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土楼方案

2天时间,除去坐车时间,剩下时间很有限,对比永定和南靖,相比南靖路线比较集中,我们游玩区域为南靖土楼。

第一天1、A线田螺坑土楼群2、裕昌楼3、塔下村4、晚上到和贵楼客栈

第二天1、B线和贵楼2、云水遥3、怀远楼4、坐车赶到和贵楼客栈等车

和贵楼客栈为预定住宿点.

房间

院子

选择该客栈的原因1、,地处A线和B线旅游路线交汇点,离书洋车站也很近,客栈自己也有车,交通方便。下车就可直接游玩,他们负责把行李先拉回客栈,否则我们先找旅馆放东西再出来玩,就耽误时间。网上口碑不错。2、届时会有其他驴友在此集中,若遇包车等事情,有人商量,易于解决。3、地处云水遥景区的和贵楼旁边,据说和贵楼就是和贵楼客栈老板的祖宅,想办法搞点内部福利,比如上楼参观什么的。

该客栈淘宝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79645414.html,

口碑好象还不错

车票,门票,住宿都可以从他家打包购买

具体行程:

早上8点厦门湖滨南长途汽车站,乘坐8点30分大巴车从厦门出发直达土楼,车程约3个小时左右。

11:30在书洋镇下车,午饭可以在车上解决,也可以看情况在景区吃。

1、直乘坐书洋镇土楼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观光车前往A线田螺坑土楼群。(14公里)

田螺坑土楼群

看点:4菜一汤的罕见建筑形式。

注意事项:内部相对普通,若时间紧张,不用进取观看。

2 乘坐观光巴士参观裕昌楼。(4公里)

裕昌楼(东歪西斜楼)

看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现存福建最古老土楼之一。他最高两层的柱子都是斜的,最大的倾斜角度达到15度,但700年来,依然屹立不倒。

3、乘坐观光巴士参观塔下村。(3公里)

看点:高山上的太极水乡。

在塔下村晃晃

注意事项:不要误了最后一班旅游车,或者包车也可以。包车价格还在了解。

4、傍晚乘车回到和贵楼客站。

D2

1、早起呼吸新鲜空气,早饭后游和贵楼。离客栈仅200米不到。看点:四奇:一奇因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因为他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

上,虽历经200多年仍坚固稳定,巍然屹立。脚使劲踩地面都会出水三奇是因为楼内有二口水井,相距不过十多米,却一口清亮如镜,水质甜美,另一口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被人称为"阴阳井;四奇是因为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这个还不太懂)。

2、漫步云水遥古道。(长教古村落)徒步路线大概2公里。

看点:据说风景如画,很值得一走。电影《云水谣》,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所以就改成云水遥了。

3、参观怀远楼。

看点: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完好的双环圆土楼。

游玩这几个景点后,时间应该差不多。(想办法磨蹭到楼上参观,现在很多土楼不让上楼了)。据说土楼本地人蛮好的,就算做点小生意也实在,都是外地的商家把这里搞坏了,我们去的时候不是旺季,但愿不要看到很多商家和旅行团。

我们要在1点半赶到和贵楼客栈。坐客栈的车到书洋镇,乘坐2点20到厦门的车。大概晚上6点到厦门。

具体费用价格明细:

