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地方政府学简答题

1、自治型地方政府

是由一定地域居民,为在其居住区域管理本地地方公共事务,依照国家法律组成的地方自治社团,是一个拥有自身权利、义务和独立人格的公共团体(公法人)。自治型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功能是从事本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管理,而不是帮助中央和上级政府实施政治统治,维持统治秩序。

2、地方自治

乃“国家特定区域内的人民,基于国家授权或依据国家法令,在国际监督之下,自组法人团体,以地方之人及地方之财,自行处理各该区域内公共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地方自治具备两个条件:地方机关的公职人员多由地方上公民选举当地公民担任,被选举者所为各种措施都应当以公民意见为依归。

3政府职能

是指政府在一定的时期内,根据国家、社会和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和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以及为此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和所体现的功效和作用。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地方政府的特点。

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制度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它依据中央政府的意志,秉承中央政府的命令,在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指挥下,在当地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交办的任务,维护中央政府的统治。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人格。

2、简述中西方地方政府的重要差异。

主要差异点西方国家地方政府中国地方政府

机构组织原则按照地方自治原则组织和建立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建立

行政机关性质仅仅是地方的行政机关既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家的地方行政机关

政府机构组织管理方式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可自行确定,有独立的财务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其雇员不列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不存在工作调动。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由上级政府确定,地方财政是上级财政的组成部分,雇员属于国家公务员序列,重要人事任免需上级批准,工作人员柯横向或纵向调动。

职能范围较窄,主要承担部分地方性公共事务,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有限。宽泛,地方政府是处理地方公共事务的唯一中心,是政治统治中心。

司法机关独立于地方议会对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地方党委领导

3、与省相比,直辖市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是什么?

省——是中国国家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始于元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直辖市——即中央直辖市,由国务院直接管辖。是人口比较集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大城市。至1997年3月设立重庆直辖市为止,中国共设有4个中央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4、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权利配置和机构设置采用职能调整模式

2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向基层倾斜原则

3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差异原则

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2.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3.地方政府权限:指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是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行使的限度。

4.地方制度:指在国家治理上有关行政区域划分和地方国家机关或自治机关的组织、职权以及

行使职权的程序等法律、政策、惯例的总称。

5.地方行政机关:是地方政府单位的组成部分,是行使地方政府行政权的机关,是承担对地

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责的机关。

6.地方政府的职能:是国家政府职能的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职责和功能的总称。

7.地方政府保障社会的职能: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对本地社会性事务方面的管理和服务,确保

当地社会的稳定,为当地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8.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地方政府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

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9.地方政府管理:是指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事务和对辖区

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10.地方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在一个预算年度内,通过各种途径依法取得的各种收入。

11.地方选举是相对于国家选举而言的,主要是选举产生地方代议机关成员和其他地方公职

人员。

12.地方财政预算是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财政地方财政预算收支计划。

13.地方自治是国家权力分权或相互制衡原则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体现。

1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5.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中国为了和平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用设置特别行政区的办法

来处理中央政府与这两个地区的关系。

16.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一种社区自治,即地方政府自治和居住区管理与服务自治。

(精品)精品1电路分析基础试题答案

练习一、1.分别计算图示电路中各电源的端电压和它们的功率。 (5分) 解:(a ) …………2分 (b ) 电流源: ……….1.5分 电压源: …………1.5分 2.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化简各二端网络。 (6分) 解: (a) 3 .计算图示电路在开关S 打开和闭合时a 点的电位?=a U (5分) 解:开关S 打开:mA I 25.11 121 6=++-= ……..1分 V U a 25.225.111=?+= …………………1.5分 开关S 闭合:V U 8.22 141212 131=+++ = ….1分 V U U a 9.11 11 111=+-? += ….1.5分 4.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1I 和电压ab U 。 (5分) 解:A I 25 10 9.01== A A I 222.29 20 1== ……….2.5分 (a ) (b ) W U P V U 5051052=?==?=发W U P V U 1052=?==发 W P A I V U 6323252=?==-==吸,方向向下 a b a b b b b a U b

