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1.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______对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也可以引起物体的______.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4.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受到了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5.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______的改变或______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______.

参考答案:

1.物体,物体,相互的2.运动状态,形变3.支持,桌面,书,压,书,桌面

4.相互,相互5.大小,方向,施力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作用。

C.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2.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体的是[ ]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3.磁铁在吸引铁片时[ ]

A.铁片不吸引磁铁。

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

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这时施力体是______,受力体是______。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______的作用,此时施力体是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5.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______的大小或______方向,也就是改变物体的______。此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6.用船桨划水时能使船向前运动,试从力的作用上解释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参考答案:

1.D 2.B 3.C

4.人,排球,排球,排球,相互。

5.速度,运动,运动状态,形状。

6.船桨作用于水时,水同时反作用于船桨向前的力,使船前进。

1.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对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也可以引起物体的.

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4.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受到了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

5.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的改变或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6.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在物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来测量力.7.弹簧秤是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弹簧的越大的道理制成的.8.弹簧秤是测量大小的仪器.两人同时用4N的力拉一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为牛;若将此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用8N的力拉它,则弹簧秤的示数为N.

参考答案

1.物体,物体,相互的;2.运动状态,形变

3.支持,桌面,书,压,书,桌面;4.相互,相互

5.大小,方向,施力;6.测力计,弹簧秤

7.大,伸长;8.力,4,8

一、填空题

1.力是物体___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________的;每一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__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的作用力的结果,脚感到痛是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的效果。以上事实说明力的产生离不开__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__________ ;实验室里常用测量力的仪器是__________。

5.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看清它的________ ,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________,否则将会________弹簧秤。

6.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弹簧秤的测量范围内,弹簧的__________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一条弹簧,受到15牛顿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顿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顿的拉力时,弹簧长_______厘米,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_________厘米。

二、选择题

8.甲、乙两位同学各用200牛顿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测力计的示数为:()

A.400牛顿; B.200牛顿; C.100牛顿; D.0牛顿。

9.在湖面上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力是:()

A船的重力;B船对水的作用力;

C水直接对船身的作用力;D水对浆的推力。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B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三、作图题

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受到的力。

参考答案:

一、1.对物体的作用、相互、受力物体;2.改变运动状态、形变;3.脚、足球、足球、脚、物体、相互;4.测力计、弹簧秤;

5.量程、量程、损坏;6.伸长的长度;7.7、5

二、8.B;9.D;10.D

三、略

力的图示习题

1.下列关于力的作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力的图示中,标度值可任意选。

C.同一个受力图,比例大小应固定不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力作用效果[ ]

A.力的单位。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D.力的大小。

3.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作用点。B.大小。

C.方向。D.都相同。

4.图1所示的两个力中,较大的是[ ]

A.F1。B.F2。

C.一样大。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5.力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6.用一根______的线段,把力的______表示出来就叫做力的图示。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大小,方向,作用点。

6.有方向,三要素。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题 (有答案)

8.1压力作用效果实验题基础题练习(有答案) 1.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本实验中通过什么现象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本实验中研究方法是 (3)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和。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控制变量法 (3)压力受力面积。 2.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上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答案(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棉的凹陷程度)(2)压力 (3)受力面积。 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

