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水混凝土路面工法(已获得省级工法)

透水混凝土路面工法(已获得省级工法)

山东省省级工法

工法名称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申报单位 *********有限公司

申报地区青岛市

申报材料目录

1省级工法申报书 (1)

2工法内容材料 (9)

3工程应用证明 (24)

4经济效益证明 (28)

5评议推荐意见 (32)

1省级工法申报书

省级工法申报书

工法名称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申报单位 ********有限公司

申报地区 ***市

申报时间2015年8月10日

2工法内容材料

目录

1前言 (11)

2工法特点 (11)

3适用范围 (12)

4工艺原理 (12)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3)

6材料与设备 (16)

7质量控制 (17)

8安全措施 (20)

9环保措施 (20)

10效益分析 (21)

11应用实例 (21)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法

1前言

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造成“热岛效应”。传统城市路面为不透水结构,雨水通过路表排除,泄流能力有限,当遇到大雨或暴雨时,雨水容易在路面汇集,大量集中在机动车和自行车道上,导致路面大范围积水。

本工法主要从路面透水混凝土层施工进行改进,通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来增加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性,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特点,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排水方式是通过系统设计和实施来实现更优于传统路面排水方式的自渗式及自渗式加地下收集式的排水方式,对补充地下水和雨洪管理及利用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2工法特点

1 高承载力

整体性高承载地面铺装系统,其抗沉降性能强于一般透水砖地面系统,也具有抵抗土壤冻胀对刚性路面产生破坏的能力。

2 高透水率

拥有15%~25%的孔隙,混凝土面层透水速度达到270(L/m2)/min,远远高于最大的降雨在最优秀的排水系统下的排出速率。

3 安全性能高

由于具有高透水率这一特点,从而使得路面不会产生积水,消除了路面反光和车辆高速行驶形成的水雾问题,大大提高了路面的防滑性能,保证了行驶的安全性。

4 吸尘降噪并防治河流污染

15%~25%的大孔隙,对降尘起到了吸附作用,并且降低了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传统路面流走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来自路面本身沥青粘合剂中的碳氢化合物(油类),而这种化合物对环境是有污染的,采用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能够有效地消除这种污染的危害及其影响。

5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调节空气温度、湿度,能够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6 面层艺术装饰效果

具有很强的艺术装饰性和可塑性,能够实现不同的造型图案、分隔样式和多种配色方案,来满足不同环境和个性化要求的装饰风格。

3 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公共广场、人行道、慢车道、小区道路、公园内道路、校园道路、露天停车场等场所,也可以应用于透水块状铺装结构层中的垫层部分。

4 工艺原理

透水混凝土原理是无细骨料、孔隙率大,表面呈现均匀分布的孔,粗骨料粒径越小,孔径越小,表面越美观。但透水性相对较小,根据这个原理,路面结构设计分为2层,即透水面层和透水底层,透水面层

采用粒径较小的粗骨料,透水底层采用的骨料粒径较大,浇筑时,面层的混凝土拌合物可以嵌入底层表面孔隙内,这样透水混凝土路面既能保证路表面的美观和透水性,又可以使两层结构结合更加牢固。

优化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透水性≥2mm/s、孔隙率的范围为14%~18%;胶凝材料用量在 380~450kg/m3;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的是,透水混凝土的水胶比过大,水泥不能包裹骨料,产生离析,连通孔隙率降低,影响透水性,反之,水胶比过小,导致拌合物工作性差,影响施工质量,也不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因此透水混凝土的水胶比选择0.27~0.32,根据不同的原材料和施工环境来选取最佳值。

路面结构图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透水地层摊铺

透水面层摊铺

面层成型

表面修整

覆盖修护

切缝、填缝

养护

表面喷涂

5.2施工准备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硬性混凝土,水灰比较低,拌合物运输到现场后应立即进行施工,各个工序紧密衔接,最后表面进行覆盖养护,如果因施工准备不充分,中间某个步骤出现停滞,很可能导致浆体表面失水,影响拌合物的工作性,大大增加施工难度,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因此,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非常重要。施工准备包括两个方面:①对路面垫层的各项技术指标和路缘石的铺设质量进行检查,达到要求后才可施工透水混凝土层;②透水混凝土各项工序所需要的人力、机械、工具等需要提前到位,完全准备好后再进行搅拌运输阶段的工序。5.3 基层施工

1 地基整平。严格核对地基标高,检验基础平整情况,采用碾压密实,

也可用打夯机进行夯实,压实后采用环刀取样检验地基质量,保证密

实系数≥0.93;

2 垫层的施工。透水底层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现场后,立即由人工进行摊铺,摊铺时按照每6m预埋垂直于路面方向的聚苯板,其高度与透水底层一致,长度与路面宽度相同,并在两侧路缘石做好标记,后期切缝时使用。摊铺时松铺高度系数1.1~1.2,用平耙将表面整平,整体摊平后,由专人测量铺设高度,达到要求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实,不得漏振,然后开始进行透水面层施工。

5.4透水混凝土的拌制包括:

1 采用电子称计量添加的外加剂和颜料。

2 采用三次加料方法拌制透水混凝土。具体加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为:

