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4卷第8期

2009年8月Vol.64,No.8Aug.,2009

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

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杨振山1,2,蔡建明3,高晓路3

(1.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城市和区域规划系,乌特勒支3508TC,荷兰;

2.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城市区域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系,恩斯赫德7500AA,荷兰;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要: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其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

方法,根据1949-2004年企业登记就业数据在邮政区尺度上对北京市1949年以来城市空间经

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基于空间邻近矩阵和不同距离矩阵的Global Moran's I 和Local Moran's I 都表明解放后市区并没有明显的经济集聚,50多年来空间经济发展模式几乎都是以市区为核

心集聚式发展;尽管郊区一些重要乡镇呈现出发展势头,但几乎没有和周边地区形成互动关

系,而是和市中心或其它地区保持较强的联系。分析还表明,北京地区经济的空间相互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体在60km 以内,市场经济时代(1983-2002年)提高到75km 。北京经济

空间模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①1957-1982年,中心集中发展;②1983-1987年,沿京津

廊道空间组织;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

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结

构态势,空间经济组织面临新一轮重组。

关键词:城市空间经济;空间统计;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局部空间关联性指标;北京

1引言

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对城市规划政策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826年杜能的农业圈层布局模型、1933年克里斯泰勒的城市等级结构,以及1967年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就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做出规范性解释。随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很难找出一般性的经济空间结构;城市研究更多地是寻找对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人口增长和公共政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的城市中心[1-4]。以此为切入为相关政策提供指引,如北美的边缘城市和欧洲的多中心城市[5-9]都是将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建立在经济中心的基础上。

我国城市处于飞速发展阶段,然而经济要素在城市内部空间发展上并不平衡[10,11]。比如城市内部功能的过度集中造成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致使地区发展并不完全按照既定的空间结构演化,如住宅和就业的空间错位[12]。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形态和内部格局,对人口、环境和土地利用效率提供重要的指示意义[13],这在城市经济高水平发展阶段尤为明显。

在实证分析上,以往对城市中心的判断多采用产业和地理集中性指标,如区位商、基尼系数等,忽略了经济要素的空间差异及其在空间上的溢出和联动效应。另外,这些收稿日期:2008-10-20;修订日期:2009-04-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第三期创新项目(KZCX2-YW-321)[Foundation: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hinese Academic Sciences,No.KZCX2-YW-321]

作者简介:杨振山(1979-),男,博士生。E-mail:yangzspat@https://www.doczj.com/doc/278203821.html,;zyang@itc.nl 通讯作者:蔡建明(1961-),男,研究员。E-mail:caijm@https://www.doczj.com/doc/278203821.html,

945-955页

64卷

地理学报

指标并不能深入判断城市和区域的内部空间结构。最近20年来,空间统计学的发展为研究空间结构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利用空间统计中的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以就业增长为变量,在邮政分区的水平上分析1949年以来北京市的经济空间发展模式。

2探索式空间统计分析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2.1空间统计分析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后,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地理信息科学和统计理论的不断促进下,现代空间统计学为客观认识空间现象和过程提供了新的重要手段[14,15]。空间统计学研究变量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因为事物的发展具有空间依存性(Spatial dependence),许多经典统计失去了效力[16-19]。比如人口和经济增长回归分析:由于人口分布和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空间依存性,常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地区人口增长迅速,那么其相邻地区也会快速增长,因此在人口增长和GDP的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不相关法则被破坏,模型的估计和解释受到质疑,无法有效回答人口增长是由于本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还是由于周边地区人口增长的溢出效应。利用这一关系,空间统计学对空间发展过程作出判断,结合地理信息手段存储、预处理空间数据和展示最后结果[20]。

空间统计分析服务于研究目的和规划决策需要,整个分析过程包括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解释性空间分析、空间模拟建模、决策支持分析以及评价和反馈(图1)。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一般是空间数据分析的第一步,主要用来揭示事物的空间发展模式和状态,如人口、就业和土地利用格局。解释性空间数据分析(Explan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是解释事物间发展的因果关系,一般通过空间建模的过程来完成。空间模拟建模(Spatial Modeling or Simulation)是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展现空间系统的某种状态,空间建模一般是以模型量化的方法表示;而空间模拟则是利用计算自手段对空间过程进行仿真。有时也需要检验和评估决策实行前后的空间发展状态,为决策提供依据;空间统计则起到了评价和反馈(Evaluation or Monitoring)的作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是目前空间统计最主要的应用领域[17,21,22]。本文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的局部空间统计方法对北京经济空间组织形态进行探讨。

2.2空间局部关联度指标

探索式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本质上是从数据的角度来看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从数据的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性揭示空间结构[18]。研究者在分析之初不需要对研究区有太多的预先知识;但数据本身要具有因果或其他联系。早在1950年,Moran基于空间随机分布现象,就提出了空间自相关测度的指标Moran's I,从而为现代空间统计,尤其是为面状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但随后人们发现在较大空间尺度上,如城市或者区域,其内部发展并非同质,全局上的衡量往往掩盖了空间内部的差异[26,27]。因此,研究者设计出局部空间关联度指标(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其中以Getis和Ord的G[28]和O[29]统计和Anslien的Local Moran's I统计[22]应用最为广泛。在观测位置非随机分布的情况下,Local Moran's I是G统计的线性变换(Liner transformation)[30]。相对而言,

图1空间统计分析类别及过程

Fig.1Analytical and computational process of spatial statistics

8期杨振山等: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Local Moran's I 更广泛地应用于面状统计研究中,并赋予空间模式更为丰富的含义,所以本文选择Local Moran's I 作为分析方法。

具体来说,Global Moran's I 可以表示为,

I =n i =1Σj =1Σw ij ×n i

=1Σn j =1Σw ij (x i -x 軃)(x j -x 軃)i =1Σ(x i -x

軃)2(1)式中:x i 是区域i 的空间变量,x 是平均值,n 是区域单元个数,w ij 是区域i 的邻近单元j 的空间权重矩阵,j ≠i 。空间权重矩阵在这里的设置是:如果j 和i 相邻或小于给定距离时,w ij =1,否则w ij =0。

Local Moran's I 则是Global Moran's I 的分解:

I i =

(x i -x 軃)i Σ(x i -x 軃)2×j Σw ij (x j -x 軃)=z i j Σw ij z j (2)