A A I I U ab 889.09 8 4)9.0(11== ?-= ……..2.5分 5.电路如图所示,求X I 。(5分) 解: 电压源单独作用:4)42(-='+X I A I X 3 2 - ='? ……..1.5分 电流源单独作用:A I X 3 2 2422=?+= '' ……..1.5分 故原图中的03 2 32=+- =''+'=X X X I I I ………..2分 6、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解:端口电压为?∠=05U & . 对于2=ω, X C = - 2j , X L =1j . 端口阻抗为 ()()()()() Ω-=-++-+= j j j j j Z 34221221 (2分) 端口电流: ?-∠=-=4.18953.3345 j I & A (2分) 有功功率:()W P 75.18]4.180cos[953.35=?--??= (2分) 无功功率:VA Q 24.64.18sin 953.35=??= (2分) 视在功率:VA Q P S 764.1922=+=(1分) 功率因数:95.0cos == S P ?(1分) Ω4X I '- V 4 +Ω 2Ω 4A 2X I ''Ω 2Ω 4A 2X I - V 4 +Ω 2

地方政府学判断题

1 1990年10月30日,东西德统一。错 2 从地方政府的民族构成特征看,地方政府可以分成:主要管理一般行政地方的政府和主要管理城市地区的政府。(×) 3 从属性是地方立法权的一般特征。错 4 大陆法系模式国家的自治程度相对低一些,中央政府对于自治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 5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与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两个不同的机构,由不同的人员组成,共同掌握中国的军事权力。× 6 德国实行税权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对 7 地方分权的模式中,地方政府总要或多或少地受到来自中央政府的控制。(√) 8 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可以兼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9 地方行政权的行使目的是执行国家意志,实现地方公共利益。对 10 地方行政权的主体是地方人大。错 11 地方行政权就是地方行政职权。错 12 地方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对 13 地方行政权源于地方政府的固有权力与授予权力。对 14 地方立法权的内容包括制定、修改、废止三大基本权力。对 15 地方政府不能只为了GDP指标,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对 16 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17 地方政府关系的性质与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各种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 18 地方政府管辖具有地域性。√ 19 地方政府具有长期的历史发展和自主精神的基本特点。√ 20 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21 地方政府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对 22 地区级检察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检察院。对 23 蒂布特开创了地方公共产品理论研究。对 24 俄罗斯是典型的单一制国家。错 25 法国是典型的单一制国家。对 26 法国于1970年6月颁布法令,将全国划分为21个经济发展大区。错 27 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对 28 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检察院审查决定。对 29 副省级市由原来计划单列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对 30 干部分部管理这一制度最早建立于1953年11月。对 31 高级法院设于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对 32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省级政府一般设有50个左右的行政机构。对 33 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共有九项,享有的权利有八项。对 34 公务员制度在理念上偏爱于官僚制理念。对 35 古代雅典人的国家的产生是西方国家产生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对 36 关于政府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37 广州不是副省级市。错 H 38 韩国实行税权集中型。对 39 杭州是副省级市。对

《地方政府学》其中考试参考资料答案

地方政府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校区:姓名:学号: 1、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建制单位,最早出现于( B )。 A、明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2、自然、经济、人文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C )。 A.地方政府的能力 B.地方政府职能发展的不同程度 C.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 D.地方地方政府的辖境 3、研究地方政府的根本目的在于( D )。 A、制约地方政府的过度发展 B、寻求地方政府活动的理论准则 C、考核地方政府的政绩D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建设 4、军人政府执政是独立后,______国家经常出现的特征。( B )。 A、北美洲 B、南美洲 C、非洲D东南亚 5、地方政府单位的基础是( B )。 A、地方政府体制 B、地方行政建制 C、地方政府结构 D、地方政府管理 6、影响一个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因素有(ABCD )。

