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答:泵出口压力变小,进口处真空度增加

2-7 离心泵操作系统的管路特性方程是怎样推导的?它表示什么与什么之间的关系?

答:当离心泵安装到特定的管路系统中操作时,若贮槽与受液槽两液面保持恒定,则泵对单位重量(1N)流体所做的净功为∑+?+?+?=f e H g u g P Z H 22ρ,忽略022

≈?g

u 令g

P Z H ρ?+?=0, 22452282v v e e f kq q d d l l g g u d l l H =???

? ??++=???? ??++=∑∑∑∑∑ξλπξλ 得管路特性方程20v kq H H +=

2-8 管路特性方程20v kq H H +=中的0H 与k 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0H 与液面高度差和静压差有关。k 与管路长度、管径、摩擦系数及局部阻力系数有关。

2-9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怎样确定的?流量的调节有哪几种常用的方法?

答:1、离心泵在管路中正常运行时,泵所提供的流量和压头应与管路系统所要求的数值一致。安装于管

路中的离心泵必须同时满足管路特性方程与泵的特性方程,即管路特性方程20v kq H H +=和泵的特性方

程 H =f(Q),联解上述两方程所得到两特性曲线的交点,即离心泵的工作点。

2、改变口阀开度(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并联操作;离心泵的串联操作。

2-10 何谓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如何防止发生气蚀?

答:1、当叶片入口附近的最低压力等于或小于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在此处汽化或者是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析出并形成气泡。含气泡的液体进入叶轮高压区后,气泡在高压作用下急剧地缩小而破灭,气泡的消失产生局部真空,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所占据的空间,造成冲击和振动。金属表面受到压力大,频率高的冲击而剥蚀以及气泡内夹带的少量氧气等活泼气体对金属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等,使叶轮表面呈现海绵状、鱼鳞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2、为了避免气蚀的发生,泵的安装高度不能太高,可用泵规格表中给出的气蚀余量对泵的安装高度加以限制。

2-11 影响离心泵最大允许安装高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最大允许安装高度∑-?--=f v H h g

p g p H ρρ0;环境大气压,工作温度下的液体饱和蒸气压,允许气蚀余量,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

2-12 往复泵有没有气蚀现象?

答:往复泵一样有气蚀问题,只是相对较小,但在实际使用中一样需要满足入口压力要求。

2-13 往复泵的流量由什么决定?与管路情况是否有关?

答: ASn q v =理;往复泵的流量由泵缸尺寸、活塞行程及往复频率所决定,(即单位时间内活塞扫过的体积)。与管路情况(几乎)无关。

2-14 往复泵的扬程(对液体提供压头)与什么有关?最大允许扬程是由什么决定的?

答:1、 2、最大允许扬程由泵的机械强度、密封性能及电动机的功率等决定。

2-15 何谓通风机的全风压?其单位是什么?如何计算?

答:全风压:单位体积气体流经通风机后所获得的总机械能。单位是Pa ,

()()2112212212-22d d s s s s t p p p p u u p p gH P +-=???

? ??-+-==ρρρ

2,222

22

11u p u p d d ρρ==

2-16 通风机的全风压与静风压及动风压有什么关系?

答:全风压为静风压和动风压之和。()动风压

静风压2112-d d s s t p p p p P +-=

2-17 为什么通风机的全风压与气体密度有关?在选用通风机之间,需要把操作条件下的全风压用密度换算成标定条件下的全风压。但为什么离心泵的压头H 与密度无关?

答:因为通风机全压gH P t ρ=,所以和密度有关

离心泵的理论压力T Q b D g c t g u g u H 2

22222πβ-=

第三章 沉降与分离

3-1 固体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的阻力系数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与湍流区(牛顿区)有何不同? 答:10-4< Re <2的区域称为层流区或斯托克斯定律区。Re 24=

ξ; 湍流区或牛顿(Newton )定律区(500< Re <2x105)

3-2 球形颗粒在流体中从静止开始沉降,经历哪两个阶段?何谓固体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速度?沉降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1、加速阶段和等速阶段

2、匀速阶段中颗粒相对于流体的运动速度u t 称为沉降速度

3、影响因素由沉降公式()

ξρ

ρρ34-=p p t gd u 可以确定。d p 、p ρ 、ρ及阻力系数有关。 重点掌握层流区()μ

ρρ182-=p p

t gd u

3-3 固体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其雷诺数越大,流体粘度对沉降速度的影响如何?

答:粘度越大沉降速度越小。

3-4 固体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其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和湍流区(牛顿区)与颗粒直径的关系有何不同?

答: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μρρ182-=p p

t gd u ,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

在湍流区(牛顿区)()ρρρp

3.03d g u p t -=,与颗粒粒径的平方根成正比。

3-5 某微小颗粒在水中按斯托克斯定律沉降,试问在50℃水中的沉降速度与在20℃水中的沉降速度比较,有何不同?

答:按照沉降速度在层流层区(斯托克斯区)()μρρ182-=p p

t gd u ,液体温度升高,粘度降低,密度降低,

所以沉降速度增加。

3-6 球形颗粒于静止流体中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沉降都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沉降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重力,浮力,阻力;沉降速度受d p 、p ρ 、ρ及阻力系数有关

3-7 利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颗粒,其分离条件是什么?

答:t

u H u L ≥ 3-8 何谓临界粒径pc d ?何谓临界沉降速度tc u ?

