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

摘要

汽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安全、舒适、方便是现代汽车设计所追求的最优目标。汽车座椅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的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为解决现代汽车座椅传统的经验设计方法中对舒适性分析的不足,本文以人机工程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对汽车座椅的动态、静态舒适性和评价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为座椅和其它类似机械的舒适性设计和检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对于提高中国汽车座椅的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广泛应用于其它座椅的舒适性设计。

本文概述了人体承受全身振动的舒适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汽车人-座椅系统的三自由度模型,针对特定汽车的地板输入谱特性,运用Matlab进行仿真研究该模型的动态特性,合理设计座椅的动力学参数,结合ISO 2631对模型进行人体振动舒适性的定量评价。将人体H点是汽车驾驶室设计的基准点,将坐姿舒适性要求与坐姿角度相结合,建立人体坐姿杆系模型和数学模型。

另外,正负刚度并联弹簧作为一种新型非线性被动控制减振元件,对提高汽车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正负刚度并联相消原理设计了新型汽车座椅弹性元件,并建立了其力学及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基于人机工程学原理和脊柱测量数据,研究舒适性汽车座椅的结构设计和适合我国人体测量的座椅结构尺寸,为舒适性座椅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舒适性;隔振;H点;人机工程学

Abstract

Vehicl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people’s daily life. Safety, comfort and efficiency are the main objective of directly guarantee the driver’s safety, comfort and work efficienc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xperiential design method for vehicle seat in comfort. Ergonomics theory is used in this thesis, with the help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dynamic, static comfort and evaluation index are explor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seat. In this thesis, some new conceptions about comfort design and testing are suggested, which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design of a vehicle seat. The conte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uman body vibration comfort under evaluat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 the car seat system for certain three dof model car, the floor input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using Matlab simulation research this model,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 of reasonable design of 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seat, combined with ISO 2631, the model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body vibration comfort. Will human H point is the benchmark, automobile cabin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posture will posture comfort is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 human body Angle of model and sitting stem mathematical model.

In addition, plus or minus stiffness parallel spring as a new nonlinear passive control to improve vibration isolation components, automobile comfort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Based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iffness parallel destructively principle designed a new type of car seat elastic components, and established its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al model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ergonomic principles and spinal measurement data, a study of automobile seating comfort of structural design and suitable for China's anthropometric seat structure size, the design for comfort seats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ans.

Key words:Comfort; Vibration isolation; H-Point; Ergonomics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舒适性 (1)

1.1.1振动舒适性 (1)

1.1.2静态舒适性 (2)

1.1.3操作舒适性 (4)

1.2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现状 (4)

1.2.1汽车座椅动态模型 (6)

1.2.2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 (8)

1.3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要求 (11)

1.3.1合理的体压分布 (11)

1.3.2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 (13)

1.3.3横向振动的抵抗能力 (15)

1.4本章小结 (15)

第二章人体承受振动的舒适性评价 (17)

2.1 人体承受振动的分类 (17)

2.2汽车座椅舒适性的主观和客观评价研究 (19)

2.2.1人体脊骨生理结构与座椅腰托装置 (20)

2.2.2座椅腰托的客观性评价试验 (21)

2.2.3座椅腰托的主观性评价试验 (23)

2.3人体动态舒适性评价 (25)

2.3.1加权加速度评价法 (25)

2.3.2加速度剂量法 (26)

2.4 本章小结 (29)

第三章正负刚度并联隔振研究 (30)

3.1正负刚度概念及其载荷变形关系 (30)

3.2正负刚度并联机构隔振原理 (31)

3.3负刚度机构实现 (32)

3.4正负刚度弹簧并联力学建模与分析 (34)

3.5本章小结 (37)

第四章汽车座椅的隔振 (38)

4.1汽车座椅振动研究 (38)

4.2振动理论 (38)

4.2.1力学模型 (39)

4.2.2数学模型 (40)

4.2.3求解方法 (41)

4.3汽车座椅设计 (41)

4.3.1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 (41)

4.3.2座椅舒适度设计指标 (42)

4.3.3 汽车座椅隔振机构设计 (42)

4.3.4汽车座椅舒适度影响因素 (43)

4.3.5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的重要性 (43)

4.3.6座椅舒适度的研究方法 (44)

4.3.7预压弹簧设计 (44)

4.4座椅安全性设计 (47)

第五章经济技术分析 (48)

5.1汽车座椅行业调研 (48)

5.1.1 数据获取 (49)

5.1.2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 (50)

5.1.3其它因素对舒适性评价的影响分析 (51)

5.2本章小结 (54)

结论 (54)

参考文献 (55)

谢辞 (57)

附录一中文译文 (ⅰ)

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 (ⅱ)

汽车座椅舒适度研究

第一章绪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同时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安全、舒适、方便是现代汽车座椅设计的最优目标。它应该在安全、舒适、方便等各方同都能很好的适合不同个人的特殊需求。汽车座椅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驾驶员及乘坐人员的身体,减缓路面不平传给人体的冲击并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给驾乘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便于驾驶者操作的良好工作条件。汽车座椅的动力学参数——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对座椅的减振性能有重要影响,同时座椅的设计尺寸与人体测量数据密切相关。因此座椅的舒适性越来越多的成为广大工程科技人员研究的对象。

1.1 舒适性

1.1.1 振动舒适性

乘员所受的机械振动可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两大类:所谓局部振动是指作用开人体特殊部位(如头部和四肢)的振动,经由方向盘、脚踏板和各种操作手柄传递到乘员的手或脚的振动。局部振动一般不会给乘员造成伤害,只对操作的精度和准确度有影响。全身振动是指通过人体的支撑表面(如站着的人体的脚部、坐着的人体的臀部、躺着的人体的背部支撑面等)传给人体的振动。汽车乘员承受的乘坐振动属于全身振动,是对乘员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的主要振动形式。

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而引起的舒适性问题,称为振动舒适性。人体承受全身振动将产生机械的、生理的、病理的和心理的效应。座椅传给乘员的振动负荷主要通过人体臀部和座椅座垫接触面传递进入人体的,其强度用臀部与座垫接触界面中心垂直方向的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受振动的持续时间来描述。很多文献研究表明:人体承受长期的全身振动对于腰脊柱和相关的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是持续增加的,而通常,这对于人体健康的伤害需要数年才能产生。尽管对于人体承受振动的剂量做过各种假定,但由于个体、环境的差异,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定的量来衡量人体承受振动对健康的影响。

通过座椅及车辆等部件,可以隔离、缓各、吸收和衰减行驶及作业中所产生的各种冲击和振动,最终使传给乘员身体的振动强度处于人体所能承受振动的舒

适性范围之内。汽车振动主要来源于地面不平度的随机激励。汽车本身运转质量的不平衡或者各种作业载荷的波动也会引起汽车的振动。汽车大都采用弹性悬架结构,车身与地面之间有轮胎和车辆悬架机构两级弹性支撑元件。改善其动态舒适性相当重要。

乘坐振动通过乘员的臀部、腰部传给乘员,激起人体的全身振动。当振动激励频率接近于人体主要器官的固有频率时,将引起相应器官的共振而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人感到不舒适,严重时将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关于坐着的人体承受垂直振动时的振动特性,许多测量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人体对4-8Hz频率范围的垂直振动以及1-2Hz频率范围的水平振动的能量传递率最大,其生理响应也最大。

1.1.2 静态舒适性

座椅与人体的匹配关系和为乘员提供坐资的舒适程度,称为静态舒适性。静态舒适性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依据人体舒适坐姿的要求和人体测量数据,合理布置、优化设计和充分考虑座椅的结构、尺寸和调整参数,以及驾驶室内各操作按钮和驾驶员的视野等。

