白色松软粉末。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制造方法:聚苯乙烯磺酸钠可由苯乙烯磺酸钠单体自由基溶液聚合,聚苯乙烯磺化以及聚(n.丙基.D.苯乙烯磺酸)水解三种方法制得【1】。前二法的反应如下。 (1)聚苯乙烯磺化法首先使聚苯乙烯磺化,制成聚苯乙烯磺酸,然后加碱中和,反应式如下: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产品概述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是目前主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是合成洗涤剂活性物的主要成分。具有强力去污、湿润、发泡、乳化、渗透、分散等功能。广泛用于日化、造纸、油田、油、水泥外加剂、防水建材、农药、塑料、金属清洗、香波、泡沫浴、纺织工业的清洗剂、染色助剂和电镀工业的脱脂剂等。 二、产品规格 1.分子式:C12H25C6H4SO3Na 2.结构式: x+y=9 其疏水基为十二烷基苯基,亲水基为磺酸基。其十二烷基的支链较直链去污力强,而支链比直链溶解度好。带有支链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难于生物降解,直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

生物降解。 3.分子量:348 4.规格:根据用户需要将十二烷基苯磺酸中合成浓度不同的钠盐溶液(总固形物≤55%),中和产物中除活性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无机盐(如芒硝等)、不皂化物(如石蜡烃、高级烷基苯、砜等)以及大量的水。而实际中,用户为了适应不同配方的需要,往往更喜欢直接购买十二烷基苯磺酸,再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工艺的不同作进一步应用。 三、原料路线和生产方法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产路线如图15-1。 (1)丙烯齐聚法:丙烯齐聚得到四聚丙烯,再与苯烷基化,然后磺化、中和而得到高度支链化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TPS)。 TPS不易生物降解,造成环境公害,60年代已被正构烷基苯所取代,现只有少量生产作农药乳化剂用。 (2)石蜡裂解法。 (3)乙烯齐格勒聚合法:由路线(2)和路线(3)先制得α-烯烃,由α-烯烃作为烷基化试剂与苯反应 得到烷基苯。这样 生产的烷基苯多为 2-烷基苯,作洗涤剂 时性能不理想。 (4)煤油原料路线: 该路线应用最多, 原料成本低,工艺 成熟,产品质量也 好。 第二节工艺原理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以直链十二烷基苯进行磺化反应生产所得。磺化剂可以采用浓硫酸、发烟硫酸和三氧化硫等。磺化反应属亲电取代反应,磺化剂缺乏电子,呈阳离子,很容易进攻具有亲和性能的苯分子,在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和苯环上易发生取代反应,接受电子,形成共价键,和苯环上的氢发生取代反应。由于磺化剂的种类、被磺化对象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有的磺化剂(如发烟硫酸)本身就是很强的氧化剂,因此在主反应进行的同时,还有一

二苯胺磺酸钠MSDS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品名:二苯胺-4-磺酸钠 英文品名:Sodium diphenylamine-4-sulfonate 中文别名:二苯胺-4-磺酸钠;4-(苯胺基)苯磺酸钠盐 英文别名:Sodium diphenylamine-4-sulfonate;Diphenylamine-4-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4-(Phenyl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主要用途:科研 2. 危险性概述 2.1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2.2 侵入途径:经皮、吸入 2.3 健康危害: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人体吸入引起高铁血红蛋白形成,一定浓度后引 起苍白病。一般2~4 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发作。 2.4 环境危害:无资料 2.5 燃爆危险:无资料 3. 成分/组成信息 组成信息:纯品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二苯胺-4-磺酸钠 6152-67-6 —— 4. 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 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无资料 5.2 有害燃烧产物: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硫氧化物, 钠的氧化物 5.3 灭火方法: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6. 泄漏应急措施 6.1 应急处理: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防止粉尘的生成。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保证充分的通风。将人员撤离到安 全区域。避免吸入粉尘。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 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储存注意事项:贮存在阴凉处。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对湿度敏感。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