A、地域大小、人口多少 B、历史传统和政治体制 C、现实的政治需要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7、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性包括(ABCD )。 A.双重性 B.差异性 C.局部性 D.服务性 8、地方政府职能的规范性是指地方政府为居民提供的公共行政和公务服务必须(ACD )。 A.法制化 B.民主化 C.标准化 D.规范化 9、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呈现的新特点包括(ABCD )。 A.加强区域规划和参与领土整治 B.重视环境保护 C.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 D.突出职业教育和培训 10、推动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原因有(ABCD )。 A.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 B.生产力的发展 C. 公共行政的规范化和现代化D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型 1、民族乡因其规模太小,不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享有民族区域自治权利。(√) 2、地方政府层级多少是由国家行政效率的高低决定的。(×) 答:与国家行政效率高低并不构成直接关联。 3、我国的县、乡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批准设立。( ×) 答:县政府是有中央政府批准设立的。 4、在一般情况下,一切国家活动都是通过完成社会管理,使社会处于统治阶级期望的秩序状态,从而维护和巩固国家的政治统治。(√) 5、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标准化强调地方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在承担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时,必须严格按法律规范的要求来进行。(×) 答:标准化改为法制化。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 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的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A】1、省制兴起于。 A 元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新中国 【 B 】2、最早对省制进行猛烈抨击的大家是清朝的哪位学者?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魏源 D 严复 【D】3、缩省论的主要目的减少 A 行政幅度 B 行政机构 C 行政人员 D 行政层次 【C】4、虚省论认为21世纪的中国地方政府体系应实行。 A 集权 B 社会主义 C 地方自治 D 资本主义 【D】5、我国共有个省。 A 25 B 32 C 31 D 23 【A】6、作为省县二级制下的地区的设立,最初是在明朝,称。 A 道员制 B 府台制 C 总督制 D 巡抚制 【A】7、目前我国共有个地区。 A 79 B 102 C 213 D 65 【B】8、我国的直辖市数量是 A 3 B 4 C 5 D 6 【B】9、县级市的基本内涵是 A 设区 B 不设区 C 设县 D 不设县

【B】10、目前我国共有自治区个。 A 4 B 5 C 6 D 7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 ABC 】1、关于改革省制的观点主要有。 A 兴省论 B 缩省论 C 虚省论 D 去省论 【 AB 】2、从地方政府的民族构成特征看,地方政府可分为 A 一般地方政府 B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C 城市地方政府 D 农村地方政府 【 ABCD 】3、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主要有 ABCD A 一般地方政府 B 城市地方政府 C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 ABCD 】4、一般地方政府主要有。 A 省 B 地区 C 县 D 乡 【 ABC 】5、我国最高地方政府单位有。 A 省 B 自治区 C 直辖市 D 国务院各部委 【 CD 】6、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可以把地方政府分为 CD 。 A 省级地方政府 B 县级地方政府 C 一般地方政府 D 特别行政区地方政府 【 ABC 】7、地级市一般辖区有。 A 区 B 县 C 县级市 D 乡 【 ABCD 】8、县级市下辖ABCD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大全及答案

训练一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提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等于()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u等于()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等于()1)3V 2)4V 3)5V 4)9V 7AΩ 2Ω 1 Ω 4 i 6V Ω 2 Ω 4 sc i Ω 2 Ω 4 + _ Ω 2 Ω 2 - 2V + - 10V + u - + Ω 1Ω 2 6V + _ 3V + _ + - oc u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功率P 等于( )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 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0(+c u 等于( ) 1)2V 2)3V 3)4V 4)0V 3V Ω 2+_ R Ω 1A 3Ω 3+ _ 6V 5:1 L R Ω 4- + i 2a b 4V Ω 2+ _ Ω 2+ - c u +_ 2V =t F 1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c u 等于( ) 1)2V 2)4V 3)6V 4)8V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t i 等于() 1)t e 25- A 2)t e 5.05- A 3))1(52t e -- A 4) )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t u 的振幅等于() 1)1V 2)4V 3)10V 4)20V Ω46V Ω 2+ _ Ω 2+ - c u 0=t F 1- +1u 1 2u + - Ω 2+ _ Ω2+ - =t F 1F 25A Ω 20=t i 1H s 10+ _ + _ u 1H s u F 25.0V t t u s )2cos()(=

福建师范大学17年2月课程考试《地方政府学》作业考核试题

单项选择题10题 1.(1.0分) 市场经济体制下地方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地方自治 B、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分权 C、中央集权 D、中央与地方合理划分事权 2.(1.0分) 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正确合理界定权限 B、正确分配利益 C、建立法规制度 D、分权 3.(1.0分) 规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和基础是 A、正确合理界定权限 B、正确分配利益 C、建立法规制度 D、分权

4.(1.0分) 80年代以来,美国地方行政改革最引人注目之处是 A、强化地方政府的自治权 B、放松政府管制 C、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D、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5.(1.0分) 认为自治权利属于天赋,为人民所固有,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学说是 A、“保护说” B、“钦定说” C、“传来说” D、“固有权说” 6.(1.0分) 地方行政机关的任命权属于 A、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B、中央(或联邦)政府 C、地方议决机关 D、中央(或联邦)政府和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7.(1.0分)

