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各旗县面积人口表

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 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数量,普通高中教育人口总数量,普通高中教育男性人口数量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普通高中教育程度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占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同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呼和浩特,横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北与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欧亚大陆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2504.8万人,主要分布有汉族、蒙古族,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辖9个地

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回民区、玉泉区、新城区、赛罕区)、4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武川县、和林格尔县)、1旗(土默特左旗)。全市常住人口为286.6615万人。 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 表一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

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即昆都仑区、青山区、东河 区、九原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 特右旗、白云鄂博市(拟由达尔罕茂 明安联合旗、白云鄂博矿区合并而成) 和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包 括滨河新区)。常驻人口265.0364万 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 表二包头市行政区划分表

乌海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总面积1754平方 公里。常住人口为53.2902万人。 图三乌海市行政图 表三 乌海市行政区划分表

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数据专题报告从年末总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比重,年末乡村人口数量,年末乡村人口比重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城镇、乡村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介绍

内蒙古自治区各市县情况 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内蒙古自治区情况介绍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首府,横跨东北、华北、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之一,北与和接壤。是中国五个之一。 图一内蒙古全境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部,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土地国境线长4200公里。 内蒙古全区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15年统计,全区常住人口为万人,主要分布有、,以及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49个民族,民族众多。辖9个地级市、3盟,共计22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旗、自治旗。 二、各行政区情况 1、呼和浩特市 呼和浩特辖4市辖区 (、、、)、4县(、、、)、 1旗()。全市常住人口为万 人。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 米)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行政区域编码政府所在地 17271- 150100/150101(市辖 区) 新城区700 150102 大街1013 150105

图一呼和浩特市行政图 表一 呼和浩特市行政区划分表 2、包头市 包头市辖5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及一个国家级稀土。 即、、、、、、、(拟由、合并而成)和(包括)。常驻人口万人。 图二包头市行政图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万 人) 距市中心距离 行政区划代码 政府所在地 包头市 27,768 - 150200/150201 钢铁大街29号 301 3 150203 阿尔丁大街 280 150204 建设路 470 150202 巴彦塔拉东大街 734 13 150207 建设路 761 150205 巴达噶尔大街 175 150103 新华西街 213 150104 昭君路 4885 150125 1313 150122 2859 150124 3401 150123 2712 150121

内蒙古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第二章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一、性别构成 人口性别构成是衡量人口结构是否合理的最重要指标。性别比例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家庭生活,合理的性别比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由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一直偏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务院有关部门曾联合启动了集中整治“两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行为。专家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见仁见智的分析评论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内蒙古人口性别构成确实存在偏高的现象,特别是出生人口性别更为严重。对这一问题应该以历史的、现实的观点客观地分析和对待。 (一)内蒙人古人口性别构成现状 历次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总人口性别比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第一、二次人口普查时比较明显,性别比严重偏高,分别达到128.62和118.64。1982年下降到了109.02,这是因为解放后较低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对总人口性别结构的稀释作用,使总人口性别比直线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以后,虽然内蒙古人口的性别比仍然高于全国,但差距比较小,而且接近正常值(见图2-1)。 图2-1内蒙古及全国历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 单位:女=100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而内蒙为108.05,在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中由高到低居第五位。排在前四位的是天津市、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性别比分别为114.52、110.90、109.00和108.26。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内蒙古总人口的性别比还是偏高的。 总人口性别构成是以往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死亡人口性别构成长期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较大,近期的或个别年份出生、死亡人口的性别构成影响较小。如果是开放型的人口,即人口流入、流出比较频繁的地区,其性别构成还受到流动人口性别构成的影响。对于整个内蒙古地区来看,最主要影响因素还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构成。早期总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历史原因,近期总人口性别比升高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渐上升的结果。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内蒙古2010年普查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9,而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也就是说201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远远超过合理范围警戒线。 图2-2内蒙古历次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 单位:女=100 19641982199020002010普查年份 从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2000年之前,内蒙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在108左右,稍有上升的趋势,但是2010迅速达到112.09的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主要发生在近几年,这点可以从分年龄人口的性别构成也可以得到印证。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0岁—3岁人口的性别比超过了110,而9岁以上人口的性别比