AB线门票160元(含旅游观光车票),

厦门至土楼来回大巴车票90元,

A线旅游接待中心至B线云水谣景区接送费20元/人。

土楼民宿住宿费用标间168元/间

吃饭约200元

共计:(160+90+20)X2+168+200=908元(若没有包车情况下)住宿只是暂定,还有些旅馆正在作比较选择。

目前不好预估的就是各景点旅游车的时间,几个土楼之间距离还是有些的。虽有景区交通车,不过这个相对费点时间,要等人数到一定数量才开。到时候我们看包车情况如何的。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之福建土楼 摘要:福建土楼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福建土楼以历史悠久、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文化底蕴丰富而闻名于世,已成为客家文化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抽象符号。客家土楼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民间夯土版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成就,更是集中国民居建筑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宝贵实物。本文主要介绍了土楼的建筑功能、造型特点及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建筑功能、布局、装饰工艺、旅游价值 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是一种集体聚居的生土夯筑的大型建筑,形式多样,且因地制宜,与周围山水和谐相处。土楼成为世界遗产之一员,说明这一承载着灿烂历史的建筑形式进一步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从福建省南部的中等城市漳州往北朝龙岩出发,从闽南跨越到闽西的狭窄山道……在有水田的山谷中蜿蜒而流的河岸膨出的地方,恰似大地盛长的巨大的茸草一样,圆圆的土墙建筑物点点相连。或似黑色的UFO自天而降一样,飘荡着好几个环形的瓦屋顶。那真是好像拔地飞腾而上,又似从天空舞降而下来的不可思议的光景……”这是日本建筑学家茂木计一郎首次看到圆形土楼时的强烈感受。这就是福建土楼,它有宫殿建筑的宏伟壮大,有封建府邸的雕梁画栋,有城堡的精密防卫,有久经历史的文化韵味。但它又不是被贴上某个时代标签的帝王产物,不是现在只能被世人崇拜回味的历史,它只是生长在山间野里的民间住宅,至今还活灵活现的分布在大片的疆土上,被普通人使用。 一、土楼的建筑功能 那数以万计用生土夯筑而成的永定客家土楼,错落有致、蔚为壮观,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令人惊叹、令人陶醉,它具有着如下功能: (一)居住功能 土楼是对外相对封闭的内向型建筑,在建造之初加以考虑,经过勘察地貌,相土尝水,人们选择合适的地点作为建筑的基址,并开凿打井以解决内部用水问题。在一些土楼的内部,布置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疏导生活用水和雨水排出,使建筑保持卫生的环境。由于只在三、四层开窗,窗户不能成为光线的来源,而巨大的天井提供了采光,同时也保证了每户的通风需求。另外土楼的墙可达1~2米,夏天室内凉爽,冬天阻挡寒风,内部环境较为温暖。 (二)防御功能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阻止了敌人从外入侵,窗口外小内大便于了里面的人向外观察,也称为箭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 另外楼内具有固定的谷仓,可储存战时所需粮食,并在楼内饲养家畜,起到了一定的补给作用。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永定县客家土楼旅游商品开发状况及思路

永定县客家土楼旅游商品开发运营及发展思路 一、客家土楼旅游工贸公司发展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永定县客家土楼旅游工贸有限公司为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全资子公司,总公司对其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前身为客家土楼公司工贸部,系独立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性质,注册资金330万元(实际到位资本金45.8万元)。截止至2014年7月份,公司总资产837万元。目前,公司在职人员28人(因高北店面运营,预计将扩招至35人)。 公司系闽西特色旅游商品专业开发商、营销商,产品开发包括上杭古田、连城冠豸山等地元素,销售区域覆盖闽西地区,为龙岩市直及各县直机关和多个大中型企业提供过各类具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公司为福建省旅游商品重点骨干企业,福建省旅游商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福建省竹业协会、竹制品工艺协会副会长单位。多次代表福建省旅游局及龙岩市旅游局参加全国相关展会、两岸交流会议。公司年最高营业额为800万元,年最高纳税额103万元;累计实现商品销售额近3000万元(2013年营业额为580多万元)。

(二)开发运营情况 按照“建立全国知名旅游商品产业基地,弘扬客家土楼文化品牌”发展目标,公司以“土楼元素和客家文化”为创意主题,致力于客家土楼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建立了集设计开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运作模式。 1、商品创意开发 2014年前,公司商品开发模式为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2014年,公司尝试创新新的产品开发模式,由公司授权产品贴牌,知识产权归公司所有,产品开发成本、风险共担,共同进行市场销售,景区及本地的市场总代理由工贸公司承接。公司开发旅游商品近1000多种(目前已淘汰300多款),其中有设计专利6项。公司开发的产品可以分为:中高端商务礼品系列、旅游纪念品系列、专项活动纪念品系列、土楼个性化实用日用品系列、土楼品牌土特产品系列。按照材质分则竹木系列、水晶系列、骨雕系列、树脂系列、陶瓷系列、金属系列。 公司产品在全国各种会展、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了多次奖项。其中,2010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暨2010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公司选送的作品获得铜质(飞马)奖,实现了福建土楼旅游商品在国家级大赛上零的突破;2011年5月举行的福建省“争艳杯”工艺精品大赛中,公司选送的作品获得多个铜奖;2011年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大赛中,公司选送的作品获得银质(飞马)奖;

客家土楼英语作文

客家土楼英语作文 背景资料 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大多为方形或圆形,主要分布在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 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

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 这种圆楼都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一间是祖堂,是居住在楼内的几百人婚、丧、喜、庆的公共场所。楼内还有水井、浴室、磨房等设施。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三米,底层墙厚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米。然后沿圆形外墙用木板分隔成众多的房间,其内侧为走廊。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由于土墙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客家土楼闪烁客家人的智慧,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

