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3201 南京市地方技术规范

DB 3201/T 256—201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2015-08-25发布2015-09-01实施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01/T 256—2015

目次

前言............................................................................... V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一般要求 (5)

5 交通标志 (5)

5.1 一般要求 (5)

5.2 警告标志 (6)

5.2.1 注意儿童标志 (6)

5.2.2 注意行人标志 (7)

5.3 禁令标志 (7)

5.3.1 限制速度标志 (7)

5.3.2 限制速度和禁止停车组合标志 (8)

5.3.3 禁止掉头标志 (8)

5.3.4 禁止驶入类和限制类禁令标志 (8)

5.4 指示标志 (9)

5.4.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9)

5.4.2 允许掉头标志 (10)

5.4.3 停车位标志 (10)

5.5 指路标志 (11)

5.5.1 功能定位 (11)

5.5.2 一般要求 (11)

5.5.3 标志颜色 (12)

5.5.4 信息分层 (12)

5.5.5 快速路指路标志 (12)

5.5.5.1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12)

5.5.5.2 信息选取 (12)

5.5.5.3 标志设置 (13)

5.5.5.4 入口预告标志 (13)

5.5.5.5 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4)

5.5.5.6 地点距离标志 (15)

5.5.5.7 出口预告标志 (15)

5.5.5.8 出口标志 (16)

5.5.5.9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 (16)

5.5.5.10 出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6)

5.5.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17)

I

DB3201/T 256—2015

II 5.5.6.1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17)

5.5.6.2 信息选取 (17)

5.5.6.3 信息含义 (17)

5.5.6.4 标志设置 (18)

5.5.6.5 交叉口告知标志 (19)

5.5.6.6 地点距离标志 (20)

5.5.6.7 地点方向标志 (20)

5.5.7 停车场标志 (21)

5.5.8 板面尺寸 (21)

5.5.9 版面文字 (22)

5.5.10 进出城指路标志 (24)

5.5.10.1 一般要求 (25)

5.5.10.2 放射线方向进出城指路标志 (25)

5.5.10.3 环线方向指路标志 (27)

5.6 辅助标志 (28)

5.7 标志制作 (29)

5.7.1 使用寿命 (29)

5.7.2 板面尺寸 (29)

5.7.3 构件制作 (30)

5.7.4 标记 (32)

5.8 支撑方式 (32)

5.9 标志安装 (33)

5.10 标志基础 (34)

5.11 标志验收与维护 (34)

6 交通标线 (35)

6.1 一般要求 (35)

6.2 指示标线 (35)

6.2.1 交叉口导流标线 (35)

6.2.1.1 路口导向线 (35)

6.2.1.2 机动车左弯待转区线 (35)

6.2.1.3 非机动车左弯待转区线 (36)

6.2.1.4 非机动车右转通行区线 (36)

6.2.2 人行横道线 (37)

6.2.2.1 人行横道线宽度 (37)

6.2.2.2 设置位置 (37)

6.2.2.3 无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线 (37)

6.2.2.4 重点区域的人行横道线 (37)

6.2.2.5 行人二次过街安全岛 (38)

6.2.2.6 停靠站处的人行横道线 (39)

6.2.3 路内停车位标线 (40)

6.2.4 路边式停靠站标线 (40)

6.2.5 导向箭头和导向车道线 (41)

DB3201/T 256—2015

6.2.6 路面文字标记 (42)

6.2.7 非机动车道路面标记 (43)

6.3 禁止标线 (44)

6.3.1 禁止停车线 (45)

6.3.2 禁止长时停车线 (45)

6.3.3 网状线 (45)

6.3.4 停止线 (46)

6.3.5 公交专用车道标线 (46)

6.4 主要标线技术参数 (48)

表23 (续) (49)

6.5 标线施工 (49)

6.6 标线验收与维护 (49)

7 交通隔离设施 (49)

7.1 车行道隔离设施 (49)

7.1.1 设置要求 (49)

7.1.2 设施要求 (50)

7.2 机非隔离设施 (50)

7.2.1 设置要求 (50)

7.2.2 设施要求 (50)

7.3 人行道隔离设施 (50)

7.3.1 设置要求 (50)

7.3.2 设施要求 (51)

7.4 阻车桩 (51)

7.4.1 阻车桩设置要求 (51)

7.4.2 设施要求 (51)

8 交通防撞设施 (51)

8.1 防撞桶 (51)

8.1.1 设置要求 (51)

8.1.2 设施要求 (51)

9 交通信号灯 (52)

9.1 一般要求 (52)

9.2 信号灯设置 (52)

9.2.1 一般要求 (52)

9.2.2 机动车信号灯 (53)

9.2.3 非机动车信号灯 (53)

9.2.4 人行横道信号灯 (53)

9.3 信号灯具 (53)

9.4 信号灯杆件 (53)

9.4.1 指导机动车通行信号灯杆 (53)

9.4.2 非机动车道信号灯杆 (54)

9.4.3 人行横道信号灯杆 (54)

III

DB3201/T 256—2015

9.5 信号灯安装 (54)

10 交通闭路电视监控设备 (54)

10.1 设置要求 (54)

10.2 设备安装 (54)

11 交通违法抓拍设备 (55)

11.1 设置要求 (55)

11.2 设备安装 (55)

12 可变信息情报板和光带式路网信息标志 (56)

12.1 设置要求 (56)

12.2 设备安装 (56)

13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 (56)

13.1 一般要求 (56)

13.2 作业区交通管理与安全设施 (57)

13.2.1 道路作业区标志 (57)

13.2.2 渠化设施 (59)

13.2.3 路栏 (60)

13.2.4 施工警示灯 (60)

13.3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布置 (60)

13.3.1 作业区区段划分 (60)

13.3.2 作业区区段长度 (62)

13.3.3 警告区 (62)

13.3.4 上游过渡区 (62)

13.3.5 缓冲区 (63)

13.3.6 工作区 (63)

13.4 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示例 (63)

13.4.1 双向交通共用单车道 (63)

13.4.2 绕行标志设置 (64)

13.4.3 交叉口作业区 (65)

13.4.3.1 作业区位于进口道 (65)

13.4.3.2 作业区位于出口道 (66)

13.4.3.3 作业区位于交叉口内 (67)

14 学校区交通管理设施 (67)

14.1 必设设施 (67)

14.2 可设设施 (67)

14.3 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要求 (68)