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3年数据分析报告 2020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剖析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要指标即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把握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人口出生率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口出生率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人口出生率占全国人口出生率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口出生率(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人口出生率同全国人口出生率(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人口死亡率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人口死亡率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人口死亡率占全国人口死亡率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人口死亡率(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人口死亡率(2017-2019)统计分析 (9)

内蒙古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内蒙古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研究 世纪之初的短短十年内,内蒙古的人口不论从数量分布或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盟市人口变化和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清晰认识我区人口变化的现状和特征,认清人口变化的因素,对我区科学地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近十年来内蒙古人口增长情况和空间分布做简要分析,进一步揭示人口发展的规律。 一、人口数量及空间分布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内蒙古常住人口为2470.63万人,十年间增加了95.09万人,增长4.00%。但各盟市人口发展不平衡,而且差异很大,有的盟市增长很快,有的却出现了负增长(各盟市人口增长数据见下表)。 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包头市、锡林郭勒盟和通辽市。其余盟市的人口都是减少的,减少速度最大的是乌兰察布市和呼伦贝尔市,分别减少了7.85%和6.84%。人口增加最多的是鄂尔多斯市,增加了54.53万人,其次是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分别增加了42.87万人和35.30万人。人口减少做多的是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分别减少了17.72万人和18.27万人。由于增减差异的影响导致了各盟市人口分布格局的变化,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了1.34、1.06和1.98个百分点,而呼伦贝尔市和乌兰察布市分别下降了1.20和1.12个百分比点。鄂尔多斯人口总数在全区的排序由2000年的第九位上升到了第七位,呼伦贝尔由第三位下降到了第五位。 二、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变化的主要因素 人口数量的变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也就是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目前全区各地执行统一的人口生育政策,各盟市的生育水平没有明显差异,死亡水平也基本接近。因此,造成我区各盟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迁移流动。就个体而言,人口迁移流动的原因非常复杂,其类型也多种多样,但是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存的需要,另一个是发展的需要。就目前全国和我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看,人们的生存基本不存在问题,人们为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而流动,发展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力。 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都具有自己内在的需求偏好,人们会选择自己认为比目前更好的、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作为目的地。虽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内蒙古

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内蒙古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1-07 14:53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2001年4月12日发布)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我区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区各族人民的积极支持和密切配合下,经过全区近23万名普查员和普查工作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目前,普查的全部资料正在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总人口为2375.54万人,同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7月1日0时的2145.65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了229.89万人,增长10.71%,平均每年增加22.2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99%。 二、人口分布 全区的人口分布如下: 呼和浩特市 243.79万人 包头市 229.74万人 乌海市 43.49万人 赤峰市 451.80万人 通辽市 308.35万人 呼伦贝尔盟 273.65万人 兴安盟 161.89万人 锡林郭勒盟 99.34万人 乌兰察布盟 232.63万人 伊克昭盟 139.54万人 巴彦淖尔盟 171.38万人 阿拉善盟 19.94万人 三、家庭户人口 2000年11月1日0时,全区共有家庭户695.48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303.96万人,占总人口的96.99%,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3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4人减少了0.69人。 四、年龄构成 全区总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505.56万人,占21.28%;15-64岁的人口为1742.85万人,占73.3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7.13万人,占5.35%。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 7.1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4个百分点。 五、性别构成

