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页眉内容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参考学时:72

讲课学时:36

实验或上机学时:36

适应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电子工程、微电子技术

大纲撰写人:李雪梅

大纲审阅人:李星活

系部主任签字: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任务:讲授MCS-51系列单片机硬件系统、开发系统,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计数、中断系统,系统扩展和单片机接口技术。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学习和掌握单片机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等;能在今后的工程控制等工作中胜任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编程工作。

本课程应该在学习了《汇编语言》或《C语言》等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

三、课时分配、进程表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7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三部分。具体课时分配表见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各章节重点、难点、深度、广度、教法、手段)(一)单片机结构和原理

1、单片机的概述

2、单片机结构

内容:主要讲解单片机的分类、单片机组成、单片机内部结构、存储器配置、单片机复位电路等

重点:单片机组成、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单片机复位电路

难点: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

教法:讲授法、举例法、任务驱动法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深度:MCS-51单片机的内部存储器的结构划分、引脚的功能及部分引脚的

硬件连接。

(二)单片机指令系统

1、寻址方式

2、指令系统

内容:讲解单片机指令的七种寻址方式和各类指令,如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与循环类指令、控制转移类指令、位指令等重点:寻址方式和各指令的运用

难点:各指令的运用

讲授法:分析、应用举例、实验教学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MCS-51单片机的寻址方式和汇编语言指令

深度:MCS-51单片机的7种寻址方式和该系统的所有汇编语言指令及其应用。

(三)单片机程序设计初步

1、程序编写方法和技巧

2、源程序的编制

3、程序结构

内容:讲解程序编写技巧、各伪指令、程序的三种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重点:流程图的画法、伪指令、程序结构

难点:流程图的画法和程序结构

广度:本章主要讲述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

深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结构和步骤,及其汇编语言简单的程序设计。

(四)单片机定时与中断系统

1、定时/计数器

2、中断系统

内容:单片机定时/计数的结构、工作方式、编程及应用,MCS-51的中断系统、及应用

重点:单片机定时/计数的工作方式和中断系统的编程应用

难点:中断系统的编程应用

教法:讲授法、应用举例、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法

广度:各中断源的编程运用

深度: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定时功能和计数功能的独立运用以及中断系统的综合运用

(五)串行口通信技术

1、串行通信基础

2、MCS-51的串行接口

3、串行接口实例

内容:单片机串行接口通信协议、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和串行接口应用

重点:串行接口应用

难点: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教法:讲授法、应用举例

广度:串行口通信

深度:单片机之间的双机通信以单片机与微机之间通信

(六)单片机接口技术

1、单片机与键盘接口

2、单片机与显示器接口

3、单片机并行接口

4、A/D和D/A转换与单片机接口

*5、存储器的扩展

内容:LED显示和接口、键盘接口、并行口如8155或8255等、D/A转换芯片如DAC0832、A/D转换芯片AD0809等

重点:单片机的显示、键盘接口

难点:单片机并行接口

教法:讲授法,应用举例,实验教学,实物制作秒表

广度:单片机显示接口电路如LED、LCD等接口电路

深度:各单片机的常用接口电路

(七)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2、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参考实验:

实验一:单片机开发系统操作指南实验十:定时实验

实验二:通用数据传送类实验实验十一:中断实验

实验三:寻址方式实验十二;串行口实验

实验四:加、减法与逻辑指令训练实验十三:外部RAM扩展实验

实验五:控制转移类实验实验十四:数码管显示实验

实验六:位操作指令训练实验十五:键盘实验

实验七: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实验十六:8155接口实验

实验八:MCS-51输入/输出口训练实验十七:0809A/D转换实验

实验九:计数实验实验十八:0832D/A转换实验

附:课程设计参考课题

课题一:时钟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二:可编程广告设计

课题三:加、减计时器的设计

课题四:流水灯控制

课题五:抢答器制作

五、授课方式与课外环节

授课方式:理论讲解基本知识,实验仿真验证理论

课外环节: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方法

六、考核方式

考试(计算比例如下表)

期末评分标准:1、理论50%;2、实验30%;3、作业和平时20%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评分后计入实验30%中):1、设计合理性20%;2、设计说明书写及制图20%;3、对知识综合应用20%;4、创新20%;5、程序编写20%