答:临界粒径:能100%除去的最小粒径;临界沉降速度WL

q u vs tc =。 3-9 用重力降尘室分离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当临界粒径pc d 与临界沉降速度tc u 为一定值时,含尘气体的体积流量与降尘室的底面积及高度有什么关系?

答:成正比

3-10 当含尘气体的体积流量vs q 一定时,临界粒径pc d 及临界沉降速度tc u 与降尘室的底面积WL 有什么关系。

答:成反比

3-11 如果已知含尘气体中的临界沉降速度tc u ,如何计算多层隔板式降尘室的气体处理量vs q ? 答:()tc vs WLu n q 1+=

3-12 何谓离心分离因数?提高离心分离因数的途径有哪些?

答:离心分离因数:同一颗粒所受到离心力与重力之比g

r K c 2

ω=;

3-13 离心沉降与重力沉降有何不同?

答: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力沉降速度是一定的,而离心沉降速度随着颗粒在半径方向上的位置不同而变化。 3-14 对于旋风分离器,提高离心分离因数的有效方法是什么?

3-15 要提高过滤速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过滤速率方程()A

V V r p A d dV e /+?=μυτ 3-16 恒压过滤方程式中,操作方式的影响表现在哪里?

答:τ2e 22KA VV V =+

τK qq q =+e 22

3-17 恒压过滤的过滤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μυ

r p K ?=2 第四章 传热

4-1 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有哪三种基本传热方式?他们的传热机理有何不同?

答:根据传热机理的不同,热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

热传导(简称导热):热量不依靠宏观混合运动而从物体中的高温区向低温区移动的过程。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可以发生。

对流传热: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只能发生在有流体流动的场合。

热辐射: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可以在完全真空的地方传递而无需任何介质。 4-2 傅立叶定律τ

λd dt A Q -=中的负号表示什么意思? 答:热量传递的方向沿着温度梯度下降的方向。

4-3 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的热导率比较,哪个大,哪个小?

答: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4-4 纯金属与其合计比较,热导率哪个大?

答:纯金属大于合金

4-5 非金属的保温材料的热导率为什么与密度有关?

答:密度小,则所含的空气越多,气体的导热系数低于固体。

4-6 在厚度相同的两层平壁中的热传导,有一层的温度差较大,另一层较小。哪一层热阻大。 答:温差大的热阻大,热导率低。

4-7 在平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平壁总面积A 的导热速率Q ,也可以计算单位面积的导热速率(即热流密度A

Q q =)。而圆筒壁热传导中,可以计算圆筒壁内、外平均面积的导热速率Q ,也可以计算单位圆周长度的壁面导热速率ql ,为什么不能计算热流密度?

答:圆筒壁的传热面积和热流密度不再是常量,但传热速率在稳态时是常量

4-8 输送水蒸气的圆管外包覆两层厚度相同、热导率不同的保温材料。若改变两层保温材料的先后次序,其保温效果是否改变?若被保温的不是圆管而是平壁,保温材料的先后顺序对保温效果是否有影响?

答:圆筒壁: 有影响 平壁∑=?=?=?=?=31

333222111i i R t A b t A b t A b t Q λλλ 没有影响 4-9 对流传热速率方程 中的对流传热系数α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流动状态(气、液、蒸汽)、流体的性质(热导率、热容、粘度、密度)、壁面形状等

[流体有无相变化、流体流动的原因、流动状态、流动物性和壁面情况(换热器结构)等都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4-10 流体在圆管内强制对流时对流换热系数α的计算式中,Pr 的指数n 由什么决定?流体在管内的流速及管径对α的影响有多大?管长、弯管的曲率对管内对流传热有何影响?

答:被加热n=0.4;被冷却n=0.3

8.1-∝d α

在传热管的长度小于进口段以前,管子愈短,则边界层愈薄,α就愈大。曲率越大,α就愈大。 4-11 水的对流传热系数一般比空气大,为什么?

答:按照强制对流公式5.0~4.07.0~6.0--∝μλα

4-12 为什么滴状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的大?由于壁面不容易形成滴状冷凝,蒸汽冷凝多为膜状冷凝。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哪些?

答:在滴状冷凝过程中,壁面的大部分面积直接暴露在蒸汽中,在这些部位没有液膜阻碍着热流,故滴状冷凝的传热系数可比膜状冷凝高十倍左右。

影响膜状冷凝的因素有:

(1)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当液膜呈滞流流动时,若温度差加大,则蒸汽冷凝速率增加,因而液膜层厚度增加,使冷凝传热系数降低。

(2)流体物性由膜状冷凝传热系数计算式可知,液膜的密度、粘度及导热系数,蒸汽的冷凝潜热,都影响冷凝传热系数。

(3)蒸汽的流速和流向蒸汽以一定的速度运动时,和液膜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若蒸汽和液膜同向流动,则摩擦力将是液膜加速,厚度减薄,使传热系数增大;若逆向流动,则相反。但这种力若超过液膜重力,液膜会被蒸汽吹离壁面,此时随蒸汽流速的增加,对流传热系数急剧增大。

(4)蒸汽中不凝气体含量的影响若蒸汽中含有空气或其它不凝性气体,则壁面可能为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层所遮盖,增加了一层附加热阻,使对流传热系数急剧下降。因此在冷凝器的设计和操作中,都必须考虑排除不凝气。含有大量不凝气的蒸汽冷凝设备称为冷却冷凝器,其计算方法需参考有关资料。

