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从发现与提出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从发现与提出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从发现与提出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从发现与提出问题开始

解决问题,从发现与提出问题开始

《马拉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马拉松运动的来历和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认识14个生字。

4、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马拉松的意义,即歌颂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课型: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播放视频

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马拉松吗?谁能说说马拉松是什么?”生1:我知道马拉松竞赛是世界上长距离的田径竞赛。

生2:我知道世界有十大著名的马拉松竞赛,北京马拉松竞赛就是其中之一。

生3:我知道马拉松竞赛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一场战争。为纪念一名战士,在第一届奥运会上举行了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的竞赛,受到了

世人的瞩目。

生4:我知道马拉松竞赛可以锻炼人的耐力,培养人的拼搏精神。【设计意图:这样做为学生展示其搜集来的资料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2、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马拉松’,好吗?”播放:马拉松比赛视频

板书:马拉松(学生读课题两遍)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提出自学要求,引导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2.检查自读的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勃、腊、侵、抗、胜、翘、菲、晓、届、奥、匹、项测、确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并指导书写。

(4)出示生词,同桌读、男、女同学接读。

野心勃勃、希腊、侵略、反抗、胜利、翘首以待、菲利、知晓、第一届、奥林匹克、项目、测量、确定

(5)(课件出示)比一比、扩词语

脖()腊()匹()侵()腊()即()翘()

勃()蜡()巨()浸()蜡()既()翅()

3、指导再次熟读课文,引导生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指出缺乏。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基础上,在整个识字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听、说、读、写、看,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体现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生长,在生长中进步,学习他人好的方法,发现同学的优点和优点,是一个不时学习进步的过程。】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同学们,“马拉松”一开始是什么?那里有一段怎样的故事,想知道吗?

⑴、指名第1-4自然段接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⑵、指导讨论,并指名说说菲利比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竞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

生2:我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是在雅典举行的。

生3:读懂了第一届奥运会举行的时间是在1896年。

生4:读懂了希腊在马拉松打败了波斯帝国。

2、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提问:你从什么地方读懂得?进而给予适时点拨,协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如:学生回答:“通过读我知道了马拉松竞赛的距离是42千米195米。”

教师可以问:你从课文哪儿知道的?42千米195米有多长?(举例:和平乡镇府到陇西县城有20多千米,马拉松竞赛的长度相当于从和平乡镇府到陇西县城,再从陇西县城跑到和平乡镇府)

3、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身不懂的问题。

学生问:什么是侵略?什么叫翘首以待?什么是筋疲力尽?什么是采用?

4、针对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

5、个别汇报,交流订正。

生1:“侵略”就是侵占。小英雄王二小就讲的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事。生2:我用扩词解词的方法学会了“翘首以待”,翘是翘起来,首是头,待是等待。连起来就是抬着头等待喜讯。

师追问:等待什么喜讯?是怎样的心情?用什么语气读?

生3:筋疲力尽就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很累很累的意思。

生4:采用就是采用。

6、指导朗读,品读感悟。

师: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吗?读一读,说一说

生1: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勇敢,他不顾伤痛饥饿……

生2:我觉得菲利比斯很坚强,读: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向迎接他的人高呼:“我们胜利了!”结果他却死去了。

生3:我很佩服菲利比斯,从图上看,他从马拉松跑到雅典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又没有东西吃,可他却没有停下来,一直坚持跑到雅典,我觉得他很了不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带着敬佩的语气读出菲利比斯的勇敢和坚强。(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7、小组合作学习第5自然段。

讨论:马拉松运动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用笔勾画出来)

生1:纪念马拉松之战。

生2:纪念那位把胜利喜讯带给人民的英雄。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学习需要与感受,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交流,以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马拉松”这项体育运动,有着关于传递信息的动人故事,有着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

1.介绍相关马拉松运动员。

说说:你了解到的,在马拉松比赛中表现突出的运动员的故事。

2.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在整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达到重视复述,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的目的。】

课后反思:李政道教授曾说过:“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有无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而言,

只有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在积极的思考,思维向着纵向和横向正在延伸。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正确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大半”,提出问题往往预示着重大发现和突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充沛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给了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学生情感活动的参与,内心的震撼,通过深情并茂的朗读,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让情感得到了熏陶。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和平乡新康小学杨树杰748000)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用连减相同的数解决问题