七、教材及参考书

1、建议使用教材:《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李全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9

2、参考书:

①《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李朝青编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ISBN7-81012-819-1

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孙莉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7-111-11165-6

③《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践教程》,胡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ISBN7-111-15011-2

④《单片机应用技术》,刘守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7-5606-1146-X

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专业(中专)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2011年6月

目录 一、专业名称 0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0 三、招生对象 0 四、学制 0 五、人才培养目标 0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0 七、教学进度安排 (2) 八、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3) 九、典型工作任务 (6) 十、实践环节安排 (6) 十一、毕业条件 (8) 十二、教学团队保障 (9) 十三、教学条件保障 (11) 十四、机制与制度保障 (12)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中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中专 三、招生对象 应届初中毕业生 四、学制 三年 五、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技术应用的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胜任电子产品和电子设备的生产、检测、维修与管理以及电子产品采购、销售与服务等电子及相关行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六、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服务面向

序号就业岗位 1 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维修、管理 2 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3 电子产品技术咨询与服务 4 电子设备维护、使用、检测 5 电子产品采购、销售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社会能力 (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 (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能力; (3)具有对新技术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 (4)适应市场竞争能力,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加强素质教育,进行外语、计算机方面的能力培养,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关证书。 2.专业能力 (1)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 (3)掌握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能力; (4)掌握生产第一线的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知识; (5)正确掌握电子线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6)具备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的能力; (7)具备熟练应用电子电路常用的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 (8)具备用传感器及传感技术对参数检测的能力; (9)能够识别和绘制电路原理图和零器件图; (10)具备分析电路,设计和实现简单电路的能力; (11)能够熟悉应用整流、稳压、放大、振荡电路与可控整流电路; (12)具备对常用模拟电路进行分析、调试能力;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 开设学期:第2学年第1学期 学时: 48 学分: 3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单片机作为电子设备智能的核心其应用日益广泛,在包括各种通信设备在内的电子应用领域中随处可见单片机的应用。因此,高职院校信息电子类专业大都开设了单片机应用的相关课程。我院通信技术专业作为一个信息电子类专业,特开设《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单片机应用相关的技能,并为后继通信设备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有效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讲述单片机及其应用技术,该门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单片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单片机使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为后继的通信专业设备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和本专业的《电路分析与制作》、《通信电子技术与实践》共同构成电子相关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毕业后到电子相关岗位就业打下较好的基础,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方向。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及教学内容,以及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力求课程的教学在本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更好地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为此,引导本课程的教学由传统的学科式知识组织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式知识组织方式,以“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这一单片机实际应用系统作为教学项目,以该项目的实现过程为主线串起相应的知识要点讲解和技能训练,并将该项目的实现过程分解成由简到繁的多个工作任务,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同时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为每一个工作任务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