式中:z i 和z j 是对观测值i 和邻近地区j 分别进行标准化的值。

所有地区的Local Moran's I 之和正比于Global Moran's I ;在空间权重矩阵行标准化后(Row Standardization),Local Moran I i 和Global Moran I 存在如下关系I =i ΣI i

/(n -1)。

换言之,也就是全局性空间关联度被有效地进行了分解。Moran's I 的取值在[-1,1]之间,如果I 或I i 大于-1(n -1)则表明存在空间正相关,否则意味着空间负相关。如果观测区域数量多,也可以取0为分界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变量空间随机分布的原假设下,对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度,也就是Global 和Local Moran's I 进行检验,从而确定这一分布是否具有显著性意义,如果检验不能通过,则认为这一分布更可能是空间上的一种随机分布。检验通过空间排列组合试验(Computational Permutation Reference)来完成,并得到相应的假显著性水平(Pseudo Significance)[22,31]。所以与空间集中性指标相比,Local Moran's I 不仅与全局性空间过程进行相比,而且对这一空间过程的可能性进行检验。3研究阶段划分和研究数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1956年后实现了从消费型城市向生产型城市的转变;1997年后,服务业产值超过了工业产值,从生产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转变。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尤其是参照非农经济发展结构(图2),可以大致上分为如下几个阶段:①1949-1956年,城市经济调整和恢复阶段,这个阶段是北京城市经济腾飞的基础;②1956-1982年,计划经济时代,促成了北京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型城市的转变;③1983-1987年,改革开放后,以制造业为主的市场经济起步阶段;④1988-1992年,服务业开始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制造业发展逐渐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⑤1993-1997年,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城市经济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⑥1998-2002年,商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如信息、电子制造和服务业发展强劲;⑦2002迄今,随着金融业、微电子业和文化传播活动的发展,北京的经济发展正在融入全球化的经济发展之中。

空间上,五环、六环路不断带动城市向外扩张,建成区面积在1978-1992年间仅扩大了28%,而在1992-1997年5年间就扩大了35%,到2002年更是比1997年扩大了34%(北京统计年鉴,2005)。这种总量上的把握尚不能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的

947

64卷

地理学报发展状况,尤其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因此有必要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的分析,来进行有效刻画。

就业数据是衡量经济发展最理想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反映了生产方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直接与消费活动相联系。所以,本文拟根据现有1949-2004年企业注册登记资料(截止到2004年6月),统计出就业人数,并按照邮政编码进行空间矢量化。考虑到数据和城市发展中的波动,我们按照上述发展阶段分别进行汇总,代表当时的就业增加状况。所有有注册人数的企业被全部统计在内;各阶段企业登记情况和就业人数如表1所示。然后按照邮政分区进行面状局部空间统计分析,探讨北京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北京全市邮政编码单元总共220个。通过比对《2004年中国邮政编码图集》,北京市邮政局图册和北京邮政网资料,我们发现建国以来北京市的邮政分区总体变化不大,但不断细化,我们以《2004年中国邮政编码图集》公布的为准,并参照其他信息校正邮政分区。4北京市经济空间形态及其演化案例

由于经济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等既扎根于某一特定的空间,又具有空间上的流动性,发现城市经济空间组织关系是一个探索式的过程,可以通过设置若干反映空间关系的空间权重矩阵,然后对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比较分析。

本文中采用了两种空间组织关系的假设。首先按照空间边界邻近关系(Rook)来分析,也就是边界相邻地区空间关系为w ij =1,否则为0。因此这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空间组织模式。其次,认为经济要素在交通和通讯等方式的影响下具有流动性,那么从地方区域中心出发,依照一定距离设置空间关系矩阵,看待这一区域及其一定距离腹地内形成的空间关系与全局的比较情况。如果小于给定的距离w ij =1,否则为0。这种分析一方面有助于探索在不同腹地范围内所形成的空间组织关系,另一方面,空间发展模式变化 70

75

80

8590 9519781979198019811982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

,,,,,, (3) ,,,,,, (2) ,,,, (4) ,,,,,

(5) ,,,,,,, (6) ,,,,, ,,,,

(7) ,,,,, 图21978-2005年北京市非农人口比例(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2006)

Fig.2Ratio of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in Beijing,1978-2005

1949-1956 1956-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4

507 1809 2933 7729 78852 328844 62679 221852 424924 588566 785897 4028660 8250150 1181311

表11949-2004年北京市不同阶段企业和就业人数的登记情况

Tab.1Summary of data of registered enterprise establishments and employment in Beijing ,1949-2004

年份

非农人口比例(%)948

8期杨振山等: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949的临界距离值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经济要素的空间影响范围。

我们使用GeoDa软件进行运算。对于Global Moran's I和Local Moran's I都选择9999次空间排列次数,判断显著性水平,并对Local Moran's I采取95%的置信水平进行筛选,得到空间模式模式结果,可以通过Moran散点图来表示。在显著性水平上,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可以分为四种情况:①高—高: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区域所包围;

②高—低: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③低—高: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④低—低: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

从Local Moran's I所表征的空间意义来看,这四种关联模式分别代表了空间上经济发展的聚集区(高—高)、萧条区(低—低)、空心区(低—高)和孤岛区(高—低)。在聚集区模式中,高就业增长区由周围地区高就业增长包围。萧条区,低就业增长区及其周围地区就业增长的平均值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孤岛区,其地区本身是高就业增长区,而周围地区就业增长的平均值低;反之则是空心区。图中空白区域代表了没有通过检验的一般空间随机过程。

4.1基于地区邻近分析

基于边界邻近设置的Global Moran's I显示出北京市全市经济发展在全局水平上存在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表1)。从Global Moran's I来看,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空间相互联系强度存在三个大的起伏。第一个发生在是1956年后,1949-1956年,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空间关联性不强(I=0.086),此后空间关联度显著提高;这一时期是我国在国民经济恢复期后进入计划经济时代。在宏观调控的影响下,经济布局出现了明显的集中聚集趋势(I=0.327)。第二个起伏发生在1982年后,空间关联度明显降低,体现了市场经济对计划下空间发展的冲击。以后每五年为一间隔,就业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越来越强的空间依存关系,从早期的0.162提高到2002年末的0.334。第三个起伏是2002年后,空间关联度有大幅降低,并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预示着新的空间经济增长模式。从全球化经济影响和北京国际化的步伐来看,这与新兴的产业集群的建设如大量的工业园区起步建设有关。