(3)分析比较图中a、b、c三次实验,可得的结论是。 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a d;(3)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4.如图所示小刚为了探究:压强可能与受力面积和压力的大小有关。小刚找到了下面器材:规格相同的两块海绵、三本字典。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图(a)海绵平放在桌面上;图(b)海面上平放一本字典;图(c)海绵上叠放两本字典;图(d)海棉上立放一本 字典;图(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 (1)通过实验图(a)图(b),可以得出:力 能使物体发生,小刚是根据 的现象来比较压强的。 (2)通过实验图(b)图(c),可以得出:在一定时,越大,压强越大。(3)通过观察图、图后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4)设图(b)中字典对海绵的压强是P b,图(e)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强是Pe,比较P b P e。 答:(1)形变海绵的凹陷程度 (2)受力面积压力 (3)(b) (d) (4)大于 5.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小明做了几个带刻度的方形有机玻璃盒,并放入海绵(海绵大小恰好占满玻璃盒)。他先将底面积相同、重量之比为1:2:3的三个方形铅块依次放在同一海绵上,如图1、如图2、如图3,比较海绵的凹陷深度; 再将 铅块 2和 铅块 3横 放在海绵上,如图4、如图5,这时铅块1、铅块2、铅块3的底面积之比为1:2:3,比较海绵凹陷的深度。 (1)由图1、图2、图3得,受力面积相同时,海绵凹陷的深度与压力成比。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题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1) 练习题 一、整理知识点 1.在物理学中将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上的力叫做压力。 2.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探究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物理学中,把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 4.压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压强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 6.一个箱子对地面的压强是6000 Pa,则"6000P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7. 下图2中所示物块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8、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产生压强越大 C.重力有时是压力 D.压强很大时,压力可能很小 三、实验: 9、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10、水平桌面上放着,书受到的重力约为2.5N,书与桌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10-2m2,请 问书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写出完整解题过程)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压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 教学重点 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 2、压强的概念的建立、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2 教学难点 1、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压强概念的建立。 3 专家建议 先激发学生的热情与兴趣,再进一步去逐渐探索知识。教学中通过学生探究实验认识到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最终可通过比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这样引入压强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

力及力的描述

力及力的描述 知识梳理 一、力 1.定义: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力的三要素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表示方法之一:力的图示法。 (3)力的三要素表示方法之二:力的示意图。 注: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区别就在于力的示意图没有严格的标度。 三、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来表示。托起2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方法提炼 1、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①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且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人们为研究方便而规定的。事实上,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②物体是否接触不能成为判断是否发生力的作用的依据。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③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2、描述力的方法: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①用方框(或小黑点)表示物体;②选定合适的标度(单位长度代表多少牛顿);③确定力的作用点(要在物体上);④确定线段的长度(长度=力的大小/标度); ⑤确定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⑥在箭头的旁边写出力的符号与大小。 (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的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在不需要严格的按照力的图示法画出力的大小的情况时,只要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 示意图。 基础巩固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受力物体同时一定是施力物体 B.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习题

1.物理学中研究的力是指______对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2.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也可以引起物体的______.3.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__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 4.坐在船上的人,用力推岸时,船就离岸而去,这是因为人和船受到了______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是______. 5.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______的改变或______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______. 参考答案: 1.物体,物体,相互的2.运动状态,形变3.支持,桌面,书,压,书,桌面 4.相互,相互5.大小,方向,施力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作用。 C.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2.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体的是[ ] A.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手将石块举高。 D.手将铁丝弄弯。 3.磁铁在吸引铁片时[ ] A.铁片不吸引磁铁。 B.磁铁吸引铁片的力比铁片吸引磁铁的力要大一些。 C.磁铁与铁片相互吸引,而且力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球被打出,这时施力体是______,受力体是______。扣球时,手会感到疼,这是由于手受到______的作用,此时施力体是______,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5.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______的大小或______方向,也就是改变物体的______。此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6.用船桨划水时能使船向前运动,试从力的作用上解释船为什么会向前运动。参考答案: 1.D 2.B 3.C 4.人,排球,排球,排球,相互。 5.速度,运动,运动状态,形状。 6.船桨作用于水时,水同时反作用于船桨向前的力,使船前进。

7.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

7.1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气垫船在行驶时,船体可以离开水面,速度每小时达100多千米,是什么力量把数百吨的船托离水面呢? 问:怎样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答:力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两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2)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受到乙物体作用时,甲物体一定同 时对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 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空中飞翔的鸟受到的重力等. 问:运动状态改变指什么? 答:运动状态改变应包括两个方面: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和物体运动的速变大小改变.如: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慢到快、由快到慢都属于速度大小的改变.概括起来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以下三种情况:(1)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2)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3)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改变,如斜向上投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问:怎样正确作力的图示? 答:作力的图示要做到:“一画点、二定标度再画线、三画箭头标大小.”“一画点”是表示先要画力的作用点;“二定标度再画线”是指根据力的大小定出适当长度的线段作为标度.画线时,可由作用点开始沿力所指的方向画去,使线段的长短与力的大小成比例;“三画箭头标大小”是指所画线段的末端添上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及大小(如F=20 N).

