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经未来】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2014年10月)

【世经未来】银行业风险案例精析(2014年10月)

2014年 10月

本期热点

中钢集团贷款逾期陷债务危机钢企困境不断蔓延

19家银行卷入皖江物流债务黑洞

二手房买卖涉嫌虚假银行多方查证成功追责

被冒名领用信用卡客户告涉案银行名誉侵权案

酒企大笔存款再次失踪银行风险不容忽视

客户被冒名换卡银行遭受法律风险及损失

一起银行处理“未还清贷款房产过户”案件带来的启示

目录

第一篇热点追击 (1)

一、中钢集团贷款逾期陷债务危机钢企困境不断蔓延 (1)

⑥风险点 (1)

⑥案例引出:中钢集团贷款逾期引关注 (1)

⑥案例介绍:本案相关要点介绍 (1)

⑥案例分析:导致中钢集团陷入债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3)

⑥案件风险:中钢集团债务状况短期难有改善 (5)

⑥风险防范: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资产安全 (5)

⑥案例拓展:四川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川威陷困境 (5)

第二篇业务风险案例 (7)

二、19家银行卷入皖江物流债务黑洞 (7)

⑥风险点 (7)

⑥案件引出:皖江物流公告称其子公司存在巨大债务黑洞 (7)

⑥案件介绍:案件关键点及进展 (8)

⑥案件分析:债务黑洞产生的原因 (9)

⑥案件启示:警惕与钢贸相关企业的信贷风险 (9)

三、二手房买卖涉嫌虚假银行多方查证成功追责 (11)

⑥风险点 (11)

⑥案例介绍:二手房买卖涉嫌虚假骗贷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 (11)

⑥案件审理:法院判定中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2)

⑥案件分析:《合同法》相关条款支持银行诉求 (12)

⑥案件启示:银行应深入调查风险发生原因拓宽维权思路 (13)

第三篇银行内控案例 (14)

四、被冒名领用信用卡客户告涉案银行名誉侵权案 (14)

⑥风险点 (14)

⑥案例引出:周某因被冒名办理信用卡而状告银行一审败诉 (14)

⑥案例介绍: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18)

⑥案例分析:客户被冒名办卡案件高发银行应诉需获得逻辑支撑 (19)

⑥案例启示:本案带来三点启示 (20)

五、酒企大笔存款再次失踪银行风险不容忽视 (21)

⑥风险点 (21)

⑥案例介绍:1.5亿元存款失踪泸州老窖欲起诉存款银行 (21)

⑥案件拓展:之前已有酒鬼酒亿元存款被盗先例 (22)

⑥案件分析:案件存在两个疑点 (23)

⑥案件风险:该案件可能给涉案银行带来多种风险 (23)

⑥风险防范: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此类风险的发生 (24)

六、客户被冒名换卡银行遭受法律风险及损失 (25)

⑥风险点 (25)

⑥案例介绍:被冒名换卡王某诉银行承担赔偿责任 (25)

⑥案件审理:法院判决王某和银行各承担部分责任 (26)

⑥案件分析:银行和王某是否有过错行为是本案的两个焦点 (26)

⑥案件启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防范冒名办卡事件发生 (27)

七、一起银行处理“未还清贷款房产过户”案件带来的启示 (28)

⑥风险点 (28)

⑥案件引出:未还清贷款办理过户遭拒李某将银行告上法院 (28)

⑥案件审理:法院协调债务清偿及房屋过户 (28)

⑥案件分析:本案涉及的相关法律条文 (29)

⑥案件启示:灵活处理维护信贷资产安全 (30)

第四篇风险快报 (31)

八、出口大增惹“麻烦”针对中国钢材反倾销调查骤增 (31)

⑥事件介绍 (31)

⑥事件背景 (31)

⑥事件影响 (32)

⑥世经点评 (32)

九、产能过剩成为我国制约丙烯酸行业发展瓶颈 (33)

⑥事件介绍 (33)

⑥行业现状 (33)

⑥世经点评 (34)

十、出口单价持续下降我国彩电出口压力加大 (35)

⑥事件引出 (35)

⑥行业现状 (35)

⑥事件影响 (37)

⑥世经点评 (37)

十一、出口合格率仅为六成,贴牌拖累小家电质量形象 (39)

⑥事件介绍 (39)

