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维酷开电视32L28RM端子接线图

创维酷开电视32L28RM端子接线图

创维酷开电视32L28RM端子接线图
创维酷开电视32L28RM端子接线图

创维酷开32L28RM连接端子(端子接口)图

本人想给创维电视连接电脑音频线,但创维电视端口处未标明每个插孔的意义,故无法连接,翻箱倒柜找了半天才把说明书找到,因此把它传到空间,供大家参考和以备不时之需。相信对大家会有用处的。

下面是整体观。

下面是局部高清图

接线图接端子排的问题

我是电工学徒,今天师傅叫我去接吸水棒的开关箱。他先跟我把原理图说了下。然后跟我说二次接线上有几处要接到端子上去,比如远程控制的一个转换开关,还有一个启动开关,还有2个指示灯的线。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这几处都要接到端子上去?我发现这几处都是图上重复的地方。是不是实物上只有一个器件,所以要接端子?还是怎么回事?还有接端子的时候怎么接具体,就是串进去吗?明天就要接线了,谁会的师傅教教我啊。我真的不懂?????????? 问题补充:设计端子排的连接有没有什么要求??比如说一般都把什么样的接点引到端子排上?像接触器自锁互锁等触点一般不引到端子排上那什么样的需要引上呢?? 首先,你必须先知道端子排的作用。 我觉得端子排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美观。因为端子排把控制线路的箱内部分和箱门部分分开,这样显得美观整齐,使控制线路不像蜘蛛网那么乱。 2.方便安装。装上端子排和端子号后,只要对应的线号接到对应的地方即可,根本不用想控制回路是什么样的,确实很快,很方便。 3.方便维修。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直接用电表测量端子排上对应的界限端子有无电压快速找出故障(当然220V的控制回路比380V的控制回路要好查的多),查线也容易查,因为端子排上都会有端子号,对应的数字一般都接到控制回路中相应的接点。 4.方便安装远控。因为远控可以直接从端子排上接线,所以不需要对原来的控制回路进行更改。 等等。。 你的问题,我以一个两地控制回路(220V)来跟你说明一下。 首先,什么样的点要引到端子排?常闭触点(停止按钮)两个点,常开触点(启动按钮)2个点,肯定是要的。还有装换开关。如果有灯的话,必须还要有一个点,就是接触器的常闭触头的一个点(停止灯用)。当然,零线也是必须的,但是要是远控箱有几路,零线可以共用。说一下编号:常闭触点,两头分别为1和3;常开触点5和7,接触器常闭触点的一点,9;零线编号,N。也就是说,一个最简单的两地控制回路,起码要5根线引出到异地的控制箱(从端子3,5,7,9,N引出)。当然,这是没有转换开关的情况,有转换开关需要从转换开关引线出来,接法也跟原来的一样。 本地接线。1接电源,3和5短接,接触器常开自锁触点接5和7,启动灯接7和N,接触器线圈接7和热过载继电器的一端,热过载继电器的另一端接到N,接触器常闭触点接1和9,停止灯接9和N。转换开关要具体看电路图怎么接。 怎么样异地控制箱的接线。两地控制,两个常闭触点是串联的,两个常开触点是并联的。想到这点就很简单了。原来的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之间会有短接线连接起来(3和5),把短接线拆开,引出两条线,接到远控常闭触点。然后5和7是接常开触点的,7和N是接启动灯的,9和N是接停止灯的。 如何以上你还不明白,发短消息给我。本人是电气技术人员。 电力电子配接线中,凡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相连接时,都要通过一些专门的接线端子,这些接线端子组合起来,便称为端子排。端子排的作用就是将屏内设备和平外设备的线路相连接,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及预防措施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及预防措施 接线端子的塑料绝缘材料和导电部件直接关系到端子的质量,它们分别决定了端子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任何一个接线端子失效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工程的失败。都说预防是目的,分析是基础。所以仪器仪表世界网指出从某个使用角度讲,接线端子应该达到的功能是:接触部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导通,接触可靠。绝缘部位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绝缘可靠。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形式有以下三种: 1.接触不良 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是端子的核心零件,它将来自外部电线或电缆的电压,电流或信号传递到与其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接触件上。故接触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热处理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组装不当,贮存使用环境恶劣和操作使用不当,都会在接触件的接触部位和配合部位造成接触不良。 2.绝缘不良 绝缘体的作用是使接触件保持正确的位置排列,并使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故绝缘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成型性能。特别是随着高密度,小型化接线端子的广泛使用,绝缘体的有效壁厚越来越薄。这对绝缘材料,注塑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等提出了更苛严的要求。由于绝缘体表面或内部存

