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知识分析)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知识分析)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知识分析)
中山大学培养方案之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知识分析)

旅游学院2013级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掌握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同时掌握酒店及旅游住宿业管理、休闲策划与俱乐部管理、会议会展策划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掌握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国际旅游方向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外语能力,本专业方向为学生提供辅修、双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注意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旅游学、管理学、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具有外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语言基本知谷风书苑#

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方向修业年限为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108学分,占69.7%;选修课47学分,占30.3%,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选修专业选修课程31学分(其中限选课程至少为10学分)。

课程类别学分数所占比例备注

公共必修课程36 23.2% 含实践教学

5学分

公共选修课程16 10.3%

专业必修课程72 46.5% 含实践教学

16学分

专业选修课程31 20% 含实践教学

6学分

毕业总学分

155(27)

(实践教学学分)

课内总学时2790

谷风书苑#

五、专业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旅游概论(双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地理学、酒店经营管理、服务运营管理、俱乐部管理、会展概论、项目管理、旅游产业经济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会计学原理、战略管理、商务统计学、旅游研究方法。

六、专业特色课程:

旅游地理学(精品)、酒店经营管理(精品)、旅游概论(双语)、旅游规划与公共政策、社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地产与土地利用、景观设计、餐饮经营管理、住宿管理、财务管理、饭店营销策划与市场推广、会员制管理、收益管理与定价策略、展览策划与组织、会议策划与奖励旅游、营销案例分析、节庆策划与组织管理等。

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见附表)

附表:旅游管理专业(国际旅游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周学时

课程

负责人

公共必修课

A

大学英语1

College English

12 216 2/3、3/3、5/3、6/3 王哲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44 2/2、3/2、5/2、6/2 何江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5

4 2/3 古南永12013级《大学英语》课程将进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改革,按12学分列入公共必修课板块。

谷风书苑#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一、首先回答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什么是旅游管理专业? 由此可以拓展出来很多问题: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内容、就业、前途发展等,之后会讨论。 答:按我现在的理解,旅游管理应该是“旅游产业的管理”。放到国内这个范围来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的就是与国民经济第三产业当中的旅游产业相关的部门、制度、流程、人力、物力等现象、规律的研究和管理。是一门产业学问。是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地位、比重的不断增强而产生发展到被各位熟知的专业。 所以,对于部门、制度、流程、人力、物力的管理就是这门专业设置分科内容的主要依据。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地位也在不断抬升。2010年我入学时,旅游管理还是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下的二级学科,而2012起是与工商管理类平行,下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会展管理3个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而“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属于旅游管理类下的特设专业,就像文学类里的秘书学、农学里的烟草学等。 我国旅游产业管理的最高部门是国家旅游局,属于归国务院领导的副部级,下设到县各级行政管理机构。法律制度有最近刚颁布的《旅游法》,导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等具体法规。除了行

