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

我国从2005年起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如何理解财政政策从“积极”向“稳健”转型的必然性、及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本文从相机抉择与政策规则约束相结合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一、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成功实践

财政政策一般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两大类。前者根据宏观经济不同情况和对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又分为扩张性(又称积极)、平衡性和紧缩性三种财政政策。其中平衡性(又称中性)财政政策通常指维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不影响总的社会需求状况,既不新增政府支出和增发国债或减税,人为地进行扩张;也不降低政府支出或增税,人为地制造紧缩。自动稳定器是指税收(主要是所得税等直接税)和政府部分支出(如失业保障与社会救助等转移支付)的自动稳定功能。中性财政政策与自动稳定器属于不同政策类型。前者是当局的积极行为,可以在不影响总需求情况下,对财政收支进行内部结构调整和对冲性政策组合;而后者是当局真正的“不作为”,让财税制度自动发挥平抑经济周期的作用。

在我国1993年和1998年两轮宏观调控措施中,“逆经济风向而动”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在熨平经济周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成功的经验。1993年到1997年主要是治理通货膨胀,实施适度从紧(即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宏观经济运行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1998

年以来主要是应对通货紧缩,实施积极(即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增加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特别是投资性支出)等来扩大需求,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刺激需求,通过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来改善居民消费心理预期。这对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和促进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始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并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一是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煤电油运供求紧张,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出现经济局部过热;同时,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价逐步攀升,带动居民消费品价格的明显上升,通胀压力逐渐加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能源、交通、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经济又并非全面过热。尽管及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避免了经济出现大波动;但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主要表现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机制尚不稳固,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很大,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依然突出,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增加。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通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甚至易于形成逆向调节;不利于减缓通胀趋势,而且易于加剧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调程度,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再加上目前投资规模很大,税收保持较快增长,也为调整财政政策取

向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财政政策从2005年开始由“积极”转向“稳健”。这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客观需要,是又一次科学的相机抉择。

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成功基础

我国近几年来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方面

呈现出的显著效应,与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和非市场化的利率制度密切相关。

第一,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度安排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发挥显著增长效应的关键原因。实行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如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以扩大国内支出,促使汇率上升,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需买进外汇以干预外汇市场,自动引起货币扩张。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的增长效应明显。相比之下,货币扩张的增长效应不太明显。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导致汇率下降,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央行为维持固定汇率,需在外汇市场上出售外汇,回笼本国通货,自动引起货币供给减少,增长效应部分抵消。

第二,非市场化的利率制度确保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不因挤出效应的发生而受到削弱。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向企业、居民和商业银行借款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全社会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利率上升,或引起对有限信贷资金的竞争,导致私人部门投资减少。这将使扩张性财政支出的效应部分地甚至全部地被

抵消。挤出效应的结论是基于充分就业假定状态下得出的。根据我国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挤出效应不太明显:

一是从增发国债对利率的影响来看。自1996年以来,我国名义利率多次下调,但实际利率是上升的,这并非财政扩张带来的结果。由于尚未实行名义利率的市场化,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影响名义利率的升降。实际利率的上升主要是因为物价下降,而央行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及时随物价变动调整名义利率所致。进一步看,物价下降也不是财政扩张的结果,相反,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下降。

二是从增发国债对借贷资金量的影响来看。增发国债没有与民间竞争有限的资金。近几年来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率较高,存在较大的存贷差额。资金过剩主要是风险意识增强、企业投资收益较低、预期不好及产业政策调整的缘故,而这种过剩是在满足了政府借款需求之后的过剩。从实际经济运行看,民间投资主要受到民间资本的边际产出和公共投资影响,民间资本边际产出上升会引起民间投资规模增加。国债投资领域主要是基础设施等社会公共支出领域,对民间投资不会形成挤出效应。相反,基础设施建设还可改善民间投资的外部环境,提高民间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推动民间投资。

三是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来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具有替代关系,即财政增加政府支出可能挤出居民消费。但要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具体分析:某些财政支出(如招待费)的确是私人消费的替代品;公共设施支出则是私人消费的互补品。总体上看,我国财政

支出与居民消费是互补关系,扩大政府支出对需求总体上具有扩张效应。

因此,在经济景气度较低、出现通货紧缩趋势,尤其是利率尚未市场化的前提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并不突出,政策的增长效应没有受到明显削弱,从而保证了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三、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稳定功能将日趋减弱