(5)冷凝壁面的影响若沿冷凝液流动方向积存的液体增多,则液膜增厚,使传热系数下降,故在设计和安装冷凝器时,应正确安放冷凝壁面。例如,对于管束,冷凝液面从上面各排流到下面各排,使液膜逐渐增厚,因此下面管子的传热系数比上排的要低。为了减薄下面管排上液膜的厚度,一般需减少垂直列上的管子数目,或把管子的排列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冷凝液沿下一根管子的切向流过,

4-13 液体沸腾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从外部吸热。

4-14 为什么核状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比膜状沸腾的传热系数大?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核状沸腾,气泡的生成速度、成长速度以及浮升速度都加快。气泡的剧烈运动使液体受到剧烈的搅拌作用,α增大。膜状沸腾传热需要通过气膜,所以其α值比核状沸腾小。

影响核状沸腾的因素主要有:液体物性;温度差;操作压力;加热面状况;设备结构、加热面形状和()

34

323212141ln 1ln 1ln 12r r r r r r t t l Q λλλπ++-=

t A Q ?=α

材料性质以及液体深度等。

4-15 同一液体,为什么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

答:因为相变热比液体的热容大很多,所以沸腾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无相变化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大。

4-16 换热器中冷热流体在变温条件下操作时,为什么多采用逆流操作?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并流操作?

答: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大,并流时的平均温度差最小,其它流向的平均温度差介于逆流和并流两者之间,因此就传热推动力而言,逆流优于并流和其它流动型式。当换热器的传热量Q即总传热系数K一定时,采用逆流操作,所需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小。

在某些生产工艺要求下,若对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如冷流体被加热时不得超过某一温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则宜采用并流操作。

4-17 换热器在折流或错流操作时的平均温差如何计算?

答:①根据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算出纯逆流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

②按下式计算因数 R 和 P:

③根据R和P 的值,从算图中查出温度差校正系数;

④将纯逆流条件下的对数平均温度差乘以温度差校正系数,即得所求的。

4-18 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总传热系数?

答:取决于流体的物性、传热过程的操作条件及换热器的类型等;

K值总是接近于α小的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值,关键在于提高α小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减慢污垢形成速率或及时清除污垢。

4-19 在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在换热管外冷凝发热,加热管内流动的空气。总传热系数接近哪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哪种流体的温度?忽略污垢和管壁热阻。要想增大总传热系数,应增大哪个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答:总传热系数接近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要想增大总传热系数,应增大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

4-20 何谓透热体、白体、黑体、灰体?

答:能透过全部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透热体;能全部反射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白体;能全部吸收辐射能的物体,称为黑体或绝对黑体;能够以相等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辐射能的物体,称为灰体。

4-21 何谓黑度?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在同一温度下,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之比,定义为灰体的黑度。

影响固体表面黑度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性质、温度及表面情况(如表面粗糙度及氧化程度)。

4-22 黑度大的灰体对投射来的热辐射能的反射率是大还是小?他的辐射能力是大还是小?

答:小;大

4-23 保温瓶的夹层玻璃表面为什么镀一层反射率很高的材料?夹层抽真空的目的是什么?

答:减少热辐射;降低热传导;

4-24 两个灰体表面间的辐射传热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它们的吸收率和反射率,形状和大小以及相互间的位置和距离等因素。

4-25 常用的强化或削弱物体之间辐射传热的辐射有哪两种?

答:改变物体表面的黑度;采用遮热板。

4-26 两物体的温度分别是200℃及100℃,若将温度各提高300℃,维持其温差不变,其辐射传热的热流量是否变化?

答:增大

4-27 有的列管式换热器为什么做成多管程的?

答:可以增大管程流速,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4-28 下列流体在列管换热器中宜走管程还是壳程?

答:(1)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避免同时腐蚀管程和壳程

(2)高压流体宜走管程,避免制造较厚的壳体

(3)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宜走壳程,以利于排出冷凝液

(4) 温度不太高,需要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有利于散热

(5)需要提高流速的无相变流体宜走管程

4-29 换热器的强化传热中,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总传热系数K ,如何增大K 值? 答:根据公式2

211111111αλα++++=d m d R d d b R K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提过对流换热系数,尤其是提高较小一层的对流换热系数

(2) 降低污垢热阻,及时清洗换热器,

(3) 降低热传导热阻,选择导热率大的材料,降低换热壁的厚度。

第五章 吸收

5-1 选择吸收剂时,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1) 溶解度 吸收剂对溶质组分的溶解度越大,则传质推动力越大,吸收速率越快,且吸收剂的耗用量越少。

(2) 选择性 吸收剂应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而对混合气体中的其它组分溶解度甚微,否则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

(3) 挥发度 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尾气往往为吸收剂蒸汽所饱和。故在操作温度下,吸收剂的蒸汽压要低,即挥发度要小,以减少吸收剂的损失量。

(4) 粘度 吸收剂在操作温度下的粘度越低,其在塔内的流动阻力越小,扩散系数越大,这有助于传质速率的提高。

(5) 其它 所选用的吸收剂应尽可能无毒性、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不发泡、冰点低、价廉易得,且化学性质稳定。

5-2 对于物理吸附,在一定温度下,如何判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难与易?

答:溶液浓度相同时,难溶气体在溶液上方的平衡分压大。

5-3 亨利定律中的E 、H 、m 三者与温度、压力有什么关系?

