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绪论

一、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二、中医学“四大经典”

1、《黄帝经》: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2、《难经》:可作为《经》的辅翼,充实了《经》的容。

3、《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等。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1、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人体形体结构的整体性、生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体性和诊治上的整体性。

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包括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理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三)、辨证论治

1 、概念:辨证—所谓“辨”,有审辨,甄别等意思。辩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及邪正关系等情况作出判断,并概括为某种证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即在辨证后,针对病情本质,给予恰当正确的治疗用药。

2、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脏腑官窍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变过程,反应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本质。(强调整个过程)

3、症:中医学中的症状和体征可统称症状,简称“症”(强调某个点)

4、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

6、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7、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用不同的治法进行治疗。

第一章

(一)、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发

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

2、基本观念: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万物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

变化。

3、阴阳的概念:阴阳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既可以表示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

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也可以表示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4、阴阳的特性

①、相关性②、普遍性③、相对性④、规定性。

5、阴阳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的相互交感②阴阳的对立制约③阴阳的互根互用④阴阳的消长平衡

⑤阴阳的相互转化

6、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7、药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

8、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二)、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

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

变化。

3、五行的特性:

①木:“木日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②火:“火日炎上”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与现象。

③土:“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现象。

④金:“金日从革”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⑤水:“水日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4、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表(课本24页)

5、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又称相胜),五行制化(p25)

6、相乘与相侮:

①、五行相乘:即相克太过(过克);乘指以强玲弱,克制太过;如木过克土。

②、五行相侮:即反向克制(反克);侮,指欺侮,欺凌;如土反克木。

第三章藏象学

一、藏象理论

1、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的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

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2、脏腑,是脏的总称。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3、特点: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亦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属于“腑”;但生理功能却是“藏而不泻”

,类似于脏。

4、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原因:(重点)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它五腑相同,中空有腔的囊状器官;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水谷之消化吸收;胆与肝相表里,因此为六腑。

胆不与水谷相直接接触,与胃、肠有别;胆盛之胆汁,又称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故为奇恒之腑。

二、五脏

6、心

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明。

心的系统联系: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7、肺

主要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和肃降(3)通调水道(4)肺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联属:肺在志为悲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与秋气相通应。

8、脾

主要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

系统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面,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9、肝

主要功能:主疏泻、主藏血

系统联属: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与春气相通应。

10、肾(肾为先天之本)

主要功能: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保持呼吸的深度,肺保持呼吸的频率)

、精:先天之精:禀受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系统联属: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主骨生髓,其华生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三、六腑

1、胆(肝主谋略,胆主决断)

主要功能:贮存和排泻胆汁,主决断

2、胃主要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3、小肠主要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4、大肠主要功能:主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主要功能:贮尿排尿

6、三焦主要功能: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四、奇恒之腑

1、概念: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2、特点:形态多为中空有腔而似腑;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泄;除胆外,与

五脏没有表里配合;没有五行配属。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一)、精

1、概念:指体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①、广义之精,是泛指体所有的精粹物质,包括人体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所需的所有物质②、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精的功能:①、繁衍生殖,②促进生长发育,③生髓化血,④濡养脏腑。二)、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的运动,称“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

2、气的功能: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

3、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4、宗气:生成:由脾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清气相结合而成。

功能:①走息到,推动肺的呼吸;②贯心脉以行气血,即温煦心脏,贯注心脏,以推动其气血;③下资元气。

5、卫气的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②温养肌肉、皮毛即脏腑;③调节腠理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6、卫气与营气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②、不同点:营气卫气

来源水谷精微中的精纯柔和部分水谷精微中的慓悍滑疾部分

阴阳属阴,营阴属阳,卫阳

分布行于脉中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以营养周身温养肌表,护卫人体,调控汗液排泄

7、津与液的异同:

相同点:源于水谷,生成于脾胃,随气血运行而流布于经脉外

不同点成分质地流动性分布功能津水分为主清稀较大体表肌肤、肌肉孔窍、血脉滋润液水分与营稠厚较小骨节、脏腑、脑髓、关节腔濡养养成分

第六章、病因

一、六淫

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又称为六邪

2、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

3、其共同的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转化性。

4、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 ③寒性收引

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邪升散,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

