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上料系统调试方案-总

(完整版)上料系统调试方案-总

(完整版)上料系统调试方案-总
(完整版)上料系统调试方案-总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1、流程介绍 (3)

2、Z-1上料主胶带机设备性能表 (3)

3、装置设备性能 (4)

4、转换溜槽设备性能表 (5)

5、中间矿焦槽闸门设备性能表 (6)

6、上料主皮带及中间矿焦槽示意图 (7)

二、编制依据 (8)

三、单体试车的前提条件 (9)

四、电气设备试车 (10)

1、设备实物量 (10)

2、调试步骤 (11)

2、PLC开通 (14)

五、机械设备试车 (14)

1、试车前的准备 (14)

2、调试一般项目 (15)

3、试车程序及步骤 (16)

六、安全保护措施 (19)

七、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21)

八、施工用机器具 (22)

1、电气仪表、仪器配置 (22)

2、试车用机器具 (23)

九、试车组织管理体系 (24)

一、工程概况

1、流程介绍

本方案使用于太钢重点项目4350m3高炉的上料胶带机和中间矿焦槽设备无负荷单体试车至无负荷联动试车,主皮带机包含尾轮和首轮、上料皮带机本体和附属设备、主皮带机传动装置(机械室设备)张紧设备等。上料至炉顶系统控制范围主要包括:矿石、焦炭中间称量斗闸门(中间矿槽闸门2个、焦炭称量斗闸门2个);转换溜槽、取样小车、上料主皮带机(由四台10kV电机驱动,其中包括电机加热器和制动器,电机绕组温度,齿轮箱润滑系统等设备)。上料皮带机是高炉上料系统直接向高炉供料的运输设备,通过它将中间矿焦槽系统中的焦碳、矿石等原料输送到炉顶,经皮带机头部漏斗流入高炉料罐内,所以皮带机是高炉的咽喉设备之一,它担负着高炉比其他设备更为重要的动脉性工作任务。机械室是上料皮带机的动力室,是安装过程中的重要部位。

2、Z-1上料主胶带机设备性能表

3、装置设备性能

矿石(焦碳)取样装置包括取样小车、取样胶带机和上下活门三大部分。取样装置非工作期间,取样小车停留在X(Y)-101头轮的左边或右边的停机位置上。活门处于关闭状态。活门装于胶带机X (Y)-101头部溜槽上起防尘作用。取样小车开动前,先通过电液缸,将活门打开,小车沿主体机构架上的轨道移动,采集规定的料量,通过取样器漏斗,焦碳流到取样胶带机上,再经过胶带头部溜槽把焦碳

样品,装入取料箱中。

4、转换溜槽设备性能表

5、中间矿焦槽闸门设备性能表

6、上料主皮带及中间矿焦槽示意图

机械传动室

传动轮

传动轮

焦碳称量漏斗

矿石称量漏斗

张紧装置

尾轮

头轮

矿焦槽及上料主皮带机立面示意图

传动轮传动轮

机械传动室立面示意图

马达

减速箱

空载慢速传动装置

液力偶合器

滚子链联轴器机械传动室设备布置示意图

二、编制依据

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

与业主签定的施工合同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75—98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炼铁设备)YBJ208-8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家有关高炉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

YBJ 207-85《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

三、单体试车的前提条件

●经有关人员确认,机、电设备安装完毕,土建施工完毕;

●设备可传动部件运行无阻;

●所有设备紧固件必须连接牢固可靠;

●调节工具、测量工具及材料准备齐全;

●调试组织及人员分配妥当;

●确认调试期间需要检查、调整、测量的数据;

●试车区域内的场地上的施工垃圾及材料必须清扫干净;

●所有设备上及设备内部的施工遗弃物(如焊条头,脚手架,

焊渣)必须清理干净;

●试车区域范围内的孔洞必须增设临时盖板或临时栏杆;

●需要硫化的胶带已胶接完毕。

本试车是无负荷试车,由于牵涉到多个部门,因此施工协调工作尤为重要,要求有关部门紧密配合,无负荷试车就是在机电的共同配合、在不运送矿石、焦碳的前提下通过短时间运行、连续运行

以考核设备的安装质量、制造质量,如有问题及时地发现并予以解决。

四、电气设备试车

1、设备实物量

1)、中间台架

●低压设备

(A)中间漏斗闸门380V 5.5kW4台现场/中央操作

限位开关16个

(B)摆动溜槽380V 7.5kW2台现场/中央操作

限位开关8个

(C)取样小车380V 1台现场/中央操作(D)电动葫芦380V 7台

2)、上料皮带系统

●高压设备

(A)Z-1上料主皮带电机10KV 355KW4台现场/中央操作

●低压设备

(A)润滑泵380V 3KW4台现场操

(B)电机润滑加热器380V 2KW4台中央操作

(C)防潮加热器380V 0.4KW8台现场操作

(D)主皮带电机制动器380V 0.55KW4台现场/中央操作

(E)慢速驱动电机380V 30KW 1台现场操作

(F)电机润滑冷却水阀4台中央操作(G)跑偏开关8个

(H)拉绳开关16个

(I)料头、尾有料接近开关2个

(J)纵向撕裂4个

(K)增量型编码器1套

(L)25t行车380V 1台

(M)润滑泵站润滑泵380V 1.5KW1台

(N)润滑泵站加油泵380V 0.37KW1台

2、调试步骤

1)、单体试验

高压电机:

⑴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方法:使用2500V兆欧表,读取15秒和60秒时的绝缘电阻值。

标准:①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值,在20摄氏度的环境温度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1兆欧。

②吸收比不应低于1.2。

⑵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方法:双电桥法。试验仪表用双电桥,精度不低于0.5级。

标准:测量线间电阻,其相互间差别不应超过1%。

⑶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方法:①均匀升压,在升压过程中发现电压表指针摆动过大,电压急剧增长,冒烟,连续火花放电,应立即降压,切断电源,查明原因。

②耐压试验时,被试设备周围或电缆末端应有专人看守,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试验区内。耐压试验后,立即将调压器调到零位,然后切断电源,放电。

