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ABS塑料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分接枝共聚而成的三元共聚物。俗称超不碎胶。

由于三种单体在配比组合上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ABS的多种性能,如丙烯腈含量的增加可改善ABS的耐油性和耐化学性;丁二烯的增加可提高ABS的冲击韧性;而苯乙烯则可提供良好的加工性能。现今ABS生产牌号规格众多,性能用途各异,如通用级、抗冲级、高抗冲级、耐寒级、电镀级、阻燃级、增强级、抗热级、透明级、易加工级等品级的ABS。

一、工艺特性

ABS属于无定形聚合物,无明显熔点,成型后无结晶,成型收缩率为0.3%~0.8%。工艺参数需根据原料的不同牌号和品级制定。在成型过程中,ABS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降解或分解。但温度过高时,聚合物中橡胶相有破坏的倾向。通常ABS开始出现分解的温度是270℃,但在250℃左右聚合物就开始变色。ABS的粘度适中,其流动性比PS、PA、PE、PP等要差,但比UPVC、PC要好,相当于高抗冲PS的流动性能,且熔体的冷却固化速度较快。ABS的熔体流动性与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有关,对剪切速率更为敏感。ABS中组分不同,吸水性有所差异,其范围在0.2%~0.8%之间,成型时如果聚合物中含有水分,制品上就会出现斑痕、云纹、气泡等缺陷,因此成型前需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到0.2%以下。

二、注塑设备

对于ABS,用普通螺杆即可成型,大机用中小型螺杆更佳。射咀可用敞开式通用射咀,射咀直径通常为螺杆外径的1/15左右。

对于阻燃级ABS,要求设备镀硬铬(如螺杆、料筒、射咀等部位),并要求温控系统工作灵敏。

三、制品与模具

⑴制品的壁厚ABS制品的壁厚通常在1.5~4.5㎜之间选取,还要注意壁厚的均匀性,要求不要相差太大,对于制作电镀处理的制品其表面要平整,避免凹凸,因为这些部位的静电作用易粘附尘埃难以去除,使镀层的附着性变差。此外还应避免尖角的存在,以防应力集中,因此要求转角,厚薄连接处等部位采用圆弧过渡。

⑵脱模斜度模芯部分沿脱模方向为35ˊ~1°,模腔部分沿脱模方向取40ˊ~1°20ˊ。且顶出时顶出有效面积要大,多根顶针在顶出过程中同步性要好,顶出力均匀。

⑶模具排气为了防止在充模过程中排气不良,制品表面出现烧伤或阴阳色等。常见的排气口尺寸为0.025至0.05㎜深,4~6㎜宽。

⑷流道与浇口ABS的粘度较PS高,故须较大的圆形或梯形浇口和流道,冷流道的直径应为6~8㎜。热流道模具不适应于阻燃级ABS。大多数浇口可以选用,包括扁平形、针形,潜水口形、扇形等。

⑸原料准备ABS颗粒中水分含量超过规定值时,必须先经干燥处理才可成型。干燥温度为80~85℃2~4h.。

⑹注射温度等级不同,熔体温度也不同。

抗冲级:210℃到250℃,以240℃为佳电镀级:240℃到260℃,以250℃为佳

抗热级:230℃到270℃,以250℃为佳阻燃级:200℃到230℃,以210℃为佳

透明级:220℃到250℃,以235℃为佳增强级:220℃到260℃,模温60~95℃不同的品级,不同的使用要求,选择的成型温度有所不同。ABS成型温度除耐热级、电镀级、增强级等品级要求温度稍高,以改善其熔体充模困难或有利于电镀性能外,对阻燃级、通用级、抗冲级等则要求温度低些,以防止发生分解及物理机械性能变差。

⑺注射压力ABS与PS、PA相比流动性稍差,故需注射压力较大。但过大的注射压力易造成制品脱模困难或脱伤,以及给制品带来较大的内应力。一般对薄壁、长流程、小浇口的制品或耐热级、阻燃级要求注射压力较高,可达130~150Mpa,而对于厚壁大浇口制品只需70~100 Mpa就可以了。为了获得内应力小的制品,保压压力不宜过高。