在金属多余物,表面尘埃,焊剂等污染受潮,有机材料析出物及有害气体吸附膜与表面水膜融合形成离子性导电通道,吸潮,长霉,绝缘材料老化等原因,都会造成短路,漏电,击穿,绝缘电阻低等绝缘不良现象。 3.固定不良 绝缘体不仅起绝缘作用,通常也为伸出的接触件提供精确的对中和保护,同时还具有安装定位,锁紧固定在设备上的功能。固定不良,轻者影响接触可靠造成瞬间断电,严重的就是产品解体。解体是指接线端子在插合状态下,由于材料,设计,工艺等原因导致结构不可靠造成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插针与插孔之间的不正常分离,将造成控制系统电能传输和信号控制中断的严重后果。由于设计不可靠,选材错误,成型工艺选择不当,热处理,模具,装配,熔接等工艺质量差,装配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固定不良。 此外,由于镀层起皮,腐蚀,碰伤,塑壳飞边,破裂,接触件加工粗糙,变形等原因造成的外观不良,由于定位锁紧配合尺寸超差,加工质量一致性差,总分离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互换不良,也是常见病,多发病。这几种故障一般都能在检验及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剔除。 预防失效的可靠性筛选检验为确保接线端子的质量和可靠性,预防上述致命故障的发生,建议按照产品的技术条件,研究制定相应的筛选技术要求, 开展以下有针对性的预防失效的可靠性检验。 1.预防接触不良

接线端子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接线端子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接线端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导致烧黑的问题: 如果接线端子黑了,其中的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是烧黑,氧化也可能黑。那么怎么去验证是不是烧黑的呢?我们采取的方法是用手指一擦,如果能擦掉,象烟灰一样,那就是被氧化而形成的黑色物质,得用砂纸或者锉刀才能磨掉。 在此郑州盛世开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魏德米勒接线端子专家提醒您,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带电的时候可千万别用手指去擦!那么另外的一种可能性就是烧黑了,除了火灾和气功大师发功之外,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接线端子过热高温了。 导致高温的问题: 有两种可能:端子松动造成接触电阻过大,从而过热;端子未松动,但是回路因某种未知原因而过电流发热,例如电源电压过高了,或者负载短路了。 解决办法: 1,电压过高。可以从源头查起,变压器次级电压-配电箱内电压-各用电设备电压。 2,接地故障。也可以从变压器那里查起,然后到配电箱接地。该接地的要接地,而正常的相线则应排除接地故障。可以断电时用绝缘表或摇表来测量,分段测量,尽量只分段测量电缆、电线、断路器、开关等供配电线路,实在难以分段的情况下,则拔掉弱电设备、传感设备的保险丝。 接地的关键在于接地电阻要低,同时接触面积要大。前者可以保证接地点有一个接近于大地电位的尽可能低的"零电位",这就可以避免你所想的打雷后雷电从接地线"反串"回去,窜进供电回路的可能性。后者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容量提供一个故障电流通道,包括雷电或者短路故障等等。因为实际的施工工艺理论上一直是根据当代技术和科技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这种接地方式行不行、好不好,还要看新标准的规范是怎么规定的。

接线端子标准共20页

接线端子工艺标准 2019年月日发布2019年月日实施 苏州捷美电子有限公司 SuZhou Jiemei Electronic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前言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 在公司中接线端子的使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降低接线端子使用的报废率,提高产品接线的可靠性,避免一些低级错误的产生,特编写此规范标准。 本标准用于电气研发人员及装配人员在进行接线端子连接时进行参考。 本标准在全公司范围内,作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由开发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开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健。 参与复审人员: 本标准于2019 年月首次发布。 目录: 一. 导线处理 (4) 1.1 裁线 (4) 1.2 穿护套 (4) 1.3 剥皮 (4) 二. 端子压接 (8)

2.1 端子各部分名称 (8) 2.2 绝缘铆压区 (8) 2.3 绝缘检查窗口 (10) 2.4 导体铆压 (10) 2.5 喇叭口 (11) 2.6 铆压齐平 (11) 三. IDC (12) 3.1 聚合排线的铆压 (12) 3.2 离散线的铆压........................ (13) 四. 焊锡 (16) 4.1 导线沾锡 (16) 4.2 去金 (16) 4.3 焊锡通则 (16) 4.4 绝缘 (16) 4.5 钩柱焊接 (17) 4.6 弯钩接线焊接 (18) 4.7 杯型端子焊接 (18) 4.8 柔性套管绝缘 (19) 五. 连接 (20) 5.1 焊锡连接 (20) 5.2 铆压连接 (20) 六. 连接器连接 (22) 6.1 螺丝连接安装 (22) 6.2 附件套管 (22) 6.3 软管和护套 (22) 6.2 连接器的损坏 (23) 七. 端子的拉力 (24) 接线端子检测标准 (25) 附录1 (26) 一导线处理 在进行接线端子连接时,首先要求对所用导线导体进行判断是否为良品,若为良品,如有需要则须对部分导线进行处理。 1.1 裁线 裁线是要求对所用导线进行剪切,根据所需用导线长度进行剪裁,在剪裁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1)线材尺寸须在公差范围内。 (2)裁线时须无刮伤线材,且切口要平齐。 (3)裁好的线材每50或100条扎为一扎,每扎需将其线规和长度标示清楚,不可错误。 裁线良品如下: 裁线不良如下: 1.2 穿护套 将已裁好并需装护套之线材打端子端穿上一个护套,注意护套小端向下: 1.3 剥皮

