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解决方法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解决方法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解决方法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解决方法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

4.1需调试项目

a绝缘电阻测试

b、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c、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d、照度测试

e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及接地电阻测试

f、航空障碍灯功能测试

g、配电箱功能测试

h、非消防用电强切功能测试

i、照明系统BMS控制功能测试

j、低压配电柜功能测试

k、自动切换开关功能测试

l、备用发电机虚负载测试

m、备用发电机带大厦负载测试

4.2调试程序

4201 绝缘电阻测试

a 所有供电回路在送电前必需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无短路漏电情况,安全送电。

b、测试时,所有开关及断路器应处于闭合状态,所有回路之极性正确,电气连续性完好无

缺。所有灯贝泡应除去,所有用电器具应断离,所有控制灯具或其它用电器具之就地开

关应闭合,如无法除去灯泡或用电器具,则应将有关控制开关断开,所有电子器件亦应

适当隔离,以避免因高电压测试而损坏。

c、以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应包括相线对相线,相线对中性线,相线对接

地线及中性线对接地线各项,阻值应为无限大,并应做详细记录。

4.2.02 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以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所有插座回路之接线极性是否正确,连续性是否正常及接地回路阻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详细记录。

4.2.03 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a 测试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以保证漏电保护开关能在规范要

求之电流及时间内动作,提供安全保护功能。

b、将漏电电流测试仪之插头插入每一组插座回路之最后一个插座,按下测试仪上之测试按

钮,漏电保护开关应马上跳闸,详细记录各跳闸时间及动作电流,跳闸时间应不大于

0.04 秒(40ms)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毫安(30mA)。

4.2.04 照度测试

a 测量各区域房间之照度是否符合合约要求。

b、以照度仪置于工作面高度(约750mm,测量各区域房间内不同位置之照度,测试位圖测

试点应最少包括以下各项:

1、灯具正下方

2、两个灯具之中间点

3、四个灯具之中间点

4、房间内四个角点

5、房间内四边各灯贝之尾点

所有测试应做好详细记录。

4.2.05 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及接地电阻测试

a 测试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是否可靠,以保证受雷击时能将雷击电流完全泄入大地。

b、将总接地干线及无干扰接地干线短接,造成一回路,在屋顶层以绝缘电阻测试仪测试该

两组干线开路端两点间之阻值,其阻值应接近零,并详细记录有关测试结果。

4206 航空障碍灯功能测试

a 测试航空障碍灯之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4.2.07 配电箱功能测试

a 测试配电箱内各插座及照明供电回路供电范围是否与图纸相符,各照明回路控制开关控

制之范围是否与图纸相符。

b、手动逐一闭合配电箱内每一回路之开关,如为照明回路,核对相关范围内之灯具是否点

亮,如为插座回路,核对相关范围内之插座是否有电。手动逐一开关每一照明回路之控

制开关,核对其控制之灯身范围是否与图纸相符。将有关测试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4.2.08 非消防用电强切功能测试

在楼层上各个需测试之需消防强切之非消防用电设备处以对讲机通知消防控制室,在消防控

制室强切控制屏上手动按下相应之强切按钮,相应之非消防用电设备电源应立刻被切断,以

对讲机与消防控制室核对切断之设备编号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通知消防控制室复位,将开

关合闸重新送电,将有关测试结果作详细记录。

4.2.09 照明系统BMS控制功能测试

a 检查BMS系统对照明系统之自动控制功能是否正常。

b、在楼层上各个需测试之照明回路电源配电箱处以对讲机通知中央控制室在BMS系统电脑

上发出指令开启每一照明回路,相应之照明回路之灯具应被点亮,与中央控制室核对

有关回路及照明区域并同时核对与配电箱回路图所示是否相符,将有关测试结果做好详

细记录。

4.2.10 低压配电柜测试

4.2.10.1 测试项目:

a高电压测试前之绝缘测试

b、高电压(绝缘击穿)测试

c、高电压测试后之绝缘测试

d、主开关电气及机械联锁功能测试e 自动转换开关联锁功能测试

f、仪表显示功能及及准确性测试

g、电流亘感器变比准确性测试

h、蓄电池功能测试

i、过载电流保护功能测试

j、漏电电流保护功能测试

k、补偿电容器功能测试

4210.2 测试前检查:

a所有接地装置是否完整并已牢固安装。

b、所有电缆是否己安装完成并已牢固接线。

c、电源进线,配电屏接线及出线回路相序是否无误。

d、所有配电屏内施工期间垃圾及灰尘是否已完全清理。

e主母线排及开关接线排间是否无无杂物,无短接。

f、连接铜排镙丝接触位置是否接驳完整及牢固。

g、仪表外观是否完好无缺。

h、熔断器额定电流是否正确。

i、各MCCB分/合闸三次以上,操作正常及灵活可靠。

j、各ACB分/合闸三次以上,操作正常及灵活可靠。

4.2.10.3高电压测试前之绝缘测试

a将所有控制保护之熔断器拆下。

b、将所有开关断开,以1000V绝缘测试仪分别测量相对相,相对零,相对地,零对地之绝

缘电阻并作详细记录。

c、将所有开关闭合,以1000V绝缘测试仪分别测量相对相,相对零,相对地,零对地之绝

缘电阻并作详细记录。

4.2.10.4高电压(绝缘击穿)测试

a彳将所有设计于较低测试电压的电气设备和耗电器具,例如测量仪表及控制保护熔断器断开。

b、将所有开关闭合,以交流高电压测试仪在各带电部分和外露的导电部份间(即A+B+C+中性线

和地之间)加以2500V,维持1分钟并测量漏电电流。

C、在每极和其它各极连在一起并接至外露导电部份间(即A和B+C+中性线+地,B和A+C+中性线+

地,C和A+B+中性线+地,中性线和A+B+C+地之间),重复上述测试。

d、测试电压在施加时不应超过1000伏并应于数秒钟内迅速增加至2500伏并维持60秒。

4.2.10.5高电压测试后之绝缘测试

a将所有控制保护之熔断器拆下。

b、将所有开关断开,以1000V绝缘测试仪分别测量相对相,相对零,相对地,零对地之绝

缘电阻并作详细记录。

4.2.10.6 主开关电气及机械联锁(三锁二匙)功能测试主开关ACB1, ACB2及ACB3分别装上了锁,必需有钥匙开启的ACB才能合闸,能够开启这三把锁的钥匙只有两把,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有两个

ACB能合闸,分别有三种情况:

a 当ACB1及ACB2合闸后,1号变压器供电给负载1, 2号变压器供电给负载2。

b、当ACB1及ACB3合闸后,1号变压器供电给负载1,同时供电给负载2。

c、当ACB2及ACB3合闸后,2号变压器供电给负载2,同时供电给负载1。

测试时先将ACB1, ACB2及ACB3开关分闸,将ACB1及ACB2开关合闸,ACB3应不能合

闸。将ACB1及ACB3合闸,ACB2开关应不能合闸。将ACB2及ACB3开关合闸,ACB1 应不

能合闸。

4210.7自动转换开关联锁功能测试

a 测试时先将手/自动开关置于手动状态,并将ACB1及ACB2处于分闸状态,随后将ACB1

手动合闸,再试图将ACB2手动合闸,但ACB2必需是不能合闸,否则联锁功能不正常,

需检查调整。

b、将ACB1分闸,手动将ACB2合闸,再试图将ACB1手动合闸,但ACB1必需是不能合闸

的,否则联锁功能不正常,需检查调整。

c、将ACB1及ACB2分闸并将手/自动开关置于自动状态,从正常供电点供电,ACB1应自

动合闸。再从应急供电点供电及试图将ACB2手动合闸,但ACB2应不能合闸,否则联

锁功能不正常,需检查调整。

d、将正常供电开关中之欠电压继电器监测电压整定值调整至正常供电电压之120%,而应

急供电则保留正常,ACB1应自动分闸,ACB2应在10秒内(可调)合闸,但ACB1应不

能合闸,否则联动功能不正常,需检查调整。

e 将正常供电开关中之欠电压继电器监测电压整定值调回正常电压值,ACB2应先分闸,

ACB1在ACB2分闸后立即合闸。

4.2.10.8仪表显示功能及及准确性测试

按附表TC-EL-08所列,以可调变压器连接电压表,调节至不同电压并与电压表读数对照及

作详细记录。

4.2.10.9电流亘感器变比准确性测试

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分级注入0至100%之额定电流,每级为25%,将注入电流读数与电流表

上读数对照并作详细记录。

4.2.10.10蓄电池功能测试

将蓄电池完全充电,手动断开充电电源,连续三次操作所有由蓄电池供电之开关,电池应能

提供足够电力,完成后再将蓄电池电源供上,记录充电电流及输出电压。

4.2.10.11过载电流保护功能测试

a 将逐渐增加之二次电流注入继电器,测量及记录继电器开始动作时之最小动作电流。

b、当继电器的触点闭合后,将注入之电流慢慢地减少并测量及记录继电器返回至正常位置

之最小返回电流。

c、将过载电流保护器的整定插杆置于100%(5A),时间常数整定于1.00

d、分别对各相过载电流保护器之次级线注入2倍(10A), 5倍(25A)及10倍(50A)额定电流。

e分别测量出过载电流保护器在2倍,5倍及10倍额定电流时之动作时间并作详细记录。

4.2.10.12漏电电流保护功能测试

a 将逐渐增加之二次电流注入继电器,测量及记录继电器开始动作时之最小动作电流。

b、当继电器触点闭合后,将注入的电流慢慢地减少并测量继电器返回至其正常位置的最小

返回电流。

c、将漏电电流保护器的整定插杆置于20%(1A),时间常数整定于1.0=

d、分别对各漏电电流保护器之次级线注入2倍(2A), 5倍(5A)和10倍(10A)额定电流。

e 分别测量出漏电电流保护器在2倍, 5倍及10倍额定电流时之动作时间并作详细记录。4210.13补偿电容器功能测试

a 将所有补偿电容器保护熔断器拆下,供电给补偿电容器及接触器控制电源。

b、手动按下控制器上增加电容补偿器按钮,检查第一组至最后一组补偿电容器接触器之接

合情况是否正常。

c、手动按下控制器上减少电容补偿器按钮,检查第一组至最后一组补偿电容器接触器之接

合情况是否正常。

4.2.11自动切换开关功能测试

测试方法与上述第4.14.05项相同。

4.2.12备用发电机虚负载测试

4.2.12.1测试发电机组之各项手动调控,自动调控,数据显示及安全保护功能,并测试机组在不同百

份比负载及突加负载下之性能表现。

4.2.12.2调试前准备工作

a 除非有其它特殊原因,否则,必需使用阻性负载柜Resistor Ban,不应使用盐水缸。

b、由于需由发电机配电柜连接临时电缆至负载柜,而负载柜在调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