答:由Ex p A =*;mx y =; H

c p A A =* 可得S S HM mp E ρ≈= 5-4 气液相平衡关系中,(1)若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将如何变化?(2)在一定温度下,气相总压升高,相平衡常数m 如何变化?若气相组成y 为一定值,总压升高,液相x 将如何变化?

答:(1)温度升高,亨利常数增加

(2)总压增加,m 减小;x 增加

5-5 若溶质分压为p 的气体混合物与溶质浓度为c 的溶液接触,如何判断溶质是从气相向液向传递还是

从液向向气相传递?

答:根据公式*A p 与H c A 的关系来判断,如果*A p >H

c A ,从气相向液相传递 5-6 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有何关系?液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粘度有何关系?

答:气体分子扩散系数与温度的1.5次方成正比,总压力成反比;液体的扩散系数与温度成正比,与粘度成反比。

5-7 何谓对流传质的有效膜理论?如何根据有效膜理论写出传质速率方程式?

答:单相对流传质的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一层虚拟的膜层内,膜层内的传质形式仅为分子扩散。有效膜厚zG 由层流内层浓度梯度线延长线与流体主体浓度线相交于一点E ,则厚度zG 为E 到相界面的垂直距离。

5-8 何谓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其基本论点是什么?

答:(1)气液两相存在一个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存在稳定的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A 以分子扩散方式通过气膜和液膜。(2)相界面处两相达平衡,无扩散阻力。(3)有效膜以外主体中,充分湍动,溶质主要以涡流扩散的形式传质。

5-9 在稳态传质过程中,若气液相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如何应用双膜理论推导出总传质速率方程式?气相总传质系数K Y (或液相总传质系数K X )与气膜传质系数k y 及液膜传质系数k x 有何关系? 答:气相传质速率方程)(*A Y Y K N Y -=,b mX Y +=*

5-10在气液两相传质过程,什么情况下属于气膜阻力控制,什么情况下属于液膜阻力控制?

答:当Y X k k >>时属于气膜阻力控制;当Y X k k <<时属于液膜阻力控制

5-11 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当进塔气体组成Y 1及进塔液体组成X 2已定,最小液气比m in ???

??G L 与溶质的吸收率η有何关系? 答:由ηm m Y Y Y G L =-=??? ??/121

min 可知,m in

??? ??G L 与吸收率η成正比。 5-12 传质单元数与传质推动力有何关系?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阻力有何关系?

答:传质推动力越小,则意味着过程的难度越大,此时所需的传质单元数也就越大。

传质阻力越大,填料层有效比表面越小,则每个传质单元所相当的填料层高度就越大。

5-13 气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气相总压力p 有何关系?液相传质单元高度与液相总浓度c 有何关系? 答:

5-14 吸收因数()mG L /的大小对气相总传质单元数OG N 有何影响?如何说明其原因?

5-15 吸收率η对OG N 有何影响?

5-16 在OG N 一定的条件下,若L 、G 、温度t 、总压p 、吸收剂进口组成X 1等改变,对混合气的出口组成Y 2有何影响?

答:

1 1Y X Y k k m K +=

第六章 蒸馏

6-1 何谓拉乌尔定律?

答:溶液中溶剂A 的蒸汽分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压与其液相组成的乘积。

6-2 何谓理想溶液?

答:在全部范围内符合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6-3 在一定总压p 下,理想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液相组成x 与平衡温度的关系式如何表示?气相组成y 与平衡温度的关系式如何表示? 答:000B

A B p p p p x --=;0000B A B A p p p p p p y --= 6-4何为泡点、露点?对于一定的压力与组成,二者大小关系如何?

答:冷液恒压加热,溶液开始沸腾起泡的温度称为泡点;过热蒸汽恒压冷却,开始冷凝而析出像露珠似的液滴对应的温度称为露点。露点高于泡点。

6-5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若已知平衡温度t 与液相组成x ,如何计算气相组成y ?反之,若已知总压p 与气相组成y ,如何计算平衡温度t 与液相组成x ?

答:()

x p x p x p y B A A -+=1000;0A p py x = 6-6 双组分理想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如何计算?α与什么因素有关?α的大小对两组分的分离有何影响? 答:00B

A p p =α;与组分种类、系统总压有关;α数值越大,两组分就越容易分离。 6-7 如何应用平均相对挥发度α表示平衡条件下的液相组成x 与气相组成y 之间的关系? 答:()x x y 11-+=αα,()y

y x 1--=αα 6-8 在一定的总压p 下,双组分理想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是如何计算的?

答:取最低温度的α值与最高温度的α值之几何平均值。

6-9 相对挥发度α=1时,用普通精馏是否能分离混合物?

答:不能

6-10 何谓非理想溶液?在什么条件下出现最低恒沸点或最高恒沸点?

答:各组分的蒸气压不服从拉乌尔定律;

当组分蒸气压对拉乌尔定律有最大正偏差时,出现最低恒沸点。

6-11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

答:简单蒸馏过程为不稳定过程。平衡蒸馏为稳定连续过程,生产能力大。

6-12 精馏塔的塔顶液相回流及塔底的气相回流对溶液的精馏起什么作用?

答:提供系统所需的热量和冷量;改变产品的组分浓度。

6-13 在板式精馏塔的塔板上,气液两相是怎样进行传热、传质的?

答:在板式精馏塔的塔板上,从上面板下来的液体与从下面板上来的气体在该板上接触,气相温度高于液相温度,气相发生部分冷凝,把热量传递给液相,使液相部分气化。难挥发组分B 从气相向液相传递。 6-14 何谓理论板?实际塔板上汽液两相传质情况与理论板有何不同?