用连减相同的数解决问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庞子媚南宁市高新小学南校区 设计理念 本课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围绕学校开展的“助梦都安下坳”捐赠活动组织教学,在捐赠的一系列物品,如文具盒、书包等中发现数学信息并解决数学问题。在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在探究新知环节,通过给学生展示捐物图片,让学生对捐赠情况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接着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捐物的数量,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学会用圈一圈、标箭头减法、列连减算式等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数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课的结尾通过图片展示都安山区小朋友拿到新年礼物时的情景,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情感。最后,通过小朋友们的话语,让同学们知道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5课时。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减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安排,我以学生亲历过的活动为背景导入教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也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1.在捐赠的生活情境中,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巩固解决问题的思考步骤。在学习中,渗透乐于助人的思想。 2.在观察与操作活动中,通过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减数相同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数相同的意义,初步学会用箭头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减数都相同的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数相同的意义,初步学会用箭头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展的“助梦都安下坳”捐赠活动吗? 生:记得! 师:当时我们的小朋友们踊跃地捐出了自己的物品和零用钱,其中就有一些这样的物品,大家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28个文具盒图) 生:文具盒! 师:那你能数一数一共捐了多少个文具盒吗?

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序言 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如同水与舟的关系,水涨船高,员工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工欲善其事,必先力其器”,为了提升员工能力,特地召集员工,在会议室开设课堂,给员工做一场“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题培训。

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则 ?如何发现问题 ?如何分析问题(也称主题库的制作)?如何解决问题

总则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企业竞争越 来越激烈,迫使我们必须不断的提高公司,部门以及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这就要求部门成员之间或部门与部门之间进一步相互沟通,共同合作。 部门讨论就是借助企业部门的团队力量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运用的好,既能保持团队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企业竞争力,有助于企业长远持续的发展。 ?但是在我们进行部门讨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难 题,比如说:我们找不到问题的主题,或者是已经有了主题却不知道如何着手处理,追溯缘由,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此三方面问题的的方法。

一、如何发现问题?什么是主题 ?为什么找不到主题 ?怎样寻找主题 ?发现问题的要诀和方法

什么是主题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有的时候感觉问题一大堆,但是到了分析讨论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去分析解决,个人找不到主题,这也是一般进行部门讨论中经常遇到的困扰。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先明白什么是主题?所谓主题就是某些方面我们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我们达到这个标准后,并提高这个标准所必须的准备。

【数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易错点十同数连减的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易错点十同数连减的解决问题 知识讲解: “减去相同的数”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运用所学过的策略解决问题;同时,有了用连减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今后再学习除法时,学生就不会孤立地认识除法,而是能将除法与减法有机地联系起来,对于认识除法的本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易错题举例: 有35瓶酸奶,最多能装满多少盒? 错解:35-6=29(盒)答:可以装满29盒。 错因分析: 学生没有理解题意,也不会思考,所以不能正确列出算式。 思路点拨: 学生可以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的方式来理解题目的意思,并学会用算式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上题答案如下:35-6-6-6-6-6=5(瓶)。答:可以装满5盒。 练习强化: 1.21个篮球,4个装一箱,能装满几箱?

(1)先圈一圈。 (2)再用减法解答。 口答:能装满箱,还剩下个。 2.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3.一共有13个人,每4个小朋友分成一组,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 4. 参考答案 1. (1)答案略 (2)21 -4 -4 -4 -4 -4 口答:可以装满5箱,还剩1个。 17 1316 9 5 1 21

2.25-7-7-7=4(个) 口答:最多可以分给4个小组。 3.13-4-4-4=1(人) 口答:最多可以分给3个小组。 4.24-8-8-8=0(箱) 口答:需要3次才能把苹果全部运完。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找规律,数字游戏。 【答案】 【解析】 2. 【答案】; 【解析】 3.照这样排下去,第8个应是什么图形?()A. B. C.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精细管理之前提

[精细化管理论坛]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精细管理之前提 遂昌农信联社:林水华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层次是个性化。 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为主要目标的。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笔者认为,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则是一切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为了帮助理清工作思路、解决问题,切实提高管理者的洞察能力和管理水平,笔者就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结合大家的文章,发表一点粗浅的见解。 一、正确认识问题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汉语词汇》:问题是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按矛盾论的观点:有发展就有矛盾,每个单位都不例外。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没有矛盾也就没有发展。所谓“矛盾的普遍性”说的就是这一点。