参考Local Moran's I,可以得到北京市建国以来经济空间组织的变化过程(图3)。1949-1956年恢复期代表了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基础。全市的经济空间组织在延庆县城关镇周围形成了活跃地带(北京解放的前沿阵地),如解放前京西第一镇张山营镇,以及旧县镇等,这一时期这些地区集中了一些大的单位和村委会组织;而市中心周边除南部丰台的和义农场和南苑乡外(主要是农业),和全市的平均水平没有大的差别,鉴于解放后,工商业还在起步阶段,因此,市区内部没有明显的经济聚集。1957-1982年,在计划经济的工业布局下,市中心区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的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活动,围绕南北主轴,沿2环形成了明显的环状结构,如北部的上庄和西北旺、西南部的卢沟桥和东部的双桥农场等地。

1983年,市场经济发展逐步确立,明显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空间发展结构,东南部通州的张家湾镇、双桥镇和双桥农场等附近成为就业新兴增长区(迎合了我国改革开放始于农村这一历史事实)。相比之下,原有的市区周围地区明显缺少创造新就业岗位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经济发展对计划经济,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空间组织的冲击。这一时期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出现沿京津廊道发展的模式。1988-1992年,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开始向市中心,尤其是向市区北部和东部转移,集中在亚运村附近及八达岭高速路附近。到1997年,中关村地区成为明显发展的热点地区,此外,围绕西三环金融街和东三环,新增了大量服务业就业岗位。1998-2002年,城市发展的热点地区完全集中在市中心的西侧,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核,并很快使这一“核”达到饱和。随后在新CBD 国贸片区的拉动下,空间组织的核心转向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

64卷

地理学报纵观北京经济空间整体组织,在过去的50多年里,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热点始终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即使是市场经济运行后,市场动力的选择也是不断地在中心城区找点。城市发展中的欠活跃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个角。北部的一些城关镇或重要城镇(如顺义、延庆和平谷等)以孤岛模式存在,几乎没有地区能和周边地区产生聚集效应;而市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不断向外扩张。不仅如此,从图3上还可以看出,中心区域在不同时期内依次成为热点发展地区,但外围地区并没有获得此等发展机会,这就对整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发展压力。 4.2基于不同距离分析

初步测算表明,Rook 空间矩阵中相邻邮区中心点间的最大距离约为16km 。考虑到

图31949-2002年基于边界邻近权重的北京市就业增长空间局部关联性指数(Rook 空间权重矩阵)

Fig.3Local Moran's I of gross employment increase for Beijing,1949-2002(Rook Spatial Weights)

(a)1949-1956年(c)1983-1987年

(b)1957-1982年(d)1988-1992年(h)北京市区县基本参考图

(e)1993-1997年(f)1998-2002年(g)2003-2004年

LISA 局部自相关空间模式

高高(聚集区)

低低(萧条区)

低高(空心区)

高低(孤岛区)

950

8期杨振山等: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不同距离对空间变量产生的影响,分别以30km 、45km 、75km 、60km 和90km 设定空间矩阵研究经济空间组织的变化。在45km 以内,Global Moran's I 依然显示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表2,表3)。但是到60km ,1956-1982年的以就业增长为代表的空间相关性已经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在75km 的水平上,1988-1992年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1983-1987年和1993-1997年虽然可以通过相关性检验,但是Moran's I 已经基本接近随机状态的临界值(-1/(220-1)=-0.008)。统计上,被考虑在内的相邻单元数也会不断增加,这样平均后的值就会越来越趋近于整体平均值,所以空间自相关度会降低。理论上,随着距离的增加,不同区域的相互影响将会降低。所以基本可以断定,计划经济时代北京市空间经济的相互影响距离大致在60km 以内,而市场经济时代这一距离提高到75km 。但是2002-2004年,其空间影响距离又回到60km 这一水平上,这与产业化园区建设等有很大的关系。

局部空间关联度指数可以显示出每个地方随距离改变而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情况。在Local Moran's I 所体现的整体发展模式上,尽管按不同距离进行搜索,仍可明显地看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还是以单中心发展为主,中心城区形成了巨大的发展核,围绕着核的边缘地带是大面积的经济发展空心区(低—高发展模式),这一情况在1993-2002年最为显著,充分说明整体空间发展模式是向市中心区聚集为主,东北和西南部仍然存在大范围的经济萧条区,郊区城关镇则表现为孤岛式的发展。

图4展示在30km 、60km 和90km 不同空间联系上,北京市空间经济演化过程。1949-1956年北京市市区内没有出现明显的经济聚集,因此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1956-2002年这一时期内,聚集发展模式的地区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基本上和图3所示的地区相同。随着距离的增加,很多孤岛式发展地区逐步变为聚集发展模式,和腹地建立起了发展关系,如延庆、顺义和平谷等重要城镇。这些孤岛式发展地区多在城郊城关镇,这说明郊区城关镇的发展和和周边地区的联系较弱。建国后,北京市的经济基础(农业)在郊区,市中心并没有特殊的经济发展基础。在随后1957-1982年间,空间发展向市中心区域转移,而1983-1987年(京津唐国土规划开展阶段),空间发展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向天津和河北延伸的倾向,但在随后的20年里又重回到中心聚集式发展模式,1993-1997年不断向市中心区集中发展,到1998-2002年以市中心区填充式增长。不过2003-2004年

1949-1956 1956-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4 Global Moran\s I

0.086 0.3269 0.0967 0.1622 0.2452 0.3344 0.0301 p 0.038 0.001 0.014 0.003 0.001 0.001 0.053

表21949-2002年基于地区基于边界邻近权重的北京市就业增长空间相关性指数

(Rook 空间权重矩阵)

Tab.2Global Moran's I of gross employment increase for Beijing,1949-2002(Rook Spatial Weights)

30 km 45 km 60 km 75 km 90 km

Moran’s I P Moran’s I P Moran’s I P Moran’s I P Moran’s I P 1949-1956

0.055 0.013 0.022 0.011 0.008 0.026 0.009 0.006 0.002 0.024 1957-1982

0.142 0.000 0.049 0.003 0.006 0.054 -0.003 0.752 -0.007 0.186 1983-1987

0.073 0.002 0.053 0.003 0.027 0.001 0.009 0.011 -0.004 0.625 1988-1992

0.094 0.001 0.046 0.001 0.009 0.034 -0.002 0.741 -0.010 0.012 1993-1997

0.161 0.000 0.080 0.001 0.024 0.003 0.007 0.018 -0.008 0.063 1998-2002 0.186 0.000 0.095 0.001 0.032 0.002 0.001 0.006 -0.007 0.181 2003-2004 0.023 0.022 0.009 0.037 0.000 0.878 -0.003 0.759 -0.006 0.175