的民俗更令人陶醉,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传统文化的可见、可触、可感更吸引众多的游客的莫大兴趣。 Earth Towers of the Hakkas The Earth Tower of Hakka has a long history. As early as one thousand years ago, some of the original Hakka migrated and settled at the sparse Yongding area. In order to protect themselves against bandits and wild beasts, they used local materials to build tall, multi-storey circular earthen buildings where a whole family or clan could live in. These are the earth towers that we see today. These buildings were constructed using fire-resistive material and therefore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文化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 福建土楼夜景(20张) 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等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 永定岩太土楼群 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福建土楼大多具备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永定土楼导游词

永定土楼导游词 一、随车导游解说词 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 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 我叫------,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不高,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原谅,祝各位身体健康,旅途愉快,谢谢!(发宣传册)。 永定土楼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楼(永定下洋)旅游风景区,途经红坊镇、高陂镇、坎市镇、抚市镇、陈东乡、岐岭乡、下洋镇等七个乡镇,全程约80公里。现在我用客家方言说一名、句“欢迎各位嘉宾光临永定客家土楼”。 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境内共有23018座土楼,其中圆土楼有362座。永定土楼最先建军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说起土楼旅游,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某超级大国的卫星发现中国福建的西部布满了无数个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他们怀疑可能是核反应堆,也可能是导弹发射井,而且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引起该国当局的高度重视,于是派遣特工人员以记者的身份前来

探个究竟,结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楼民居建筑。虽然虚惊了一场,但是却为土楼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到目前为止,永定土楼已接待了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中外游客。 应该说永定的圆土楼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永定最大的圆土楼共四层,有400多个房间,可住六七十户人家约五、六百人。圆土楼内有水井、浴室、厕所、磨房、猪舍、花园、学校等设施,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说她象个小城市一点都不夸张。传说有两个同楼的新媳妇某日娘家相遇,为“自己住的楼是最大的土楼”这一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结果结伴回家才知道,她们住的是同一座土圆楼。有人统计,倘若你到土楼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个房间住一个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时间;每天认识楼里的一个人,要用近两年的时间。其间新的媳妇女娶进来了,新的小生命又诞生了,因此你永远也无法认识全楼的人。 如果遇到外来势力的侵袭和攻击,只要关上大门,守住要口,全楼安然无恙。因为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着火的杂木制成的,有些门还钉了铁板,楼门上装了防火水槽。圆楼外圈的一、二层不开窗,所以敌人攻到楼下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2010年05月05日 21: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福建土楼王”承启楼内景 振成楼外景 土楼公主永定振福楼