⑥事件分析 (39)

⑥事件点评 (40)

十二、需求难有明显增长大宗商品疲弱态势或延续 (41)

⑥事件引出 (41)

⑥宏观背景 (41)

⑥事件点评 (42)

第一篇热点追击

一、中钢集团贷款逾期陷债务危机钢企困境不断蔓延

案例摘要:钢铁行业信贷风险持续发酵,本月,分别有一家国企中钢集团和一家民企四川川威集团深陷债务危机。两家企业发生风险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前期盲目扩张,银行贷款和资产规模急速膨胀,资产负债率高企;第二,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下游市场不景气造成企业盈利能力偏低甚至大幅亏损,偿债能力较差;第三,企业管理较为混乱。通过对本案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本案可能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风险点

信用风险

案例引出:中钢集团贷款逾期引关注

6月份,中钢集团在一家国有银行的6.9亿元贷款到期,但因受到山西海鑫钢铁债务危机发酵拖累,以及在2011年前激进扩张留下的后遗症影响,中钢集团在年中遭遇流动性困境,没能按时全数还上这笔国有银行贷款。

贷款逾期发生后,该事件开始银企公众尤其是媒体的关注,夸大炒作中钢债务危机的消息不断显现,并进一步演化为一场债务风波。

案例介绍:本案相关要点介绍

中钢集团财务状况

作为主营矿石生产和钢材贸易的大型国有央企,在连续数年的疯狂投资和扩

张之后,中钢集团遭遇了钢铁业的滑铁卢式下跌,逐步走向债台高筑的危局。

公开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0年间,中钢集团整体资产总额从201亿元急速膨胀至1860亿元;但此后三年,资产规模迅速降至2013年1400亿元左右。

2008年之后,全球矿石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显现;同时,受制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国内钢铁业开始迈入严重产能过剩的局面。与之伴随的是,进口矿石价格和国内钢材价格的暴跌。

据中诚信国际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中钢集团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在2009年突破90%后,至2013年末,负债率连续5年超过90%。

截至2013年末,中钢集团资产总额为1101亿元,负债总额为1033亿元,负债率为93.87%;所有者权益仅为67.5亿元,未分配利润为-109.93亿元,经营性利润亏损15.95亿元。

中钢集团债务状况

中钢集团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93.87%,而截至2014年3月底,中钢股份共获得银行授信额度877.17亿元,其中尚未使用的授信额度为204.21亿元。

其中,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国开行为中钢集团的贷款大行。据中钢股份披露的部分短期借款详情来看,几笔较大的短期借款分别为国开行40亿元、交通银行34.5亿元、农业银行为46.95亿元、光大银行为23.57亿元等。

相关报告显示,在中钢股份的债务中,绝大多数是银行贷款,银行贷款中又以短期借款为主。截至2013年末,中钢股份短期债务金额为549.45亿元,占总债务的比重为88.65%。

此外,中钢集团对外提供的担保数额众多,截至7月底,对外担保(主要是对旗下子公司)的担保数额接近60亿,其中80%是提供给中钢股份的担保,而中钢股份恰恰是6.9亿逾期的实体单位。

相关数据还显示,因为先前为民营钢厂担保和托盘,受到山西的海鑫、鑫达等钢厂破产的牵连,中钢集团被套牢的资金已接近20亿元。

中钢集团债务逾期实际情况

据银监会内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中钢集团旗下的中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钢股份”)发生了6.9亿的不良贷款,当时中钢股份的贷款余额为187亿,8家银行给予其的授信额度是254亿元。其中,中钢集团为中钢股份的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而此次中钢股份6.9亿贷款逾期就自然成了中钢集团的逾期债务,也就是这笔逾期债务引发了中钢集团的债务风波。

事件进展

当中钢集团遭遇流动性挑战后,它选择了与其余有授信的银行沟通,要求银行支持,其中可能包括给予合理的展期。可由于中钢集团“坦白”了几个亿贷款逾期的事实,银行中反而有不少家按照行业一般的风控规定,将中钢集团的贷款列入了“关注类”。

中钢集团贷款进了“关注类”后,有的银行就开始适当收缩授信额度,有些银行拒绝了中钢的展期要求。

此后,中钢集团向相关部门请求协调,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由于债权银行较为配合,中钢集团债务危机有所扭转。