③耐压试验宜在干燥和常温度下进行,试验所用仪器应在有效期内。

④耐压后,随即测量被试物绝缘电阻,并与试验前测得值进行比较,数值不应减小。

图1、交流耐压基本原理图

标准:试验电压为16kV,时间为1分钟。

(4) 电动机空载运行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标准:电动机空载运行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小时,并记录电动机的电流。

低压电机:

⑴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方法:使用500V兆欧表。

标准: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兆欧。

⑵检查定子绕组各相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方法:使用直流法。

标准:极性应正确。

⑶电机运转方向确认。

⑷电动机空载运行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标准:电动机空载运行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小时,并记录电动机的电流。

2、PLC开通

●程序准备

●I/O接口试验

●系统调试

五、机械设备试车

1、试车前的准备

1、按照设计文件逐一核查设备,所有设备应安装无误,所有零部件应安装完毕;

2、设备之间的配管、接线应连接无误;

3、检查设备与基础、设备与设备、设备内部的连接件,并紧固;

4、确认作直线运动的零部件,在其行程范围内,无相干涉的物体;作回转运动的零部件,在其回转范围内无障碍物;

5、各种调节装置(如胶带机的张紧装置)应灵活;

6、电气的接线工作已结束,并且校线工作已完成;

7、所有的行程限位开关必须安装完,动作灵敏,准确;

8、经确认各干油润滑点已加注好干油,所有的齿轮箱必须加注定量牌号的润滑油,加注前先排空保护油;

9、胶带上下有无杂物妨碍运行,上下托辊是否转动灵活,头轮罩、尾轮罩、溜槽清扫器与胶带的距离是否恰当,张紧轮上下是否灵活,防跑偏行程开关是否有效。

2、调试一般项目

1)、调试原则:

●先手动,后电动。

●先点动,后连续。

●先低速,后中、高速。

2)、目测检查:运动及回转行程上无障碍物

3)、轴承温度的测量:轴承温升不得超过4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80℃,如出现短时间内温升过快现象,应立即停止,查找原因;用温度计测量温升度数。

4)、声音异常、振动的监控:设备出现异常声音及振动应立即停止运转,分析原因进行相应处理,再进行调试,对于轴承等部位的不明显异常声音,应用听音棒等专用工具判断。

5)、限位开关及传感元件的监控:低速运行油缸或转动部件,反复调整限位开关及传感元件,直到满足功能要求,不干涉其他机械动作。

6)、带全线、全部托辊,垂直重锤拉紧装置应保证调整方便灵活,

在胶带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胶带不得打滑,胶带跑偏不超过辊边,无刮擦,相关要求按皮带机标准规范执行。

3、试车程序及步骤

1)、上料主皮带机试运转

a 、机械传动室设备 ● 拆卸滚子链联轴器;

● 四台传动马达及一台慢速驱动马达单动,判定方向; ● 连接慢速驱动装置联轴器; ● 连续运转慢速驱动装置; ● 拆卸慢速驱动装置; ● 连接主传动轮联轴器; ● 减速箱送冷却水; ● 减速箱油泵送油;

● 传动马达启动,先点动,然后连续运转2小时; ● 观察各部位是否正常,如有问题,立即停车,查找原因。 ● 停车,检查各部位是否良好。 b 、机械传动室设备试运转流程:

c、试运转应做到如下具体内容:

●运转前,要将润滑泵转动起来,当油温达到设备技术要求时,再

开始试车。

●设备运转前,应进行手动或其他方式的盘车,使设备动作一个循

环,确认设备在运动中无卡阻现象;

●点动电机,确认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电机连续运转时,电机应无异常振动及声响、温升应正常,确认

齿轮箱的油位是否正常,检查震动及声音是否正常;

●检查制动器开启及闭合应灵活,液力拉杆伸出长度应适中,制动

的时间应合适;

●连续运转胶带运输机,设备应无异常振动和声响,胶带机的轴承

座的温升应符合要求;

●重锤张紧装置两边的滑槽应与滑杆接触均匀,上下滑动时,不应

有卡住现象,初次加的配重块的数量(按图纸要求加载);

●胶带运输机的拉绳跑偏开关应灵敏可靠;

●胶带运行时,胶带两边到托辊边缘的距离应均匀,胶带在连续运

转的情况下应无跑偏现象;

●托辊与胶带接触良好,应无不转动的托辊;

●检查清扫器与胶带的接触应均匀,清扫效果良好,不发生异常振

动;

●试运转停机后,必须检查各连接件及结合面有无发生松动,应紧

固。

d、润滑表

2)、中间矿焦槽设备

a、矿石(焦碳)取样装置

●取样小车上的取料器,在X(Y)-101胶带机头部漏斗的料流中

是直角横行移动,当取样器接近规定位置时,通过无触点开关和限位开关使小车电动机停电,同时制动器动作,使小车停止在规定的位置。

●为了满足工艺规定的料量,必须根据主胶带机的输送量调整取样

器的横向速度,由旋转变速减速器的手轮进行速度调整,如果减速器不旋转,则不能调整。

●安装齿条和小车时,调整小车上的齿轮轴承座把齿条与齿条之间

的间隙调整到0.3~0.5mm

●调整好无触点开关与小车上的检测板之间的间距,调整范围为

5~10mm,并调整好取样位置。

●取样小车各转动件应转动自如,无卡阻现象,轨道清扫器,运行

时接触间隙良好,无过大间隙或卡阻现象。

各轴承座应注入锂基润滑脂2#锂基脂-1L。空负荷运转2小时,运转时不得有较大的振动噪音,运转必须平稳。

b、矿石(焦碳)转换溜槽

各转动件应转动自如,无卡阻现象,空负荷运转2小时,运转时不得有较大的振动噪音,运转必须平稳。在调整撞杆高低及行程开关的位置时,应注意在保证开关可靠发讯的同时,不得使行程开关碰杆超过其极限位,以免损坏开关。

c、矿石(焦碳)称量漏斗及闸门

漏斗闸门正常开闭3~5次,动作平稳,无卡阻现象。

六、安全保护措施

为了保证顺利施工,特制定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1.试车前必须组织由施工员、试车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2.试车前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应将隐患,排除在试车之前,安全部门应深入现场,宣传、监督和检查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对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员给予批评教育。