压力、压强(习题及答案)

压力、压强(习题) 1.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D.压力的作用面积总是等于支持物表面积 2.统计结果显示,一般身材的人身高与脚印大小有一定的 关系。下列关于刑侦人员为估计涉案人员高矮和体重的 做法中,正确的是() A.获得脚印的大小,可以估计涉案人员的体重 B.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深浅,可以估计涉案人员 的高矮 C.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或深浅,不可以估计 涉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D.获得在松软地面上脚印的大小和深浅,可以估计涉 案人员的高矮和体重 3.两物体重力之比为1:2,与水平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 1:2,它静止时对桌面压强之比为() A.1:1 B.1:2 C.2:1 D.1:4 4.在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大卡车的车轮比小轿车多而宽 B.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是尖的 C.缝衣针、注射器的针头都很尖 D.菜刀用过一段时间需要磨一磨 5.如图,甲乙两个容器质量相等,哪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大()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第4 题图6.小东爸爸给新买的茶桌配了一块玻璃,新割的玻璃边上 都有很锋利的棱角,应该事先把这些棱角磨平,请说出 其中的道理。 答:。

7.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勇同学在 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来进行研究。(所用每块砖重力和型号大小都相同) A.一块砖平放在海绵上 B.两块砖叠放在海绵上 C.一块砖竖放在海绵上 (1)小勇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2)观察比较图A、B 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A、C 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3)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法。 8.一个质量为60kg 的人,若仰躺在硬板床上产生的压强 是6×103Pa,躺在“席梦思”床上,身体与床的接触面积为0.3m2。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睡在“席梦思” 床上更舒服。(g=10N/kg,写出主要计算步骤)

力的作用效果

题一力和运动(1) ——力的作用效果 【内容要点】 综述:力的概念几乎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本专题分三部分进行,第一:力的作用效果;第二: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三:电磁现象中的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达到对力和运动有更广和更深的认识。 (1)瞬时效果:物体在受力的同时所产生的效果。力与效果在原理上有因果关系但在时间上无先后的关系。 ①形变:一般情况下力都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大多数物体(除弹簧、弹性绳等弹性体)的形变可不计形变的时间。(例1) ②运动状态的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定量地说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且加速度与力同时产生、同时改变、同时消失,即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例2)(2)积累效果:物体在受力的过程中(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所积累起来的效果。力所产生的效果与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有关。 ①冲量:力作用在物体上随时间过程所积累起来的效果。表达式:I=Ft方向由F的方向决定。冲量与所积累的效果的关系,即动量定理。关系式:I=ΔP。(例3) ②功:力作用在物体上在力的方向上位移增大而积累起来的效果。表达式:W=Fs。功是标量,但有正负。功与所积累的效果的关系,即动能定理。关系式:W合=ΔE k。(例4、例5) 【典型例题】 例1①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长度分别为L1、L2两根细线上,L1与竖直方向成θ角,L2水平现将线L2剪断,求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②若将上题中的细线L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其他条件不变,则结果如何? 例2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用12s跑完100m。设他在运动中受阻力保持不变,并且在开始运动前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10s内保持他在第2s末的功率值不变,继续作直线运动,

压力的作用效果(整理)

(甲 ( 乙 (丙) 图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压力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30N 的水平力把重50N 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墙面受到压力为 N ,方向为 . 2.一个物体重为20N ,把它放在斜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 3、关于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的表面,有时不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4.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一端削尖,已用得很短的铅笔试一试,两指间的凹陷程度是__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这表明__ . 5一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其物理意义是 . 6、下图2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7、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 (1)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2)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8、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不明显,同学们针 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 A.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B.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压强的物理意义和压强的计算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压力增大,压强一定也增大 B.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一定增大 C.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则压强一定增大 D.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无关 2.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钉鞋的压强为P 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 2,则 ( ) A.P 1