案例分析:导致中钢集团陷入债务困境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中钢集团破产的相关原因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中钢集团破产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能扩张过快。中钢集团是国资委旗下的大型央企,主营矿产开采、生产和制造,钢材产品贸易物流以及钢铁设备制造。该集团旗下拥有二级公司共计65家,境内49家,境外16家;是国内为钢铁工业提供配套资源服务的行业龙头企业。早期的中钢集团一直从事矿石进出口以及钢铁设备制造等业务。2003

年前,国资委曾提出要把央企做大做强,要将160家央企重组为80-100家,行业前三名以外的企业都有可能被重组。这个政策让当时近百亿规模的中钢集团不得不做出转变。2003年底,时任五矿副总裁的黄天文空降中钢,担任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上任后,黄天文开始推动中钢集团的转型,旨在将集团从单纯的钢铁贸易服务商向钢铁实业中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环节延伸,成为“钢铁生产型服务商”。黄天文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中钢集团的资产规模快速膨胀。公开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0年间,中钢集团的资产规模从201亿元迅速膨胀至1800亿元以上,6年时间翻了9倍。更甚的是与许多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一样,中钢集团在为应对金融危机祭出的“4万亿”后走上了疯狂的产能扩张之路。

第二,管理层内斗问题突出。在推动中钢转型的同时,来自五矿集团内部的一批干部也随之来到中钢。与此同时,黄天文还在内部提拔了一批人才。正是在推动中钢改革的过程中,黄天文碰到了来自原冶金部班底的抗衡。很多决策制定了,但到下面经常很难落实。中钢集团也经历了频繁的换帅过程,管理层非常不稳定,中秋节前后,中钢集团迎来了四年内的第三次换帅。集团原总裁贾宝军去职,集团原党委书记兼中钢股份总经理徐思伟接任贾宝军的职务,集团原党委常委兼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刘安栋接任徐思伟的职务。而徐思伟是在去年才“空降”中钢集团,此前,徐思伟曾任职五矿集团副总裁,在五矿期间曾主抓国际金融和贸易、信息化等业务。贾宝军则是2011年才接替黄天文担任中钢集团总裁。

第三,钢铁市场不景气。近几年来,钢铁市场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市场需求持续疲弱。据悉,中钢集团旗下亏损最严重的是中钢炉料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正是存货高企,并且存货价格大跌。雪上加霜的是,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国内铁矿石和螺纹钢市场疲软已久,年初以来,尤其是自7月中旬以来,铁矿石和螺纹钢价格均进入新一轮下行期。钢厂压缩产量、资金链紧张且进口大增,导致港口铁矿石库存高位徘徊。

案件风险:中钢集团债务状况短期难有改善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中钢集团目前就是一个烂摊子。第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改善可能性较低,对钢铁需求量持续处于低位,钢铁价格难以改善是该集团公司债务状况难以改善的主要因素;第二,中钢集团资产负债率超高,其他国企不愿意接手,靠被其他公司重组的可能性也较小;第三,中钢集团管理层整体较为混乱,人心不稳定,虽然通过换帅可能能够达到较快改善的效果,但集团如果财务状况无法得到改善仍然会让管理层因看不到希望而士气低落;第四,较低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债务负担可能是中钢集团的债务危机不断恶化。

风险防范: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资产安全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钢集团在短期内经营状况不但很难改善而且还存在恶化的可能性,银行方面需要提高警惕。对此,建议银行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资产安全:

第一,各家债权银行一起形成维权小组。一方面要求中钢集团详细汇报其资产负债状况和对外担保情况,另一方面要求中钢集团提出具体的还款方案。

第二,暂停对中钢集团发放新的贷款,必要情况下可以要求中钢集团通过一定的措施提前归还银行贷款。

第三,对国资委等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施压,要求其积极展开协调,提供相应的承诺,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各家银行在应对过程中要行动一致。

案例拓展:四川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川威陷困境

7月3日,四川最大民营钢铁企业川威公司领导层在食堂大厅向以车间主任为代表的广大员工宣布,集团因前期在成渝钒钛项目新区建设中投入较大,债务

负担过重,加之银行收贷及钢铁行业不景气,公司出现严重资金紧张,或将进行司法重整。

据有关银行提供的数据,2009年以来,川威在成渝钒钛新区建设过程中设计产能不断扩张,使其总投资从60亿元增至110亿元,而超概部分资金绝大部分通过关联公司短期融资解决。加之其水泥板块和房地产板块的不少项目资金也主要来自短融,造成整个集团资金短贷长用情况突出。这不仅严重增加财务成本,而且使企业长期处于不间断的倒贷状态,一旦中途有银行“抽贷”,就相当于斩断资金“血脉”。