单片机应用技术试卷A及答案

《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1单片机的CPU主要由()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加法器 D、运算器、译码器 2、程序是以()形式存放在程序存储器中。 A、C语言源程序 B、汇编程序 C、二进制编码 D、BCD码 ——引脚()3、单片机8031的EA。 A、必须接地 B、必须接+5V电源 C、可悬空 D、以上三种视需要而定 4、单片机上电复位后,PC的内容为()。 A、0x0000 B、0x0003 C、0x000B D、0x0800 5、外部扩展存储器时,分时复用做数据线和低8位地址线的是() A、P0口 B、P1口 C、P2口 D、P3口 6、单片机的ALE引脚是以晶振振荡频率的()固定频率输出正脉冲,因此它可作为外部时钟或外部定时脉冲使用。 A、1/2 B、1/4 C、1/6 D、1/12 7、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C源程序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B、一个C源程序必须包含一个主函数main( )。 C、在C程序中,注释说明只能位于一条语句的后面。 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单位是函数。C、D 8、在C语言中,当do-while语句中的条件为()时,循环结束。 A、0 B、false C、true D、非0 9、下面的while循环执行了()次空语句。 While(i=3); A、无限次 B、0次 C、1次 D、2次 10、C程序总是从()开始执行的。 A、主函数 B、主程序 C、子程序 D、主过程 11、在C51程序中常常把()作为循环体,用于消耗CPU运行时间,产生延时效果。 A、赋值语句 B、表达式语句 C、循环语句 D、空语句 12、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LED数码管显示电路通常有()显示方式。 A、静态 B、动态 C、静态和动态 D、查询 13、共阳极LED数码管加反相器驱动时显示字符“6”的段码是() A、0x06 B、0x7D C、0x82 D、0xFA 14、51单片机的定时器T1用做定时方式时,采用工作方式1,则工作方式控制字为() A、0x01 B、0x05 C、010 D、0x50 15、启动T0开始计数是使TCON的()。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地位:掌握实验室常用电工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目的: 本课程包含两大方面的内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电工技木和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在实验实月训基础上,能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完成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本课程任务: 1.掌握电工技术领域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初步掌握一般电路和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2.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作用和功能,并能正确使用 3.受到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能使用最常用的电工电子仪表,能独立完成不太复杂的电工电子实验,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 4.了解电工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一 后修课程: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要求: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二章电路的稳态分析 教学要求: 通过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南 定理、诺顿定理的学习;深入理解正弦电压与电流;正 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电容、电感、兀件的交流电 路;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流电路 的分析与计算;功率因数的提高;三相电源;负载星形 联接的三相电路;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三相电 路的功率。 一 重点:戴维南定理;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电阻、 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功 率。、 、亠、 亠 难点:电阻、电感与电容串联的交流电路;复杂交 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 教学内容: 模型通过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和电的作用与號部分姆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 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 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等 重点: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 念及计算 难点:电路的基本定律、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概念 第一节电路的基本 (四) 路元件 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电路模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参考方向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及电路的工作状态 第二节基本理想电 (四) (五 )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兀件 电压源 电流源 第三节基尔霍夫定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年份总产值 (亿元) 增长 率 (%) 投资类消费类元器件类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 亿元) 增长率 (%) 总产值 (亿元) 增长率 (%) 三大类产品总 产值比例(%) 表2 电子工业发展速度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职教中心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产品制造一线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维修、检验及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重点建设专业目录所规定的内涵,它包括了电子声像 设备、电子产品营销等若干个专门化课程。 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电子工业总产值看,平均每年的增长率达到了 30%( 表1),预计在今后的五年内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电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 例也在逐年增加(表2),反映出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势头。 