存在问题毫不奇怪,没有发现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那么,是等矛盾激化还是在矛盾激化前先发现它,这是一个工作态度问题;是解决矛盾还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前期认识的不同,决定了领导的工作方式也不同。作为管理者应认真学习并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相关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游刃于各种矛盾之中。 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是相辅相成的 一般而言,发现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提高的。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要求我们,应该这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收集问题——确认问题——分析问题——找出主要问题——解决主要问题——解决次要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循环)。 一方面,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周围的信息,去发现问题,进而才能顺利地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有人往往对存在的问题麻木,或者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在“发现问题”这一步就落后他人了,何谈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个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积极面对问题,主动承担责任。 不要害怕问题,不要有丢脸的心态,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008-05-02 记者:中国的孩子,越小越爱提问,越大越不爱提问。孩子每天只会解答老师的习题、问题,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黄全愈:很多人都认为,孩子长大了,不爱提问是正常的事――因为他们会解决问题了,就不用再提那么傻的问题了。如果说,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想进一步追问:解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即什么结构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些研究,就会发现那都是些“常态结构问题”。 “常态结构问题”――顾名思义,问题的构成是有规可循的,可以找到答案的,答案如果不是唯一的,也是有对错之分的。 “非常态结构问题”――问题的构成是无规可循的,有无答案是不确定的,即使有答案也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可能有多种,也可能没有对错之分。 中国的教育强调“传道、授业、解惑”,采取的方式是由大人为孩子“发现问题”,然后交给孩子去解决。由于这些所谓的“问题”都是已知世界的问题,所以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的只是孩子解答已知世界问题的能力。老师给的“问题”再高深,再玄妙,都比不上学生自由地“启疑”。只有那些让老师措手不及、狼狈不堪、顾此失彼、疲于应对的问题,才有可能超出已知世界的范围触及未知的领域。 如果孩子每天只知解答老师的现成的问题,那不等于磨灭了孩子自由“启疑”的天性,使他们丧失了探索、求知的本能吗?如果孩子不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习,那和机械模仿、简单重复劳动有何区别?孩子一旦养成了这种不思考、不提问、不“启疑”的学习习惯,那就将长期处于受制于人、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甚至会永无翻身之日。 所以,分数挂帅、题海战术、纸上谈兵、填鸭教学、恶补奥数等等,这些不过是在“常态结构问题”的范围内纵横驰骋、横刀跃马罢了,离诺贝尔奖的“七寸”还差十万八千里。只有学生自己提出的“非常态结构问题”越多,才有可能离诺贝尔奖越近。 记者:中国的教育是把有问题的考生教得没问题了;美国的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了,孩子越学,问题越多,这是怎么回事? 黄全愈: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更具有实质意义,因为解决问题不过是数学或实验的技巧罢了。”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颖的角度思考旧的问题,那才是需要想象力的,只有解答好了这些问题,才能算是科学进步。

创新利器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创新利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引言 创新能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可以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得到激发和提升。事实证明创新和其他活动一样,也具有自身一套内在的规律和方法。熟知和掌握这些创新规律与原理知识对于提升我们的创新水平和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创建了一门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以他为首的专家们通过对数百万件发明专利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认为许多技术问题可以利用解决其他领域或相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发明创造遵循共同的规律。TRIZ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最少的外部资源消除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矛盾而使系统向理想状态发展”,基于这一思想,TRIZ发展了一种崭新的分析式思维方法,即“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对问题着手解决之前首先勾画出理想的解决目标,进而设法消除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矛盾”。掌握该理论的人不仅能提高发明的成功率、缩短发明的周期,也可使发明问题具有可预见性。 学习、研究、应用、推广TRIZ理论可以大大缩短发明创造的进程,提升产品的创新水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理论和方法体系。 TRIZ理论的发展历程 1946年,阿奇舒勒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阿奇舒勒在前苏联里海海军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以后数十年中,阿奇舒勒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在前苏联,TRIZ方法一直被作为大学专业技术必修科目,且已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 苏联解体后,大批TRIZ研究者移居美国等西方国家,TRIZ流传于西方,受到极大重视,TRIZ的研究与实践得以迅速普及和发展。西北欧、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出现了以TRIZ为基础的研究、咨询机构和公司,一些大学将TRIZ列为工程设计方法学课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TRIZ理论和方法已经发展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

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句子

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句子 本文是关于关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句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旦你年过五十,你会充满信心,你开始根据经验说话而不是凭思考想出一些东西来。 我们所有最大悲哀就是嬉戏,原因是嬉戏最能妨碍我们的思考,而且能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死亡。 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 大问题解决了,小派别就会产生。 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个万丈深渊。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自动自发:主动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 自然界是解决科学难题的最好的和最客观的老师。 革命军队所以必要,是因为只有强有力才能解决伟大的历史使命,而在现代斗争,强力的组织就是军事组织。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 真心真意关心弱势群体,切实解决群众疾苦,化解社会矛盾。 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在对生活存在理智的清醒的态度的情况下,人们就能够战胜他们过去认为不能解决的悲剧。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 一个人如果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开始,则会以肯定结束。 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

