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诊断技术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 TBNA是一种通过穿刺针吸或切割方法获取气管壁、肺实质及气管支气管相邻部位纵隔内病变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技术。

TBNA在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癌早期诊断与分期、纵隔及管外型病灶活检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该技术相对安全,并发症较少,可操作性优于纵隔镜,已成为呼吸科医师诊断纵隔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自荧光支气管镜(AFB) AFB是基于细胞自发性荧光和电脑图像分析技术的一种新型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肺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使可能被普通支气管镜漏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AFB还能明确肿瘤侵犯的边界,为相应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诊断肺癌切除后边缘肿瘤残余、肺癌术后复发等情况也有优势。但AFB假阳性率较高,能否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价。

支气管内超声(EBUS) 新型气道内微型探头具有与气道壁紧密接触的水囊,可清晰显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并能准确区分邻近的肿物、淋巴结和血管等结构。此外,EBUS可清楚显示早期浸润性肿瘤的侵犯深度及范围,这对临床医师选择腔内治疗或手术切除、以及确定切除范围,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EBUS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实时引导TBNA。新开发的EBUS专用支气管镜将一个可进行扇形扫描的微型超声探头内置于支气管镜前端,可在获取周围病灶影像的同时进行实时监视下TBNA,从而极大地提高了TBNA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前瞻性研究显示,EBUS联合TBNA对诊断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高达85%~95.7%、100%和89%~97%。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MNB) EMNB是现代电磁导航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和三维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支气管镜检术。该技术用体外电磁板来引导气管内带微传感器的探针进行穿刺活检,可显著提高肺外周病灶的定位诊断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利用红外线为判定波以获得反射的组织断层扫描图像,其原理与超声相似,但检测的是光波而不是声波,因此图像清晰度特别高,并且空间分辨率可达10~12 μm,能精确显示微组织结构如上皮、黏膜固有层、腺体和软骨。该技术使支气管镜具有了病理显微镜的功能。

窄谱成像支气管镜该设备通过特殊滤光装置将红、绿、蓝三色的宽带光过滤为窄谱蓝光,窄谱光照射靶组织时能清晰显示组织微血管网的分布情况,使操作者便于观察支气管黏膜的细微变化。

硬质气管镜(硬镜) 硬镜可作为介入通道,允许各种器械进入气道内,在直视下进行止血、支架释放、取异物、消融治疗(激光、电热和冷冻等)、球囊扩张等操作,与可弯曲支气管镜配合使用可治疗复杂气道疾病。在进行介入操作时,硬镜能同时保证气道通畅和提供呼吸

支持,故亦被称为“通气气管镜”。全麻下硬镜操作是诊断儿童气道疾病的主要方法。

内科胸腔镜内科胸腔镜属于侵入性操作技术,能在直视下观察胸膜腔的变化,并可进行胸膜壁层和(或)脏层活检,因此对肺及胸膜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主要被用于无创方法不能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治。

治疗方法

气道内支架置入临床应用的气道支架主要有金属支架和硅酮支架两大类。支架置入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包括肿瘤、结核、慢性炎症、支气管淀粉样变、气管支气管软化症及气管切开后金属外套管致气管肉芽组织增生等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狭窄,尤其适用于恶性病变所致中央气道狭窄。

经支气管镜局部激光治疗激光穿透性强,其局部灼烧作用可分解肿瘤组织,解除气道内良、恶性病变所致气道狭窄和阻塞。激光能量高,组织切割速度快,但掌握不当易造成组织出血和穿孔,且价格昂贵。气道外病变是激光治疗的禁忌证。

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已接受大剂量体外放疗而耐受不良的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患者,可应用支气管腔内放射作为姑息治疗,暂时缓解症状。

经支气管镜高频电刀和氩等离子体凝固(APC) 二者均指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将组织迅速凝固或蒸发。APC通过氩等离子体介导电流而不直接接触组织,只能穿透几毫米,较适合于浅表、广泛的气道病变。高频电刀操作需直接接触组织,可根据不同病变部位选择不同的探头和圈套。

冷冻疗法在支气管镜引导下使用- 80℃液氮治疗气道良、恶性病变。治疗气道恶性病变的有效率可达75 %以上,但必须反复多次治疗。

光动力疗法原理是用适当波长光照射血卟啉,使之发出荧光,产生毒性氧自由基,杀灭肿瘤细胞。该方法适用于治疗较小( <3 cm )、无法手术的气道恶性肿瘤。

经支气管镜肺减容(BLVR) BLVR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微创手段。主要方法是经支气管镜在气肿肺区域安置单向阀使之萎陷,或向支气管内注入纤维蛋白胶封堵致局部纤维化和肺不张。接受该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及部分肺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与外科肺减容相比,该技术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严重肺气肿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接受BLVR治疗。