3.试车区域拉好警戒绳,建立明显的标志牌如“试车”、“危险”、“通电”等,应在封锁装置和开关上挂上标志牌。

4.所有参加试车人员应带好试车人员证,闲杂人员不应进入试车区域,试运转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防用品,作好“两穿一

带“。

5.调试工作必须分工准确,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性能、电气控制系统了解的人担任,试车时应做到统一指挥,令行禁止。

6.设备启动前应两次确认运动部件在运动范围内有无障碍物,初次启动时应进行手动盘车或点动,确认无问题后,再逐渐增加试运转时间。

7.参试人员不得随意揿动操作面板上的按钮,不得随意离开自己的操作岗位,设备运转时,参试人员要注意观察设备运转的情况。

8.如设备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一定要切断电源,液压系统一定要卸载。若要进行某部位的调整等,必须等设备停止运转并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在调整前必须要切断电源,以防有人误碰开关。

9.处理结束后,在开机之前,必须对检修的设备进行恢复,并检查确认零部件已安装完和检修工具已清理完,无遗漏在设备中;设备的辅助设施已恢复。

10.仔细检查梯子、台架、过道是否安全可靠,所有人员不得靠近运转的设备,更不能跨越,仔细检查梯子、台架、过道是否安全可靠,在危险区域增设临时安全工作平台。

11.机械传动室内严禁动火和吸烟,可燃性物质不准随意乱扔,地上油渍必须使用中性溶剂清除。

12.各工种严格按各自的操作规程作业,加强整体协作和各自的个体保护。胶带运行过程中,人与胶带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接触胶

电气系统调试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主要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总承包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项目地址: 地下室建筑面积:9460m2 本工程接地型式采用TN-S 系统,设置专用接地线(即PE线)。 1.2本工程调试内容 本工程主要对动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电气系统进行调试。(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及发电机系统)由专业班组进行调试。包括配电箱、控制箱、配电干线及设备单体的调试。 1.2调试说明 1.2.1 本调试方案根据本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现场条件,并以配合其他专业为目的而制定; 1.2.2 本调试方案根据现场情况会有所修正; 1.2.3 调试中,要求所有操作工人为持证电工,并按规程进行所有操作。 1.2.4电气系统调试流程,如下图

第二章电气调试 调试必须执行现行国家、省、市规范规定等。本方案所述内容及施工工艺如与施工图纸有矛盾,则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调试时根据各专业的要求,按《广东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技术资料统一用表》要求,填写好相应的调试、检测记录、表格,并各有关人员签名,作为调试结果,留作交工验收、存档之用。 2.1送电前的准备工作和环境条件 为了确保调试质量,稳、准、可靠、安全、一次性送电调试、试运行的成功,要求项目技术负责、各电气专业技术人员、施工队参与,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和有关操作规范,验收规范,要亲自检查落实,整改好才能保证送电试测一次成功。 低压配电室的土建施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门窗全部安装好,能上锁、防鼠、防虫,进户套管全部封填好,室内干净,干燥。 各电器的主要元件经有关部门检测合格。 检查接地、接零是否完整、可靠,是否有漏接。 检查所有开关、插座面板是否安装完成,无遗漏。 检查所有开关箱安装是否正确,压接紧固。 所有线路用绝缘表摇测相对地、零对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 检查电源是否已进配电箱。 2.2主要调试项目及方法 2.2.1调试的主要项目 1、电缆的测试 2、母线槽的检查、测试 3、低压送电屏至各楼配电箱的送电 4 、照明、插座回路的测试 5 、配电屏至设备配电箱线路和配电箱的检查 6、设备的调试 7、照明系统的受电 8、水泵的调试、通风设备的调试 2.2.2电缆的测试及回路受电 1)记录表格(电缆电线绝缘电阻检查记录) 2)电缆线路送电前的测试 (1)绝缘电阻的测试 解开电缆首端和终端的电缆头线耳之螺栓,单独测量电缆之绝缘电阻;测试绝缘电阻使用500V摇表,确保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1兆欧(国家规范为0.5兆欧,1兆欧为我方要求,以下同)。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试 使用2.4KV直流耐压试验器(或25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持续15分钟的耐压试验;采用直流微安表测量泄漏电流;

嵌入式软件测试与一般软件测试之异同研究

嵌入式软件测试与一般软件测试之异同研究 作者:网络转载发布时间:[ 2013/3/5 9:09:17 ]推荐标签: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软件系统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普通的计算机软件,到银行或超市的终端系统,甚至到手机的软件系统。对软件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软件测试及其技术也有了飞速发展。在对软件测试技术相关基本概念研究解析的基础上,分析软件测试起源与发展,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对于嵌入式软件系统,因其多样性,基于操作系统,使用的开发环境,微控制器都是日益繁多的,所以嵌入式软件测试与普通软件测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字:软件测试;嵌入式测试;软件质量 1、引言 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测试也就与普通软件的开发和测试策略有了很大的不同,嵌入式软件系统是一种针对特殊任务、特殊环境而进行特殊设计的定制产品,有其专门的开发环境、软硬件紧密结合、严格的实时要求等特点。使得嵌入式软件测试与普通软件测试虽有相似之处,但有也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2、软件测试和嵌入式软件测试 2.1 软件测试的定义及目的 软件测试,即Software Testing。软件测试的定义有很多,在1979年出版的一本经典著作《软件测试艺术》(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中,GLEMFORD J.MYERS曾经对软件测试下过如下定义:软件测试就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或系统的过程。虽然它不太完善,但放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可以说的通的。 随着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软件应用的复杂性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早期的定义已经不适用了,许多专家对软件测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定义“软件测试是由一个程序的行为在有限测试用例集合上,针对期望的行为的动态验证组成,测试用例是从通常的无限执行域中适当选取的”。