高歌猛进在转型路上的川威,由于一味追求规模而忽略加强管理升级和风险防控,最终陷入重重困境。其实,川威管理层早就意识到传统钢铁行业不可持续,公司从2008年开始就谋划战略转型,主线就是依托四川独有的含钒磁铁矿资源,生产高附加值的含钒制品,并辅之以相关多元化发展。

从“钢铁川威”转向“钒钛川威”,最大的载体就是前述2009年开始投建的成渝钒钛新材料和钒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这不仅是王劲和他的团队引以为傲的“大动作”,也是当地政府在转型时期重点打造的名片。

从1998年改制至今短短十余年,川威的产能从20万吨猛升至2100万吨,资产规模从10亿元扩张到近400亿元,销售收入从5亿元飙升至460亿元,人员规模从一万人增加至两万人,业务范围从钢铁延伸至水泥、矿产、房地产、物流等多个不同领域。

然而,一路高歌猛进在转型路上的川威,依然面临重重跌倒在地的危险。川威集团目前虽然总资产达到380亿元,但资产负债率也高达85%,而且负债当中绝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大部分涉及成渝钒钛项目。2013年,集团总营收460亿元,但净利润仅有2亿元。直到今年一季度,其钢材、水泥、矿业、物流等板块的经营仍不乐观,呈现全面亏损。最终陷入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第二篇业务风险案例

二、19家银行卷入皖江物流债务黑洞

案例摘要:9月23日,皖江物流披露其全资子公司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出现巨大债务黑洞。其中,金融类债务涉及19家银行,已到期债务9.98亿元,未到期债务117.2亿元;非金融类债务40.31亿元,其中已到期债务10.71亿元,未到期债务29.6亿元。目前至少已经有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贷款逾期。导致本案发生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其中,银行过度授信、钢贸行业不景气和淮矿物流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是主要原因。

风险点

信用风险

案件引出:皖江物流公告称其子公司存在巨大债务黑洞

安徽皖江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月23日晚间披露全资子公司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淮矿物流”)的债权情况和债务情况,其间存在巨大的债权债务黑洞。

公告称,经过初步核查,淮矿物流债权总额161.57亿元(按债权净额反映),其中已到期债权109.7亿元,未到期债权51.87亿元。部分债权设定了担保,担保种类主要有一般保证、股权质押、生产设备抵押、个人家庭财产担保等。由于担保物的实际价值存在不确定性、法律认定上有无瑕疵也需进一步查证,故暂不能确定上述担保物是否能够实现对上述已设定担保债权的全覆盖。淮矿物流债务总额167.49亿元,其中已到期债务20.69亿元,未到期债务146.8亿元。根据债权人性质将债务划分为金融类债务和非金融类债务,金融类债务总额127.18

亿元,涉及19家银行,其中已到期债务9.98亿元,未到期债务117.2亿元。非金融类债务40.31亿元,其中已到期债务10.71亿元,未到期债务29.6亿元。

案件介绍:案件关键点及进展

不难发现,本案的关键点是钢贸。淮矿物流主要是经营钢材产品,营业收入中有90%以上是钢材销售。事实上,自2011年钢贸信贷危机暴露至今,随着钢铁行业全面产能过剩总爆发,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钢材抵押融资的风险日益显性化。银行对钢贸商进行集中的大规模的催贷、抽贷和收贷,钢贸商和银行间的博弈也日渐激烈。

钢贸企业都想短线,捞一笔是一笔。而贷款银行监管不力,企业越贷越亏,越亏越贷,双方都被裹挟。此前披露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中显示,钢贸贷款仍然是银行资产质量方面最严重的痛点。交行半年报表示,公司上半年新增不良中65%来自于钢贸和小微企业,388亿不良贷款余额中有97亿是钢贸贷款。