永定岩太土楼群 碧波荡漾的龙湖 被中外专家称为最集中、最美丽、最完整的土楼群——初溪土楼群。

老外游土楼赖初源摄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永定考察客家土楼,赞誉“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并叮嘱土楼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楼之渊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渊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客家是从中原南迁的汉人,这些汉人祖居于黄河流域,至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五胡之乱”,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唐末黄巢起义,又引发了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宋末元初金人的入侵引发了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第四次大迁徙即在明末清初满族人入主中原时期,史称“移湖广、填四川”;第五次大迁徙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往海南、广西等地,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据估计,现在全球客家人有一亿两千多万,客家人遍及世界各地。故而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福建土楼是客家人聚族而居,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据考证,我国殷商时代就有夯土建屋。唐长安的皇城、宫墙均为夯土墙,城内的里枋也是用土墙分隔。福建土楼是客家人从黄河流域辗转迁移到永定之后,历尽沧桑,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边区形成的时候。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客家土楼概况 \永定土楼旅游现状永定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全境总面积2223平方公里,全县辖10个镇,14个乡,共有人口46.6万人,全县通行客家话。永定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温和,具有适宜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发展的自然条件。永定县物产、电力资源丰富,旅游资源特色独具。2000至2005年5年间,永定县旅游景点发展迅速,其中被列入国家“世遗”申报预备清单的“三群三楼”成为福建土楼申报“世遗”的重点。永定土楼是世界级品牌,被称为“人类奇观,中华一绝”,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它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永定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自1980年以来,就陆续有许多中外学者,专家来土楼进行考察,研究。1988年,永定县率先进行了土楼旅游开发,多年的努力使永定土楼获得较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现在永定土楼旅游已形成了“三群三楼”的格局,包含下洋初溪土楼群、湖坑洪坑土楼群、高头高北土楼群以及衍香楼、振福楼、永康楼。永定的旅游接待能力逐渐加强,具有高、中、低配套服务设施 中国客家文化最早是从闽西开始的,闽西是客家人产生的祖地,闽西之所以称为客家是因为它最早是从中原迁入的,古时的户籍有主客之分,所以迁入的居民就被称为是“客籍”,又因客家先民遭受了战争的痛苦,他们想聚集集体的力量来抵御战争,因此有了聚族而居的土楼.永定县是一个纯客家县,是著名的“土楼之乡”,无论是土楼的数量,还是结构,或者是历史,都被称为是世界之最。据有关方面统计,永定县现有20000多座客家土楼,30多个种类,其中占地200m2以上,高3层以上的土楼超过80%[1],以方形、圆形、府第式土楼为主,被称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永定土楼在建筑方面有极高的成就,同时又揉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是“天、地、人”三方结合的有力代表。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景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景区位于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土楼建筑独特,其中有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土楼之王——承启楼,府第式土楼——福裕楼,袖珍圆楼——如升楼以及天后宫、土楼博物馆等其他特征土楼四十多座[2]。承启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已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承启楼”受到世界各国人们格外的关注,不仅在《中国名胜辞典》中有记载,而且还出现在中国民居系列邮票中,让世人通过它认识了“永定土楼”。湖坑镇也已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楼楼相连,各具特色,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绚丽画卷。 2 客家土楼旅游资源评价 2.1历史悠久 永定客家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誉为罕见的科幻式山区建筑,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观民居建筑。永定客家土楼可以用“久,独,大,巧,全”等词形容,既其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宏大的规模、精巧的结构、齐全的功能、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是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东方文明的客家祖地上,同时它也是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的特色之一。 客家人最早是从黄河流域迁徙至南方的,土楼作为我国独特的乡村民居和建筑奇观,是客家人经过长久的智慧结晶共同保留下来的一种远古的建筑艺术,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当时为了抵御匪盗的侵袭和野兽的威胁,客家先民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拌和适量细沙、石灰、糯米、红塘、木条、竹片等,用力夯筑而成,这就是土楼[3]。这些土楼经历了300多年的风吹雨打,却仍保存完好。这主要取决于它独特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客家人以群居的方式表现了他们淳朴与和睦的性情,他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造就了客家土楼抗震、防火及冬暖夏凉等独特的功能。土楼现在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2建筑结构富有特色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土,这两种材料的来源都不存在破坏耕地的问题,更不会产生大量的

南靖土楼导游词英文

南靖土楼导游词英文 篇一:南靖土楼英语导游词TheinterductionofnianjingTuloucluster Goodafternooneverybody!iamyourtourguidewendy.iamsohappytobehereto staywithyou.Todaywewillvisitoneofthemostmysteriousarchitecturesinthe world.Yet,itisTulouclusterinnanjingcounty.Beforewebeginourtrip,iamgoin gtomakeashortintroductionaboutit. ThenanjingTulouclusterislocatedinthenorthwestofzhangzhoucity,Fujian,c hina.innanjingcounty,therearemorethan15,000Tulousscatteredthroughoutit whichincluding1300large-scaleTulous.TheTulouswerebuiltbyHakkapeopl eforwhomtheyservetheduepurposeofgivingthemsomemoretoliveandprotec tingthem.Theywereconstructedfromthe12thcenturyrightuptothe20th,tulou saretypicallythreetofivestorystructureswithathickearthenwallandasingleen trance.Theytendtobevast,well-fortifiedstructures,capableofhousingupto80 0people.infact,theyoriginallyfunctionedasvillageunitsofferingsafety,shelte randasenseofcommunity.amongthethousandsofTuloubuildings,theTianluo kengtulouclusterisfamousforitsspcecialshape.it’sconsistsofasquareearthbuildingatthecenterandsurroundedbyfourroundeart hbuildings(ormoreexactly,3roundearthbuildingsandoneovalshapeearthbuil ding),figurativelynicknamed”四菜一

福建土楼自助游攻略

土楼方案 2天时间,除去坐车时间,剩下时间很有限,对比永定和南靖,相比南靖路线比较集中,我们游玩区域为南靖土楼。 第一天1、A线田螺坑土楼群2、裕昌楼3、塔下村4、晚上到和贵楼客栈 第二天1、B线和贵楼2、云水遥3、怀远楼4、坐车赶到和贵楼客栈等车 和贵楼客栈为预定住宿点.