政上的部门和制度,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的机构和商业主体属于旅游管理的范畴,在国内都有不同的协会组织但统一归旅游局领导,当然也在工商局,税务局,文化部等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比如旅行社、酒店、旅游景区等,由此就瞥见旅游管理的大范围关联性和操作的复杂性。这也是为什么旅游管理会成为一门一级学科的学问的原因。 放几个数据:到2012年末,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全国纳入统计范围的旅行社共有24944家,星级饭店11367家,五星级饭店640家,四星级饭店2186家,三星级饭店5379家,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097所,在校生57.6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在校学生49.72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36所,在校学生为107.34万人。由此可见,国内旅游需求我国的旅游业处于改革创新、趋于稳定的大需求、大发展阶段,正是需要注入人才进行深化改革和系统管理的时候,政府多次提出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意见,并提出了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 (以此来反驳“读旅游管理无用论”和“旅游管理浅薄论”) 二、为什么学旅游管理?去哪里学旅游管理?怎样学、怎样学好旅游管理?向谁学?学多久?等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进入大学之前主动了解一个专业,到进入大学之后接受一个专业再到毕业之后的就业都会对某个专业产生不同阶段的认识。(谈到这,很多人可能会抱怨制度,例如报考时每个专业都不了解,大学上了半年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专业等等,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自考科目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自考科目 深圳160信息网资讯https://www.doczj.com/doc/276863542.html,2010年2月25日来源/作者深圳160 中山大学,原名广东大学,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将广东的几所公立学校——国立高等师范、广东法科大学和广东农业专门学校合并而成,并亲笔题写了校训。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名牌大学。传承中山先生的办学思想,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山大学一代代学人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中山大学已是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 行政管理专业前景: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领域大大的拓宽。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部门,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另外,也可以在学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或者进入中外大中型企业做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 本班特色: 1.广东省考委自批准,全市就近开班 2.全程由中山大学教授授课 3.高校化管理、设专职班主任 4.一年4次考试机会(1月、4月、7月、10月)、通过率高、毕业周期短 5.专业课程少、可不考英语、高数 招生对象: 凡在广东省居住和工作的公民(不含及港、澳、台同胞)。不受年龄、学历、身体健康情况、居住地等限制,均可报读、报考,免试入学。 专业介绍: 类型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类型考试方式 001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 2必考笔试 0023707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概论 4必考笔试 0034729大学语文4必考笔试0040040法学概论6必考笔试005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6必考笔试006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6必考笔试0070312政治学概论6必考笔试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120202) 本学科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会计系和企业管理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0名,其中博士10名,其中,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2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名。先后承担和完成60多项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一批重要课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社科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2项,省教育厅奖多项。本学科在浙江省有较大的影响,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较高的企业管理理论水平、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要求能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能独立地承担和组织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培养应用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结合学术带头人深厚的科研基础与相关成果,本着学术梯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以体现企业管理学科的优势与培养特点。企业管理专业设7个研究方向: 1、价值评估与决策技术。研究现代企业价值评估理论、无形资产评估、现代决策理论、项目管理、决策方法以及知识管理中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等。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1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识 摘要: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以 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依托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几年来,中 国旅游业的发展欣欣向荣。而旅游管理专业是为了适应国家对旅游业 人才的需要所产生的一门新兴专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充分了解当今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就业前景, 无论是对于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还是力将中国旅游业推向一个新的高 度都是相当重要的。 一 .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 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 叉的综合性专业。 二 .素质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现代旅游业,根据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培养适应生 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 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导游、旅行社、旅游景点景区、旅游购物商 店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胜任旅游企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业型 人才。 除此之外,旅游管理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旅游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形象,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英语及使用计算机。 三 .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尽管全球经济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旅游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基本环境没有改变,旅游业总体发展趋势也不可能改变或逆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强劲。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潜力依然巨大。改革开放 30 年奠定的坚实基础,将有力地支撑我国旅游业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A.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1、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052P01Y 学分数:4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学时51,自主学习17 先修课程: 课程容: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论的探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方向。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显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则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希望。 教材:《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高等教育 参考书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资本论》,人民;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高教出版杜,2000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杜,2002年;五常:《经济解释》,商务,2002年;哈耶克,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2003年;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03;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科,1994年;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科,1997年;洪银兴;《现代经济学》,人民,2000年;郭元唏:《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1991年;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泽文,1989年;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1999年;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1991年;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 2、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052P02Y 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 课程容:微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供给与需求基本理论,熟悉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等理论的基本容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微观经济学教程》,黄亚钧、纬著,复旦大学,1995年11月第一版 《微观经济学》,梁小民著,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1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上册),高鸿业著,中国经济,1996年2月第一版 3、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051P01A 学分数: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课程容:宏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熊明辉教授网课《法律逻辑学》第一、二章课堂笔记

