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再行动-江苏宝应中等专业

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再行动-江苏宝应中等专业

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再行动

——以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一、背景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大进一步从战略上对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系列新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基本功能,具有基础性地位,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践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和目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总体要求。

为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职业教育决策部署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相关政策落地,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4大保障、6大行动、10个方面、20项活动、30项具体任务、37个主要参考点,划定时间,落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推动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宝应中专校根据《行动计划》中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梳理学校管理中存在治理理念相对滞后、管理形式单一、权力边界不清、资源配置不当、二级管理不畅、民主参与不够、开放办学不强、外部协同未建立等问题,加强顶层设计,从治理体系视角审视问题,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二、实施过程

1.宣传发动:2015年9月,学校通过会议、媒体等多方宣传《行动计划》,要求管理人员深入学习《行动计划》,要上升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落实国务院决策的战略高度,以推进职业教育、教育和国家现代化的时代目标,从问题出发,明确目标任务和活动内容,把握时间节点,确保行动计划按时、按要求全面落实。

2.稳步推进:2015年10月,学校通过《宝应中专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实

施方案(2015-2018)》(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根据《行动计划》的“4、6、10、20、30、37”,成立宝应中专管理水平提升行动领导小组和八大重点工作组,稳步推进《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各项措施落实。

2015年秋学期,进一步深化学校校系二级管理改革,以“大系小处”为指

导思想,下放人、财、物的管理权限,屡清系部与处室职责,推进系部由独立办学实体向特色系部发展;2016年春学期,以学校章程为引领,梳理学校规章制度,加强顶层设计,从源头理清制度服务学校发展,保证凡事有章可循;2016

年秋学期,以科研为引领,加强“运用企业先进生产管理理念指导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从企业先进管理理论、方法中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2017年春学期,成立开放处,促进学校开放办学由

多头管理走向协调统一,建立外部统筹协调机制,探索多元办学、多元培养、多元评价机制;2017年秋学期,以专业群建设为契机,调整系部专业设置,明确

系部负责人、专业群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各项职责与权限,走专业建设的专业化道路,构建和优化适应专业群建设管理的治理结构。

3.督促检查:2018年春学期,形成以学校一把手分管督导室,加强校内外、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建设,形成每月一次的定期与重大活动的不定期,覆盖教育、教学、后勤、教师或其它专项的督导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内部管理自我调整和适应的治理体系。

4.质量报告:2017年春学期和2018年春学期,推进信息化管理,并充分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制度,建立质量监控、质量预警、质量诊断、质量改进治理体系。

三、特色创新

1.深化校系二级管理,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以观念为先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校系二级管理改革,从战略意义上构建学校治理的体制机制。

学校原教务处与实训处分设,教务处与实训处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存在扯皮,系部与实训处在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交叉,教学与大赛管理多元。2016年秋学期,学校以《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为指导,坚持问题导

向,将实训处与教务处合并,并进一步下放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权限,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协同管理,教务处在实训基地管理注重系部的协调和督查,系部完全主体的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技能大赛与教学责任进一步明确、协调推进,实训基地、技能教学实现管办评分离、资源协同,形成系部责、权、利相统

一、积极的内部运行机制。

2.加强理论实践研究,引入现代化的企业管理

企业侧重经济效益的特殊性,其质量管理总是走在了社会前列,有着成功的经验。198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纷纷被各国所采用;近年来,大中型骨干企业吸收现代化管理理念又有了长足进步,Lean(精益生产)、TQM(全面质量管理)、ERP(资源计划)等先进管理理念,PDCA(戴明环)、APQP(质量先期策划)、PFMEA(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8D(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等管理手段不断涌现,对职业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科研引领,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实施方案》也提出在校企合作中加强企业管理方法研究的工作任务,从企业先进管理理论、方法中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2016年,学校分别开展了《运用企业先进生产管理理念指导中职校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的市规划课题,和《目视化管理在实训基地管理中应用研究与实践》的省教改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学校汲取企业管理成功经验,以PDCA(计划—实施—检查—反馈)为引领,推进教学质量统计分析、系部工作月度量化考核和督导机制的建立和优化;以目视化管理为引领,推进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精神的传播和熏陶;以项目化管理为引领,推进常规工作的“校长室—处室—系部”金字管理、重点工作的“校长分管处室、联系系部”扁平化管理、专项工作的“校长领导下工作组”项目化管理;以ISO9000质量体系为引领,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与自主创新机制,推进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3.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强化自适应的督导能力