房间 院子 选择该客栈的原因1、,地处A线和B线旅游路线交汇点,离书洋车站也很近,客栈自己也有车,交通方便。下车就可直接游玩,他们负责把行李先拉回客栈,否则我们先找旅馆放东西再出来玩,就耽误时间。网上口碑不错。2、届时会有其他驴友在此集中,若遇包车等事情,有人商量,易于解决。3、地处云水遥景区的和贵楼旁边,据说和贵楼就是和贵楼客栈老板的祖宅,想办法搞点内部福利,比如上楼参观什么的。 该客栈淘宝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279645414.html,

口碑好象还不错 车票,门票,住宿都可以从他家打包购买 具体行程: 早上8点厦门湖滨南长途汽车站,乘坐8点30分大巴车从厦门出发直达土楼,车程约3个小时左右。 11:30在书洋镇下车,午饭可以在车上解决,也可以看情况在景区吃。 1、直乘坐书洋镇土楼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观光车前往A线田螺坑土楼群。(14公里) 田螺坑土楼群 看点:4菜一汤的罕见建筑形式。

注意事项:内部相对普通,若时间紧张,不用进取观看。 2 乘坐观光巴士参观裕昌楼。(4公里) 裕昌楼(东歪西斜楼) 看点: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现存福建最古老土楼之一。他最高两层的柱子都是斜的,最大的倾斜角度达到15度,但700年来,依然屹立不倒。

3、乘坐观光巴士参观塔下村。(3公里) 看点:高山上的太极水乡。 在塔下村晃晃 注意事项:不要误了最后一班旅游车,或者包车也可以。包车价格还在了解。 4、傍晚乘车回到和贵楼客站。 D2 1、早起呼吸新鲜空气,早饭后游和贵楼。离客栈仅200米不到。看点:四奇:一奇因为他是已知所有福建土楼里个头最高的方楼;二奇是因为他是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整座楼像一艘大船停泊在沼泽地

永定土楼

人文历史 概述 馥馨楼--最古老土楼 永定土楼,最古老的是馥馨楼,位于湖雷镇下寨村,是福建现存最早的土楼。建于公元七六九年,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是福建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 其中福建土楼王,承启楼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形成与发展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 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客家是汉族中的一支重要民系,族祖是中原人,因战乱和灾害曾有五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历史。一部分辗转到了福建,形成客家民系。 永定客家土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建筑风格都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模式和内涵。在永定2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2万多座土楼,其中有三层以上的大型建筑近5000座,圆楼360多座。这些立面多姿、造型各异、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以自然村落为单位,错落有致、和谐协调地与蓝天大地、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面对一座座有漫长岁月的土楼发出一声声惊叹之后,人们对于“客家人如何创造神奇的土楼?”“土楼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楼人”等问题,表现出更为为浓厚的兴趣。是的,永定土楼是客家民

游福建土楼作文

游福建土楼作文 篇一:福建土楼之旅 福建土楼之旅 仇培霖 2013·8·25 你见过“若亚方舟”吗?你见过“飞碟”吗?我可都见过了。暑假里,我来到了福建,参观了造型奇特的土楼群。据导游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聚集而居的房子,一座土楼就是住着一个大家族。到现今为止已经有几百年历史,2001年已被例为世界保护遗产了。 我跟着导游,穿过乡间小道,听着小溪欢快的歌声,来到第一站——和贵楼。它有两处神奇的地方:第一,它呈方形,是建筑在沼泽地上的土楼。沼泽地是很可怕的,人不小心踩上去,就会陷进去并迅速吞没。那这座占地1547平方米的土楼是如何建造的呢?原来,他们是用200多根松木打木桩,再铺上无数层鹅卵石,使沼泽“硬化”之后再建房。现在,只要你用力跺脚,还能感觉到地在摇动呢。整座房子就像停在水面上的大船,人们就称它为“若亚方舟”。第二,在这座楼中间大厅的左边,有一口井,四季清澈见底,而相距十来米的右边,也有一口井,却浑浊不堪,几百年,一直如此,到现在还没找出原因呢。

离开和贵楼,我们又冒着小雨参观了怀远楼。怀远楼是 圆形的,这种形状在土楼群中占了大部分。据说,圆形比方形的通风采光效果更好。怀远楼从远处看像一个超级大蘑菇,从上空看却像极了自天而降的巨大飞碟,很有意思。 我还观察到,所有土楼的窗口都是里面大外面小。我听导游介绍,这样的设计是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外面洞口小,敌人的箭就很难射进来。我站在窗口,仿佛看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土楼里的人们正挽弓搭箭,齐心协力的抵抗······ 土楼,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土楼之行,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获益匪浅啊! 篇二:福建土楼导游词 福建土楼导游词 A线(田螺坑土楼景区):田螺坑群——裕昌楼——塔下村 一、田螺坑土楼群—— (车上)如今福建土楼荣获世界遗产以后,田螺坑土楼群——俗称“四菜一汤”,成了标识,名扬天下。很具有观赏价值,是土楼王国,皇冠上的明珠!南靖境内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土楼有两群两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以及最高的方楼“和贵楼”和最精美的圆楼“怀远楼”。“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田螺坑土楼,早就有诗赞美:田螺坑畔土楼家,雾散云开映彩霞。俯视宛如花一朵,旁看神似布达拉。或云宇外飞来碟,亦说鲁班墨斗花。似此楼形世罕见,环球建苑出奇葩。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原稿