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逻辑的思考,以及乍然闪现的灵感。 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为了正确地认识真理,我们首先必须怀疑它并同它并同它辩论。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案例 TRIZ应用实例——BMW车外形设计 应用背景:在欧洲那些最初为行人和马车修建的城市里,虽然燃料费用已经颇高,然而交通仍然非常拥挤。为改善此种状况,市政府通过加税提高大型汽车在城市里的费用,以鼓励小型汽车的生产。 目前市场上无甚特色的小型汽车,在某种意义上,还不能成为有钱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生产大型豪华私人轿车为主的德国宝马和奔驰公司,准备联合开发出一种名牌智能化的小型汽车,使其在汽车市场上独领风骚。 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出的系列新款迷你形汽车,在城市中使用非常方便:可以增加道路的使用空间,减轻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挤,容易停车,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价格更为经济、性能更为有效的新型汽车。 问题描述:车身较长,在碰撞中有一个大的变形空间,可以吸收能量,缓解交通事故对人的冲击力,减轻对乘车者的人身伤害。但此种汽车体积较大,比较笨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挤。而迷你形汽车因为车身较短,不具备这种变形缓冲功能。系统存在的技术矛盾:迷你形汽车车身短与在交通事故中防撞性能降低的矛盾。 解决思路和关键步骤: 本实例应用TRIZ理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本实例的技术特性矛盾对: 运动物体尺寸(Area of moving object):物体的线性尺寸。此例中为长度变短;

能量的消耗(Loss of energy)。 得出相应的创新原理: 15# Dynamicity 动态性 17# Shift to a new dimension 一维变多维 应用15#创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5# 创新原理为“动态性”,提高运动目标的面积参数(improve the “area of moving object” parameter)。 迷你形汽车的引擎被设计的位于车身下面,以增加引擎和乘客分隔空间的大小。与客车相比,提升了位于碰撞影响区域上面的乘客空间。其动力装置是一台 600cc 涡轮控制的3汽缸发动机——完全电控的发动机系统,没有机械连杆与油门或变速杆连接。这种装置激活6速自动变速箱,变速箱可以在若干模式下运作,从完全自动到手工触摸转移,不必使用离合器。 应用17#创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7#创新原理为“一维变多维”,将物体一维直线运动变为二维平面运动。迷你形汽车的动力机车安装在滑翔架上,碰撞时车身沿斜面运动,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并增强了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与Mercedes最近揭开的一种概念车F300 Life Jet作比较发现,虽然微小,这种智能型汽车似乎极其宽敞。乘车者坐在在前后纵向排列的两个座位里,前面两个车轮由铰链连接,车身坐落在此悬浮臂上,像摩托车一样,经由一种倾角控制系统控制转向端活动,并且车身前部可以斜靠进入边角。 结论:迷你形汽车本身并没有使用特殊材料来吸收能量,仅仅做了结构上的创新,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便可堪与一辆普通轿车相婢美。本实例遵循TRIZ理论的基本原则:没有增加新的材料而实现了其预定功能。 应用背景:实际应用中,标准的六角形螺母常常会因为拧紧时用力过大或者使用时间过长、螺母的六角形外表面被腐蚀,使表面遭到破坏。螺母被破坏后,使用普通的传统型扳手往往不能再松动螺母,有时甚至会使情况更加恶化,也

努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89314602.html, 努力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侯磊 来源:《领导之友》2013年第06期 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的天职与使命。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与领导干部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你不强大,问题就会强大。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 (1) 实践告诉我,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是领导干部的天职与使命。工作是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推进的。要做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注意提高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领导工作的生命线和价值追求。 (2) 问题是什么?是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工作中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问题也客观存在。问题之所以称其为问题,是因为它永远不会自动消失。你不去解决它,它就会持续不断地给工作带来负能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看能力的大小;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对待问题的心态。成功者与失败者主要差别之一,就在于他们对待和解决问题的心态迥然不同。世界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不想解决问题的人。“为官避事平生耻”。既然登上了领导岗位,一定要做一名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主动积极地解决问题的好“官”。 (3) 要树立把问题当财富的理念。存在问题固然不好,但只要认识到它的存在,并致力于真正去解决它、攻克它,我们就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丰厚的财富。问题具有开拓新知的价值,发现问题往往是进步的开始。把问题当作财富,不仅是成功者践行和推崇的成才之道,也是推动事业发展的经验总结;盯着问题开展工作,不仅是事业取得成功的秘诀,也是确保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问题实质上是提高领导能力的支点。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是在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过程中提高的。 (4)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增强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认识问题的感悟性,从哲学角度讲,是人们对存在问题的能动性、探索性和前瞻性反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增强问题意识,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核心在于分析问题,关键在于认识问题。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衡量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工作标准、领导境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 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简介(一) 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特工与前苏联的克格勃曾经进行过无数次惊心动魄的间谍战,其中一次就是围绕被称为神奇的“点金术”展开的。因为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惊异于前苏联在军事、工业等方面的创造能力,他们把创造这种奇迹的神秘武器称为“点金术”,可结果强大的克格勃使欧美国家只能望“术”兴叹。那么这种神奇的“点金术”到底是什么呢?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这个“点金术”就是当前世界上著名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被简称为TRIZ理论,TRIZ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缩写,是由前苏联发明家阿奇舒勒在1946年创立的,因而阿奇舒勒也被尊称为TRIZ理论之父。TRIZ 理论被公认为是使人聪明的理论。 1946年,阿奇舒勒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研究工作。当时阿奇舒勒在前苏联里海海军专利局工作,在处理世界各国著名的发明专利过程中,他总是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当人们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时,是否有可遵循的科学方法和法则,从而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难题呢?答案是肯定的!阿奇舒勒发现任何领域的产品改进、技术的变革、创新和生物系统一样,都存在产生、生长、成熟、衰老、灭亡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未来发展趋势。以后数十年中,阿奇舒勒穷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TRIZ理论的研究和完善。在他的领导下,前苏联的数十家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组成了TRIZ的研究团体,分析了世界近250万份高水平的发明专利,总结出各种技术发展进化遵循的规律模式,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建立一个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创新开发的各种方法、算法组成的综合理论体系,并综合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和法则,建立起TRIZ理论体系。 TRIZ的核心是技术进化原理。按这一原理,技术系统一直处于进化之中,解决矛盾是其进化的推动力。它们大致可以分为3类:TRIZ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知识数据库。其中,TRIZ的理论基础对于产品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分析工具是TRIZ用来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或模式,它们使TRIZ理论能够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其中包括矛盾矩阵、物-场分析、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等;