自控系统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8.1. 工程概况 本工程自动化控制要求较高,整个工程仪表设备及控制系统包括:生产过程的自动监测与控制、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 全厂中央控制室设在厂区综合楼,设备监控自动化系统由中央监控计算机、服务器、工业以太网、PLC控制站及远程I/O子站ECU组成。中央监控计算机通过通讯适配器与工业以太网相连,配置实时监控软件,实现对生产现场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生产过程数据存储分析、报表报警打印等功能。 中控室计算机通过控制网络远程控制现场重要设备或机组的开、关、停和运行参数设定,监测设备及仪表的运行工况和运行参数。 现场使用了大量的仪表具体有:超声波液位仪、浊度仪、压力变送器、温度变送器、电磁流量计等。 8.1.2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复检预留、预埋→盘柜基础、支架制安→保护管敷设→PLC柜安装→仪表单校→现场仪表安装→电缆、光缆敷设→校接线→系统调试。 8.1.3 主要施工方法 8.1.3.1 施工前的准备 包括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熟悉图纸,掌握设计意图及全部技术要求,进行图纸会审,发现图纸中的问题,及时向业主、设计单位提出疑问及合理化建议。物资准备,根据施工图编制物资材料计划书,及施工需要准好的材料、机具设备,安排好进厂时间。 8.1.3.2 仪表设备的开箱检验 仪表设备在搬运、开箱入库时要小心谨慎。设备的现场开箱检验,由我方技术人员会同业主及有关人员一起进行,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合同认真核对产品的型号、规格、铭牌参数、数量及产品的合格证,作好检查记录。如果发现问题后,及时配合业主做好更换工作,最后由我方技术人员根据设计要求及产品说明书对每台仪表进行单体检查,单体检查合格后的仪表方可交付安装。对开箱随机带来的产品资料可先交付业主和监理,在安装需要时再由我方技术人员向业主和监理申请。 8.1.3.3 配管及桥架安装 (1)电缆桥架安装 ①桥架的订货,为便于尽量减少现场制作,施工人员详细阅读图纸,根据产品说明书,提出详细的桥架的配件、吊架、固定件的具体型号和数量。 ②桥架到货后,为防止因堆放造成桥架变形和配件混乱,应把各种型号的桥架堆放整齐,配件分类堆放,做上标志。 ③桥架支架的安装与制作符合下列要求: a.制作支架时材料矫正、平直,切口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制作好的支架应牢固、平整、尺寸准确,防腐齐全完好。 b.支架安装按设计要求,一般间距少于2m,支架固定牢固,间距均匀,整齐美观。 c.安装支架时,在金属结构上(征得业主同意)和砼的预埋件上,应采用焊接固定,在砼上,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④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固定牢固。 ⑤桥架的所有断口、开孔实行冷加工,不得采用气焊。 ⑥桥架连接

自动外圆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机械CAD图纸)

本科机械毕业设计论文CAD图纸QQ 401339828 毕业设计(论文) 自动外圆磨床自动上料系统设计

摘要 自动送料机构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传统的任务执行机构,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之一。自动送料机构的机械结构采用滚珠丝杆、滑杆、等机械器件组成;电气方面有交流电机、变频器、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组成。该装置涵盖了可编程控制技术,位置控制技术、检测技术等,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仪器之一。本文介绍的自动送料机构是由P LC 输出三路脉冲,分别驱动横轴、竖轴变频器,控制自动送料机构横轴和竖轴的精确定位,微动开关将位置信号传给P LC 主机;位置信号由接近开关反馈给P LC 主机,通过交流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自动送料机构手爪的张合,从而实现自动送料机构精确运动的功能。本课题拟开发的物料搬运自动送料机构可在空间抓放物体,动作灵活多样,可代替人工在高温和危险的作业区进行作业,并可根据工件的变化及运动流程的要求随时更改相关参数。 关键词:自动送料机构, 交流电机,PLC,流程,参数

Abstract Manipulator industrial robot systems traditional mandate, Robot i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Manipulator us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screw-ball, slider, and other mechanical devices composition; Electric have AC motor, inverter, sensor,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 components. The device covers a programmable control technology, position control technology, detection technology, Mechatronics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one of the machin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anipulator by three PLC output pulse, driving horizontal, the vertical axis transducer, control manipulator axi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positioning precision,micro-switches posi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will host PLC; location close to the switching signal from the feedback from the mainframe to the PLC, through the exchange of Motor reversion to control the manipulator gripper Zhang, thus achieving accurate manipulator movement functions. The topics to be developed by the Manipulator grasping be up in space objects, movements flexible, diverse, can replace the artificial heat and dangerous operation conducted operations, According to the workpiece can change the campaign proces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any changes to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Key Words:Manipulator, AC motor, PLC, signal, relevant parameters

嵌入式系统测试方法

GSM手机测试基础知识 测试手机的主要参数有: 1)发射功率等级TX power level(5~19) 2)频率误差frequency FER 3)相位误差Phase PER 4)射频频谱RF Spectrum 5)开关谱SwitchSpectrum 6)接受灵敏度RX Sensitivity 7)调制谱Modulation Spectrum 测试系统需要的主要设备: 1)模拟基站的综合测试仪如德国罗德-史瓦茨公司的CMU200 2)通信专用电源如2304A双通道移动通讯高速电源,该电源在脉冲负载变化时展现了他显著的电压稳定性,同时能够测量负载电流。对于测试需电池供电的无线通讯设备(例如便捷式电话),在非常短的时间间隔内经历真实的负载变化而言,这种电源是最优化的。 3)手机夹具等 4)测试开发软件labview或VB等labview快速方便 测试过程 实际测量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手机开机,寻找与模拟基站CMU之间的频率同步;然后对PS(电源)与CMU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正确完成后在MSC上注册手机IMSI号;建立MS对BS(基站)的呼叫;当呼叫成功时,开始测量手机GSM900参数;首先测量信道1三个功率等级(Lv5,Lv10,Lv15)的发射功率;若符合标准,进入信道1的FER(频率误差)与PER(相位误差)测量;按同样的步骤测量信道62、123的发射功率、FER与PER;测量GSM900的Modulation Spectrum(调制谱)、SwitchSpectrum(开关谱);从GSM900切换到DCS1800;测量信道512,69 8,885的各发射功率,FER,PER,ModulationSpectrum和SwitchSpectrum;在测量过程中如果任何参数不符合标准,立即显示FAIL并生成报告退出,全部测试完毕显示PASS并生成报告退出。