支气管热成形术(BT) 即经支气管镜的支气管射频消融,近年来被研究用于哮喘治疗。

BT通过可控制的低能量对气道平滑肌进行射频消融,减少平滑肌数量,削弱气道收缩能力,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两项关于哮喘患者的初步研究证实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表明其可明显降低气道反应性、提高呼气峰流速、增加无症状天数,且未导致明显不良反应。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一、概述 哮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支气管粘膜炎症引起分泌物↑和粘膜水肿引起小气道阻塞的结果。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c反映,哮酸c浸润为主的多c、多因子参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e气道炎症及炎症介质时治疗哮喘的根本,故哮喘的治疗原则应以抗感染治疗为主,辅以支气管扩张药物治疗。 二、分类 非选择?- RO药:Ad.ISTP.麻黄碱 Ad-RO药{ 选择性?2-RO药:沙丁胺醇、特布他临、克仑特布 茶碱类:氨茶碱、胆茶碱、二轻丙茶碱(甘油茶碱) 平喘药{M1-RO药:异丽阿托品 肥大c膜稳定药(过敏介质阻释药),色甘酸钠 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丙酸倍录米松 其他:LTD-RO药(白三稀受体阻断药)、扎鲁司特LT合成剂 抗白三稀药 三、常用抗哮喘药物 其他类 抗白三烯(∠T)药物 与组胺一样,∠T也是肥C释放的过敏性介质之一,∠T ①增加支气管粘膜炎性C浸润,②收缩支气管以及③是支气管反应增高等作用,在世奥穿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故抗∠T的药物出现为平喘药开辟了新的途径。

5-脂氧合酶θ剂:齐流通 ∠T合成θ剂{ 抗∠T 药物{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θ剂:MK-806 591 ∠T-Rθ剂:扎鲁司特、普仑司特 使用这类药物后,可以减轻气道粘膜炎性可以减轻气道粘膜炎性C 浸润,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用于预防和长期治疗效果良好,但大剂量可能损害肝功,引起WBC↓。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一、概述 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三者往往同时存在,并且互为因果关系,在治疗上也具有内在的联系,比如,谈可以刺激呼吸道粘膜感受器引起咳嗽,韩可以阻塞细支气管引起气喘。因此用祛痰药排出积痰,咳和喘自然缓释。另外,支气管痉挛和粘膜水肿是呼吸道管腔狭窄,气体出入受阻,尤其呼吸阻力增加,使肺泡膨胀,刺激牵张感受器引起咳嗽,管腔狭窄排痰不利又容易造成痰液积留,∴止痰药也有利于平喘祛痰,也就是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临床上常将镇咳、祛痰、平喘配伍或复方使用。此外,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抗感染、抗过敏、增强肌体免疫功能等。 二、镇咳药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防御性反射,是由呼吸道的炎性反应,痰液或