答:使气液两相达到平衡状态的塔板称为一块理论板。实际塔板的分离程度要比理论板小。

6-15 精馏塔一般有精馏段与提馏段,他们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精馏段得到含轻组分较多的产品,提馏段得到含重组分较多的产品。

6-16 上下相邻两层塔板的温度、液相组成与气相组成有何不同?

答:上板的温度低于下面板;液相和气相组成高于下面板。

6-17 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及温度沿塔高是如何变化的?

答: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下降;温度升高。 6-18 W

D W F x x x x F D --=,W D F D x x x x F W --=,F D W F x x x x W D --=这3个物料衡算式中,各流量的摩尔比与各组成的差值之比有什么规律?如何记忆?

答:等于另外两个物料组成浓度差之比。

6-19 当进料流量F 及组成F x 一定时,若馏出液流量D 增多而釜液流量W 减少时,馏出液的组成W x 及釜液D x 的组成将如何变化? 答:由W

D W F x x x x F D --=可知,W x 增加,D x 减少。 6-20 当W

D 一定时,若F x 增大,将如何变化?D x 及W x 将如何变化? 答:由F

D W F x x x x W D --=可知,W x 增加,D x 增加。 6-21 何谓恒摩尔流量的假设?其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在精馏塔计算中有何意义?

答:(1)恒摩尔汽流恒摩尔汽流是指在精馏塔内,从精馏段或提馏段每层塔板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各自相等,但两段上升的汽相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

即精馏段 提馏段

(2)恒摩尔液流恒摩尔液流是指在精馏塔内,从精馏段或提馏段每层塔板下降的液相摩尔流量分别相等,但两段下降的液相摩尔流量不一定相等。

即精馏段 提馏段

6-22 精馏塔的进料状态有几种?他们对精馏段及提馏段的下降液体流量及上升蒸汽流量有什么影响? 答:有五种:冷液进料;饱和液体(泡点)进料;汽液混合物进料;饱和蒸汽(露点)进料;过热蒸汽进料。

6-23 何谓进料状态参数?不同的进料热状态的q 值有何不同?如何计算?

答:单位进料流量所引起的提馏段与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之差值。F

L L q '

-= 冷液进料

饱和液体(泡点)进料 q=1

汽液混合物进料

饱和蒸汽(露点)进料 q =0

过热蒸汽进料 q <0

6-24 若已知q 值,如何从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 计算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 ’?又如何从精馏段上升蒸汽流量V 计算提馏段下降蒸汽流量V ’?

答:qF L L +=';()F q V V 1'

-+= 6-25 操作线是表示哪一层塔板的气相组成与哪一层塔板的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操作线为直线的条件是什么?

答:相邻两层塔板之间的上升蒸汽组成n y 与下降液体组成1-n x 之间的关系。

6-26何谓塔顶液相回流比?何谓塔釜气相回流比?他们的大小有什么联系?用什么关系式相互换算? 答:V L R =,'''L

V R = 6-27 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分别是用什么表示的,是大于1还是小于1,为什么?

6-28 对正在操作的精馏塔,增大精馏段的液气比对馏出液的组成有何影响?增大提馏段的气液比对釜液的组成有何影响?如何增大精馏段的液气比及提馏段的气液比?

答:增大精馏段的液气比对馏出液的组成增加;增大提馏段的气液比对釜液的组成降低;

增大冷凝器和加热器的热负荷。

6-29对正在操作的精馏塔,增大塔顶液相回流比对馏出液的组成有何影响?增大塔釜气相回流比对釜液的组成有何影响?怎样操作才能增大塔顶液相回流比及塔釜气相回流比?

答:增大塔顶液相回流比,馏出液组成增加;增大塔釜气相回流比对釜液的组成降低;增大冷凝器和加热器的热负荷。

6-30 何谓q 线方程?5种进料热状态下,q 线在y-x 图上的方位如何表示?

答:

6-31 如何在y-x 图上绘制精馏段操作线及提馏段操作线?需要已知哪些必要的数据?

答:将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与对角线方程

联解,可得出精馏段操作线与对角线的交点a (

);再根据已知的

,求出精馏段操作线在 轴的截距

,依此值在 轴上标出点 ,直线 即为精馏段操作线。

6-32 如何用图解法计算理论板数,如何确定进料板位置?

答: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需先在x –y 图上作出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自对角线上的点D x 开始,

11F ---=q x x q q y

在精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作由水平线和铅垂线构成的阶梯。当阶梯跨过两操作线的交点d 时,改在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绘阶梯,直至阶梯的垂线达到或跨过点D x 为止。

最优进料位置:塔内汽相或液相组成与进料组成相等或相近的塔板。跨越两操作线交点的梯级,NT 最少。

6-33 如何用逐板法计算理论板数,如何确定进料板位置?

答:精馏段:y 1=x D 6-34 在进料流量F 与进料热状态参数q 为一定值条件下,若馏出液流量D 一定,而增大塔顶液相回流比R ,塔内汽液两相循环量如何变化?冷凝器热负荷C Q 及蒸馏釜的热负荷B Q 将如何变化?C Q 与B Q 如何计算?