表31949-2002年基于不同距离权重的北京市就业增长空间相关性指数

Tab.3Global Moran 's I of gross employment increase for Beijing,1949-2002(Distance Weights)

951

64卷

地理学报图41949-2004年基于距离权重的北京市就业增长空间局部关联性指数

Fig.4Local Moran's I of gross employment increase for Beijing,1949-2004(Distance Weights)

30km 60km 90km

2002-2004年

城市空心化

1998-2002年

城市中心填充

1993-1997年

城市中心

集中扩张

1988-1992年

以北部为主

的中心发展

1983-1987年

京津廊道

空间组织

1957-1982年

中心集中发展

952

8期杨振山等: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953的判断显示有可能出现空心化的趋势,表明京津冀区域间的联系有可能正在加强中。

4.3两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基于边界邻近分析是一种严格的空间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可以认为是在考虑空间不流动性条件下,判定周边紧邻地区的带动作用,从而得到强的空间模式。而而基于不同距离的分析则考虑到在流动性因素影响下的空间发展结构,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总体发展。两种方法在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相互验证和补充。

两种分析方法都表明,北京市长期以来以中心聚集式发展为主;换言之,市中心区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核心。不活跃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基于边界邻近分析则体现出这一中心模式下,城市内部空间重点就业增长区的变动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后,北京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空间经济重组。无论是基于边界邻近权重还是距离权重分析,Global Moran's I都体现了巨大的波动,空间过程倾向于随机化。在距离权重分析的Local Moran's I上,城市内部出现了空心化。从目前北京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这一过程与全球化经济、集中式工业园区建设和工业外迁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需进一步验证。

5结论

本文引用空间统计方法,即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中的Local Moran's I,以就业增长为变量研究了建国以来北京市经济空间组织变化情况。与以往的地理集中式测算不同,这一研究重在以空间联系建立四种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即聚集区(高—高)、萧条区(低—低)、空心区(低—高)和孤岛区(高—低)。基于严格的边界相邻空间权重矩阵(Rook)和不同距离的空间权重矩阵分析,北京市的经济空间组织模式总体上仍以市区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但市中心附近已开始出现空心地带。北部一些城关镇以孤岛式发展模式存在,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却较弱。城市东北部和西南部则是发展的相对萧条区。虽然在建国初期(1949-1956年)和改革开放初(1983-1987年)这一模式有所不同,但在随后的发展时期里,仍被拉回了中心增长模式。

考虑到不同距离下的空间影响作用,北京市地区间的相互空间影响在计划经济时大约在60km尺度内,市场经济下1988-2002年为75km。空间影响距离的变化(仅从60 km增加到75km)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北京为什么长时间以来是以单中心发展为主。从1949-1956年经济复苏后,北京经济空间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①1957-1982,中心集中发展模式;②1983-1987年,京津廊道空间组织模式;③1988-1992年,北部为主的城市中心发展模式;④1993-1997年,城市中心集中扩张模式;⑤1998-2002年,城市中心填充发展;⑥2002-2004年,城市空心化结构显现,空间经济组织重组。

本文分析表明局部空间相关指数是对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能够帮助规划人员和研究者快速并相对客观地探索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与以往定量方法不同,由于注意到空间变量的相关性,因此所得结果更具有分析和实际意义。但就应用来看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局部空间相关指数是探索式方法,承认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所得结果还需要和实际经验相互论证;②空间权重矩阵的设置是分析结果的关键,文章中所用的是最常见、基本的使用方法,还可根据分析的需要,采取不同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讨论,细化分析结果;③空间分析严格受研究区域和空间尺度的影响,邮政分区是目前可操作的最精确的一级空间尺度,尽管如此,在解释时还需要注意空间尺度对应问题。

接下来的研究可以利用实际经验对分析结果进行甄别和解释;也可以继续沿空间分析的思路(图1),利用解释性数据分析或模拟探讨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和机理,但这需要

64卷

地理学报

954

更多的数据资料。因此,严格来说对北京城市经济发展格局的案例讨论只是探索式的、初步的。不过本文从较细微的尺度上(即邮政分区),利用北京50年来的空间经济数据所进行的空间关联性研究,仍期望能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特别是城市经济空间增长形态研究提供一些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Krugman P.Urban concentration:The role of increasing returns and transport costs.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6,19(1/2):5-30.

[2]Krugman P.The role of geography in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1999,22(2):142-161.

[3]Fujita K.A world city and flexible specialization:Restructuring of the Tokyo Metropoli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1,15(2):269-284.

[4]Helsley R W,Strange W C.Urban interac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07,7(2):

119-138.

[5]Batty M.Polynucleated urban landscapes.Urban Studies,2001,38(4):635-655.

[6]Robert C K,Sako M.The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Towards a research agenda.Urban Studies,2001,38(4):623-633.

[7]Dühr S.Potentials for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in Europe:The ESPON1.1.1Project Report.Planning Practice&

Research,2005,20(2):235-239.

[8]Shaw D,Sykes O.The concept of polycentricity in European spatial planning reflections on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planning.International Planning Studies,2004,9(4):283-306.

[9]Robert C K,Bart L.Clustering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polycentric urban regions:The case of the Randstad.Urban

Studies,2001,38(4):717-732.

[10]Wei Lihua,Cong Yanguo,Li Zhigang et al.Socio-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professionals of Guangzhou in the1990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62(4):407-417.[魏立华,丛艳国,李志刚等.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地理学报,2007,62(4):407-417.]

[11]He Canfei,Liang Jinshe,Zhang Hua.Locational study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n Beijing based on an ordered probit

model.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1):122-130.[贺灿飞,梁进社,张华.北京市外资制造企业的区位分析.地理学报,2005,60(1):122-130.]

[12]Song Jinping,Wang Enyong,Zhang Wenxin et al.Housing suburbanization and employment spatial mismatch in

Beijing.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62(4):387-396.[宋金平,王恩儒,张文新等.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地理学报,2007,62(4):387-396.]

[13]Ma Ronghua,Gu Chaolin,Pu Yingxia et al.Urban spatial sprawl pattern and metrics in south of Jiangsu Province

along Yangtze River.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7,62(10):1011-1022.[马荣华,顾朝林,蒲英霞等.苏南沿江城镇扩展的空间模式及其测度.地理学报,2007,62(10):1011-1022.]