支气管镜诊治进展

诊断技术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BNA) TBNA是一种通过穿刺针吸或切割方法获取气管壁、肺实质及气管支气管相邻部位纵隔内病变细胞学、组织学或微生物学标本的技术。 TBNA在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肺癌早期诊断与分期、纵隔及管外型病灶活检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该技术相对安全,并发症较少,可操作性优于纵隔镜,已成为呼吸科医师诊断纵隔疾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自荧光支气管镜(AFB) AFB是基于细胞自发性荧光和电脑图像分析技术的一种新型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肺癌及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使可能被普通支气管镜漏诊的早期中央型肺癌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AFB还能明确肿瘤侵犯的边界,为相应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对诊断肺癌切除后边缘肿瘤残余、肺癌术后复发等情况也有优势。但AFB假阳性率较高,能否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还需进一步研究评价。 支气管内超声(EBUS) 新型气道内微型探头具有与气道壁紧密接触的水囊,可清晰显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并能准确区分邻近的肿物、淋巴结和血管等结构。此外,EBUS可清楚显示早期浸润性肿瘤的侵犯深度及范围,这对临床医师选择腔内治疗或手术切除、以及确定切除范围,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EBUS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实时引导TBNA。新开发的EBUS专用支气管镜将一个可进行扇形扫描的微型超声探头内置于支气管镜前端,可在获取周围病灶影像的同时进行实时监视下TBNA,从而极大地提高了TBNA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前瞻性研究显示,EBUS联合TBNA对诊断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高达85%~95.7%、100%和89%~97%。 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MNB) EMNB是现代电磁导航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和三维CT成像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支气管镜检术。该技术用体外电磁板来引导气管内带微传感器的探针进行穿刺活检,可显著提高肺外周病灶的定位诊断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OCT利用红外线为判定波以获得反射的组织断层扫描图像,其原理与超声相似,但检测的是光波而不是声波,因此图像清晰度特别高,并且空间分辨率可达10~12 μm,能精确显示微组织结构如上皮、黏膜固有层、腺体和软骨。该技术使支气管镜具有了病理显微镜的功能。 窄谱成像支气管镜该设备通过特殊滤光装置将红、绿、蓝三色的宽带光过滤为窄谱蓝光,窄谱光照射靶组织时能清晰显示组织微血管网的分布情况,使操作者便于观察支气管黏膜的细微变化。 硬质气管镜(硬镜) 硬镜可作为介入通道,允许各种器械进入气道内,在直视下进行止血、支架释放、取异物、消融治疗(激光、电热和冷冻等)、球囊扩张等操作,与可弯曲支气管镜配合使用可治疗复杂气道疾病。在进行介入操作时,硬镜能同时保证气道通畅和提供呼吸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疾病,可累及各个年龄组,全世界大约有一亿人患哮喘。据调查发现哮喘的发病率仍呈明显增高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华南地区,12~15岁青少年哮喘发病率从1979年的1.95%增加至198g年的2.5%和1995年的3.47%。因此,哮喘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颇受重视,1994年由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院共同组织17个国家的专家写了“哮喘防治的全球战略”,指导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我国亦于1992年召开全国第一届哮喘会议对哮喘的定义及诊断标准等做了决定。 一、哮喘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管慢性炎症。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管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 二、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病毒感染,运动或某些刺激物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期为主的哮鸣音;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①若基础FEVl(或PEF)<80%正常值,吸入β2激动剂后FEVlPEF)增加15%以上。②PEF变异率(用呼气峰速仪测定,清晨及入夜次)>20%。③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PEF最高—PEF最低 24小时PEF变异率= × 100% 1/2(PEF最高+PEF最低) 近年来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存在和严重性的诊断有以下几种,可供临床选择: 1、气道反应性测定一般采用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雾化吸入法或蒸馏水吸入法测定,气道高反应性(BHR)的程度与炎症的程度有显著相关。棍经抗炎治疗后,BHR可消失或明显降低。 组织胺吸入顺序和剂量 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浓度(mg/ml) 3.125 3.125 6.25 6.25 25 25 25 50 50 吸入揿数 1 1 1 2 1 2 4 4 8 累积量(umol) 0.03 0.06 0.12 0.24 0.49 0.98 1.8 3.9 7.8 如以组织胺浓度计算,按浓度0.03~16mg/ml,倍倍递增稀释,潮气呼吸,每一浓度吸2分钟,吸完后测FEV1,至FEV1较基础值降低20%,试验终止。吸入适量支气管扩张剂。 PC 20一FEV1<8mg/ml,或PD 20FEV1<7.8umol/m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 2、呼出气一氧化氮(NO)浓度,采用化学发光法连续测定呼出气NO浓度。正常人一般<20ppb,哮喘病人一般达到80ppb以上,且炎症越明显,NO呼出浓度越高,经抗炎治疗后,又明显降低。 3、血清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浓度测定,在实验性吸入抗原激发试验中,迟缓型哮喘反应的发现及严重程度与血清中ECP浓度密切相关,在运动激发性哮喘亦有类似现象。血清ECP浓度亦与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精品文档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为主要症状,经常在春秋季节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且病情迁延、发作反复[1 ,2] 。近年来对哮喘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认识,现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新进展等作一综述。 1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1.1气道炎症机制研究表明[3]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与细胞组分引起的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参与气道炎症的炎性细胞主要包括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 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等等,并以组胺、 缓激肽、溶菌酶以及内皮素等作为炎性介质,通过IgE介导T淋巴细胞依赖或非IgE 介导T 淋巴细胞依赖的炎症途径而引起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发生。 1.2气道神经调节机制其主要机制[4 , 5]:①肾上腺能胆 碱能神经-受体失衡机制。3 2受体功能的降低以及迷走神经功 能的亢进,导致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腺体分泌增多,进而 容易导致支气管哮喘的发作;②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与神经源性炎症机制。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第3类神经 俗称(NANC。其中,抑制性NANG具有舒张支气管的作用,若其被炎性细 胞释放的酶所降解,从而大大减弱了对胆碱能神经的抑制作用,导致支气管收缩而引发哮喘。而兴奋性NANC 可通过局部轴索反射而释放,还可受某些介质(如PGs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而敏感化,从而释放感觉神经肽,引起支气管收缩,进而形成神经源性炎症而导致支气管高反应性而发生哮喘。 1.3遗传学机制临床研究显示[6] ,支气管哮喘好发于遗传易感群体,与基因以及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明显的家族性遗传倾向。 1.4呼吸道病毒感染机制有学者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呼吸道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79-02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 的气道慢性炎症。哮喘是全球性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我国患病率为l%~4%。我国五大城 市的调查资料显示,13~14岁学生的发病率为3%~5%。调查发现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 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约40%患者有家族史。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常于夜 间和(或)清晨发作、加重,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迄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但长期有计划的防治,可保持疗效和预防复发。哮喘的防治目标为:控制、消除症状;防止反复发作及加重;改善肺功能至最佳水平;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 能力;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减少β2受体激动剂用量或不用药物也能控制病情;预防发展为 不可逆性气道阻塞;预防哮喘致命性后果。 1 脱离变应原 是哮喘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找出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因素,立即使患 者脱离变应原的接触。 2 药物治疗 治疗哮喘药物均具有平喘作用,又称为平喘药。 2.1支气管舒张药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也具有抗炎等作用。 2.1.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β2-AG) 主要通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气道清除功能,改善气道阻塞,降低血管渗漏抑制肥大细胞、嗜碱细胞释放介质的作用,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平喘效果好,维持时间较长。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为4~6小时,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非诺特罗。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时间为12~24小时,适用于夜间哮喘,有丙卡特罗、沙美特罗和班布 特罗。β2受体激动剂的缓释型和控制型制剂疗效维持时间较长,适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 和夜间哮喘。用药方法有定量雾化(MDI)吸入、口服和静注。多用吸入法,因高浓度药物直接 进入气道,全身不良反应小。 2.1.2茶碱类为黄嘌呤类生物碱 扩张支气管作用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而加强β2受体的功能,拮抗腺苷受体;刺激肾上腺 素分泌,增强呼吸肌收缩;增强气道纤毛清除功能等。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0.1g/片,每日 2~3 次,长效茶碱适用于控制夜间哮喘。小于气道扩张作用的低血浓度茶碱(5~10μg/ml)具有明显抗炎、免疫调节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作用,是目前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静脉给药主要适用于重、危重症哮喘。 2.1.3抗胆碱药 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导、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对抗乙酰胆碱的支气管痉挛作用。异丙托溴 铵雾化吸入约5分钟起效,维持 4~6小时。吸入后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 兴奋性,阻断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而致支气管舒张。与β2受体激动剂联 合协同作用,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和痰多者。 2.2抗炎药 2.2.1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多环节阻止气道炎症的发展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当前防治哮 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 吸入:采用MDI或干粉剂吸入倍氯米松或布地奈德,一般吸入剂量为200~600μg/d,局部 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常需连续、规律吸入1周方能生效,因此须预先用药。由于吸入药物剂 量较小,作用于呼吸道局部,进入血液后在肝脏迅速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是目前长期 甚至终身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药。 口服药:当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效或需短期加强治疗时,可用短疗程、大剂量泼尼松或泼尼松 龙30~40mg/d。症状缓解后,可