内蒙古自治区及主要城市概况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总人口197.7万人,居住着蒙古(约占11%)、汉、回、满、鄂伦春、鄂温克等10多个民族,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呼和浩特属半干湿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具有降水量少而不均、寒暑变化剧烈的显著特点。冬季漫长而寒冷,其中1月最冷,最低气温零下25℃至45℃。昼夜温差极大,夜里比白天温度要低20℃,所以即使夏季去呼和浩特也要带长袖衣服。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和冬季暴风雪。呼和浩特是一座拥有40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主要景点有明代大召(伊克召)、席力图召(小召),清代五塔寺,清真大寺,博物馆,昭君墓等,呼市北边有大青山风景,可观赏乌海风光、桌子山雄姿、鄂尔多斯草原、这里地质奇特、植物珍奇,是旅游观光不可多得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们热情好客,您不仅可观赏到美丽的草原风光,还可品尝到真正的内蒙古风味。呼和浩特市内有许多喇嘛庙,明清两代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召城”(召在蒙古语里是“寺庙”的意思)。锡林郭勒路与中山路交会一带为呼市最繁华地带,锡林郭勒路以东的新城高楼林立,以西的旧城景点较多,极富观光价值。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的地理座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包头地处蒙古高原南部,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最高气温21℃、最低气温-8℃,春季多风,夏季凉爽。包头,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包头是内蒙古最大的城市,也是内蒙绿化面积最大的城市。包头地处沙漠边缘,响沙湾是人们亲身体验滑沙乐趣、感受大漠风情的绝佳去处。而位于包头市中心的赛汗塔拉草原是全国唯一的都市草原,城中有草原,草原中有城市,特色独具,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奇迹。景观:响沙湾,五当召,成吉思汗陵,昭君岛,百灵庙,美岱召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位于自治区的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的接壤处。""赤峰""是因城区的东北角有一座赭红色的山峰而得名。这里处于暖温带向寒带的过渡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1983年10月撤盟设市,现辖3区(红山区、元宝山区、松山区)、7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2县(林西县、宁城县)。全市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1.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44万人,全市共有30个民族,蒙古族人口近80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峰位于内蒙古中部,因市区东北有一座红色的山峰而得名。历史上,赤峰曾是辽国的发祥地,现在这里还可以见到辽上京、辽中京、辽祖陵等遗址。景观:达里诺尔湖,勃隆克沙漠旅游区,玉龙景区,辽太祖陵,辽上京遗址,阿斯哈图冰石林,第四纪冰川遗迹,大青沟自然保护区,红山公园 乌海由原巴盟的乌达市、伊盟的海勃湾市合并成立的。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东经106.36°至107.05°,北纬39.15°至39.52°之间,东临鄂托克旗,西连阿拉善左旗,北与巴盟磴口县毗邻,南与宁夏自治区石嘴山接壤。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30公里,总面积约为2400平方公里。成为自治区的第三个直辖市。乌海是华北地区光热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全年日照时数3000-3200小时,比同纬度的华北其他地方多500-700小时。日照长、积温高、昼夜温差大。乌海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三个世界级的旅游产品,一是桌子山岩画群,是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艺术珍品,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古朴,在国内外岩画界占有很高的地位;二是被学术界称为“活化石”的国家级保护植物四合木;三是拥有亚洲之最,长40米、底径1米的石炭纪硅化木。另外,乌海市还有李华中滩、胡杨岛等黄河中少有的滩岛,临近地区也有许多旅游景点,著名的贺兰山自然风景区、西夏王陵、沙湖、成吉思汗陵等。景观:鄂尔多斯大草原、胡杨岛景观、乌兰布和大沙漠、桌子山岩、画桌子山地质奇观 美丽富饶的鄂尔多斯市地处内蒙古西部黄河中上游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地形起伏不平,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绚丽多彩。境内西部为波状高

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前言 此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即户数,家庭户数,集体户数,人口数,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性别比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此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户数、人口数、性别比、户规模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内蒙古户数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户数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户数占全国户数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户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户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户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户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户数同全国户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家庭户数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家庭户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家庭户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家庭户数占全国家庭户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家庭户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家庭户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家庭户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 数据公报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2-02-28 09:06 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2011年5月9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我区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区常住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3]为 24706321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375542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950894人,增长4.00 %。年平均增长率为0.3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8176128户,家庭户人口为23069077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31人减少0.49人。 三、性别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831359人,占51.94%;女性人口为人11874962,占48.0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 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17上升为108.05。 四、年龄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3482599人,占14.10%;15-64岁人口为1 9355565人,占78.3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68157人,占7.5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18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9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1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区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9650687人,占79.54%;蒙古族人口为422 6093人,占17.11%;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29541人,占3.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26729人,增长4.39%,蒙古族人口增加196943人,增长4.8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2778人,减少了8.07%。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52193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3692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689387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798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 803人上升为1020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760人上升为15125人;具有