14.3.1 限制速度标志和注意儿童警告标志 (68)

14.3.2 停车位标线 (68)

14.3.3 人行横道线 (68)

14.3.4 停止线 (68)

14.3.5 交通信号灯 (68)

IV

DB3201/T 256—2015

14.3.6 隔离护栏、示警桩和阻车桩 (68)

14.4 设置示例 (69)

15 医院区交通管理设施 (70)

15.1 一般要求 (70)

15.2 设置示例 (70)

附录A(资料性附录)交通标志常用名词中英文对照 (73)

附录B(资料性附录)信息分级表 (76)

附录C(资料性附录)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设置示例 (84)

附录D(资料性附录)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尺寸 (87)

附录E(资料性附录)进出城指路标志设置示例 (90)

附录F(资料性附录)城市道路车道宽度 (91)

V

DB3201/T 256—2015

VI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钱林波、孙晓莉、叶坚、王锦尧、李友庆、刘干、刘洪旭、顾克东、薛奎、邹礼泉、郭凯、苏子毅、陈兴民、史桂芳、倪焕来、林原明、赵晔。

DB3201/T 256—201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的一般要求、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隔离设施、交通防撞设施、交通信号灯、交通闭路电视监管设备、交通违法抓拍设备、可变信息情报板和光带式路网信息标志、作业区交通管理设施、学校区交通管理设施、医院区交通管理设施。

本规范适用于南京市域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和道路,以及具备城市道路功能的公路上的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隔离与防撞设施、交通信号灯、智能化交通管理设施等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设置、施工、验收、维护和更新管理。南京市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维护、更新时,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38 木材顺纹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GB 2893 安全色

GB/T 3098 紧固件机械性能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T 689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4887 道路交通信号灯

GB/T 16311 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GB 17733 地名标志

GB/T 1822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18833 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GB 23826 高速公路LED可变限速标志

GB/T 23827 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

GB 23828 高速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

GB/T 24717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

GB/T 24725 突起路标

GB/T 28651 公路临时性交通标志

GB/T 31446 LED主动发光道路交通标志

GB 50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

DB3201/T 256—2015

2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205 钢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2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A 182 道路作业交通安全标志

GA 218 角锥回复反射诱导器

GA/T 298 道路标线涂料

GA/T 850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GA/T 851 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

GA/T 900 城市道路施工作业交通组织规范

GA/T 994 道路通行状态信息发布规范

JT/T 280 路面标线涂料

JT/T 446 路面标线用玻璃微珠

JT/T 712 路面防滑涂料

JT/T 750 内部照明标志

JTG F8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H 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苏公交[2011]205号关于加强城市占道施工交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道路 urban roads

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娱乐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包括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以及城市街巷。

3.2

快速路 urban expressway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隔离带,具有四条或以上的车行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的道路,包括设辅路或不设辅路的快速路、高架快速路、地下隧道快速路等形式。

3.3

公路 highway

连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以及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维护和管理的道路。公路在车行道外设路肩,两侧种行道树,边沟排水。公路按行政等级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乡公路、村公路(简称为国、省、乡、村道)以及专用公路六个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按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4

DB3201/T 256—2015 路权 right of way

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的规定,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在道路上进行交通活动的权利。

3.5

光带式路网信息标志 LED road network information sign

指将局部区域路网形状以LED光带形式展现、配以各条道路名称的路网信息标志。交通指挥中心可根据道路拥堵情况变化,通过LED光带颜色向司机提供前方路网通行状态信息,红色表示拥堵、黄色表示缓慢、绿色表示畅通。

3.6

主动发光标志 active luminous sign

通过电能或其它能源使其自身或内部发光的标志(包括内部照明标志)。

3.7

人行栏杆 pedestrian guardrail

防止行人跌落或为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的设施。

3.8

隔离设施 separate facilities

道路范围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车辆和行人之间以及逆向交通之间,为规范通行空间设置的构造物。例如:为防止行人、非机动车辆等进入快速路、匝道或其它禁入区域而设置的隔离栏。

3.9

绿化带 green belt

指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例如:位于机动车道之间,分隔对向或同向机动车的机动车隔离绿化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的机非隔离绿化带、位于人行道与非车行道/机动车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化带等。

3.10

设施带 public facility belt

位于机动车道之间、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之间,为交通标志杆、灯杆、电杆、消火栓、护栏、邮筒、座椅、自行车停车设施、公交站台、变电箱、书报亭、道路停车场计费表等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提供的条形场地。

3.11

街道家具 street furniture

泛指在街道、道路上为各种不同使用需求而设置的设备、物件。包括公共卫生与休息服务、公共信息、公共交通与照明、街景与小品等功能类型的设施,例如垃圾桶、公共座椅、地图牌、电话亭、邮筒、候车亭、街头花坛与雕塑等。

3

DB3201/T 256—2015

3.12

交通稳静化措施 traffic calming measures

通过设置小型环岛、减速丘、车道缩窄等方式有效降低机动车车速,从而改善道路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保障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的工程和管理措施的总称。

3.13

学校区 school zone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出入口上下游250m内或上下游主要交叉口之间的区域。

3.14

医院区 hospital zone

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及门诊部出入口上下游250m内或上下游主要交叉口之间的区域。

3.15

行人密集区 dense pedestrian area

存在大量人员流动的区域,包括居住小区、医院、广场、商场、交通枢纽、旅游景点等。

3.16

交通电视监控TV monitoring system for traffic

由摄像设备、显示设备、控制设备、传输设备和存储设备组成的应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领域的监视系统。

3.17

机动车信号灯 motor vehicle signals

由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无图案圆形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机动车通行。

3.18

非机动车信号灯 non-motor vehicle signals

由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自行车图案的圆形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非机动车通行。例如:左转非机动车信号灯是由红色、黄色、绿色三个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自行车和向左箭头图案的圆形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左转非机动车通行。

3.19

人行横道信号灯 crosswalk signals

由几何位置分立的内有红色行人站立图案的单元和内有绿色行人行走图案的单元组成的一组信号灯,指导行人通行。

3.20

4

DB3201/T 256—2015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器 road traffic counting down display unit

倒计时器是能够同步显示对应道路交通信号(包括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相位剩余时间的设备。