⑻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对ABS熔体的流动性有一定影响,注射速度慢,制品会出现波纹、熔接不良等现象;而注射速度快则充模迅速,易出现排气不良、表面光洁度不佳等情况。

⑼模具温度模具温度对提高ABS制品表面光洁度,减少制品内应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模具温度高,熔体充模容易,制品表面光洁度好,内应力小,同时对制品的可电镀性有改善;但也存在成型收缩率大,成型周期长,易脱模变形等问题。

⑽ABS的共混改性ABS与PVC共混可改善其阻燃性和冲击强度。ABS和PC共混可提高ABS的负荷变形温度,其耐热性和冲击强度随着PC料含量的增加而提高。ABS 与TPU共混,既有TPU良好的抗冲击性和耐磨性,有具有ABS的刚性,综合性能好,价格低廉。

四、注意事项

⑴开机与停机在ABS料的开机或停机时,除了阻燃级有严格要求外,其它品级的ABS与大多数塑料一样,无特殊要求。阻燃ABS料在开机或停机过程中为了防止阻燃剂发生分解,要求开机时先用通用级ABS料清洗料筒。对于需作20分钟以上的停机时需用通用级ABS料清洗料筒,排空料筒内物料,并降温至100℃后停机。

⑵回收料的使用对于干净,无杂质,无分解物存在的ABS再生料,一般可以与新料混合使用,其混合比例一般不要超过新料的30%,以免影响性能。对于再生次数多或添加有着色的再生料,一般不要与新料混合使用,防止造成色差。混合后的物料,需按规定进行干燥处理后才能生产。电镀级ABS的不要用回收料。

⑶后处理除使用要求较为苛刻外通常不作后处理。消除内应力的方法是将制品放入70~80℃的干燥箱内,处理2~4h,缓慢冷却至室温。

聚丁二烯

聚丁二烯 简介 聚丁二烯(polybutadiene)是1,3-丁二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 PB。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顺式 -1,4 -聚丁二烯(又称顺丁橡胶,CBR)、反 式-1,4-聚丁二烯,以及1,2 -聚丁二烯。后者还有全同和间同立 构之分。顺式-1,4-聚丁二烯的玻璃化温度-106℃,结晶熔点3℃,晶体密度1.01g/cm3,而 1,2 -聚丁二烯的密度0.93g/cm3,玻璃化 温度-15℃,熔点 128℃(全同)和156℃(间同)。不同结构的聚丁二 烯之性能差别很大,CBR 有高弹性和低滞后性,高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拉伸时可结晶。高反式-1,4-聚丁二烯的结晶性大,回弹性差。而1, 2-聚丁二烯为非晶态,低温性能较差。聚丁二烯可用硫黄硫化,硫化时并发生顺-反异构化。对于1,4—加成的双烯类聚合物,由于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而有顺式构型与反式构型之分,如聚丁二烯有顺、反两种构型:其中顺式的1,4—聚丁二烯,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的距离较大,在常温下是一种弹性很好的橡胶;反式1,4—丁二烯分子链的结构也比较规整,容易结晶,在常温下 是弹性很差的塑料。 远程结构 丁二烯在5~50℃自由基聚合的产物以反式-1,4-结构为主,烃类溶剂中的负离子聚合时,顺式-1,4- 聚丁二烯结构占35%,四氢呋喃中聚合则主要形成1,2 -结构,以钛、钴、镍和稀土催化剂的

