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实验报告

1、简易计算器

(1)问题描述

由键盘输入一算术表达式,以中缀形式输入,试编写程序将中缀表达式转换成一棵二叉表达式树,通过对该的后序遍历求出计算表达式的值。

(2)基本要求

a.要求对输入的表达式能判断出是否合法。不合法要有错误提示信息。

b.将中缀表达式转换成二叉表达式树。

c.后序遍历求出表达式的值

(3)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一棵表达式树,它的树叶是操作数,如常量或变量名字,而其他的结点为操作符。

a.建立表达式树。二叉树的存储可以用顺序存储也可用链式存储。当要创建二叉树时,先从表达式尾部向前搜索,找到第一个优先级最低的运算符,建立以这个运算符为数据元素的根结点。注意到表达式中此运算符的左边部分对应的二叉绔为根结点的左子树,右边部分对应的是二叉绔为根结点的右子树,根据地这一点,可用递归调用自己来完成对左右子树的构造。

b.求表达式的值。求值时同样可以采用递归的思想,对表达式进行后序遍历。先递归调用自己计算左子树所代表的表达式的值,再递归调用自己计算右子树代表的表达式的值,最后读取根结点中的运算符,以刚才得到的左右子树的结果作为操作数加以计算,得到最终结果。

(4)需求分析

程序运行后显示提示信息,输入任意四则运算表达式,倘若所输入的表达式不合法程序将报错。

输入四则运算表达式完毕,程序将输出运算结果。

测试用的表达式须是由+、-、*、/运算符,括号“(”、“)”与相应的运算数组成。运算数可以是无符号浮点型或整型,范围在0~65535。

(5)概要设计

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BinaryTree{

数据对象:表达式运算数{ num | 0< num < 65535 }

表达式运算符{ opr | + , - , * , / }

数据关系:由一个根结点和两棵互不相交的左右子树构成,且树中结点具有层次关系。根结点必须为运算符,叶子结点必须为运算数。

基本操作:

InitBiTree(&T , &S)

初始条件:存在一四则运算前缀表达式S。

操作结果:根据前缀表达式S构造相应的二叉树T。

DestroyBiTree(&T)

初始条件:二叉树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T。

Value(&T)

初始条件:二叉树T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计算出T所表示的四则运算表达式的值并返回。

}ADT BineryTree

顺序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tack{

数据对象:具有相同类型及后进先出特性的数据元素集合。

数据关系:相邻数据元素具有前去和后继关系。

基本操作:

InitStack(&S)

初始条件:无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栈S。

DestroyStack(&S)

初始条件:栈S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销毁S。

StackLength(&S)

初始条件:栈S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S中元素个数。

GetTop(S , &e)

初始条件:栈S已经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用e返回S的栈顶元素。

Push(&S , e)

初始条件:栈S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插入元素e为S的新栈顶元素。

Pop(&S , e)

初始条件:栈S已经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删除S的栈顶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

}ADT Stack

字符串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

ADT String{

数据对象:具有字符类型的数据元素集合。

数据关系:相邻数据元素具有前驱和后继关系。

基本操作:

StrLength(S)

初始条件:串S已经存在。

操作结果:返回S的元素个数。

StrNeg(S , F)

初始条件:串S已经存在且非空。

操作结果:求S的逆序并将结果保存在串F中。

}ADT String

本程序包含四个模块:主程序模块;二叉树单元模块(实现二叉树的抽象数据类型,包括结点和指针的定义);顺序栈单元模块(实现顺序栈的抽象数据类型,包含结点和指针的定义);字符串单元模块(实现字符串的抽象数据类型)。四个模块之间调用关系为主程序模块二叉树模块,二叉树模块调用顺序栈模块。

详细设计

顺序栈类型。

#define Stack_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char elem[Stack_Size];

int top;

}SqStack

基本操作实现的伪代码算法如下:

void InitStack (SqStack &S) { //初始化顺序栈

S.elem=new ElemType[Stack_Size];

if(!S.elem) Error("Overflow!");

S.top=-1; }

viod Push (SqStack &S,char c) { //顺序栈压栈

if(S.top==(Stack_Size-1)) Error("Stack Overflow!");

S.elem[++S.top]=c; }

ElemType Pop (SqStack &S) { //顺序栈出栈

if(S.top==-1) Error("Stack Empty!");

return S.elem[S.top--]; }

int StackLength(SqStack &S) { //求顺序栈长度return (S.top+1); }

GetTop(SqStack &S ,char e) { //取栈顶元素e=S.elem[top]; }

字符串类型

typedef struct{ //动态顺序串

char *ch;

int length;