能,故必需选定离发电机房较近且通风及散热效果良好之地方以摆放负载柜。

c、如无法觅得通风及散热效果良好之地方,则需提供临时强制通风设备,以改善通风及散

热效果,避免因外围环境及负载柜超温而导至调试无法进行。

d、应按发电机组容量及调试要求选定合适容量之负载柜,调试所需负载容量包括0%,

25%, 30%, 50%, 60%, 75%, 100%,及110%之发电机容量,负载柜应分组并应能以不

同组别及容量组合出调试所需之负载容量。此外,负载柜必需自带高效强制通风风机。

e 所有与发电机联动之系统(例如进风及排风系统,冷却水系统等均必需安装及调试完成,

联动功能正常。

f、冷却水箱应注满水。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型式有:IT系统、TT 系统、TN系统,下面我们做分别介绍。 一、IT型 必须说明:(略) 二、TT型

必须说明: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中规范: 3.4.5 采用TT系统时应满足的要求: 1、采用TT系统,除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外,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应保持与相线(火线)同等的绝缘水平。 2、为了防止中性线的机械断线,其截面积应满足以下要求: 相线的截面积S:S≤16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与相线一样) 相线的截面积S:16<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16 相线的截面积S:S>35平方毫米中性线截面积S0:S0=S/2(相线的一半) 3、电源进线开关应隔离(能断开)中性线,漏电保护器必须隔离(能断开)中性线。 4、必须实施剩余电流保护(即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包括: (1)剩余电流总保护、剩余电流中级保护(必要时),其动作电流应满足:

剩余电流总保护和是及时切除低压电网主干线和分支线路上断线接地等产生较大剩余电流的故障。 剩余电流总保护器的动作电流整定: 总保护整定 剩余电流较小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50mA 阴雨季节为200mA 剩余电流较大的电网非阴雨季节为100mA 阴雨季节为300mA (2)剩余电流末级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装于用户受电端(即终端用户,例如家庭用电,或某台用电设备),其保护范围是防止用户内部绝缘破坏,发生人身间接接触触电等而产生的剩余电流所造成的事故。对直接接触触电,仅作为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剩余电流中末级保护应满足以下条件: Re×Iop≤Ulim 式中: Re—受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电阻(Ω) Ulim—安全电压极限(正常情况下可按50V交流有效值考虑) Iop—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动作电流(A) Iop整定值:≤30mA 5、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及出线回路,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包括: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 6、PEE线的作用:当设备发生漏电时,漏电电流可以通过大地回流到变压器的中性点,可以降低带点的设备外壳电压,降低人触及设备外壳被电击的危险程度。 7、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通过大地流回变压器中性点,使得接地电流很大,促使线路保护器可靠动作(特别是整定值符合规范的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切断电源。 三、TN型 TN系统:包括TN—C、TN—C—S、TN—S三种系统 1、TN—C系统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主要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总承包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地址: 地下室建筑面积:9460m2 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S 系统,设置专用接地线(即PE线)。 1.2本工程调试内容 本工程主要对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电气系统进行调试。(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及发电机系统)由专业班组进行调试。包括配电箱、控制箱、配电干线及设备单体的调试。 1.2调试说明 1.2.1 本调试方案根据本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现场条件,并以配合其他专业为目的而制定; 1.2.2 本调试方案根据现场情况会有所修正; 1.2.3 调试中,要求所有操作工人为持证电工,并按规程进行所有操作。 1.2.4电气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

第二章电气调试 调试必须执行现行国家、省、市规范规定等。本方案所述内容及施工工艺如与施工图纸有矛盾,则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调试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按《广东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统一用表》要求,填写好相应的调试、检测记录、表格,并各有关人员签名,作为调试结果,留作交工验收、存档之用。 2.1送电前的准备工作和环境条件 为了确保调试质量,稳、准、可靠、安全、一次性送电调试、试运行的成功,要求项目技术负责、各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施工队参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有关操作规范,验收规范,要亲自检查落实,整改好才能保证送电试测一次成功。 低压配电室的土建施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门窗全部安装好,能上锁、防鼠、防虫,进户套管全部封填好,室内干净,干燥。 各电器的主要元件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 检查接地、接零是否完整、可靠,是否有漏接。 检查所有开关、插座面板是否安装完成,无遗漏。 检查所有开关箱安装是否正确,压接紧固。 所有线路用绝缘表摇测相对地、零对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电源是否已进配电箱。 2.2主要调试项目及方法 2.2.1调试的主要项目 1、电缆的测试 2、母线槽的检查、测试 3、低压送电屏至各楼配电箱的送电 4 、照明、插座回路的测试 5 、配电屏至设备配电箱线路和配电箱的检查 6、设备的调试 7、照明系统的受电 8、水泵的调试、通风设备的调试 2.2.2电缆的测试及回路受电 1)记录表格(电缆电线绝缘电阻检查记录) 2)电缆线路送电前的测试 (1)绝缘电阻的测试 解开电缆首端和终端的电缆头线耳之螺栓,单独测量电缆之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使用500V摇表,确保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国家规范为0.5兆欧,1兆欧为我方要求,以下同)。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试 使用2.4KV直流耐压试验器(或25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持续15分钟的耐压试验;采用直流微安表测量泄漏电流;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 T系统和TN系统。其中I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 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国际电工委员会(I E 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 I 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其工作原理是: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回路。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由于