齐格勒-纳塔型配位聚合可得到高顺式-1,4-结构(90%~99%),钒系催化剂则能合成高反式结构,钒、铬和钼系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1,2-聚丁二烯。 聚丁二烯主要用作合成橡胶,并常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制造轮胎的胎面和胎体,此外由于耐磨性好,也用于鞋底、输送带、车辆零件等。 1,2- 聚丁二烯用于胶粘剂和密封剂。 单体的结构和性质 1,3-丁二烯的结构式为: 在常温下有两种构象:S-反式(96%)和S-顺式(4%),两种构象的转动能量为2.3千卡/摩尔。S-反式比较稳定。由于两种构象的能量差别很小,它们的异构化是不困难的。1,3-丁二烯是最简单的共轭双烯。沸点为-4.4℃(760毫米汞柱)。商品中常含少量1,2-丁二烯,在常温下用两个大气压可将丁二烯液化。贮于钢瓶时,必须加抗氧剂如叔丁基邻苯二酚或 N-苯基-β-萘胺等,以防止生成过氧化物,引起爆炸。 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丁二烯分子有两个双键,既可发生1,4加成聚合,生成顺式1,4或反式1,4聚合物;也可发生1,2聚合,其中又有全同1,2和间同1,2之分。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英文名称: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 用途:汽车配件(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收音机壳,电话手柄、大强度工具(吸尘器,头发烘干机,搅拌器,割草机等),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橇车等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燃烧鉴别方法:连续燃烧、蓝底黄火焰、黑烟、浅金盏草味 溶剂实验:环已酮可软化,芳香溶剂无作用 干燥条件:80-90℃2小时 成型收缩率:0.4-0.7% 模具温度:25-70℃(模具温度将影响塑件光洁度,温度较低则导致光洁度较低) 融化温度:210-280℃(建议温度:245℃) 成型温度:200-240℃ 注射速度:中高速度 注射压力:500-1000bar 特点: 1、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好. 2、与372有机玻璃的熔接性良好,制成双色塑件,且可表面镀铬,喷漆处理. 3、有高抗冲、高耐热、阻燃、增强、透明等级别。 4、流动性比HIPS差一点,比PMMA、PC等好,柔韧性好。 5、用途: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减磨耐磨零件,传动零件和电讯零件. 6、同PVC(聚氯乙烯)一样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成型特性: 1.无定形料,流动性中等,吸湿大,必须充分干燥,表面要求光泽的塑件须长时间预热干燥80-90度,3小时. 2.宜取高料温,高模温,但料温过高易分解(分解温度为>270度).对精度较高的塑件,模温宜取50-60度,对高光泽.耐热塑件,模温宜取60-80度. 3、如需解决夹水纹,需提高材料的流动性,采取高料温、高模温,或者改变入水位等方法。 4、如成形耐热级或阻燃级材料,生产3-7天后模具表面会残存塑料分解物,导致模具表面发亮,需对模具及时进行清理,同时模具表面需增加排气位置。