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和水预先搅拌1min,然后加入50%的水泥

(若使用外加剂,此时全部加入),继续搅拌1min,最后将剩余的50%

水泥和30%的拌和水加入搅拌机,搅拌2min,整个搅拌过程共4min。

5.5底层透水混凝土的浇筑:

1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性混凝土料,其初凝快,应根据气候条件控制混合物的运输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运输过程中不要停留,运输机械前进中必须平稳。

2 对于人行道面,大面积施工采用分块隔仓式进行摊铺物料,其松铺系数1.1。将混合物均匀摊铺在工作面上,用括尺找准平整度和控制一定的泛水度,然后用平板振动器和滚筒压实,其中滚筒施加的压力要在控制0.6Mpa~0.8Mpa之间,平板振动器振动成型时间控制在20s~30s之间。

3 个别部位如古力井盖附近等用滚筒很难压实平整的部位,用木抹子拍平。抹平时严禁加水。

5.6面层透水混凝土浇筑成型:

1 面层必须与基层同步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且基层混凝土在间隔期内应覆膜保水。

2 面层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和滚筒压制密实,方法如基层成型方式,孔隙较大部位用人工找平压实。

3 第一次浇筑完成后应与样块进行色彩对比,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

4 为避免水分过快挥发,当天气温高于35℃时,施工时间宜避开中午,在早间和夜间进行施工。

5 表面露骨料预处理。当面层为露骨料透水混凝土时,应在摊铺结束30分钟内采用表面处理剂做预处理,随即覆膜养护。预处理后10h~20h(根据养护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确定),检查胶凝材料终凝以后,除去薄膜,用高压水枪冲洗(合理控制水枪水压),除去路表面的缓凝胶结

料,裸露出天然石材的本色,以不松动颗粒为宜。冲洗后,用水淋洗表面,去除表面和孔隙内的剩余浆料,实现露骨料效果,然后继续覆膜养护。

5.7透水混凝土的覆膜、养护:

1 面层混凝土摊铺完成后采用覆膜结合浇水的养护方法。覆膜应在混凝土成型30min后进行,养护时间宜为7d。

2 清洗密封。对于彩色透水混凝土,应进行密封处理。面层混凝土养护7d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待表面彻底干燥后,将双丙聚氨酯密封剂均匀喷涂于表面,保护工作面,静置8h(时间长短可根据现场气温、通风条件等适当调整)。对于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当设计无要求时可不进行喷涂密封。

6材料与设备

6.1 材料

6.1.1 胶凝材料:水泥应采用P.O32.5、P.O42.5;面层白水泥应使用P.O42.5、P.O52.5,质量符合GBl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规定,并应为高活性低碱水泥,碱含量小于等于0.6%。

6.1.2 粗骨料:碎石应符合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标准要求,基层用10-25mm 粒径,堆积密度1450-1650kg/m3,针片状颗粒≤5%,压碎指标≤6%;面层用5-8mm 粒径彩色碎石或灰色碎石,彩色石子可经机磨,材料指标同基层碎石;粗骨料碎石放射性指标限量≤1.0IRa。碎石进场应具有材质检验合格报告,并与留样一致方可进料。透水混凝上要求孔洞均匀、连续,在

孔洞率不变时,孔越小越好。因此采取5~30、针片状少、连续级配的石子。

6.1.3 外加剂:选用性能较好的高效减水剂或缓凝高效减水剂,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外加剂应按规定取样复验。

6.1.4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6.1.5 配套材料

1 加强剂(矿物掺合料)符合GB/T18736-2002。

2 稳定剂:主要指标应满足:氨含量≤0.1,抗压强度比≥85%(28d),压力泌水率≤95%;应有出厂合格证或检验合格报告。

3 彩色浓缩料 (彩色路面用无机颜料)符合GB/T1836-89。

4 双丙聚氨酯密封胶:符合Q/HJl54-2002。

6.2 机械设备

所需机具设备:10-12t压路机、平板振动器和滚筒、搅拌机、小型铲车、翻斗车、塑料薄膜等。

7 质量控制

7.1 规范与标准

7.1.1 GBl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7.1.2 JGJ53《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7.1.3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7.1.4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7.1.5 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7.1.6 加强剂(矿物掺合料)符合GB/T18736-2002的要求;

7.1.7 彩色浓缩料 (彩色路面用无机颜料)符合GB/T1836-89的要求;

7.1.8 双丙聚氨酯密封胶符合Q/HJl54-2002的要求;

7.1.9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DGJ32/TJ61-2007。

7.2 质量控制措施

1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前期控制

天然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现场要具备施工条件(三通一平),同时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等工作,包括施工所需要的劳动力、材料、材料堆放、设备等。按标高和图案设计要求支设模板,要保证模板强度(可支撑摩擦机运行时的辊筒)及线条要求,透水混凝土要严格按照模板标高进行摊铺;根据施工条件和装饰要求合理安排,确定最佳施工顺序。另外,透水混凝土的运输需注意以下几点:

(1)自拌透水混凝土运输时要在透水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保湿处理。(2)运输前要将运输设备装料斗充分进行润湿。

2 基础透水混凝土摊铺

(1)基础透水混凝土在摊铺时,先由人工处理平整。此时的摊铺高度要高于设计摊铺高度10 mm(混凝土厚会因密实而使其高度下降,下降高度约10 mm;再用平板振动器振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