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方案范文

空调系统安装施工 方案

第四节空调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一、空调系统 Ⅰ、集中空调系统 1、设有集中空调系统KT-1,空气处理采用了新风预处理一次回风处理空调方式。 2、夏季工况:将室外新风经新风预处理机组的表冷段进行降温除湿后送入空气处理机组,与室内回风混合后经过空气处理机组的表冷段降温后送入室内。新风处理承担了室内的湿负荷。 3、冬季工况:鉴于该工程所处严寒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使用单位管理模式,将室外新风经新风预处理机组的电加热段进行温升处理至0℃后送入空气处理机组,与室内回风混合后经过空气处理机组的热水和热段升温、加温段加湿后再送入室内。 4、新风预处理机组、一次回风空调机组均采用屋顶组合空调机组,每套机组分为室内机和室外机。每套机组设有PLC控制中心(设有通讯接口),配套触摸现实操作屏,对设备运行能提供功能控制。 5、空调机房设有一套高压微喷加湿系统JS-1,为001大厅空调系统加湿。设有一台加湿主机和两个加湿单元电控箱,对两台空气处理机组加湿段进行加湿。 6、新风预处理机组和空调机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管、控制系统以及管道连接、控制线连接由设备提供商配套提供并安装。

7、空调送、回风管在穿越空调机房、防火墙、屋面以及进出001大厅侧墙处均设有防火阀。阀常开,70℃熔断关闭,输出信号关闭本系统机组。 8、新风管、空调送回风管采用镀锌铁皮风管,新风管、空调送回风管设有橡塑海绵保温层。 Ⅱ、通风系统 1、设有1处局部排风系统:设有2处局部排风系统:P- 2、P-3。 2、房间(配气间)设有平时和事故排风系统,排风机采用吊顶式排气扇,平时低速排风,事故时高速排风,启停开关在室内外分别设置。 3、公共卫生间、开水间设有吊顶式排风扇,满足室内通风换气要求。 4、配电用房设有机械排风设施,平时使用。在排风口处设有电动密闭阀,阀常开,气体灭火时,阀有电信号关闭,灭火结束后,可手动开启阀和排风设施进行排风。 5、走道内设有可开启外窗,采用自然排烟。 Ⅲ、消声减振系统 1、空调机组室内机均设有减振块安装(减振块由设备配套提供)。机房内风管、水管、冷媒管安装采用减振吊架安装。 2、空调机组室内设有回风消声段,风管消声器采用复合阻抗消声器。风管进出均设有防火防腐金属软接。

二次调试方案样本

肇源变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二次设备调试方案 黑龙江北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10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1) 1.1编写依据 (1) 1.2工程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调试准备工作 (2) 2.1准备工作 (2) 2.2技术准备 (2) 2.3工器具准备 (2) 2.4施工计划安排 (2) 2.5技术资料、人员 (3) 3 调试方法及技术要求 (3) 3.1二次回路校验 (3) 3.2二次设备调试 (4) 3.3传动试验及通道联调 (5) 4 技术要求 (6) 5 安全技术措施 (6) 5.1二次控置保护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6) 6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7) 6.1文明施工措施 (7) 6.2环境保护措施 (7) 7 保护检验所使用的仪器仪表 (7)

8 附加说明 (8)

1 工程概述 1.1 编写依据 1.1.1 DL5009.3-1997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GB/T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DL/T995-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559- 《220kV-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84-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587-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Q/CSG1008-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继电保护) 1.1.2设计图纸及厂家调试大纲和说明书。 2 调试准备工作 2.1 准备工作 2.1.1 根据现场的实际设备组织有效期内的试验仪器, 安全器具和各专业 人员, 提前进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2.1.2 收集被试验设备的说明书, 出厂试验报告和调试大纲等资料。 2.1.3 认真审图, 核对设备到货与设计是否一致。 2.1.4 执行工作票制度, 开工前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2.1.5 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各种记录表格, 包括设备调试的原始记录表格 ( 格式与正式报告基本相同) 。

自动上料配料系统方案设计

标准实用 文案大全自动配料灌装生产线计量系统方案 一、企业现有生产过程情况概述 目前企业的生产过程基本为:粉料采用人工称料用行车或叉车人工运料、手工填料 的方式,液料采用称重计量,人工泵送料,反应釜一般采用手动变频启动方式、水计量 采用就地显示流量计,需要人工看数手动控制开关,从以上看出企业目前基本没有自动 计量及传输控制设备。 1、现存问题 (1)、人工上料,劳动强度大,速度慢; (2)、液体原料采用桶装称重计量或流量计显示,桶内残留和流量计显示误差,造成计量精度差。 (3)、整个产品生产过程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废品率高,致使产品质量控制困难大、生产效率低。 (4)、为了适应产品规模化、高质量生产的需要,系统的布局、控制模式、管理软件系统均需要有重新设计、实施。 2、用户需求分析 (1)、产品规模生产要求系统具有更大的产能、更高的稳定性; (2)、降低人工上料劳动强度、提高计量精度; (3)、固体及液体物料均应自动上料、自动计量; (4)、每次生产的不同配方(原料配比)均可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5)、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二、本方案自动上料配料系统组成 生产线配料主要完成水和4中液料的配料混合。计量罐单独设置,液体原料分开计 量加料,现场3排搅拌釜分别为1排3个搅拌罐、2 排3个搅拌罐、3排5个搅拌罐。 1、原料罐四个,分别盛放四种不同的液体原料;水料罐1个,用于暂存水,预留用水 量。现场分别在3排搅拌罐的上部设置5T原料计量罐1台,15T水计量罐1台; 2、每个原料罐底部都安装有送料管道(管道口径DN65),分别由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 控制开关,每种液料的自动阀门安装在靠近管道出口位置,由送料泵负责将料通过