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准入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报日期:2016年5月31日 呼吸内科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项目可研性报告 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

情况 医疗机构名称: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级别:二级甲等 类别:国家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院 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传染科(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肝炎专业)、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肿瘤科、急诊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卫生科 (精神卫生专业)康复医学科、职业病科(职业健康监护专业)相应科室设置情况:内一科(心血管、神经、内分泌)、内二科(呼吸、血液、肿瘤)内三科(消化、泌尿)内四科(感染科)外一科(普外一)外二科(骨科)外三科(肛肠、泌尿)外四科 (普外二、公安病房)、外五科(脑外、胸外、心脏外科)、ICU、儿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麻醉科、手术室、血液透析科、、预防保健科、感染控制科、康复科、检验科、输血科、感染性疾病科、彩超室、心电室、脑电室、脑超室、病理室、腔镜室、放射线科、CT磁共振室、超氧治疗室、介入治疗科、药局(中、西、住院)、住院处、心理卫生科、 营养配餐室、妇产科门诊、儿科门诊、皮妇 科门诊、处置室、120急救中心、医保科、医保结算科、新农合、疼痛科门诊、中医科科门诊、理疗科门诊、耳鼻喉门诊、口腔门诊、眼科门诊、法鉴门诊、内科门诊(心内、神经、内分泌、呼吸、血液、肿瘤、消化、肾病)外科门诊(心、胸、脑、普外、骨外、烧伤、康复、理疗、泌尿、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新进展-2019年文档

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新进展 1 支气管舒张药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支气管平滑肌及肥大细胞只有 β2受体,β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呼吸道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的钙离子减少,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肾上腺素、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由于心血管副作用多,已被高选择性的β2受体激动剂所替代;目前常用的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及非诺特罗,长效的β2受体激动剂有丙卡特罗、沙美特罗及班部特罗;给药途径有口服、雾化吸入、静脉滴注;长期应用导致β2受体功能下调和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故不主张长期应用。 2 茶碱类药物 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细胞内cAMP的浓度,同时具有腺苷受体拮抗作用;通过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增强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和抗炎作用;副作用为胃肠道(恶心、呕吐)反应,心血管症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有时可兴奋呼吸中枢,重者可引起抽搐甚至导致死亡;西米替丁(甲氰米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影响茶碱代谢,合用时应减量;高热、妊娠、小儿和老年及患有肝、心、肾功能障碍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须慎用;二丙羟茶碱(喘定)作用与茶碱相同,但副作用较轻;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