3.21

盲人过街语音提示仪 voice prompt instrument for blind pedestrian

安装于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灯杆上的声音装置,为盲人过街提供声音提示。

3.22

信号灯安装高度 installation height of signals

由信号灯的最低点至路面的垂直距离。

3.23

信号灯悬臂长度 cantilever length of signals

由信号灯杆立杆至信号灯最远点的距离。

4 一般要求

4.1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道路新建、改建和扩建时,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2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时应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严格安全评价,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方可通车运行。

4.3 应在路网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道路、交通、气象和环境等因素,根据各种交通管理设施的功能、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和交通管理需要,对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进行一体化设置,各类交通管理设施应相互配合,不得出现矛盾或歧义。新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原则、方法、形式应保持统一;分段建设和扩建的道路,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宜保持统一。

4.4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应由专门机构负责。定期开展排查发现损毁、遗失、缺少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并及时修复和补充。

4.5 新建道路开放交通时,应设置符合标准规定的永久性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施工或养护期间开放交通时,应设置符合标准规定的临时性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并在工程结束后及时撤除不再发挥作用的设施。当设置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或撤除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

4.6 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设计中宜充分应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方法,使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既能反映创新、节能、环保、安全,同时又节约建设和维护成本。

5 交通标志

5.1 一般要求

5

DB3201/T 256—2015

6

5.1.1 指路标志系统传递信息所用路名、地名、区名及其它名称的全称或简称应保持统一,并应与地理名称、国际国内惯例名称或地名主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批准公布的名称保持一致,具有通用性且是交通参与者通常认识或所理解的名称。

5.1.2 交通标志宜设置在车辆前进方向右侧或车行道上方。当道路单向车道数大于或等于3条、交通量较大、大型车辆较多或道路线形影响右侧标志的视认性时,可在车辆前进方向的左右两侧同时设置。 5.1.3 标志最小间距在快速路主线上不宜小于100m ,在一般城市道路路段上不宜小于30m 。如受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最小设置距离,应进行严格论证,并采用互不遮挡的设置方式。

5.1.4 下列情形的标志宜采用同时具备逆反射性能的LED 主动发光标志:设置于车道上方(以F 悬臂杆或跨路门架设置)的指路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弯道、安全隐患路段、学校周边的警告标志、指示标志;隧道、全封闭隔音屏等路段全部标志;快速路上的禁令标志和警告标志;向非机动车、行人提供信息的标志。

5.1.5 交通标志并设时应满足以下规定:

a) 同一个支撑结构上不宜超过3个标志,不应超过4个标志。在快速路、隧道、特大桥梁入口处,

标志可套用在一个底板上,标志底板总个数不应超过4个;

b) 同一个支撑结构上并设不同类型的标志时,应按照禁令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的顺序,从

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见图1;

图1 交通标志的并设排列顺序

c) 同一个支撑结构上需同时设置两个警告标志时,原则上只设置其中最需要的一个;

d) 多个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套用于同一底板时,对必须遵守的标志,应采用无边框的白色底板;

如作为补充说明或预告方式,应采用其它颜色底板,并在必要位置设置相应的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和减速让行标志不得套用于其它底板;

e) 以下禁令标志和指示标志应单独设置: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路口优先通行

标志、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和减速让行标志,见图2。如条件限制无法单独设置时,同一个支撑结构上最多不应超过两个标志。

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路口优先通行标志

会车先行标志会车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

减速让行标志

图2 应单独设置的交通标志

DB3201/T 256—2015

7

5.2 警告标志 5.2.1 注意儿童标志

在学校、幼儿园、少年宫等儿童人流密集区域,在无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上游,应同时设置30km/h 限制速度标志和注意儿童警告标志。可在警告标志下方设置辅助标志说明地点名称、距离等,见图3。注意儿童标志可采用荧光黄绿色底板或LED 主动发光设计。

(a )标志竖向组合 (b )标志横向组合

图3 注意儿童标志示例

5.2.2 注意行人标志

在医院、养老院、大型农贸市场、大型住宅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在无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上游,应同时设置30km/h 限制速度标志和注意行人警告标志。可在警告标志下方设置辅助标志说明地点名称、距离等,见图4。注意行人标志可采用荧光黄绿色底板或LED 主动发光设计。

(a )标志竖向组合 (b )标志横向组合

图4 注意行人标志示例

5.3 禁令标志 5.3.1 限制速度标志

限制速度标志应设置在以下位置:

a) 道路主线:快速路主线加速车道结束后适当位置,一般城市道路交叉口出口车道后适当位置; b) 道路条件变化的路段:出入口匝道、立交转向匝道起点处,出入口加减速车道起点,较长的桥

梁、隧道入口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临崖临水路段;

DB3201/T 256—2015

8 c)特殊路段:学校、幼儿园、少年宫、医院、养老院、旅游景点等行人较多的路段,因车速较快

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路段;

d)其它因交通管理或环境保护要求,对车辆行驶最高速度需要进行控制的路段;

e)在限制速度路段的终点,应设置解除限制速度标志或新的限制速度值标志。

5.3.2 限制速度和禁止停车组合标志

限制速度标志、禁止鸣喇叭标志和禁止停车标志设置在同一支撑结构时,宜按限制速度标志、禁止鸣喇叭标志、禁止停车标志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见图5。在一般城市道路上设置时,宜设置在交叉口出口车道30m范围内。

图5 限制速度标志、禁止鸣喇叭标志和禁止停车标志组合设置示例

5.3.3 禁止掉头标志

在交通流量较大、掉头容易引起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等需禁止车辆掉头的路口或路段,应设置禁止掉头标志,并可在路面施划禁止掉头标记。

图6 禁止掉头标记

5.3.4 禁止驶入类和限制类禁令标志

根据交通管理要求,设置禁止车辆通行、禁止某种车辆驶入、禁止某两种车辆驶入、限制高度、限制宽度、限制重量以及限制轴重标志时,应提前一个路口设置相应的预告标志或绕行标志,提示交通参与者绕行,见图9。

图7 禁止通行和禁止驶入标志示例

DB3201/T 256—2015

9

图8 限制性禁令标志示例

图9 禁令标志设置示例

5.4 指示标志

5.4.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城市干路上进口车道数为3条及以上、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应在进口车道第一组导向箭头处或距停止线50m 以外适当位置设置车道行驶方向标志。车道行驶方向标志样式见图10。路面导向箭头应与车道行驶方向标志的指示一致,不得矛盾。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与交叉口告知标志的距离不应小于30m 。如条件限制,无法满足最小间距要求,应将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和指路标志按照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并设在同一支撑结构上,见图11。