《法律逻辑学课堂笔记》 第一章-引论:走进逻辑学 1.1逻辑学是什么? 1、逻辑学含义:逻辑学是研究论证的分析与评价的科学。 2、历史: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古印度的《吠陀fei tuo经》、波斯的阿维森纳逻辑以及中国古代墨翟(di)以及弟子所写的《墨经》等。 3、定理:一般来说,逻辑形式是逻辑学的核心概念,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是逻辑学讲究的最常见的推理类型,一致性定理、有效性定理、可靠性定理和完全性定理是逻辑系统的四大定理。 4、类型:逻辑学类型的常见区分是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像亚里士多德逻辑、符号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模拟逻辑、哲学逻辑、辩论逻辑等都是逻辑学的经典范例。 5、争论问题:逻辑学中还有许多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论,主要有“二值逻辑与排中律问题”、“严格蕴含、实质蕴涵与逻辑蕴涵”、“逻辑是经验吗?“不一致可逆以容忍吗?”以及“逻辑真理可以拒斥吗?”。 6、逻辑学是什么?(https://www.doczj.com/doc/276863542.html,)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逻辑(logcis)学是关于推理(reasoning)或论证(argument)的学问。*推论:inference 7、人物:*严复翻译著作:John Stuart Mill(穆勒或弥尔英国哲学家、公务员)的著作《A System of Logic》即《逻辑体系演绎与归纳》,名字为翻译成《穆勒名学》;William Stanley Jevons(耶方斯)的著作《Logic paino》为《名学浅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确立了逻辑学在哲学中的基础地位。 8、四大数学流派:四大数学流流派是围绕数学基础问题进行的不同探讨尔形成的四大学派为:柏拉图主义(代表为哥德尔)、逻辑主义(波特兰·罗素)、形式主义(大卫·希尔伯特)、直觉主义(L.E.J.布劳威尔)。 *形式主义者如大卫·希尔伯特,他们认为数学基于集合论和逻辑的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做数学的过程视为根据某些既定规则所作的本质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125400 授管理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概况 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简称MTA)是为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管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层次而设置的专业学位。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首次确定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旅游基本理论知识和管理方法及技能,熟悉旅游业务实际,具有优秀的沟通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胜任现代旅游业实际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旅游管理硕士的课程设置充分反映了旅游管理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旅游业关联性强、辐射面广和构成复杂的特点,注重旅游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业见习与实习等方法。 三、研究方向 1、区域旅游发展与管理(梁旺兵南宇欧阳正宇柴亚林) 2、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高亚芳杨阿莉毛笑文) 3、旅游产业与新型旅游业态发展(把多勋魏宝祥王耀斌王力)

四、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攻读和在职攻读两种,年限分别为2年和3年,全部实行学分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能提前毕业,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原则上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节假日和寒暑假集中上课学习,原则上第一、二、三、四学期(学习)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五、六学期(学习)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 全日制攻读需至少修满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0学分;在职攻读专业硕士需至少修满34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六、培养方式 本专业采用课堂讲授(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学生自学及参加有关的专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学分除了满足开题报告、前沿讲座等学分外,须满足下列条件方可获得学分: 1、结合实践环节完成一个旅游案例的分析,每篇案例分析不少于4000字;

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知识 2

目录 第一编旅游法规 第一章旅游法规导论 一、旅游法的产生 二、旅游法的概念 三、旅游法律关系概述 (一)旅游法律关系要素 (二)旅游法律关系的确立 (三)旅游法律关系的保护 第二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节合同法概述 一、合同 二、合同法 三、旅游合同与合同法 四、《合同法》履行原则 (一)全面履行原则 (二)诚实信用履行原则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合同订立原则 二、合同订立方式 三、合同法订立程序 (一)要约 (二)承诺 (三)格式条款 四、合同的内容 第三节合同的生效、变更、转让与终止 一、合同的生效 (一)合同生效 (二)无效合同 二、合同的变更 三、合同的转让 四、合同的终止 (一)合同终止的概念 (二)合同终止的原因 (三)合同终止后的法定义务 第四节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一、违约责任 (一)违约责任概念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三)违约责任的免除 二、争议解决 第三章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与投诉法律制度第一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三、消费者的权利 四、经营者的义务 第二节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 一、国家行政机关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二、司法机关对消费者权益保护 三、社会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一)消费者协会的职能 (二)消费者组织的权利限制 第三节旅游投诉法律制度 一、旅游投诉的概述 二、旅游投诉的管理 三、旅游投诉者与被投诉者 (一)旅游投诉的条件和范围 (二)投诉状语投诉时效 四、旅游投诉的受理与处理 (一)旅游投诉的受理 (二)旅游投诉的处理 附录 第四章旅行社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旅行社概述 一、旅行社的概念 二、旅行社设立条件 三、旅行社申报审批 (一)申请者申请 (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颁发旅行社经营许可证(三)旅行社登记事项的变更 四、旅行社分歧机构设立 (一)旅行社的分歧 (二)………服务网点 五、外商投资旅行社的设立 第二节旅行社业务经营 一、旅行社业务的分类 二、旅行社权利和义务 三、旅行社的义务 第三节旅行社管理制度 一、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 (一)………………….概念 (二)质量保证金的金额 (三)……………….使用 二、旅行社保险法律制度 附录 第五章 第一节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学期设置 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及实践环节进度按秋、春、夏三学期设置。