射、静脉滴注。 3 抗胆碱药 抗胆碱药物异丙托嗅铵吸入后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阻断因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管收缩,起到舒张支气管的作用;副作用是口干或口苦。 4 抗炎药 4.1糖皮质激素 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哮喘的病理基础,糖皮质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作用机制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能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能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雾化吸入剂有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氟替卡松;口服剂有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静脉用药有琥珀酸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 4.2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 色苷酸钠能部分抑制IgE介导的肥大细胞释放介质及选择性抑制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能预防变态反应原引起速发型哮喘反应和迟发型哮喘反应以及运动和过度通气引起的支气管收缩。 5 其他药物 5.1组胺H1受体拮抗剂: 通过争夺组胺H1受体拮抗组织胺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酮替酚、阿司米唑、曲尼斯特和氯雷他定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有

经支气管镜诊疗支气管肺癌技术探析

经支气管镜诊疗支气管肺癌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16-07-22T14:56:26.4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9期作者:齐婧 [导读] 本文通过对经支气管镜诊疗支气管肺癌技术探析,旨在进一步减轻肺癌患者痛苦。 德州市立医院内五科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支气管镜诊疗技术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支气管镜具有良好的弯曲性,其可见范围大、清晰度高,可应用药物进行支气管灌洗和注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它通过支气管镜的常规检查、刷检、自荧光支气管镜检查、粘膜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以及微波治疗等介入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成效。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经支气管镜诊疗支气管肺癌技术探析,旨在进一步减轻肺癌患者痛苦,让此项技术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消除病患。 关键词:支气管镜,诊疗,肺癌,技术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让我们生存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环境污染不断恶化,使得人们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增多,尤其是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攀升。肺癌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故而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支气管镜介导下的腔内微创治疗。支气管镜诊疗是通过利用支气管镜介入方法尽快地发现早期肺癌,便于其后续治疗的成功率。对于肺癌患者,无论在肺癌的早、中、晚期哪个治疗阶段,均需要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而支气管镜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肺癌症状,对于诊断和治疗气道良恶性肿瘤、气道异物等有着良好的效果,使肿瘤达到根治或治疗基础上对病人的伤害降到最低,使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因此支气管镜介入诊断和治疗支气管肺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 1.支气管镜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1.1自荧光支气管镜(AFB) 自荧光支气管镜是一种新型的支气管镜,它对肺癌病变的早期诊断有着相当高的敏感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上。 自荧光支气管镜是利用自荧光现象来发现支气管粘膜是否有病变。当在自荧光照射下,如果粘膜上皮变厚,其光体变弱后,会由绿色变为红色,则说明支气管的粘膜已发生病变。AFB可适用于患者存支气管肺癌的分期;疑似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的检查;鉴于自荧光支气管镜发现癌前病变的高敏感性,因此,AFB检查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手段,特别是中央型肺癌。 1.2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 BAL是利用支气管镜向相应的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吸出后,对表面肺泡衬液进行收集和检查后再行检查其细胞成份和可溶性物质。BAL适用于:关于周围型肺部及转移性肿瘤肺癌的诊断;关于弥漫性肺部疾病的病因诊断;另外BAL还适用于肺部感染性病原菌的检查以及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当使用BAL后,,发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F)中细菌量大于103cfu/ml时,可以确定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患者是肺炎;当BAF中的细菌含量大于104cfu/ml时,则可诊断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阳性。BAL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肺间质性疾病,常用的方法是分析BAF中的细胞成分,可用于结节病、淋巴细胞侵袭性肺炎等病症的诊断。 2.支气管镜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2.1经支气管镜凝固技术 经支气管镜凝固技术是治疗肺癌等呼吸系统的重要技术,由于其具有趋向性运动特点,能达到喷头到组织的最近距离,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等疾病。 2.1.1微波技术治疗 微波技术治疗主要利用激光的热及光化学作用可用来诊治疾病,它是一种既纯又能集中放大能量的相干光,其作用是:其一是能有效降低细胞扩散转移率;其二是能凝固肿瘤滋养血管;其三是提高宿主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最后是它能直接杀死肿瘤细胞。经支气管镜微波治疗肺癌的适应症包括:其一是不适于手术治疗又伴有支气管阻塞表现的中央型肺癌患者;其二是适用于肺癌术后复发伴有大气道阻塞患者。 2.1.2氩离子凝固术(APC)技术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具有烧灼的效果。其特点是:在利用低于40W 的功率治疗时,由于其穿透性浅,既不会损伤气道支架,也不会引起气道穿孔,适用于成熟性痘疹及小血管渗血等微小的病灶,还可以治疗探头不能直接接触的病灶等。 氩等离子体凝固(APC)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适应症主要有:其一是在可视范围内的气管、支气管局部出血的治疗;其二是肉芽肿等较小病灶的治疗等。 2.1.3高频电技术治疗 高频电治疗是利用高频电流的瞬间作用来进行切割或凝固局限组织块,在操作时应根据功率大小和肿瘤与周围组织的间距来调整距离。高频电技术治疗的特点是对组织损伤较大,但其速度快、效率高。其适应症有:气管或支气管内的良性和恶性肿瘤;因外伤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有炎症或手术后的肉芽肿的治疗。 2.1.4冷冻技术治疗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应用于气道内疾病治疗的。最初,冷冻治疗被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后来随着各种冷冻器械的不断创新与研发,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肿瘤的治疗。冷冻治疗技术利用一般肿瘤组织比普通细胞对冷冻更加敏感的特点,通过低温冷冻使局部组织的细胞脱水,细胞内电解质的改变以及细胞膜蛋白的变性,最后直至细胞死亡。其适应症包括:一是气道内良性肿瘤的根治切除和恶性肿瘤的姑息性切除;二是支架内肿瘤再生长以及炎性肉芽组织生长的治疗;三是痰栓、血栓的取和气道内异物或坏死物的取出。 2.2经支气管镜激光技术治疗 经支气管镜激光技术治疗是利用激光的热及光化学作用可用来诊治疾病。当激光照射活体组织时,其中一部分被组织所吸收,使光能转化为热能而让组织脱水燃烧等一系列变化;另一部分可经组织传导和扩散产生后效应。总之,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主要是利用激光的热效应进而达到消除病变的目的。经支气管镜激光治疗可用于气管、支气管的良性肿瘤治疗,易切除并极少复发,效果极好,气管、支气