}String

基本操作实现的伪代码算法如下:

int StrLength(&S) { //求串长

return S.length; }

void StrNeg(&S , &F) { //求逆序串

if(!S.length) error(“String Empty!”);

for(i=0 ; i

F.ch[i] = S.ch[length-1-i]; }

二叉树类型。

typedef struct TNode{ //二叉树结点union data{ char optr; //运算符

int opnd; }; //操作数

struct TNode *lchild , *rchild

}TNode

typedef TNode *BiTree //二叉树指针

基本操作实现的伪代码算法如下:

int Precedence (char opr) { //判断运算符级别函数;其中* /的级别为2,+ -的级别为1;

int level;

switch(opr) {

case'+': case'-': return (1); break;

case'*': case'/': return(2); break;

case'(': case')':

case'#':

default:

return(0); break; }

}

bool IsOperator(char opr) { //判断输入串中的字符是不是合法操作符

if(op=='+'||op=='-'||op=='*'||op=='/')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string Convert(string &Str) { //将一个中缀串转换为后缀串,

string Output; //输出串

SqStack S;

for(int i=S.length-1 ; i>=0 ; i--) { //对输入串逆序扫描

if(Str.ch[i]>=48&&Str.ch[i]<=57) {

Output.ch[i]=Str.ch[i]; //假如是操作数,把它添加到输出串中。

Output.length++; }

if( Str.ch[i]==')' ) //假如是右括号,将它压栈。

Push( S , Str.ch[i] );

while( IsOperator( s[i] ) ) { //如果是运算符

if( top==0 || GetTop(S)==')' || Precedence(Str.ch[i] ) >=Precedence( GetTop(S) ) ) {

Push( S , Str.ch[i] );

break; }

else { Pop(S , e);

Output.ch[i]=e;

Output.length++; } }

if( Str.ch[i]=='(' ) { //假如是左括号,栈中运算符逐个出栈并输出,直到遇到右括号。右括号出栈并丢弃。

while( GetTop(S)!=')' ) {

Output.ch[i]=Pop(S);

Output.length++;

}

}

}

while(S.top!=-1) { //假如输入完毕,栈中剩余的所有操作符出栈并加到输出串中。

Output.ch=Output.ch--;

Output.ch=Pop(S); }

return output;

}

void CreatBiTree(&T , &S) { //由中缀表达式生成表达式二叉树String F;

SqStack Sq; //用以存放生成的二叉树结点

InitStack(Sq);

F=Convert(S); //求得S的前缀表达式

for(i=F.length-1 ; i>=0 ; i--) {

If( !IsOperator(F.ch[i]) ) {

T=new TNode;

T->data=F.ch[i];

T->lchild=NULL;

T->rchild=NULL;

Push(Sq , T) }

else {

T=new TNode;

T->data=F.ch[i];

T->lchild=Pop( Sq );

T->rchild=Pop( Sq );

Push(Sq , T); }

} }

int Calc(int a, char opr, int b) { //计算

switch (opr) {

case '+': return a + b;

case '-': return a - b;

case '*': return a * b;

case '/': return a / b;

}

}

int Value(TNode *T) {

if (T->lchild == NULL &&T->rchild == NULL)

return T->data;

else

return Calc( Value(T->lchild) , T->data , Value(T->rchild) );

};

主函数伪码算法。

void main() {

Face(); //输出界面及相关信息

do {

cout<<”Please input an expression:”<

cin>>Str;

JudgeExp(S); //判断输入的表达式是否合法。

T=CreatBiTree(S);

N=Value(T);

cout<<”The value of this expression is”<

cout<<”To do another calculation? [Y/N]” ;

cin>>e;

if(e==’y’) flag=1;

else flag=0; }while(flag)

}//main

测试结果

附录(带注释的源程序)

//****************************CStack.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tack_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字符类型顺序栈

char elem[Stack_Size];

int top;

}CStack

void InitCStack(&S)

{ //初始化顺序栈

S.elem=new char[Stack_Size];

if(!S.elem) Error("Overflow!");

S.top=-1;

void Push_C(CStack &S , char e)

{ //压栈

if( S.top==(Stack_Size-1) ) Error("Stack Overflow!");

S.elem[++S.top]=e;

}

char Pop_C(CStack &S)

{ //出栈

if(S.top==-1) Error("Stack Empty!");

return S.elem[top--];

}

char GetTop(&S)

{ //取栈顶元素

if(S.top==-1) Error("Stack Empty!");

return S.elem[top];

}

int CStackLength(&S)

{ //求栈中元素个数

return top+1;

}

//****************************TStack.h******************************// #include

#include"Tree.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Stack_Size 100

typedef struct

{ //二叉树结点类型顺序栈TNode elem[Stack_Size];

int top;

}TStack

void InitTStack(&S)

{ //初始化顺序栈

S.elem=new char[Stack_Size];

if(!S.elem) Error("Overflow!");

S.top=-1;

}

void Push_T(TStack &S , TNode T)