答:R ’、V 、V ’、L 、L ’都增加;冷凝器热负荷C Q 及蒸馏釜的热负荷B Q 将增加;'V r Q B C =,V r Q C B =

6-35当馏出液及釜液的流量与组成为一定值,若塔顶液相回流比R 一定时,进入塔内的热量F Q 与蒸馏釜的热负荷B Q 之和为一定值。在这种条件下,是进料预热好,还是增大蒸馏釜的热负荷好呢? 答:进料预热好。

6-36当蒸馏釜的热负荷B Q 为一定值,若进料带入塔内的热量F Q 增多,则塔顶液相回流比R 将如何变化?冷凝器热负荷C Q 将如何变化

答:液相回流比R 增加,冷凝器热负荷C Q 增加

6-37 在F x 、D x 、W x 一定的条件下,进料热状态参数q 值一定时,若塔顶液相回流比R 增大,对一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将如何变化?对一定理论板数的精馏塔,若R 增大,对馏出液的组成和釜液的组成有何影响?

答: ,馏出液组成增加,釜液组成减少。 6-38 在F x 、D x 、W x 一定的条件下,塔顶液相回流比R 值一定时,若进料热状态参数q 增大,操作线的位置如何变化?对一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将如何变化?若R 值一定,对于有一定理论板数的精馏塔,若q 增大,产品的纯度将如何变化?

答:

6-39 在F x 、D x 、W x 一定的条件下,当塔釜气相回流比R ’值一定时,若进料热状态参数q 减小,操作线的位置如何变化?对一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将如何变化?对于有一定理论板数的精馏塔,R ’值一定,若q 减小,产品的纯度将如何变化?

答:

L V ↓不变''L V C V R Q ↑↑?↑

不变V L ↓''V L ↑↑?--+=操作费)1()1(''V F q D R V ↓T N ↓设备费↑

↑↑',,V V L 1 x 平衡关系2 x 平衡关系F

x x n ≤2 y 操作关系???

6-40 何谓全回流?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全回流操作?

答:若上升至塔顶的蒸汽经全凝器冷凝后,冷凝液全部回流到塔内,该回流方式称为全回流;开工、实验研究、设备异常或调试时,便于控制。

6-41 何谓最小理论板数?如何计算?有何应用?

答:回流比愈大,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愈少。当回流比为无限大,两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合,此时,操作线距平衡线最远,汽液两相间的传质推动力最大,因此所需的理论板层数最少,以N min 表示。

α

log log min ???????????? ?????? ??=W A B D B A x x x x N

6-42 什么是最小回流比?如何计算?

答:对于某一物系,在一定的分离任务下,所需理论板为无穷多时所对应的回流比。

p p p

D x y y x R --=min

6-43 适宜回流比的选取,应考虑哪些因素?适宜回流比R 通常为最小回流比R min 的多少倍? 答:对操作费用的影响,对设备费用的影响

1.1-2倍

6-44 精馏塔的操作计算与设计计算在已知条件和所需计算的项目有何不同?

6-45 精馏塔操作计算中,若已知进料组成F x ,进料热状态参数q 值,塔顶液相回流比R ,总理论板数及进料板位置,要求计算出馏出液组成与釜液组成时,如何逐板法进行计算?

6-46 间歇精馏主要有哪两种操作方式?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用间歇精馏?

答:一是用不断加大回流比来保持馏出液组成恒定;二是回流比保持恒定,馏出液组成逐渐减小。 精馏的原料液是由分批生产得到的,这时分离过程也要分批进行;在实验室或科研室的精馏操作一般处理量较少,且原料的品种、组成及分离程度经常变化,采用间歇精馏更为灵活方便;多组分混合液的初步分离,要求获得不同馏分(组成范围)的产品,这时也可采用间歇精馏。

6-47 何谓恒沸精馏?何谓萃取精馏?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恒沸精馏或萃取精馏?

答:若在两组分恒沸液中加入第三组分(称为夹带剂),该组分能与原料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从而使原料液能用普通精馏方法予以分离,这种精馏操作称为恒沸精馏。恒沸精馏可分离具有最低恒沸点的溶液、具有最高恒沸点的溶液以及挥发度相近的物系。

萃取精馏和恒沸精馏相似,也是向原料液中加入第三部分(称为萃取剂或溶剂),以改变原有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达到分离要求的特殊精馏方法。但不同的是要求萃取剂的沸点较原料液中各组分的沸点高得多,且不与组分形成恒沸液,容易回收。

6-48 筛板塔上的汽液两相接触状态主要有哪两种?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答:喷射和泡沫接触状态

6-49 双组分溶液中的易挥发组分的表面张力分别为难易、σσ,当难易σσ>时,是指泡沫状态下操作,塔板效率高;还是在喷射状态操作塔板效率高?