随着汇率制度和利率制度的变迁,在经济过热现象出现的情况下,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日益减弱。

第一,随着我国现行的固定汇率制逐步转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日益减弱。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或减税以扩大国内支出,将使汇率上升,贸易余额减少,从而抵消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见,相对于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将大大削弱。

第二,随着我国利率的市场化推进,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将日益凸显,势必影响政策的有效性。这已在近几年的实践中表现出来。一方面,在财政扩张的中后期,随着国债发行额和累积额的扩大,国债投资开始挤占部分民间贷款,使社会资金更多地储存在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公共项目上,造成民间投资资金的紧张。另一方面,非公有制在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中扮演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其投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高于其他类型投资主体。在此背景下,市场利率的传导与调节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发挥。赤字财政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将日益明显,相应地,其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将受到进一步削弱。

显然,鉴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财政政策由扩张性向中性转变是必需的;进一步看,在中性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公共财政功能和自动稳定功能也应受到足够重视,并通过财政政策的规则约束来实现,这也应体现在“稳健”含义之中。

四、财政政策的目标选择和功能归位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履行政府职能的基本工具。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财政政策目标至少包括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既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经济发展目标,也应包括促进经济公平(含收入分配、减少贫困、资源分布等)、社会公平(含公共服务、补偿机制、生活质量、发展机会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等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是首要目标,核心是通过经济稳定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发展目标要依托经济协调发展,核心是明确财政的公共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财政政策目标缺失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政策基本上是“生产建设型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明显不足。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对社会事业财政投入不足,教育、医

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事业内部分配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是财政政策目标取向不合理和GDP过度崇拜引发的。

财政政策规则缺失也是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由于缺乏规则约束,一方面表现为公共财政功能“缺位”,如上所述;另一方面表现为财政作用范围“越位”,担负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功能过大,而担负经济增长“自动稳定器”的功能过弱,在宏观调控中直接用于经济冷却或经济加热的频率过高,其负面效应影响经济稳定。

显然,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要通过健全财政政策的约束规则,“归位”财政公共功能,发挥“自动稳定器”作用。也就是财政政策从原来直接刺激或抑制经济增长的框架转向运用适当政策工具维持

经济增长的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稳健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

五、稳健财政政策是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的有机结合

如何理解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和政策取向。

第一,包含“适度、避险、公平”三重主要内涵,公共财政功能和自动稳定功能必须得到体现。其政策核心是松紧适度,着力协调,放眼长远。具体是要注重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同时继续保持一定的赤字和国债规模,以促进发展和保持一定宏观调控能力。

调整结构,就是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退出或减少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越位”投入;加大公共财政范畴“缺位”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如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科技等薄弱环节,努力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推进改革,就是转变主要依靠国债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继续安排部分国债项目投资、整合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保证一定规模中央财政投资的基础上,适当调减国债项目投资规模,腾出一部分财力,用于大力推进体制和制度改革创新。包括完善税制改革,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收入分配等改革。为市场主体和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财税环境,建立有利于经济自主增长的长效机制。

增收节支,就是在总体税负不增或略减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控制支出增长,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包含相机抉择与规则约束有机结合的政策取向。

从理论上讲,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无外乎相机抉择和遵循规则两种。国内外都曾倾向于相机抉择的政策取向,由于政策的“时间不一