[14]Unwin A,Unwin D.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with local statistics.The Statistician,1998,47(3):415-421.

[15]Bivand R.Implementing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in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8,48(1):

1-27.

[16]Unwin D J.GIS,spatial analysis and spatial statistic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540-551.

[17]Wang F.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in GIS.Boca Raton etc.:CRC,2006.265.

[18]Fotheringham A S.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GIS:Commentary.Environment&Planning A,1992,23:

1675-1678.

[19]Cressie N A C.Statistics for Spatial Data.Rev.edn.Wiley Series in 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New York

etc.:Wiley&Sons,1993.900.

[20]O'Sullivan D,Unwin D.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alysis.Hoboken etc.:Wiley&Sons,2002.436.

[21]Goodchild M F,Janelle D G.Thinking spatially in the social sciences.In:Goodchild M F,Janelle D G(eds.).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2-33.

[22]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

[23]Goodchild M,Haining R,Wise S.Integrating GIS and Spatial Data Analysi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Taylor&

Francis,1992.407-423.

[24]Ripley B D.Spatial Statis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25]Anselin L,Getis A.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1992.26(1):19-33.

[26]Fotheringham A S.Trends in quantitative methods I:Stressing the local.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7,21(1):

8期杨振山等:利用探索式空间数据解析北京城市空间经济发展模式

955 88-96.

[27]Fotheringham A S,Brunsdon C.Local forms of spatial analysis.Geographical Analysis,1999,31(4):340-358.

[28]Getis A,Ord J 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Geographical Analysis,1992,24(3):

189-206.

[29]Ord J K,Getis A.Testing for local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global autocorrel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01,41(3):411-432.

[30]Bao S,Henry M.Heterogeneity issues in local measurements of spatial association.Geographical Systems,1996,3:

1-13.

[31]Anselin L,Bera A K,Florax R et al.Simple diagnostic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6,26(1):77-104.

Identification of Spatial Economic Structure in Beijing

by Apply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Statistics

YANG Zhenshan1,2,CAI Jianming3,GAO Xiaolu3

(1.Department of Human Geography&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Utrecht University(UU),3508TC Utrecht,the NL;

2.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nd Geo-Information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ITC),7500AA Enschede,the NL;

3.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Abstract:Spatial 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rban studies and urban planning such as urban morphology and relevant urban developmental policies. Traditional studies however overlook the spatial dependency of economic activities,which leads to our knowledge constrained to the geographical or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of a region less considering the inner structure of urban spatial economics.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inner structure of urban economic activities for Beijing in the period of 1949-200

4.With the indicator of gross employment increasing,the urban spatial-economic organ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Specifically,Local Moran's I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increase of gross employment for local spatial associations on a postcode level with Rook Spatial Weights and different distance spatial weights.The result indicated,as the foundation for Beijing spatial-economic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reas in the urban center during1949-1956.However,in the later50 years,Beijing was gradually forming a mono-centric spatial organization with a huge nuclear anchored in the urban center.At the same time,some towns in the peri-urban area were developed as islands with less spatial-economic relations with their hinterlands.Instead,they kept a close economic linkage with the urban center or other regions.On the city level,the distance for spatial interactions of economic elements was within60km in the planned area to form hinterlands,and expanded to75km in1983-2002when market economy is oriented. After the revival period in1949-1956,the evolution of Beijing spatial-economic organization experienced six stages:(1)1957-1982,the urban center was rapidly developed;(2)1983-1987, Beijing-Tianjin-Langfang became a major economic corridor;(3)1988-1992,the north of the urban center was rapidly developed;(4)1993-1997,the urban area spatially expanded;(5) 1998-2002,the urban center was infilled;(6)2002-2004,perhaps decentralization took on ensuing with spatial restructuring.

Key words:urban spatial economics;spatial statistics;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s;Beijing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襄州一中赵璇【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着重分析城市形态及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对于学生而言,以此为切入点,深入了解所处城市的发展现状,为后面城市化及其问题的分析奠定基础。学生对于城市功能分区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具备基本的感性认识,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随着课堂活动的开展,整理所见所闻,深刻认识所处的城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比较有利的。【学情分析】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 2.掌握城市主要功能区的概念、特点,理解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的区位要求。 3.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4.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通过比较法和图文分析法,了解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形成及其特点、分布。 3.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4.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城市的三个重要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 2.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因素 难点: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美丽襄阳》宣传片。上课前看到的宣传片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襄阳。被誉为“……”作为历史名城,在两千多年的岁月积淀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人文生活。襄阳城和其他城市一样,有着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交通道路。那么今天这节课就和我们生活的地方有关,让我们去到城市看一看。 (板书)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大家在外出时,应该都做过16路公交车,那么在从襄阳东站去往人民广场的路上,我们在16路沿线两侧的都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单位或者小区? (学生举例)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科 技 进 步 与 对 策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 ol.27 No.22 Nov. 2010 第27卷第22期 2010年11月 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研究  周 潮1,2,刘科伟1,陈宗兴1 (1.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2.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建设和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关键所在,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支撑因素。基于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的概念及二者的关联性,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低碳发展理念观的3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以促进城市低能耗发展,为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动力机制。 关键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DOI:10.3969/j.issn.1001-7348.2010.22.014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0)22–0056–04 0引言 人类社会正步入低碳经济时代,低碳城市正成为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是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范围内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即将发挥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设和实现低碳城市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西方国家对低碳城市的研究较早,在实现模式、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1~4],如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行动计划,并在相应的城市进行了实践[5]。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发展低碳城市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面向“后京都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国内学者也围绕低碳城市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6~10],并在保定市和崇明岛等城市进行了低碳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看来,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主要注重:①理论探讨,如理论模型、评价方法和指标等;②技术革新,如新建筑材料和新交通工具使用;③策略研究,如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等,但研究中对城市空间结构与低碳城市的关系涉及较少。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低碳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时期,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成为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协调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利用、保证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本文将在分析低碳城市概念及影响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因素的发展阶段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对促进和实现城市低碳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低碳城市与城市空间结构 1.1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心,但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工业文明城市(特别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型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迹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的关注焦点。学术界、国际组织和各级政府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的概念[11],但目前世界各国都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我国学者对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进行了相关的论述[12~14],通过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归纳与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本文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变,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建设低碳排放的宜居模式城市,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可以看出,低碳城市强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在一定的规划、政策和制度建设的推动下,以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为基础,以低碳能源生产和应用为主要对象,以市民低碳生活为行为特征,通过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全球碳排放减少作出贡献。 1.2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合理的空间结构模式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关于城市空间结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中图版)必修二2.1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教案1