{ //压栈

if( S.top==(Stack_Size-1) ) Error("Stack Overflow!");

S.elem[++S.top]=T;

}

TNode Pop_T(TStack &S)

{ //出栈

if(S.top==-1) Error("Stack Empty!");

return S.elem[top--];

}

//****************************String.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动态顺序串

{

char *ch;

int len;

}String

Srting StrNeg(&Str) //求逆序串

{

String F;

for(i=0 ; i

F.ch[i] = Str.ch[Str.len-1-i];

return F

}

int StrLen(&Str) //求串长

{

int i;

for(i=0 ; Str.ch[i]!='\0' ; ) i++;

return i;

}

//****************************Tree.h******************************// #include

#include"String.h"

#include"CStack.h"

#include"TStack.h"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struct

{ //二叉树结点

union data

{ //数据域

char opr; //运算符

int opn; //运算数

}

struct TNode *lchid , *rchild; //指针域

}TNode

typedef TNode *BiTree; //二叉树头结点

int Precedence(char opr)

{ //判断运算符级别函数;其中* /的级别为2,+ -的级别为1;

switch(opr)

{

case'+': case'-': return 1; break;

case'*': case'/': return 2; break;

case'(': case')':

case'#':

default:

return 0; break;

}

}

bool IsOperator(char opr)

{ //判断输入串中的字符是不是合法操作符

if(op=='+'||op=='-'||op=='*'||op=='/')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

String Convert(String &Str) //将一个中缀串转换为后缀串{

int i;

String Output; //输出串

Output.len=0;

CStack S;

InitCStack(S);

Str.len=StrLen(Str); //求的输入的串长

for(i=Str.len-1 ; i>=0 ; i--) //对输入串逆序扫描

{

if(Str.ch[i]>=48 && Str.ch[i]<=57) //假如是操作数,把它添加到输出串中。

{

Output.ch[Str.len-1-i]=Str.ch[i];

Output.len++;

}

if( Str.ch[i]==')' ) //假如是右括号,将它压栈。

Push_C( S , Str.ch[i] );

while( IsOperator( Str.ch[i] ) ) //如果是运算符

{

if( S.top==0 || GetTop(S)==')' || Precedence(Str.ch[i] ) >=Precedence( GetTop(S) ) )

{

Push_C( S , Str.ch[i] );

break;

}

else

{

Output.ch[Str.len-1-i]=Pop_C(S);

Output.len++;

}

}

if( Str.ch[i]=='(' ) //假如是左括号,栈中运算符逐个出栈并输出

{ //直到遇到右括号。右括号出栈并丢弃。

while( GetTop(S)!=')' )

{

Output.ch[Str.len-1-i]=Pop_C(S);

Output.len++;

}

}

}

while(S.top!=-1) //假如输入完毕,栈中剩余的所有操作符出栈并加到输出串中。

{

Output.ch[++Output.len-1]=Pop_C(S);

}

return StrNeg(Output); //输出Output的逆序即为所求前缀表达式

}

江苏大学-计算机图形学第三次实验报告-二维图形变换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题目二维图形变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期

成绩评定表

二维图形变换 1. 实验内容 完成对北极星图案的缩放、平移、旋转、对称等二维变换。 首先要建好图示的北极星图案的数据模型(顶点表、边表)。另外,可重复调用“清屏”和“暂停”等函数,使整个变换过程具有动态效果。 2.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 3. 问题分析 为了建立北极星图形,首先在二维空间中根据坐标绘制出北极星图形。并且在此坐标系中确定好走笔顺序以便于进行连线操作。 同时需要好好的使用清屏函数以使得显示正常。 1. 放大缩小变换 放大缩小变换公式为:x’=x.a, y’=y.d; 其中a,d分别为x,y方向的放缩比例系数。 可通过不同的比例系数来显示程序运行结果。当a=d时为等比例放缩操作。可令变换矩阵为T。 2. 对称变换 包括以x轴对称、y轴对称和原点O对称三种。由于屏幕坐标只有第一象限,我们可以将原点平移到(500,240)处。在第一象限画出一个三角形,然后分别求出三个对称图形。 3. 旋转变换 将图形上的点(x,y)旋转θ角度,得到新的坐标(x’,y’)为: x’=xcosθ-ysinθ, y’=xsinθ+ycosθ; 旋转矩阵T为