致性”问题,导致当局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参与者行为与预期不确定性的相互强化,人为地制造和加剧了经济波动,丧失了公众对政策制定者的信任,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的效果。由此,又倾向于遵循规则优于相机抉择的政策取向。但是,遵循规则需要成熟而稳定的市场体制和公众对市场的理性参与。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正处在变革之中,经济结构变化异常剧烈,整个社会仍然缺乏广泛达成妥协的能力,遵循规则的政策难以具备坚实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处于体制变革和市场建设时期的经济政策取向可能更需要相机抉择,以随时适应经济运行的变化而作出政策调整。因此,要把一定的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相结合,避免相机抉择的任意性和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从这种意义上看,所谓“稳健”,就是说政府在政策的制定和操作上的“随意性”将下降,而规则性将增强;同时又并不排除在执行中根据经济形势的具体变化或针对新出现的某些问题,而进行必要的相机调整或微调。显然,随着我国市场机制逐步趋于成熟,市场上拥有更多的理性参与者,公众对更具长远预期的政策的需求随之增加,未来的政策将会包含更多的规则约束。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课后作业任务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和_______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3.货币政策目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4.金融危机主要指由___________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________的正常运行。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其认识经历了()的演变。 A.无效—有效—无效 B. 有效—无效—有效 C.无效—有效 D. 有效—无效 2.()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币值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3.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A.货币供给量 B.利率 C.准备金 D.汇率 4.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B.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C.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D.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5.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A.中国人民银行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 D.国务院 三、多项选择题 1.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的变化。 A.总需求和总供给 B.一般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际收支平衡 E.经济增长速度 2.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 A.计划手段 B.经济手段 C.市场手段 D.法律手段 E.行政手段 3.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a4852751.html,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作者:王莹莹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17期 【摘要】在世界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时,中国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更偏爱于货币供应量。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中央银行把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原因。本文首先从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等标准分析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最为中介目标的优劣性,接着从当今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两者的适用性,并从中国的具体经济情况说明二者的差异性。最后得出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背景下,我们仍适应于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货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一、作为中介目标的标准 鉴于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并不能作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它既不能直接拉动经济,也不用直接抑制通胀,而只能通过影响一些中间变量,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消费、投资、供给、需求等变量作用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选择适当的中介目标来反映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作为中介目标,必须满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一)可测性 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每月对外公布的可以衡量的量,通过和前几个月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利率虽然也是由银行每天对外公布的,但是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并不能反映中国真实的利率水平,目前银行外的借贷占市场总借贷的比例不断上升,且一些民间借贷缺乏政府的监管,利率高涨,这使得真实的利率水平难以衡量。 (二)可控性 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来决定的量。由于中国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渠道有限,且主要靠吸收居民存款来获得可运用的资金,这样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直接减少商业银行的可放贷金额,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量。对于利率,可以通过监管部门确定基准利率和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的上调幅度,但是没办法控制银行体系外的借贷利率,而这部分利率恰恰是需要控制的,因为它们对货币政策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 (三)相关性 货币作为购买的手段,货币供应量直接构成社会的总需求,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和通胀程度的变化息息相关。利率作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在中国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低,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仍然低于通货膨胀率,这就导致了提高利率不

规则性货币政策框架与相机抉择原则.docx

规则性货币政策框架与相机抉择原则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产能过剩与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并存、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并存的矛盾和困难,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本文从选择遵循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原则的角度,简要分析政策工具组合选择。 一、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至少面临以下相互交织的四大主要矛盾和困难: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钢铁、电解铝、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经过持续几年投资快速增长,总供给增长势头强劲,产能开始加速释放,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逐步走低。如果控制不力或不当,必将对未来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下行压力,导致大量资源闲置浪费,既会影响短期经济平稳运行,又会影响中长期发展。 二是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增大。2005年下半年以来,各类物价呈明显回落趋势。从CPI看,其涨幅已超过连续10个月低于2%,且作为影响CPI走势关键因素的粮食价格,在2006年前五个月的涨幅也均低于2%,可见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明显回升的可能性很小。从市场供求看,多数商品供过于求。考虑到产能将继续加速释放,消费需求难有大的增长及出口面临的回调压力,价格总水平将会进一步回落,通货紧缩压力趋于增大。 三是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各项存款持续稳定增长,贷款增长相对缓慢,存贷差持续扩大,银行系统出现流动性“过剩”。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0.0万亿元,贷款余额20.7万亿元,存差达到9.3万亿元。2006年5月末存差达到10.27万亿元。除巨额外汇占款的因素,主要是由于大量资金找不到新的市场盈利机会而沉淀在银行系统,企业的长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大幅增长,贷款需求下降。如何既控制投资过快增长,又逐步缓解流动性过剩影响,也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难点。 四是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增大。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升值趋势非常明显。由于大量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