(1) 人机工程学[1]与H点

在汽车驾驶室里驾驶者和仪表盘、方向盘、变速箱操纵杆、手刹拉杆、座椅及踏板之间构成了人机界面,这就要求设计者要充分的考虑人机工程的因素以保证驾驶员能方便地操作,使车辆安全行驶,并保证人体经常处于良好的姿势状态,以缓解疲劳。目前,汽车在设计驾驶室时选用的假人模型,一般为SAE95分值假人。通常在做汽车总布置设计时,通过一系列的约束条件,最终确定假人的H 点,从而确定假人的坐姿。H点是指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跨点(Hip Point),它是与损人方便性及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点。人体工程学对座椅的舒适性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①座椅的尺度必须参照人体测量学数据确定;

②座椅可适当调节,以满足坐姿变换;

③座椅的位置要与其作业空间相协调,便于人员作业。

(2) 最终姿势与座椅外形

人体在座椅上坐着时的姿势,称为最终姿势。人体姿势由相邻关节的距离及

每个关节的角度来确定。通常情况下,各关节之间的距离是不能调整的,但每个关节的角度可以改变。在关节角度可变范围内存在改变的最佳区间,在此区间内人不易疲劳。由坐姿生物力学分析,最舒适的坐姿是臀部稍离靠背向前移,使上体略向上后倾斜,保持上体与大腿间角度在90°~115°。同时,小腿向前伸,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踝之间也应达到一定角度。

为了使不同身高的驾驶员获得良好的静态舒适性,并自如地进行操作,必须使座椅的尺寸合适、驾驶位置合理,通常对于座椅来说,以下外形尺寸必须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①坐垫深度。对于身材高大的驾驶员来说,坐垫太浅会因大腿下面无足够的支撑面而感到不适,反之,身材稍小的驾驶员则会因为坐垫太深而背部不能与靠背接触,势必要端坐,长时间的端坐更易疲劳。因此,坐垫深度一般取400~500mm;

②坐高。即坐垫上表面至地板的距离,坐垫的高度应保证双脚能自如踏在地板上,并可以自由地前伸后驱,坐垫过高,身材稍小的驾驶员踩踏板困难,大腿下面过分胎神压而使血液流动不畅,以致麻木而很快疲劳;反之,坐垫过低,会使身材高大的驾驶员因小腿与大腿的角度变小而很快疲劳。因此,坐垫高度一般以取350~400mm为宜,最低不小于300mm,最高不大于400mm;

③坐垫角度及靠背与坐垫的夹角。坐垫上表面若是水平的,则人坐上去身体会产生向前滑动的趋势,为保证驾驶员身体不向前滑动,垫面一般设计成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一般以取5~8°为宜。由于坐垫有水平夹角而造成靠背与坐垫夹角减小,如果角度过小,则腰椎就会由正常弯曲变直,使腰部很快疲劳。因此,一般靠背部设计成可调,使其后倾,以增大躯干和大腿之间的夹角。对于汽车座椅,躯干和大腿间夹角以在95~105°范围内为宜;

④坐垫宽度。坐垫稍宽些,有利于驾驶员调整姿势,但太宽会影响操作方便性,一般取450~500mm;

⑤靠背宽度。靠背与坐垫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比坐垫稍窄些,但太窄会破坏座椅的整体造型,为了造型美观及不影响上肢活动而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外型。目前座椅设计时一般取相等宽度。

(3) 体压分布与测量

人坐在座椅上时,人体重力作用在坐垫和靠背上,其压力分布情况称为体压分布。坐姿的体压分布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人就坐时,身体重量的大部分(约80%)经过臀部、背部隆起部分及其附着的肌肉压在座椅面上。

目前,GM,Ford,Toyota,Honda,BMW,V olvo,Delphi,Johnson Cont rols等大公司都在广泛应用美国Teksean公司的压力分布测量系统来解决座椅舒适度问题,该系统主要通过在座椅的坐垫和靠背上布置4000个以上的传感单元来测量面套的支撑和泡绵硬度等对座椅的压力分布和舒适度的影响效果。通过某公司开发的一款汽车座椅的体压分布平面图和立体图,我们可以了解整个人体压力状况比较合理,接触面积大,左右平均度好,无明显的硬块。

1.1.3 操作舒适性

主要是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时的舒适性程度称为操作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车辆驾驶员室、驾驶员、座椅、操纵装置、显示装置、车外视野的合理匹配。

汽车座椅的动态舒适性与座椅及人体的振动特性密切相关。座椅动态舒适性是指人体处于振动环境中所感受到主观上的相对舒适程度。振动对驾驶员的直接影响涉及躯干和身体局部的动态反应行为,生理反应,性能减退和敏感度障碍。

人体在振动环境中会加速疲劳过程,当振动环境中的振动特性处于人体神经系统的敏感区域时,这种刺激频繁传入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持细胞兴奋。当达到一定限度时,皮质细胞的工作强度将减弱,人就会感到疲劳,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1.2 汽车座椅舒适性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的许多汽车生产厂家就已经注意到驾驶室设计的舒适性对汽车车辆作业效率的影响,人们开始将人机工程学理论应用于汽车座椅的设计上。但当时的研究水平仅限于对座椅的尺寸、形状等与人体尺寸相适应的静态问题。

近年来,国外开发研究了舒适性较高的汽车驾驶室。驾驶室内部趋于多功能化,并尽显豪华风格:仪表板上的中央部位安排了更大的易于辨认的、动感十足的数字显示,很容易看得清楚;电视摄像机和显示器可以作为可选的一种装置,随时监视汽车行驶的路面状况;易于进出的驾驶室车门有特殊的安全锁定装置;

其高品质的电动升降门窗十分宜人;视野十分广阔等等的这一切都应该集中于汽车座椅的位置布置,座椅上下、左右及角度可调,头枕高度可调和可拆卸的座椅,使每个座椅都能活动自如。这都体现了人机工程学上最佳的宜人性设计的原则。

国外对汽车座椅舒适性的研究是伴随着汽车的诞生而逐渐展开的,至今已发展得十分成熟。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学者就对乘坐舒适性开始了研究。20世纪60年代,随机振动理论蓬勃发展,人们对道路的路面特性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汽车振动学也随之发展并日趋完善。到20世纪70年代,涌现出了以国际标准ISO 2631为代表的大量研究成果,并在不断完善,成为评价舒适性的方法及依据。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国外学者对座椅这个减振环节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比如对人-椅系统的传递特性、三种姿态下的人体振动模型、座垫阻尼特性的研究,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随着人们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肯,国外加强了对新型减振座椅的研究,在机械减振座椅出现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后代开发出了空气悬挂式座椅,极大地提高了载货汽车及大客车驾驶员座椅的动态舒适性。这种新型座椅的出现,已成为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但其研究成果尚不全面。当前,美国ROHO集团已经开发出一种车用充气坐垫,可以有效地提高驾驶员乘坐的舒适性。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也注意到了汽车驾驶室的舒适问题,国内多家汽车生产厂家开始测绘和仿制国外先进的汽车座椅,驾驶员操作手柄形状以及驾驶室内设施的布置等,并开始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上的应用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驾驶室舒适性问题引起了更多的关注。这极大的推动了国产汽车舒适性方面的设计和制造水平。但是应用人机工程学来研究汽车座椅舒适性问题,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对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对落后。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人们对汽车座椅的动态参数进行优化等研究成为可能,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此期间,洛阳拖拉机研究所等对矿用车和拖拉机用的剪式悬挂座椅(带减振器、金属弹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清华大学等也同时开展了对人体振动模型的研究。不过,我国对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尚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主要原因有三个:国内座椅产品设计人员尚未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也未对座椅的减振性能进行深入的