必修2 2.1城市的空间结构教案 主备课人:黄志友 一、【教学构思】 结合课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分析城市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 2.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析当地城市区位和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环境对城市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综合性与区域性特点的认识。 2.通过对比学习城市的自然和经济区位,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纠正“自然环境决定一切”的片面观点。 3.在学习城市空间结构过程中,认识到因地制宜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 提高学生探索城市规划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重点]: 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难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形成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法、归纳法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讲授过程】 导入:人口最集中的场所就是城市,而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变最深刻的地方。 本单元即学习城市,主要介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即乡村聚落转变为城市聚落的过程)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要素:商业网点,人口分布、工厂、医院、行政部门等等。 它些要素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而是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工厂一般不会与大商场在一起。城市中往往形成不同的功能小区,这些小区有规律的结合,从而构成城市的空间结构。 例:城市中心,交通发达,大商场,大银行,大型娱乐设施特别多,形成城市的中心商务区(CBD),而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又依据其不同要素组合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 城市空间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八方面: [阅读城市的空间结构,思考问题] [问题]各分区的位置、特点和交通状况有何不同 城市功能分区 (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特点:无明确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1、中心商务区:CBD 位置:城市中心部位 特点:1、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分区明显 2、交通便利,通信发达;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与未来趋势探讨 《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魏广龙任登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发展,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文章在介绍国外城市发展理论和研究方向地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现状,找出我国城市空间布局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善城市空间布局地方法,即:资源分配均衡化、交通设计合理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和土地利用集约化. 【关键词】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空间布局均衡可持续集约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地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不断蔓延扩展,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但在经济利益驱动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城市空间布局呈现出一些不合理地状况.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极分化地趋势,如: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地空间布局过于分散;产业区域相对密集,城市绿化率不断下降;等等.这些不合理地城市空间布局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导致一系列严重地城市问题. 国外近代以来城市发展理论概述 城市疏散理论,即田园城市—卧城—卫星城理论.①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在此基础上,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卫星城市”地概念.20世纪40年代,

处于二战后地修复时期,大城市改建时进行了第一代新城建设;50年代进行了第二代新城建设;60年代进行了第三代新城建设.20年代地卫星城概念只能称为城市郊区,第一代新城是卧城,由于规模过小,没有起到疏散地作用.第二代新城也属于卧城,依赖于大城市地发展,没有吸引力,因此起不到疏散城市地作用.第三代为独立地卫星城,有自己地吸引力,对城市疏散和容纳外来人口起到了一定地作用. 区域规划理论,即中心地理论—增长极核理论.②50年代,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区域规划活动,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增长极核理论,主张先促进少数经济上增长较快地城市迅速繁荣发展,进而带动附近区域地发展.此理论可促进城市快速发展,但容易引起城市地盲目蔓延. 城市美化运动,即城市环境生态学.③二战前期,在美国,先驱者们主张人与自然要正确合作,美国许多城市进行了公共绿地规划.自20年代至今,一直注重城市环境生态学对城市规划地影响,强调将自然环境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 城市发展由单一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再到大都市绵延区.④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城市化仍在继续,大多数国家开始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大城市地布局由单一中心城市模式转为多中心城市模式.单一中心城市造成城市无限蔓延,多中心城市郊区化现象严重,逐渐发展为大城市绵延区,形成无边地城市,造成土地大面积浪费.

城市空间结构

材料五: 第三节城市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城市功能区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并掌握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经济因 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方法; 掌握分析城市功能区成因的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认识城市,理解四大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合理规划起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进一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学习思路: 为什么分→怎么划分→影响因素→如何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⒈分析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 ⒉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是重点兼难点。 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 播放歌曲《家住临沂》展示大美临沂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导入新课:读教材P44图2-3-1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回答: 图中所示的功能区分别以哪种功能为主?请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同时思考导致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 教师总结:在这些功能区中,其中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最常见的功能区。)

间 个 二、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分组讨论交流并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住宅区集中成片;是城市中最基本,用地最广泛的功能区。 工业区呈片状或带状;一般分布在市区外围,并沿交通干线分布。(读图思考) 商业区大多呈团块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展示上海中心商务区图片,阅读第46页“知识窗”结合视频回答:1、“中心商务区”为什么叫中心商务区,而不叫中心商业区? 2、中心商务区的主要特点? 提示:中心商务区兼有商业职能和服务职能。

探索性数据分析

探索性数据分析 探索性数据分析是利用ArcGIS提供的一系列图形工具和适用于数据的插值方法,确定插值统计数据属性、探测数据分布、全局和局部异常值(过大值或过小值)、寻求全局的变化趋势、研究空间自相关和理解多种数据集之间相关性。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于深入了解数据,认识研究对象,从而对与其数据相关的问题做出更好的决策。 一数据分析工具 1.刷光(Brushing)与链接(Linking) 刷光指在ArcMap数据视图或某个ESDA工具中选取对象,被选择的对象高亮度显示。链接指在ArcMap数据视图或某个ESDA工具中的选取对象操作。在所有视图中被选取对象均会执行刷光操作。如在下面章节将要叙述的探索性数据分析过程中,当某些ESDA工具(如直方图、V oronoi图、QQplot图以及趋势分析)中执行刷光时,ArcMap数据视图中相应的样点均会被高亮度显示。当在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中刷光时,ArcMap数据视图中相应的样点对及每对之间的连线均被高亮度显示。反之,当样点对在ArcMap数据视图中被选中,在半变异/协方差函数云中相应的点也将高亮度显示。 2.直方图 直方图指对采样数据按一定的分级方案(等间隔分级、标准差分级)进行分级,统计采样点落入各个级别中的个数或占总采样数的百分比,并通过条带图或柱状图表现出来。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采样数据分布特征、总体规律,可以用来检验数据分布和寻找数据离群值。 在ArcGIS中,可以方便的提取采样点数据的直方图,基本步骤为: 1)在ArcMap中加载地统计数据点图层。 2)单击Geostatistical Analyst模块的下拉箭头选择Explore Data并单击Histogram。 3)设置相关参数,生成直方图。 A.Bars:直方图条带个数,也就是分级数。 B.Translation:数据变换方式。None:对原始采样数据的值不作变换,直接生成直方图。 Log:首先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再生成直方图。Box-Cox: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博克斯-考克斯变换(也称幂变换),再生成直方图。 https://www.doczj.com/doc/278203821.html,yer:当前正在分析的数据图层。 D.Attribute:生成直方图的属性字段。 从图3.1a和图3.1b的对比分析可看出,该地区GDP原始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经过对数变换处理,分布具有明显的对数分布特征,并在最右侧有一个明显的离群值。 在直方图右上方的窗口中,显示了一些基本统计信息,包括个数(count)、最小值(min)、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标准差(std. dev.)、峰度(kurtosis)、偏态(skewness)、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研究生课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杜世宏 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