丁二烯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丁二烯理化性质与质量指标 1.1 丁二烯的基本概况 产品名称:1,3-丁二烯;别名:二乙烯、丁间二烯、乙烯基乙烯; 英文名称:1,3-butadiene; 英文别名:Biethylene、Erythrene、Vinylethylene。 分子式: C4H6或H2CCHCHCH2 分子量:54.09 CAS 登录号:106-99-0 图1.1 丁二烯结构式 丁二烯通常指1, 3-丁二烯,又称乙烯基乙烯,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是C4馏分中最重要的组分之一,在石油化工烯烃原料中的地位仅次于乙烯和丙烯。 丁二烯分子式为C4H6,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扼二烯,可以发生取代、加成、环化和聚合等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可以合成聚丁二烯橡胶(BR)、丁苯橡胶(SBR)、丁腈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ABS )树脂等多种产品,此外还可用于生产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1,4-丁二醇等有机化工产品以及用作粘接剂、汽油添加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1.2 丁二烯的理化性质 丁二烯又称丁间二烯,分子式C4H6,分子量54.09。在常温下为无色、有芳香味、有毒气体,是一种极易液化的无色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稍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0.38%。易溶于丙酮、苯等有机溶剂,易聚合,有氧存在下更易聚合。蒸汽密度为1.9kg/m3;相对密度0.6211(在20℃下的液体);溶点 -139℃;沸点-4.41℃;自燃点414℃;蒸汽压101.3Kpa(-4.5℃);闪点-76℃; 冰点-108.9℃;易燃;爆炸极限2.16~11.47℃(体积)。 表1.1 丁二烯的理化性质表 项目指标项目指标 熔点(101.325kPa):-l08.9℃沸点(101.325kPa):-4.4℃ 液体密度(-4.4℃,101.325kPa):650.4kg/m3 气体密度(101.325kPa,0℃): 2.428kg/m3 相对密度(101.325kPa,20℃,空气=1): 1.878 比容(21.1℃,101.325kPa):0.4306m3/kg 气液容积比(15℃,100kPa):279l/l 饱和蒸气压(kPa):245.27(21℃) 临界温度:l52.0~C 临界压力:4327kPa 临界密度:245kg/m3 熔化热(—108.9℃)):147.62kJ/kg 气化热AHv(—4.6℃):416.06kJ/kg 比热比:Cp/Cv=1.113 比热容(气体,101.325kPa,25℃):CP=1.518kJ/(kg·K) Cv=1.364kJ/(kg·K) 蒸 气 压 (—40℃):19.77kPa (0℃):l19.82kPa (液体,—28.2℃): 2.055kJ/(kg·K) (40℃):434.36kPa 导热系数(气体,101.325kPa,25℃):0.01569W/(m·K) 表面张力(一40℃):20.7mN/m (液体,一40℃):0.1548W/(m·K) 燃点:417.8℃ 粘度(气体,101.325kPa,20℃):0.00754mPa·s 折射率(液体,一25℃): 1.4292 燃烧界限(空气中,20℃,100kPa):2%~11.5%(体积) 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2770℃ 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速度: 3.64m/s 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速度:0.5 m/s 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2357℃ 丁二烯化学结构与其他单烯烃不同,碳碳双键具有共轭效应,这就决定了它

丁二烯聚合类型及部分事故案例

在丁二烯生产装置中,丁二烯聚合物种类主要有: 1.1 丁二烯二聚物丁二烯受热会发生二聚反应,生成4一乙烯基环己烯。其反应速度取决于温度,且为放热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该化学反应在萃取精馏系统及普通精馏系统均可发生。 1.2 丁二烯热聚物1,3-丁二烯的分子具有共轭双健结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然而它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称的,较难激化成活性聚合基,但在高温环境中,只要有足够热能,1,3-丁二烯的分子 的双健是能够打开成为双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 该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萃取精馏系统及一二汽提系统。 1.3 丁二烯端基聚合物如上所述,1,3-丁二烯的分子具有共轭双健结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然而它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称的,较难激化成活性聚合基,在较低的温度和没有引发剂的作用,聚合的速度极慢,且聚合产物大多是分子量较小的丁二烯二聚物。图2为聚合速率与温度关系图,图3为聚合速率与引发剂关系图。在引发剂作用下,操作温度足够高,就能激活1,3-丁二烯取代基,使其按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形成端基聚合物。聚合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

1.3.1 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形成 1,3-丁二烯与系统中的氧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自聚物。这种过氧化自聚物是一种淡黄色油状物质,密度大,易沉积于设备、管线死角上。 2.3.2 自由基的形成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极不稳定,在加热的情况下可断裂成活性自由基。 1.3.3 丁二烯游离基链增长活性自由基与丁二烯分子作用, 按线性方向形成爆米花状端基聚合物 这过程为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快;自由基不断转移,使链不断增长,聚合物分子快速增大,体积急剧膨胀。由于为放热反应,造成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产生爆炸。端基聚合特点是反应速度快、生成物体积大,破坏力极强,是堵塞设备、造成设备损毁、酿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丁二

