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B.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C.阳光、土地、水、草原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2.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

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3.我国的地势特点对河流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A.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B.地势低平,水流平缓,利于通航C.大江南流,利于南北交通D.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小

4.我国陆地面积与以下哪个大洲的而积差不多大

A.欧洲B.大洋洲C.南极洲D.南美洲5.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

A.赤道B.本初子午线

C.北回归线D.北极圈

6.关于下图中我国铁路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线和③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B.②线和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C.②线和⑥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D.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7.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

A.交通运输业B.农业C.工业D.旅游业8.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C.河流东多西少,均注入太平洋D.资源总量丰富,人均相当充足9.上海是中国大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它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靠近消费市场

②靠近煤炭产地

③靠近铁矿产地

④濒临海洋,便于进口优质铁矿石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0.读图,当暴雨发生时,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A.甲地区B.乙地区

C.丙地区D.丁地区

11.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南水北调C.兴建水库D.跨流域调水1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B.修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植树造林

13.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水路运输D.高速公路运输14.地震时,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如果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②如果在教室,应迅速跑出教学楼,如果不能迅速跑出,就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用书包护住头部,待主震过后,迅速跑出教学楼③如果在操场或室外,马上回到教室去④如果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A.①②B.②③C.③D.②④

15.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受

A.季风影响B.纬度位置影响C.海陆位置影响D.地势高低影响16.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

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

1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各大城市相继推出“共享单车”后,“共享雨伞”也来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只考虑降雨,“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城市是

A.广州B.兰州C.拉萨D.北京

2、“共享单车”和“共享雨伞”的推出,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

A.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B.绿色出行,提高资源利用率

C.有利于促进旅游业发展D.增加就业,加速工业现代化

18.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下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B.②——琼C.③——滇D.④——贵

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B.②C.③D.④

3、图中④是蒙自云南过桥米线商标。米线又称“米粉”,一百多年前,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蒙自过桥米线传统技艺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出我国( )

A.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食的历史源远流长

B.地方美食也是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部分

C.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融合

D.保护古老技艺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19.

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和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

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

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

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

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

20.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脚步》播出,片中介绍了我国许多不同省区的美食。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美食与分布地连线正确的是

A.蓝田裤带面——山西省B.房县小花菇——湖北省

C.乐山豆花——重庆市D.清炖跳跳鱼——江苏省

2、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

A.川菜B.湘菜C.粤菜D.闽菜

21.

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

A.a B.c C.d D.b

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

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

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

22.

读“环渤海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和B是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其共同点不包括()

A.水陆交通便利B.水资源丰富C.矿产资源丰富D.重工业较发达2、与AB两大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交通更加便利B.矿产资源更加丰富

C.科技力量更加雄厚D.轻工业发达

23.

读“中国沿北纬32°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反映出我国的()

A.地形类型特征B.地势特征C.大陆轮廓特征D.地理位置特征

2、该剖面线经过的区域()

A.河流发源于西部,东流入海B.水汽易深入西部高原

C.山脉能够阻挡冷空气的南下D.东部平原有丰富水能

3、图中人口稠密区所处的地形区有()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

中国餐饮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B.②—港C.③—粤D.④—黔2、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闷热潮湿气候适应性的美食是

A.①B.②C.③D.④

25.

下面分别为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最大优越条件是

A.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C.矿产丰富D.科技发达2、以下工业部门中,最适合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是

A.纺织工业B.食品加工业C.玩具制造业D.钢铁工业3、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相比,不占优势的是

A.平原广阔B.河网稠密C.煤、铁资源丰富D.沿江靠海

26.

读“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发源于()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内蒙古高原

2、以下关于长江沿岸开发利用与保护方式较合理的是()

A.上游——伐林垦草种粮B.中游——填湖造陆建房

C.下游——建坝截流发电D.沿江——穿山越省旅游

27.

下图为“地区域乡人口比例及人口增长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0年到1980年该地区总人口增长了约()

A.500万B.1000万C.1500万D.2000万

2、从图中可以得出()

A.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该地区从业人员以工业为主

C.该地区乡村人口不断减少D.该地区仍以农牧业生产为主

28.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

C.③省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2、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

29.