80年代以来,美国地方行政改革最引人注目之处是 A、强化地方政府的自治权 B、放松政府管制 C、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D、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监督 8.(1.0分) 地方行政机关的任命权属于 A、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B、中央(或联邦)政府 C、地方议决机关 D、中央(或联邦)政府和高层地方行政机关 9.(1.0分) 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属于 A、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B、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C、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D、相对议行分立体制 10.(1.0分) 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任期是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多选题 (共10道题) 11.(2.0分) 地方政府在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主要有 A、监督权 B、检查权 C、议决权 D、执行权 E、行政权 12.(2.0分) 中国地方政府属于 A、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B、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C、相对议行分立体制 D、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E、双轨体制

地方政府学参考答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答:①这是一场很典型的"中国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案例。 案例中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的以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府。反映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的关系。 ②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纵向上是上下级政府间的关系。传统计划经济下中央政府高度集权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分权已成趋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分工和合作不断强化,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政府进行最宏观和最高层词的决策,主要致力于整体和全局。省级政府进行区域决策、高层管理与执行,主要致力于上下的平衡。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①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放到改的框架中设计和安排,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完善地方政府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②通过立法,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规范各自的行为,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纠纷的司法裁决制度。 1、从该案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案例中的地方政府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一、属于混合体政府 第二、根据宪法规定: 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权力机关,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权力来源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是混合体地方政府: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点: 政府的缺点: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地方政府的管理分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实现管理目标的先决条件):相对封闭;管理科学;目的是系统工作效率 外部管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开放性;目标提供生活、社会环境;要求系统社会效益,法制化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外部管理是“目的”。外部管理的成效和效率取决于内部管理的质量和水准。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地方政府自身是国家行政权力地方上的载体和执行者,只有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管理有效,组织运转有序,才能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行使公共管理权限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地方政府学末复习题

中央电大西藏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地方政府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我国目前实行()制。 A.省、县、人民公社三级制 B.省、县、区、乡四级制 C.省、市、县、乡四级制 D.省、县、乡、村四级制 2.根据权力结构的不同,我国属于()国家。 A. 议行分立 B.议行合一 C. 双轨制 D. 君主立宪制 3.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构成。 A.行政机关和代议机关 B.代议机关 C.行政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地方政府类型中,不属于一般行政地方的是()。 A.市 B.乡和民族乡 C.省 D.县 5.20世纪90年代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是指()。 A. 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B. 定工资、定机构、定编制; C. 定人员、定机构、定编制; D. 定职务、定职称、定编制 6.中国地方自治的几种类型不包括()。 A.特别行政区自治 B.民族区域自治 C. 基层群众自治 D.经济特区自治7.目前我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任期是()年。 A.二 B.三 C.四 D.五 8.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以下各项中对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管辖范围的广泛性 B.在一国政治结构中处于隶属地位 C.具有地方参与权和税收权 D.行政地位和职能的特殊性 9.以下各项中,不是80年代以来日本自治化核心内容的是()。 A.减少限制 B.管理国有资产 C.强化自治责任 D.建立新型地方分权体制 10.下列不属于地方政府的发展路径的是()。 A.从集权到分权 B.从过程到结果 C.从垄断到竞争 D.从人治到法治 11.地方政府层级的划分是依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而有不同。我国目前实行( )制。Α.省、市、县(县级市)、乡(镇)四级制 B.省、县、区、乡四级制 C.省、县、人民公社三级制 D.大区、省、县、乡四级制 12.建国之初,全国划分为 ( )六大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 A.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中东 B.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南 C.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中北 D.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中西13.中国省级地方行政单位,总的变化趋势是少到多,由简到繁。开始一般不超过20个,现在省级行政机构一般在( )个左右。 A.30 B.50 C.80 D.100 14.地方政府类型中,不属于一般行政地方的是( )。 A.市 B.乡和民族乡 C.省 D.县 15.( )年开始,各级地方政府开始进行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中心的全方位的机构改革。 A.1995 B.1992 C.1998 D.2002 16.20世纪90年代机构改革的“三定”方案是指( )。 A.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B.定工资、定机构、定编制 C.定人员、定机构、定编制 D.定职务、定职称、定编制 17.( )年6月,为减少行政层次,加强中央统一领导,撤销了大行政区的建制。A.1954 B.1964 C.1978 D.1992 18.目前我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任期是( )年。