货币政策 答案

第九章货币政策(答案)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政策工具3.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4.通货紧缩5.自然失业6.通货膨胀7.菲利普斯曲线8.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扰性9.准备金;基础货币10.货币供应量和利率11.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12.自存准备;法定准备13.买进;出让14.有价证券15.现券交易;回购交易16.回购交易17.消费信用控制18.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19.法定准备金政策20.公开市场业务21.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2.窗口指导;道义劝告23.凯恩斯24.货币25.流动性陷阱26.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C 3. C 4.C 5. D 6. D 7. C 8. A 9. A 10. B 11. D 12. A 13. B 14. B 15. C 16. D 17. C 18. C 三、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AB 4.CD 5.ACE 6.AC 7.BCE 8.ABCE 9.ABCE 10.CE 11.ABCD 12.ABE 13.AC 14.BD 四、是非判断题 1. 错; 2. 对; 3. 错; 4.对; 5. 对; 6. 错; 7. 对; 8. 错; 9. 对;10. 错; 11. 对;12. 错;13.对; 14. 错; 15. 对;16. 错;17.对; 18.错;19. 对; 20.错;21.错;22. 对; 23. 错;24. 对;25. 对。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控货币供给量和利率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一般所说的货币政策目标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3.菲利普斯曲线: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两者之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关系:要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必然要牺牲若干程度的币值稳定;而要维持币值稳定又必须以失业率若干程度的提高为代价。这一关系可以表现在菲利普斯曲线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5.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6.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改变存款货币银行的准备金,影响货币供应量

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目标

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目标 大多数国家中货币的不稳定状态一般由两种因素的交织作用所造成——一个是,人们用作为价值标准的黄金来衡量的国家通货没能保持稳定;另一个是,黄金本身用购买力衡量时,没能保持稳定。人们(如康利夫委员会)主要关注的一般是上述两种因素的第一个。人们往往认为,恢复金本位,也就是说,使国家通货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所在;认为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通货是应当保持在战前的黄金平价水平呢,还是应当规定得低一些,与当前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一些?换句话说,就是必须在通货紧缩与货币贬值两者之中进行选择。 这种说法未免近于草率。如果我们浏览一番近五年来价格变动的过程,我们就会明显地发现:美国始终保持金本位,但是它也遭受了与许多国家一样的损害,在英国,与黄金的不稳定性相比,外汇的不稳定性更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同样的情况甚至也出现在法国,意大利的情况也几近相仿。另一方面,印度曾受到过外汇汇率的猛烈波动的损害,然而它的价值标准的稳定程度却一直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 因此,通过固定汇率的办法并木能使我们摆脱通货方面的困难;甚至可能会削弱我们的控制能力。关于通货稳定的问题牵涉到好几方面,我们必须逐一予以考虑。 1.货币贬值与通货紧缩。在我们确定价值标准时,是使金价接近于现有价值呢,还是使它恢复到战前的价值水平? 2.价格稳定与汇率稳定。国家通货的价值稳定是应该依据购买力呢,

还是应该依据某些国外的通货呢,这两者哪一个更重要一些? 3.金本位的恢复。根据我们对上述两个问题的回答,金本位,不管它在理论上怎样不完善,是不是为达到我们要求目标的可采用的最好方法呢? 一、货币贬值与通货紧缩 为了增加以金或某些商品为依据的通货的交换价值,可以实行降低国家通货的数量与它所需要的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购买力这两者之间比率的政策,为方便起见,可以称之为通货紧缩政策。 我们也可以使通货的价值稳定在接近于现在价值的某一点,而不考虑它战前的价值,这样的政策,可以称之为货币贬值政策。 直到1922年4月的热那亚会议上,公众对这两种政策之间的区别是不大清楚的,对两者之间的尖锐对立,后来才逐渐有了认识。即使在今天(1923年10月),几乎没有一个欧洲国家当局作出明确表示,对于它们的通货价值,要采取哪一种政策:是稳定币值呢,还是提高币值?许多国际会议建议认为,在目前水平下稳定币值的同时,许多国家通货的实际价值却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但是,从其他方面的迹象可以判断出,欧洲各国的国家银行,在通货政策方面,不论是实施得顺利的(如捷克斯洛伐克),或不顺利的(如法国),内心都期望提高它们通货的价值。 反对通货紧缩的简单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点,通货紧缩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为它的影响总是有害的,它会造成现有价值标准的变化,同时也会导致财富发生不利于企业、也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摘要 货币政策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对其选择的科学与正确与否尤为重要。自中央银行产生以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便是各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四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货币政策的这四大目标之间并非毫无联系的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因此,各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运行时,便不可能兼顾所有目标,这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在一个国家的所处的经济环境、面临的经济问题和推崇的经济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是不同的。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总会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对目标有所侧重。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大致上可分为单一目标论、双重目标论和多重目标论三种观点。198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无论从选择、制定或是执行、实施均处在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探索。后来随着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正式以法律形式确定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组合,既充分遵循了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一般规律,又符合现阶段国情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此目标是我国体制转换时期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科学的具有充分可行性的选择。货币政策涉及面广,对经济的影响广泛,在对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地复制西方的具体经验,也不能盲目独断,我行我素。最科学的方法时在借鉴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货币政策目标。 Abstract: Monetary policy, which is the major means of macro regulation and control,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ies. Monetary policy target is the core of the monetary policy, and a right and scientific choice of the targe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ince the central bank has been established, choosing the ultimate target of monetary policy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macro-economy in every country. During a long-time practice, four traditional ultimate targets of monetary policy have formed, which are price stability, full employ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These four targets of monetary policy do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the unity of a contradiction. Therefore, when countries make and implement their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y can not cover all the targets. As a result, they have to face a problem of choosing the monetary policy targets.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current economic problems and the well-acclaimed economic theory,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will