机电工程系统调试方案

机电工程系统调试方案 作者:吴国强阅读:2364次上传时间:2005-02-02 推荐人:jswgq-55 (已传论文 20 套) 简介:完整的机电系统调试方案,包括组织机构图及岗位职责,调试纪律,交接班制度,通风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水系统,电气照明及动力系统调试过程。 关键字:机电调试组织机构图通风空调相关站中站:补水、膨胀及水处理专题 1 机电系统调试组织机构图及岗位职责 调试工作机构图 岗位职责 调试指挥小组职责: 检查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签发起动和停车命令。 听取各值班班长的试运转报告,协调各专业间的调试工作。 组织处理调试中的重大问题。 组织落实各项指令及及时反馈信息。 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组织并实施各项起动前的准备。 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检查值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 复核运行记录,填写调试记录。 发生异常情况紧急停车。 组织实施检修工作。 调试值班人员职责: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认真进行操作。 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 如实、全面、准确、清晰的填写调试值班记录。 在专业负责人的指挥下实施运行中的检修。 2 调试纪律: 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精神集中、坚守岗位。 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操作。 3 调试交接班制度: 值班人员提前15分钟进入现场,在专业人员的召集下开好班前会,交班人员必须在交班完毕后方可离去。 交班人员必须详细的介绍运行情况和运行记录,专业负责人除自己交接班外,还需检查专业内其他人员的交接情况。 交班过程中发现设备的故障,交班人员应协助接班人员排除故障。 4 给水系统调试 系统要求

《嵌入式系统与开发》测试题 - 答案

测试题0及参考答案 (1)ARM汇编程序由指令、指令和指令构成。 (2)ARM C____(A.0X12 B.0X34 C.0X56 D.0X78)(采用小端模式进行存储) (4)一般情况下,ARM微处理器异常处理模式共有___7___种,机器启动后第一条指令执行的是__A___(A.复位异常处理函数指令 B.中断异常处理指令 C.IRQ 异常处理指令 D.指令预取终止异常)。 (5)调用函数FUN(X,Y,Z),则实参值分别通过__r0__、_r1___、_r2__寄存器来进行传递,如果参数超过4个,则参数传递规则为____通过栈进行传递________。 (6)举例列出一款ARM7TDMI微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_S3C44B0X_,ARM920T微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_S3C2410_,ARM11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__S3C6410____,并列举2款64位ARM微内核_Cortex-A53 __、__Cortex-A57________。 (7)利用汇编和C混合编程,设计代码完成求a,b,c中最大值功能,要求写出汇编启动代码和C代码。 (略)此知识点不需要掌握 测试题1及参考答案 1.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包括 bootloader 、内核、文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2.在PC机上Linux系统编译使用的编译器名为 gcc ,ARM处理器嵌入式编译器名为 arm-linux-gcc 。 3.bootloader的功能:①引导操作系统内核启动②提供辅助命令工具。 4.列出最常用的bootloader:、、、、、。 5.在uboot中,打印开发板上环境变量值的命令为 printenv setenv ,假如嵌入式内核名为vmlinux,通过tftp加载内核的命令为

电气系统安装施工方案

第1节电气系统安装 开工前各指定分包单位均以确定;施工中各分包单位服从总包管理;总包单位负责配合、协调管理工作; 3.1施工工艺流程: 3.1.1 钢管敷设 3.1.2 管内穿线: 3.1.3 桥架,线槽: 3.1.4 灯具安装: 3.1.5 开关,插座的安装 3.1.6 配电箱柜安装 3.1.7 防雷接地:

3.2 主要施工工艺: 3.2.1 封闭插接母线的安装: 1)根据装箱单检查设备及附件,其规格、数量、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2)分段标志应清晰齐全,外观无损伤变形,母线绝缘电阻负荷设计要求。 3)根据施工现场结构类型,支架应采用角钢或槽钢制作。应采用“一”字形、“L”型、“U”字型、“T”字型四种型式。 4)支架的加工制作断料严禁气焊切割,加工尺寸最大误差5mm。 5)封闭插接母线组装前应对每段进行绝缘电阻的测定,测量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6)母线槽,固定距离不得大于2.5m。水平敷设距地高度不应小于2.2 m。 7)母线与设备连接直接采用软联接。母线紧固螺栓应由厂家配套供应,应用力矩扳手紧固。8)应有跨接地线,两端应可靠焊接。 9)封闭式母线敷设长度超过40 m 时,应设置伸缩节,跨越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宜采取适当的措施。 10)封闭式母线插接箱安装应可靠固定,垂直安装时,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插接箱底口宜为1.4 米。 11)封闭式母线穿越防火墙、防火楼板时,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 12)试运行验收: 13)试运行条件:变配电室已达到送电条件。插接式母线连接设备及连线安装完毕,绝缘良好。 14)封闭式母线接头连接紧密,相序正确,外壳接地良好。绝缘摇测负荷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15)送电空载运行24 小时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时,同时提交验收资料。 16)验收资料包括:交工验收单、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录、运行记录等。 3.3 电缆桥架、线槽安装要求 3.3.1 本工程采用热镀锌金属电缆桥架、线槽。 3.3.2 安装前检查产品包装箱内的装箱清单、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桥架及附件外观、外护层表面是否完整、无毛刺、色泽是否均匀。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综述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综述 发表时间:2016-10-14T14:59:40.4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14期作者:夏磊 [导读] 近年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泰州供电公司) 摘要:近年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中的缺陷及不足,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流程、试验重点及难点等多个角度与环节,就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 1前言 二次系统作为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重要方面,二次系统试验方法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方法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智能变电站概述 智能电网运行的合理性离不开智能变电站的支持,在研究智能变电站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二次系统的分析,加强对二次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保二次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网络通信平台的支持下,智能变电站通过先进的智能设备对一次设备进信息采集、保护、监测、控制。同时,依据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具体情况,丰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功能。例如,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动态决策等 [1]。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其中二次系统在对数据的采集、传输、集成等多个方面在本质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增加了检修难度,而且在对系统进行扩建过程中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不再全部通过二次电缆进行功能控制,而是运用光纤通讯手段来实现相应功能,其信息化强,数字化明显,拥有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新技术的产生,致使传统的试验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研制新的试验设备、开辟新的试验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向。本文以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讨论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流程、试验重点和难点,为科学学者进一步进行试验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并希望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技术早日完善。 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试验流程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出厂验收,主要针对设备的硬件、功能、可靠性和性能进行检查试验,验收的过程通常在集成商处进行,验收之前设备要符合相应的验收标准:设备的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都是在工厂环境下完成的,符合配置要求;集成商提供被测试的设备并模拟出测试环境,其中相关资料的编写工作也有集成商完成。如果是二次设备供应商,其技术规范要达到对应标准。第二步是现场对所有二次设备进行性能和功能测试,其中包括交换机收发功率测试、测控装置的同期功能测试以及保护装置的定值校验等。值得注意的是,调试过程需在所有二次电缆完成接线及光缆熔接后进行。第三步是全站二次系统功能调试,通过系统联调实现数据的共享,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进行远动通信系统调试和站级监控系统调试。最后一步是启动调试,经过上述功能调试后,整组传动正确,开始进行实际工作的检验,主要测试带电工作情况,但是,碍于条件限制,一般对保护装置在二次侧进行加量试验,以确认相量的准确性[2]。 4试验重点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试验范畴很广,所以本文主要涉及一些重点试验来介绍,其中包括出场验收、二次设备功能调试、全站二次系统功能调试以及启动调试的试验手段和相关内容,重点分析一些与常规变电站不同的试验内容。 4.1出厂验收 集成后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作为二次系统出厂验收试验的对象,其重要组成部分有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监测一体化装置、网络设备、远动通信单元以及智能终端等,出场验收包括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稳定性、硬件质量、功能测试和性能指标等一系列标准。 4.2二次设备功能调试 二次设备功能调试之前,要对二次电缆的连接以及通信网络情况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正确性。然后进行整组传动、通流及升压,以确保二次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行保护装置的动作模拟,对设备的智能终端和保护出口进行检验;二次设备功能调试还包括远动通信单元相关功能测试以及站级监控系统相关功能,并与调度主站进行联调。 4.3全站二次系统功能调试 全站二次系统功能调试对于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意义重大,所以对其性能的要求更加严格。全站二次系统功能调试能够最大程度的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所以其检验结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检测的内容有:遥信变位传送时间、遥控命令传输执行时间、遥测超越定值传输时间、保护整组动作时间、采样延时及同步性和主备机切换时间等。 4.4启动调试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启动调试进行的是相量检测,一般通过保护装置本身的测量模块,以确认相量的准确性。 5试验的难点 5.1采样同步性测试 由于智能变电站对数据源同步精度很高,所以对于一些变电站内的方向距离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以及测控装置来说,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进行试验。为保证数据精度,智能变电站对于不同装置采用区域采样点插值同步法和全站时钟源同步法。所以,进行采样同步性测试就显得格外重要,而现场同步性测试得主要目的就是确保二次设备数据采集的同步性[3]。 5.2网络性能测试 网络性能测试是智能变电站最重要的测试内容之一,其检验标标准有丢包率、时延、以及吞吐量。吞吐量反映了交换设备的数据包转