电路分析基础简答题

1、对于无源一端口网络,如何用等效阻抗Z 或等效导纳Y 计算复功率S %以及有功功 率P 和无功功率Q ? 答:设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阻抗Z 、等效导纳Y 分别为,Z R jX Y G jB =+=+,则 2、为什么将RLC 串联电路的串联谐振称为电压谐振? 答:因为当RLC 串联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0000 Q ,Q ,0L S C S L C U j U U j U U U ==-→+=&&&&&&,故将串联谐振称为电压谐振。(因为Im[所以又称并联谐振为电流谐振) 3、对称Δ联接三相负载的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对于对称Δ联接三相负载,设其线电流为A B C I I I '''&&&、、,相电流为A B B C C A I I I ''''''&&&、、。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330,330,330A A B B B C C C A I I I I I I '''''''''=∠-=∠-=∠-o o o &&&&&&。 4、简述非正弦周期电流()i t 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和其有效值I 的计算公式。 答: 222222010 012311()cos(),km k k k k i t I I k t I I I I I I I ωψ∞∞ ===++=+=++++∑∑L 5、对于对称的无源、松弛二端口网络,其Y 参数存在什么关系? 答:对于对称的无源、松弛二端口网络,其Y 参数存在12211122,Y Y Y Y == 的关系。 6、对耦合电感元件,标记同名端有何意义? 答:对耦合电感元件,根据标记的同名端和电感电流参考方向,就能确定耦合电感元件上互感电压的方向以及性能方程中正负号。 7、复频域(s 域)的网络函数是如何定义的,他有几种不同的形式? 答:线性时不变电路在单一电源激励下,其零状态响应象函数R (s )与激励象函数E(s)之比为电路的网络函数H(s),即 H(s)= 网络函数有驱动点阻抗,驱动点导纳,转移阻抗,转移导纳,转移电压比,转移电流比。几种形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版(考试必备)