人教版一年级用数学之——用相同数连减

用相同数连减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条件和问题,为解决问题积累活动经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进行解决新问题的尝试。 3、让学生充分经历分一分、圈一圈、减一减的过程,为学习除法作准备。 学习重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减去相同数实际问题。 易错易混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减去相同数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吃了多少个桃子? 6+6=12(个) ②还剩多少个桃子? 15-6-6=3(个)或15-(6+6)=3(个) 二、揭题板书:用相同数连减解决问题 三、学法指导 1、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爷爷买了15个桃子,吃6个 我也吃了6个。

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2、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有三种方法: ①把橘子每9个圈起来,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②列减法算式来算一算。 28-9-9-9=1(个) 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③用带箭头的算是来分一分。 28 -9 -9 -9 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3、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进行方法优化) 4、检查。 可以用加法检验,3袋是9+9+9=27(个),加上剩下的1个,正好28个。 五、基础检测 我做了25个面包,每个小组分7个面包。最多可以分给几个小组? (1)先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能力提升 13个小朋友,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还剩下几人? 七、勇攀高峰

六月共有30天,含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八、归纳梳理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九、板书设计 用相同数连减解决问题 ①把橘子每9个圈起来。②列减法算式来算一算。 28-9-9-9=1(个) 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③用带箭头的算是来分一分。 28 -9 -9 -9 答: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十、教后记

