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学习资料

一、第二语言习得三大研究方法有什么不同?

1.主张通过不断地刺激——反应规则掌握学习第二语言;心理学上主张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刺激、反应、强化在心理学上的作用;语言学上主张结构主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语言教学上多采用听说法,希望通过不断地操练结构让学生掌握第二语言。

2.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支持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认为人类有一个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须通过激发这种机制来学习语言;心理学上主张心灵学派;语言学上主张形式主义;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间接的,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入,激发语言习得机制,并对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机制重设参数;

Eg:母语——桌子,参数重设为table

3.认为习得是学习者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学和语言学上倾向于认知派;在语言教学上提倡多元互动

二、学习和习得有哪些方面不同?

1.获得方式:习得是在自然语境中进行非正式语言交际得到语言知识;学习是经过正式的

讲解、模仿、操练、记忆而得到语言知识。

2.心理过程:习得是潜意识地自然获得;学习是有意识地掌握规律。

3.获得的知识类型:习得是隐性知识;学习是显性知识。

4.环境不同:习得一般是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下自然获得;学习主要在课堂环境下进行,

可能有目的语环境,也可能没有;

5.学习效果:习得需要大量的时间,习得效果一般都较好;学习花费时间一般较少,但学

习效果通常不佳;

6.对语言意义的重视度:习得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上;学习的主要注意

点在语言形式上,有意识的系统的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经常忽略了语言的意义。

三、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有什么不同?

(一)Ellis主张社会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方式和社会环境:

自然的SLA以交际的方式获得,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

有指导的SLA以教学指导的方式获得,通常在课堂环境中发生。

(二)Klein主张心理语言学,认为区别在于学习者的注意和动机:

自然的SLA的动机是本能要求,潜意识的,获得语言功能、意义、内容;

有指导的SLA的动机是目标明确的、有意识、计划、系统的,注意掌握语言形式规则。

四、母语与第一语言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联系:通常情况下,母语=第一语言

区别:非典型情况下,母语不是第一语言。

Eg:

(1)父母皆华侨,孩子的母语为汉语,因父母想让孩子尽快融入当地环境,首先会接触当地语言,则孩子的第一语言为当地语言。

(2)父母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则孩子的母语为父母语,第一语言可能是父母语的任意一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