提纲 一、地统计基础 二、探索性数据分析

?地统计(Geostatistics)又称地质统计,是在法国著名统计学家Matheron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一门新的统计学分支。 它是以区域化变量为基础,借助变异函数,研究既具有随机性又具有结构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的自然现象的一门科学。凡是与空间数据的结构性和随机性,或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或空间格局与变异有关的研究,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估计,或模拟这些数据的离散性、波动性时,皆可应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 ?地统计学与经典统计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大量采样的基础上,通过对样本属性值的频率分布或均值、方差关系及其相应规则的分析,确定其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但地统计学区别于经典统计学的最大特点是:地统计学既考虑到样本值的大小,又重视样本空间位置及样本间的距离,弥补了经典统计学忽略空间方位的缺陷。?地统计分析理论基础包括前提假设、区域化变量、变异分析和空间估值。

? 1. 前提假设 –⑴随机过程。与经典统计学相同的是,地统计学也是在大量样本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样本间的规律,探索其分布规 律,并进行预测。地统计学认为研究区域中的所有样本值 都是随机过程的结果,即所有样本值都不是相互独立的, 它们是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律的。因此地统计学就是要揭示 这种内在规律,并进行预测。 –⑵正态分布。在统计学分析中,假设大量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地统计学也不例外。在获得数据后首先应对数据 进行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应对数据进行变换,转为符合正态分布的形式,并尽量选取可逆的变换形式。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 [摘要]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近年来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名称事例项目的产生的背景,归纳了工作内容、特点、作用和方法,评价了存在的误区和改进方向。通过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的研究,认为前者尽管有时冠以“规划”,但仍然只是一种研究类型;指出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也不应被“代替” [关健词]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自2000年6月广州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开展以来,类似的规划研究在全国大城市成“风起云涌”之势(仇保兴,2001),有的称“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有的称“城市战略规划”,也有的较准确地定名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空间战略研究”)。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先后参与了广州、南京、宁波、杭州、深圳、呼和浩特、合肥、厦门、济南、哈尔滨等省会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空间战略研究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上述大多数项目中的研究工作。 1 背景:城市发展与规划的问题 1.1 城市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问题,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结论。在城市与地区层面上,从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当前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归纳为8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关系变动——城市地位变迁与区域竞争;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经济空间结构调整; .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压力——保持经济增长速度与投资规模; .社会结构多元化(原住民、城市居民、新移民、打工者),社会阶层分化及利益冲突——降低城市“门槛”,城市扶贫,社会空间结构整合; .人文资源保护与文化传承压力——从空间结构上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城市特色继承和创造; .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压力——资源合理配置,区域性生态环境建设; .转型期政府角色的两面性——资金短缺的压力,资源开发; .行政体制障碍与局部利益冲突——“属地经济”分散资源,整合空间利益。 上述问题大多数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引发的,其中一些问题并不属于传统意义的城市规划范畴,城市规划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但这些问题都是城市规划的背景和条件,决定着城市规划制度的走向和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城市规划技术内容的扩展和方法的改进,也影响着规划师的思维方向和价值取向。空间战略研究可能比其他层面的规划研究更多地涉及到这些问题。 1.2 上版总体规划问题与政府动机 开展空间战略研究的大多数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在1999年至

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武汉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0引言 中国大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发展进程 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规律性[1],其规律可以归结为近代主要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社会结构模式,社会分化和隔离严重;现代(50~80年代)分异特征绝对减弱,当代(80年代~)社会分异再度出现导致社会空间重构。由于城市因各自的地理区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历史、交通、产业发展等不同因素,城市的社会空间分异都拥有各自的区别和特征。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首位大城市,西汉时开始建制,近代成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和对外通商口岸,曾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国民革命的中心地,并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所在地。武汉“三足鼎立”的城市结构,使武汉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进程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 1 相关概念辨析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场所,是一个庞 大、复杂的综合体,也是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和产物。城市空间由居民、政府、各种社会组织以及物质实体空间组成,即是由物质 实体空间和社会空间组合而成的空间实体[2]。城市空间结构是以一套组织规则,连接城市形态和子系统内部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并将这些子系统连接成一个城市系统,其中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地域内个体城市要素(如建筑、土地利用、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公众机构等)的空间形式和安排[3]。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地域内部各种空间的状态,城市空间结构包括经济空间结构、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等。 1.2城市社会空间与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城市社会空间是由城市生活中的人们的行为、 目的、场所构成的多样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城市社会空间的最小单位为家庭,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3个层次,以社会区为主。其中邻里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集,个人交往的大部分内容在邻里内进行。社区是由若干个邻里单位构成的,指占据一定区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同体。社区中有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相应的社区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同时具有特定的文化、生活方式,是以日常生活联系为基础形成的。社区同工厂、住宅、学校、商店等一起位于一定的地域 收稿日期:2007-12-31;修订日期:2008-04-11. 作者简介:刘苏衡(1978-),女,湖北省武汉市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旅游规划方向的研究. 刘苏衡1,张力民2 (1.中南民族大学 工商学院管理系,湖北 武汉 430223;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国较之有很大的差距。通过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归纳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武汉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态、结构以及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武汉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揭示了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希望能对武汉营造新的城市面貌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关键词:社会空间结构;空间演变;武汉市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852(2008)03-0084-04 Vol.20No.3May,2008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 第20卷第3期2008年5月