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的场所。 (2)TT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其工作原理是: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所构成的回路流过。此时如有人触带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护作用。T 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善的保护系统。目前,TT系统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的民用建筑中。

低压配电系统调试

第四章低压配电系统 4.1需调试项目 a、绝缘电阻测试 b、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c、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d、照度测试 e、防雷接地系统连续性及接地电阻测试 f、航空障碍灯功能测试 g、配电箱功能测试 h、非消防用电强切功能测试 i、照明系统BMS控制功能测试 j、低压配电柜功能测试 k、自动切换开关功能测试 l、备用发电机虚负载测试 m、备用发电机带大厦负载测试 4.2 调试程序 4.2.01 绝缘电阻测试 a、所有供电回路在送电前必需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无短路/漏电情况,安全送电。 b、测试时,所有开关及断路器应处于闭合状态,所有回路之极性正确,电气连续性完好无 缺。所有灯贝泡应除去,所有用电器具应断离,所有控制灯具或其它用电器具之就地开 关应闭合,如无法除去灯泡或用电器具,则应将有关控制开关断开,所有电子器件亦应 适当隔离,以避免因高电压测试而损坏。 c、以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应包括相线对相线,相线对中性线,相线对接 地线及中性线对接地线各项,阻值应为无限大,并应做详细记录。 4.2.02 插座回路极性,连续性及接地回路阻抗测试 以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所有插座回路之接线极性是否正确,连续性是否正常及接地回路阻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作详细记录。 4.2.03 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测试 a、测试插座回路漏电保护开关漏电动作电流及动作时间,以保证漏电保护开关能在规范要 求之电流及时间内动作,提供安全保护功能。 b、将漏电电流测试仪之插头插入每一组插座回路之最后一个插座,按下测试仪上之测试按 钮,漏电保护开关应马上跳闸,详细记录各跳闸时间及动作电流,跳闸时间应不大于0.04 秒(40ms),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毫安(30mA)。 4.2.04 照度测试 a、测量各区域/房间之照度是否符合合约要求。 b、以照度仪置于工作面高度(约750mm),测量各区域/房间内不同位置之照度,测试位置/ 测试点应最少包括以下各项:

低压配电系统施工方案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 T1试验线工程 低压配电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武汉有轨电车T1T2试验线流芳车辆基地项目部 二O一六年八月

目录 二、施工组织 (1) 三、施工流程图 (1) 四、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1) 1.电缆桥架安装 (1) 2.电缆导管、电线导管安装 (3) 3.配电箱安装 (3) 4.电缆、电线敷设 (3) 5.灯具、插座、开关安装 (6) 五、施工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8) 六、安全教育培训 (9) 一、工程概况 T1线起点光谷创业街站~终点光谷芯中心站,全长约15.824km,其中单环线长度约为2.414km,双线段长度为13.410km。另与T2线条形成三通支线。共设车站23座,其中地面站20座,高架站3座。在光谷一路-高新六路处设流芳车辆段一座,车辆段占地面积约15公顷。本方案主要为了规范低压配电的施工安装、检验和试验方法,做到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二、施工组织 工程开工前,组织本专业项目主管工程师、施工员、各施工队队长、施工队技术员及相关专业的项目主管、施工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并由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由项目主管工程师、专职施工员、施工队长等人员组成的施工图会审,对会审结果进行技术交底,细化材料和设备购置、进场计划,组织施工人员、机具进场,完善施工用水、用电布置。对本系统全体人员我们将组织熟悉施工现场并进行集中施工技术规范的交底和安全文明交底。 总体施工顺序主要考虑装修工程隔墙砌筑,先进行设备房施工,后进行非设备房施工。 工程开工,首先进行动力、照明及其它设备控制柜就位及桥架与控制箱的联络导管,同时进行配电设备的安装。然后,根据各用电设备的位置定位,即可确定电缆长度并进行电线、电缆的敷设。最后根据装修进度进行灯具等的安装接线、检查、调试及各设备的穿线、接线和调试工作及配电孔洞的防火封堵和工程的验交开通。 三、施工流程图 1 栓。其工艺流程及安装方法如下: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1、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分为( )方式。 (A)(A)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 (B)最大运行和最小运行 (C)正常运行、特殊运行 (D)最大运行、最小运行、正常运行 答: D 2、输电线路通常要装设( )。 (A)主保护 (B)后备保护 (C)主保护和后备保护 (D)近后备和辅助保护 答: C 3、DL-11/10 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当继电器线圈串联时,其最大的电流整定值为( )。 (A) 2.5 (B) 5 (C)7.5 (D)10 答: B 4、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最常见的短路故障是( )。 (A)金属性两相短路 (B)三相短路 (C)两相接地短路 (D)单相接地短路 答: D 5、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所接的负荷阻抗越大,为满足误差的要求,则允许的( )。 (A)一次电流倍数越大(B)一次电流倍数越小(C)一次电流倍数不变(D )一次电流倍数等于1 答: B 6、在相同的条件下,在输电线路的同一点发生三相或两相短路时,保护安装处母线相间的残压( )。 (A)相同 (B)不同 (C)两相短路残压高于三相短路 (D)三相短路残压高于两相短路 答:A 7、一般( )保护是依靠动作值来保证选择性。 (A)瞬时电流速断 (B)限时电流速断 (C)定时限过电流 (D )过负荷保护 答: A 8、低电压继电器与过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相比,( )。 (A)两者相同 (B)过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低电压继电器 (C)大小相等 (D)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过电压继电器 答:B 9、电磁型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不等于1的原因是( )。 (A)存在摩擦力矩(B)存在剩余力矩(C)存在弹簧反作用力矩(D)存在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 答:D 10、输电线路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则应装设( )保护。 (A)三段式电流 (B)二段式电流 (C)四段式电流 (D)阶段式电流 答: D 11、若为线路—变压器组,则要求线路的速断保护应能保护线路( )。 (A)%100(B)%20~%10(C)%75(D)%50 答: A 12、流入保护继电器的电流与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的比值,称为( )。 (A)接线系数 (B)灵敏系数 (C)可靠系数 (D)分支系数 答:A 13、对电流互感器进行10%误差校验的目的是满足( )时,互感器具有规定的精确性。 (A)系统发生短路故障 (B)系统正常运行 (C)系统发生短路或正常运行 (D)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故障 答:A 14、在不接入调相电阻的情况下,电抗变换器二次输出电压比一次输入电流( )°。 (A)滞后90 (B)超前90 (C)约0 (D)超前约90 答: D 15、当加入电抗变换器的电流不变,一次绕组匝数减少,二次输出电压(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相位改变 答: C 16、相间短路保护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90°接线的目的是( )。 (A)消除三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B)消除出口两相短路时方向元件的动作死区

