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试题部分)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试题部分)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试题部分)
专题六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试题部分)

专题六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探考情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要求5年考情预测热度

考题示例考查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运用图表并

结合实例,分

析自然环境

的整体性和

地域分异规

2018北京文综,36(3),10

气候对湖泊水位和盐度的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

的差异性Ⅲ

2018北京文综,36(2),8分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非地

带性分异规律

★★★2017北京文综,8,4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17北京文综,41(1),10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解读本讲知识是自然地理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近年北京文综的重要关注点,重点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以及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命题形式上多以区域为载体,考查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规律,以及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过程中需要整合自然地理的内容,调动大气、水、地形等知识综合分析。

【真题探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A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野生多肉植物“王国”,植物大多叶小、肉厚,这里大部分的时间是荒芜的,只在每年8、9月荒漠百花盛开、生机再现,迎来短暂的生长季节。下图中阴影部分示意A地区的位置。读图,回答下题。

1.(2018北京海淀零模,6)该地区多肉植物生长特征反映了当地8、9月()

A.接受到太阳直射、光照强

B.受湿润西风影响,降水多

C.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小

D.晴天多,导致昼夜温差小

答案B

2.[2019北京通州期末,27(1)]阅读资料,回答下题。

据图说出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3分)

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至北纬28°之间,(1分)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1分)地形以山地、低山丘陵为主;(1分)生物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1分)以中小河流为主,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水资源丰富;(1分)多红壤。(1分)(最多3分)

3.[2019北京石景山一模,36(1)]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中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题。

中国某经贸代表团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阿斯塔纳考察,简述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

答案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2分)沿线区域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西北部以平原为主;(2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沿线区域降水量偏低;(2分)河湖多为内流河、内陆湖,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2分)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2分)

4.[2019北京东城二模,36(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从自然地理要素的角度,说出图示区域的位置特点。(8分)

答案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位于亚热带、暖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的过渡带,干湿地区的过渡地带;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地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植被类型的过渡地带等。(答出其中4点即可得8分,但气候角度不超4分)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图Ⅰ为我国42°N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其间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图Ⅱ)。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两题。

图Ⅰ

图Ⅱ

1.(2019北京西城期末,11)此山地是()

A.天山

B.昆仑山

C.武夷山

D.长白山

答案D

2.(2019北京西城期末,13)岳桦林处于当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也是林线树种。研究发现在这一过渡带内,近年来海拔越高处岳桦的幼苗、幼树越多,这表明该山地()

A.林带在上升

B.苔原带在下移

C.林草过渡带变窄

D.岳桦林种群萎缩

答案A

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3.(2019北京朝阳一模,7)与②地相比,①地气温较高的原因是()

A.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

B.地处盆地,海拔低,热量不易扩散

C.沿岸暖流流经,对气候有增温作用

D.终年受副高控制,晴天多,光照强

答案C

4.(2019北京朝阳一模,8)某登山爱好者从③地山麓向上攀登,依次看到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B.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常绿阔叶林—热带荒漠

C.热带草原—热带荒漠—常绿硬叶林—高山灌丛

D.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高山草甸

答案A

读“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题。

5.(2019北京门头沟一模,11)与北坡比,南坡()

A.为阴坡,背风坡

B.雪线较低

C.缺失针叶林带

D.带谱丰富

答案C

6.[2018北京西城期末,41(1)]读下图,回答下题。

依次指出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典型的植被类型,并说明主要原因。

答案类型:由东向西,从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到温带荒漠。(或由西向东,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原因: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或由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降水越来越多。)

【五年高考】

A组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北京文综,36(3),10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题。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10分)

答案全年高温,蒸发强;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1月和7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5月和10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1.(2017北京文综,8,4分)该山地()

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2.(2016北京文综,8,4分)该山地()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答案C

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题。

3.(2015北京文综,1,4分)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答案C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12北京文综,4,4分)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答案C

5.(2012北京文综,5,4分)该山地位于()

A.喜马拉雅山脉

B.天山山脉

C.祁连山脉

D.昆仑山脉

答案A

6.[2017北京文综,41(1),10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

....,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10分)

答案热带草原带。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7.[2016北京文综,36(1),8分]读图,回答下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8分)

答案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8.[2013北京文综,40(2),10分]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下图,回答下题。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

其一说明成因。(10分)

..