表1 电子工业总产值统计表 1995 2 470.7 662.0 947.7 861.0 26.8 38.4 34.8 1996 3 042.5 23.1 1 016.7 53.6 1 081.2 14.1 944.6 9.68 33.4 35.6 31.0 1997 4 001.5 31.5 1 238.3 21.8 1 496.1 38.4 1 267.1 34.1 30.9 37.4 31.7 1998 5 482.3 37.0 2 013.8 62.6 2 045.1 36.7 1 423.4 12.3 36.7 37.3 26.0 年份1980 1985 1990 1995 1998 电子工业总产值(亿元) 100.2 286.4 698.1 2 470.9 5 482.4 占全国工业总产值(%) 2.02 3.45 4.9 4.2 7 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行业的发展在最近几年里出现了一些新 的势头,一是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地增大,根据电子工业2000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 000 亿元的目标,预计“九五”期间新增利用外资至少要在30 亿美元以上;二是电子整机产品加快国产化;三 是各企业都向专业化发展,以求取得规模效益;四是企业为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大幅度增长。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许多企业一方面为了提高人员效率而精简缺乏专业技能的冗余人员,另一方面又大量引入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近几年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各个行业中,电子信息行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处在前列。 电子产品制造业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两方面特点,一是具有高学历 的开发、研究、创造性人才,二是具有较熟练操作技能的中等职业技术人员。以江苏的苏州工业园 区为例,整个园区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约占17%,这些人员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开发、 研究以及高层次的生产管理,而70%以上员工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这些人员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 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或职教中心办的 3 年制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这些学校总体上看在职业教育 方面有自己的特色,比较强调技能训练,特别是技工学校,与企业结合比较紧密,有相当多的教师 直接来自企业或从企业聘请,这些教师从事一线工作的时间长,经验较丰富,比较适合职业教育。 三、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研究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各章习题答案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各章习题答案 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 在CPU 内部,反映程序运行状态或运算结果特征的寄存器是( B )。 A. PC B. PSW C. A D. SP 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计算机的( C )。 A. 辅助工程应用 B. 数值计算应用 C. 控制应用 D. 数据处理应用 3. 当标志寄存器P S W 的R S 0 和R S 1 分别为 1 和0 时,系统选用的工作寄存器组为( B )。 A. 组0 B. 组1 C. 组2 D. 组3 4. AT89S52 单片机中,唯一一个用户可使用的16 位寄存器是( B )。 A. PSW B. DPTR C. ACC D. PC 5.二进制数110010010 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A ). A. 192H B. C90H C. 1A2H D. CA0H 6. 二进制数110110110 对应的十六进制数可表示为( B ). A. 1D3H B. 1B6H C. DB0H D. 666H 7. -3 的补码是( D )。 A. 10000011 B. 11111100 C. 11111110 D. 11111101 8. CPU 主要的组成部分为( A )。 A. 运算器.控制器 B. 加法器.寄存器 C. 运算器.寄存器 D. 存放上一条的指令地址 9.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为( A )。 A. CPU ,内存,I /O 口 B. CPU ,键盘,显示器 C. 主机,外部设备 D. 以上都是 10. INTEL 8051CPU 是位( C )的单片机。 A. 16 B. 4 C. 8 D. 准16 11. 对于INTEL 8031 来说,EA 脚总是( A )。 A. 接地 B. 接电源 C. 悬空 D. 不用 12. 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B ). A. RAM B. ROM C. 寄存器 D. CPU 13. 单片机上电后或复位后,工作寄存器R0 是在( A )。 A. 0 区00H 单元 B. 0 区01H 单元 C. 0 区09H 单元 D. SFR 14. 进位标志CY 在( B )中。 A. 累加器 B. 算逻运算部件ALU 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 D.DPOR 15. 单片机A T89S52的XTAL1 和XTAL2 引脚是( D )引脚。 A. 外接定时器 B. 外接串行口 C. 外接中断 D. 外接晶振 16. 十进制数126 其对应的十六进制可表示为( D ). A. 8 F B. 8 E C. F E D. 7 E 17. 十进制数89.75 其对应的二进制可表示为( A ). A. 10001001.01110101 B. 1001001.10 C. 1011001.11 D. 10011000.11 18. 在单片机中,通常将一些中间计算结果放在( A )中。 A. 累加器 B. 控制器 C. 程序存储器 D. 数据存储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张毅刚章全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 一块芯片上。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MHz。答:33MHz。 4.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答:成 本,可靠性。 二、单选 1.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 A.为了编程方便??? 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 C.为了通用性?? 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答:B 2.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 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 答:B 3.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B.家用电器的控制C.数据库管理D.汽车电子设备 答:C 三、判断对错 1.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对 2.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 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对 3.单片机是一种CPU。错 4.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错 5.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错