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①燥性干涩,②易伤津液③燥易伤肺

6)热(火)邪:①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基础》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时间2012年6月日 2012年6月 诊法 ?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 ?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 ?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黑箱理论”。 ?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第一节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望神的内容:眼神、面色、反应、形态、动作等。 望神的理论意义:判断病情的轻重 推断病势的吉凶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三)失神,无神 (四)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志异常,精神错乱 ?望面色 望面色: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望面色诊病的原理: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五色分属于五脏。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2、客色: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正常面色 (二)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者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 (二)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 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青色 2 、赤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气脱。 面色苍白无华:主气血虚亏,血虚尤为多见 面色晄白:多主阳气虚衰,水湿不运。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面黑浅淡:肾阳虚寒。 面黑而干:肾精亏耗。 目眶色黑:肾虚水泛。 面色黧黑,伴肌肤甲错:为瘀血内停。 ?望形态 (二)望姿态 坐:坐而俯首,气短懒言,主肺脾气虚,肾不纳气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主水气凌心。 卧:面常向里,多虚,多寒,是为阴证。 面常向外:多实,多热,是为阳证。 望舌 1、舌与内部脏腑密切相关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 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 第一章绪论 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 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 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 教材特点: 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 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 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 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 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 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 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 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 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 二、中医学的概念 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 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 2、几点说明: 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 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 三、中医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 《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 ①《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②《难经》 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 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①《伤寒杂病论》 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 ②《神农本草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 作者:不详 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 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 ①《脉经》 1 / 22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

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5)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一事物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重、极、甚都是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因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定义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整体观念主要内容 1)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 a.形态结构的统一性 b.生命物质的统一性 c.机能活动的统一性 2)人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性 a.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b.人与社会的统一性 整体观念的意义 1)整体生理观 2)整体病理观 3)整体诊断观 4)整体防治观 5)整体观现实意义:a.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b.强调天地人三才一体;c.强调人命至重 辨证论治 (1)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方面,是中医察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就是通过对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的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病史)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从而辨识出疾病在这一特定时间范围的原因、病位、性质及邪正关系等病理本质内容,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则是在辩证基础上所确定的治疗法则。 (2)“症”、“病”、“证”的区别联系: 1)症: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单个的独立的具体表现,包括症状和体征。 2)病:是机体发生病变时,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所作的概括。 3)证:指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特定病理阶段的 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邪正盛衰)四要素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病变本质。 “症”、“病”、“证”三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症是证的依据,证的本质即是由一组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反映出来的。证是病的某一特定阶段病理变化的实质,中医学尤注重对证的辨识。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精:在古代哲学中又称精气,泛指气,是指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包括人体)的本原,有时是指气的精粹部分。在中医学中,精是指精,是人体生命的构成本原,是一种有形的液态物质。 (2)气:是无形而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在中医学中,气是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是无形的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 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1)气机:指气的运动。 2)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中各种变化的过程。 (3)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阴阳的属性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代朴素的宇宙观和方法论。 阴阳的基本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凡运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范畴。 凡静止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的范畴。 阴阳的属性 1)阴阳的普遍性 2)阴阳的相关性 3)阴阳的相对性 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之间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4)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 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自己整理中医学期考笔记大全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学科。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 1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医理论体系的萌芽和奠基阶段 (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难经》:在《黄帝内经》基础上有所补充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2 两晋隋唐时期——中药学理论体系充实、融合和临床学科发展阶段 (唐: 我国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3 宋金元时期——学术争鸣、理论突破、派系丛生阶段 金元四大家 ①刘完素:火热论,擅用寒凉药物以清泄火热,后人称其为“寒凉派”。 ②张从正:攻邪论,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后人称其为“攻邪派”。 ③李杲:创立内伤脾胃学说,治病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其为“补土派”。 ④朱震亨:力倡在“相火论”基础上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疗上倡导滋阴降火,后人称其为“滋阴派”。 4 明清时期——综合集成和发展阶段 5 近现代——中医药学在坎坷中发展中孕育着新的腾飞 ★不治己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即病防变) 《难经》从既病防变的角度与《内经》共同支撑了“治未病”的理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被尊为医祖的医学家——扁鹊 被尊为医圣的医学家——张仲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如何分类 上品120种为上,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阿胶;中品120 种为臣,无毒或有毒,主养性,具补养及治疗疾病之功效,如鹿茸;下品125种为佐使,多有毒,不可久服,多为除寒热、破积聚的药物,主治病,如附子等。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唐·孙思邈编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并开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药王”。 ★中医提出《温疫论》的年代 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指出“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将病因学推进了一步。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恒动观念——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分析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⒈生理上的恒动观 ⒉病理上的恒动观 ⒊疾病防治上的恒动观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与论治 ⒈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多方面病理特性的概括 ⒉辨证四诊→中医理论分析→辨病因→概括为“证”综合病性、病位正邪关系 ⒊论治辨证结果→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 (二)辨证与辨病 ⒈辨病——确诊疾病——总体的认识⒉辨证——确立证候——阶段或类型 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再辨证以辨病为先,以辨证为主。 (三)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⒈同病异治——同病证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⒉异病同治——不同病类似证←相同治法。