旅游认知报告

遗产旅游认知与对丽水旅游认识 名字:周狄杰 学号:20091001806 指导老师:李江敏

前言 选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这门课之前,自己对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比较期待了解。因为自身喜欢户外,喜欢背上书包,跨上相机,游荡于天地自然之间,惊叹自然的鬼斧神工,探寻人类的奇思妙想。 我初中开始的梦想是逛遍全世界,一览天下风景,从高中开始,因为课程的需要,也对一些风景区,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有所接触,接触了富有徽商气息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平遥古县城;帝王之陵的明显陵和南京的李杰墓。他们是中华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彰显着古老中国文化的深厚与辉煌。 但是自身知识尚浅,不甚了解或了解微乎其微,对于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了解只是一隅,对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了解的渴望,对背包客的向往,使我选择了这么课,来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丰富自身的关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知识,帮助我的专业学习和见证中华的博大精深。 由于知识有限,报告结合自身的了解于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以及结合已有的资料和对一些个例的认知了解结合所成。 我来自于华东的天然氧吧,浙江的绿谷,借以向更多人展示丽水优秀的旅游资源,分析丽水旅游现状。

遗产旅游 遗产介绍 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文化遗产是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址。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 中国幅员辽阔,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世界鬼斧神功。为世界的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增添了光鲜亮丽的一笔。中国是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11年6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41处。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8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见附表一) 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思考 遗产分布情况 中国的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众多,值得保护的遗产资源也不在少数,遗产的分布情况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旅游业的区域发展状况,间接或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如北京是中国自然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截至2006年,拥有世界遗产六项,是世界上世界遗产分布最密集的城市,许多省市世界遗产近乎没有如重庆等。 从空间上看,我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呈现南多北少格局,长江流域较为密集。从另一个角度看,世界遗产分布呈现组团形式分布,如北京及其周围的文化遗产,黄龙九寨沟及其周围的自然遗产。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旅游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但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仍然存在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够、教育模式单一、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通过优化教学模式、营造学术氛围、实行校企联合等方式,培培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竞争。对于综合性旅游产业而言,创新型人才尤为重要。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为旅游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摇篮,所以加强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研究尤为重要。 一旅游管理研究生创新能力概述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 创新能力是指研究者运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是一种思维作用动机、认知指导实践的综合性能力。创新能力强调的是一种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需具备的创新能力 (1)获取和转化知识的能力

掌握丰富的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研究生进行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知识的积累,一切创新都只是空谈。在研究生阶段,对于知识的获取需要注意的有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获取知识的速度。旅游管理是一个涉及知识面非常广的专业,学生只有拥有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研究生阶段学习具有很强专业性,对知识的获取需更加深入,在“专”的基础上再“破”。同时,快速获取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学术研究也是无止境的,加之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学生如果不能保证获取知识的时效性,那么创新就无从谈起[1]。 (2)开拓创新的能力 墨守成规是发展的绊脚石,创新的意义在于“出新”,新是创新的本质,是创新的价值所在。要创新,就要突破常规戒律,突破固有的习惯,突破条条框框,突破已有经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势。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要善于用新思维、新方法、新角度看问题,突破旧的观念,使用新思维方式对现有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汲取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其新时代内涵;除需具备时代精神外,还要注重新资料的发掘考证,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古为今用,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3)预测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创新就意味着风险,任何创新都与风险相伴相依,充满了不确定因素。旅游行业本身也是一个风险重重的行业,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旅游管理创新型人才必须勇于承担风险,对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于接受挑战,并能够经受风险考验,在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代码:64010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负责人:李华奇 执笔人:李桦 审核人:张海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现代酒店、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务和导游工作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

旅游管理认识实习心得体会_1

旅游管理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我们将时间为大家提供关于XX年实习报告的信息,敬请期待! 点击查看:实习报告网 相关推荐: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模板| 会计实习报告 | 大学生实习报告 | 顶岗实习报告 | 金工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报告 |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 生产实习报告 |实习周记 | 3000字范文 旅游管理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在历练中成长 回顾这段实习日子,点点滴滴都成为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难以忘记的不同寻常的回忆。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一名成年人,在这真实的的工作环境中,给我们即将走出校园面对社会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一、实习目的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专业顶岗实习,加深我们对前两年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实操来掌握实习部门的工作流程,初步接触和掌握旅游企业(酒店、度假风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与方法,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旅游企业(酒店、度假风景区)经营管理中出