4.平移变换 4. 算法设计 5. 源代码 //北极星 void hzbjx(CDC* pDC,long x[18],long y[18]) { CPen newPen1,*oldPen;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2,RGB(255,0,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1[11]={{x[1],y[1]},{x[2],y[2]},{x[3],y[3]},{x[4],y[4]},{x[5],y[5]},{x[3],y[3]},{x[1],y[1]},{x[6],y[6]},{ x[3],y[3]},{x[7],y[7]},{x[5],y[5]}}; pDC->Polyline(vertex1,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255,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2[5]={{x[6],y[6]},{x[8],y[8]},{x[9],y[9]},{x[3],y[3]},{x[8],y[8]}}; pDC->Polyline(vertex2, 5); POINT vertex3[5]={{x[4],y[4]},{x[10],y[10]},{x[11],y[11]},{x[3],y[3]},{x[10],y[10]}}; pDC->Polyline(vertex3, 5);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255,0,90));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4[11]={{x[12],y[12]},{x[13],y[13]},{x[3],y[3]},{x[9],y[9]},{x[14],y[14]},{x[15],y[15]},{x[3],y[3]},{x[ 11],y[11]},{x[12],y[12]},{x[3],y[3]},{x[14],y[14]}}; pDC->Polyline(vertex4, 11); newPen1.DeleteObject(); newPen1.CreatePen(PS_SOLID, 2, RGB(0,100,255)); oldPen = pDC->SelectObject(&newPen1); POINT vertex5[5]={{x[15],y[15]},{x[16],y[16]},{x[3],y[3]},{x[16],y[16]},{x[7],y[7]}};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第三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名称:用PowerDesigner建模工具绘制数据流图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Windows 2000、Rational Software公司的Rational Rose应用软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工具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用Rational Rose画用例图的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用例图(Use Case框图) 2)用Rational Rose在Use Case视图中创建Use Case框图。 四、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Use Case框图,并给出“预订教室”的用例描述。 1) 背景 某大学需要一个教室预订系统,将空闲的教室提供给师生做学术报告或班级活动。师生可使用该系统预订所需的教室,以便让管理员在恰当的时间开放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 功能要求 2.1) 管理员可使用该系统增加用户、删除用户。 2.2) 管理员可向系统中增加或删除供预订的教室,设置任一教室可使用的时间段。 2.2) 师生可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2.3) 师生在登录后,可浏览给定时间段的空闲(供预订的且未被预订的)教室;选择教室和使用时间段,预订教室。 2.4) 管理员可浏览任意时间段内的教室预订情况。 3) 性能要求 3.1) 教室占用的时间段精确到“课时”。 3.2) 支持最多10000人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流畅。 五、实验步骤 Use Case框图表示整个机构提供的功能,可以用来回答下列一些问题: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还有那些人使用这些系统。Use Case框图在业务建模活动期间大量用于设置系统情景和形成创建使用案例的基础。 1)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画Use Case框图 S1:点击“开始”在“程序”中找到“Rational rose”点击“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进入该软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1:感受1号杯和2号杯里水的冷热 1号杯水() 2号杯水() 活动2:观察温度计 .观察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 要构造。 你观察温度计上有摄氏度 (℃)的标记吗? 你观察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最高()最低() 你观察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 最低温度是多少? 实验现象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烧杯一个一支温度计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吸水纸废物瓶。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1 清点仪器用品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5分)。 5

2 观察温度计的 零刻线、分度值 和量程。 A、观察温度计的零刻线。(10分) B、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 。(10分) 20 3 用手感知水温。将手指伸入烧杯中(冷水)或将手放在烧杯 外壁(热水),手的感觉 (10分),估测水的温度(10分)。 20 4 将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10 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 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10分) C、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要让玻璃 泡继续停留在水中。(10分)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连续三 次测水的温度分别为、、 ,平均水温为。(15分) 45 5 整理仪器,擦拭 桌面。 A、将温度计擦干放回原处。(5分) B、擦拭桌面。(5分) 10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

第三次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Linux应用技术基础实验类型:验证型 实验项目名称:Linux shell 基本命令 学生姓名:孙禹达专业:工信学号:3120000431 电子邮件地址:bless.sunyuda.death@https://www.doczj.com/doc/294246778.html, 实验日期:2013年05 月22 日 1、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1.学习Linux的文件访问权限,用户的类型和文件访问权限的类型 2.学习如何确定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3.学习如何设置和改变一个文件的访问权限 4.学习如何在文件或目录的创建时设置缺省访问权限 5.学习理解硬链接、符号链接 6.学习理解链接和文件访问权限之间的关系 7.学习了解Linux进程的属性 8.学习理解Linux的前台进程、后台进程及守护进程 9.学习理解Linux命令的顺序执行和并发执行 10.学习使用挂起进程操作和终止进程操作 11.了解系统中Linux进程的层次结构 12.学习使用Linux定时作业调度 13.学习使用Linux的I/O重定向操作和管道操作 14.学习使用id、chmod、chgrp、chown、umask、ln、ps、kill、fg、bg、job、top、pstree、 crontab、at、|、<、>等命令 2、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1.根据下列的要求,写出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1)你的用户名; 2)你的用户ID; 3)你的组ID和组名字; 4)在你同一组中的其它用户名。