研究,这影响了座椅设计及研究的发展;在我国,座椅舒适性还不是强制检测的要求内容,一些企业认为只要在安全性上满足座椅强度的检测要求就可以了,而座椅的舒适性则是次要的;我国许多座椅生产厂家对舒适性的认识也还只是停留在仅仅满足国家法规要求上,而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行业标准,以及一些大企业的相关标准制定较早,由于没有对近几年才出现的空气悬挂式座椅进行研究,导致认识上的不确定、不清晰,这也是造成舒适性研究落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鉴于此,急需投入一定的技术力量,以有效地开展适合我国现状的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工作。

根据影响汽车驾驶座椅舒适性的人-机-环分析,安全舒适的汽车驾驶座椅的设计必须满足坐姿舒适性(静态舒适性)和振动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要求。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国内汽车座椅设计中,对提高汽车产品的设计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汽车研究方面,人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关于汽车-人-环境的模型。

1.2.1 汽车座椅动态模型

从汽车整体上,在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研究很成熟。人们建立了许多汽车动力学分析的数学模型。我们知道,任何控制系统的设计都依赖于描述真实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常见的汽车数学模型有三种:仅考虑汽车车轮和悬架系统的自由度(前后轮、前后悬架)的1/2(将车辆视为左右对称)车辆模型;在1的基础上增加座椅和乘员的自由度车辆模型;以及在2的基础上增加发动机的自由度车辆模型。其中最为准确的为模型三,即用此模型来分析随机路面输入的频率响应对乘员的影响。在对这三个模型的分析设计中,都力求从各个模型分析中得到的固有频率都能有效的避开人体敏感频率4-8Hz。如果分析得到的汽车固有频率接近人体敏感频率,那么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使人体产生共振,而严重影响乘员乘坐的舒适性,甚至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健康隐患。

因此为了汽车的减振而提高人体的舒适性,人们在汽车悬架上安装各种各样的减振弹簧、减振液压系统以及空气弹簧等,控制汽车的固有频率并增加阻尼,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性。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汽车悬架刚度并增加阻尼也有利于减少振动,但会影响汽车操纵和自动的稳定性,所以汽车悬架必须有相当的刚度用于抵抗路面等外界对汽车的冲击。

而汽车座椅是与人体直接相接触的部位,研究汽车座椅的减振性将直接影响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同量座椅的结构相对汽车整体来说简单,设计方便,改变座椅的动态参数能显著改变人体振动舒适性,对汽车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而且制造成本低,周期短。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移到直接研究汽车座椅上来:研究座椅悬架系统,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隔离由于地面激励引起的通过汽车轮胎和悬架传给汽车座椅的振动,从而改变传递到人体的振动。

驾驶用座椅动态舒适性[2]主要与振动特性有关。影响驾驶疲劳的振动主要是行驶中车辆的随机振动和车辆。驾驶员受到纵向、横向及垂直三个方向的线振动与角振动,这几个振动中,以垂直和绕纵、横坐标轴的角振动对驾驶员的影响较大。振动通过座椅传递到人体的臀部、背部而引起的全身性振动。因此,在设计汽车座椅时应尽量隔离人体敏感的振动。

在座椅设计中可采取的措施有:减小座椅共振频率,降低座椅10Hz附近振动传递率,以减轻弹簧一下的共振的印象和减少来自座椅靠背的高频振动;把路面-轮胎、减震悬挂、座椅-人体三者看作一个整体大动力学系统,寻求在各个路面随机输入情况下,乘员不易疲劳的最优结构。

此外,对于座椅的动态特性可按照传入人体的能量最小、是人体在敏感频率区域动态响应最小、传给人体的加速度均方根值最小等目标进行优化,与汽车的减震系统相匹配,使驾驶员处于更合适的振动环境,这些都是驾驶疲劳的重要措施。

从汽车座椅舒适性的局部研究来看,人们对于汽车座椅提出了很多的动力学模型,并根据人体测量数据进行座椅结构及尺寸设计,进行了很有成效的研究。

汽车座椅的动态性能研究:关于座椅的动态性能,人们设计了“人-椅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了研究座椅的振动性能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振动,提高乘坐舒适性。

“人-椅系统”的垂直方向上的单自由度模型:仅考虑地面不平等引起的振动传给汽车然后传给座椅的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垂直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的分量要大,且座椅对各方向的动态参数是独立的),并将人体简化为一个简单的刚性质量块。即将人体与汽车座椅的总质量计为M,汽车座椅的刚度系数(弹性)计为K,座椅振动阻尼为C,路面不平传给座椅的响应作为汽车座椅的输入X,

而座椅的振动响应为Y,作为座椅传给人体的输入,它将影响人体乘坐的舒适性。经过分析,该模型结果与实际人体在座椅上的试验结果相比较存在很大的差异:用刚性质量块代替人体作试验得到的座椅传递函数的峰值比实际人体测得的座椅传递函数峰值要高,而且峰值频率也高。原因是人体不是一个简单的质量块,它不仅有一定的质量,而且有一定的阻尼和刚度。由于人体内部阻尼的作用,使整个座椅系统的传递函数的峰值有峰值频率大大降低。这种变化对座椅动态参数的优化设计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振动对人体最有害的频率范围,在垂直方向为4-8Hz,正好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共振频率,因此在座椅设计时为了保证振动对人体最敏感的频率的振动能进行有效的衰减,座椅系统(包括人体)的固有频率常常设计成小于3Hz,而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常常为2-4Hz。正因为单自由度“人-椅系统”的动力学参数与实际“人-椅系统”的动力学参数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难以获得“人-椅系统”与汽车车身系统振动的最佳匹配关系,也就使乘员座椅因为振动而使乘坐舒适性大为下降。所以在座椅动态参数优化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人体的非刚体特性。

“人-椅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的多自由度模型:考虑到人体实际上存在一定的阻尼和刚度,常常将人体模型设计为单质量块的单自由度模型或两质量块的二自由度模型,而常常以人体二自由度模型最为理想,得到的“人-椅系统”模型为三自由度模型。这样,在“人-椅系统”模型设计上增加了人体的刚度和阻尼。将此模型与真实“人-椅系统”进行试验对比,测得系统传递函数非常相近。因此该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应用。但该模型并没有将座椅质量进行考虑,其实,座椅为非刚性的,其质量对于“人-椅”系统的动态特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人体-座椅”模型的建立主要研究座椅的振动性能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振动,提高舒适性。

1.2.2 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

从人机工程学角度上来看,我国汽车座椅的研究应该以我国人体测量数据为基础的。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体尺寸标准: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基于此标准,国内的研究者们在此基础上为座椅的空间尺寸提供了很有成效的参考数据,对于汽车座椅乘坐人体的舒适度[3]有很大的影响。

座椅的静态舒适性设计须考虑的因素很多,设计中应突出以下几点。

(1) 座椅的形式和尺度与其功用有关,并参照人体测量学数据确定

座椅尺寸设计主要参数包括:椅面高度、宽度、深度、椅面倾角、靠背的高度、宽度和倾角。

椅面高度在设计时主要考虑两点:椅面过高会使大腿肌肉受压,椅面过低就会增加背部肌肉负荷。对于宽度而言,驾驶员坐姿单一,不涉及变换姿势,通常设计应以满足最宽人体需要为准。

椅面深度其尺寸应满足: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承椅面前缘与小腿之间留有适当距离,以保证大腿肌肉不受挤压,腿弯部分不受阻碍。

靠背的高度和宽度与坐姿肩高和肩宽有关,对于汽车驾驶座椅靠背的高度应采取高靠背,最好加靠枕。椅面倾角主要考虑为防止人体臀部向前滑动,此角不易过大,否则会增加大腿下平面与座垫前缘的压力,从而减少双脚着地的负荷,阻碍血液循环,引起身心疲劳。