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 一、思考题 1.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实验中,中和酸时,为什么用NaHCO3而不用Na2CO3?答:因为用NaHCO3中和生成具有酸性的NaHSO4,其水溶性较大;而用Na2CO3中和,易将硫酸完全中和,生成中性的Na2SO4,且水溶性较小,从而易使产品中夹杂有硫酸钠,影响产品质量。 2.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实验中,NaCl起什么作用?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NaCl的作用是:(1)第一次是使对甲苯磺酸转化成钠盐。(2)第二次是起盐析作用,使对甲苯磺酸钠晶体析出。NaCl 用量过多,产品中将混有NaCl杂质,降低产品纯度。NaCl用量少,不能使对甲苯磺酸钠结晶完全析出,降低产率。 3.用浓硫酸作磺化剂制备对甲苯磺酸钠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用浓硫酸作磺化剂的优点是:(1)原料易得,价格便宜。(2)可以避免使用氯磺酸、发烟硫酸等磺化剂带来的麻烦,减少环境污染。(3)操作简单,反应温度适宜。用浓硫酸作磺化剂的缺点是:(1)与氯磺酸、发烟硫酸等磺化剂比较,浓硫酸的磺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温度相对较高,产率较低。(2)因使用过量的浓硫酸,使对甲苯磺酸钠的分离相对困难些。 4.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合成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答:因为甲苯与浓硫酸互不相溶,通过搅拌可使两者充分接触,达到缩短反应时间,减少碳化,提高产率的目的。 5.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合成中,怎样才能保证产品是对甲苯磺酸钠? 答:(1)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在100-120℃,因为在此温度下主要得到邻位产物。温度过高,将得到苯二磺酸和二甲苯砜等副产物。(2)反应中一定要保持微沸状态,使上升蒸气环不超过球形冷凝管的1/3。 6.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合成中,在安全方面应注意什么?如不小心发生甲苯起火或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怎样处理? 答:再安全方面应注意:防止发生火灾和被浓硫酸灼伤。如不慎发生起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移开周围其它易燃物品,迅速用石棉布覆盖火源,使甲苯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如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最后再用大量水冲洗。严重时应消毒、拭干后涂上药用凡士林或烫伤油膏,将伤口包扎好后送医院治疗。 7.在对甲苯磺酸钠的制备实验中,NaCl起什么作用?用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答:NaCl的作用是:(1)第一次是使对甲苯磺酸转化成钠盐。(2)第二次是起盐析作用,使对甲苯磺酸钠晶体析出。NaCl 用量过多,产品中将混有NaCl杂质,降低产品纯度。NaCl用量过少,不能使对甲苯磺酸钠结晶完全析出,降低产率。 二、制备装置 画出对甲苯磺酸合成的反应装置图。答:(插图)

《格林伍德》元素化学

绿木测试题 内容:∫Greenwood d(chapter)+C Introductions: 1.由于字体较小,有些下标或上标没有打出来(要不然看不清楚),敬请谅解。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找监考员确认。 2.全卷分为2个部分,一共8题,满分100分。限时3小时。 Wish you good luck! 第一部分:C的元素化学(15分) 第1题:(15分) 1-1 (1)分步写出下列反应的所有含碳产物。(最后加水水解,R1=R2=CH3) (2)P4-t-Bu是一种强碱,pKb=42.写出下列反应所有含苯环的产物。 1-2 (1)TosMIC试剂是van Lausen反应的底物,其结构如下: 它不是很稳定,虽然有市售的试剂,有些人仍然选择临用时自制TosMIC。 TosMIC的一种自制方法是用对甲基苯亚磺酸钠,甲酰胺和化合物M混合后用甲酸酸化,回流制备。写出M的结构式。 (2)经典的TosMIC用法如下,请填出带苯环的所有产物: (3)如下反应也是van Lausen反应的一种应用,填出带萘环的所有产物结构 1-3 将过量(Gly)用LiAlH4还原,得化合物°C下,A的溶液可逆地吸收CO2生成B,130°C下又可逆地将CO2放出,这个过程可以用来吸收贮存CO2.写出吸收反应的方程式,并标明正反应的△H的符号。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85分) 第2题:(20分) 2-1 下图是BeMe2的结构示意图,从中看出BeMe2与BeCl2的结构类似。结构测定表明,两个相邻Be