低压配电系统供电方式

配电系统 传统上将电力系统划分为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组成系统。 发电系统发出的电能经由输电系统的输送,最后由配电系统分配给各个用户。 一般地,将电力系统中从降压配电变电站(高压配电变电站)出口到用户端的这一段系统称为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是由多种配电设备(或元件)和配电设施所组成的变换电压和直接向终端用户分配电能的一个电力网络系统。[编辑本段] 配电系统的组成 在我国,配电系统可划分为高压配电系统、中压配电系统和低压配电系统三部分。 由于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直接面向终端 用户,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广大用户的用电可靠性和用电质量, 因而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根据《城市电网规划设计导则》的规定,220kV及其以上电压为输变电系统,35、63、110kV为高压配电系统,10、6kV为中压配电系统,380、220V为低压配电系统。

[编辑本段] 低压配电系统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1、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 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 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 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

低压配电施工方案.doc

佳木斯站综合改造工程和平街下穿工程 施工方案 (低压配电工程) 批准 审核 编写 哈尔滨铁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年月日

低压配电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佳木斯站综合改造工程和平街下穿工程,打通佳木斯站南北通道,道路北起和平街与顺德路交叉口,设计桩号K0+000,终点位于和平街与先锋路交叉口,设计桩号K1+049.455。低压配电工程,为通道工程通风、照明、监控配电设施,配电室分别位于北地下停车场变电所和附属用房变电所。 三、施工组织 低压配电工程根据工程量及工期要求,停车场拟安排一个专业电力施工队上场施工,完成本工程全部电力工程施工。 上场后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精心施工,确保按总工期完成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安装工程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按工程内容和投入的资源,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可划分为前期施工阶段、全面施工阶段和调试验收阶段。 1、前期施工阶段 部分预留、预埋完全服从下穿通道专业进度安排,与下穿通道专业配合紧密,并相互穿插。主要包括电气工程线管预埋、接地施工。同时,该阶段还要做好工、料、机准备和技术准备,为进入全面施工做好准备。该段的后期下穿通道专业能提供部分工作面,能进行局部施工。线管等部分进入安装阶段。 2、全面施工阶段 本专业工作面能陆续交出,主要设备均已进场,进入全面安装阶段。电柜、电缆等均要安装完成后验收交出,管、线等要全部完成后验收交出。 3、调试验收阶段 本专业系统基本安装完毕,具备送电试运行条件,本系统先进行单机试运转,然后配合其它系统进行联合试运转和各系统的联合调试,最后进行本系统的验收和整体竣工验收。 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资源的投入遵守材料、设备进场计划、机具进场计划。