电大《地方政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1简述地方政府内部管理与公共管 理之间的关系。答: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公共管理之间是一种辨证关系,即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手段”,公共管理是“目的”,两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是一种互动的关系;1、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前提和基础,2、地方政府的公共管理,是其根本职责,是其实现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和履行职责为公民服务管理的活动。3、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是否合理和高效,直接决定着其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4、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内容的发展演变,又反过来导致其内部管理体制发生相应的变化,包括机构设置和运转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2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答:地方政府权限表明地方政府行使权力的法定范围;权限有三方面的特点·地方政府权限由中央政府划定;·地方政府权限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地方政府权限限于社会公共事务中的部分事务。 3简述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答:地方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地方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量入为出原则;二、民主原则;三、效益原则;四、受益原则; 4简述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内涵。答:地方政府关系是指地方政府纵向的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以及与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地方政府关系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在形式上,可以区分为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纵向关系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的关系,上级政府行政部门和下级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横向关系包括没有隶属关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内部行政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内容上,地方政府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之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关系,主要包括权力关系、利益关系、财政关系和公共行政关系。(4分) 6简述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特点。答当代地方政府职能通常有以下特点1双重性2差异性3局部性4服务性5规范性 5简述地方政府的作用。答: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政治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地方政府的政治作用:1.对国家政治统治的持续和稳定有重要的影响;2.有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加强和发展;3.有利于中央政府完成对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二.地方政府的社会作用:1.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2.有助于形成凝聚地方居民向心力的共同体,从而促进地方的社会进步。 7简述与国家选举相比,地方选举具 有以下特点。答与国家选举相比,地 方选举具在以下特点1地方选举的 政党色彩相对较弱2地方选举主要 采取直接选举的形式3地方选举的 规模较小,其范围仅限于正值行政区 域内4地方选举的周期与国家选举 的周期不一定一致,通常较为短一 些。 8.地方选举的作用和意义?答:一、 地方选举是地方民主的实现形式和 重要保证;二、地方选举扩大了公民 政治参与的机会,能够更好地体现 人民主权的原则;三、地方选举强化 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联,有利于民 众监督地方政府。四、地方选举在公 民政治社会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利 于促进公民的归属感,参与感和责任 感。 9地方政府的内部管理的含义和特 点。答:地方政府内部管理是指地方 政府为实现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公共管理职责和相应的权限,而对地 方政府自身的系统结构、运行机制 和管理方式实行的管理;特点:系统 性、法制性、适应性。 10简述地方政府权力的内容。答: 地方政府权力是指地方政府在所辖 的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 权力。地方政府权力的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1)议决权,是决定如何 治理本行政区域的权力。(2)执行 权,是如何实现本行政区域治理的权 力。(3)行政权,是对本行政区域社 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力。 11简述地方财政与地方政府管理之 间的关系。答:地方政府管理和地方 财务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 面:(1)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管理提 供物质基础。(2)地方财政影响和制 约着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履行和目 标的实现。第一,地方政府职能的履 行只能建立在地方政府财政可能性 基础上。第二,地方财政管理不善会 导致地方财政危机,进而引发管理危 机。 12简述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有 哪些? 答:地方行政机关的基本职权 包括:(1)执行权(2)制令权(3)管理权 (4)人事权(5)监督权。 13.简述中西地方政府的差异。(P.29) ---4个不同 第一机构组织的原则不同。第二,行 政机关的性质不同。第三,政府机构 得管理方式不同。第四,职能范围不 同。 14地方立法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哪 些?(P.85)答:(1)主体:有立 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权力 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2)法 律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特 别授权;(3)适用范围(或空间效力): 不超出行政区域所辖空间范围(领 地、领空、领海);(4)内容:包括 制定、修改、废止三大基本权力;(5) 行使结果,表现为五种规范性法律文 木;(6)调整对象:三大领域. 15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优 缺点。(参考P.12)基本特征:(1) 该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主要部属,由 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本身不具有独 立的法人资格。(2)行政体地方政府 的权限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中央政府 的意愿和授权:该类型地方政府是中 央集权体制的产物,是集政治统治与 行政管理于一体的地方国家机关。优 点:(1)政令统一,行政效率较高, 有利于增进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稳定; (2)中央政府能从国家整体利益出 发,协调各地域的均衡发展,有利于 克服地方政府主义倾向。缺点:(1) 不符合政治民主这一现代精神,难以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自身的主动性和 积极性.(2)漠视当地民众的利益和 意愿,容易遭到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16试比较联邦制与单一制国家地方 财政体制的异同。(参考P.214)相同 点:(1)在中央同地方则政的关系中, 中央居主导地位;(2)转移支付制度 是中央财政调控地方财政,平衡地区 差别的重要手段。不同点:(1)与单 一制国家相比,联邦制国家地方财政 权力普遍较大;(2)在协调中央与地 方财政关系所采取的策略方面,联邦 制国家与单一制国家各有侧重。 1试述地方选举在地方民主建设中 的重要性答;地方选举在地方民主 建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1地方选举是地方民主的实 现形式和重要保证2地方选举扩大 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机会3地方选举 强化了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联4地 方选举在公民政府社会化中起着重 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公民的归属感、 参与感和责任感 2试述我国地方政府发展的主要动 力和障碍] 答;多年来国际、国内形 势的迅速变化,使中国地方政府的活 动环境有很大的变化,对地方政府的 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成为推 动中国地方政府发展的强大动力;1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活动,要求地 方政府在国内事务上发挥更大的作 用,2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要 求地方政府改变其活动内容与方式, 3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精神的增 强,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工作效益,维 护人民的正当权益4国际交往的日 益频繁,要求地方政府的行为与国际 接轨;中国政府在未来的现代化过程 中,仍面临着不少有待克服的障碍; 1国家、政府、官员的传统观念,不 利于实现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 转变2政府职责的笼统化不利于明 确各级地方政府职责3地方政府工 作人员素质低下,将影响地方政府发 展目标的实现 3试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内容和缺 陷。答:我国l994年起进行的的分 税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划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