(2) 座椅所使用的材料应适应人体的舒适性

座椅材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两个方面:振动舒适性以及座椅对人体热环境的影响。

座椅材料是座椅的主要减振元件,为使座椅获得较低的振动传递率,应使座椅有较高的振动舒适性,必须采用合适的座垫和靠背减振材料,并根据驾驶室的微气候环境,调整座椅表面的温湿度特性调节人体代谢,以达到减轻疲劳的目的。

(3) 座椅的位置要与其作业相协调,便于驾驶员作业

根据汽车驾驶的特点,在驾驶座椅设计时还应考虑座椅与空间的协调问题,驾驶空间以坐姿活动为依据。

汽车座椅上的许多调节功能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人体主要关节处于舒适的角度。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忽略了对于人体上一个重要的关节点的研究:“H-点”(Hip-Point),即胯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交接点,它是与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身尺寸的基点。乘员以自己的意愿将座椅调整到适宜位置入座后,“H-点”的水平移动量和垂直移动量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乘员座椅前后调节量与上下调节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随着人体身材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表达式。

研究“H-点”的位置(真实人体乘坐在汽车座椅上时“H-点”的位置)能更准确的了解人体处于复杂环境(随机不平的路面传给汽车座椅的垂直振动分量在

人体上所引起的不舒适性)时所感觉到的舒适度指标。座椅的设计与布置直接影响乘员乘坐的舒适性和室内相关设施的布置,合理的安排座椅,改善人与座椅之间的关系,对于给乘员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乘坐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与操作方便性及乘坐舒适性有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点;它是确定驾驶员视野的基准点;它影响到驾驶员手伸及界面。

在驾驶室内,乘员的座椅如何布置,才能使大多数人都感到舒适,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汽车座椅的位置与座椅的“H-点”高度密切相关,驾驶室内的所有参数,没有一个能与座椅“H-点”高度更密切相关了。“H-点”高度越高,座椅就越靠前,即座椅距脚踝的距离越小。根据人体关节舒适性要求可以得出不同百分位人体模型“H-点”高度(跨点距脚踝的垂直距离:Z)与该水平位置(跨点距脚踝的水平距:X)之间的关系。SAE标准中提供了这两者大致的计算表达式。

仅仅根据人体尺寸并不能全面了解人体疲劳机理,不能在振动环境中有效的分析脊柱曲线(与人的脸等一样,不同人体有不同的脊柱曲线)与脊柱受力情况,以及脊柱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不了解脊柱变形所产生的负效应;不正确的坐姿使椎间盘离开正常位置,因为非正常的压力及其持久性造成椎间盘突出;压迫血管和神经;肌肉疲劳等等,这样而设计的汽车座椅并不能满足大多数乘员舒适坐姿的需要。真正的人体工程学座椅应该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的支撑着人体使其脊柱处于或接近于正常的生理形状(曲线),并承受人体体压,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不能压迫任何神经组织、内脏器官等敏感组织。

目前人们研究较多的人体模型是SAE简化了的人体模型,但实际中我国人体数据与SAE的简化人体模型相比,差异很大:SAE中对“H-点”作用的影响中将X表示为Z的线性关系,没有考虑到坐垫的倾角、座椅靠背的倾角、方向盘的直径与倾角、司机的视野要求、操作轻便性要求等,实际上“H-点”是在多因素约束下的区域,不是高度的线性关系,因而不能反映“H-点”的真实位置;SAE中计算式是将踝关节角度固定在87°的条件下得到的,不能灵活的反映“H-点”的位置;同时也只考虑了髋点的因素,忽略了人体其它关节间的舒适夹角,并且它是根据欧洲人体模型数据在汽车驾驶室得到的结果,不适合中国人体对驾驶室及座椅的要求。

因此,按照SAE标准设计出来的汽车座椅将比适合于中国人体要求的座椅尺寸偏大,相应的也不能适应大多数人的乘坐舒适性的要求,应该根据我国具体的人体尺寸进行座椅的设计和制造。

1.3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汽车座椅舒适性设计要求

许多结构设计不合理的座椅,乘员长时间的持续工作,踏板距离调节不当,靠背倾斜角度不合理等,会使乘员产生不正确的坐姿,将使乘员的脊柱处于非自然的弯曲状态,因而容易患上多种慢性病:脊柱侧凸、椎间盘变形、背部肌肉疼痛等。从生理学角度出发,站立的人从踝关节、膝关节到臀部都有一些肌肉处于静态受力状态,一旦就坐,就会解除这部分肌肉的负荷,从而降低了人体的能耗、减轻了血液负担,因而在座椅设计中就要考虑这些问题。

1.3.1 合理的体压分布

乘员坐在座椅坐垫上,长时间乘坐会造成不舒适感,在造成这种不舒适感前,臀部所受的压力是不同的。乘员乘坐在座椅里时,为了保持乘坐姿势,座椅对乘员身体支撑部分压力的大小分布称为体压分布。体压分布是决定座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根据人体组织的解剖特性可知,坐骨结节粗壮,分布的血管和很少,能承受比其周围肌肉更大的压力,因此坐骨结节处是人体最能承受压力的部位,适合于承重,而大腿下表面处因有下肢主动脉和神经系统分布,压力过大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而感到不适,故不宜承受重压。

所以坐垫上的压力应按照臀部不同部位不同压力的原则来分布:人体一半以上的重量由骨盆下的两块面积约为25cm2的坐骨结节承受,是以坐骨结节为中心,坐骨结节处压力最大,由此向外,向四周压力逐渐减小,直至座椅前缘与大腿接触处,压力为最小,这就是坐垫设计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原则。理想的坐垫体压分布曲线见图1-1(图中封闭曲线为等压力线,数值的压力为102Pa),这种情况使得座椅要有振动舒适性、坐垫与靠背要有软硬感。

图1-1 坐垫人体压力分布曲线

为了使压力集中于大腿后部的坐骨结节周围,应略提高坐垫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其约5~10°。此夹角还可以防止车辆进行过程中乘员臀部向前滑动的趋势,减少因肌肉静力收缩来防止这一滑动趋势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

坐垫的后倾角度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增大大腿前缘的压力,并减少双脚着地的负荷,因而阻碍血液循环而引起双腿麻木。另外,为了使腹部与大腿之间的血管不受压迫且血流通畅,躯干与大腿之间应保持一钝角:90~115°为宜,因此要求靠背向后倾斜,靠背向后倾斜还能使躯干的部分总量分布在靠背上,使腰部有所依托,腰部肌肉得以放松,减少肌肉做功(收缩),从而减缓疲劳的发生。但靠背角过大,会使乘员起坐不方便,并有使颈椎向前弯曲上抬的趋势,会造成颈部疲劳以及心理上的不舒适和疲劳感,还会影响汽车内有效面积的合理使用。

坐垫不宜过高,应比小腿长度短,这样使双腿能踩到地面以支持大腿的部分重量。同时小腿可前伸,保持大腿与小腿、小腿与脚之间达到105~115°的舒适角度,使得血流通畅。

设计差的座椅,在坐骨结节之外出现了峰值压力,同时会出现左右不对称、不协调的压力分布。人在座椅上就坐时,测定与座椅接触的身体各部分的压力分布,便可以知道各处的支撑状态是否合适。若体压分布不合理,会使局部压力过大,出现血液循环不畅、局部麻木的现象等,加速疲劳,所以要充分注意。因此关于体压分布特性,舒适的一般要求是:最好坐垫对感觉迟钝的坐骨结节部位支撑最大,承担大部分的体重,朝大腿前方压力平缓的减小。

同时,体压由坐垫与靠背的形状和硬度分布来保证。座椅应坚实平坦,硬度

不够,过于松软的椅而会使臀部与大腿的肌肉受压面积加大,不仅增加了躯干的不稳定性,而且不易改变坐姿,容易产生疲劳。

1.3.2 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弯曲

根据人机工程学理论,首先腰椎承受人的上体全部质量,同时承受因汽车振动等而产生的冲击载荷:如果不正确的坐姿使腰部脊椎[5]超出正常生理弯曲弧形,将会产生附加的椎间盘压力,腰椎部分最容易受到损伤。