习总书记的诸多讲话和要求中,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敏锐的发现问题、清醒的正视问题、自觉的解决问题,这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工作,是对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诊断,是基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为导向,来

更新我们的管理理念,改善我们的管理行为,达成提升管理效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宝应中专建立了以学校章程为引领的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与现代化示范校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经济社会飞速发展,新时代提出新目标,也出现诸多新问题,管理制度更新总是相对滞后。学校进一步优化督导机制,调整分工,改由一把手校长亲自分管理,形成全面督导体系,提升学校管理的自适应能力,促进管理体系按照环境的变化,调整其在改变的环境下达到最优、最好。2017年秋学期,完成了一轮系部教学工作全面督导;2018年春学期,完成了一轮系部教育工作全面督导;2017年秋学期起,每月一次系部量化综合考评,每学期一次系部量化目标考评,并不断优化考评细则,基本形成展示、汇报、检查、反馈和点评的全面督导流程,基本建立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长效机制。

四、取得成效

1.凝练体现学校价值观的核心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深入阐释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指出新形势下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校把握育人规律,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精神,积极营造以文化人氛围,构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

学校加强内涵塑造,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励志赏识”教育,实践“素养(stuff)+技能(skill)”的2S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2016年春学期,学校在校风、校训基础上,进一步凝练了“包容向善、求真尚美、勇创一流”的学校精神,一是在为人处世上要学会包容,学会宽容,做一个宽宏大量、富有涵养的人,力使师生相处融洽,文明谦让,致力打造和谐校园;二是在人生境界上要追求真善美,即在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中求真,在道德修养上向善,在审美情趣上尚美,做一个务实进取、向上向善、内心充盈的人,使整个校园充满活力与张力;三是在工作过程中要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抢先作为,高效作为,勇创一流,以喷薄的激情、用一项项喜人成果绘就学校发展的壮美画卷。

2.提升适应学校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呈递进关系且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的基础,

只有形成现代化的治理体系,才能形成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使治理能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且富有成效。同时治理能力又反作用于治理体系,只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迸发出新的思维、新的方法,进而促进制度的形成、实施和调适,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

教师职称评审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严重影响教师关系的和谐和学校发展的稳定,但近年来因指标数呈下降趋势,而符合晋升条件的教师老中青、干部群众混杂,矛盾突出甚至尖锐。学校在治理体系现代化理念指引下,坚持问题导向,力求标本兼治,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形成了教师广泛参与的民主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宝应中专职评称分细则修订工作方案》和《宝应中专职评工作方案》,规定每年的春学期组织积分修订工作,是否修订、如何修订均由教师、系部和处室共同商定,既体现学校发展要求,也反映教师群体性诉求;积分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全程公开,以公开促公平,职评工作干群矛盾显著化解,群众与领导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谅解的局面,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升。

五、下一步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以“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进取、奋发有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行动计划》中的30项重点任务中,有14项要求“持续实施”,也说明“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和“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没有终点。在ISO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也是其一项重要的原则,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

经过三年的学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学校初步构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系列管理制度,并建立督导考核和科学研究机制,实现内部诊断与改进、企业先进管理手段的引进,形成管理体系的自我适应和调整体制,学校将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初步构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为蓝图,坚持常抓不懈、持续实施、不断改进,在坚守中完善,进一步促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11-18.

[2]徐桂庭.《行动计行动计划》让“悬浮”的政策落地生根——专家解读—专家解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19-25.

[3]陆群,王从容,汤昕怡.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引入企业职业管理要素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04):76-79.

[4]杜安国.认真学习贯彻《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精神,推动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1-3+27.

[5]王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以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7):91-93.

[6]陈金芳,万作芳.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6,37(10):25-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