TRIZ创新理论

TRIZ创新理论简介 TRIZ是俄文теории решения 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 задач 的英文音译T 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其英文全称是Theory of the Solution of Inventive Problems(发明问题解决理) TRIZ是基于知识的、面向人的发明问题解决系统化方法学。 TRIZ是基于知识的方法: (1)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启发式方法的知识。这些知识是从全世界范围内的专利中抽象出来的,TRIZ仅采用为数不多的基于产品进化趋势的客观启发式方法; (2)TRIZ大量采用自然科学及工程中的效应知识; (3)TRIZ利用出现问题领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技术本身、相似或相反的技术或过程、环境、发展及进化; (4)TRIZ是面向人的方法,即TRIZ中的启发式方法是面向设计者的,不是面向机器的。 TRIZ理论本身是基于将系统分解为子系统、区分有用及有害功能的实践,这些分解取决于问题及环境,本身就有随机性。计算机软件仅起支持作用,而不能完全代替设计者,需要为处理这些随机问题的设计者们提供方法与工具。 TRIZ是系统化的方法: (1)在TRIZ中,问题的分析采用了通用及详细的模型,该模型中问题的系统化知识是重要的; (2)解决问题的过程系统化,以方便的应用已有的知识。 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1)为了取得创新解,需要解决设计中的冲突,但解决冲突的某些步骤是不知道的; (2)未知的解往往可以被虚构的理想解代替; (3)通常理想解可通过环境或系统本身的资源获得; (4)通常理想解可通过已知的系统进化趋势推断。 Triz 顺畅点解释为: “推创”(推动科技创新的发明) TRIZ由一位俄国学者阿利赫舒列尔(G.S.Altshuller,又译根里奇·阿奇舒勒)及他的同事于1946年最先提出,最初是从二十万份专利中取出符合要求的四万份作为各种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他们从这些最有效的解中抽象出了TRIZ解决发明问题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又可以普遍的适用于新出现的发明问题,协助人们获得这些发明问题的最有效的解。现在,国际上已经对超过2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竞赛心得 Team 13772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已经过去10天了,好好梳理了整个年度的赛事以后,来谈一谈这场建模大赛吧。作为2012年的首场数学建模大赛,既是在2011华东赛(校赛)、2011全国赛练手之后的关键一战,也是2012年各项数学建模大赛的开始。 一、组建团队 数学建模大赛简而言之就是3人一组,对于给定的问题,求解,最终完成一篇论文上交的比赛。3个人在队伍之中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才能完成最好的效果。基本上任务上的分工要包括数学模型的抽象与建立,程序的编写,模拟与仿真,验证和论文书写这几大块。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数学系的同学能够用数学的思想将模型建立起来,一个软件工程或者计算机系的同学能够用matlab或者C语言解决模型中的最优问题,枚举或者高级算法出解。一位论文结构思路清晰的同学架构整篇论文。这样的一种搭配方式可以使大家在整个问题的推进过程中,工作量相当,大家可以一起工作,避免了在工作中的拖沓,耽误了问题的解决。 我们的队伍在参加最初的华东赛(校赛)的时候就组建起来了,多次的磨合之后能够很好的分工协作,共同面对于解决问题。如果在美赛前临时组建团队的话,缺少磨合可能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想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可以早做打算。我们组的成员分工基本上工作量相当,配合也比较默契了。杨桐负责协调解题的进度,作为英语最好的同学,自然承担起了论文书写的工作,还兼顾了对大家提出算法筛选的工作;董礼负责数学建模部分,文章中需要导入图片的相关工作,以及matlab的编程工作;杜博闻就负责C语言编程部分,包括求解验证与模拟仿真。虽然我们当中没有来自数学系的同学,但是由于杨桐与董礼在数理强化班扎实的数学功底足以完成与数学相关的工作。 二、报名参赛 同济在组织大家报名参赛的工作还是做了很多的,通知都放到了同济大学的官方首页上,虽然参赛的队伍还是寥寥无几,大约8队吧。在报名参赛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清楚你是要参加MCM(数学建模竞赛)还是ICM(交叉学科竞赛)。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参加MCM,也会有部分人才加ICM。据说,ICM的题目前几年都与环境有关,今年好像是和犯罪嫌疑人有关。导师的选择与选题几乎同时进行,在寒假前完成报名和确认的工作,基本上这一阶段就告一段落了。寒假回家,好好准备参加比赛。 三、完成选题 在最初的选题似乎是一件最纠结的事情,当你确定选题以后,就针对这一道题一直进行下去,没有回头了。所以在最初选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了解题目所覆盖的知识面以及自己所能够查找和利用的资料以及资源。建议综合三个人的情况,来确定选题。对于美赛而言,MCM可以在A题或者B题中选择一题,其中A题一般为连续型问题,而B题为离散型问题;而ICM只能选择C题作答。针对题目你需要考虑哪一道题你能够做出写出很出彩的东西与别人不一样。 用神人写的一句很经典的话来概括今年的所有题目:

同数连减解决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同数连减)》 《解决问题(同数连减)》教学设计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李智君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学会用简单、清楚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 2、经历分一分、圈一圈、减一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经历分一分、圈一圈、减一减…的过程,学会用简单、清楚的方式表达思考过程; 2、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境 1、口算训练。 师:请拿出①号学习单,进行1分钟口算。 学生独立口算。 反馈。 2、创设情境。 师:你们口算得又对又快,真棒!下面让我们跟着大屏幕到橘园去看看吧!(课件欣赏) 二、实践 1、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分一分,同桌间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就来装橘子吧!怎样装呢?(课件)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8个橘子,9个装一袋)要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装满几袋?)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完整地读题) 师:“可以装满几袋”该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揭示课题) 师:请你们拿出圆片来代替橘子分一分,分完后再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动手分一分,分完后再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⑵演示 请一人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学生分完后)师:你是怎样分的,把你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看看,然后学生交流。