接线端子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接线端子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接线端子的塑料绝缘材料和导电部件直接关系到端子的质量,它们分别决定了端子的绝缘性能和导电性能。任何一个接线端子失效都将导致整个系统工程的失败。这方面国内外发生的惨痛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预防是目的,分析是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预防失效比分析失效更重要。它对保证接线端子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接线端子从使用角度讲,应该达到的功能是:接触部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导通,接触可靠。绝缘部位不该导通的地方必须绝缘可靠。 接线端子常见的致命故障形式有以下三种: 1. 接触不良 接线端子内部的金属导体是端子的核心零件,它将来自外部电线或电缆的电压,电流或信号传递到与其相配的连接器对应的接触件上。故接触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由于接触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错误,模具不稳定,加工尺寸超差,表面粗糙,热处理电镀等表面处理工艺不合理,组装不当,贮存使用环境恶劣和操作使用不当,都会在接触件的接触部位和配合部位造成接触不良。 2. 绝缘不良 绝缘体的作用是使接触件保持正确的位置排列,并使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壳体之间相互绝缘。故绝缘件必须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工艺成型性能。特别是随着高密度,小型化接线端子的广泛使用,绝缘体的有效壁厚越来越薄。这对绝缘材料,注塑模具精度和成型工艺等提出了更苛严的要求。由于绝缘体表面或内部存在金属多余物,表面尘埃,焊剂等污染受潮,有机材料析出物及有害气体吸附膜与表面水膜融合形成离子性导电通道,

吸潮,长霉,绝缘材料老化等原因,都会造成短路,漏电,击穿,绝缘电阻低等绝缘不良现象。 3. 固定不良 绝缘体不仅起绝缘作用,通常也为伸出的接触件提供精确的对中和保护,同时还具有安装定位,锁紧固定在设备上的功能。固定不良,轻者影响接触可靠造成瞬间断电,严重的就是产品解体。解体是指接线端子在插合状态下,由于材料,设计,工艺等原因导致结构不可靠造成的插头与插座之间,插针与插孔之间的不正常分离,将造成控制系统电能传输和信号控制中断的严重后果。由于设计不可靠,选材错误,成型工艺选择不当,热处理,模具,装配,熔接等工艺质量差,装配不到位等都会造成固定不良。 此外,由于镀层起皮,腐蚀,碰伤,塑壳飞边,破裂,接触件加工粗糙,变形等原因造成的外观不良,由于定位锁紧配合尺寸超差,加工质量一致性差,总分离力过大等原因造成的互换不良,也是常见病,多发病。这几种故障一般都能在检验及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剔除。

电气接线作业指导书

电气安装作业指导书

目录

1总体要求: 1.1作业基本要求: 组装前首先看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是否相符 检查元器件外观有无损坏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2元件安装具体要求 辅助元件安装要求:(线、端子、按钮铭牌及警示标志、端子排、线号、输入输出铭牌、线槽、螺钉、扎带、套管) 2.1导线: 按图面要求选择合适的线型(线径、屏蔽、品牌等); 颜色(依图面要求进行,如无要求则按常规要求进行); 导线进金属孔洞或与锐边金属相连时,应采用护套或套管; 导线中间不允许出现断线短接点; 2.2端子: 按线径和要求选择并用压线钳压实,固定可靠;一线一端子; 2.3按钮铭牌及警示标志: 固定可靠,保证横平竖直,可借助直尺进行确认,字体平正; 2.4线号: 线号按图纸要求穿线号;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表面干净、字迹清楚、字体朝上;一线一线号; 每束线束上套上与接线图一致的线号; 备用线未接入端子的不穿线号,接入端子部分的线号与端子号标注一致;

2.5端子排: 按图纸标注要求摆放端子,数量,型号与图纸标注一致。 每一安装单位的端子排的端子都要有标号,字迹必须端正清楚。 端子排必须写上端子排序号;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标记,图纸无要求的必须每隔5档用记号笔涂上记号,以便查对。 端子排接线点原则上接线螺钉只允许接一根导线,连接端子要用连接片,不接导线的螺钉也必须拧紧。 2.6扎带(固定夹): 要松紧合适,不留尾巴。有工艺要求的按工艺要求捆扎,无要求的间隔距离100-200mm; 2.7线槽: 安装要横平竖直,不留锐边毛刺。进线孔要有橡胶保护条; 2.8套管: 按图面要求穿软管并加装管接头,导线不允许裸露,软管线路用卡子固定; 2.9空开: 与接线图纸要求的型号一致; 3自检通电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