中医学基础---第九章 辩证

第九章辩证 辨证就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各种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做出判断,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诊断过程。 中医学的辨证方法有多种,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成的。本章重点介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脏腑病辨证、外感病辨证等方法。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适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辨证;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与脏腑病辨证主要应用于内伤杂病;外感病辨证包括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辨证方法。其中六经辨证用于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用于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 第一节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辨证的纲领。八纲辨证是指在掌握四诊收集的资料基础上,根据病位的浅深、疾病性质的寒热、正邪斗争的盛衰、疾病类别的阴阳等,运用八纲理论进行分析的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诸多的论述,为八纲辨证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汉·张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将八纲与脏腑经络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伤寒病与杂病的诊治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对八纲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以阴阳为二纲,以表、里、寒、热、虚、实为六变,以二纲统六变,并将其作为辨证的纲领。明·王执中在《伤寒正脉》中亦说:“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首次运用“八纲”概念的是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祝味菊《伤寒质难》,书云:“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穷之变。”此后“八纲”被中医界广为接受,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纲领。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是各种辨证的纲领。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着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用于临床各科。尽管疾病的表现错综复杂,但可用八纲加以归纳和概括。如疾病的类别,可分为阴证与阳证;病位的浅深,可分为表证与里证;疾病的性质,可分为寒证与热证;邪正的盛衰,邪盛为实证,正虚为虚证。运用八纲辨证就能将各种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对纲领性证候,从而找出疾病的关键,掌握其要领,确定其类型,预决其趋势,为治疗指出方向。其中阴阳两纲又可以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证;里、寒、虚证为阴证,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八纲辨证是互相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如辨表里应与寒、热、虚、实相联系,辨寒热应与表、里、虚、实相联系,辨虚实又应与寒、热、表、里相联系。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纯的,常常是表里、寒热、虚实夹杂在一起,如表里同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候之间还可以出现相互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透表、寒证转热、热证转寒、实证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等。阴证、阳证也是如此,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疾病可以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又可从阳转阴,从阴转阳。因此不仅要掌握各类证候的特点,还要注意其相互间的相兼、夹杂、转化、真假等关系。 一、表里辨证 表里辨证是辨别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腠、经络在外属表;脏腑、气血阴阳、骨髓在内属里。从病势趋向论,病势由表入里是病渐加重,由里出表是病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 忌用补敛之品 12345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 外感咳嗽 12 34内伤咳嗽 567 三、哮证 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1. 发作期1 2342. 缓解期13四、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1.实喘 123 452.虚喘 1 2 3五、肺痈 1)初 234 肺痨 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补虚” 1234七、肺胀 《丹溪心法》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123 45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1.痰饮 12 2.悬饮 12 3 43.溢饮 4.支饮 12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黄土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1 234 2.齿衄 123.咳血 1 23 4.吐血 1235.便血 1 26.尿血 12 347.紫斑 123十、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可致心悸,并记载血府逐瘀汤治疗

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贯穿于预防与康复等医疗保健实践的过程。中医学在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过程中,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一、症、证、病的基本概念 (一)症的基本概念 症,即症状和体征,是机体发病而表现出来的异常表现,包括患者所诉的异常感觉与医生所诊查的各种体征。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舌苔、脉象等,都属症的概念。症是判断疾病、辨识证的主要依据,但其表现的是疾病的表面现象甚至假象,所以未必能完全反映疾病和证的本质。同一个症状,可由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其病机不尽相同,也可见于不同的疾病和证中。孤立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或证的本质,因而不能作为治疗的依据。 (二)证的基本概念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本质的概括。如脾胃虚弱证,病位在脾胃,病性为虚。证是病机的概括,病机是证的内在本质,证所反映的是疾病的本质。 证候,即证的外候,是指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如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黄,舌淡红苔白,脉沉缓,属于脾胃虚弱证的证候表现。 证具有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其一,证的个体差异性。由于人的体质差异,故感受同一病邪,可能表现为不同的证。即便同一病证,由于