2012年11月16日,淮矿物流重组斯迪尔电子交易平台,收购了后者50%的股权,并成为斯迪尔的控股股东,淮矿物流从此向大宗生产资料的现货电子交易领域转型。斯迪尔官网资料显示,与淮矿物流斯迪尔钢贸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银行有14家,它们分别是: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和光大银行。

9月10日,皖江物流发布公告称淮矿物流因无足额资金支付到期债务,作为第一被告被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起诉,截至2014年9月5日,淮矿物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20多个账户已经被全部冻结,冻结金额共计1.5亿元。

事件远未结束,9月19日,皖江物流发布淮矿物流商业承兑汇票逾期的公告,公告称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向上交易反映淮矿物流商业承兑汇票逾期形成光大银行武汉分行垫款事宜。且经此排查发现,明年2月前还将有5.1亿元商业承兑汇票到期。这对无法支付到期债务、20多个银行账户已被全部冻结的淮矿物流

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案件分析:债务黑洞产生的原因

导致如此巨大的债权债务黑洞的产生的因素较多,有外部的原因,也有物流公司内部的原因,有市场的原因也有银行和物流公司的原因。

第一大原因是牵涉到钢贸。公告称,淮矿物流经营的贸易品种单一,主要是经营钢材产品,2013年约332亿元营业收入中有90%以上源自于钢材销售。2012年以来,中国钢铁、钢贸行业由于产能过剩、整体持续下滑,特别是2014年4月以来,与淮矿物流合作的钢铁、钢贸客户单位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淮矿物流资金回笼缓慢,导致淮矿物流资金周转困难。

第二个原因是银行过度授信,在淮矿物流资本金只有10亿元的条件下,银行给予的授信额度却高达130亿元。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银行以金融创新名义,向企业推介所谓“商贸银”业务,但由于其操作流程不规范,导致风险积聚、加大、放大。据初步统计,参与淮矿物流“商贸银”业务的银行共14家,淮矿物流所负担的金融类债务中,绝大多数是由“商贸银”业务形成。

第三个原因是,银行收紧钢贸贷款加快了危机的出现。

第四个原因是淮矿现代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层管理不善,原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淮矿物流原董事长汪晓秀开展业务过于冒进,没有采取有效的担保、抵押、质押等措施,对应收款项进行风险全覆盖;同时,淮矿物流原董事长汪晓秀滥用职权,全面切断了与母公司的信息渠道,致使淮矿物流内部控制体系整体失效。

案件启示:警惕与钢贸相关企业的信贷风险

本案虽然名义上是物流企业给银行带来的信贷风险,但其实质上却表现为钢贸企业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该案的涉案主体淮矿物流实质上

是物流和钢贸一体的企业。而大宗商品和物流企业却又正好是近几年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追逐的目标客户和合作对象,这也是淮矿物流所负担的金融类债务中绝大多数是由“商贸银”业务形成的主要原因。鉴于目前银行对物流公司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钢贸行业风险不断涌现,银行方面应警惕此类业务的风险。

三、二手房买卖涉嫌虚假银行多方查证成功追责

案例摘要:在房产中介公司的居间服务下,周某和陆某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合同》。随后,A银行与买家陆某签订《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按照约定A 银行发放贷款21万元用于购买上述房产,并约定将贷款直接打给B房产中介公司,同时办妥了所购房屋抵押登记。此外,银行还与B房产中介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此后,陆某未按约定还款,A银行在催收无果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但因陆某无可供执行财产,2009年10月法院裁定本次执行程序终结。后查明,房产中介并未按合同约定把款项交付卖房人,而是参与了从银行骗贷的行为,对此银行将中介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并获得了法院支持。

风险点

信用风险

案例介绍:二手房买卖涉嫌虚假骗贷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权2004年9月,在B房产中介公司的居间服务下,卖家周某与买家陆某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同年10月,A银行与买家陆某签订《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合同》,按照约定A银行发放贷款21万元用于购买上述房产,并约定将贷款直接打给B房产中介公司,同时办妥了所购房屋抵押登记。此外,银行还与B房产中介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此后,陆某未按约定还款,A银行在催收无果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胜诉,但因陆某无可供执行财产,2009年10月法院裁定本次执行程序终结。

2009年3月,周某与陆某发生纠纷,周某以陆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之诉,经法院审理,认为周某与陆某以房屋买卖合法形式达到非法套取银行贷款目的,并无房屋买卖的真实意思,因此判定该房屋买卖合同无效。但因周某与陆某并无可供执行财产,造成执行程序再次终结。