6.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对 7.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对 8.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 的长处。对 四、简答 1.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2.AT89S51单片机相当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哪一型号的产品?“S”的含义是什么?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3.单片机可分为商用、工业用、汽车用以及军用产品,它们的使用温度范围各为多少? 答:商用:温度范围为0~+70℃;工业用:温度范围为-40~+85℃;汽车用:温度范围为-40~+125℃;军用:温度范围为-55~+150℃。 4.解释什么是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与在线应用编程(IAP)。 答: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InSystemProgram),也称在线编程,只需一条与PC机USB 口或串口相连的ISP下载线,就可把仿真调试通过的程序代码从PC机在线写入单片机的Flash 存储器内,省去了编程器。在线应用编程(IAP)就是可将单片机的闪存内的应用程序在线修改升级。 5.什么是“嵌入式系统”?系统中嵌入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是否可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答: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但多数人把“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6.嵌入式处理器家族中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应用领域有何不 同? 答: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

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概括的讲:一块芯片就成了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学习、应用和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了解计算机原理与结构的最佳选择. 可以说,二十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一.单片机的历史: 第一代:七十年代后期, 4 位逻辑控制器件发展到 8 位。使用 NMOS 工艺(速度低,功耗大、集成度低)。代表产品: MC6800 、 Intel 8048 。 第二代:八十年代初,采用 CMOS 工艺,并逐渐被高速低功耗的 HMOS 工艺代替。代表产品: MC146805 、 Intel 8051 。 第三代:近十年来, MCU 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 1 )在技术上,由可扩展总线型向纯单片型发展,即只能工作在单片方式。( 2 ) MCU 的扩展方式从并行总线型发展出各种串行总线。 ( 3 )将多个 CPU 集成到一个 MCU 中。 ( 4 )在降低功耗,提高可靠性方面, MCU 工作电压已降至 3.3V 。 第四代: FLASH 的使用使 MCU 技术进入了第四代。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电信、电气、自动化 修课方式:必修 总学时数:40 考核方式:考查 教材:《电子技术实践与训练》廖先芸(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叶致诚《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孙梅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陈有卿《新颖电子制作138例》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钟长华《电子技术选修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陈大钦《电子技术选修实验》(第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卢庆林《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综合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电子类专业的技术实践课之一,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智力技能的重要媒介。本课程的任务是:进行比较系统的电子技术实验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工程应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以下要求: 1.实验技能方面 (1)正确和熟练使用以下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 (2)掌握以下基本电量的测量和测试方法: 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和峰值 正弦交流电压信号的峰值、频率 多谐振荡信号的峰值、频率和占空比 2.在工程应用能力方面 (1)对基本和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选择应用:

能熟练地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精度、功率; 能熟练地根据标识判别电容的容量、极性、耐压;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三极管的好坏、极性等; 能根据管脚图正确应用线性集成电路、常用数字集成电路; 能正确使用逻辑功能相同的TTL电路和CMOS电路。 (2)对基本电路的结构和应用: 熟悉三极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结构,掌握静态工作点是调试方法、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电阻、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熟悉开关电路的结构,掌握开关状态的调试方法; 掌握普通及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三极管基极电阻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熟悉几种常用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形式。 (3)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并根据技术要求选用合适元件的能力。 (4)借助辅助资料,读懂一般的电子线路原理图的能力。 (5)独立组装中、小电子系统的能力;分析、寻找和排除应用电路中常见故障的初步能力。 (6)独立写出有理论分析的、实事求是的、文理通顺的、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方法和技能 4 仪器及元器件基本知识2 电子电路的故障分析与排除2 验证性实验 8 基本放大电路 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2 三端集成稳压器 2 集成门电路特性2 应用性实验选题参考* 26 课题一电平指示电路2 课题二光控开关和报警电路2 课题三红外线光电开关电路2 课题四有线对讲机电路2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13-08-28 13:11:59 来源:作者: 前言 电子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一直被称为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大国,包括电子产品设备的制造、电子元器件的制造、IC设计与制造、封装测试、消费类电子的生产等。近些年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生产规模已经据世界第三位,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十二五”期间,省将巩固发展电子产业链,相继落户的中芯国际项目和项目是建国以来可与神龙项目相媲美的重大战略性投资项目。根据项目规划,产业园将总共吸纳15—20万各类人员就业。省信息产业人才自今年起每年的需求将达到3万人,到2015年,全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将由去年的12万人增长至24万人,其中电子技术应用行业的技术蓝领需求最旺,为本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市作为鄂中重镇,下辖一市二县三区,常驻人口380万人,经济总量在省位居第7名,电子及相关产业是本市支柱产业之一,肩负着推进经济增长和人民就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推手。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电子专业在省外中职学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省、市级电子技能竞赛获得各级各类奖项40余人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及教材、“校企融合、教产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等方面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是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 一、指导思想 本人才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结合我国电子行业当前发展的人才要求,注重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中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专业名称 电子技术应用(代码: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1 1.1单项选择题 (1)单片机又称为单片微计算机,最初的英文缩写是( D ) A.MCP B.CPU C.DPJ D.SCM (2)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是( C )的单片机。 A.1位 B.4位 C.8位 D.16位 (3)单片机的特点里没有包括在内的是( C ) A.集成度高 B.功耗低 C.密封性强 D.性价比高 (4)单片机的发展趋势中没有包括的是( B ) A.高性能 B.高价格 C.低功耗 D.高性价比 (5)十进制数56的二进制数是( A ) A.00111000B B.01011100B C.11000111B D.01010000B (6)十六进制数93的二进制数是( A ) A.10010011B B.00100011B C.11000011B D.01110011B (7)二进制数11000011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 B3H B.C3H C.D3H D.E3H (8)二进制数11001011的十进制无符号数是( B ) A. 213 B.203 C.223 D.233 (9)二进制数11001011的十进制有符号数是( B ) A. 73 B.-75 C.-93 D.75 (10)十进制数29的8421BCD压缩码是( A ) A.00101001B B.10101001B C.11100001B D.10011100B (11)十进制数-36在8位微机中的反码和补码是( D ) A.00100100B、11011100B B.00100100B、11011011B C.10100100B、11011011B D.11011011B、11011100B (12)十进制数+27在8位微机中的反码和补码分别是( C ) A.00011011B、11100100B B.11100100B、11100101B C.00011011B、00011011B D.00011011B、11100101B (13)字符9的ASCII码是( D ) A.0011001B B.0101001B C.1001001B D.0111001B (14)ASCII码1111111B的对应字符是( C ) A. SPACE B.P C.DEL D.{ (15)或逻辑的表达式是( B ) A.A?B=F B. A+B=F C. A⊕B=F D.(A?B)=F (16)异或逻辑的表达式是( C ) A.A?B=F B. A+B=F C. A⊕B=F D.(A?B)=F (17)二进制数10101010B与00000000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 B ) A.10101010B、10101010B、00000000B B.00000000B、10101010B、10101010B C.00000000B、10101010B、00000000B D.10101010B、00000000B、10101010B (18)二进制数11101110B与01110111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 D ) A.01100110B、10011001B、11111111B B.11111111B、10011001B、01100110B C.01100110B、01110111B、10011001B D.01100110B、11111111B、10011001B (19)下列集成门电路中具有与门功能的是( D ) A.74LS32 B.74LS06 C.74LS10 D.74LS08