现的新问题、新观念、新经验、新方法;在增加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我国旅游行业的现状、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实习内容 1、岗前培训和岗位分配 我们到达实习点的第二天,XXX人力资源部组织了为期四天的岗前培训。我们每位实习生都进行了两次培训,一次是全体培训,分为室外培训和室内培训。室外培训都是以团队游戏和拓展项目为主,室内培训主要是企业常识,安全教育等等。期间我们还参观了主题公园,火山温泉,酒店别墅,让我们实习生对实习点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整体培训的第四天,人事部结合实习生的意愿和培训期间的表现,进行岗位分配,有温泉前厅接待员,酒店前厅接待员,公园导游,公园商场服务员,客房服务员,销售助理,餐厅服务员。岗位分配以后,我们到达自己工作的部门,进行由各自部门安排的岗位培训。我觉得进行两次的培训效果很好,全体培训让我们实习生在新的环境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缓冲期和适应期,部门培训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实习部门和实习岗位 我实习的岗位是温泉前厅接待员。这次分配到温泉前厅的实习生总共有六个,都是女生。温泉部细分三个小部门,

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介绍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旅游管理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学科概况 旅游管理中国旅游标志 旅游管理学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

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虽然这门学科的产生,在我国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不但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方面,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而迫切需要兼有人文、地理、经济知识的经营管理人才。旅游管理学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工商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旅游管理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本段专业介绍 旅游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中国加入WTo,中国旅相关书籍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是旅游学、管理学、

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现代旅游业,根据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培养拥护党的路线,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导游、旅行社、旅游景点景区、旅游购物商店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能够胜任旅游企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业型人才。 本段培养目标

逻辑学导论课程简介

开课单位哲学系课程编号02330030 中文名称逻辑导论周学时 3 英文名称An Introduction to Logic 学分 3 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 所属领域C(哲学与心理学) 教师姓名陈波出生年月1957.8 职称教授 课程简介: 此课程试图教给学生关于逻辑学的一般观念,逻辑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的大致的整体形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技术和技巧,以及隐藏在逻辑技术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内容包括:逻辑学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提供识别正确的(有效的)推理、论证与错误的(无效的)推理、论证的标准,并教会人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识别、揭露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推理由命题组成,因此对命题的不同分析就导致对推理和论证的不同分析,并最终导致不同的逻辑理论。有三种不同的命题分析方法,于是也有三种基本的逻辑类型:命题逻辑、词项逻辑和谓词逻辑。其中,命题逻辑研究由联结词决定的复合命题的逻辑性质以及复合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词项逻辑研究直言命题(性质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谓词逻辑研究量化命题的逻辑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推理关系。这三种最基本的逻辑类型是此课程的讲授和学习重点。除此之外,本课程还要讲授归纳逻辑、非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要求学生交四次期中作业,算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 教材: 陈波,《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 周礼全主编,《逻辑》,人民出版社,1994 吴家国主编,《普通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宋文坚主编,《逻辑学》,人民出版社,1998 宋文坚主编,《新逻辑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诸葛殷同等著,《形式逻辑原理》,人民出版社,1982 人大哲学系,《逻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汉密尔顿,《数理逻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王宪均,《数理逻辑引论》,北大出版社,1982 宋文淦,《符号逻辑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张尚水,《数理逻辑导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陈慕泽,《数理逻辑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任课教师简历: 陈波,1957年生,哲学博士。1984年底开始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1992年调北京大学 哲学系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哲学学院主办的杂志《哲学文献》(法国巴黎)中国编委(从2000年始),教育部逻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和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97—1998年应邀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作访问研究;2001年,应邀到台 湾东吴大学哲学系讲学;2002-2003年,由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国家科学院、社会科学研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咨询、培训以及涉外旅游服务等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岗位集群。主要从事旅游顾问、导 游部的全陪、地接导游、出境部的领队、计调线路设计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 2.旅游高端酒店、休闲俱乐部、度假村等机构从事服务和运营管理岗位集群。主 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岗位以及部门主管、经理等岗位。 3.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及旅游营销策划企业相关岗位。岗位包括旅游景 区服务运营管理、大型旅游演出、大型旅游活动、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策划等岗位; 4.旅游规划机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活动策划的调研和宏观 规划等岗位。 5.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教育部门岗位集群。学生通过各省市地县旅游局及其 附属企事业单位招考从事各地旅游职业中学、旅游职业中专或职业中专、中小学的行政或旅游教育等相关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企业服务技能及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服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旅游规划、活动等市场调研、活动策划设计、开发、运营实施管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一). 知识结构 .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旅游产业从业所需人文地理知识,熟悉旅游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 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即熟悉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旅游酒店等经营运作流程及各岗位技能。 . 掌握会计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商务英语、宴会设计等课程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 熟悉我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旅游产业的国际惯例与规则。熟悉我国酒店经营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国际酒店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 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熟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二). 能力结构 . 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善于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 具有交际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会展项目各类文案的表达技巧; . 具有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旅游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服务工作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领会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报告(doc 21页)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报告(doc 21页)