中国海军某型护卫舰正在某海区(图中阴影范围)进行战备巡航,保卫祖国的蓝色海疆.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战舰巡航海区东至()

A.115°E B.115°W C.110°E D.110°W

2、战舰巡航海区位于()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0.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

A.冬季风B.东北风C.夏季风D.台风

二、解答题

31.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B是我国的邻国____(国家),字母C是____(国家)。

(2)其中②为我国四大海域中的____(海洋)。

(3)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位于图中的____(省区名称)。

(4)图中乙山脉盘踞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名称为____(山脉),该山脉所在省份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该省的地形格局是____。

(5)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经过省区简称依次是云、____、粤、____。

(6)有关我国疆域、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地域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在北温带

D.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少西北多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十大旅游景点”中,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南方地区偏重于_____旅游资源。

(2)位于甘肃省境内西北敦煌市的_____和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_______,虽然没有入选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但同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知名度。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述的景点是_____。

(4)“十大旅游景点”中的_____和______分别位于安徽省和台湾省。

(5)要想分别欣赏南、北方的古城风貌,应选________和________。

(6)图中的五幅景观图片,有四幅是上图中标注的景点,其中,④是_________,⑤是

___________。

3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图中区域气候高寒同时太阳辐射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中C区域的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从干湿度划分,D区域属于_______地区。(3)甲、乙、丙三地,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是_______地;造成甲、丙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下列文化活动属于A区域及D区域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

①赛龙舟②赏冰灯③献哈达④那达慕大会

34.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气候。

(2)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______洋和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风和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灾害性天气)。

(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向______递减。

35.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中A、B两地的名称是:A为____;B为____。

(2)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的地区叫做无人区。由图可知,无人区较广的有C____、D____、青海三省区。

(3)C省区的简称是____,D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

(4)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是____。

(5)2016年1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将(_____)

A.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B.解决人口素质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选项中的石油、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中的铁矿、铀矿和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B不符合题意;

C、该选项中阳光、土地、水、草原都属于可再生资源.故C正确;

D、该选项中的天然气、铁矿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记忆。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频繁、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特色;西南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

3.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分布,受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影响,我国的河流流向自西向东,在阶梯交界处,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故选A。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三大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大,故选A。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的最南端在海南省曾母暗沙在北纬4°,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在北纬53°,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中国的纬度位置,结合地图分析即可。

6.C

【解析】

读图可知:①线和⑤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京广线,②线、③线、④线是同一条铁路干线陇海线,⑥线是浙赣——湘黔线,故②线和⑥线不是同一条铁路干线,故选C。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国民经济的各种产业中,农业是基础产业,工业是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故选A。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A错误。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数注入太平洋,但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故C错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相当齐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不足,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有广大的消费市场,上海又在长江入海口处,濒临东海,交通便利,便于进口铁矿石,为发展钢铁工业创造了条件,上海煤炭、铁矿资源匮乏.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钢铁工业形成的条件,理解分析即可。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甲处为高原,乙处为高原与平原的交界处,丙处为平原,丁处为山地,但是植被稠密,一旦出现暴雨,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的是两种地形的交界处,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形的基本判断。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降水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可以通过修建水库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丰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达到调节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目的,故选C。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中著名的工程是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植树造林是保持水土的措施,C对,ABD错。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由天津运抵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体积十分庞大,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运输.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或家中(楼房),当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主震过后,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山地、高大的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要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但不能躲进防空洞或山上跑。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A 正确。故选A。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夏季气温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故选D。

16.D

解析:1、D

2、B

【解析】

【分析】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由于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很大,水资源的分布存在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尤其是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现象严重。

1、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北方地区,其特点是耕地多,水资源少,故选D。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根据题意,故选B。

17.A

解析:1、A

2、B

【解析】

【分析】

1、综合我们所学知识可知,“共享雨伞”只能在降水多的地方,四个城市中,广州降水量最多,故广州符合题目要求,故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2、“共享单车”与“共享雨伞”都是属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行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故B选项符合题目意图。故B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合理利用资源。

18.A

解析:1、A

2、C

3、C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是甘肃省——甘 B. ②是台湾省——台 C. ③是重庆市——渝 D. ④是云南省——云;故A符合题意。

2、四川盆地天气比较湿润,当地居民喜欢吃火锅,无辣不欢,故③重庆火锅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

3、过桥米线是汉族居民将这种小吃带到哈尼族、彝族聚居的蒙自地区,逐渐加工演化成独特的地方美食;这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错杂居中的文化(吃的文化)融合,故C 符合题意。

19.A

解析:1、A

2、A

【解析】

【分析】

根据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夏季风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造成的,进行分析解答。

1、一般的来说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但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进退异常,导致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前进速度快,到达北方时间较早、徘徊时间长,就会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弱时,则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现南涝北旱;因此图中P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夏季风进退;结合题意。故选A。

2、我国东部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如果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的发生;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考查了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理解解答即可。