P 2 C.P 1=P 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用两食指同时压铅笔两端,左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1,压强为p 1,右手指受到的压力为F 2,压强为p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F 1F 2 C.p 1

p 2 F F F F (A) (B) (C) (D) 图2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 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测量 一、弹力 1、弹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销时要恢复原来状这时就会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 条件:发生弹性形变、接触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保证弹簧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当弹簧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读数。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叫相互作用力。 怎样判断一对力是不是相互作用力呢? 可以从以下方面去考虑:首先看两个力是否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只有在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有可能是相互作用力,再看它们是否满足另个三个条件,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只有这几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是相互作用力。 三、重力: ⑴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 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重物上,降低重心增大支撑面积可以使物体更稳定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 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摩擦力静摩擦 动摩擦 滑动摩擦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提高练习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提高练习 一、单选题 1.一块砖平放和竖放在水平地面时,受力面积之比为4:1,则平放和竖放时对地面的压 强之比为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A. 4:1 1:4 B. 1:1 1:4 C. 1:4 1:1 D. 4:1 1:1 2.如图,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将A匀速推上桌面的过程中,A 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将 A. 压力变大,压强变大 B. 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C.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 压力变大,压强变小 3.同一个初中生对地面产生压强最大的是 A. 平躺着 B. 侧躺着 C. 双脚站着 D. 步行走着 4.一正方体金属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果沿如图所示的虚线竖直切去一半,剩下一半跟原 来相比,是 A. 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 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C.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 压力减少,压强不变 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B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边长小 于B的边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B. 若均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C. 若均沿水平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D. 若均沿图中所示虚线截去上面的一半,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6.关于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一定不等于重力 B. 压力有可能等于重力 C. 物体重力越大,对支持面的压力越大 D. 压力和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7.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木凳上舒服的原因是 A. 沙发有弹簧,抵消了人的重力 B. 弹簧的弹力减小了人对沙发的压力 C. 沙发柔软,与人体接触面积较大 D. 由于弹簧作用,人对沙发压力小于人的重力 8.压强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正确的理解是 A. 物体受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 物体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 受力面积一定,压强和压力成正比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手指施加8N的力把图钉压入木板,若图钉帽的受力面积是, 图钉尖的面积是,则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强为______Pa,图钉尖制作得很尖锐,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达到______的目的.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 压力的作用效果 练习题2(附答案解析)

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练习题2 一、单选题: 1.爸爸和上小学的女儿都光脚走在沙滩上,关于他们在沙滩上脚印深浅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因爸爸比女儿重,所以爸爸的脚印比女儿的脚印深 B.因女儿的脚小,所以女儿的脚印比爸爸的脚印深 C.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可能相同 D.爸爸和女儿的脚印深浅不可能相同 2.小波同学去超市购物,双手常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为此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如图所示从物理角度认为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增大对手的压强 B.减小对手的压力 C.减小对手的压强 D.增大对手的压力 3.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接近于() A.50N,103Pa B.50N,104Pa C.500N,103P a D.500N,104Pa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 C.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D.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5.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 B.冰刀磨得很锋利 C.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D.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 6.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受力面积小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7.一个同学骑着一辆打足气而又缓慢漏气的自行车在柏油马路上行驶,关于这辆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和压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不变,压强逐渐减小 B.压力不变,压强逐渐增大

C.压力逐渐增大,压强逐渐减小 D.压力逐渐减小,压强逐渐增大 8.将一块平放于地面的砖,改为竖放于地面,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变 B.密度不变 C.惯性不变 D.对地压强不变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1∶2 D.4∶1 10.下列能够减小压强的例子是() A.剪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 B.背书包的带做得扁而宽 C.用细线切割湿软的肥皂 D.把吸管削尖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 二、填空题: 11.2012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到了7062m的深度,这是目前同类潜水器的最深潜水记录。当它下潜到7000m深处时,蛟龙号的表面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为__________Pa, 0.1㎡的表面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__________N。(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10N/kg) 12.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Pa;半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_______Pa;将整张报纸对折后再叠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_____Pa。 13.螺丝刀的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_________;切菜刀的刀刃要磨得锋利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 m2,图钉帽的面积是 1×10-4m 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8Pa ,手指至少要用__________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__________水平向右的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力的作用效果 人教实验版1