(1)推荐样式

(2)可选样式 图10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DB3201/T 256—2015

10

图1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和指路标志并设

5.4.2 允许掉头标志

在允许机动车掉头的平面交叉口和路段,如视线良好,不设允许掉头标志。在视线不好、驾驶员易错过的掉头处,应设置允许掉头标志。有时间、车种等特殊规定时,应用辅助标志说明。在设置允许掉头标志的路口或路段,可同时在相应车道路面施划掉头箭头,见图12。

图12 允许掉头标志

5.4.3 停车位标志

停车位标志表示车辆允许停放的区域,需配合停车位标线使用。应在来车方向设置停车位标志,有时段、时长、车型、泊位数量等限制时,可用辅助标志表示。停车位标志的规格和支撑方式参见表1,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DB3201/T 256—2015

表1 停车位标志规格与支撑方式参考

5.5 指路标志

5.5.1 功能定位

指路标志的服务对象应是对路网不熟悉但对出行有所规划的交通参与者,使交通参与者在指路标志的指引下,配合交通地图等辅助手段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以服务城市内部中、近程集散交通为主,以服务进出城市等远程交通和过境交通需求为辅。快速路指路标志系统以服务城市内部中长距离和对外交通需求为主,以服务过境远途交通为辅。

5.5.2 一般要求

5.5.2.1 指路标志系统应以交通组织为依据,在城市道路网络体系中按整体布局设置,充分体现

交通组织意图,与其它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相互协调,避免出现信息不足或过量现象,部分重要指路信息应适当予以连续预告。

5.5.2.2 指路标志系统设置应达到符合交通管理需要、正确传递简明易懂的交通信息的基本要求,

指路标志系统传递信息应以引导交通参与者按最合理路线到达目的地为前提。

5.5.2.3 指路标志系统应以指示道路名称为主,指示地点名称为辅,根据道路的等级、在路网中

的区位以及交通功能选取适当的信息。

11

DB3201/T 256—2015

5.5.2.4 保持指路标志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规定

a)指路标志应结合路网特点,构成完整的路径指引系统。前方指路标志中所指示的信息,应在到

达该目的地前的指路标志中保持连续,不应中断、缺失;

b)前方预告标志或地点距离标志中出现的地点信息应体现在后面相应的告知标志、确认标志、地

点方向标志、地点距离标志等标志中;

c)快速路地点距离标志上的第一行信息应体现在下一出口预告标志、出口标志以及驶出快速路后

相衔接的一般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路径指引标志中;

d)交叉口告知标志中的公路信息应与该道路上的公路编号(名称)标志相对应。

5.5.3 标志颜色

城市快速路的指路标志为绿底白图案;一般城市道路的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图案;旅游景区指路标志为棕底白图案。

一般城市道路的指路标志中指示高速公路、快速路或旅游景区信息时,应符合有关高速公路、快速路和旅游景区指路标志使用颜色的规定。

5.5.4 信息分层

指路标志中的指示信息应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道路的功能和服务对象进行选择。各类信息可分为A 层、B 层和C 层,见表2,各层所含信息内容可参考附录B。

表2 指路标志信息分层表

5.5.5 快速路指路标志

5.5.5.1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快速路指路标志分为入口指引标志、行车确认标志和出口指引标志,包含的内容见表3。

表3 快速路路径指引标志构成

5.5.5.2 信息选取

12

DB3201/T 256—2015

13

指路信息的选取,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交通参与者为设计对象。快速路与各等级道路连接时,宜参考表4选择信息,同时还应考虑被交道路服务区域的特点和交通流的流向和流量。可根据交通组织管理需要,升级或降级选取信息。

表4 快速路指路标志信息层次选取

注:表中各层信息的内容参见附录B 。各表项中不带括号的信息为首选信息,括号内的信息在无首选信息时选用,

或根据需要作为第二个信息。

5.5.5.3 标志设置

快速路入口指引标志设置顺序:入口预告标志→入口地点方向标志→地点距离标志,见图13。

图13 快速路入口指引标志示意图

快速路出口指引标志设置顺序:出口预告标志(下一出口预告标志、远方控制性地点信息标志)→

出口标志(下一出口预告标志),见图14。

图14 快速路出口指引标志示意图

5.5.5.4 入口预告标志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南京市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标准 1 总则 为在城市建立完备、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规定,制定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以国家、省、市和部门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吸取有关公共设施配套规划、建设的成熟经验,参照同类城市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南京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本《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南京城市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并为公共设施实施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新建地区编制规划时应依据本《标准》提出的标准和布局形式安排各类公共设施用地。新建地区进行具体的建设管理时,应按编制的规划和本《标准》控制预留用地,保证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 在进行已建成区的更新改造时,应结合人口情况和实际需求,在既有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鼓励功能混合、提高使用效率,保证设施配套的服务水平,对设施的布局形式不做硬性要求。 保障房片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要根据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针对性核算,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性。 基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遵循公益性设施优先、集约节约用地、复合利用空间、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公共设施配套规划。 在具体的规划编制和建设管理中应用本《标准》时,应衔接各类相关专项规划,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行政辖区及其管理要求、各类设施服务范围和人口规模、现状及周边用地和设施情况等,设施项目、规模及布局可结合实际作适当调整。 本《标准》提出的公共设施配套标准中涉及用地的为刚性规定,新建地区规划建设时必须予以保证,已建成区尽量通过用地盘整达到标准。用地上配套公共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度,可根据服务范围内住宅的开发强度和人口规模做适当调整。 进行规划编制和管理时,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公共设施的分级和分类 公共设施的分级