此后,2010年1月,A银行以B房产中介公司与原、被告之间签订的相关合作协议约定条款不合法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房产中介公司对本案损失

承担赔偿责任。

案件审理:法院判定中介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院认为:银行与房产中介公司签订的《个人房屋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业务合作补充协议》,系原、被告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明确双方在贷款业务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对原、被告双方均有约束力。但经法院审查,被告房产中介未按约定履行自身义务,擅自将银行贷款支付给买家陆某,而非卖家周某,即房屋中介公司没有履行首付款和借款人的贷款用途用于支付购房款的约定,过错明显。

因此,本案所涉房屋买卖合同虽已生效,但被法院裁定为无效,那么,被告房产中介公司未能履行约定,保证本案房屋买卖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原告依据约定要求被告承担贷款损失及生效案件诉讼费的损失,合法有据,应予以支持。法院最终判定B房产中介公司承担本案民事赔偿责任。

案件分析:《合同法》相关条款支持银行诉求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60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第107条还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银行与房产中介公司的协议约定:“中介公司为购房者办理房屋买卖手续,签订购房合同,保证房屋买卖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否则将对由此造成的原告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协议还约定“中介公司应保证预收的首付款和借款人的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但在本案中,房产中介公司却将买家陆某从A 银行得到的购房贷款支付给陆某个人,而非卖家周某,违反了相关协议约定。

在以往类似案例的司法实践中,房产中介公司虽向贷款银行保证其居间服务的房屋买卖合法、真实,并承诺承担虚假买卖的赔偿责任,但实际操作中只要房产抵押登记成功,贷款银行取得他项权证,那么贷款银行再要求房产中介承担责任,法院通常会驳回诉请。理由是贷款银行对房屋买卖的真实与否同样负有审查

责任,且贷款银行可通过行使抵押权来实现自己的债权。而本案银行胜诉关键是,银行以房产中介公司的违法行为,造成此购房合同涉嫌虚假买卖,最终导致A 银行行使抵押权经法院执行受阻为由提起诉讼。同时,B 房产中介公司将购房款支付给买家而非卖家,违背交易常规,更违反了其向 A 银行做出的协议保证,这是法院判决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所在。

案件启示:银行应深入调查风险发生原因拓宽维权思路在开展二手房按揭贷款业务时,由于房产中介只有促成成交,才有佣金收入,这就为房产中介参与二手房虚假买卖提供了动力。为防范此类风险,银行与房产中介签订协议时,对房产中介的行为做出约定和限制是极其必要的。与此同时,自身也应对二手房交易的真实性作调查,以杜绝虚假交易发生。当二手房按揭贷款出现风险时,银行除了应向借款人本身进行催收外,还要对二手房交易各环节参与者进行查证,这既为查找风险原因奠定基础,也为风险化解拓宽渠道。本案中A银行通过对B房产中介公司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每个细节的查证和质证,最终发现B房产中介公司在购房款支付上存在的过错,成功追责,为银行同类型案件维权拓宽了思路、增添了化解贷款风险的手段。

第三篇银行内控案例

四、被冒名领用信用卡客户告涉案银行名誉侵权案

案例摘要:周某被冒名办理信用卡,因该卡欠款逾期未还,导致其在征信系统中存在不良还款记录。银行也在催收过程把周某告上了法庭。对此,周某以名誉受到侵犯为由把涉案银行告上法庭。经法庭审理,周某被冒名办理的信用卡确实属于银行对涉案信用卡的开通审核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由于银行行为对周某的名誉损失带来的影响没有合理证据作为支撑,法院最终没有支持周某的诉求。之后,周某对一审判决不服,再次把银行告到法院,二审判决维持原判。在本案中,银行方面积极搜集材料应诉,使银行损失降至最低。

风险点

法律风险声誉风险

案例引出:周某因被冒名办理信用卡而状告银行一审败诉原告周雅芳因与被告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以下简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发生名誉权纠纷,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周雅芳诉称:原告于1998年就办理了中国银行尾号为2964的信用卡,一直是中国银行的信用卡用户,而且多年来无任何不良还款记录。但被告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于2009年6月18日签发了一张以原告姓名办理的卡号为622753**********的信用卡(以下简称涉案信用卡),因该卡欠款逾期未还,导致2009年6月之后原告的征信系统中存在不良还款记录。2009年9月23日原告接到被告要求还款的电话通知后,方才知晓有人冒名向被告申请