原子之间的间距d和两个相对的甲基桥配体的C原子之间的间距D满足d/D=。 α-AlH3的结构已经经过测定:每个Al周围有6个H原子形成八面体配位,所有Al-H键长均为x,Al-H -Al键角是141°,各八面体之间用桥键连接,每个Al参与6个桥键,最近的Al-Al距离为324pm。 α-Al(OH)3的结构与α-AlH3相似,只是后者作桥的H被OH替换了。 求:(1)Be-C-Be的键角值;(2)d和x的值;(3)作图表示出α-Al(OH)3结构中一个Al(OH)6八面体与另外几个八面体的连接方式。 2-2 MgCl2和MgH2在THF中按1:1计量比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该化合物为溶剂化的二聚体,其中所有Mg原子均为4配位,整个分子具有较高对称性。画出它的结构。 2-3 Grignard试剂(RMgX)在有机合成中比烃基镁试剂更加常见(后者我反正还没见到过)。它的制备一般采用RX+Mg的方法。制备它最需要注意哪一点 2-4 加入一小粒碘晶体可以加速RMgX的合成,解释原因。 2-5 配合物A(CrN4H10(SO4)2)和B(CrN3H9O4)分别是+2价和+4价Cr的代表性化合物。 (1)A中Cr配位数为6并且也是无限长链结构,每2个Cr原子之间有2个桥配体,画出A的结构式(2)B的构型比较正常,是下面3个选项中的哪一个 ①单帽八面体②单帽三棱柱③五角双锥 (3)Cr溶于盐酸,生成一个蓝色溶液,它可以在气体分析中除去气体中的O2,写出吸收O2的反应式。2-6 在空气中用氨水缓慢处理RuCl3溶液,得到一个鲜红色溶液,主要成分是一个三核的+6价阳离子。它可以用作检测哪一类物质的非常灵敏的试剂(当溶液中有这类物质时,它会变成一种黄色的阳离子,溶液当中只需要1ppm的Ru即可以检测出这种变化。) NaBH4是一个常用的还原剂,它的还原性比LiBH4弱,但是它的选择性比较好。例如LiBH4可以把RCOOR 还原到醇,而NaBH4一般不能。NaBH4在工业上的另一大用途就是化学镀。在标准状态(lg(PH)=)时,它被氧化到硼酸根的电极电势为,比连二亚硫酸根的大。它和NaH2PO2都可以用来化学镀Ni,即通过还原NiCl2使得Ni沉积在镀件表面。 2-7 写出下面反应的产物。 2-8 写出次磷酸钠化学镀Ni的离子方程式。 2-9 实际发现,用硼氢化钠化学镀Ni时,镀层重量的a%是硼,整个化学式可以写成这样: 本题中认为镀层全部由上式中的硼化镍组成。那么a的理论值是多少 2-10 染料工业可以用A和光气在AlCl3存在下反应,生成B,B的氧含量是%。A分子的点群是D6h,并且氢含量为%。写出这个反应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 第3题:(10分) 市场上出现过一种一氧化碳检测器,其外观像一张塑料信用卡,正中有一个直径不到2cm的小窗口,露出橙红色固态物质。若发现橙红色转为黑色而在短时间内不复原,表明室内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有中毒危险。一氧化碳不超标时,橙红色虽也会变黑却能很快复原。已知检测器的化学成分:亲水性的硅胶、氯化钙、固体酸H8[Si(Mo2O7)6]·28H2O、CuCl2·2H2O和PdCl2·2H2O(注:橙红色为复合色,不必细究)。?

聚苯乙烯磺酸盐生产工艺及应用配方

1国内外研究现状、市场的当前及前景份额,竞争对手的情况,采取的市场策略。 1.1聚苯乙烯磺酸盐国内外生产和应用现状、 日本一些化学公司在制备技术的开发方面作过很多工作,产品主要用作水煤浆分散剂。主要厂家有LION和花王等。国外生产聚苯乙烯磺酸盐的产品牌号有Versa T (National Starch & Chemical Corp.)、Polyfon(Westvaco Corp.)和Varisperse (Borregaard Ludues Fries Ltd.)等。国内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生产聚苯乙烯磺酸盐分散剂的厂家。南京大学表面和界面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聚苯乙烯磺酸盐的制备方法曾做过一些研究,并试用作水煤浆添加剂,但规模较小。2产品的合成工艺路线 2.1聚苯乙烯磺酸盐合成方法讨论 聚苯乙烯磺酸盐有两种合成方法,一种是苯乙烯单体先磺化为苯乙烯磺酸,再聚合为聚苯乙烯磺酸,然后中和为盐;另一种方法是苯乙烯先聚合,再磺化,然后中和为盐。苯乙烯不能直接磺化,因此前一种方法通常是先将2-卤代乙苯磺化,再用碱脱去氯化氢制得苯乙烯磺酸单体,然后再聚合。此方法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后一种方法所用的磺化原料聚苯乙烯可以通过阴离子、阳离子或自由基聚合得到,也可以通过降解废旧聚苯乙烯塑料得到。 2.1.1苯乙烯低聚物的合成 作为聚电解质的聚苯乙烯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100000范围内较适宜,因此磺化原料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能太高。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苯乙烯的合成方法大体可分为离子聚合法、聚苯乙烯降解法和自由基聚合法。 (1)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是合成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苯乙烯的传统方法。这种聚合反应采用碱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引发剂,增长链的偶合和负离子转移机会较少,终止反应主要通过链转移完成。因