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分析

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分析 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建设好地铁系统是市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地铁系统建设中供电系统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地铁系统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地铁供电系统。地铁供电系统是为地铁运行提供电能的系统,其主要包括内部供电系统和外接电网供电系统两部分。文章主要针对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希望有助于促进其建设的进步。 标签:地铁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特点 Abstract:Subwa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 China,which has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transportation of urban residents,so building a good subway syste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municip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system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ubway system,because the operation of subway system mainly depends on the subway power supply system. The subway power supply system is a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subway operation,which mainly includes two parts:the internal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grid power supply system. In this paper,the operation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ubway power supply system are analyzed,so a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its construction. Keywords:subway power supply system;operation mode;characteristics 近年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地铁的建设规模正不断扩大。地铁供电系统是城市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为电力机车提供牵引电力及为地铁运营服务提供电能。地铁中处处都需要电能,如车站、车辆段、车辆区间、控制中心以及动力照明等,都离不开电能,因此必须要重视地铁供电系统的建设,确保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调度方便。而为了更好地建设地铁供电系统,首先应当要对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以下笔者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特点,仅供参考。 1 地铁供电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城市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地铁系统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地铁是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地铁供电系统则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负责为地铁运行提供电能,无论是电力机车还是地铁运营服务的运行,都离不开地铁供电系统的供电。当前随着城市中地铁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及运行负荷的不断提高,地铁供电系统的负荷也在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地铁供电系统的运行方式的研究,找到更加合适的供电体系,以满足现代地铁的供电需求。地铁供电系统中主要包括内部供电系统和外接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

低压配电系统的几种接地形式TT、TN、IT 什么是 TT 、 IN 、 IT 系统? 一、建筑工程供电系统 建筑工程供电使用的基本供电系统有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等,但这些名词术语内涵不是十分严格。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对此作了统一规定,称为 TT 系统、 TN 系统、 IT 系统。其中 TN 系统又分为 TN-C 、 TN-S 、 TN-C-S 系统。下面内容就是对各种供电系统做一个扼要的介绍。 TT 系统 TN-C 供电系统→ TN 系统→ TN-S IT 系统 TN-C-S (一)工程供电的基本方式 根据 IEC 规定的各种保护方式、术语概念,低压配电系统按接地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即 TT 、 TN 和 IT 系统,分述如下。 ( 1 ) TT 方式供电系统 TT方式是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的保护系统,称为保护接地系统,也称 TT 系统。第一个符号 T表示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第二个符号 T 表示负载设备外露不与带电体相接的金属导电部分与大地直接联接,而与系统如何接地无关。在 TT 系统中负载的所有接地均称为保护接地,如图 1-1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相线碰壳或设备绝缘损坏而漏电)时,由于有接地保护,可以大大减少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低压断路器(自动开关)不一定能跳闸,造成漏电设备的外壳对地电压高于安全电压,属于危险电压。 2 )当漏电电流比较小时,即使有熔断器也不一定能熔断,所以还需

要漏电保护器作保护,困此 TT 系统难以推广。 3 ) TT 系统接地装置耗用钢材多,而且难以回收、费工时、费料。现在有的建筑单位是采用 TT 系统,施工单位借用其电源作临时用电时,应用一条专用保护线,以减少需接地装置钢材用量,如图 1-2 所示。 图中点画线框内是施工用电总配电箱,把新增加的专用保护线 PE 线和工作零线 N 分开,其特点是:①共用接地线与工作零线没有电的联系;②正常运行时,工作零线可以有电流,而专用保护线没有电流;③ TT 系统适用于接地保护占很分散的地方。 ( 2 ) TN 方式供电系统 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 TN 表示。它的特点如下。 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这个电流很大,是 TT 系统的 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断路器的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 ) TN 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 TT 系统优点多。 TN 方式供电系统中,根据其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而划分为 TN-C 和 TN-S 等两种。 ( 3 ) TN-C 方式供电系统它是用工作零线兼作接零保护线,可以称作保护中性线,可用 NPE 表示,如图 1-3 所示。这种供电系统的特点如下。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2 )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漏电设备外壳带电。 3 )如果电源的相线碰地,则设备的外壳电位升高,使中性线上的危

低压配电柜调试方案

调试方案 工程(电房)名称: 项目名称:低压配电柜/配电屏及发电机组低压配电屏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5年5月10日 目录 一、电气设备试验、调试得标准及依据 二、调试试验程序、内容及技术要求 三、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四、安全技术措施及要求 一、电气设备试验、调试得标准及依据 1、1 施工设计图纸 1、2 设备厂家提供得说明书,技术文件; 1、3GB50150-2006,JJG124-2005,DL/T596-1996标准; 1、4设计,业主提供整定值及具体要求。 二、调试程序、内容及技术要求 2、1调试前检查产品完工情况

2、2查瞧预览图纸准备调试记录 2、2、1瞧技术说明就是否对该项目有特殊要求; 2、2、2瞧一次系统图了解整个箱变得布置与在电力系统中得位置; 2、2、3瞧二次电源系统熟悉二次系统得电源走向,知道在哪送电,如何送; 2、2、4瞧整个图纸得二次原理图,根据原理图做出相对应得调试记录。 2、3调试设备参照以下表格: 2、4普通低压柜调试步骤如下:

三、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为保证本调试工程达到质量优良、无质量责任事故,应采取如下措施: 1、调试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2、调试仪器设备完好,属计量器具得应满足量值传递要求并在有效期范围内。 3、调试前应对所用仪器、设备熟练了解,在搬运、运输中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可靠保护。 4、调试人员应熟悉工程图纸、了解各设备及元件得特性、掌握相应得标准规范。 5、调试时接线应准确无误,调试接线应一人接线,另一人检查后方可进行操作。 6、各项调试均应严格按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调试标准进行。 四、安全技术措施及要求 1、调试人员进入现场应穿戴整齐,戴安全帽,佩带胸卡。 2、对其她人员可能造成触电危险得调试区,应由专人瞧护现场,