丁二烯装置聚合物分析及其影响

丁二烯装置聚合物分析及其影响 摘要:本文讨论了丁二烯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聚合物种类及其危害,主要目的是学习、探究和交流,为装置优化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丁二烯聚合物 一、概述 目前我国丁二烯抽提装置一般可分为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和乙腈法(CAN法)。由于丁二烯化学性质很活泼,所以在储运及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聚合,会缩短装置的运行周期,使装置的非计划性停工次数增加,同时会降低产量、增加能耗、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会给安全环保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丁二烯装置中聚合物的种类及其影响。 二、丁二烯自聚物的产生及影响因素 丁二烯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在高温下极易由两个丁二烯分子聚合形成环状化合物丁二烯二聚体。当系统中有氧存在时,丁二烯首先被氧化成淡黄色或深褐色的油状物质丁二烯过氧化物,不易沉淀,然后自催化迅速自聚成丁二烯过氧化物自聚物;同时,由于氧、铁锈等物质的存在,也促进了自聚物的生成。丁二烯过氧化物自聚物在常温下是不分解的,但是在高温或者在光照、撞击、摩擦时会发生分解或者爆炸。过氧化物自聚物产生的游离基又可能会引发丁二烯的聚合,最后生成爆米花状的端聚物,丁二烯端聚物是一种高度交联的树脂状聚合物,不易溶于水。丁二烯自由基进一步与丁二烯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最终生成丁二烯端基聚合物。系统中的氧、过氧化物、铁锈是导致端聚物形成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丁二烯的端基聚合物的生成还与丁二烯的纯度、温度、压力、阻聚剂加入量以及设备是否存在死角等因素有关。该端聚物一旦形成,就会以此为中心发生链增长,自身支化蔓延,不易终止,迅速堵塞设备、管线,甚至破坏设备。因此,控制丁二烯端聚物首先要从预防过氧化物开始,要适时定点加入阻聚剂,消除过氧键活性基团诱发因素,制定和完善防止丁二烯聚合物爆炸的各项工艺和安全措施。 三、聚合物的种类划分 丁二烯聚合物表现形式主要为二聚物,过氧化物自聚物,海绵状聚合物,橡胶状聚合物,爆米花状聚合物。 1.丁二烯二聚物的化学名称是乙烯基环己烯(DPC)。 常温下,丁二烯二聚体为油状液体,沸点在116度,可与丁二烯任何比例混溶,但是在高温下,它能变成油状聚合物,呈黑色或暗褐色,受热时具有高粘性。常温下固化变硬、性脆,受力易碎。在装置正常操作条件下,丁二烯二聚体不会进一步聚合生成高分子物质,只是消耗有效组分丁二烯,对装置操作及安全不会造成影响,可在溶剂再生系统脱除。丁二烯二聚体是丁二烯的热聚合物,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反应速率取决于温度,且为放热反应,并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 2.丁二烯过氧化物自聚物 丁二烯在常温下与空气接触时,能生成有剧烈爆炸危险的过氧化合物,丁二烯过氧化物可进一步形成丁二烯过氧化聚合,并可引发形成危险性极大的丁二烯端聚物。丁二烯过氧化自聚反应为自催化反应,聚合物是一种淡黄色油状物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 ABS塑料是由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组分接枝共聚而成的三元共聚物。俗称超不碎胶。 由于三种单体在配比组合上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ABS的多种性能,如丙烯腈含量的增加可改善ABS的耐油性和耐化学性;丁二烯的增加可提高ABS的冲击韧性;而苯乙烯则可提供良好的加工性能。现今ABS生产牌号规格众多,性能用途各异,如通用级、抗冲级、高抗冲级、耐寒级、电镀级、阻燃级、增强级、抗热级、透明级、易加工级等品级的ABS。 一、工艺特性 ABS属于无定形聚合物,无明显熔点,成型后无结晶,成型收缩率为0.3%~0.8%。工艺参数需根据原料的不同牌号和品级制定。在成型过程中,ABS稳定性较好,不易出现降解或分解。但温度过高时,聚合物中橡胶相有破坏的倾向。通常ABS开始出现分解的温度是270℃,但在250℃左右聚合物就开始变色。ABS的粘度适中,其流动性比PS、PA、PE、PP等要差,但比UPVC、PC要好,相当于高抗冲PS的流动性能,且熔体的冷却固化速度较快。ABS的熔体流动性与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有关,对剪切速率更为敏感。ABS中组分不同,吸水性有所差异,其范围在0.2%~0.8%之间,成型时如果聚合物中含有水分,制品上就会出现斑痕、云纹、气泡等缺陷,因此成型前需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降到0.2%以下。 二、注塑设备 对于ABS,用普通螺杆即可成型,大机用中小型螺杆更佳。射咀可用敞开式通用射咀,射咀直径通常为螺杆外径的1/15左右。 对于阻燃级ABS,要求设备镀硬铬(如螺杆、料筒、射咀等部位),并要求温控系统工作灵敏。 三、制品与模具 ⑴制品的壁厚ABS制品的壁厚通常在1.5~4.5㎜之间选取,还要注意壁厚的均匀性,要求不要相差太大,对于制作电镀处理的制品其表面要平整,避免凹凸,因为这些部位的静电作用易粘附尘埃难以去除,使镀层的附着性变差。此外还应避免尖角的存在,以防应力集中,因此要求转角,厚薄连接处等部位采用圆弧过渡。 ⑵脱模斜度模芯部分沿脱模方向为35ˊ~1°,模腔部分沿脱模方向取40ˊ~1°20ˊ。且顶出时顶出有效面积要大,多根顶针在顶出过程中同步性要好,顶出力均匀。 ⑶模具排气为了防止在充模过程中排气不良,制品表面出现烧伤或阴阳色等。常见的排气口尺寸为0.025至0.05㎜深,4~6㎜宽。 ⑷流道与浇口ABS的粘度较PS高,故须较大的圆形或梯形浇口和流道,冷流道的直径应为6~8㎜。热流道模具不适应于阻燃级ABS。大多数浇口可以选用,包括扁平形、针形,潜水口形、扇形等。