单片机应用技术说课稿

各位领导、专家、评委:你们好! 我是自控系计算机控制技术教研室老师刘刚。我说课的课程是“单片机技术应用”。下面我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等六方面来汇报对课程的钻研情况和教学思想。恳请在座的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计算机控制工程综合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课程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前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和提升,又是后续《计算机控制技术》、《自控理论》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 经过调研我们得知本专业的学生将来大致的就业岗位:生产维修岗、设计研发岗以及技术支持岗,不同的岗位适应于不同的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也有所侧重。但总的来说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据此,我们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特点、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单片机与微型计算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中断系统、扩展系统、定时器、接口技术。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并将课程目标细化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立足于课程的培养目标,我们以实际控制任务、高职培养目标、人的认识规律、以及单片机设计师职业资格要求等为依据精心选择、设计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循环流水灯、电子钟、温度测量报警系统3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为载体。根据产品的设计制作过程,结合单片机的知识点划分为10个教学任务,每个学习任务既是一项单片机应用技能的训练,又是整个产品设计制作的一个环节。 3个电子产品分别适用单片机学习的3个阶段:入门、基础、扩展。 循环流水灯涉及简单的开关量控制,是单片机控制的基础,设计制作简单,容易实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电子钟涉及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常用电路,即显示电路和键盘电路,其设计制作过程涉及外部中断、定时/计数器应用,是进一步应用的基础。 温度测量报警系统是在前面制作的基础上,对并行接口芯片、串行