嵌入式软件测试(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1、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语音图像数据传输技术,甚至传感器等先进技术和具体应用对象相结合后的更新换代产品。 2、ARM 处理器当前主要有6个系列产品:ARM7、ARM9、ARM9E、 ARM10E SecurCore及最新的ARM11 系列。 3 、实时是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征, 根据截止时间的要求,可将实时分为硬实时和软实时。 4、嵌入式应用软件典型的开发方式是宿主机/ 目标机方式。 5、MISRA C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成为用于嵌入式系统的C语言标准, 特别是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嵌入式系统,其软件应完全符合MISRA标准。 6、插桩也称为打点,是在程序中插入额外的代码来获得程序在执行时有关行为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属于动态测试的一种常用技术。 7、等价类划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有限的测试资源的情况下,用少量有代表性 的数据得到比较好的测试效果。 8、测试报告是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并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的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 9、TEmb作为一种全新的嵌入式软件结构化测试方法,覆盖了测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回答了“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如何做、用什么方法做和谁去做”的问题。10、嵌入式软件测试自动化就是希望能够通过嵌入式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或其他的实现手段,按照测试人员预订的计划进行自动地嵌入式软件测试工 作。 二、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嵌入式系统是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可独立工作的“器件”主,要包括 ___ A___、__ B___、__C _ 、___D___。 A 嵌入式微处理器

空调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空调系统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1、设备安装原则 设备安装应遵循先大件后小件、先里后外的安装原则。 2、设备安装条件 1.1机房结构施工结束,设备基础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要求; 1.2机房内无积水、无杂物,顶层无漏水现象; 1.3设备运输通道畅通; 1.4设备起重吊装、运输机具准备到位,各项安全措施准备充分; 1.5设备减振台座加工完成,减振器、减振弹簧准备完善。 3、设备安装主要施工程序 4、基础验收 根据设备基础的参数检查基础的纵、横向中心基准线,标高及基准点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基础外观检查,检查基础外形有无裂缝、空洞、露筋和掉角等现象,对达不到要求的地方,通知土建单位进行处理。验收过程要填写“设备基础验收记录”,并经有关人员会签。基础验收完成后,清除基础表面及预留孔

内杂物,灌浆处的基础表面应凿成麻面,以保证灌浆质量。 5、设备拖运 5.1施工前熟悉施工现场设备布置平面图,了解现场设备安装位置和方向。 5.2拖运前查看设备的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了解拖运路线,考虑能否顺利通过,如需清理、平整、加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 5.3拖运前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缺陷时,及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5.4设备拖运中要保持平稳,如沿斜坡拉下时,后面必须加尾绳,以防设备下滑,拖运设备上重下轻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防设备倾倒。 5.5参加设备拖运的人员必须时刻注意设备动向,手脚严禁接触运行中的牵引索具,人需站在安全的一侧,拖运区内,不准其他人员随便进出。 6、设备开箱检查 设备到货后,视现场的情况确定是否立即进行开箱检查。如立即进行检查的,在设备检查完后,及时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以防设备在搬运、吊装过程中损坏。设备开箱检查要会同建设单位和设备供应商共同参加。首先检查设备包装外观有无损坏和受潮,根据设计图纸核对设备规格型号。同时根据设备装箱清单和技术文件,清点随机附件、专用工具是否齐全,设备表面有无缺陷、损坏、锈蚀、受潮等现象。设备开箱检查,要填写“开箱检查记录”,并经有关人员会签。 7、设备吊装措施 本暖通工程空调设备包括冷水机组、空调机组、锅炉、水泵、风机盘管等。由于冷水机组、空调机组、锅炉的体积大,重量大,吊装需要采用吊车吊至坡道口。而风机盘管及部分阀门的吊装相对较为简单,可利用现场施工塔吊或施工电梯将设备运至相应楼层后,采用液压推车运输就位,进行安装。 7.1吊装就位 冷水机组、水处理设备体积大、重量大,为了确保机组和吊机的绝对安全,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方法研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方法研究 变电站作为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电力系统中电能的电流以及电压的转换,是电力供电系统电流及电压集中分配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变电站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系统作为整个供电系统的核心,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二次系统自动化的工作效率,实现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文章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方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标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试方法 引言 智能变电站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形势下所形成的一种产物,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计电流进行交换、集中和分配的重要场所,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人们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想保障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正常需求,就必须对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调试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保障供电质量。 1 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1 不能满足现代电力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 在变电站二次系统中,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远动装置等采用的都是电磁型或晶体管式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可靠性不高,缺乏自我检查故障的能力。一旦出现故障,都是依靠对常规二次系统进行定期的测试和校验来发现问题,这样的工序相当复杂,而且装置的可靠性能差。另外维护人员在定期检测中由于粗心弄错了装置,以至于存在隐患,这种状况经常发生。传统的变电站硬件设备功能是独立的,彼此间的联系很少,设备型号庞杂,在组合过程中协调性差,也容易造成设计隐患。 1.2 供电质量缺乏科学的保证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用电量越来越大,加上工业用电和农业用电,使得电网供电负荷加大,电网运行随时可能出现故障。电能质量主要是通过电压、电流强度来体现的,电压合格与否不单单是靠发电厂调节,各变电站,特别是枢纽变电站也应该通过调节分接头位置和控制无功补偿设备进行调整,使其运行于合格的范围。传统的变电站,大多数不具备调压手段,以至于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一旦问题发生,不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且缺乏科学的电能质量考核办法,不能满足目前发展的电力市场的需求。