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试行) 为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本规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所称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包括镜下刷检、活检、针吸穿刺、灌洗等)和治疗技术(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冲洗术、异物取出术、吸痰术、纤支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气道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呼吸科诊疗科目。 (三)建立有相应的管理规,如镜室(或镜中心)管理规、人员规章制度等,由医务处统一协调与管理,科主任直接负责。 (四)开展科室必须具备的条件: 1、能够满足纤维支气管镜临床诊疗工作要求,镜工作室应包括镜检查室、消毒室、专用清洁柜或镜房等。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镜工作室必须配备各种相应的应急救治药物和设备。 2、具备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配备镜消毒设施,并按照中华人民国2004年《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执行。有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4、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镜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有至少2名具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每人至少独立操作纤维支气管镜50例以上。有经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相适应的专职护师/士、技师、工程师等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其他辅助科室和人员要求:如开展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项目,须有专业麻醉医师配合。 (六)拟开展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镜下介入手术,如纤维支气管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术、支架置入术等的机构,在满足以上的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三级医院,开展呼吸科临床诊疗工作10年以上,呼吸科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不少于40,3年累计完成纤维支气管镜病例1000例以上,开展镜下介入手术累计30例以上,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地级市以上)处于领先地位。 2、具备满足危重病人救治要求的重症监护室。 3、具备满足实施镜下介入手术要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等),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各种人工气道等)和技术能力(气管切开术、呼吸支持术等)。 二、人员基本要求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附件2 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2019年版) 为规范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可弯曲支气管镜、硬质气管/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等诊疗技术。仅进行引导插管、气道管理的操作不在本规范管理范围,应当参照相关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关的术前准备室、诊疗室、麻醉恢复室、内镜清洗消毒室等相关场所和设备。 1.临床科室。 医疗机构设有呼吸科、胸外科或其他与开展呼吸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科室,有住院床位。 2.术前准备室(区域)。

有专用的呼吸内镜术前准备室(区域),使用面积不小于10m2,配有吸氧装置,人员配置应能满足患者术前准备需要。 3.诊疗室。 (1)操作间数量设置应当满足服务需求,保障诊疗质量和操作安全。 (2)每个操作间的面积原则上不小于20m2,保证内镜操作者及助手有充分的操作空间。 (3)具备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满足呼吸内镜诊疗操作的内镜设备和医疗器械。 (4)操作间必须配备医疗气体管道、各种引流设备及气体管道接口,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进行内科胸腔镜手术的操作间应满足无菌手术要求。 (5)诊疗室应配备心电监护仪(含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颤仪、吸氧装置、气管插管、喉罩、简易呼吸器、止血器械和各类麻醉及急救药品。 (6)诊疗室须符合消防安全、电力保障等相关要求。 4.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面积不小于20m2,应配置必要的吸氧装备、负压吸引设施、监护设备、抢救设备、病床及相应的医护人员,保障患者安全。 5.内镜清洗消毒室。