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子技能实训,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8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2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9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 二极管及其应用二极管的特性、结构与分类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能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二极管;了解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功能和实际应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 整流电路及应用通过示波器观察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了解整流电路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能从实际电路图中识读整流电路,通过估算,会合理选用整流电路元件的参数; 通过查阅资料,能列举整流电路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 搭接由整流桥组成的应用电路,会使用整流桥 滤波电路的类型和应用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滤波电路的应用实例; 通过示波器观察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培养方向 电子技术应用 代码:091300 培养方向:以工业控制、电子产品和对口升高职院校为主、以数字视听、 汽车电子为辅。 二、招生对象与基本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毕业学分 170+3分(其中3分为技能学分) 四、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面向电子信息、电子电气等行业企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从事电子电工产品与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检测、使用、维修、营销及生产管理等岗位工作的人才,兼顾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求。 五、职业范围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独立思考、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要求的质量保证意识和严格按照规章和规范操作的工作作风,以及较强的安全文明生产与节能环保的意识。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积极的职业竞争和服务的意识,工作责任感强,工作执行力强。 8.具备从事电子信息行业所需的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常用办公和工具软件; 2.学会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读懂电子电路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电子电路基本实验操作,具备分析电子电路、使用常用电子工具、仪器和仪表的基本能力; 3.学会电工基础知识,具备电工操作基本能力,具备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4.学会电子产品装配基础知识和基本工艺要求,熟悉电子产品装配的工艺与流程,具备装配、调试和检验常见电子产品、电子设备的能力;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1章单片机概述 参考答案 1.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2.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答:C 4.答:B 5.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嵌入式处理器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嵌入系统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多把嵌入式处理器多指嵌入式微处理器,例如ARM7、ARM9等。嵌入式微处理器相当于通用计算机中的CPU。与单片机相比,单片机本身(或稍加扩展)就是一个小的计算机系统,可独立运行,具有完整的功能。而嵌入式微处理器仅仅相当于单片机中的中央处理器。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6.答:MCS-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型芯片分别:8031、8051和8071。它们的差别是在片程序存储器上。8031无片程序存储器、8051片有4K 字节的程序存储器ROM,而8751片有集成有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EPROM。 7.答:因为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MCS”是Intel公司生产的单片机的系列符号,而51系列单片机是指世界各个厂家生产的所有与8051的核结构、指令系统兼容的单片机。 8.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的4K字节的EPROM。 9.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由于对其硬件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广泛地用于通讯、网络通信、数字图像处理,电机控制系统,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实时语音压解系统等。这类智能化算法一般都是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而这些正是DSP的长处所在。与单片机相比,DSP具有的实现高速运算的硬件结构及指令和多总线,DSP处理的算法的复杂度和大的数据处理流量以及片集成的多种功能部件更是单片机不可企及的。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它的地址总线数目较多能扩展较大的存储器空间,所以可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RTOS是嵌入式应用软件的基础和开发平台。正由于嵌入式微处理器能运行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所以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管理任务和处理工作。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移动计算平台、媒体手机、工业控制和商业领域(例如,智能工控设备、ATM机等)、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家电(机顶盒、数字电视)以及军事上的应用。 10.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但多数人把“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第2章 AT89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 参考答案 1.答:AT89S51单片机的片都集成了如下功能部件:(1)1个微处理器(CPU);(2)128个数据存储器(RAM)单元;(3)4K Flash程序存储器;(4)4个8位可编程并行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5)1个全双工串行口;(6)2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7)1个看门狗定时器;(8)一个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级;(9)25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10)1个看门狗定时器。 2.答:当EA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读片程序存储器(4K 字节Flash)中的容,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4K字节地址围)时,将自动转向读外部程序存储器的程序;当EA脚为低电平时,单片机只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地址为0000H~FFFFH中的容进行读操作,单片机不理会片的 4K 字节的Flash程序存储器。 3.答:2μs 4.答: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时钟振荡周期。 5. 答:64K程序存储器空间中有5个特殊单元分别对应于5个中断源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见下表: 表 5个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 6. 答:28H;88H。 7.答:50H;88H。 8.答:P标志位的值为0。 9.答:(A)错;(B)错;(C)对;(D)对。 10. 答:04H;00H;0组。 11.答:(A) 对;(B) 对;(C) 错;(D) 对。 12. 答:字节地址00H-1FH的单元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 13.答:(A) 错;(B) 错;(C) 错;(D) 错。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单片机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中文摘要 关键词:单片机,发展,应用 我国开始使用单片机是在1982 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发展极为迅速。当前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等,但它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或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I/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MCU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status Abstract Key Words: MCU,development,application StudyonMCS5IMieroController’sReverseAnatomizationandToDownDesignAbstraetTheworld wideeleetroniesindustry15raPidlymovingforwardovethePastdeeades.Assilieonteehnologyhaser ossedthedeesubmieronthreshold,eeandesigntensofmillionsoftransistorsonsingleehiP.That15tos aysemieonduetorhasenteredintotherealm“SystemonaChip(SoC)”.TheresearehontheteehnoloofI peordesign15eoneernedbybothresearehsoeietyandindustryworl.BeeauseofthewideuseofMCS5 1MieroControllerandtheimPortanmeaningofMCUeoredesign,westudyonMCS51reverseanato miztionandToPDownDesignThegoalofthisartiele15todesignaMCS51MieroControllerehiTheM ainworkandaehievementsareasfollow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