内蒙古各盟市名称的由来

内蒙古各盟市名称的由来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是书载有:“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重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哈刺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该书约成于1608至1612年间。1611年瞿九思编撰的《万历武功录》中的《俺答列传》记载着:明朝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归化”。其含义为:“归化远人”或“远人归化”,明显地带有歧视、贬低少数民族的用意。后来明、清的许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称为“归化”了。关于城市的确切位置,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水泉营堡正北三百里,即归化城。水泉营堡即今山西偏关县水泉营村。这一记载与《俺答汗传》所记相符。1687年张鹏翱出使俄罗斯,他在《奉使俄罗斯日记》中写道:“抵归化城,蒙古名库库河屯。”这是把呼和浩特与归化并称的第一部著作。1719年范昭逵随兵部尚书范时崇西行,在所著《从西纪略》中记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计八日,共起居于库库河屯即归化城也。”从上述各种著作中的记载,完全证实了: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旧城。 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蒙古语“伊克”,即大;“昭”,在这里指庙。清代,鄂尔多斯两翼六旗(六旗七个扎萨克):左翼中旗(鄂尔多斯王旗或称郡王旗)、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后又分出右翼前末旗(扎萨克旗),共六旗七个扎萨克于伊克昭盟王乃召地方会盟,故称伊克昭盟。伊克昭盟是蒙古民族敬仰之地,因为这里耸立着蒙古民族的古代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陵寝。清代,在伊克昭盟内专另设达尔哈特一旗,看守成吉思汗陵寝,并由鄂尔多斯各旗的贤能者担当“吉农”(旧官职员)。 锡林郭勒盟。“锡林”,蒙古语指高原上的平野,“郭勒”,蒙古语河川。锡林郭勒盟得名于锡林河(郭勒)。该河发源于克什克腾旗西海尔奇克山的俄伦泊,西流约一百余里入西阿巴哈纳尔旗,称为锡林河(郭勒)。该河流域,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河水清澈,是牛马羊饱食的天然大草原。清代内扎萨克会盟,原定乌珠穆沁二旗;左翼旗(东乌珠穆沁旗),右翼旗(西乌珠穆沁旗);浩济旗二旗:左翼旗(东浩济特旗)、右翼旗(西浩特济特旗);苏尼特二旗:左翼旗(东苏尼特旗)、右翼旗(西苏尼特旗);阿巴嘎二旗:左翼旗(大王旗)、右翼旗(小阿巴嘎旗);阿巴哈纳尔二旗:左翼旗、右翼旗,共十旗于锡林郭勒地方会盟,故称锡林郭勒盟。 哲里木盟(现通辽市)。哲里木盟得名于位在今哲里木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王府北的哲里木山。古文献上写作“者林目”。蒙古人称马鞍扯肚为“哲里木”。此山形同马鞍吊带,所以蒙古人称为哲里木山。此地背靠峻山野林,面临一马平川,当时是“会盟出征围猎”的天然练兵场。清代札萨克会盟,原定科尔沁六旗:左翼中旗(达尔汉旗)、左翼前旗(宾图王旗)、左翼后旗(博王旗)、右翼中旗(图什叶图旗)、大路翼前旗(扎萨克图旗)、右翼后旗(苏鄂公旗);郭尔罗斯二旗:郭尔罗斯前旗(南郭尔罗斯旗或齐

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数据解读报告从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女性人口数量,中职教育人口总数量,中职教育女性人口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数据解读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中职教育程度女性人口数量(6岁及以上年龄)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占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同全国6岁及以上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 析 (6) 第三节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占全国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6岁及以上男性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内蒙古基本情况