力的作用效果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力的作用效果1. 效果之一是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方向和速度大小。 磁铁使小球改变方向人压弯跳板(图3)人向两边用力使弹簧伸长 人使力杠向下运动,再向上撬起石头 2. 效果之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如图3。 3. 4. 5. 如: 6. 小兔子向前走时,船向后走。火焰向下喷,火箭向上飞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力的概念。 2. 难点: 力的相互作用。 【典型例题】 [例1]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它们一定相互接触 B.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 分析:答:D 。 点评:[例2] A. 21F F > 解析:况都有可能,应选D 答案:D 。 评注:用点,箭头都表示力的方向。本题的图只能算是力的示意图。 [例3] 画出图中两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以图中的中心点为作用点,竖直向下画一线段,在线段的尾画出箭头,作图如下。 点评:作用点可选在起点上,也可选在线段终点上。 [例4] 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 B. 汽车匀速转弯 C. 正在空中匀速下降的伞兵 D. 钟表指针来回摆动 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有没有发生变化,跟力有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和物体的形状。发动机关闭后,汽车在阻力作用下速度减慢;汽车转弯,是力改变运动方向;钟表来回摆动,是改变运动方向。只有速度不变、方向竖直向下下降的伞兵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答案:C 。 [例5] A. 21F F = 分析:这题与第牛顿,所以21F F =点评:【模拟试题】 一. 填空题: 1.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大小不变的力击球,球的落点和旋转不一样,这说明力的 和 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2. 有以下几种现象:① 车从车站开出,② 橡皮筋被拉长,③ 皮球被压扁,④ 电风扇断电后越转越慢。以上都是 作用的结果。其中现象 是力使物体 ,现象 是力使物体 。 3.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 4. 篮球投网时,球被篮球板弹回来,则篮球受到 对篮球力的作用。这个力使球运动的 发生了变化。 5. 脚穿溜冰鞋的某同学,用向前的力推墙,结果自己向 运动,此现象说明 。 二. 选择题: 1. “鸡蛋碰石头”,鸡蛋被碰破,而石头却完好,这个现象正确的解释是( ) A. 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 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A. C. 3. ( )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6、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 8、力在力的作用线方向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二、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简单起重设备如图所示,AB为摆杆,CD为绳索。在以下四种表述中,错的应是。 A CD只能承受拉力 B AB是三力平衡杆件 C 由三力平衡必定汇交于一点可知: 反力R A的方向是确定的 D CD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3、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 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 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 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4、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 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 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 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D 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5、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相等 D 可大可小 6.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 二力平衡原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练习题【word版】无答案

压力的作用效果练习题 一.单选 1.(2017?湘潭)一辆质量是40t的坦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履带着地面积为5m2,它对地面的压强是() A.80pa B.8000pa C.8×104pa D.4×104pa 2.下列实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 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 C.推土机用宽大履带来支撑 D.蚊子的口器生长的很尖细 3.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4.新型膨胀式安全带(如图)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袋,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所承受的力减小 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员被勒伤 5.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6.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7.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则可能会出现() A.刀刃磨得越锋利,切菜越容易 B.书包带做得越窄,背着越舒服 C.墙基做得越宽,越不容易下陷 D.图钉尖做得越尖,越容易按入墙中 8.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 >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知识点总结+经典练习题+答案

初中物理压强知识点总结 一、知识要点 1.压力。 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控制变量法研究。) 2.压强。 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⑶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平方米(㎡)。 1帕斯卡(Pa)=1牛顿/米2(N/㎡) ⑷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减小压强。 该部分内容在陕西中考当中每年都会以选择题选项的