市政道路交通设施专项施工设计方案

标志、标线、隔离栅、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 一、工程概况 本次市政3号路工程标段,即:起点接在建的市政3号路K0+800桩号,终点顺接既有xx公路,路线全长1.1公里。 根据市政3号路工程工程图纸的要求,制订了本工程的施工案。 二、施工编制依据 1、交通部JTG D80-2006《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 2、交通部JTG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 3、交通部JTG/T D81-2006《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4、标准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5、交通部2007年第30号公告《高速公路网相关标志更换工作实施技术指南》; 6、交通部JT/T279-2004《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 7、交通部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8、交通部JT/T281-1995《高速公路波形梁钢护栏》; 9、交通部JT/T374-1998《隔离栅技术条件》; 10、交通部JT/T388-1999《轮廓标技术条件》; 11、交通部JT/T 596-2004《公路防撞桶》; 12、交通部JTG F83-01-2006《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13、交通部交公路发[2004]477号《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试行); 三、施工总体部署安排 市政3号路工程全长约1.1公里,根据实际工期和工程量暂作以下考虑,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我公司组建一个项目部,为了实施专业管理专业施工,项目部配置二个施工队,每个施工队配置相应的专业专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从而促使工程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四、标志、标线、隔离栏、防落网、波形护拦施工案和技术措施 (一)标志 1、施工案 (1)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数量、工期及质量目标,结合本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对本分项工程配备16吨吊机1台,350L混凝土搅拌设备1套,专业施工人员10人,测量试验仪器(逆反射系数测量仪、色彩色差仪、涂层测厚仪等)4台套。 (2)在标志制作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所采用的原材料质保单及各类标志板面各种图案的配置图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所有运往工地的标志产品的质量均应符合《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JT/T279-1995)及《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技术标准。 (3)施工之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供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施工法 (1)施工放样 所有标志都应按图纸的要求定位和设置,安装的标志应与交通流向几乎成直角,在曲线路段,标志的设置应由交通流的行近向来确定。 (2)基础施工 1)支柱基础应按设计文件规定的尺寸及位置进行开挖。现浇砼时,小型基础可不立模板。在浇注砼前基坑要进行修整,基底要夯实。 2)基底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处理后立模板、绑钢筋、钢筋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地脚螺栓和底法兰盘位置要正确。浇筑砼时,应保证底法兰盘标高正确,保持水平,地脚螺栓保持垂直。 3)浇筑好的砼基础应进行养护,基础围应回填夯实。并应在安装支柱前完成。 (3)标志立柱制作安装 1)格按设计文件要求选购材料,所有钢板按设计文件要求必须有材质证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可加工。 2)将采购回来的钢材,按设计文件尺寸进行切割,型材用气割切割,钢板用轨道式切割机切割,切割好的钢材,用打磨机打磨,需拼接的部位,一定要切割成焊口。 3)焊条必须选用设计文件及国标要求的材料,焊缝厚度必须达到设计文件要求,焊好后材料应检查焊缝的厚度及平滑度。 4)将焊好的结构进行酸洗处理,必须洗干将,以确保除锈的彻底性。 5)将酸洗处理的铁件,浸放在热镀锌槽中,镀锌要均匀,必须保证镀锌厚度。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复杂网络之城市交通网络 1.研究意义 网络的一种最简单的情况就是规则网络,它是指系统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些规则的结构来表示,也就是说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遵循既定的规则。但是对于大规模网络而言,由于其复杂性并不能完全用规则网络来表示。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数学家Erdos和Renyi提出了一种完全随机的网络模型——ER随机图模型,它指在由N个节点构成的图中以概率p随机连接任意两个节点而成的网络。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是两种极端的情况,对于大量真实的网络系统而言,它们既不是规则网络也不是随机网络,而是介于两者之间。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了WS网络模型,通过以概率p切断规则网络中原始的边并选择新的端点重新连接构造出一种介于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的网络——小世界网络,其节点的度分布服从指数分布。1999年,Barabasi和Albert提出了BA网络模型,在网络的构造中引入了增长性和择优连接性。BA网络是无标度网络模型,其节点分布服从幂律分布。此外,也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其他的网络模型来描述真实的网络系统。 复杂网络的神奇魅力也吸引了广大交通学者,他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交通运输网络和其他网络一样,具有复杂网络的结构特性,这一发现,为深入研究交通网络的特性与拓扑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交通网络的空间实体性又使其与社会网络等抽象网络不同,这一点在城市道路网络中表现尤为明显。此外,复杂网络理论对2003年北美电网故障的准确诊释,为城市交通网络连通可靠性的研究提供了全新思路。城市交通网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网络,同样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攻击和破坏,因此从复杂网络考虑城市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比如,利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城市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能够准确的定位网络中的关键枢纽点,对网络中重要基础设施进行有目的的强化管理,优化城市交通管理的整体协调和指挥,增强城市交通有机的、协同的管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服务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办法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办法正 式版

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办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厂区道路交通设施,是指厂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宣传栏、路面缓冲设施、停车位、限高门等。 2. 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厂区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工作。 3. 厂区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科学管理的原则。 4. 新建、扩建、改建厂区道路时,交通设施的建设方案由有关单位与厂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工程竣工验收,应有交通安

全管理部门参与。 5. 在厂区道路范围内种植树木、花草、设置指示牌、电杆及管线,横幅等,不得妨碍厂区道路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 6. 在厂区道路上设置交通隔离设施的有关单位需开设缺口或设置活动护栏,应报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7.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爱护厂区道路交通设施,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设置、移动、遮盖、涂改厂区道路交通设施。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市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侯志勇 100321037 10艺术设计(单)环境艺术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皖两省交界处,省西南部。东距市300余公里。东接省市、句容市,西邻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南接市(宣州区、郎溪县)、省市,北连省仪征市、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东接省仪征市、市、句容市,西连省市来安县、南谯区、全椒县,市和县,马市金家庄区、花山区、雨山区、当涂县,北邻省天长市。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2004-2005年我市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很快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 一、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1.城市交通现状 (1)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逐渐上升,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急剧上升。 (2)机动车拥有量: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3)交通建设: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江苏(南京)-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2007)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56号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已经2007年2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市长蒋宏坤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 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委托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规划许可。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五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 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后或者必须对分区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市规划管理部门 应当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市区、县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为总则和执行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其中,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 进行修订的,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对总则的非强制性内容以及执行细则进行调整的,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要求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子)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局部修订条文 (征求意见稿) 7.1.3 【原条款】不能提供足够路侧安全净距的快速路路侧,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快速路路侧无足够的路侧安全净距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或者中央分隔带12m范围内有墩、柱或墙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障碍物时,必须设置防撞护栏。 【原条文说明】…本规范借鉴以上研究成果规定当路基整体式断面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快速路的中央分隔带必须连续设置防撞护栏。 【修订】…中央分隔带防撞护栏是为了防止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行道或撞击中央分隔带内的墩、柱或墙等障碍物而设置的。各国在规定中央分隔带护栏设置标准时,主要以中央分隔带宽度、设计速度和交通量为依据。根据国外研究,可能发生对撞事故的道路,行车速度约为70km/h,因此由于城市快速路,车辆行驶速度高,如果中间带宽度小于或等于12m时或者中央分隔带内有障碍物时,如果不设置护栏,则容易出现车辆闯入对向车道或者撞到分隔带内障碍物,产生严重后果,因此这种情况下必须设置防撞护栏,其中墩、柱主要是指照明设施、交通信号设施、监控设施、交通标志支撑结构、上跨桥梁的桥墩等;墙是指构筑物的墙体。 7.2.1 【原条款】防撞护栏等级分为五级,各等级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 护栏防撞等级 【修订】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按照设计防护能量划分为八级,见表7.2.1。 表7.2.1 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 【原条文说明】…根据对我国不同区域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调研,通过对道路状况、车辆行驶状况、事故车辆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制定我国城市道路防撞护栏的防撞等级,共分五级。 【修订】…原规范防撞护栏的防护等级共分五级。但是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和物流的不断发展,大型公交车与货车不断增多,譬如大型铰接客车总重可达25t,集装箱卡车总重可达55t,碰撞能量大幅提升,出现了大型客车或大型货车越出护栏的交通安全事故,同时实车碰撞试验表明,33t重的大型货车碰撞速度为65km/h时,碰撞能量大于600kJ,超过了SS级碰撞能量520kJ。因此有些城市道路已经不满足SS级碰撞能量要求,从安全角度出发,规范增加HB与HA两个防护等级,碰撞能量分别为640kJ与760kJ。目前国外道路护栏设计防撞能量的最高值分别为:美国548kJ、欧盟724kJ、日本650kJ,增加两个等级后的城市道路防撞能力要求已经高于国外标准了,也符合目前我国重载车辆较多的现状。