常见聚合物材料缩写对照表

常见聚合物材料缩写对照表(中译名)作者:岳占国 英文简称英文全称中文全称 ABA Acrylonitrile-butadiene-acrylate 丙烯腈/丁二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BS 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ES Acrylonitrile-ethylene-styrene 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 AMMA Acrylonitrile/methyl Methacrylate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RP Aromatic polyester 聚芳香酯 AS Acrylonitrile-styrene resin 丙烯腈-苯乙烯树脂 ASA Acrylonitrile-styrene-acrylate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CA Cellulose acetate 醋酸纤维塑料 CAB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 醋酸-丁酸纤维素塑料 CAP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醋酸-丙酸纤维素 CE “Cellulose plastics, general” 通用纤维素塑料 CF Cresol-formaldehyde 甲酚-甲醛树脂 CMC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羧甲基纤维素 CN Cellulose nitrate 硝酸纤维素 CP Cellulose propionate 丙酸纤维素 CPE Chlorinated polyethylene 氯化聚乙烯 CPVC Chlorinated poly(vinyl chloride) 氯化聚氯乙烯 CS Casein 酪蛋白 CTA Cellulose triacetate 三醋酸纤维素 EC Ethyl cellulose 乙烷纤维素 EEA Ethylene/ethyl acrylate 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EMA Ethylene/methacrylic acid 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EP “Epoxy, epoxide” 环氧树脂 EPD Ethylene-propylene-diene 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 EPM Ethylene-propylene polymer 乙烯-丙烯共聚物 EPS Expanded polystyrene 发泡聚苯乙烯 ETFE 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EVA Ethylene/vinyl acetate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L Ethylene-vinyl alcohol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FEP Perfluoro(ethylene-propylene) 全氟(乙烯-丙烯)塑料 FF Furan formaldehyde 呋喃甲醛 HDPE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高密度聚乙烯塑料 HIPS High impact polystyrene 高冲聚苯乙烯 IPS Impact-resistant polystyre ne 耐冲击聚苯乙烯 LCP Liquid crystal polymer 液晶聚合物 LDPE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plastics 低密度聚乙烯塑料 LLDPE Linear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线性低密聚乙烯 LMDPE Linear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线性中密聚乙烯 MBS Methacrylate-butadiene-styrene 甲基丙烯酸-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C Methyl cellulose 甲基纤维素 MDPE Medium-density polyethylene 中密聚乙烯 MF Melamine-formaldehyde resin 密胺-甲醛树脂