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

实验名称: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磺化反应的基本操作及原理和对氨基苯磺酸的制备方法。 (2)了解氨基的简单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反应: 苯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即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称为磺化反应。磺酸一般指磺酸基(-SO 3H )直接和烃基相连(即硫原子直接和碳原子相连)。 磺化反应的实质是苯和三氧化硫的亲电取代反应。三氧化硫虽然不带电荷,但是中心的硫原子为sp 2 杂化,为平面结构,最外层只有六个电子。另外硫原子和三个电负性较大的氧原子连接,增强了硫原子的缺电子程度,即为缺电子试剂,容易和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反应的机理如下所示: 本实验是以苯胺为起始原料,经浓硫酸磺化得到目标产物对氨基苯磺酸。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反应式: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100 mL 三口瓶、空气冷凝管、布氏漏斗、滴管、抽滤瓶 药品:苯胺、浓硫酸、10%NaOH 溶液 四、基本操作训练 【操作步骤】 1. 在 15mL 烧瓶中加入 1g 新蒸馏的苯胺,装上空气冷凝管,滴加1.7ml 浓硫酸。油浴加 NH 2 2OH H 2SO 4NH 2

热,在180-190

oC反应约1.5h,检查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放冷至室温。 2.将混合物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ml盛有冰水的烧杯中,析出灰白色对氨基苯磺酸,抽滤,水洗,热水重结晶得产物约0.8g。 【实验流程】 五、实验关键及注意事项 1、浓H2SO4要分批加入,边加边摇荡烧瓶,并冷却,加料时加上空气冷凝管。 2、反应温度180—190℃。 3、可用10%NaOH溶液测试,若得澄清溶液则反应完全。 六、产品性状、外观、物理常数:(与文献值对照) 白色片状结晶 附: 七、产率计算 理论产量:5.1g, 八、提问纲要

制备苯磺酸钠

苯磺酸钠的制备 实验目的 掌握苯的磺化反应和常用磺化剂的使用;掌握制备苯磺酸钠的原理和方法;了解苯磺酸钠的性质及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 磺化是亲电取代反应,芳烃衍生物磺化的难易,取决于芳烃上取代基的性质,芳环上有亲核取代基时有利于磺化反应。磺化反应要根据被磺化物的性质来选择磺化剂。最常用的磺化剂有:硫酸,氯磺酸,发烟硫酸。苯的磺化较难,宜用发烟硫酸做磺化剂。 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三口瓶,球形冷凝管,Y型管,滴液漏斗,烧杯,温度计,电热套,抽滤装置,托盘天平,量筒。 2. 试剂: 苯20mL,发烟硫酸(8%)14mL,碳酸钙,氢氧化钙,碳酸钠。 实验步骤 1. 磺化 在装有温度计,球形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150mL三口瓶中,加入20mL苯,在不断搅拌下缓慢滴加14mL8%的发烟硫酸[1](约在30min内加完),并用冷水浴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75℃。 发烟硫酸加完后,用电热套加热回流2h。使球形冷凝管内的苯蒸汽的冷凝界限不超过第一球为宜。 2. 中和 当反应液的温度达到100℃[2],且球形冷凝管中无苯蒸汽冷凝现象时,则说明磺化完成。将物料冷却至50℃以下,倒入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用氢氧化钙和碳酸钙[3]中和至pH=6。 3. 过滤和分离磺化产物 过滤中和液,以除去硫酸钙。用30mL热水淋洗滤饼,取出滤饼放入500mL 烧杯中,加入50mL热水,搅拌,过滤,滤饼再用30mL热水淋洗,并将洗液与