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安全监管暂行办法(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安全监 管暂行办法(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安全监管暂行办法 (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加强对地下工程穿越交通设施的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我市交通设施的安全运行,更好地配合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城市桥梁检测和养护维修管理办法》、《北京市公路条例》、《北京市城市道路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穿越交通设施的地下工程建设,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地下工程是指为修建地下结构物或埋设管线等,而

采取地下施工作业的工程。 本办法所称交通设施是指已建成的道路(含城市道路、县级及县级以上公路)及其附属桥梁、隧道、通道,以及已投入运行和在建的轨道交通线路及其附属基础设施。 第三条【政府部门职责】市交通路政部门主管全市交通设施的安全监管工作,并对县级(含)以上公路、轨道的运营管理单位(在建轨道为建设管理单位)或养护单位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市、区两级交通路政部门按照本市有关城市道路管理职责的划分,对城市道路养护单位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条【运营管理单位、养护单位职责】交通设施的运营管理单位(在建轨道为建设管理单位)或养护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养护单位)负责对地下工程施工穿越交通设施进行安全监管。审查对交通设施的保护方案,检查交通设施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时了解地下工程施工进展情况,掌握第三方监测数据,及时发现交通设施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处理,同时将有关情况报交通路政部门。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南京市道路交通现况分析以及解决措施 交管1111 201102080104章华耀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风景优美。古称金陵,简称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南接安徽宣城市、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辖区总面积6598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84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513平方公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愈加要求快速、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因此交通工具从人力向机动电动等过渡也是基本规律。世界各地几乎都经历过如下过程: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小汽车。 在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指导下,加快了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地铁一号线以及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正式运营,长江四桥已经通车,城市“井”字形快速内环形成等一系列交通建设的完成,为我市的交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与此同时,南京道路交通建设的问题也十分的突出。 一、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①机动车拥有量: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截止2012年6月底,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148.73万辆,其中汽车拥有量已突破一百万辆,为108.34万辆。与2011年底相比,汽车拥有

量净增8.63万辆,增长8.7%。2003年底自行车拥有量235.9万辆,增长平缓;2006年底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22万辆。自行车居首,电动车次之,私家车最后,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②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相比往年有所下降。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公交平均换乘次数、平均换乘时间、公交出行的两端步行时间和乘坐公交的平均候车时间等方面均比往年有所下降。 ③道路交通:围绕“一城三区”、重大基础设施、老城环境整治等,完成了以下主要建设项目:玄武湖隧道、赛虹桥立交桥等重点工程竣工;火车站站前广场竣工;地铁一号南延线;长江四桥工程进展顺利;宁杭高速公路南京段一期工程27.5公里竣工。以上项目的建设和完成,优化了南京市的空间布局和路网等级结构,减少了人流与车流相互冲突和干扰,促进了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二、南京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 ①道路结构不合理。南京市的道路结构为主、次干道各占逾四成,而支路只占不到二成。相比而言,国外成熟的道路结构是以支路为主,通过支路连接主、次干道,就像人的毛细血管一样,使机动车可以在城市中穿梭自如。我市的主、次干道偏多,造成的结果是交通量过于集中于干道,部分路段处于超饱和状态,分流道路缺乏。从道路建设

最新《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规定》及政策解读

《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及政策解读 《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宁规规范字〔2018〕3号)(以下简称《规定》)定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规划核实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后的监督管理,确保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工程规划核实,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标准,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附图为依据,对已竣工的建筑工程(含市政管线及附属设施工程,下同)对照竣工测量成果、房产测绘成果、地籍测绘成果及现场情况,对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条件及规划许可内容,是否在土地权属范围内的情况进行核查和确认。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的规划核实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南京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规划核实的管理工作,其设立的派出机构及受委托执法单位具体承担本辖区内规划核实管理工作。 江北新区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五条对申报规划核实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测绘机构,依据《南京市建设工程(建筑类)规划竣工测量技术规程》(宁规字〔2018〕119号)的要求进行竣工测量并编制《建设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成果报告》。 第六条《建筑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成果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总平面图

用地边界及坐标(可套用规划核准电子图)、建筑工程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公共配套设施及配套市政附属设施的平面位置及平面尺寸、场地内构筑物位置及平面尺寸、建筑退让用地红线及各类控制线距离(可套用规划核准电子图)、建筑间距、场地竖向标高、围墙、道路、绿化(集中绿地应单独标出区域)、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起坡点位置、停车位置等。 (二)建筑单体实测图 1.竣工剖面、立面图:建筑物的层数、建筑高度、层高、檐口出挑宽度、室内外地坪标高等。2.建筑分层平面布局图:建筑单元结构、楼梯、公共过道、公建配套设施用房、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停车场地;地下空间的平面、立面,以及地下功能区分布图。 (三)面积测算 1.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建筑基底面积、集中绿地面积; 2.建筑面积:按房产测量成果填写地上、地下建筑面积; 3.折算面积:比对核准图,确定建筑工程超面积、超层高、超尺寸、超比例情况,制作建筑工程超建建筑面积折算表。 (四)配套市政管线 测量管线长度、走向、线位、埋深、间距、中心线、管径、竖向控制节点标高、标准横断面图等。(五)与规划许可内容的比对情况 1.依据面积测算结果,比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制作建筑工程竣工测量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表。2.与核准图不一致地方的以云线标注。 (六)对建筑工程验线成果报告的复核结论 建筑间距、退让距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0.20米)的,视为验线成果报告合格。 第七条建设项目竣工测量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管线工程竣工测量时应当铺设到位,且尚未覆土。