规则和相机抉择研究的文献综述

规则和相机抉择研究的文献综述 袁靖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成都,610074) 内容摘要:本文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梳理和剖析了已有规则行事理论与相机抉择理论的内在含义、发展沿革和研究前沿动态。并且研究了关于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规则相机抉择 一、货币政策规则行事与相机抉择理论的历史发展 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本位时期。在纯粹的金本位体制下,货币当局必须根据储存的货币金数量发行货币,这本身就是一个规则,即坚持铸币或纸币的固定价格。这一规则给货币的发行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名义锚,直接限制了货币当局的相机抉择行为。但是在具体操作时,金本位制并不排除货币当局的相机抉择行为。比如在战争时期,使用金本位的国家经常偏离黄金储备的数量,发行过量的纸币;而且即使在金本位制下,为了保持货币的可兑换性,货币当局经常积极主动地改变银行利率,以保障黄金储备等。总体来看,在金本位时期,由于货币当局可以相机抉择的余地不大,有关规则与相机抉择的争论较少。废除金本位制以后,货币当局可以不需按照黄金储备的数量发行法定货币,从而失去了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名义锚,导致货币供应量经常偏离社会最优水平;而且有时为了达到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货币当局经常有意扩张货币供给,造成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在放弃金本位制度以后,对于货币政策是应该遵守一定的规则,还是应该让中央银行根据自己的判断相机抉择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货币政策规则理论的最初起源与发展 货币政策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是指货币当局应该根据自己的判断按照最优化原则实施货币政策,还是应该按照某一既定的方法和原则实施货币政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受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早期货币数量论的影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真实经济可以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货币政策对于实际经济影响极小甚至没有影响,货币数量只会影响一般物价水平,因此货币当局只需根据物价水平的变化进行相机抉择操作。但是当资本主义社会陷入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面对经济萧条和众多银行的倒闭,那些提倡经济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极力反对使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而引发了一场持久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现代意义上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可以追溯到西蒙斯(Simons,1936)的《货币政策的规则与当局之争》。西蒙斯的提法与后来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几乎毫无区别。出于经济自由主义的信条,西蒙斯认为,“对于一个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体系的存在来说,货币方面一定的、稳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游戏规则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Simons, 1936:p339)。虽然他提到了法律可以改变,从而使用规则也不能排除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但是他主要考虑的是仅仅授权货币当局追求广泛的目标而不给其相应约束的不合理性。货币当局拥有发行货币、买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论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学号:0905010234 姓名:陈逸山班级:工商管理本科2班 摘要 货币政策市一国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和信用的控制和调节来变动总需求,并进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经济管理政策。[1]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一般价格水品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等。[2]本论文着重就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概述。 关键词: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1货币政策目标与最终目标 制定货币政策,首先必须明确货币政策的方向和所要打到的目标。货币政策目标(goal of monetary policy)是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成的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但是,中央银行并不能对这些目标加以直接控制,而只能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对它们施加间接的影响和调节,使之进入中央银行的目标区。由于这个工程具有较长的时滞,如果中央银行等到这些影响和效果在最终目标上反映出来后再对政策进行修正,可能已经为时太晚,因而其错误也将是难以挽回的。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监测和控制货币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中央银行需要有一套便于决策和控制的中介指标,将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起来。 1.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1.2.1 货币政策目标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各国普遍信奉“自由放任”原则,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一架可以自动调节的机器,能够自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当时西方社会普遍存在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度,维持金本位制度,是稳定货币的基础。因此,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及物价稳定是当时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 20世纪30年代师姐经济大危机震撼了世界。在这场大危机仲,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0%,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了31%,失业率高达22%。各国政府及经济学家开始怀疑金本位的自动调节机制,纷纷放弃金本位制度。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问世,系统地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以解决失业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案,正式将充分就业列入经济政策的目标。从此,充分就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后,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后,各国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也日益恶化,特别是美国的经济实力削弱,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亿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受到严重威胁。此期间,美元出现了两次大危机。在许多国家密切注意这种态势的发展,相应提出了平衡国际收支的经济目标。在此期间,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国家广泛流行,许多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纷纷把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相应的发展成四个,即:稳定币值、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 [2.1]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模拟试卷5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模拟试卷5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 1.下面属于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的是 ( ) (分数:2.00) A.政府的银行 B.发行的银行√ C.银行的银行 D.监管的银行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即发行的银行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职能。 2.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 ) (分数:2.00) A.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C.内外均衡,经济增长 D.人民币币值稳定,经济增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的第三条中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故此,D项为正确答案。 3.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消除了( ),社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分数:2.00) A.摩擦性失业 B.自愿失业 C.非自愿失业√ D.结构性失业 解析:解析:整个社会不可能达到零失业率,但是在只存在自然失业率的情况下,仍然视为充分就业。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能达到充分就业。 4.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 )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 (分数:2.00)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5.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公开市场操作属于 ( ) (分数:2.00) 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特殊性货币政策工具 D.临试性货币政策工具 解析:解析:公开市场操作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最主要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6.在以下货币政策工具中,不属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 ) (分数:2.00) A.再贴现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存款准备金率