提问:①你是怎样分的?②为什么9个分一堆?③可以装满几袋? 师:为什么说剩下的1个不够分一袋呢?(理解“装满”) 小结:通过分一分我们知道了“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2、解题策略。 师:想一想,你能把刚才分的过程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吗?(学生思考)请拿出②号学习单,把你想的方法表示出来。 把你的方法给你的同桌看一看、说一说 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怎样表示的?给大家说说(投影展示不同的方法)分2个层次进行: ①已学过的方法: a.圈一圈: 让上台的学生自己说一说。 师:有哪些同学也用的这个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b.列表: 也让上台的学生自己说一说。 ②新的方法: c.减一减: 师:他们刚才用了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表示,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⑴箭头形式表示: 让上台的学生自己说一说用箭头形式表示的方法 师:这个方法谁听懂了?也来说一说吧。(生说师板书写过程) 师:从哪儿可看出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⑵算式形式表示: 师:有哪些同学的方法与他们一样?还有其他方法吗? 让上台的学生自己说一说列算式的方法。 师:你的这个方法与箭头表示的方法都叫“减一减”的方法。 3、梳理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圈一圈、列表、减一减”的方法来解决装橘子的问题(演示各方法)。 4、验证检查。 师:这样解答对吗?谁来验证一下? 师:检查验证,是解决问题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一定要养成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师:回想一下,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你是按哪几步完成的? 三、体验 1、第78页:做一做 师:你能按这几步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学生在书上完成)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实例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实例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技术创新应用案例 TRIZ应用实例——BMW车外形设计 应用背景:在欧洲那些最初为行人和马车修建的城市里,虽然燃料费用已经颇高,然而交通仍然非常拥挤。为改善此种状况,市政府通过加税提高大型汽车在城市里的费用,以鼓励小型汽车的生产。 目前市场上无甚特色的小型汽车,在某种意义上,还不能成为有钱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以生产大型豪华私人轿车为主的德国宝马和奔驰公司,准备联合开发出一种名牌智能化的小型汽车,使其在汽车市场上独领风骚。 有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出的系列新款迷你形汽车,在城市中使用非常方便:可以增加道路的使用空间,减轻空气污染,缓解交通拥挤,容易停车,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价格更为经济、性能更为有效的新型汽车。 问题描述:车身较长,在碰撞中有一个大的变形空间,可以吸收能量,缓解交通事故对人的冲击力,减轻对乘车者的人身伤害。但此种汽车体积较大,比较笨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交通拥挤。而迷你形汽车因为车身较短,不具备这种变

形缓冲功能。系统存在的技术矛盾:迷你形汽车车身短与在交通事故中防撞性能降 低的矛盾。 解决思路和关键步骤: 本实例应用TRIZ理论来解决问题。根据本实例的技术特性矛盾对: 运动物体尺寸(Area of moving object):物体的线性尺寸。此例中为长度变短; 能量的消耗(Loss of energy)。 得出相应的创新原理: 15# Dynamicity 动态性 17# Shift to a new dimension 一维变多维 应用15,创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5# 创新原理为“动态性”,提高运动目标的面积参数(improve the “area of moving object” parameter)。 迷你形汽车的引擎被设计的位于车身下面,以增加引擎和乘客分隔空间的大 小。与客车相比,提升了位于碰撞影响区域上面的乘客空间。其动力装置是一台 600cc 涡轮控制的3汽缸发动机——完全电控的发动机系统,没有机械连杆与油门 或变速杆连接。这种装置激活6速自动变速箱,变速箱可以在若干模式下运作,从 完全自动到手工触摸转移,不必使用离合器。 应用17,创新原理可以得到如下解决方案: 17#创新原理为“一维变多维”,将物体一维直线运动变为二维平面运动。迷 你形汽车的动力机车安装在滑翔架上,碰撞时车身沿斜面运动,减轻碰撞时的冲击力,并增强了其抵抗外力变形的能力。 与Mercedes最近揭开的一种概念车F300 Life Jet作比较发现,虽然微小, 这种智能型汽车似乎极其宽敞。乘车者坐在在前后纵向排列的两个座位里,前面两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解决连减同数实际问题

《解决连减同数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陆光婵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8 页例5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继续体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丰富解题策略。 2.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清晰地认识连减同数的问题,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为今后学习除法做好铺垫。 3. 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形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印有橘子的图片、纸袋和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课件出示:填一填 (1)4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个一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3)45连续减5;45 ()()()()()。 (4)72连续减7;72 ()()()()()。学生在作业纸上独立完成,教师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在上新课之前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做铺垫。】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仔细观察,发现信息 师: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 【学情预测:苹果、草莓、西瓜······】 师:老师最爱吃橘子,昨天就买了一些,看(多媒体出示例5的情景图),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中发现那些信息? 【学情预测:有28个橘子,每9个装一袋······】 2. 认真思考,提出问题 师:通过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情预测: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能装几袋?需要几个袋子?······】 老师板书:可以装几袋?需要几个袋子? 师:同学们自己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太棒了!能在“可以装几袋?”这个问题里添上一个字,使其更符合实际生活的要求吗?【学情预测:尽量引出“可以装满几袋?”】 师:“可以装几袋?”与“可以装满几袋?”一样吗?怎样理解“装满”呢? 【学情预测:不一样,装满就是要装入9个橘子,装不够9个橘子就不是装满。·····】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课后作业参考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课后作业 一、对TRIZ理论体系的简述。 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2、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3、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 TRIZ理论主要体系: 1. 8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2. IFR最终理想解 3. 40个发明原理 4. 39个通用参数和阿奇舒勒矛盾矩阵 5. 物理矛盾和分离原理 6. 物-场模型分析 7. 76个标准解法 8. ARIZ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 9. 科学原理知识库 二、TRIZ的解题模式。 TRIZ有5种解题有5种思维: 1、九屏幕法(超系统,当前系统,子系统) 2、人小法 3、金鱼法 4、STC算子