DBT3201-201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置规范(南京)

DB3201 南京市地方技术规范 DB 3201/T 256—2015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2015-08-25发布2015-09-01实施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01/T 256—2015 目次 前言............................................................................... V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一般要求 (5) 5 交通标志 (5) 5.1 一般要求 (5) 5.2 警告标志 (6) 5.2.1 注意儿童标志 (6) 5.2.2 注意行人标志 (7) 5.3 禁令标志 (7) 5.3.1 限制速度标志 (7) 5.3.2 限制速度和禁止停车组合标志 (8) 5.3.3 禁止掉头标志 (8) 5.3.4 禁止驶入类和限制类禁令标志 (8) 5.4 指示标志 (9) 5.4.1 车道行驶方向标志 (9) 5.4.2 允许掉头标志 (10) 5.4.3 停车位标志 (10) 5.5 指路标志 (11) 5.5.1 功能定位 (11) 5.5.2 一般要求 (11) 5.5.3 标志颜色 (12) 5.5.4 信息分层 (12) 5.5.5 快速路指路标志 (12) 5.5.5.1 指路标志系统构成 (12) 5.5.5.2 信息选取 (12) 5.5.5.3 标志设置 (13) 5.5.5.4 入口预告标志 (13) 5.5.5.5 入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4) 5.5.5.6 地点距离标志 (15) 5.5.5.7 出口预告标志 (15) 5.5.5.8 出口标志 (16) 5.5.5.9 下一出口预告标志 (16) 5.5.5.10 出口处地点方向标志 (16) 5.5.6 一般城市道路指路标志 (17) I

道路及交通设施管理制度

道路及交通设施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校园道路交通秩序,防止师生遭受意外伤害。同时为便于管理,根据学校校园及道路特点,制定学校道路与交通设施管理制度。 1、校园设置停车区并设停车线。所有车辆必须停放在停车线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校园道路设为机动车单行道或步行道,特殊情况可以对校内交通实施管制。 2、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线,安装诱导牌、泊车指示牌、限速牌、禁停、禁鸣牌等,配置防撞装置、禁行隔断装置等,便于规范用车确保师生员工安全。 3、为方便于管理配置拖车器、锁车器,校园违规车辆告知单等。 4、禁止在校园内的车行道路和人行道上摆摊、堆放物品、设置商业广告或进行其它妨碍交通的行为。 5、校门内外道路禁止停放任何车辆,禁止任何阻碍校门正常通行的活动和行为。 6、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准在校园道路上方悬挂、设置影响交通视线的广告、宣传物品。经批准悬挂、设置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4米。 7、除主管部门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随意增设、拆卸、破坏、移动校园内设置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8、未划定停车区(线)域的校园道路、消防通道、各交通路口严禁停放任何车辆。 9、各类运、送货物的车辆需占用非停车场地临时卸货时,相关部门须与保卫处联系同意后,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可以准予临时停放。 10、在校园内施工的单位或个人需要挖掘、占用、封闭道路的相关部门须向学校申报,经同意并报保卫处备案后方可施工。紧急情况下、如抢修水电气管道等,可以在抢修过程中告知保卫处。 11、在校内道路上施工要设置明显标志,夜间在施工现场要有红色警示灯,施工完毕后,要及时将道路恢复原状,保证校园内道路交通的畅通。 12、因校园内道路上的树木、电线杆、广告牌匾等出现倾斜、折断或其他妨碍交通的情况,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将其恢复原状,以确保校园道路畅通。 13、遇有自然灾害、恶劣气象条件或者交通事故等严重影响交通安全的情形,在采取相应措施后难以保证交通安全时,保卫处可以对有关路段、区域实行交通管制。 14、学校遇有重大文体、接待活动,保卫处将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道路交通临时管制措施,如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精选文档

版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目录

前言 2004年,我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启动编制《南京交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交通白皮书》)。2007年,《交通白皮书》经市委和市人大审议通过,由市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它是一部对南京交通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性、纲领性政策文件。在充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交通白皮书》以构筑“畅达、绿色、和谐”交通为愿景,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主线,通过实施四大战略任务、五项重大政策和十二大建设工程,有效指导了南京近十年的交通建设发展,保证了十运会、青奥会、国家公祭日的成功举办,为支撑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南京城市与交通建设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对外交通方面,五条高铁和城际铁路开通,禄口机场二期扩建、南京南站高铁枢纽、南京火车站北广场枢纽、龙潭港四期工程等客货运综合枢纽竣工。城市交通方面,轨道交通6条线开通运营,线路长度居全国第四;6条道路过江、1条铁路过江、2条地铁过江通道全面建成,跨江交通瓶颈基本消除;公交都市、路网体系、交通综合整治均取得重大进展。在“十三五”到来之际,南京交通发展需要在新时期、新台阶上谋划新战略、新发展。面对“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等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南京交通发展既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又肩负新的重大使命;南京“四个城市”、“五型经济”新战略实施,自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突破800万大关,江北新区获批

成为国家级新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200万大关,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南京交通发展既面临新的发展需求,又面临重大挑战。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将是南京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塑造公交主导、步行、自行车友好的绿色交通模式,引导城市与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一轮《交通白皮书》已难以适应南京新阶段的发展要求。 为统筹新阶段南京综合交通运输发展,2015年,南京市正式启动新一轮《交通白皮书》的修编工作,组建了由市长挂帅、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的修编委员会。按照法定招投标程序,择优选取了国际、国内和本地多家综合交通专业研究机构承担白皮书总编咨询、国际、国内咨询、综合交通大调查和9个专题研究的编制工作。新一轮《交通白皮书》修编着眼于南京市面对的新问题、发展的新阶段,旨在进一步明确南京市交通发展目标、优化交通发展战略、深化交通政策、落实近期行动,努力成为加快构建与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相匹配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行动纲领。 作为统领和指导南京未来5-15年综合交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次《交通白皮书》经批准后全市上下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变更,相关各部门需以《交通白皮书》为总纲,开展后续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保证《交通白皮书》确定的发展目标、战略任务、重大政策和行动纲领得到有效贯彻与充分落实。