低压配电系统分类

低压配电系统分类 380V/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关。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TN系统,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的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按其保护线形式,TN 系统又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1)TN-C系统(三相四线制),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缺点是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上危险电压。 (2)TN-S系统就是三相五线制,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从变压器起就用五线供电。它的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的保护作用。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相五线混合系统),该系统从变压器到用户配

浅谈低压供电系统的几种供电方式

浅谈低压供电系统的几种供电方式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低压供电系统按照其形式不同,可分为TT供电系统、TN供电系统和IT供电系统。现在将此3种供电系统作一个简单的论述,并进行综合比较。1供电系统符号的意义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电源)系统的对地关系。T指中性线直接接地;I指所有带电部分与大地绝缘或高阻抗(经消弧线圈)接地。第二个字母表示用电装置处外露的可导电金属部分与大地的关系。T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金属部分与大地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而与低压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指用电设备外露可导电金属部分与低压系统的接地点有直接的电气连接。第三个字母表示工作零线与保护线的组合关系。S指整个电力系统工作零线(N线)与保护线(PE线)是严格分开的;C指整个电力系统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共同使用的即PEN线;(C-S)指系统中有一部分工作零线与保护线是共同使用的。2供电的基本方式2.1 TT供电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并且引出中性线(N),称作三相四线制系统,此系统的用电设备的外壳可导电金属部分通过设备本身的保护接地线(PE)与大地直接连接,称为保护接地系统。 常见的各种低压交流(220/380V,50Hz)供电系统有:IT、TN一C、TN一S、TN一C一S、TT供电系统。 供电的安全性指供电配电时不能伤害人或损坏设备。可靠性指在一

定条件和时间内连续供电的能力。这是电源系统中的一对矛盾,当人身与设备安全性受到危险时,需要切断电源;而切断电源又对用电设备连续供电产生影响。以下对供电系统常用的五种交流电源系统及接地方式进行介绍,并在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进行比较。 IT供电系统及接地方式 IT系统是三相三线式供电及接地系统,该系统变压器(或发电机组三相输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无中性线(俗称零线)N,只有线电压(380V),无相电压(220V),电器设备保护接地线(PE线)各自独立 IT系统在供电距离不长时,供电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电源侧也可采取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IT系统在一相接地时,单相对地漏电电流小,不破坏电源的电压平衡。一般用于不允许停电的场所,或是严格要求连续供电的地方。 如果一相发生接地故障,通过熔断器F等可以切断该相,其它两相可以供电。而且,用电设备有接地保护,当单相绝缘损坏碰到外壳,使金属外壳呈带电状态时,人员触及带电金属外壳可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这是因为电流经过两条并联电路流通,一路通过接地线、大

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调试方案

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调试方案低压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调试是整个车站系统调试和分专业系统调试的重要环节,它的正确有序进行是确保分系统调试顺利的前提,该系统的试验和调试方案如下: 1试验工作流程 单体试验→系统调试→与其它系统的联动调试 2单体试验 2.1低压开关柜、环控电控柜测试 (1)外观检查 ①柜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铭牌是否符合要求。 ②柜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③柜体与PE线是否可靠连接。 (2)元器件、抽屉柜的检查 对柜内断路器、接触器、电流互感器、时间继电器、马达保护器、变频器、中间继电器、计量仪表、指示灯等元器件逐一进行检查,保证各元器件无故障且能正常使用。 检查抽屉柜的机械手柄是否操作灵活,抽屉柜抽出、推入是否自如。 检查环控电控柜、ATS双电源切换的操作机构是否良好。 核查框架断路器的继电保护参数是否符合设计需求。 (3)测量绝缘电阻 用500V绝缘摇表测量柜体与地之间、一次回路、二次回路每一支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均应不小于1 MΩ; (4)交流耐压试验 对柜体连同所接电力电缆及二次回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 MΩ以上时,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分钟,均无击穿闪络现象。 (5)密集母线槽的试验

①检查密集母线槽各连接螺母是否紧固,外壳是否与地线可靠连接; ②测量密集母线槽各相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 MΩ; ③密集母线槽的交流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 MΩ时,可采用2500V 兆欧表摇测代替,试验持续时间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 (6)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检测 ①测量绝缘电阻:互感器一二次绕组间及绕组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应该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②变比试验:测得的百分比数应与铭牌上的变比相符合。 注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开路,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短路! 2.2配电箱测试 (1)外观检查 ①箱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 ②箱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路接线是否正确。 ③箱体与PE线是否可靠连接。 (2)元器件检查 对箱内所有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指示灯等元器件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各元器件无故障、操作灵活且能正常使用。重点测试漏电保护开关、双电源切换器是否良好。 (3)绝缘检测 测量箱体、一次回路、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 MΩ; (4)交流耐压试验 对箱体、一次回路、二次回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标准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 MΩ以上时,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时间为1分钟,均无击穿闪络现象。 2.3事故照明装置(EPS)测试 (1)外观检查 ①柜体表面是否清洁,有无碰伤、划伤、剥落。 ②柜内灰尘、杂物、临时电缆电线是否已经清除,接线端子是否紧固,各回