5、IFR 三、什么是惯性思维?举几个例子。 答:惯性思维是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所以如此命名。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但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绝对的用处,它是人们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指导,人们因此可以高效率地完成日常事务,而不必在一处思考我是该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 例子:1、很多人小时候玩过这样一个游戏:你先不停的说“月亮”,别人问:“后羿射的是什么?”你肯定会不假思索地说“月亮”。 2、有一个学者给他的学徒们讲了一个故事:五金店里面来了一个哑巴,他想买一个钉子。他对着服务员左手做拿钉子状,右手做握锤状,用右手锤左手。服务员给了他一把锤子。哑巴摇摇头,用右手指左手。服务员给了他一枚钉子,哑巴很满意,就离开了。这时五金店又来了一个盲人,他想买一把剪刀。这时,学者就问:这个盲人怎样以最快捷的方式买到剪刀呢?一个学徒说,他只要用手作剪东西状就可以了。其他学徒也纷纷表示赞成。学者笑着说,你们都错了,盲人只要开口讲一声就行。 3、赵本山的地上几个猴,树上几个猴的问题,范伟就理所当然地老是答错。 四、什么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请将两种思维相结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答: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收敛思维相对。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思维是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有更多的创造性,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多感官性的特点。 收敛思维也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形式,与发散思维不同,发散思维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从这一问题出发,想的办法、途径越多越好,总是追求还有没有更多的办法。而收敛思维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在众多的现象、线索、信息中,向着问题一个方向思考,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或发散思维中针对问题的最好办法去得出最好的结论和最好的解决办法。 解决生活问题的表现在于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相互关联的,发散思维广泛收集了方法便提供给收敛思维很多加工的对象,在两者的配合下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才思考出来。例如发源于美国的“头脑风暴法”,为一些组织企业等提供了很多合理方案。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如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如何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编制:高飞——老师时间:2009年12月15日 第一课程前言: 美容行业发展至今历经萌芽、发展,及准成熟阶段,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美容会所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例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如客户管理问题,销售问题,人员管理问题、服务质量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美容会所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市场开拓、新项目引进,品牌连锁制的规划与发展等多种多样的问题。而一家成功经营的美容会所也将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和创新。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和员工,不仅仅有优秀的业绩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美容会所管理者问题处理失败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忽略管理工作中的细节及小事。 有时候工作中的问题是比较细小的,但是许多时候,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问题,有时将会导致大的灾难或影响了美容会所的高效运营。 要让工作取得顺利进展,中层管理者就是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就是要从细微处着手,把每一个小问题都消灭在萌芽之中,管理者成功处理问题经验的积累,能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胜利。所以每位管理者要永远记住——“管理中无小事”。

例1:中国大酒店成立之初,也发生过这样一个能够给我们启示的重要案例。 当时,酒店的一个外籍主管负责工作。一天,他来到一间客房检查服务员的工作。他发现桌子上的茶杯摆放有问题。酒店要求茶杯印有“中国大酒店”商标的一侧要朝向房门,让旅客一进门就能够看到,但是他发现茶杯上的那几个字却没有被凸显,而是被摆向了相反的方向。于是,他在众人面前狠狠地批评了那个服务员。 这个服务员受不了,被人当众斥责的羞辱,便与经理顶撞起来。她还争执说:“这仅仅是一点小事,并不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客人也不会计较,你分明是鸡蛋里挑骨头,小题大做,欺人太甚!” 哪位外籍主管对这个服务员的态度非常反感,他认为摆错杯子不是一件小事,这其中反映出来的是酒店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问题,于是就和他理论起来。这场争执引起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并在酒店员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当天,受了顶撞的外籍主管也很委屈,找到酒店总经理反映情况。总经理诚恳的说:“这一场争执完全可以避免的.”请问大家,总经理会怎么说?这件事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案例2:某会所在当地比较知名,每天除了预约定位的客人外,还有很多产品公司的业务员纷纷到访,通过赠送一些产品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