货币政策参考答案

第七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3、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4、静态平衡动态平衡 5、菲利普斯曲线 6、统筹兼顾相机抉择政策搭配 7、保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保持货币的对内价值的稳定 保持货币的对外价值的稳定 9、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10、存款准备金政策 11、公开市场业务 12、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13、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4、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15、凯恩斯 16、货币 17、流动性陷阱 18、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二、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6、A 7、D 8、C 9、C 10、B 11、B 12、A 13、B 14、C 三、是非判断题

1、错 2、对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错 10、对11、对 四、名词解释 1、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2、货币政策目标: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的。这种目标实际上是指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充分就业:一般是指消除一国经济中的非自愿失业,即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它的实现并不意味着失业率降为零,仍存在着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 4、菲利普斯曲线:它是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校比肩的交替关系的一种曲线。根据这一曲线,在物价稳定(即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而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 5、自愿失业:指由于工人们不愿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而造成的失业。 6、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从而造成的失业。 7、摩擦性失业:由于短期内劳动力供求的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8、相机抉择: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不同时期,应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灵活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当时最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具体而言,在通货膨胀时期应当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而在经济萧条时期,应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复苏。 9、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在实施某种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或具体的操作方式。 10、存款准备金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它是一种威力强大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概述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概述 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依据对经济情势的判断,为达成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权衡性措施。又称权衡性货币政策。 相机抉择的理论基础 在凯恩斯学派兴起之前,西方经济理论界基本上信奉“萨伊定律”,即供给(生产)会自行创造需求,市场机制能使经济均衡发展,失业只是“摩擦性”和“自愿的”,不存在非自愿的失业。J。M。凯恩斯则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完全保证经济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从而产生危机与失业。要避免危机与失业,国家必须干预经济。干预的基本方式是需求管理,即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社会需求,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均衡,保证经济均衡发展。 相机抉择的原则 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即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产量,失业扩大时,政府就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或者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以降低利率的廉价货币政策;或者同时实行这两种政策,以刺激社会需求,特别是刺激投资需求,使需求与供给均衡,消除失业。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总需求高于充分就业产量发生通货膨胀时,政府就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压缩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或者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以提高利率;或者同时实行这两种政策,以抑制社会需求,使需求与供给均衡,消除通货膨胀。 在反危机的政策措施中,凯恩斯比较重视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低到一定水平时,人们会无限呆藏货币,而不用于投资或消费,即所谓流动性陷阱。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增加供应的货币量会被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所抵消,不导致社会有效需求的相应扩大。而财政支出多直接用于投资,由于投资乘数效应,它具有较强的刺激有效需求的作用。 对相机抉择的评价 凯恩斯主义曾长期在西方经济学界居统治地位,西方国家货币当局亦多采用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即权衡性货币政策。为了实现这一政策,采用了众多的政策工具。凯恩斯学派认为,权衡性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是正确的货币政策,它优于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但是,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国家开始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对于这一现象,凯恩斯学派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也未提出有力的解决措施,从而引起其他学派对相机抉择货币政策的批评,指出:“相机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由于货币政策时滞长而且不稳定,往往导致过头的政策行为,加深对经济的干扰,况且货币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难以兼顾。有的学者甚至还认为,6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滞胀,就是由于实行相机抉择货币政策造成的。但是,多数国家仍实行权衡性货币政策,有少数国家在治理通货膨胀时则主要实行稳定货币增长率的政策。