答:喷射状态下塔板效率高。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

2014统计学课后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指出下列变量的类型: (1)汽车销售量; (2)产品等级; (3)到某地出差乘坐的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 (4)年龄; (5)性别; (6)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赞成、中立、反对)。 【解】(1)数值型变量 (2)顺序变量 (3)分类变量 (4)数值型变量 (5)分类变量 (6)顺序变量 【1.2】某机构从某大学抽取200个大学生推断该校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要求: (1)描述总体和样本。 (2)指出参数和统计量。 (3)这里涉及到的统计指标是什么? 【解】(1)总体:某大学所有的大学生 样本: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 (2)参数:某大学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统计量: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3)200名大学生的总消费,平均消费水平 【1.3】下面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①轿车生产总量,②旅游收入,③经济发展速度,④人口出生率,⑤安置再就业人数,⑥全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⑧恩格尔系数。 在这些指标中,哪些是数量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如何区分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解】数量指标有:①、②、⑤ 质量指标有:③、④、⑥、⑦、⑧ 数量指标是说明事物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的形式,并附有计量单位。而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相对规模、相对水平、工作质量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通常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的结果。 【1.4】某调查机构从某小区随机地抽取了50为居民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表示满意,70%的居民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生活压力大。 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 (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 (3)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什么变量? 【解】(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某小区的所有居民。

《金属学及热处理》_崔忠圻编_机械工业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 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 c=2/3a。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 1/5a,1/2a,1/2a 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 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 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

间距为√3a/3 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 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则OD=c/2,AB=BC=CA=CD=a 因△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 由于(BC)2=(CE)2+(BE)2 则 有(CD)2=(OC)2+(1/2c)2,即 因此c/a=√8/3=1.633 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 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2a/4=0.146a 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2a/4,则a=4R/√2,代入上式有

心理和教育统计学课后题答案解析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一章答案 1名词概念 (1 )随机变量 答: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准确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 (2)总体 答:总体(population )又称为母全体或全域,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 (3)样本 答: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4)个体 答: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5)次数 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作频数,用f表示。 (6)频率 答: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除以总的事件数目,通常用比例或百分数来表示。 (7)概率 答:概率(probability), 概率论术语,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度量指标。其描述性定义。随机事件A在所有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量值,称为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8)统计量 答: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称作特征值。 (9)参数 答: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10)观测值 答:随机变量的取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多个观测值。 2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 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 找出心理与教育统计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 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 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 事实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 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 且旨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 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 教育统计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的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经顺利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风险投资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风险投资概论思考题 1.风险投资的基本构成要素有哪些? 2. 什么叫风险投资?它有哪些特点? 3.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人可以分为哪几类? 4.试述风险投资在美、日、欧的发展状况,并分析今后其发展趋势。 5.风险投资的融资工具有哪些,其中最普遍采用的是哪一种?试分析原因。 6.试述风险投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和条件。 7.试述风险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幻灯片2 ● 1 风险投资的构成要素 ●风险资金 ●风险资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投向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 公司的一种权益资本。 ●风险投资者 ●风险投资者是风险资本的运作者,是风险流程的中心环节。风险投资人大体有以 下四类: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公司、产业附属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人 ●风险企业 ●风险企业是指风险投资的投资对象。作为新技术产业的温床,风险企业所从事的 技术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风险资本市场 ●风险资本市场是对处于发育成长期的新兴高技术企业进行融资的市场,以科技 企业家、风险资本家、私人风险投资者为核心。 幻灯片3 ●2、风险投资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风险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 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广义的风险投资概念,应包括对一切开拓性、创业性经济活动的资金投放。狭义的风险投资,几乎已成为专指与现代高技术产业有关的投资活动。 ●特点: ●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并举的投资 ●是一种流动性很小的周期性循环的中长期投资 ●是一种权益投资 ●是一种投资和融资结合的投资 ●是一种资金与管理结合的投资 ●是一种一种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投资 ●是一种无法从传统渠道获得资金的投资 ●是一种主要面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投资 ●是一种积极的投资,而不是一种消极的赌博 ●是一种高驱动性的投资 幻灯片4 4、风险投资在美、日、欧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Chap1.2)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50=226.8 kg。 4.“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一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热处理课后思考题答案资料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 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 (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 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5-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解: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错,晶粒的大小与加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

或: (2)茎叶图

第三章 1. 已知下表资料: 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解:计算表

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 34.35200 xf x f = = =∑∑(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 x x f = = ∑∑ g (件) 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2.某企业集团将其所属的生产同种产品的9个下属单位按其生产该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分组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这9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解:

这9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f x x f = ∑∑ =13.74(元) 3.某专业统计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试计算众数、中位数。 解:众数的计算: 根据资料知众数在80~90这一组,故L=80,d=90-80=10,fm=20,fm-1=14,fm+1=9, ()() 1 11m m o m m m m f f M L d f f f f --+-=+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投资学第10版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 7: OPTIMAL RISKY PORTFOLIOS PROBLEM SETS 1. (a) and (e). Short-term rates and labor issues are factors that are common to all firms and therefore must be considered as market risk factors. The remaining three factors are unique to this corporation and are not a part of market risk. 2. (a) and (c). After real estate is added to the portfolio, there are four asset classes in the portfolio: stocks, bonds, cash, and real estate. Portfolio variance now includes a variance term for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a covariance term for real estate returns with returns for each of the other three asset classes. Therefore, portfolio risk is affected by the variance (or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returns for each of the other asset classes. (Note tha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al estate returns and returns for cash is most likely zero.) 3. (a) Answer (a) is valid because it provid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 4. The parameters of the opportunity set are: E (r S ) = 20%, E (r B ) = 12%, σS = 30%, σB = 15%, ρ = From the standard deviations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e generate the covariance matrix [note that (,)S B S B Cov r r ρσσ=??]: Bonds Stocks Bonds 225 45 Stocks 45 900 The minimum-variance portfolio is computed as follows: w Min (S ) =1739.0) 452(22590045 225)(Cov 2)(Cov 2 22=?-+-=-+-B S B S B S B ,r r ,r r σσσ w Min (B ) = 1 = The minimum variance portfolio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are: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 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 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 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 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 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①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 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② 60钢簧; 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③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HRC。