2.系统管理员给你的主目录设置的权限是什么?使用什么命令来得到这个答案,给出你的 会话过程。 3.在你的系统中有文件或目录分别是:/ 、/etc/passwd 、/bin/df 、~ 。用长 列表格式显示这些文件或目录,并填写下列表格。 文件文件类 型存取权限 链接数所有者组文件大小 / /etc/passwd /bin/df ~ 4.在你的主目录中的temp、professional和personal三个子目录,设置使自己(owner)拥 有读、写、执行3种访问权限,设置其它用户只有读和执行权限。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在d1目录下,用touch命令创建一个名为f1的空文件。给出d1、d2、d3和f1的访问权限。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5.在~/temp目录下创建名为d1、d2和d3的目录。把文件smallFile拷贝到d1目录下,长 列表格式显示文件smallFile,显示的内容包括inode号、访问权限、硬链接数、文件大小。给出完成这些工作的会话。 6.在~/temp目录下,把当前目录改变成d2。创建一个名字为newFile.hard硬链接到d1目 录下的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显示newFile.hard文件,与smallFile文件的属性进行比较。你如何确定smallFile和smallFile.hard是同一文件的两个名字,是链接数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7.创建一个名字为~/temp/d2/smallFile.soft软链接到~/temp/d1/smallFile文件。长列表格式 显示smallFile.soft文件,比较这两个文件的属性。你如何确定smallFile 和smallFile.soft 是两个不同的文件?是这两个文件的大小吗?给出你的会话过程。 8.在你使用的Linux系统中,有多少进程在运行?进程init、bash、ps的PID是多少?init、 bash和ps进程的父进程是哪一个?这些父进程的ID是什么?给出你得到这些信息的会话过程。 9.有多少个sh、bash、csh和tcsh进程运行在你的系统中?给出会话过程。 10.linux系统中,进程可以在前台或后台运行。前台进程在运行结束前一直控制着终端。若 干个命令用分号(;)分隔形成一个命令行,用圆括号把多个命令挂起来,他们就在一个进程里执行。使用―&‖符作为命令分隔符,命令将并发执行。可以在命令行末尾加―&‖使之成为后台命令。 请用一行命令实现以下功能:它1小时(实验中可以用1分钟代替)分钟后在屏幕上显示文字―Time for Lunch!‖来提醒你去吃午餐。给出会话过程。 11.写一命令行,使得date 、uname –a 、who 和ps并发执行。给出会话过程。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小,水爬升得越高。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水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结论: 会团结的水: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

微机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

实验三DOS中断调用实验实验报告 健行理工1402班陈丽红 201424450202 一、实验目的 掌握字符和数据的显示方法。 二、实验内容 先显示信息“INPUTSTRING,THE END FLAG IS $”再接收字符。如为0-9,则计数器加1,并显示计数,如为非数字,则直接显示,但不计数。 三、程序框图 开始 段寄存器和堆栈段初始化 数字字符计数器清0 回车换行 显示提示信息 接收键入字符并显示 是$字符 调用QUI,返回 DOS 结束 是回车键 是0-9 计数器BX加1,保存计数器的 值后将其转化为ASCII码 回车换行 显示计数结果 回车换行 调用DISP,显示字符Y N Y Y N N

四、程序说明 本次实验重点在于了解中断调用的步骤:(1)准备入口参数;(2)功能号送AH;(3)执行INT n命令,熟练掌握向量号21H的部分常用功能调用。 程序设计时通过对输入的字符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入不同的子程序段运行,显示运行结果。 五、源程序清单与执行结果 5.1源程序清单 DATA SEGMENT;定义数据段,DATA为 D1 DB 'INPUTSTRING, THE LAST FLAG IS', 0DH, 0AH,'$'段名,将信息存放在 D2 DB 0DH, 0AH, '$'D1,D2中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定义堆栈段 DB 100 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说明代码段、数据段、堆栈段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BG: MOV AX,DATA MOV DS, AX ;给DS赋段值 MOV BX, 0 ;数字字符计数器BX清0 JMP L1 ;跳转至L1 QUI: MOV AH,4CH ;返回DOS INT 21H DISP: MOV DX,OFFSET D2 ;输出回车换行 MOV AH,9H INT 21H MOV AH,2H ;显示AL中的字符内容 MOV DL,AL INT 21H L1: MOV DX,OFFSET D2 ;输出回车换行 MOV AH,9H INT 21H MOV DX,OFFSET D1 ;输出“INPUTSTRING,THE END FLAG IS” MOV AH,9H INT 21H MOV AH,1H ;键盘输入并显示 INT 21H CMP AL,'$' ;判断输入字符是否为'$' JE QUI;是则调用QUI,返回DOS CMP AL,0DH;判断输入字符是否为回车,是则输出 JNE L2回车换行,进入下一次L1循环,不是