应用文-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及对我国的借鉴

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及对我国的借鉴 ' 内容摘要:战后美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间转换,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正确选择和成功运用保证了美国 的持续 。本文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理论出发,分析美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变化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利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简介 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利率,因为利率的高低是货币供求状况的反映,经济的繁荣致使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反之则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同时利率的高低关系到投资和消费的规模,利率高则投资消费少,经济运行趋冷;而利率低则投资消费多,经济可能过热。因此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过热,利率上升之时,央行应该发行国债,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而在经济过冷,利率下降之际,则买进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 凯恩斯还认为,经济运行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所以只要以利率为中介目标,逆经济风向行事,稳住利率,就大抵可以熨平经济的波动。对于货币的供给,认为只有当它影响到利率的变动时才是重要的。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中介目标的利率应该具有两方面的功能,即反映和调节经济的运行。所以中央银行可以以利率为瞄准目标,将经济运行调节在期望的水平上。 弗里德曼则认为经济运行的本身是稳定的,货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不能以利率,而应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即不管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应该把货币供应量定位在经济增长幅度与物价上升幅度之上。 弗里德曼还认为 层对经济运行的状态存在着认识的时滞、决策的时滞和货币政策失效的时滞。这就意味着即便管理层在完全正确的时间采取完全正确的政策,也可能因为时滞的存在,而使本该正确的政策在错误的时间生效,因此货币政策加剧经济波动的幅度,而不是熨平经济的周期。 美联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不受党派政策的影响。在二次大战结束后近50年的时间里,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先后主导了美国经济理论界。在货币政策的 上,美联储在不同时期分别采用了以利率或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二次大战后到60年代中后期,美国历届政府采用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在这期间美联储以利率为控制目标,经济发展一帆风顺,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而零售物价指数在1948—1967年仅由87.9%上升到106.1%。 然而进入60年代后期,美国通货膨胀高达两位数,同时经济陷入停滞状态,即滞胀。面对新的经济形势的挑战,凯恩斯主义者束手无策,货币主义则趁机而起。美联储在70年代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取代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然而,经济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金融当局管理观念的变革和信息革命的发展,大量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同时经济全球化把各国经济紧密的 在一起。在新的金融 下,货币主义者所倡导的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被打破,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作

货币政策目标单一多目标

中国不具备实施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的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7月8日表示,中国货币政策并不具备瞄准“低通胀”的单一政策目标的条件,由此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型工具,而要在需要时使用数量型工具。 周小川在国际经济学会第16届全球大会上称,过去经济学界比较认同央行瞄准“低通胀”这一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因为这可以避免其他政治因素影响货币政策。 在本次危机前,全球许多央行都实施了单一货币政策目标,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结果他们大多在过去十年内享受了低通胀。但有一种看法认为,新兴市场的低通胀很可能是受到了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影响。 周小川说,中国非常慎重地考虑过货币政策目标的问题,最终决定不能采用单一政策目标,而是瞄准四大政策目标:低通胀、增长、就业与国际收支账户平衡(含汇率政策)。 周小川表示,单一政策目标发挥积极作用,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即央行调整政策利率,会传导至长期利率,会刺激或抑制投资,最终影响增长和就业。“但这一传导机制是受各种条件制约的。” 其二,是国际收支账户无需央行干预。但在中国,当国际收支账户出现巨额顺差时,“我们就得用基础货币来干预外汇市场,以达到收支基本平衡。”然而顺差又是贸易政策、经济政策及汇率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于并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难以采用单一货币政策目标,周小川说。同样出于这两个原因,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中国还不能仅仅依赖价格工具;相反,数量型工具往往必要、甚至在某些场合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货币政策多目标如何实现次优选择 虽然给货币政策设定多目标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有影响,但从当前的客观现实看这是必需的。这样,就有了如何实现次优选择的问题。一方面,货币政策的不同目标应有轻重缓急,要因时而定;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本职工作”也不能忘,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包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今年头两个月,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个百分点。3月,在公布的2月份经济数据中,尤其是CPI数据,在去年11月转正后,今年2月加速上升,达到2.7%。为此,市场开始猜测央行是否会加息,甚至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目标。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综述