形式出现,都为常见生活现象的分析,相对容易,只需识记理解即可。 3.液体的压强。 ⑴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均有压强。) ⑵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的规律: ①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⑷压强公式:①推导过程: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膜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膜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②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液体压强是重点内容,该部分常与浮力或其他章节内容结合考查,以计算大题或者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纵观13、14、15三年的陕西物理卷来看,13年是固体压强结合功率部分考查,14年和15年均是液体压强与密度、浮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 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 ( ( ( ( )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 6、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 ) 8、力在力的作用线方向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b5E2RGbCAP 二、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 A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B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简单起重设备如图所示,AB 为摆杆,CD 为绳索。在以下四种表述中,错的应 。 A CD 只能承受拉力 p1EanqFDPw B AB 是三力平衡杆件 C 由三力平衡必定汇交于一点可知: 反力 R 的方向是确定的 A D CD 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3、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 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 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 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4、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 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 加 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B 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 加上或去掉由二个 力组成的力系 D 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5、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 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 DXDiTa9E3d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相等 D 可大可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市级优质课 《压力的作用效果》精品教案

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在学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中经常用到,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浮力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以探究式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方式,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采取分析现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进行实验验证猜想的研究方法,从而理解压强的概念和掌握控制变量法。 【教学目标】 ·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够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 ·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压强的概念。 【教学难点】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下定义的科学方法。 【教法学法】 对于压强的概念的引入采用教师启发式教学;对于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定义采用探究式教学;对于压强的计算采用讲授法及讲练结合的方法;对于增大和减小压强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机、沙子、小桌、砝码 学生准备:压力小桌、沙子、砝码共16组 【教学过程】

一、压力作用效果 复习提问:力的作用效果;压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 师:出示图片:(1)小姑娘站在雪地里,对雪地有压力,双脚陷入雪里;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里,对地面也有压力,却几乎没有陷入雪地;(2)用手按皮肤,手指对皮肤有压力,皮肤被按进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3)用手按图钉帽,手对图钉有压力,图钉尖扎进桌面。(4)吊有钩码的细绳对橡皮泥有压力作用,细绳压入橡皮泥 师:用物理的语言描述这些事例,找出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相同之处,都有压力产生,都产生了作用效果)师:请同学们分析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提出:不同之处,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等不同)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力的作用效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准备: 哑铃一副、小钢珠、磁铁、弹簧各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在这一节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的作用效果 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1、感受力作用的效果 (1)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前面表演举哑铃。 请这位同学谈谈肌肉有什么感受?(感到手臂上的肌肉十分紧张) 最初我们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的感受而得来的。那么,在物理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来认识力的? (2)学生用图11-4-1、11.4-2乙、丙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 (3)告诉学生: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后全体观察课本图11.4-2甲讨论踢足球、拧人、揉纸团等与图11-4-1、11.4-2乙、丙的区别引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三、力的单位 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体验1N的大小:让学生用手托起一个苹果,手对苹果施加的力大约

8.1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

第八章 压强 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同步练习 快乐自主研学(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其好处是( ) A 、为了站的稳 B 、为了与身体对称 C 、为了减小对沙漠的作用效果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1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 A 、纸片很轻 B 、水粘住纸片 C 、空气有浮力 D 、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3、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 ) A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 、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D 、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4、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是 ( ) A 、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 、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 、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5、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6、.当卡车的轮胎发生漏气时,卡车对地面的压强将(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不好判断 水 纸片 图1

(甲 (乙) (丙) 图3 7、下面对强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物体密度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B 、物体体积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C 、物体重力直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D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压强越小 8、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 A 、人站立在地面时 B 、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 、人蹲在地上时 D 、人席地而坐时 9、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 、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 、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 、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10、竖直向上用力将木板按在天花板上,已知所用的力为10N ,木板质量为1kg ,那么天花板受到的压力为 ( ) A 、10N B 、19.8N C 、9.8N D 、0.2N 11、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B .缝衣针的针尖做得很尖 C .纸盒包装饮料常配有一根一端很尖的塑料吸管 D .房屋的地基比墙宽 12、将质量相等的铅球、铁球、铅球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球对地面的压力一定大 B 、铅球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大 C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无法比较 D 、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无法比较 13、下图2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14、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3所示: (1)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 ) (2)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压力的关系的两个图是 ( ) A .(甲)和(乙)图 B .(甲)和(丙)图 C .(乙)和(丙)图 D .任意两图均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F F F F (A) (B) (C) (D) 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