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 。 内镜检查室、消毒室、专用清洁柜或内镜房等。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内镜工作室必须配备各种相应的应急救治药物和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配备内镜消毒设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有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4、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有至少2名具备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 与 3、具备满足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要求的临床辅助科室(耳鼻喉科、麻醉科、重症监护科等),设备(呼吸机、麻醉机、各种人工气道等)和技术能力(气管切开术、呼吸支持术等)。 二、人员基本要求

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执业地点为申请单位。 2、有5年以上呼吸科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内镜专业设备、耗材及药品,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实施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

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或具有主治(及以上)医师资格的进修或培训医师在本院医师严格指导下实施;内镜下介入手术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内镜介入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 医学证明文件。 (九)其他管理要求: 1、严格按照器材说明书要求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纤维支气管镜诊疗器材。

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

(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2014)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邓小明(负责人)冯艺朱涛杨承祥张卫郭曲练鲁开智曾维安薄禄龙(执笔人) 目录 一、(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目的及定义 二、(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实施条件 三、(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支)气管镜诊疗镇静深度/麻醉的评估 五、(支)气管镜疹疗镇静/麻醉操作流程 六、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七、注意事项 八、(支)气管镜诊疗镇静/麻醉的目的及定义 (支)气管镜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支)气管镜诊疗是一种刺激强度大、低氧血症发生率高、患者不适感强烈的操作。随着(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普及,以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患者在接受(支)气管镜诊疗时对舒适服务的要求日趋

增加。镇静/麻醉本身可明显影响呼吸循环,而(支)气管镜操作又需在气道内进行,如何在与内镜操作者共用气道的情况下,既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又能满足操作要求,对麻醉医师是一种重大挑战。目前,在镇静或麻醉下实施(支)气管镜操作的医疗单位逐渐增多,所用镇静/麻醉的方式和药物选择各有不同,国内尚缺乏相关指南或共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形成本领域的专家共识意见,对镇静/麻醉下实施(支)气管镜诊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流程、术前准备、术中监护、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利于我国舒适化(支)气管镜诊疗的普及和推广。 一、(支)气管镜夜疗镇静/麻醉的目的及定义 (支)气管镜(包括可弯曲支气镜和硬质气管镜两大类)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重要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大部分患者对(支)气管镜操作怀有紧张、焦碟和恐惧的心理,检查过程易发生咳嗽、恶心呕吐、血压升咼、心律失常等,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少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或配合,使(支)气管镜医师无法明确地诊治相关疾病。 (支)气管镜的镇静/麻醉是指通过镇静药和(或)麻醉性镇痛药等以及相关技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接受(支)气管镜诊疗过程中的痛苦感,尤其是消除患者对再次检查的恐惧感,提高对(支)气管镜诊疗的按受度,最大程度降低诊疗过程中发生损伤和意外的风险,为(支)气管镜医师创造更良好的诊疗条件。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与分析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与分析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气道痉挛和气道反应性增加的疾病,可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等[1]。支气管哮喘包括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和混合性哮喘,GINA方案虽已施行多年,但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南疆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气候干燥少雨,风沙大,浮尘天气长,大多居住地在海拔在1200~2000m 之间,加大了控制哮喘的难度。而过敏性疾病是导致或诱发支气管哮喘(外源性哮喘)的重要病因。因此,在执行GINA方案控制哮喘的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也必不可少。 1定义 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1亿人,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为1%,儿童达3%。 从狭义考虑,哮喘的定义应为:机体由于外在或内在的过敏原或非过敏原等因素,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临床上表现为

屡次反复的阵发性胸闷,伴哮鸣音并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难或兼有咳嗽者。 从广义来研究则哮喘的临床表现由许多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变化而形成的综合征,例如: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粘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粘膜纤毛功能障碍、支气管粘膜肥厚、支气管粘液栓塞等等,根据各种病理生理变化程度不同即可导致临床上不同程度的哮喘症候群,重者表现为急性严重的哮喘持续状态,轻者仅表现为胸闷,有些则表现为以咳嗽为主。而一般常见的所谓支气管哮喘,则常指狭义的定义。 2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143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男82例,女61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5 岁,儿童17例。合并过敏性鼻炎61例,荨麻疹4例,食物过敏诱发哮喘9例(白酒、海鲜、蘑菇等),职业性哮喘6例(油漆、鸽毛、轧花工等),运动诱发过敏性哮喘4例均为学生,药物过敏2例,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35例,不明过敏源22例。其中53例有家族史。 2.2诊断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接触史、过敏性疾病史、家族过敏史和哮喘的发作频率与诱因等,临床表现,对于不典型的患 者还要依据肺功能和支气管扩张试验。 2.3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分级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根据GINA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标准评判[2],间歇发作42例,轻度持续56例,中度持续37例,重度持续8例。

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准入可行性实施报告

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申报单位: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申报日期:2016年5月31日