脊椎分为三部分:颈椎有7块椎骨,在脊椎中有最大的活动范围,从而使脖子有极大的灵活性;胸椎有12块椎骨,分别与肋骨相连,因为上面的10块肋骨在左右两侧与前胸的胸骨相连,因此胸椎的活动性能最小;腰椎有段连接着胸腔和骶骨,并为腰部(下背部)提供活动能力。骶骨由融合的脊椎段组成,通过骶骨关节与骨盆上的髂骨相连。在腰椎区域,腰椎骨和骶骨最上面的椎骨之间的关节通常有相当大的活动性,同时这里也最容易引起下北部疼痛。骨盆的每一侧由3块融合在一起的骨头组成,形成刚性非常大的骨组织。因为骨盆通过椎骨关节与腰椎相连,并有许多肌肉组织和韧带连接,所以骨盆的方向是确定腰椎姿势的关键点。

当人从腰部向前弯曲时,通常认为腰椎是弯曲的,脊椎向前弯曲的程度称为“弯曲度”。当脊椎向前充分的弯曲时,腰椎轮廓曲线向外弯曲称作驼背(腰椎向后凸出:或称脊椎后凸);与之相对,当躯干从弯曲姿势或腰椎向后凸出的姿势伸直时,脊椎舒展;当人自然站立时,大多数人的腰椎曲线向里,称为脊柱前凸(腰椎向前凸出)。

人体站立时,脊柱呈弯曲状,称为脊柱的正常生理弯曲。从体的侧面观察,脊柱呈“S”形弯曲状态,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弯曲,称为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生理弯曲以及椎间盘与一系列的韧带装置使脊柱具有弹性,所以可把脊柱视为能调节的弹性杆。这样的结构不仅可以减轻振荡、有效地保护脏器,而且还能承受较大的负荷,满足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需要。

人站立时,脊柱的椎间盘和前后两条韧带都处于正常位置,不受拉伸变形。脊柱的这种弯曲形状使椎间盘之间具有最佳的压力分布以及最佳椎骨间肌肉静态负荷水平。

图1-2 椎骨和椎间盘结构

图1-2所示为椎骨和椎间盘的结构示意图,椎骨是附有肌肉及韧带的骨头,其功能是保护脊髓。椎管是由连续的椎骨及椎孔形成。脊髓在椎管中流动,椎间盘是相邻两个椎骨间的弹性软骨盘,它由两部分:纤维环(椎环)和髓核组成,其中央是一种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叫髓核,髓核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接受人站、走、跑等引起的振动;髓核周围是很多按同心圆排列的相互交织的纤维构成的纤维环,它约束髓核,防止它向周围膨出,同时增强了椎间盘的强度。椎间盘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它为脊椎提供了弹性和运动能力。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从上到下将椎骨和椎间盘连成一体,形成一个灵活的节。

为了维持人体的某种姿势,往往要靠肌肉纤维的交替收缩以保持一定的张力,肌肉使脊柱具有运动功能并保持相对稳定。(如图1-3所示)

图1-3肌肉使脊柱具有运动功能

当脊柱处于正常的生理弯曲时,它具有最佳的吸振能力和弹性;它能防止背部肌肉的紧张和抽筋;使椎间盘受力均匀,防止脊柱受损,当椎间盘受压变薄2mm时,它将失去弹性,当受力不均匀或坐姿不正确时,椎间盘的压力将大大增加(如图1-4所示),同时导致髓核凸起,凸起的髓核将压入椎环或凸起在椎环周围,凸起部分会压迫脊髓神经末梢,从而导致疼痛或神经紊乱;有助于脊髓神经系统神经信号的传输,有缺陷的椎间盘对神经系统将产生压力,影响神经功能,从而扰乱体内平衡;不压迫内脏,提供适当的供氧空间以及能深呼吸的坐姿。氧气是维持人体各项功能的基础,它为呼吸提供了必要的姿势。如果坐姿不正确,将使呼吸的频次增加,引起心理疲劳。

图1-4 椎间盘受力及压迫脊椎神经末梢图示

1.3.3 横向振动的抵抗能力

由于椎间盘有较大的压缩潜力和很好的弹性,所以,脊柱能忍受较强的纵向振动。在横向上,脊柱只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分别附着在椎体和椎间盘的前缘和后缘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人体脊柱忍受横向力的能力很低。

座椅靠背后倾斜能使腰部得到依靠,加之靠背衬垫的适度柔软,致使摩擦力较大,同时加上靠背侧向护耳,可缓冲横向振动对人体的冲击,以提高乘坐舒适性。

1.4本章小结

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它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有机地吸收和融合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断地完善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技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以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为例)

1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需求显得越来越旺盛,既有的运输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铁路运输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我国铁路网建设,到20年我国铁路线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形成以新建 1.2万公里“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既有提速线路为补充的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线路里程将比目前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可以说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将要用15年的时间走完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完的道路。这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将使我国旅客运输迈上一个新台阶。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学者对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这种经验和方法在过去客货混行的运输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高密度、组、公交化、高速快捷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大力建设,这些方法和经验显然需要相应的调整。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理念,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情况,建立适合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深入研究客流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水平、旅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将旅客换乘与开行方案一体化设计,使得铁路更好地适应未来旅客运输的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客运专线网中节点等级的不同选择列车的起讫点,将开行方案按照一定的周期设计,使开行方案适合周期性运行图的铺画,在每周期内列车的起讫点、频率、径路基本相同。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起讫点规律、数量较少,主要节点间列车开行频率高,旅客出行时间灵活,方便度高。

基于JSP的网上购物系统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基于JSP的网上购物系统设计 摘要:本网上购物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采用B2C(Business to Consumers)模式,并根据现有的网上购物系统的现状而设计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它不但可以扩大商家的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而且可以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首先介绍了网上购物系统的现状及开发背景,然后论述了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需求和总体设计方案,较详细的论述了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最后,本文对网 上购物系统进行了系统检测并提出了还需要改进的问题。 本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了会员注册,购物车管理,用户资料修改等功能,为管理员提供了商品管理,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在设计方面,本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同时使用JSP技术进行动态页面的设计,从系统的安全性和代码的可重用性方面考虑,运用JavaBean对程序的关键代码进行封装。后台数据库选用My SQL数据库。 关键词:B/S结构;JavaBean;JSP;

汽车座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徽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课题:汽车座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学生姓名:魏涛 指导教师:王岑 2012年11月1日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汽车座椅的发展现状以及来发展趋势的预测。汽车在我国的发展比较晚,而汽车座椅是 人与汽车直接接触的界面,人们驾乘汽车的舒适性主要与座椅有关,在汽车界也属于重点发展对象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对汽车座椅的发展状况有所掌握,对汽车座椅的发展历程有所了解,根据当今的市场对和 座椅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从而更好的掌握中国汽车座椅的未来发展趋势,建设更强劲的中国汽车。本文通过对汽车座椅的阐述从性能,发展历程,市场现状的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对为来汽车座椅的猜想进 行的汽车座椅发展趋势的阐述。个人研究的重点:汽车座椅的性能、设计,发展现状,发展历程,发展面临的问题,市场分析,未来趋势的预测。 关键词: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发展趋势。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 seat and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ediction. Car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s late, and the car seat is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car of the interface, people coming by car comfort with the main seat in motor-dom also belong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object. Therefore, we ne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r seat, a solid grasp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r seat to understand somewha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market for and seat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the evaluation, analysis, so as to better grasp China car seat of the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building a more robust Chinese car.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ar seat on the performance, the development course, present market situation analysi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and to guess to car seat of car se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aper. Individual research key poin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ar seat, desig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blems they faced, and market analysis, the prediction of future trends. Keywords; development, market demand, analysis, forecast development trend.