南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南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我市农村地区建设行为的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农村建设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南京市农村地区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集体土地上各项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各直属分局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地区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高淳县和溧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本辖区范围内农村地区建设活动的规划管理。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合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地区规划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各项建设活动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其中,工业企业应进入规划批准的工业园区统一建设;新建村民住宅应在规划布点村庄集中建设。 第五条各区、县人民政府及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根据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规划管理机构,保障规划管理经费的落实。 第六条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与布局必须符合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保城乡规划的落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建设。 第七条下列建设项目应申请办理规划意见: (一)涉及农用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的; (二)现状集体建设用地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办理规划意见的。 第八条申请办理规划意见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申请报告、村(社区)委员会意见、拟选用地的现势地形图(或地籍图)和其他指定图件,并填写申请表。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上级规划管理部门办理。其中,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的,镇人民政府应出具初审意见。 规划管理部门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城乡规划要求提出审查意见。审查同意的,核发规划意见。规划意见的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地址、初步用地范围、用地规模、有效期和规划条件。 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规划意见后,方可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 第九条规划意见有效期为12个月。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在有效期内取得国土部门的用地规划审查意见。逾期未取得的,该规划意见自行失效。 第十条乡镇企业、农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及集中新建农村村民住宅等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向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申请规划条件(办理规划意见时已领取规划条件的除外),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规划管理部门审核后办理。其中,向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的,镇人民政府应提出初审意见。 申请规划条件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建设项目批复文件; (二)使用集体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拟建用地的现势地形图(或地籍图)。 建设单位或个人取得规划条件之后方可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建设工程规划方案设计。 规划条件的有效期为12个月,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在有效期内申报建设工程规划方案审查。逾期未申报的,该规划条件自行失效。

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市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与建设管理导则 1 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城市道路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要求,统一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和管理程序,提高工作的规化、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编制本导则。本导则也是《交通发展白皮书》的具体实施配套文件之一。 1.0.2本导则适用于市区围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活动,郊县围可参照执行。 1.0.3 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标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和城建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规定中未包括容,应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执行。 2 道路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及交通设计 2.0.1 道路建设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应遵循国家规定的“七阶段”基建程序,按序开展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道路规划)、工程勘察设计(含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各类基建手续办理、现场“三通一平”等)、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后评估等七个阶段。各阶段工作先后衔接,互相联系,其通工程设计贯穿于工程设计与建设过程的始终。 2.0.2道路建设项目设计程序 道路建设项目勘察设计须按照“先勘察,后设计”和“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的原则开展,一般应经过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为提高设计水平,道路建设单位应按招投标法有关规定,对大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项目和含较大规模构筑物工程的项目在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组织设计竞赛或设计招投标,择优选择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道路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须符合国家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须遵循初步设计确定的原则、标准和围。道路工程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合理的设计与建设标准,以控制建设成本和提高投资效益。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2007)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2007)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56号 【发布部门】南京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15 【实施日期】2007.08.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失效依据】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 南京市人民政府令 (第256号)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已经2007年2月26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7年8月1日起施行。 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各项建设工程,必须遵守《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南京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 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按照《条例》及本细则规定的权限负责本区、县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做好城市规划的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在其职权范围内委托区、县规划管理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规划许可。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五条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对城市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或者修订。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或者修订后,相关城镇的总体规划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调整或者修订后的总体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

报批。 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修订后或者必须对分区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分区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整或者修订。分区规划调整的内容应当报市人民政府备案。修订后的分区规划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 第六条市区、县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为总则和执行细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调整或者修订由原组织编制部门负责。其中,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进行修订的,按照原报批程序报批;对总则的非强制性内容以及执行细则进行调整的,由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总则的强制性内容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建设单位组织编制,并应当取得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编制技术要求或者规划设计要点。 城市环境风貌地段、历史文化特色地段等特色意图区(以下简称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或者由市规划管理部门会同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编制。 第八条市区、县域内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分别由市、县规划管理部门审批。 特色意图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人民政府审批。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审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专业规划由其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或者由其主管部门会同市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75 区域中心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 贺崇明 【作者简介】 贺崇明(1963-),男,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修改日期】2006-06-28 【文章编号】1002-1329(2006)07-0075-04【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B【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得到有力提升。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山水城田海”为特色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结构,结合新一轮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探讨构建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重点体现在构筑以机场、港口、铁路为龙头的现代化对外交通枢纽,以及建立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的“双快”交通体系,缩小城市时空距离,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促进城市空间拓展,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地位,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的城市发展目标。【关键词】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枢纽;双快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 ON BUILDING REGIONAL CENTRAL CITY OF TRANS-PORT NETWORK HE Chongming ABSTRACT: Ever since the 21st century, accompanying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the urbanization, the adjustment of urban regionalization has offered opportunities to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nd urban function improvement, which will lead to upgrad-ing of competitiveness as regional central city. Take Guangzhou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set up a favorable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polycentric network urban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mountain, river, town, field, sea” and inte-grated with new Guangzhou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e emphasises are pu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external trans-port hub such as airport, port and railway, building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of rapid highway and rapid metro, shortening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ance among cities, satisfying people’s travel demand, accelerating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advancing its central city status, maintaining urban flourish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alizing “livable and developable” urban de-velopment objective. KEYWORD: regional center city; modern transport hub; dual rapid transport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给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城乡一体化和交通机动化的挑战。城市规模的扩大,已不再基于老城的摊大饼模式,尤其是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发展方向正寻求向有利于经济增长、产业布局、居住环境、生态保护的区位集聚与扩散,以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而构建一个强大的交通运输网络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将是保持城市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结合广州城市未来发展战略,以“适宜生活居住和适宜创业发展” 为规划基本准则,以建设现代化的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就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首先是要高起点考虑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对外交通设施,以国际航空港、海港、铁路及枢纽为龙头,以增强区域影响力和起到带动作用;其次是建立基于高快速路和快速轨道交通所形成的“双快”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促进城市空间的拓展,满足大众出行需求和适应小汽车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影响与地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