滤液合并。 滤液中加入碳酸钠,将苯磺酸钙转变为钠盐[4]。过滤(抽滤,用双层滤纸)除去碳酸钙,并用少量水洗滤饼。 将滤液先用烧杯蒸发,然后转入蒸发皿中蒸发至有苯磺酸钠结晶出现为止,冷却,结晶,过滤,干燥。产品[5]称重,并计算产率。 注释 [1]发烟硫酸为强腐蚀性液体,应小心操作,防止灼伤。配制时应戴眼镜和手套,并在通风橱内操作。 [2]磺化反应温度应控制在110℃以下,高于此温度会增加副产物。 [3]用碳酸钙中和苯磺酸时,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所以碳酸钙必须分批加入并不断搅拌反应混合物。 [4]将苯磺酸钙全部转变为钠盐时,要不断地取少量滤液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试验,直至不再有碳酸钙沉淀析出为止。 [5]若要得到高纯产品,需用95%的乙醇进行重结晶,每克苯磺酸钠约需18mL95%的乙醇。 实验讨论与思考题 1.苯的磺化可否用浓硫酸作磺化剂,为什么 2.影响磺化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3.怎样配制不同浓度的发烟硫酸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

单分散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摘要:利用无皂乳液聚合[1,2],在苯乙烯的乳液聚合体系中引入适量的苯乙烯磺酸钠参与共聚合。聚合过程中分两阶段料,第一阶段中苯乙烯磺酸钠与苯乙烯的比例是决定乳胶粒粒径及单分散 性的关键因素。当反应达到较高的转化率时,加入第二阶段单体混合物,此阶段中的苯乙烯磺酸钠与苯乙烯的比例决定了最终胶粒表面电荷密度。利用上述两阶段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在100~400nm,单分散性较好,表面电荷密度较高并且具有核壳结构的乳胶粒。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的第一阶段中苯乙烯和苯乙烯磺酸钠的比例对乳胶粒粒径的影响以及乳胶粒粒径对微球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 abstract: appropriate amount of 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ystem of styren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in copolymerization by using emulsifier-fre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in the first stage the ratio of 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and styrene is the key factor which determines latex diameter and the monodispersity. when the reaction achieves high conversion rate, the second stage’s monomer mixture is added into the reactant. the ratio of the sodium styrene sulfonate and styrene in this stage determines

对氨基苯磺酸钠的概况

对氨基苯磺酸钠的概况 1.1 对氨基苯磺酸钠的概况 中文名称:4-氨基苯磺酸钠;敌锈酸钠;对氨基苯磺酸钠;敌锈钠;4-氨基苯磺酸单钠盐;磺胺酸钠 英文名称:4-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monosodium salt;sodium sulphanilate;Sodium sulfanilate;Sodium,4-aminobenzene sulfonate;Sodium p-aminobenzene sulfonate;p-Aminobenzene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分子式:C6H6NNaO3S 分子量:195.17 CAS号:515-74-2 结构式: 1.2 对氨基苯磺酸钠的理化性质 性质:白色结晶或闪光的片状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不溶于乙醇、乙醚及苯等一般有机溶剂,遇含钙物质产生沉淀。 常含有两个结晶水。工业品为粉红色或浅玫瑰色晶体。原药含量一般在97%以上。 1.3 对氨基苯磺酸钠对环境的影响 毒性:对人畜低毒,对皮肤无刺激性。毒性LD50(mg/kg):小白鼠急性经口3000 mg/kg。鲤鱼TLm(48h)为7.57mg/L。

1.4 对氨基苯磺酸钠的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贮运时,不要与食物、饲料混放,并要防治日晒雨淋。不能与石灰、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剂混用,以免产生沉淀,影响药效。 由河北保定三厂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HG/T 2746-1996规定了对氨基苯磺酸钠的包装储运。对氨基苯磺酸钠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每袋25kg。对氨基苯磺酸钠应储存于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变质,运输时避免碰撞。 1.5 对氨基苯磺酸钠质量指标 由河北保定三厂和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HG/T 2746-1996规定了对氨基苯磺酸钠质量指标。 表1.1 对氨基苯磺酸钠质量指标(HG/T 2746-1996) 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起草的HG/T 2746-2010(对氨基苯磺酸钠)替代HG/T 2746-1996,规定了对氨基苯磺酸钠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对氨基苯磺酸钠的产品质量控制。HG/T 2746-2010从2011年3月起执行。 内容摘自六鉴化工咨询(https://www.doczj.com/doc/2716131576.html,)发布《对氨基苯磺酸钠技术与市场调研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