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产生的影响。

1.(2018天津文综,5,4分)对上图所示地区1936—2015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答案D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2015江苏单科,6,2分)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答案B

3.[2019课标Ⅰ,37(1)(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考点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Ⅰ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Ⅱ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Ⅰ

图Ⅱ

1.(2019浙江4月选考,20,2分)图Ⅱ中甲自然带为图Ⅰ中()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结合图Ⅰ和图Ⅱ中的信息,回答下题。

图Ⅰ某地景观图

图Ⅱ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2.(2018天津文综,1,4分)最有可能观察到图Ⅰ中景观的地点,是图Ⅱ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A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3.(2016江苏单科,17,2分)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

D.冰川带

答案B

4.(2016江苏单科,18,2分)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

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

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答案D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15江苏单科,15,2分)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答案D

6.(2015江苏单科,16,2分)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C

7.[2016浙江文综,36(2),8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图Ⅰ为某区域略图。图Ⅱ为图Ⅰ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

图Ⅰ

图Ⅱ

材料二图Ⅰ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高原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图Ⅰ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分析该道路沿线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高山草甸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海拔高度和坡向不同引起的热量和降水量差异。

C组教师专用题组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2016课标Ⅰ,10,4分)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A

2.(2016课标Ⅰ,11,4分)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答案C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2016课标Ⅲ,10,4分)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答案B

4.(2016课标Ⅲ,11,4分)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答案B

5.(2015广东文综,3,4分)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答案A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5山东文综,9,4分)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答案C

7.(2015山东文综,10,4分)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答案B

读图,回答下题。

澳大利亚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

8.(2015天津文综,5,4分)结合图判断,在澳大利亚,基本符合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地理现象是()

A.水系的分布特征

B.地形的东西差异

C.热带荒漠的分布

D.矿产的分布特点

答案C

下图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9.(2015江苏单科,7,2分)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答案C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题。

10.(2014课标Ⅱ,8,4分)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答案B

11.(2017课标Ⅰ,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

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

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12.[2016课标Ⅰ,37(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10分)

答案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适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

【三年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下图为泰山主要植被类型和部分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20届北京等级考抽测一,10)泰山的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是()

A.2

B.3

C.4

D.5

答案A

2.(2020届北京等级考抽测一,11)长寿桥附近“潭瀑交替”景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①地形②土壤③水文④植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某科考队计划在夏季赴某山峰进行路线考察。下图为该山峰的一幅手绘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2020届北京等级考抽测二,8)队员选择从南坡登山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坡度较小

C.登顶距离短

D.植被类型丰富

答案B

4.(2020届北京等级考抽测二,9)图中()

A.山峰可能位于云南

B.山体南部针叶林广布

C.甲区域为高山冰雪带

D.2000米以下有夏季牧场

答案C

观测显示,山体内部气温(T1)远高于山体外部相同海拔自由大气的温度(T2)。结合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5.(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5)导致T1与T2差异的直接原因是山体内部近地面大气()

A.吸收的太阳辐射多

B.吸收的地面辐射多

C.大气逆辐射强

D.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答案B

6.(2020届北京朝阳期中,6)若上图所示现象出现在横断山区,会导致该山体内部比外围地区()

A.降水更多

B.植被更茂密

C.自然带垂直带谱更完整

D.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更高

答案D

下图示意我国甲山峰与乙山峰垂直自然带谱。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2019北京丰台二模,6)海拔3000米以下,影响甲峰南坡与乙峰北坡垂直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热量水分

B.地势光照

C.湿度温度

D.地形降水

答案A

8.(2019北京丰台二模,7)甲峰南麓、乙峰北麓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①甲峰南麓以林业为主②乙峰北麓以牧业为主

③两地区以种植业为主④两地区以混合农业为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山基带气象要素及雪线高度资料。读表,回答下面两题。

甲山(海拔7782m)乙山(海拔7435m)

南坡北坡南坡北坡

基带气象要素

海拔(m)1100292012291848年均温(℃)16.17.97.4 2.8年降水量(mm)2276.6512.196.1519.2雪线高度(m)475050004350398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