城市新区空间发展的模式探索

城市新区空间发展的模式探索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新区空间拓展的内因与效力,就城市新区空间结构与城市现有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通过统筹区域整体发展;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塑造新区空间特色;营造良好的生态空间网络系统等,探索城市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城市新区;空间结构;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城市新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城市新区的空间结构需要从区域整合和城市空间分析的角度,进行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重新建构,以推进实现城市新区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正式成为国家级新区。沣东新城西咸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空间发展模式的一些探索,以期对于城市新区的合理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城市新区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 城市新区是伴随城市郊区化而出现发展的,概念常与国外的新城建设、开发区建设等联系在一起,我国功能性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而关于城市新区的研究现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关概念及发展参考大多是以开发区为主体演化出来的概念。我国城市新区在区位选择、开发规模上与国外的城市新城建设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空间布局方面已突破了传统意义上

的圈层扩展或沿交通线伸展的模式,并体现出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 城市新区是城市郊区化发展的产物,是城市郊区化过程中各种新城市地区的高级形式,是承接中心城区产业、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城市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已成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与相关职能调整的重要手段和契机,新区的建立往往是为了缓解中心城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压力而开发的城市拓展空间。 二、西咸新区一沣东新城空间发展条件分析 西咸新区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生态水脉、资源要素和综合区位等特色优势为目标,一方面提出以“组团”布局模式保持良好的山水环境和生态格局,形成城园交融的现代田园城市;另一方面提出传承和发扬历史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沣东新城处于西安、咸阳两市城市规模扩张的边缘结合地区,新区空间发展具有诸多优势与约束条件,一是区内历史文化资源遗存丰厚,文化积淀深厚;二是西、咸两市经济发达,产业集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三是新区发展空间广阔,后发优势明显。同时也面临挑战,新区因位于两市交接地长期缺乏相关统筹发展的考虑与布局,使该地区呈现出分散布局、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新区内涉及河流水系、文物保护、断裂带及渭河沿岸湿地等自然因素,且新区周边的主要道路网体系均为西安市向外辐射的高等级道路,如西三环、绕城高速、西宝

能源约束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能源约束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石智雷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演进过程不断加快,能源消耗快速向城市集中,能源供求缺口越来越大,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选择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于提高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空间发展模式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出行分布、城市交通结构和城市建筑耗能,并进而影响着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根据对国外城市发展经验的借鉴,提出中国城市化合理的模式和政府应采取的适当政策:合理地紧缩城市;优化大城市空间结构;推广TOD理念。 关键词:城市能源;交通;建筑;城市空间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 21; D63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能源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能源使用也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比例达到30%时将进入起飞阶段,近期我国城市化比例为45%,已处于起飞阶段。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能源消费的高涨时期。能源短缺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城市化反映在地域实体上就是空间的扩展和空间资源的优化。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空间形态也发生了急剧变化。那么,选择合理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优化城市能源的空间结构形式,便成为当前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城市能源严峻形势 城市能源消费占总能源的三分之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即给有限的现存能源带来日益沉重的压力,也增大了对城市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的威胁。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 (一)城市能源需求旺盛,供应不足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我国城市能源需求量居高不下,市场供求紧。截至2009年底,中国的城市化率为46.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5个百分点,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低了近10个百分点。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加快发展,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5-60%。当前城镇人口年均消耗能源为农村人口的3.5倍,城市化水平即使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中国每年也将增加至少1300万城镇人口,需要大量的新增能源[2]。据研究,1985—2000年我国城市人口和能源消费量两者相关系数达到0.8879,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城市居民能源消费需求就将增加3800万吨标准煤。这相当于我国2000年能源生产总量106988万吨标准煤的3.56%。[3]。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2010年《世界能源展望》显示,中国在2009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家,估计2035年中国占世界能源的需求将超过全球需求总量的五分之一。 近年来中国交通运输业能耗的绝对消耗量增加迅速。到2004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96 499 597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4211 615辆,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12 427 672辆。经济学家指出,机动车的快速增长必然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对应。按照发达国家的一般规律,当 作者简介:石智雷(1984—),男,XXXX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口经济与城市经济。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7种类型

中国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7种类型 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空间结构最为紧凑的一种类型。就形成特征而言,其多是在平原地形条件下,城市新辟用地围绕着原有中心,向周围较为紧凑、均衡地不断扩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具体到每一城市,则其发展基础、背景和历程往往又各不相同。典型城市:沈阳、北京、石家庄、无锡。 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另一种结构较为紧凑的类型。其形成机理与上述集中块状结构类城市大体相同,只是由于受到若干自然条件(河流、山丘、湖泊等)或特定交通(铁路、公路、河道等)的深刻影响,而在城市向各个方向的扩展上表现出特定的不均等性。在某种情况下,其与集中块状结构城市可相互转化。典型城市:盐城、南昌、柳州、合肥。 连片带状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在河谷地带受狭长用地条件限制,同时往往还迭加有沿河谷带状分布的交通线(铁路、公路或河道等)的影响;在滨海地带受带状海岸平原地形条件影响;在平原地区受带状交通影响,并往往也具有其它一些特定条件影响(如历史因素或规划思想等)。此外,若从带状发展的方向看,则其大多数表现为向两侧延伸,也有少数城市只向一侧伸延(或退延)。典型城市:兰州、青岛、深圳和洛阳。 带卫星城的大城市

是我国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采取的一种新的结构布局形式。其主要是将从中心区调整出来或新开工建设的工业项目,在大城市外围地区进行集中布置,以形成新的小型城市发展中心,并多具有较明显的疏散城市工业和人口、控制城市连片扩大的规划色彩。此外,也有部分城市,由于能将卫星城的建设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而不强求一般性的工业疏导,因而其效果更为突出(这种情形有时可从一城多镇结构类型城市发展而来)。典型城市:上海、南京。 一城多镇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又一种较为常见的类型。其形成条件在各类城市中最为宽泛,可见诸于工矿城市、山区城市以及一般江河平原城市等,主要由一个主城区和若干有特定专业职能的外围城镇组成。其中主城区往往是城市主要的政治、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并承担较强的综合经济功能,规模上也远远高于一般外围城镇。典型城市:个旧、重庆、南通。双城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较具特色的一类城市。其形成上主要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沿海港口城市,随着城市主要港口从内河向外海推移,港口型城区往往逐渐脱离原有的城市中心区,而发展成为一个新独立城市区,和原有中心城区形成双城格局;另一种是在内陆城市,依托若干重点建设项目的成组布局或受特定布局因素的影响,跳跃性地开辟新市区,也往往与老城区共同形成新的双城格局。典型城市:湛江、包头。 分散型结构类城市 是我国现代城市中结构最为松散的一种类型。影响此类城市结构分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