现代简约室内家居毕业设计论文

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创作(设计)说明 类别《室内空间设计》 姓名: 学号: 作品名称: 专业/届别: 指导老师: 职称:

中文摘要 本次设计为149平的家具设计图,是表达业主一种的生活态度。现代简约家居设计,是年轻喜爱的简约而很有个性、功能性的一种设计风格,该方案所选用的设计风格为现代简约风格,就是通过对比度,和空间的明亮感给人一种温馨时尚的浪漫气息。 本次设计根据业主要求,以人为本不仅从居住的舒适性方面进行考虑,更考虑业主一天劳累奔波,通过颜色明亮让他回到家可以更快的缓解工作压力,忘却不悦越心情,符合业主的心里,摒弃一切复杂的装饰。 关键词:家居设计、现代简约风格、简约时尚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室内设计的概述 (2) 第二章设计风格与构思 (3) 设计风格 (3) 设计构思 (4) 第三章设计作品陈述 (5) 客厅设计 (5) 主卧室设计 (5) 书房设计 (6) 餐厅设计 (7)

第四章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致谢 (15) 绪论(前言)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充分运用各种内饰与材料来创造个性化的室内空间。 如今消费者更多追求的是环保化、个性化、简洁化的设计风格。并且追求的是一种对当今文化内涵的诠释,一种个性的表现。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需求在不断提高。渴望得到一种简洁大方,崇尚舒适的空间,以此来转换精神的空间。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业主生活需求,从外型上,功能上,颜色布局和材料的选择配上合理设计,让业主业主不仅能感受到时尚现代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又能让业主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港湾,让业主能回到家感受到宽敞明亮,忘却工作上的疲惫和都市的喧哗。 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 室内设计也称为室内环境设计,室内环境是与人们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环节。室内空间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情况、所处的环境和相应的要求,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案,改造出功能合理、居住舒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空间环境。这一空间环境具有利用价值,更能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也反应了历史、建筑特色等因素。环境设计不仅给我们提供功能适宜空间,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设计 课程名称基础工程 学生姓名李宇康 学号124100161 系、专业城市建设系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周卫 2015年5 月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建筑场地土层按其成因土的特征和力学性质的不同自上而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0m,地下水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水无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 V=1765, M=169KN·m,H = 50kN; 柱的截面尺寸为:800×600mm; 承台底面埋深:D = 2.0m。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土粉质粘土为桩尖持力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300×300,桩长为10.0m 3、桩身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 f m =16.5MPa,主筋采用:4Φ16,强度设计值:f y =310MPa 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土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 c =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 计值为f m =1.5MPa。 、附:1):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一: 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表1-1 土 层代号名称 厚 度 m 含水 量w (%) 天然 重度 (kN/m3 ) 孔 隙 比 e 侧模 阻力 桩端 阻力液性 指数 I L 直剪试验 (直快) 压缩 模量 E s (MPa) 承载力 特征值 f k(kPa) q sk kPa q pk kPa 内摩 擦角 ?? 粘聚 力c (kPa) 1 杂填土 2.0 20 18.8 2 2 6.0 90 2 淤泥质土9 38.2 18.9 1.02 22 1.0 21 12 4.8 80 3 灰黄色粉 质粘土 5 26.7 19. 6 0.75 60 2000 0.60 20 16 7.0 220 4 粉砂夹粉 质粘土 >10 21.6 20.1 0.54 70 2200 0.4 25 15 8.2 260 附表二:

网上购物系统设计论文

目录 第一部分网上购物系统的可行性报告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网上购物系统的概述 (2) 第三章网上购物系统的优势与前景 (3) 第四章项目背景及可行性分析 (5) 第五章网上购物系统的总体描述 (7) 第六章网上购物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13) 第二部分需求分析说明书 (15) 第一章引言 (15) 第二章任务概述 (15) 第三章需求规定 (15) 第三部分概要设计说明书 (19) 第一章概述 (19) 第二章系统目标 (19) 第三章代码 (23) 第四章总结 (34)

第一部分网上购物系统的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绪论 在互联网日益流行的今天,网络是主角,是时代的宠儿。在网络大家族中,电子商务则是一个热点。电子商务一个最基本体现就是电子购物网站,从一定程度上讲它就是网上超市,也就是一种网上销售。“网”字意味着它具有信息时代的快捷方便等特征。事实上电子商务的出现,给消费者的地位,消费观念带来了重要的变化。 1.1课题意义 自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进一步认识到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以网络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而企业实行电子商务则成为企业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多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企业开始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20%。所以电子购物网站的实现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需求。 1.1.1企业电子购物网站可以实现 提高经营决策和计划预见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对各类客户的需求可以超前做 到全面地了解使企业有针对性地提前安排生产经营计划,占得市场先机 1.1.2加强与客户的沟通. 促进产品销售根据电子商务信息库中保存的大量客户资料,通过快速的信息沟通,为客户及时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 1.1.3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 在及时获得市场对新产品需求信息的同时,电子商务系统将使企业小批量多批次和按需生产的灵活生产方式的特色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发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1.1.4稳定与批发供应商的关系 企业的电子商务化完全可以提供和传统大型生产企业同等的与批发供应商建立良好信誉关系和交易的机会 1.1.5降低交易和曾后服务成本

现代简约风格毕业设计论文

本次设计在设计中运用简洁的造型、明快的基调、和谐的陈设搭配,将人与家居环境融合起来,并体现现代家居生活的品质,以舒适作为室内装饰的出发点,舍弃复杂的造型和繁复的装饰,使总体空间大气、优雅而又整洁、宁静。 色彩在室内装饰中是另一个重要的元素,虽然色彩的存在离不开具体的物体,但它却具有比较形态、材质、大小更强的视觉感染力,视觉效果更直接,根据空间使用者的职业和年龄,以及空间的氛围需求选择不同的色彩,以此创造相应的室内空间个性。 在这个设计方案中现代简约风格在设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这种风格的家居没有花哨的装修,没有让人眼花缭乱的物件,摒弃了一切繁复的装饰。 关键词室内装饰简洁色彩 一、设计定位 本次设计的案例中没有浓烈的色彩,没有烦琐装饰的居室风格。人在其中,能获得一种解放,一种不被环境包围的释然。于是,人和家具便脱离了空间的概念和谐相处,这就是现代简约居室的魅力。 简约的居室一定不是花哨的,给人的感觉不是浓妆艳抹,而是宁静利索。简约的用色定义并不是只用单一种颜色,但是一般来讲,简约空间里的主题颜色不要超过两种,最好是一种,作为点缀的颜色面积一定要小,在整体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但最好不要“喧宾夺主”。 家装提倡天然的装饰材料,没有艳丽的色彩,没有过多的修饰,整体设计横平竖直,还原材料的本体。天然石材如大理石、花岗岩等,天然木材,这些材料来源于自然,拉近了人和材料、人和自然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整体极简现代。 以自然为本、力求简洁是本案的设计定位。 二、设计过程及分析 根据以上原则,方案初步在设计初期的展开过程中,首先对原始图框进行深入的分析,划分所需的功能区域,整体地对平面设计功能做出一个结构功能划分图。 1.客厅 由此确定了整个起居室的大致功能的布置,根据人的视觉及风水学的要求,摆放家具,并留出宽阔的位子方便人的流动。 此次设计的客厅简洁大方,大气中也能透着家庭的温馨,米黄色的背景搭配黑色胡桃木的装饰体现了主人多元化的审美观。以简约为主的装饰。直接体现家庭成员利落的生活态度。仅有的一件装饰品便是墙上的装饰画,它的应用充分反映出主人的喜好和品位,并将客厅的色彩和比例元素纳入其中,整体关系协调,使客厅的气氛得到了升华。规划出一个全家人都喜欢的居家风格,让客厅成为全家人最喜欢的聚会场所,因此客厅的装饰变的尤为重要。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关键词:本科生,毕业论文,对策,冲突,考研 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介绍: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现更名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自2021年成立至今,一直遵循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秉承内蒙古大学“开放、开门、开明”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本科人才,为地论本科生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冲突及对策详情: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现更名为“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自2021年成立至今,一直遵循内蒙古大学“求真务实”校训,秉承内蒙古大学“开放、开门、开明”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鄂尔多斯及内蒙古地区培养了大量本科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近来经济形势的突变,煤炭和煤化工发展受限,本科生面临越来越紧张的就业形势,学生考研的热情高涨,不可避免的与本科生正常教学产生时间、内容及培养要求等各方面的冲突。这一现象在大部分地方普通院校呈蔓延之势,除了影响本科教学外,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冲突尤为明显,导致毕业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不高、投入不足和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1],甚至引起一些取消毕业论文/设计的议论[2].大量对策建议加强本科科研训练、提供经费支