呼吸科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技术项目可研性报告 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 医疗机构名称: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级别:二级甲等 类别:国家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院 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呼吸科、消化科)、外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传染科(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肝炎专业)、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皮肤病专业、性传播疾病专业)、肿瘤科、急诊科、麻醉科、检验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精神卫生科(精神卫生专业)康复医学科、职业病科(职业健康监护专业) 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一科(心血管、神经、分泌)、二科(呼吸、血液、肿瘤)、三科(消化、泌尿)、四科(感染科)、外一科(普外一)、外二科(骨科)、外三科(肛肠、泌尿)、外四科(普外二、公安病房)、外五科(脑外、胸外、心脏外科)、ICU、儿科、妇产科、急诊科、五官科、麻醉科、手术室、血液透析科、、预防保健科、感染控制科、康复科、检验科、输血科、感染性疾病科、彩超室、心电室、脑电室、脑超室、病理室、腔镜室、放射线科、CT、磁共振室、超氧治疗室、介入治疗科、药局(中、西、住院)、住院处、心理卫生科、营养配餐室、妇产科门诊、儿科门诊、皮妇科门诊、处置室、

120急救中心、医保科、医保结算科、新农合、疼痛科门诊、中医科科门诊、理疗科门诊、耳鼻喉门诊、口腔门诊、眼科门诊、法鉴门诊、科门诊(心、神经、分泌、呼吸、血液、肿瘤、消化、肾病)外科门诊(心、胸、脑、普外、骨外、烧伤、康复、理疗、泌尿、肛肠)。 二、开展该技术项目的及意义及实施方案 三、开展支气管镜的基本条件、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质量控制措施、支气管镜清洗消毒方法与维护程序、支气管镜操作的具体步骤与方法、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的并发症和应急预案、疗效、费用及疗程 (一)、国外应用情况 简介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检查所用镜分为硬质

支气管哮喘诊治新进展

哮喘急性发作的规范化诊疗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某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时脉率在100~120次/min,这应属于()的表现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危重 ? 2.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首选的支气管舒张剂是: A. β2受体激动剂 B. β2受体抑制剂 C. 肾上腺素 D. 糖皮质激素 ? 3.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指的是: A. 让病人在初期一次性吸入足量支气管舒张剂 B. 让病人在短期内多次吸入支气管舒张剂 C. 让病人在短期内多次吸入糖皮质激素 D. 让病人在初期一次性吸入糖皮质激素 ? 4.下列有关于哮喘急性发作期的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 原有症状急剧加重,常有呼吸困难 B. 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等所致 C. 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

D. 以呼气流量升高为其特征 ? 5.下列哪项符合哮喘急性发作时重度的临床特点: A. 时有焦虑或烦燥 B. 呼吸频率常>30次/min C. 哮鸣音减弱、乃至无 D. PaO2(吸空气,mmHg)≥60 无创气道炎症评估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 1.气道炎症的评估方法有: A.气道反应性测定 B.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C.呼出气冷凝液分析 D.以上均是 ? 2.关于气道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以下错误的是: A.哮喘诊断的金指标 B.哮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C.指导哮喘的治疗及评估疗效 D.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 ? 3.诱导痰细胞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A.鉴别哮喘与其他呼吸道疾病

B.了解气道炎症的类型 C.研究气道炎症性疾病加重的原因 D.以上均是 ? 4.以下哪个测定方法可以评价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 A.FeNO测定 B.呼出气冷凝液(EBC)测定 C.诱导痰细胞学检查 D.气道反应性测定 ? 5.FeNO测定的临床意义: A.判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 B.判断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C.评估哮喘控制水平和预测哮喘急性发作 D.以上均是 新版GINA的解读考试 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 1.以下不属于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三大慢性疾病的是: A.泌尿系统疾病 B.癌症 C.心脑血管疾病 D.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2.以下关于哮喘的认识错误的是: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 规范(试行)》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苏卫办医[2011]55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卫生厅 【发布日期】2011.04.02 【实施日期】2011.04.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苏卫办医〔2011〕55号) 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作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准入和监管的依据。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江苏省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机构对医疗机构申请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进行审核的依据,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主要包括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技术(包括镜下刷检、活检、针吸穿刺、灌洗等)和治疗技术(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支气管冲洗术、异物取出术、吸痰术、纤支镜下高频电治疗术、冷冻治疗术、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甲等及其以上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呼吸内科诊疗科目。 (三)建立有相应的管理规范,如内镜室(或内镜中心)管理规范、人员规章制度等,由医务处统一协调与管理,科主任直接负责。 (四)开展科室必须具备的条件: 1、能够满足纤维支气管镜临床诊疗工作要求,内镜工作室应包括内镜检查室、消毒室、专用清洁柜或内镜房等。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与医院规模和接诊患者数相适应。内镜工作室必须配备各种相应的应急救治药物和设备。 2、具备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证的内镜设备和手术器械。 3、配备内镜消毒设施,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执行。有完善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4、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人员应具备内镜消毒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