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的思考 余昌盛 摘要:经过漫长而动荡不安的生活,客家人终于能在异地开基,重建家园。他们根据所处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融入了传统的思想文化,并按照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需要,采用从中原传承而来的建筑工艺,修建出神奇的土楼住宅建筑物,并蔚然成风,使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不同类型的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不仅以其恢弘奇巧的建筑构造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其深刻的土楼文化内涵发人深思。 关键词: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形成原因价值意义 一、福建地区客家土楼文化发展现状 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星罗棋布,它是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所创造的一种用生土夯筑的巨型的民居建筑,今天它在历经千百年的沉寂后终于爆发出了属于它的独特的光芒。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福建土楼,“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地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之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居民的杰出典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土楼中大部分只是简陋实用的大型民居。而从历年来土楼普查数据中我们能够清楚地发现在建国之后几十年里整个土楼社区的巨大变化,建造土楼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之前数百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型土楼的建造就迅速减少以致彻底消失。但是现如今,这个“中国南方的山中传奇”以其独特的风采吸引着从日本和欧美远道而来的学者和旅游者。伴随着土楼的申遗成功,现在客家土楼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并且逐渐走出国门。近年来,前来考察客家土楼的国内外专家络绎不绝,他们无不被客家土楼之风采所折服,称赞其为“中国古建筑的奇葩”。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旅游业的发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土楼旅游持续升温,土楼旅游服务业应运而生。但为避免商业气息过浓,影响土楼保护及旅游秩序,当地进行科学规划、有序引导、特色发展,让客家土楼延年益寿,古韵犹存,永续利用。 二、客家人土楼文化形成的原因 2.1土楼具有良好的安全防卫功能 在闽粤赣地区这个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出现的客家土楼,具备防御功能是第一位要求。在山区丛林地区,盗匪猖獗,野兽伤人,加上历史上频繁的战乱,都对居住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客家土楼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的产物,因此防卫功能成为了客家土楼最突出的特点。而土楼之所以有如此之强的防卫功能,主要得益于土楼的三道防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土楼外墙,不仅高大而且厚实,因为外墙既是承重墙又是围护墙,所以其强度、刚度、整体性和稳定性不言而喻。因而凭借土楼外围的土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封闭程度,在当时的条件下就足以抵御外来的猛烈攻击。第二道防线是土楼的平面布局,楼内平面功能布局又与防卫要求相适应。当地居民运用自身智慧,在土楼内建起走马廊,以联系环周的各个屋舍,使得土楼内部的交通顺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进行相互支援,这也是客家土楼中很有特色的布局形式。而第三道防线则是土楼的洞口防卫。客家土楼不仅用高墙、厚墙作为防御,还在墙的一定高度上开设洞口作为枪眼,而枪眼呈现外小内宽的形式,能够有效地对外观察并减小目标,降低伤害。外墙上众多的枪眼口能够实现全方位的防御,组成火力网有效地阻止翻墙而入的敌人,加强了屋面的防卫。总之,客家土楼不仅具有消极的防卫功能,还具有积极抵御和主动抗击的特点,这也是客家民居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因应之道,也是其时代的表征。 2.2土楼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谈到土楼的经济性必然要追溯到土楼的建筑材料上来,客家土楼主要的建筑材料是黏土、杉木、石料还有沙、石灰、竹片、瓦等辅助材料。客家人充分运用当地的生土和林木资源作为基本的材料,并在农闲时让大量族人参与工程,大大地节省了建筑费用。而土楼在至今的千百年中历经了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依旧安然无恙,这些事实证明这些取材经济土楼建筑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并有极强实用性的建筑。但是土楼的实用性不仅仅只体现在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而更多的是表现在土楼内部各个功能区为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福建土楼多是建筑规模较大且其实恢弘,土楼内部环环相套,层数多,功能分区明显。一二层不开窗,一层是厨房,二层是粮仓,三层以上为卧室,并且带有私塾供楼内子女读书用,整座楼内四通八达,各种功能齐全,满足客家人的生产生活,充分发挥了这种居民建筑方式的实用性。 2.3土楼具有保护环境之效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而这些材料都是取自大自然。在福建地区,这两种材料取之不尽。特别是黄土,