精选-《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一般情况下,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大于30 的样本。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4.统计工作的三个基本步骤是:、和。 5.集中量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趋势的。 6.“65、66、72、83、89”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是。 7.6位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45、135、128、145、140、130厘米,他们的众数是。 8.若某班学生数学成绩的标准差是8分,平均分是80分,其标准差系数是。 9.参数估计的方法有和两种。 10.若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负数,则它们之间存在。 1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的关系是和的关系。 12.标准差越大,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标准差越小,说明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越。 1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1、教育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 2、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3、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4、汉族是一个品质标志。() 5、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数称为差异量数。() 6、集中量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7、在一个总体中,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可能相等。() 8、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指标数值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9、不重复抽样误差一定大于重复抽样误差。() 10. 一致性是用样本统计量估计统计参数时最基本的要求。() 三、选择题 1.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这里的22岁为( )。

A.指标值 B.标志值 C.变量值 D.数量标志值 2.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表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 A.确定组数和组距 B.抓住事物本质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统计表的形式设计 4.下列属于全面调查的有(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5.统计抽样调查中,样本的取得遵循的原则是( )。 A.可靠性 B.准确性 C.及时性 D.随机性 6. 在直线回归方程Yc =a+bx中,b表示( )。 A.x增加1个单位,y增加a的数量 B.y增加1个单位,x增加b的数量 C.y增加1个单位,x的平均增加量 D.x增加1个单位,y的平均增加量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合格品率 D、人口密度 8.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重复抽样的抽样极限误差增加1倍,则样本单位数变为( )。 A.原来的2倍 B.原来的4倍 C.原来的1/2倍 D.原来的1/4倍 四、简答题 1.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哪些意义? 答:(1)教育统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具; (2)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教育行政和管理工作者正确掌握情况,进行科学决策; (3)教育统计是教育评价不可缺少的工具; (4)学习教育统计学有利于训练科学的推理与思维方法。 2.统计图表的作用有哪几方面? 1)表明同类统计事项指标的对比关系; (2)揭示总体内部的结构; (3)反映统计事项的发展动态; (4)分析统计事项之间的依存关系; (5)说明总体单位的分配; (6)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7)观察统计事项在地域上的分布。 3.简述相关的含义及种类。 答:相关就是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证券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一.名词解释 1.证券:经济权益的凭证,证明凭证持有人有权按期以其凭证取得收益 2.证券投资分析:指人们通过各种专业性的投资方法对影响证券价值和价格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证券价值及 价格变动的行为 3.权证:是一种有价凭证,投资者付出权利金购买后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一特定时间或某一特定期间按 约定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 4.金融非衍生工具:以杠杆或信用为特征,以货币、证券、股票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而衍生的金融工具 5.初始保证金:买卖双方在交易之前都必须在经济公司开立专门的保证金账户,并存入一定金额的保证金 6.维持保证金:它是初始保证金的75%,当保证金账户余额低于交易所规定的维持保证金的水平时,经济公司 就会通知交易者补交到初始保证金水平,否则就会强制平仓 7.远期: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确定时间按确定价格买卖某种数量的标的资产的合约 8.保荐人:保荐人是一个机构,由保荐人负责对发行人的上市推荐和辅导,合适公司发行的文件和上市的文 件中所载的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协助发行人建立严格的信息纰漏制并承担风险防范责任 9.宏观经济政策:政府有意识的运用一定的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运行以达到政策目标 10资本化利息:指公司自有资金不足,通过外部借款自建自用固定资产或生产生产期间超过一年的大型的设备机器过程中外部借款产生的利息 11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各种有价证券发行和买卖的场所 第一章股票 1、什么是股份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股份制度亦称股份公司制度,它是指以集资入股、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为特点的企业组织制度。股份公司一般以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股本,股票投资者依据他们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份额参与公司收益分配。在股份公司中,各个股东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与他们所提供的生产要素份额相对应。 功能:一、筹集社会资金;二、改善和强化企业的经营管理。 2、什么是股票?它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答: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书面凭证。股票作为股份公司的股份证明,表示其持有者在公司的地位与权利,股票持有者为公司股东. 特性:1 、不可返还性2、决策性3、风险性4、流动性5、价格波动性6、投机性 3、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 答:普通股是构成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基础股份,是股份公司最先发行、必须发行的股票,是公司最常见、最重要的股票,也是最常见的股票。其权利为:1、投票表决权2、收益分配权3、资产分配权4、优先认股权。对公司优先股在股份公司中对公司利润、公司清理剩余资产享有的优先分配权的股份。第一是领取股息优先。第二是分配剩余财产优先。优先股不利一面:股息率事先确定;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无对公司决策表决权;在发放新股时,无优先认股权。 有利一面:投资者角度:收益固定,风险小于普通股,股息高于债券收益;筹资公司发行角度:股息固定不影响公司利润分配,发行优先股可以广泛的吸收资金,不影响普通股东经营管理权。 4、我国现行的股票类型有哪些? 答:我国现行的股票按投资主体不同有国有股、法人股、公众股和外资股。 国有股是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向公司投资形成的股份,包括公司现有的国有资产折算的股份。 法人股是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向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公众股即个人股,指社会个人或股份公司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公司形成的股份。 外资股指股份公司向外国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投资者发行的股票。 第二章债券 1、什么是债券?它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 答:债券是发行者依法定程序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表明投资者与筹资者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债务凭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