第三次实验报告-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宁波大学商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实验 学院: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陈永平 报告人姓名:张峻学号:096010051班级:工商111 学期:2012-2013 第一学期 商学院商科实验教学中心制

货币时间价值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保险正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时间价值的观念,对购买保险未来收益做出正确评判。 根据资料,以6%的贴现率分别计算各保险方案未来收益的现值(以80岁寿命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为他们作选择。若贴现率为3%,计算未来收益的现值。(假设付出与收入 都是年末发生) 、实验设备及软件: 互联网、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 三、实验方法(原理、流程图) (一)世纪彩虹保险 0岁(男),年交,保额5万元 保费支出:年交保费8280元,交费期至1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止保险利益: 1、生存领取:18、19、20、21周岁保单周年日每年领取20000元作为大学教育金; 25周岁保单周年日领取40000元作为婚嫁金 60周岁保单周年日领取50000元作为满期保险金 2、身故保险金:25周岁保单周年日前身故领取保证现金价值 25周岁保单周年日后至满期前身故,领取50000元 3、分红:公司每年根据分红保险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按照保险监管机关的规定确定红利分配 (二)育英年金保险 二、养老年金:儿子从60周岁起,每年领取13000元养老年金至终身 三、身故保险金 父亲于投保后一年内因病不幸身故,遗属可领取1万元身故保险金,并领回所交保费8900元,保险责任终止。 若父亲因意外或一年后因病于儿子25周岁之前不幸身故,遗属可领取10万元身故保险金, 此后儿子可按下表金额每年领取一次育英年金,直至25周岁。并且豁免保费,前述生存教 育金、养老年金依然有效。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河北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 清点器材(15分) (1)有清点实验器材的动作。(5分)(2)能准确说出器材名称。(10分) 2. 进行实验(50分) (1)正确使用仪器,合乎规范,注意安全。(10分) (2)按正确的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操作。(30分)(3)实验过程中,集中精力,仔细观察,及时做好记录。(10分) 3. 填写实验报告(20分) (1)简要写出实验步骤。(10分) (2)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0分) 4. 整理仪器、收拾桌面(15分)(1)仪器归位、摆放整齐。(10分)(2)桌面整洁。(5分) (一)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鼓和鼓槌、绿豆、钢锯条。实验步骤: 1.把绿豆放在鼓皮上,用鼓槌敲击鼓,观察绿豆。 2.把锯条放在课桌上,一半落空,一只手按住桌上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锯条。 实验现象:1. 绿豆跳动 2. 锯条颤抖 实验结论:物体发声时振动。 (二)实验名称: 水能传声

实验器材:水槽、砂纸。 实验步骤: 1. 水槽中加满水。 2. 一个同学在水中磨砂纸,另一个同学将耳朵贴在水槽边听。 实验现象:听到了磨砂纸声音。实验结论:水能传声音。 (三)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实验目的: 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完全相同的中间带孔的硬纸片三张、纸屏一个。 实验步骤: 1. 将三张中间带孔的硬纸片、纸屏排在一条直线上(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 2. 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用手电筒从一端向纸屏上照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孔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有光;将中间的硬纸片错开,孔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观察到纸屏上没有光。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实验名称:光的反射实验 实验目的:光是否可以被反射。 实验器材:手电筒一个、中间带缝的硬纸片1张、平面镜一个、纸和尺子。 实验步骤:将中间带缝的硬纸片、平面镜放在纸上,排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从硬纸片缝隙一端向平面镜上照射,改变平面镜摆放的角度观察现象,画出光的传播路线。

计算机图形学第三次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第三次实验报告 Java 姓名所使用的语 言 学号完成日期16/12/3实验任务1 1、已知第55页Bresenham可以绘制1/4圆,请利用旋转变换 绘制完整圆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 public class Bresenham extends Applet { public void paint(Graphics g) { Graphics2D g2=(Graphics2D)g; ; int r=100, x, y, e, x1, y1; double xx, yy; x=0; y=r; e=1-r; while(x

操作系统第三次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现ls命令实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2) 二、实验内容 (2) 三、实验步骤 (2)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3) 1.输出当前目录下文件 (3) 2.输出指定目录下文件 (3) 五、程序源代码 (5) 六、实验体会 (7)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在linux系统下用C语言编写一个程序实现linux 系统下ls 命令的功能。 二、实验内容 问题:编写一个程序实现linux 系统下ls 命令的功能。 首先通过Linux系统的文件目录流打开函数DIR *opendir(const char *name); 来先打开文件目录,然后通过系统调用函数struct dirent *readdir(DIR *dirp); 读取文件目录下的文件信息。其中文件结构体dirent的结构如下: struct dirent { ino_t d_ino; /* inode number */ off_t d_off; /* offset to the next dirent */ unsigned short d_reclen; /* length of this record */ unsigned char d_type; /* type of file; not supported by all file system types */ char d_name[256]; /* filename */ }; 三、实验步骤 根据实验要求,实现指令ls的基本功能,即实现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名,还有就是实现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文件名信息。 在编写好代码之后编译代码然后输入指令测试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输入指令:./myls 输入默认的指令,输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名称,并用不同颜色区分文件夹和文件的区别。实验结果如下图图1所示: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 (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目的: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实验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实验结论: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 (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 实验目的: 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 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注意事项: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