电大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 课程教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地方政府学》课程是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72学时,4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一般地方政府的产生和演变,了解地方政府管理体系,掌握地方政府管理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依据我国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解决管理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地方政府学》是一门专业课程,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该专业的政治学、行政管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组织行为学、政府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它的基础课程。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以《地方政府学》教材为基本内容,结合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管理经验,指导地方政府学课程的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专题分组座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务员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形式的建议 1、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要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多种形式的辅导为辅助。 2、选用《地方政府学》,由徐勇、高秉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学和考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必备和必读的文本。 3、网上答疑、课程讨论、电话、信件、面授辅导、文字辅助教材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鼓励学生创造性思考,可以采用专题分组研讨、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公务员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考核的基本要求 《地方政府学》课程结业考核实行全国人事系统电大教学点统一考试,考试水平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行政管理(人事系统)专业本科学生。考核教材使用徐勇、高秉雄主编的《地方政府学》。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了解与掌握的程度,考核分为:“一般了解”、“基本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的具体考核要求是:“一般了解”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全面和一般的认识;“基本掌握”是指在“一般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有完整的理解;“重点掌握”是指在“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给定的问题能够准确记忆,并针对考题做到灵活运用。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作业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想结合的方式,两者的比例分别是40%和60%。平时作业由人事部高培中心统一布置,共安排四次,每次均按百分制评阅,四次成绩平均分的40%计入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才用闭卷方式,未完成平时作业及平时作业不合格者,不得参加课程结业考试。期末试卷按百分制评阅,其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题型所占分数比例为10%、10%、20%、30%、30%。本课程期末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电路分析基础_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 审批人: 试卷分类(A 卷或B 卷) A 大学 试 卷 学期: 2006 至 2007 学年度 第 1 学期 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 信息学院05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 1 R R ab =R 2 (本小题6分) 图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 求则()i 0+。 Ω

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 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 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 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 尼工作状态。 (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I 1、I 2、I 3。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 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试求图示电路中L R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并计算此时该电路效率

地方政府学案例分析题

一、新丰案 1、我国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单一制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与地方的主要问题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地方服从中央,局部服从大局”,这就导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有时甚至很突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直没有走出集权——分权——再集权——再分权。权力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的恶性循环。集权时,地方政府完全依附于中央,失去了活力与积极性。放权时,中央的权威被削弱,宏观调空乏力,形成“中央,强地方”的不协调局面。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矛盾的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 1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2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建设 3建立中央与地方纠纷解决机制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在对待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上,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一是维护中央权威;二是地方大有可为;三是权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过去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互相干扰,互相推诿等问题。 二、地税部门为何敢对抗国家税务总局 1、我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由本行政区域的选民选举产生。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大表大会,都是由下一级人民大表大会选举。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大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因此,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来源于本行政区域的全体居民。 2、该案例反映出当前我国地方政治制度存在什么问题? 从本案例来看,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干部选拔制度和人事制度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是政府的民主性体现不足。地方政府权力过于集中,对政府官员缺少强有力的法律制约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才会出现本案例中抗拒新个税的现象。 三、大力推进基层公共服务优化,全区构建公共服务大厅 1、西城区地方政府改革,体现了地方政府管理的哪些特点? 从本案分析可以看出,西城区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1提高办事效率,为辖区居民提供极大的便利。 2优化了人力资源配置,节约成本 3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地方政府管理应不断改革创新,拓宽思路,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的需求。 2、西城区地方政府的改革,对于地方政府管理改革具有哪些借鉴意义? 第一,公共服务大厅以街道为落脚点,推动街道“大科制”改革。 第二,服务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 第三,妥善解决了公共服务大厅的定位问题。 第四,健全了一系列制度。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导论)

2015年《地方政府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1、秦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 A 】 郡。 A 36 B 37 C 31 D 34 2、下面哪个国家属于联邦制国家?【A】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法国 3、地方自治最早出现在【D】 A 中国周朝 B 古印度时代 C 古埃及时代 D 古罗马时代 4、英国地方政府是以【A】为中心的地方政府制度。 A 地方议会 B 地方法院 C 地方行政机关 D 自治团体 5、美国共有【A】个州政府。 A 50 B 60 C 31 D 51 6、1947年7月经国会通过成为法律的【 C 】 ,是战后日本的一部基本法。 A 地方财政法 B 地方税务法 C 地方自治法 D 日本国宪法 7、统一后的德国共有【B】个州。 A 20 B 16 C 22 D 50 8、我国最早形成的国家是【A】 A 夏朝 B 秦朝 C 商朝 D 周朝 【 B 】9、秦朝之前的朝代基本上实行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大区制