20.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根据人民生活和地理环境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影响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取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二)用本省著名的山水作简称;(三)用本省市的历史名称作简称,进行分析解答。

1、蓝田裤带面????陕西省;房县小花菇??湖北省;乐山豆花????四川省;清炖跳跳鱼???浙江省。根据题意。故选:B。

2、广东省的简称是粤,广东省的潮州春卷属于粤菜。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湖南省简称湘;福建省简称闽。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各地不同的饮食习惯及不同省区的简称,牢记即可。

21.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不均匀,多旱涝灾害。

1、哈尔滨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与图中d表示的降水变化特点相符,故选C。

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是雨季来得早、退得晚,雨季长,这两个城市是位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城市,全年降水丰富,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要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

22.B

解析:1、B

2、D

【解析】

【分析】

1、图中A和B 分别是京津塘、辽中南工业基地。A、B、C是两大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两大工业基地水源不足,故选B。

2、A、C是三个工业基地的发展共同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矿产资源缺乏,B是错误的,该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故D符号题意。

23.B

解析:1、B

2、A

3、B

【解析】

【分析】

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注入海洋。

1、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剖面图反映的是我国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选B。

2、由图可知,该剖面经经过的区域河流发源于西部,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水汽容易深入内地,但难以深入西部高原;剖面图经过区域山脉难以阻挡冷空气的南下,使我国许多地方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更低;东部平原地势平坦,水能不丰富,故选A。

3、图中所示区域属于人口稠密区的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两地区气候湿润,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而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少,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24.A

解析:1、A

2、C

【解析】

【分析】

1、从图中可知,①甘肃—甘②台湾—台 C. ③重庆市—渝 D. ④云南—云,故A符合题意。

2、四川盆地,气候湿热,当地人喜欢吃火锅,从图中可知,③符合题意。

25.C

解析:1、C

2、D

3、C

【解析】

【分析】

辽中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区,其中辽中南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两地区的不同之处是辽中南工业区矿产资源丰富,而长江三角洲矿产缺乏。

1、对比两大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的最大优越条件是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故选C。

2、辽中南工业区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资源,这里适合发展钢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不适合发展轻工业,故选D。

3、在自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与辽中南相比,不占优势的是煤炭、铁矿丰富,平原广阔、沿江靠海和河网密布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势条件,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辽中南、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6.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根据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终注入东海.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约10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是中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进行分析解答。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A正确。故选A。

2、在长江上游地区植树种草,可以保持水土,伐林垦草种粮会造成水土流失,A错误。长江中游地区填湖造陆建房会减弱长江的防洪能力,容易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长江下游江阔水深,河汊纵横,湖泊众多,水域广阔,在下游地区适宜发展内河航运业,不适宜发

展水电业,C错误。长江沿岸旅游资源丰富,穿山越省旅游是对旅游资源的合理运用,可带动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流域概况。

27.C

解析:1、C

2、D

【解析】

【分析】

1、

读图可知,1950年该地区总人口是1500万,1980年该地区总人口是3000万,所以1950年到1980年该地区总人口增长了约1500万。故选C。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乡村人口不断的增加,所占总人口的比重占三分之二,由此可知,该地区仍以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故选项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解答即可。

28.B

解析:1、B

2、C

【解析】

【分析】

1、

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①是云南省,我国海拔最高的省是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广东省;③省是湖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新疆,故选B。

2、

图中四省区中,④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是纬度最高的;③是湖北省,省会是武汉,四省会中纬度排名第二;①省区是云南省,省会昆明的纬度排第三;②是广东省,省会广州的纬度最低,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识记即可。

29.A

解析:1、A

2、D

【解析】

【分析】

1、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向西增大就

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向南增大,用符号S表示。根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战舰巡海区的经度范围是110°E—115°E,由此可知,战舰巡海区东至115°E;答案为A。

2、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以此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战舰巡航海区位于南海;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和我国濒临的海洋。

3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玉门关大致处在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上,一般我们把能够受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所以,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选C。

【点睛】

二、解答题

31.俄罗斯印度南海黑龙江省天山三山夹两盆桂台 A

【解析】

【分析】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

解析:俄罗斯印度南海黑龙江省天山三山夹两盆桂台A

【解析】

【分析】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详解】

(1)从图中位置可知,B是俄罗斯的位置,C是印度的位置。

(2)从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图中位置可知,②是南海。

(3)从图中位置可以看出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位于黑龙江省的漠河,故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位于黑龙江。

(4)从图中位置可知乙是天山的位置;该山脉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省由北向南依次分布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其地形格局是“三山夹两盆”。

(5)自西向东有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广东省简称粤、台湾省简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