第二小组 认 知 实 习 报 告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Z100952 组长:王玉倩

副组长:高志、徐博 组员:刘媛阁、乔子倩、任碧云、马冰杰、张晓飒、朱宝珍、宋雯静、王丹、 刘雅鸽 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的蹉跎和忙碌中,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这是我们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严寒,寒风呼啸,但是我们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了社会,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才干,培养了韧性,通过社会实践,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一、实习概况: (1)实习时间:2011年12月20日至12月29日 (2)实习目的:通过对涧西区的调查了解其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现状。重点了解当地的餐饮业、旅游宾馆饭 店、旅游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等现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认识、分析这些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优秀品质 和团队精神,树立劳动观念、集体观念和创业精神。使我们能 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认识到了许多在 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 的了解。

(3)实习地点:洛阳市涧西区 二、实习方式:实地调查 三、实习过程: (1)2011年12月20日——2011年12月26日对酒店、旅行社、旅游景点等进行实地调查 (2)2011年12月27日召开实习大会,对实习材料及结果进行交流(3)2011年12月28日进行调查材料的整理及总结 四、实习内容: (一)洛阳市涧西区酒店 (1)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 酒店星级:五星级 酒店地址:洛阳市涧西区凯旋西路8号 邻近:距离火车站5公里,距离机场7公里 饭店简介:一层设大堂、茶社、酒吧、建设银行;二层西餐厅、多功能厅;三层为中餐容容园、大型宴会厅、会议中心;四层洗浴 中心、KTV夜总会;五层为管道设备层;六层为小型商务会议中 心;七层为外租写字间;8~22层为客房层,共设有客房531间, 其中商务双人间230间,商务单人间96间,豪华单人间97间, 豪华双人间36间、豪华商务房34间、豪华行政套房16间、居 家套房21间和总统套房一间。 房型与房价:标准双人间¥980、标准单人间¥980、豪华双人间¥1680、豪华单人间¥1680、商务套房¥1800、豪华商务套房 ¥2800 (2)京安牡丹城宾馆

最新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我介绍

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我介绍 第一篇: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自我介绍 我叫好范文,专业旅游管理。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阳光女孩。开朗的性格使我充满活力,善于与人交往;从容自信使我勇于挑战自我去尝试学习新的事物。 我即将走完四年的求知之旅,四年充实的大学生活,培养了我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更造就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开拓进取(好:的身高和出众的球技,使我登上球场后,成为系篮球队主力小前锋,与队友一起挥汗,品味胜利。文武兼备,则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重要感悟。此外,在担任班团支书和辅导员助理期间积极,为同学服务,表现出色,贡献卓越荣,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怀着饱满的热情、坚韧的性格、勤奋的态度,等待着我的是机遇与挑战!抓住这个机会,为单位尽自己绵薄之力。 第四篇: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自我介绍 我叫好范文,专业旅游管理。我是一个性格开朗,充满自信的阳光女孩。开朗的性格使我充满活力,善于与人交往;从容自信使我勇于挑战自我去尝试学习新的事物。 在大学期间我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在学好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基础上,我博览群书,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我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不断增加新知识,陶冶情操,开拓

视野。不仅如此,我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角活动,锻炼英语口语能力,也结交了许多外国朋友。 在校期间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锻炼了一定的沟通组织能力。我曾任**大学公共关系协会干事和**文学社组织部长。由于特别擅长文艺和体育,我曾任系文艺部长、院文艺干事和校舞蹈协会拉丁舞教练,和系足球队拉拉队队长,组织并参加了校内外举办的多场文艺演出活动,和体育比赛活动。也是海口金海岸罗顿大酒店和文华大酒店的婚宴庆典专属舞蹈艺员。 在校期间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展我的知识面。由于在**大学公共关系协会受过礼仪培训,我参加了多家公司开业庆典的礼仪接待工作,做过汽车展销模特。 我性格开朗、大方,有较强的沟通组织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善于人际交往。掌握良好的礼仪知识和接待工作经验,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能够灵活处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第五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自我介绍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自我介绍哪里找呢?好范文就为大家提供了以下这一份优秀的自我介绍范文,仅供大家来参考一下。 我是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毕业将至,又一个新开始即将来到,等待着我继续努力奋斗、迎接挑战。时光飞梭,将带着童年的梦想、青年的理想离开学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