基于PLC的自动送料装车系统设计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基于PLC的自动送料装车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教学单位 二O 一二年五月一日

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2011年12月12日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学号 论文(设计)题目基于PLC的自动送料装车系统设计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P 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维修方便等特点。因此PLC 已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制造、化工、汽车、钢铁、建筑、水泥、石油、采矿、纺织、造纸、环保、种植、广告及娱乐等各行各业。应用PLC已成为一个世界潮流,学好、用好PLC已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PLC所具有的优点及其它控制设备无法比拟的性价比,因此PLC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 在设计该PLC送料装车系统时,可以将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知识融汇到本次设计当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更多的PLC知识。 二、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PLC,是综合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的优点及计算机灵活、方便的优点而设计、制造和发展的,从而使PLC具有许多其他控制器所无法相比的优点。因此PLC已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制造、化工、汽车、钢铁、建筑、水泥、石油、采矿、纺织、造纸、环保、种植、广告及娱乐等各行各业。随着PLC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其成本也在不断下降,PLC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几乎可以说,只要有控制系统存在的地方就需要PLC。本自动送料装车系统就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PLC编程控制,因此适应能力比较强。自动送料装置一般都是在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下运行,对装置的要求比较高,传统的装置都是用继电器等一些器件组成,这些装置不仅线路复杂,而且在恶劣的环境下稳定性很差,线路很容易出现故障,致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而此次运用PLC编程控制,不但解决了系统的稳定问题,而且还可以节省装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CS系统调试方案设计

DCS系统调试方案 1. 编制说明 本方案适合于常规DCS系统调试,为高效优质完成调校工作,确保工艺试车进度,并实现长期、安全稳定生产的目标,特编制本DCS系统调试方案。 2. 编制依据 2.1施工合同及协议。 2.2工程施工图及相关设计文件。 2.3产品说明书。 2.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2.5《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JB131-90。 2.6《化学工业大、中型装置试车工作规范》HGJ231-91。 3. 工程概况: 3.1工程特点(包括:工程名称、范围、地点、规模、特点、工期要求等): 3.2主要工程量: 3.2.1系统结构 CENTUM-KL集散控制系统结构包括: a、]操作站、操作台 b、工程师站(带19”彩色CRT和键盘) c、彩色打印机 d、彩色拷贝机 e、大容量存储单元 f、记录仪 g、控制站及I/O单元 h、双冗余通讯系统(包括通讯总线及接口模件) i、联锁停车操作台 j、超级用户(带打印机) k、PLC(带编程单元及打印机) 4. 施工程序流程、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操作方法: 4.1施工程序流程: 图一为仪表系统调试程序方框图。本着分层隔离、平行作业的方法,本方案将系统调试分划为经下四个层次: 4.1.1第一层次:DCS及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 在这一层次中,通过设置断点1、2,使DCS调试与辅助仪表盘仪表调试相对独立、互不干扰,从而便于实现对这两个工序的平行作业,并可避免因设备状态不正常或接线错误等原因造成设备的损坏。 4.1.2第二层次:控制室内部系统调试 此层次在不连接控制至现场电缆情况下,对DCS机柜、压缩机盘、火警盘等的系统调试。对于其中的联锁系统调试能否做早、做好、做扎实,对“消除隐患、掌握主动、赢得时

通讯系统施工方案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工程 通讯系统安装调试方案 总包方: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梅钢烧结工程分公司 施工经理:一 项目经理:-------- 宝冶电装建设有限公司分包方:梅钢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月22009年6日专业资料. 目录 第1卷本项目工程概况 (3) 对关键工序的施工安排 (3) 前期准备与现场施工的配合 (1) 施工高峰期的工作章 ......................................... 第2 施工依据 .................................................... :B3卷 施工规范 (3) 施工用图及参考文件 ..................................... 第4章4 施工准备 .................................................... 第.4卷4 主要技术方案与措施 (5) 线路敷设5章 ................................................. 第5

设备布局 ................................................ 章第65 电缆桥架安装第7 ........................................... 章6 搬运第1 .............................................. 节.6 储存第2 ............................................... 节.6 配线第 ..................................................... 章.89 系统调试第章9 (9) 质量安全措施卷7第 ......................................... 10 质量措施 安全措施章 第11 专业资料 专业资料 本项目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 工程地点:南京市中华门外新建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内 工程范围:梅钢1#2#烧结机易地大修技术改造通讯系统安装工程包括精矿、燃料及熔剂系统通讯安装,配料混合系统通讯安装,烧结冷却抽风系统通讯安装,成品筛分系统通讯安装,除尘系统通讯安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