了信用卡,并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时将报案情况电话通知了被告。2009年12月被告与原告电话联系时,原告将该情况再次告知了被告。但被告仍然继续以各种手段骚扰原告的正常生活,并在2010年7月和11月两次将原告告上法庭,要求原告还款。涉案信用卡开卡申请资料上“周雅芳”的签名并非原告本人所签,内容也并非原告填写。信用卡受理登记表显示原告本人亲自到柜面申请并递交申请材料,但原告根本就没有至被告柜面申请并递交申请材料,信用卡标准审批表显示已经向本人电话核实,电话和地址匹配,但被告从未向原告核实过任何信息。原告系被告的信用卡老用户,被告处应当有原告的信息资料,但被告未加以核实。银行征信系统中的不良信用记录对原告从事商业活动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特别是原告在国外工作生活期间,同事和朋友得知原告因信用卡纠纷被银行告上法庭,对原告名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被告在涉案信用卡申办、发放环节中没有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存在重大过错,后又在应当知道该信用卡欠款无法追回系其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情况下,滥用诉权,企图将损失转嫁给原告。被告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誉权,故诉至法院,要求:1.判令被告赔偿原告交通费人民币 500元(以下币种相同)、律师费38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万元;2.判令被告向原告书面赔礼道歉。

被告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辩称:涉案信用卡是否系他人冒用原告周雅芳名义办理,现正由公安部门立案调查,目前尚无结论。涉案信用卡系柜面收件办理,被告核实了办卡人的身份,并核对了身份证件,已经尽到了审查义务,不存在过错,也不存在违法行为。被告不应当为可能存在的第三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且原告对其自己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存在过错。至于征信系统上存在的不良记录,被告是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进行报送的,被告报送的信息也都是源于原告名下信用卡的真实欠款记录,并非捏造,故不存在任何虚构事实或侮辱原告的情节。而且被告提供征信信息的范围仅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数据库,征信系统中的信息对外处于完全保密状态,不会对原告的名誉产生影响。原告称被告2010年7月和11月两次将原告告上法庭,事实上被告只起诉了一次,2010年被告诉至法院要求原告归还信用卡欠款,同年8月法院组

织诉前调解时,原告告知被告信用卡冒用及报案情况,被告立即进行核查,并于同年12月撤诉,同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心申请消除原告的不良还款记录, 2011年2月上述不良还款记录已经被消除。被告的行为并没有导致原告名誉权受损,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其遭受到经济或精神上的损失,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

2009年5月31日,被告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收到一份申请人署名为原告周雅芳的信用卡开卡申请表,同年6月18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审核批准开通了以周雅芳为用户的涉案信用卡,申请资料中的中银信用卡标准审批表上记载“电话与地址匹配”、“已对本人电话核实”,信用卡受理登记表上记载“柜面进件”、“亲见申请人递交并签名”、“亲见申请材料原件并当场复印”。2009年9月周雅芳收到涉案信用卡催款通知,获悉该卡已透支,且逾期未还款,周雅芳因未办理过涉案信用卡,疑为他人盗用其信息所办,故向公安机关报案。后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多次向周雅芳电话催收涉案信用卡欠款。因涉案信用卡欠款逾期未还,该卡在周雅芳的个人信用报告中记载为冻结。2010年7月,为涉案信用卡欠款一事,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与周雅芳发生纠纷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寻求救济,次月该院组织双方进行诉前调解。同年 11月,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向该院提起 (2010)浦民六(商)初字第7068号一案,要求周雅芳偿还信用卡欠款,后于同年12月撤回起诉。2011年3月周雅芳的个人信用报告中,关于涉案信用卡的不良信用记录已经消除。

以上事实,由原告周雅芳提供的信用卡开卡申请表、中银信用卡标准审批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信用卡受理登记表、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报回执单、还款提醒服务情况反馈表、个人信用报告、诉前调解通知、(2010)浦民六(商)初字第7068号案件传票、司法鉴定书,被告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提供的个人信用报告等证据及当事人的当庭陈述予以证明。

本案一审的争议焦点是:被告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行为是否导致原告周雅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