10KV供电系统及运行方式

第一篇供电系统 一、工程概况 二、供电系统构成 三、10kV系统运行方式 一、工程概况: 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北起十三陵景区,南至城铁13号线西二旗站,全长31.094KM,其中高架线15.780KM,地下线13.450KM,地面线1.394KM,过渡段0.470KM,共设站11座。全线设车辆段和停车场各一座,车辆段位于昌平线起点十三陵景区站西侧,京包高速路南侧地块内,停车场位于定泗路东南地块内。 昌平线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为城南站至西二旗站段,线路长21.094KM,设车站7座,其中地下站1座(南邵站),高架站5座(沙河高教园站、沙河站、巩华城站、朱辛庄站、生命科学园站),地面站1座(西二旗站),其中西二旗站是昌平线与13号线的换乘站,朱辛庄站是昌平线与8号线换乘站。一期工程设定泗停车场1座。二期工程为十三陵景区站至城东站段,线路全长10KM,全部为地下线,设站4座(十三陵景区站、鼓楼站、水库站、城东站),一处十三陵车辆段。 供电系统采用10KV开闭所双环网供电方式,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DC750V上部接触钢铝复合接触轨供电,DC750牵引供电系统设杂散电流防护,车辆受电方式为通过DC750V接触轨上部接触受电,走行轨回流方式。 昌平线后备中心设在定泗停车场内,远期指挥中心设置在小营第二指

挥中心内。 一期工程计划在2010年底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计划在2012年底建成通车。 二、供电系统构成 2.1变电所分布 昌平线一期全线设AC10kV/DC750V、10kV/0.4kV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14座和维修基地跟随所1座。 14座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包括:停车场一座设在定泗路,正线13座分别设在西二旗、生西区间一、生西区间二、生命科学园、朱生区间、朱辛庄、巩朱区间、巩华城、沙河、沙河高教园、南沙区间一、南沙区间二、南邵;维修基地跟随所1座设在定泗车辆厂厂区内。 2. 2外电源系统分布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需要,在地铁沿线直接由城市电网引入多路电源,构成供电系统,称为分散式供电。分散式供电要保证每座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均获得双路电源,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有足够的电源引入点及备用容量。昌平线外电源采用分散式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设置5座电源开闭所。分别位于西二旗、生命科学园、巩华城、沙河高教园、南邵。每座电源开闭所从城市电网引入两回10kV外线电源,该电源可以引自城市电网不同的变电所,也可以引自同一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2.3接线方式: A.开闭所 a.开闭所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两段母线通过母线分段断路器连接,母线分段断路器可手动和远动操作。每段母线分别通过进线隔

低压配电系统种类

你的问题不清楚.看是在什么系统下用的.你的保护指的是什么.人.设备.还是系统?.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电气工程系统调试方案修订稿

电气工程系统调试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气工程系统调试方案 1?、机电系统调试组织机构图及岗位职责 ⑴、调试工作机构图 ⑵、岗位职责 ⑶、调试指挥小组职责: ⑷、检查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⑸、签发起动和停车命令。 ⑹、听取各值班班长的试运转报告,协调各专业间的调试工作。 ⑺、组织处理调试中的重大问题。 ⑻、组织落实各项指令及及时反馈信息。 ⑼、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⑽、组织并实施各项起动前的准备。 ⑾、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⑿、检查值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⒀、复核运行记录,填写调试记录。 ⒁、发生异常情况紧急停车。 ⒂、组织实施检修工作。 ⒃、调试值班人员职责: ⒄、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认真进行操作。 ⒅、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⒆、如实、全面、准确、清晰的填写调试值班记录。 ⒇、在专业负责人的指挥下实施运行中的检修。

2?、调试纪律: ⑴、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⑵、精神集中、坚守岗位。 ⑶、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操作。 3?、调试交接班制度: ⑴、值班人员提前15分钟进入现场,在专业人员的召集下开好班前会,交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完毕后方可离去。 ⑵、交班人员必须详细的介绍运行情况和运行记录,专业负责人除自己交接班外,还需检查专业内其他人员的交接情况。 ⑶、交班过程中发现设备的故障,交班人员应协助接班人员排除故障。 4?、电气照明系统调试 ㈠、系统要求 ⑴、电气管线敷设完毕,穿线完毕。 ⑵、各种灯具接线完,各种开关面板接线完。 ⑶、管线经过绝缘电阻测试合格。 ⑷、配电箱安装完毕,且经过绝缘测试合格。 ⑸、桥架、电缆敷设完毕,电缆绝缘测试合格。 ⑹、母线敷设完毕,绝缘测试合格。 ⑺、配电箱、柜安装完毕,绝缘测试合格。 ⑻、各种高低压配电柜安装完毕,测试合格。 ㈡、调试方法 ⑴.先检查各种照明配电柜是否已全部切断电源。

低压配电系统三种形式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 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 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 其特点是: 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

(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 (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 (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4)、重复接地装置的连接线,严禁与通过漏电开关的工作零线相连接。 TN-S供电系统,将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完全分开,从而克服了TN-C供电系统的缺陷,所以现在施工现场已经不再使用TN-C系统。 1.2、TN—S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 (1)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直接短路,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2)当N线断开,如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电位升高,但外壳无电位,PE线也无电位; (3)TN—S系统PE线首末端应做重复接地,以减少PE线断线造成的危险。 (4)TN—S系统适用于工业企业、大型民用建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