福建永定土楼导游必备导游词

福建永定土楼导游必备导游词 常年有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下面是由整理的永定土楼导游必备导游词一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词】尊敬的嘉宾:大家好!欢迎您们光临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SA级旅游景区一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 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小X,非常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接下来由我为各位嘉宾提供讲解服务;【停车场牌楼】现在我们将前往参观世界文化遗产“六群四楼中最核心土楼群—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有富丽堂皇的振成楼、五凤楼精品福裕楼、宫殿式土楼奎聚楼等形态各异的土楼40多座。 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客家文化是土楼的灵魂。 23000多座永定客家土楼处处体现了客家人“和的精神。 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价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神化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 今年5月份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著名摄影师麦克·山下(Michael Yamashite)盛赞永定土楼是最壮观的世界遗产;国际旅游学会主席阿拉斯泰·莫里森教授考察后由衷地说:土楼将是继长城、兵马俑后第三个中国标志。 200年春节,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视察永定时称赞:“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 同时叮嘱我们:“一定要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客服中心】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

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按国家四星级旅游饭店标准进行装修建设,规模大、功能齐全。 特别是它的设计采用圆土楼和方土楼相结合的方式,包含游客休息大厅、旅游综合服务区、客家土楼民俗文化展览厅、多媒体中心、客家土楼旅游商品展示中心、贵宾接待室和景区办公区域等众多场所。 现在各位嘉宾看到的这个独特的展厅就是我们的客家民俗文化展览厅,前方这个高大的雕塑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符号,是客家人千百年来使用的生活用具―油灯,它象征着客家人生生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我们为各位嘉宾提供了专用点说笔,大家对哪个点有兴趣,直接可以将笔点在导览图上,就可以多次听点说笔解说了。 【星光大道—乐翻天剧场】现在大家所走的景区游步道全长6公里。 在我们的右手边大家看到了每颗星星上面展示了包括孙中山、朱德、胡文虎、吴伯雄等一大批客家名人。 客家作为汉民族一支独特而重要民系,在全世界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客家人有12亿多,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和海水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聚居哪里就有客家人。 2011年出任美国驻华公使的王晓岷先生就是福建永定人。 【乐翻天剧场-水尾桥-景阳楼】各位嘉宾左手边是景区日场演艺项目《土楼乐翻天》,表演的是《土楼神韵》精装版以及客家山歌、民间绝艺。

福建土楼申遗工作总结(5稿)

福建(南靖)土楼“申遗”工作总结 南靖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 “福建土楼”在中国民居建筑乃至世界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我县土楼内涵丰厚,特色突出,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和省文物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县按照国际申遗惯例与要求,不断增加投入,积极做好申报文本编写、土楼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土楼宣传展示与保护维修等几项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土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一、把握重点,全力推进,夯实土楼申遗基础 1、挖掘价值,科学规划。县委、县政府先后邀请了联合国“世遗”评审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文物局等国家级权威组织和美、澳籍以及国内著名考古学者、古建筑专家、国家两院院士等权威人士到我县实地考察土楼,为我县申报“世遗”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意见;在综合汇总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福建省南靖土楼保护规划》,为做好土楼保护夯实了基础。目前,已有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田螺坑村被授予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塔下村和田螺坑村2007年12月跻身全国15个“中国景观村落”的行列。塔下、石桥、河坑被授予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还有裕昌楼等4个文物点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普查建档,编写文本。根据专家指导,开展土楼普查建档工作。同时开展对土楼的历史沿革、民俗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挖掘,基本摸清了全县土楼情况,建立健全土楼群落的人文文化档案,为“申遗”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材料。使文本编写与兄弟县同步进行,给《福建土楼申报文本》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材料。申遗办档案室同时按照“国保”档案管理