持、提高过程监管、提前加强设计和工作后考研等措施[3,4],在一定上提高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然而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还需进一步的统筹规划,结合考研与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找到标本兼治的办法。 一、时间冲突 以2021年考研为例,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6日至12月28日。2021年2月中旬,各院校陆续公布初试成绩。3月上旬,34所高校自划线公布。3月底至4月上旬,34所自划线院校复试。4月上旬至4月底,国家线院校陆续开始复试。因此,考研学生的只有在2021年1月至3月上旬的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准备考研之外的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事宜,而这段时间正是学期期未和寒假时间。内蒙古各大学研究生复试名单公示日期为2021年03月22日,复试考试时间为4月1-2日,在此期间,研究生考试过线考研生则要准备复试考试,即4月份以后才有时间准备毕业论文事宜。 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化学工程工艺专业本科生在3月10日完成毕业实习,3月11日开始毕业论文/设计,4月20日提交毕业论文/设计。综合考虑可知,考研学生以读研为主要要务,在复试之前都需集中精力准备复试,只有4月3-20日共约18日的时间准备毕业论文/设计。考研生根据现实一般都选择做毕业论文,而没有参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老师也只能选择让学生做综述论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本科生需要做好文献资料整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3) 1绪论 (3)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3) 1.2 研究的意义 (4) 1.3 二手车相关概念界定 (4) 1.4相关理论 (5) 1.4.1信息不对称理论 (5) 1.4.2有效市场理论 (6) 1.4.3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论述 (6) 1.5研究内容和方法 (7) 1.5. 1本文的研究目标: (7) 1.5.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 1.5.3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7) 2 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1 中国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2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9) 2.2.1 美国二手车市场概况 (9) 2.2.2 日本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概况 (11) 2.2.3 其他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概况 (12) 3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3.1我国二手车市场存中的问题 (13) 3.1.1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税收征收困难 (13) 3.1.2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 (14) 3.1.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 (14) 3.1.4 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 (15) 3.1.5 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 (15) 3.1.6 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 (15) 3.2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6) 3.2.1 二手车市场的税费问题分析 (16) 3.2.2 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分析 (16) 3.3.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分析 (17) 3.3.5、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分析 (18) 3.3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18) 4 对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9) 4.1 建立全国车辆维修、交易档案 (19) 4.2 设立国家车辆技术检测中心 (20) 4.3 建立二手车价格发布机制 (20) 4.4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二手车经营者信用档案。 (20)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桩基础毕业设计摘要 1.桩平面布置原则 (1)力求使各桩桩顶受荷均匀,上部结构的荷载重心与桩的重心相重合,并使群桩在承受水平力和弯矩方向有较大的抵抗矩。 (2)在纵横墙交叉处都应布桩,横墙较多的多层建筑可在横墙两侧的纵墙上布桩,门洞口下面不宜布桩。 (3)同一结构单元不宜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4)大直径桩宜采用一柱一桩;筒体采用群桩时,在满足桩的最小中心距要求的前提下,桩宜尽量布置在筒体以内或不超出筒体外缘1倍板厚范围之内。 (5)在伸缩缝或防震缝处可采用两柱共用同一承台的布桩形式。(6)剪力墙下的布桩量要考虑剪力墙两端应力集中的影响,而剪力墙中和轴附近的桩可按受力均匀布置。 2.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最小深度 (1)应选择较硬上层或岩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宜小于2d(d为桩径);砂土及强风化软质岩不宜小于1.5d;对于碎石土及强风化硬质岩不宜小于1d,且不小于0.5m。(2)桩端进入中、微风化岩的嵌岩桩,桩全断面进入岩层的深度不宜小于0.5m,嵌入灰岩或其他未风化硬质岩时,嵌岩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宜小于0.2m。 (3)当场地有液化土层时,桩身应穿过液化土层进入液化土层以下的

稳定土层,进入深度应由计算确定,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性土和密实粉土且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且不宜小于1.5m。(4)当场地有季节性冻土或膨胀土层时,桩身进入上述土层以下的深度应通过抗拔稳定性验算确定,其深度不应小于4倍桩径,扩大头直径及1.5m。 3.桩型选择原则 桩型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分布、工程地质情况、施工条件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确定。 (1)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方形桩及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适宜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大的强风化层、风化残积土层、砂层和碎石土层,且桩身穿过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穿越层中存在孤石等障碍物的石灰岩地区、从软塑层突变到特别坚硬层的岩层地区均不适用。其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 (2)沉管灌注桩(包括小直径D<5O0mm,中直径D=500~600mm)适用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且桩身穿越的土层主要为高、中压缩性粘性土;对于桩群密集,且为高灵敏度软土时则不适用。由于该桩型的施工质量很不稳定,故宜限制使用。 (3)在饱和粘性土中采用上述两类挤土桩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于环境和质量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预钻孔。设置消散超孔隙水压力的砂井、塑料插板、隔离沟等措施。钻孔灌注桩适用范围最广,通常适用于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桩身穿越各类上层以及夹层多、风化不均、软硬

网上商城购物系统毕业设计

网上商城购物系统毕业设计 目录 前言 (1) 第1章绪论 (2) 1.1 课题背景 (2)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2) 第2章程序开发的技术基础 (3) 2.1 HTML语言 (3) 2.2 JSP (4) 2.3 SSH (4) 2.3.1 Hibernate的工作原理 (4) 2.3.2 Spring的工作原理 (5) 2.3.3 Struts2的工作原理 (6) 2.4 数据库原理 (8) 2.4.1 SQL语言简单介绍 (8) 2.4.2 ADO技术介绍 (8) 第3章需求分析 (10) 3.1 系统主要工作流程图 (10) 3.1.1 后台管理模块流程图 (10) 3.1.2 前台管理模块流程图 (10) 3.2 系统实现采用环境 (11) 3.3 系统功能需求 (12) 第4章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13) 4.1 系统主要设计 (13) 4.1.1 系统主要功能 (13) 4.1.2 主要功能模块 (13) 4.2 数据库的分析与设计 (14)

4.2.1 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14) 4.2.2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15) 4.3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 (18) 4.3.1 注册页面的实现 (19) 4.3.2 登录界面的实现 (20) 4.3.3 商品分类 (23) 4.3.4 后台管理登录页面 (27) 第5章系统测试 (34) 5.1 测试方法 (34) 5.2 预期测试结果 (34) 5.3 实际测试结果 (34) 结论 (35) 谢辞 (36) 参考文献 (37)