内蒙古基本情况 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东西直线距离 2400 公里,南北跨度 1700 公里,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土地总面积 118.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2.3% ,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东南西与 8 省区毗邻,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 4200 公里。 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现设呼和浩特、包头、乌海、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巴彦淖尔 9 个市 ;兴安、阿拉善、锡林郭勒 3 个盟 ;另外有满洲里、二连浩特 2 个计划单列市 ;52 个旗(其中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莫力达瓦达斡尔 3 个少数民族自治旗),17 个县, 11 个盟(市)辖县级市, 21 个区。 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地貌全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 , 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 米以上。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还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气候全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形成以温带大陆性 天气;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临;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全年降水量在 100-500 毫米之间,无霜期在 80-150 天之间,年日照量普遍在 2700 小时以上。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和阴山以北地区的气温和降雨量明显低于大兴安岭以西和阴山以南地区。 自然资源

季风气候为主的复杂多样的气候。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 ;秋季气温剧降,秋霜冻往往过早来 野生动植物:内蒙古自治区分布有各类野生高等植物 2781 种,植被组成主要有乔木、灌木、半灌木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类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积最广。按类别分,种子植物 2208 种,蕨类植物 62 种,苔藓类植物 511 种。全区野生脊椎动物众多,总计 712 种。主要有圆口纲 1 种、鱼纲 100 种、哺乳纲138 种、鸟纲 436 种、爬行纲 28 种、两栖纲 9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116 种,一级保护动物 26 种,二级保护动物 90 种。全区有中国和日本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 128 种,有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保护候鸟 45 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脊椎动物 99 种。水资源:内蒙古大小河流千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有 107 条,主要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和西辽河四大水系。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 295 个,面积在 2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达赉湖、达里诺尔和乌梁素海。内蒙古水资源总量为 545.95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406.6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74.5%; 地下水 139.35 亿立方米,占总量的 25.5% 。 森林草原资源:据 2013 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区林地面积 6.6 亿亩,森林面积 3.73 亿亩,宜林地面积 2.05 亿亩,均居全国第一位 ;人工造林保存面积 9731.55 万亩,居全国第二位 ; 天然林面积 3.07 亿亩,居全国第一位 ;森林覆盖率21.03% 。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 14.84 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据 2010 年第二次内蒙古自治区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有河流、湖泊、沼泽、人工湿地 4 大类,面积 9016 万亩,占

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状况简介

旅游资源 内蒙古是个绚丽多姿、极富传奇色彩的地方,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了独特的旅游胜景,别具北国风采,塞外情韵。 内蒙古草原 内蒙古草原辽阔、富饶而美丽,尤其在凉爽宜人的夏秋季节,塞外草原更添风采神韵,蓝天白云,无涯的芳草中蒙古包点点,牧歌声声,羊群好象白云在茫茫绿海中轻飘慢移,旅游者身临其境,定会舒展身肢,逍遥物外,情荡神驰。沙漠、绿州、湖泊、温泉、矿泉、驼铃构成独特的自然风光。 大兴安岭林区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原始林区,群峰林立,山峦叠翠,溪水缭绕,是北国少有的风景区。密林深处有各种植物和动物,是天然的森林公园。 阿尔山温泉 位于兴安盟境内,约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大大小小48个水温高低不同的泉眼。温度最高可达52℃,最低只有1.5℃。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 浩瀚的沙漠 内蒙古境内有四大沙漠和三大沙地。其中位于伊克昭盟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响沙,宽约60米,高约40米,游人从沙丘顶端向下滑,耳边便响起汽车行驶时发出的轰鸣声。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姿的风土人情 内蒙古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蒙古歌舞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为蒙古族的“男儿三艺”,蜚声中外,传统的那达慕大会常常把到草原旅游的中外游客,带进浓烈的兴趣之中。 气候资源 以风能资源为代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3-4米/秒,年大风日数,东部各盟20~40天,西部各盟40~60天,冬春季节大风日数的60%左右,是发展风力发电的优良地区。 水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508.85亿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为370.9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37.89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的90.4%集中在东部四盟市。内蒙古现有大小水库472座,总库容59.42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8.51万公顷。