【C】10、从秦朝到现在,始终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 A 省 B 市 C 县 D 乡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答案写在提前括号里】 【ABCD 】1、按设置目的可以把地方政府分为。 A 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 B 市镇型地方政府 C 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D 特殊型地方政府 【AB】2、按地方制度可以把地方政府分为 A 隶属型地方政府 B 自治型地方政府 C 中间层级地方政府 D 基层地方政府 【ABCD】3、美国地方政府包括ABCD A 县政府 B 市政府 C 市镇及乡村政府 D 学区和特区【ABC】4、法国的大区包括。 A 大区议会 B 大区议会主席 C 社会经济委员会 D 人民代表大会 【BCD】5、属于联邦制的国家有。 A 中国 B 英国 C 印度 D 德国 【AC 】6、美国县政府实行与合一的管理制度。 A 议会 B 司法 C 行政 D 公民大会 【ABC】7、美国市政府体制主要有 ABC 。 A 市长---市政会议制 B 委员会制 C 市政会议----经理制 D 市长负责制 【AB】8、日本地方政府的行政机关分为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 第一部分填空题 1.对于理想电压源而言,不允许路,但允许路。 2.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3.当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关系式 为。 4.一般情况下,电感的不能跃变,电容的不能跃变。 5.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等效变换是指对外部等效,对内部并无等效可言。当端 子开路时,两电路对外部均不发出功率,但此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当端子短路时,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6.对于具有n个结点b个支路的电路,可列出个独立的KCL方 程,可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7.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8.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 电压无关,端电压由来决定。 9.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关系相 同。 10.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 。 11.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路为。理想电流源和 电阻串联,其等效电路为。 12.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13.RLC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条件是 =0。 14.在使用叠加定理适应注意:叠加定理仅适用于电路;在各分电路

中,要把不作用的电源置零。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代替。 不能单独作用;原电路中的 不能使用叠加定理来计算。 15. 诺顿定理指出:一个含有独立源、受控源和电阻的一端口,对外电路来说, 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导的并联组合进行等效变换,电流源的电流等于一端口的 电流,电导等于该一端口全部 置零后的输入电导。 16. 对于二阶电路的零输入相应,当R=2 C L /时,电路为欠阻尼电路,放电 过程为 放电。 17. 二阶RLC 串联电路,当R 2 C L 时,电路为振荡放电;当R = 时,电 路发生等幅振荡。 18. 电感的电压相量 于电流相量π/2,电容的电压相量 于电 流相量π/2。 19. 若电路的导纳Y=G+jB ,则阻抗Z=R+jX 中的电阻分量R= ,电 抗分量X= (用G 和B 表示)。 20. 正弦电压为u 1=-10cos(100πt+3π/4),u 2=10cos(100πt+π/4),则u 1的 相量为 ,u 1+u 2= 。 21. 在采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参数时,若功率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均 为已知(P 、U 、I ),则阻抗角为φZ = 。 22. 若U ab =12V ,a 点电位U a 为5V ,则b 点电位U b 为 V 。 23. 当取关联参考方向时,理想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一般关系式 为 ;相量关系式为 。 24. 额定值为220V 、40W 的灯泡,接在110V 的电源上,其输出功率为 W 。 25.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对外部电路而言,它等效于 。 26. RC 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是指uc(0-) 零、外加激励 零

《地方政府学》阅读书目

《地方政府学》阅读书目 1、胡盛仪、苏祖勤等:《地方政府原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 2、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3、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沈立人著:《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5、陈小京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结构》,中国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 6、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出版社,1996年版 7、徐学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0、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建、董方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版 11、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年版 16、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17、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8、咸台炅:《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21、马戎、刘士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2、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3、谢庆奎主编《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丛书:《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政府职能的经济分析》、《省政府管理》、《市政府管理》、《行署管理》、《县政府管理》、《乡政府管理》、《镇政府管理》、《特别地区政府管理》、《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等10本,1994-1998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4、周庆智:《中国县级行政结构及其运行——对W县的社会学考察》,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2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6、王铭铭:《溪村家族——社区史、仪式与地方政治》,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27、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8、(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L·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9、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范忠信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版 30、徐勇、高秉雄主编:《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1、傅大友、袁勇志、芮国强:《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5月第1版 32、高新军:《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33、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21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