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 (第6课哪杯水热)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 水温计、烧杯、水 操作步骤: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 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里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 年 级 上 册演示 分组 时 间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观察狗尾草 实验目的:观察狗尾草特征 实验器材:摘一棵狗尾草 实验步骤: 1、在野外取一棵狗尾草。 2、观察它的的根、茎、叶、花、果实。 观察到的现象:茎较( ),多( )。 实验结论: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 1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2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块,在其中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3

小,水爬升得越高。 4 大中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分组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水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

5

间拉着的力,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6 会喷射的水: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至沉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第三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实验名称: 用PowerDesigner 建模工具绘制数据流图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环境 Windows 2000、Rational Software 公司的Rational Rose 应用软件 二、实验目的 1)了解Rational Rose工具软件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用Rational Rose画用例图的具体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内容 1)设计用例图(Use Case框图) 2)用Rational Rose 在Use Case 视图中创建Use Case 框图。 四、实验要求 建立一个Use Case框图,并给出预订教室”的用例描述。 1)背景 某大学需要一个教室预订系统,将空闲的教室提供给师生做学术报告或班级活动。师生可使用该系统预订所需的教室,以便让管理员在恰当的时间开放教室、准备好多媒体设备。 2)功能要求 2.1)管理员可使用该系统增加用户、删除用户。 2.2)管理员可向系统中增加或删除供预订的教室,设置任一教室可使用的时间 段。 2.2)师生可登录系统、修改密码。 2.3)师生在登录后,可浏览给定时间段的空闲(供预订的且未被预订的)教室;选择教室和使用时间段,预订教室。 2.4)管理员可浏览任意时间段内的教室预订情况。 3)性能要求 3.1)教室占用的时间段精确到课时” 3.2)支持最多10000人同时在线使用系统,确保系统稳定流畅。 五、实验步骤 Use Case 框图表示整个机构提供的功能,可以用来回答下列一些问题:公司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建立这个系统?还有那些人使用这些系统。Use Case框图 在业务建模活动期间大量用于设置系统情景和形成创建使用案例的基础。 1)如何使用Rational Rose画Use Case框图 S1 :点击开始"在程序"中找到Rational rose "点击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 "进入该软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 告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 只、 冰块若干 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第三次

第三次近代物理实验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研究全息光学迈克尔逊干涉仪

PN 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N 结正向压降与正向电流的基本关系,测定PN 结F F V I -特性曲线及玻尔兹曼常数。 2.测绘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确定其灵敏度及PN 结材料的禁带宽度。 3.学会用PN 结测量温度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半导体物理学中有PN 结正向电流F I 与正向电压F V 满足如下关系: )1(exp -=kT eV I I F S F E 为电子电荷,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S I 为反向饱和电流,是一个与PN 结材料禁带宽度和温度有关的系数,不睡电压变化而变化。在常温下1exp >>kT eV F ,于是有: kT eV I I F S F exp = 这就是F F V I -关系,如果测得F F V I -关系曲线,则可以求出e/kT ,测得温度T 后就可以求出玻尔兹曼常数k 。 2.PN 结禁带宽度的测量 物理学中有如下结论,PN 结材料禁带宽度是绝对零度时PN 结材料的导带底和价带顶间的电势差)0(g V ,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S I 有如下关系: ?? ????-=kT eV CT I g r S )0(exp r 是常数,C 是与PN 结面积、掺杂浓度有关的常数,取对数后可得: nI I r F g F V V T e kT T I C e k V V +=--=ln )ln ()0( 其中T I C e k V V F g I )ln (-= r nI T e kT V ln -= 式中有非线性项nI V ,可以证明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50℃~150℃)时,nI V 引起的