前言 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迅速崛起,互联网已日益成为收集提供信息的最佳渠道并逐步进入传统的流通领域。于是电子商务开始流行起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网上建立起商店,向消费者展示出一种新颖的购物理念。网上购物系统作为B2B,B2C,C2C电子商务的前端商务平台,在其商务活动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建设B2C的网上购物系统。 网上购物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的商业信息系统。它向用户提供静态和动态两类信息资源。所谓静态信息是指那些比经常变动或更新的资源,如公司简介、管理规和公司制度等等;动态信息是指随时变化的信息,如商品报价,会议安排和培训信息等。网上购物系统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使商家和用户方便的传递信息,完成电子贸易或EDI交易。这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实现了公司间文档与资金的无纸化交换。 在美、日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网络商店发展速度迅猛,美国的世界级超一流的零售商,如沃尔玛凯玛特,家庭仓储、科罗格、J.C 培尼等纷纷挤身于网络经商的行列。调查表明:美国的家庭已越来越习惯于在家中从网上购物。 在我国,网上购物从无到有也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第一家网上购物发生在1996年,燕莎友谊商场首次通过网上商城售出一个景泰蓝,虽然货款的支付不是在网上进行的,但这毕竟为我国零售业奏出了网上购物的先声。根据CNNIC的统计结果,截止2004年1月中国有互联网用户7950万人,而又有40.7%以上的网民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过网上购物经历,这就说明中国有网上购物的用户达是3235.7万人,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这说明在中国发展网上购物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网上购物方式日趋被大家所接受。

汽车坐垫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19年汽车坐垫行业分 析调研报告 2019年11月

目录 1.汽车坐垫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汽车坐垫市场规模分析 (5) 1.2汽车坐垫行业结构分析 (6) 1.3汽车坐垫行业PEST分析 (7) 1.4汽车坐垫行业特征分析 (8) 1.5汽车坐垫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9) 2.汽车坐垫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2.1政策体系不健全 (11) 2.2基础工作薄弱 (11) 2.3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1) 2.4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2) 2.5技术相对落后 (12) 2.6隐私安全问题 (12) 2.7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3) 2.8管理效率低 (14) 2.9盈利点单一 (14) 2.10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5) 2.11法律风险 (15) 2.12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2.13人才问题 (16) 2.14产品质量问题 (16)

3.汽车坐垫行业政策环境 (17) 3.1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7) 3.2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7) 3.3“十三五”期间汽车坐垫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8) 4.汽车坐垫产业发展前景 (19) 4.1中国汽车坐垫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19) 4.2中国汽车坐垫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9) 4.3汽车坐垫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9) 4.4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0) 4.5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0) 4.6汽车坐垫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1) 4.7汽车坐垫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1) 4.8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2) 4.9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3) 4.10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3) 5.汽车坐垫行业发展趋势 (25) 5.1宏观机制升级 (25) 5.2服务模式多元化 (25) 5.3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5) 5.4社会化特征增强 (25) 5.5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6) 5.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6)

室内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现代简约风格).

中文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现代人生活越来越追求时尚、舒适、环保和健康,而流行中的简约主义更体现出人们个性化的一面。本文简要的阐述和分析了三室一厅现代室内设计的新宠“简约主义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简洁和实用是其基本特点,也是其基本理念。简约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旧保持较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装修时在经济、实用的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风格不仅注重居室的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关键词:现代时尚,简洁,实用 目录 中文摘要 (1) 引言 (3)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4) 二. 课题风格的含义 (5) 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5) 四. 设计方案实现 (6) 五. 设计原理 (7) 六. 设计过程 (8) 结束语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引言 有人说设计就是纯粹的艺术,张扬个性,我认为这是不全面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住房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室内装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装潢材料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如果采用不适当的装潢材料和家庭用品甚至各种电器,就很可能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所以设计,是解决生活、行为问题。 我其实很反对室内设计做得中看不中用,我觉得不该刻意去搞什么概念,因为那不是真正地在反映我们的生活状态,离生活其实太远太远,仅仅是用来展示的。然而其实设计就像我的导师经常说的那样,就是要解决我们的生活问题,或者是行为问题,这才叫设计。

硕士毕业论文设计范文

硕士毕业论文文 导读:本文硕士毕业论文文,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临近毕业之际,毕业论文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还是硕士博士,一份好的毕业论文都关乎你的毕业。在这里,为你准备了硕士毕业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毕业生更好的写自己的毕业论文,顺利毕业。[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作出新的思考,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德育;目标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对网络的回应不能仅是知识技术和工具层面上的,更要发挥高校的优势,认真研究网络与高校德育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作用、目标等根本性问题做出新思考,这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崭新课题和时代责任。 一、培养大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 网络正在成为年轻一代亲密的伙伴,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收集资料、聊天或游戏,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

富的信息资源,也为他们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大学生对网络的运用远远超过了社会许多群体,网络化的生活环境正在形成。有人认为,“网络”是狼来了,我们的学生是无援的小孩,他们只有一个结果,被狼咬走。对此看法笔者不敢苟同,这种观点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网络没有那么可怕,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式,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独具慧眼的“神枪手”,那么还怕狼来吗?诚然,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但是要辩证看待网络信息,它既不是“洪水猛兽”,不能用大棒来打压;也不全是“正中之音”,不能漠视它的不足。网络社会是由人所拓宽的另一生命空间,人是现实社会的主体,也应成为网络社会的主体。它对于开阔青年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启迪他们的智慧、增进彼此交往是很有益处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新时期人才的道德教育标准。学校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行为规的良好品德,培养他们对人生目标较高层次的追求。而对于网络,这些目标不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更加具体的要求。由于网络使他们的道德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因此,学校教育最迫切的目标,就是要着力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具有正确的辩证思维方式。 1.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辨能力。网络具有及时性、综合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的特点,给学生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全新平台。但虚拟网络上不负责的批判攻击,以及一些低级恶俗的言论,对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极为不利。因此,学生一方面对网络

铁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铁路货运发展物流问题浅析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西南交通大 学网络教育学院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第2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契机........................... 2.1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需求分析.................................... .................................................................... .................................................................... 2.2铁路货运企业开展物流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

.................................................................... 2.3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第3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方法 ........................................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 第4章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 4.1立足资源,拓展服务,积极转型 ..................................... 4.2整合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第5章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 ............................................ 5.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5.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5.3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5.4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建设.......................................... 结束语.............................................................. 致谢..............................................................

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控制工程造价至关重要。在选择基础形式时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上部结构类型、地质情况、抗震性能、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等有密切的关系。为节约投资应该对地基基础多方案比较进行优化设计。 本设计的题目是焦作三维国贸中心4#住宅楼桩基础设计,主要思路是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桩基础的桩型、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单桩容许承载力、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以及承台的尺寸和构造,再根据承受的荷载验算桩基承载力,估算沉降量并验算桩和桩承台的强度。 通过设计桩基础要达到掌握桩基设计计算的具体原理及主要设计步骤,更深入地理解桩基工程特性。通过本次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使作者对桩的受力特点、制作工艺、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做到了把作者大学四年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基础课程与具体工程紧密结合,真正实现了理论应用于实践,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今后解决实际问题大有帮助。 关键词:地基;桩基础;钻孔灌注桩;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design, foundation design of high-rise buil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guaranteeonstruction safety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cost. In choosing base form buildings withhe use of the properties, the upper structure typ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eismic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on surrounding build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s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ave invest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foundation schemes designed. the main idea of this design is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ata,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and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e the pile foundation pile type, pile section size and length, the number of allowabl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pile and plane arrangement and 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the cofferdam, again according to withstand the load calculation of pil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estimating and calculating the pile settlemen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ile caps. Through the design to achieve mastery of pile foundation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concrete pile foundation principle and main design step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drill hole filling pile foundation design, the author of pile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technology, design proces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ha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did the author at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 learning knowledge of mechanics and basic course and combining concrete engineering, truly achieve the theories into practice,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the future. Key words:the foundation; Pile foundation;Bored piles;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