个体反应性差异,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其二,证的时相性。同一疾病,由于所处于阶段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因而证也不同,如积聚,在初期、中期和晚期的不同阶段,证会发生变化。其三,证的空间性。如感冒,与不同地域的气候有关,形成风寒感冒证、风热感冒证、暑湿感冒证等。其四,证的动态性。由于疾病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影响,可不断发生变化,故证在疾病过程中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因此,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证的个体差异性、时相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特征,才能进行正确判断。 (三)病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常常有较固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要点、与相似疾病的鉴别点等。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相抗争,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形体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从而体现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损伤、障碍与修复、调节的矛盾斗争过程,即邪正斗争。 疾病反映的是贯穿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规律。如感冒、胸痹、消渴、积聚等,皆属疾病的概念。 症、证、病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所反映的重点是贯穿疾病全过程的基本矛盾,而证反映的重点是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症状和体征是认识病和证的着眼点,是病和证的基本构成要素。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组合在一起即构成证候,反映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串并叠合起来,便是疾病的全过程。因此,一种疾病可由不同的证组成,而同一证又可见于不同的疾病过程中。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基础教师教材

中医学教师教材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2、辩证论治 (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本课的重点、难点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理论是在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了解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医理论体系发展的特点。 1《黄帝内经》是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典,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2《难经》对内经学术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发挥,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3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诊断治疗紧密结合,形成了理、法、方、药的体系,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奠定基石 4《神农本草经》最早药学专著奠定了药物学发展的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人体与自然界是密切相关的,是对立统一的整体。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各脏腑、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心合小肠,主血脉,开窍于舌;肺合大肠,主气,开窍于鼻;脾合胃,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肝合胆,主筋,开窍于目;肾合膀胱,主骨,开窍于

耳等。 这种整体性,表现在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临床上就是根据这种联系和影响来指导辨证论治。 (2)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昼夜阴阳的消长,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生活习惯等,都直接影响人的生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能适应自然界有规律的变化。一旦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变化作出适应的反应时,就会发生疾病。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要明白辨证论治的概念,首先必须搞清楚病、症、证三者的概念和区别。“病”是疾病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根本矛盾。“症”是症状,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等;“证”是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各种症状的概括,包括病变部位、原因和性质,以及致病因素与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等,它深刻、全面、正确地的映了疾病的本质。 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综合、辨明病理变化的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辩证”。“论治”,就是在辨证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因此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亦为辨证的目的,又是对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辨证论治不同于“对症治疗”,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辨病治疗”。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也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则治疗方法有异,如水肿(肾炎)患者,初期发热、恶寒、浮肿、小便不利等为“风水证”,治宜宣肺发汗,利水退肿;后期见腰酸、肢冷、畏寒、面白、浮肿等为“肾阳虚衰证”,治当温肾扶阳。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如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病,均属中气下陷所致,皆可用益气升阳的方法治疗,这就是中医学常说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本课的目的和要求: 掌握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的经典著作,了解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代表性医学成就著作和人物。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整体观、辩证论治的运用概况。

中医学基础笔记1

20100301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中医学导论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其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 *两晋隋唐时期,基础理论和临床学科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针灸甲乙经》(第一步针灸学专著)《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千金要方》(第一部方剂学专著)等著名医书。 *两宋金元时期,学派分争,学术活跃,产生了陈无择的“三因学说”和寒凉、攻邪、补土、滋阴学术流派,使中医理论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明清时期,中医学的发展进入到学科分化,医学集成的阶段;同时《本草纲目》巨著问世,“命门学说”、“瘀血理论”及温病学派兴起,使中医学理论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并日趋完善。 *三因致病说把复杂的致病因素概括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张从正(张子和)--攻邪派李杲GAO(李东垣)--补土派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等提出了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著《医林改错》。 20100305中医学基础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学术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辩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辩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五脏:心肝脾肺肾 四诊:望闻问切 例:感冒(病)头痛,鼻塞,恶寒重,流清涕,发热轻,舌苔白,脉浮紧等(症)风寒表征(证)

中医学习笔记

中医学习笔记

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2:36: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壹】 2005#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2:42: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贰】 2006#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2:51: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叁】

2008#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2:56: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2009#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3:02: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2010#作者: 回复日期:2010-5-5 23:09:00 给大家推荐一个很好的笔记吧,是关于药性的图谱,大家喜欢食疗的,摸不清药性的,不知道怎样入门的,懒得看神农本草的,可以研究交流下哦。 这个笔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中医学习笔记图谱版【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