山东大学数据库第三次实验实验报告

實驗3 簡單Select語句 實驗目の:觀察查詢結果,體會Select語句の實際應用,能夠在查詢分析器中使用select語句進行簡單查詢,熟練掌握簡單表の數據查詢、排序操作 實驗准備: 1)了解簡單 Select 語句の用法。 2)熟悉查詢分析器中の SQL 腳本運行環境。 實驗內容: 在pubs數據庫中進行簡單查詢操作,此部分查詢包括投影、選擇條件表達、排序等。 a)列出所有employeeの員工ID和Name b)求job_desc為“Publisher”の員工のID、Name和hire_date c)求所有員工のID和Name,按照hire_dateの時間從早到晚排序 d)計算titles表中type為“business”の所有圖書總價格 e)返回royaltyper為0-60之間のAuthor Name、address等信息。 實驗要求: 熟練使用查詢分析器進行數據庫のSelect語句操作。 實驗操作如下: 一、因為數據庫中並沒有存在數據庫pubs,所以我到網上下載了PUBS數據庫のmdf文件,然後將數據庫pubs加到SQL Server 2014の數據庫下。 加入數據庫pubsの操作如下(並不是所有人のpubs數據庫文件添加都這麼麻煩):

①修改數據庫のPUBS.MDFの安全權限,找到PUBS.MDFの屬性中の安全一欄,更改組或用戶名の權限,點擊“”編輯“”,再將Authenticated Usersの權限設置為允許完全控制。 ②右鍵點擊數據庫,點擊“附加”得到附加數據庫,點擊“添加”並選擇添加PUBS.MDF。

之後點擊確定,將基礎數據庫PUBS.MDF添加到數據庫中。

三上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年级3年级1班姓名: 第组人数 实验课题生命离不开水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判断植物体内丰富的含水量实验材料果汁机,烧杯、西红柿,天平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西红柿含水量是多少? 2、动手:称西红柿的重量约(),用水果刀在菜板上把西红柿切成块状,用纱布包好挤捏,将汁水流入到烧杯中,将挤捏过的西红柿与完整的对比,然后称称汁水的重量约(),感受其含水量丰富。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生命离不开水实验时间10、12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相信植物每天要喝水 实验材料小玻璃杯、橡皮泥、植物油、小草、水、直尺 实验过程1、将小草洗净放入小玻璃瓶中,在瓶中倒入100ml水,再滴一层植物油以防止水分蒸发,用橡皮泥轻轻封住瓶口。 2、观察玻璃瓶内水位下降情况并记录。 3、三天后再观察,水位下降说明了什么? 实验现象每天玻璃瓶内的水位下降。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活动离不开水。

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神奇的水实验时间10、22 实验目的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材料烧杯、纸巾、墨汁、粉笔、墨水 实验过程1、在烧杯中倒入半杯水,滴入几滴墨汁,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水中。 2、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 3、看到墨水沿着纸巾面往上“爬”。 4、滴一滴墨水在讲台面上,滚动粉笔把它吸干。 5、看到墨水沿着粉笔面向四周扩散。 实验现象水沿着纸巾、粉笔的细孔往上“爬” 实验结论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是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报告单 实验课题神奇的水实验时间10、28 实验目的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材料一元硬币、烧杯、滴管、水 实验过程1、猜测:一元硬币面能容纳多少滴水? 2、分组实验:将一元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从烧杯中吸上水,一滴一滴地往硬币上滴,看一看一元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3、滴水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实验现象硬币上的水一滴一滴地融入到一起,鼓得像小馒头一样,形成弧形。 实验结论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

第三次实验报告

长春理工大学 汇编语言 实验报告 实验题 数据串传送和查表目: 2016 年 4 月 13 日实验时 间: 东三教912 实验地 点: 1405111 班 级: 4 学 号:

姓 王国伟名:

一.实验目的 1、堆栈。堆栈指示器SP和堆栈操作指令PUSH。POP。 2、段寄存器和物理地址计算。 3、查表法和查表指令XLAT。 4、数据串传送程序和数据串传送指令MOVS。STOS及重复前辍REP。 5、循环指令ROL。逻辑与指令AND和清方向位指令CLD。 6、伪操作指令DB。 二.实验准备 1.编写实验任务要求的程序 2.学习一下调试方法 利用查表方法把DX的内容(16进制数)转换成ASCII码: 1)、用A命令键入下列程序: MOV BX,1000 MOV DI,2000 MOV CX,4 LOP: PUSH CX MOV CL,4 ROL DX,CL POP CX MOV AL,DL AND AL,OF XLAT CLD STOSB LOOP L OP INT 20

2)用A命令在1000H处键入下列ASCII码并用D命令检查之: DB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用D命令检查时注意左边的ASCII码值和右边的字符。 3)用R命令给DX送一个四位的16进制数(例7F8E)。 4)用T命令逐条运行这程序到LOOP指令处,观察并记录每次运行结果,特别是SP和堆栈内容(用D命令检查)

5)用G命令将此程序运行到结束,并用D命令检查2000H处所转换的结果。可注意屏幕右边的ASCII字符与DX是否一致。 3.验证:数据串搬家程序: 1)用A命令键入下列程序: MOV SI,1000 MOV DI,1500 MOV CX,0F LOP: MOV A L,[SI] MOV [DI],AL INC SI INC DI LOOP L OP INT 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