内蒙古女性人口特征

内蒙古女性人口主要特征 内蒙古女性人口在数量、生育水平、寿命、婚姻、健康、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不仅与男性有不同的特点,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各省也有不同的特点,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区女性人口的基本特征作简要分析对比。 一、人口数量 2010年内蒙古女性人口为1186.80万人,男性人口为1283.82万人,性别比为108.17,女性比男性少97.02万人。分年龄来看,0岁-62岁的各年龄人口女性都少于男性,63岁及以上各年龄的女性人口都多于男性,说明女性具有生存优势,女性的寿命大于男性。 二、生育状况 2010年内蒙古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为717.79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5.23万人。15-19岁年龄组、25-29岁和30-34岁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妇女人数下降较大,分别为23.38万人、21.6万人和25.9万人;其他年龄组均增加,特别是40-44岁和45-49岁年龄组增加较多,分别增加27.76万人和26.48万人。这个趋势说明,内蒙古的育龄妇女的年龄构成呈现中年化,这将直接影响生育水平的下降。从分孩次来看,育龄妇女一孩生育率为20.48‰,二孩生育率为8.47‰,三孩及以上生育率为0.64‰。2010年总和生育率为1.07,与2000年相比10年间下降了0. 02。全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比我区高0.11。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总和生育率最高的依次是广西、贵州、新疆、海南和安徽,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79、1.75、1.53、1.51和1.48。最低的是北京、上海、辽宁、黑龙江、吉林,总和生育率分别为0.71、0.74、0.74、0.75和0.76。在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总和生育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1.79、新疆1.53、宁夏1.36、内蒙古1.07和西藏1.05。 三、预期寿命 2010年内蒙古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7.27,比男性高5.23岁,比全国女性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77.37岁低0.10 岁。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女性人口预期寿命最高的是上海为82.44岁,其次是北京、天津、浙江和海南,平均预期寿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指标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十二五”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我市是指乌兰察布市) 一、地区生产总值 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55亿元,其中超过1000亿元的盟市有5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2643.2亿元、包头市2460.8亿元、呼和浩特市1865.7亿元);东部2个(通辽市1176.2亿元、赤峰市1080.2亿元)。我市达到567.6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乌海市(391.2亿元)、阿拉善盟(305.9亿元)和兴安盟(261.4亿元)。 201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20540亿元,其中超过20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5300亿元、包头市5100亿元、呼和浩特市3753亿元);东部3个(通辽市2400亿元、赤峰市2250亿元、呼伦贝尔市2130亿元)。我市预计达到1100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乌海市(1000亿元)、兴安盟(1000亿元)和阿拉善盟(900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80.9亿元,其中超过600亿元的盟市有7个,分别是:西部3个(鄂尔多斯市1898.4亿元、包头市1800.5亿元、呼和浩特市881.2亿元);东部4个(赤峰市835.5亿元、通辽市653.2亿元、锡林郭勒盟

647.5亿元、呼伦贝尔市615.5亿元)。我市达到274.9亿元,排在全区第9位,高于兴安盟(251.8亿元)、乌海市(238.7亿元)和阿拉善盟(174.4亿元)。 2015年全区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0亿元的盟市有7个,分别是:西部3个(包头市五年累计15200亿元、鄂尔多斯市五年累计8000亿元、呼和浩特市五年累计7000亿元);东部4个(赤峰市五年累计7461亿元、呼伦贝尔市五年累计6500亿元、通辽市五年累计6168亿元、锡林郭勒盟五年累计6000亿元)。我市五年预计累计达到2300亿元,排在全区第10位,高于乌海市(五年累计1500亿元)和阿拉善盟(五年累计1472亿元)。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010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37.3亿元,其中超过2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呼和浩特市756.6亿元、包头市720.7亿元、鄂尔多斯市372.2亿元);东部3个(赤峰市336.7亿元、呼伦贝尔市289.3亿元、通辽市242.7亿元)。我市达到157.7亿元,排在全区第7位,高于巴彦淖尔市(131.6亿元)、锡林郭勒盟(119.1亿元)、兴安盟(109.5亿元)、乌海市(71.7亿元)和阿拉善盟(36.9亿元)。 201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7630亿元,其中超过500亿元的盟市有6个,分别是:西部3个(包头

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3年数据研究报告2020版

序言 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从人口总数量,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内蒙古人口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内蒙古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人口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内蒙古人口总数量占全国人口总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内蒙古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内蒙古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人口总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内蒙古人口总数量同全国人口总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内蒙古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