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 2011年3月 221 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理论综述 张曼路 王 芳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正确确定是我国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也是规范货币政策制定者机会主义行为重要方式。本文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不同分类出发,归纳总结了近些年我国学者的学术成果,希望为以后的学习、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信贷规模 货币供应量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3—0221—01 由于货币政策的不可试验性和从政策执行到政策生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使得央行迫切需要一种货币工具,它既要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货币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又要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联系紧密,符合这两个特征的货币工具被称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同时中介目标的设定可以避免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分类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正确选择是我国货币政策作用能够真正发挥的必要条件,一直以来货币当局和各方学者都在不断的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中介目标,总结起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为中介目标 1、信贷规模 在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建立后,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基本依靠现金投放和信贷规模控制(夏斌,廖强,2001)。但其信贷控制多出于行政控制手段,而非作为货币政策控制目标。其作用机制多出于窗口指导,没有发挥出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应有的作用。而对于1993年后信贷规模对经济的影响,刘金全,刘兆波(2008)认为我国在1998年以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是贷款规模,贷款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明显,而货币供给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央行在这一阶段仍未放弃对信贷规模的控制,调整信贷规模作为中介目标是央行在经济干预时的第一选择。 2、货币供应量 1993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重要一年,这一年我国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建立了以基础货币为操作目标、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体系(刘金全、刘兆波,2008)。货币供应量是我国现阶段正在采用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于这一中介变量,国内学者的争论较大。以夏斌、廖强(2001)为代表的学者,通过研究1994-2000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目标值的对比,指出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在可控性、可测性和与最终目标的关联度上都差强人意。作者指出这中差距可能与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不适宜有关。作者指出由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差、货币流通速度不易观察预测,使得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复杂。货币供应量以不宜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因此作者建议放弃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转而建立一个通货膨胀目标下的货币政策框架。 范从来(2004)同意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货币供应量可控性较差、与GDP 增长率之间相关度较弱,但他同时指出,并不能因此而否认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重要性,而应该努力克服其局限性,创造出一种有利于货币供应量发挥中介目标功能的货币控制机制。 而相对多数的学者赞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他们多运用计量经济学原理,比较检验了货币供应量可控性、关联性的特征。或在承认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货币供应量的不同范围,即M1与M2作为中介目标的可行性。 (1)M1 谢杭生、穆怀朋(1996)通过比较M0、M1、M2与基础货币相关度,认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对于基础货币的可控性是基本一致的,但对于市场化程度不高,经济体制处于转轨阶段的社会环境,M1的可控性要优于M2。同时又比较了M1、M2与最终目标名义GDP 的相关度,最终得出无论从可控性,还是相关度角度,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均优于M2。他们主张以M1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把M0与M2的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参考检测指标。 蒋瑛琨、刘艳舞、赵针全(2005)对上述结论进行了更精确的计量分析,建立了M1、M2两个V AR 系统,得出从对通货膨胀率和产出增长目标的影响的稳定性来看,M1影响较为稳定和持久,M2影响不如M1稳定,由于对最终目标影响稳定的变量更为可控,所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优于M2。从而作者得出结论:中国应以M1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M2只应作为观测目标。 (2)M2 陆昂(1998)通过简单的计量指标分析,通过比较M1、M2、M0变差系数,证明M2与货币供给规模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又指出三者的流动速度相比,M2更具有稳定性。同时M2作为政策中介目标的优势,还体现在其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与零售物价总水平变化率,以及它与GDP 实质变化率y 具有更高的相关度。同时他也指出M2作为货币中介目标仍然具有很多劣势,如统计上的数据不完整、M2受行政干预较大等都影响了M2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的发挥。 此外,还有以利率和以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由于我国利率并未市场化,学者多认为我国现阶段并不适合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参考文献: [1] 陆昂. 1998.关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问题的几点看法[J].经济研究,1:6~10. [2] 夏斌,廖强. 2001.货币供应量已不宜做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8:33~43. [3] 刘金全,刘兆波. 2008.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联性[J].金融研究, 10:37~4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