关于福建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关于土楼形成发展的历史以及文化背景 前提摘要: 土楼是经特定历史地理环境的演进和发展,既保持中原汉文化古风,又长期与当地土著交融磨合而形成的一种极具客家民系风格和山居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模式。它以其特有的景观美学价值、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科学实用价值完美结合,成为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同时,由于古代闽西山区复杂地理环境的隔绝机制和客家移民一直恪守着祖宗留下的遗风,使土楼至今得以大量保存而具有重要的人居环境学和历史地理学研究价值。本文以土楼的建筑特色为出发点,分析土楼的特点及功能,进而探讨其地域人文意义。 客家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且又特殊的民系,以粤、闽、赣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客家核心地域,形成于宋,兴起于明清,及至民国,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土楼民居建筑是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它集中反映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征。客家土楼民居主要分布于的西南部、的南部和的东北部地区,尤以闽西、粤东北多见;其形式有圆楼、方楼、围龙屋和五凤楼等,尤以圆楼和围龙屋最具特色。客家土楼风格独特,结构奇巧,功能齐全,涵丰富,是“世界民居奇葩”,在建筑学、历史学、风水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土楼又称为“客家土楼”,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中,以永定、南靖两县居多。据统计,永定现存各式各样大小土楼2万多座,土楼一般高3至5层,占地200平方米,可居住数百人,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民居建筑群,故有“土楼王国之称”。 一、土楼的起源及发展 土楼产生于唐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客家生土楼,建筑历史长达一千年,现在最古老的土楼是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它建于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迄今已1200年。”土楼的建造和发展过程,自然跟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客家先民原自中原迁居南方,迁居南方后,又再度迁移,总计大迁移五次,其他零星的迁入或自各地以服官或经商而迁至的,那就不能悉计。从闽西永定各姓居民的族谱中可知,永定人绝大多数是南宋、元、明三朝,特别是元末明初从“客家摇篮”宁化石壁村一带辗转迁徙,最后到永定境定居的。早期到达闽西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这崇山峻岭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伐木为栅,披茅结庐,作为遮阳避雨的栖身之地;披荆斩棘,开荒垦殖以求生存。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开基创业,闽西客家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了足以安身的家园,并且就地取材,开始建筑简陋而相对牢固的住房———堡或寨。“堡”大多选择在易守难攻、便于进退的地点建造,有的干脆占据一个山头,以加强防御能力。土堡的主要功能是武装抵御与保安,作为居处建筑,它只是一地一族或几个家族固定的躲避武力侵扰的临时居所,其格局为全封闭的军事城堡。古时,寨即砦,是军事防御建筑。有关寨的记录,《永定氏族谱》中“桂芳公自述”记载,“元世祖十年(1273)……本乡起义士兵约七百余人,在龙安寨交锋失利”。邳州阙氏族谱关于其五十八世祖应龙公(生于元至元十五年即1278年)的记载,应龙“善理财而巨富”,便在今永定坎市筑寨“以避草寇” ,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匪徒勾结元军劫掠应龙寨。另据永定奥杳黄氏族谱记载,奥杳黄氏始祖谭公约在元朝至大年间(1308年左右)迁居奥杳时,在浮山中村“筑寨而居”。 到了元朝后期,闽西客家人普遍居住的居宅,开始出现了一种习惯性的形态,即今仍能见到的一批建于元、明时期的土楼———它是土楼的初始形态,这些土楼大都有五六百年以

永定土楼旅行攻略

一、围起来的生生世世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发人深省的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历朝历代土楼人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振成楼有副名联备受称道: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在众多的土楼形状中,圆土楼是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的,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最大的圆土楼是福建南靖的顺裕楼,始建于1927年,历时20年才修建竣工。其外环外径74米,高4层16米,每层72开间,四层共36间,楼中楼又有房间88间,全楼共有房间368间,若人在楼内每间房住上一天,一年还住不完。在每家用膳一天,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认识土楼里的一个人,要用近两年的时间。其实新的媳妇又娶进来,新的小生命有诞生了,因此你永远也无法认识全楼的人。 如果遇到外来势力的侵袭和攻击,只要关上大门,守住要口,全楼安然无恙。因为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是厘米厚的不易着火的杂木制成的,有些门还钉了铁板,楼门上装有防火水槽。圆楼外圈一、二层不开窗,所以敌人攻到楼下也无可奈何,甚至围困一年半载,楼内柴米仍不断绝,生活依旧正常。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有专家总结,土楼具有六种功能: 1聚族而居; 2教化娱乐; 3防风抗震; 4防火防潮; 5安全防卫; 6冬暖夏凉 二、土楼之最 最早的方楼——湖雷镇下寨的馥馨楼,建于唐大历四年(769),有1200多年的历史。大体保存完好。 最早的圆楼——高头乡的金山古寨,建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 最富丽堂皇的圆楼——湖坑镇的振成楼,建于民国元年(1912)。按八卦图结构建造,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内有花园、学堂等,内环还有中心大厅。该楼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最具有军事色彩的土楼——古竹乡的五实楼,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高4层,外墙与内墙之间有相隔1米多宽的通道,迂回曲折,如同战壕;第二层起每层向外开有宽0.3米、高1米的狭长小窗,可当枪眼。还有防火设施,以防火攻。 最高的生土建筑物——高陂镇的西陂天后宫,高7层、40多米。该建筑物有400多年历史,巍然屹立,端庄秀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