苯乙烯及其聚合物

聚苯乙烯及共聚物概述 2006-10-13 14:16:03 【文章字体:大中小】打印收藏关闭 抗冲聚苯乙烯采用苯乙烯与橡胶进行接枝共聚的方法生产。得到的产品由分散的橡胶相及连续PS相组成,橡胶的引入使PS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提高。为了使HIPS 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所用橡胶的玻璃化温度必须低于-50℃。聚丁二烯橡胶(玻璃化温度-80℃)是苯乙烯塑料最常用的抗冲改性剂,烯丙基氢原子和弱活性的双键可以提供理想的接枝和交联度。也有使用其他橡胶如丙烯酸酯橡胶、乙烯-丙烯-二烯烃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等的报道,但是由于这些橡胶的化学活性较低、玻璃化温度不合适等因素还未完全实现工业化。 SAN树脂由苯乙烯和丙烯腈嵌段共聚而成,聚合工艺可为乳液法,悬浮法和本体法。共聚物中丙烯腈的含量在15%左右,ABS树脂的制备工艺是先浮液法制备不同粒径的聚丁二烯胶乳,然后再于乳液中进行苯乙烯-丙烯睛嵌段共聚,同时接枝共聚聚丁二烯胶粒,之后三元共聚物再和SAN聚合物共混而成,由于共混物SAN分别可用乳液法,悬浮法,本体法制备,因此用SAN和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共混而成的ABS 树脂的制备工艺,则分别称为乳液接枝乳液SAN共混工艺,乳液接枝悬浮SAN共混工艺,乳液接枝本体SAN共混工艺。 产品应用 聚苯乙烯及其共聚合物可用于通用塑料也可用于工程塑料,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器械部件、建筑、医疗等领域,其中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可用于制造容器的器皿,玩具、小型器具,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用做强度发泡材料,间规聚苯乙烯(SPS)用做电子电器部件,汽车部件、医疗器械、汽车冷却泵的叶片,超薄电容器膜;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主要用于制造冰箱内箱体,汽车内部件、器具外壳、电器部件、游乐型车、帐篷;苯乙烯-丙烯酸腈共聚物(SAN)主要用于制造耐油、耐化学的器具。 研发趋势 聚苯乙烯共聚物除ABS和SAN外,还有一些其他共聚物有工业应用价值。这些共聚物是: 1.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嵌段共聚物,称为K树脂,由丁基锂引发阴离子聚合而成,其中丁二烯含量约为25%。K树脂透明度好,抗冲击好,耐酸碱,价格低,加工性能

丁二烯的安全储运

丁二烯的安全储运 摘要:众所周知,丁二烯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到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着火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作为液化气的一种组成成分,在处置和储存过程中,经常发生自聚,产生聚合物,因此搞好丁二烯的安全储运至关重要。 关键词:丁二烯;过氧化物;储运;安全储运 1.丁二烯易产生的几种有害物质及抑制方法 1.1二聚物 1.1.1二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安全特性及生成机理 二聚物指的是:4-乙烯基环己烯,是一种粘滞性的、可流动的、非常容易爆炸的液体,有强烈的甜芳香味,颜色由无色到淡黄色。液态和气态均可引发爆炸,可形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可致癌,二聚物对聚合反应有影响,是通过两个丁二烯分子不可避免地交连生成,它的生成速度受温度和储存时间的影响,与加阻聚剂多少无关。 1.1.2二聚物的抑制方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已知的化学抑制剂。为减少二聚物的生成,要求丁二烯在适宜的低温和短时间储存。如果长时间储存,丁二烯应在25℃以下。贮罐的含氧量要在0.3%以下,液相含氧量要小于6mg/L,过氧化物应小于10ml/L,并加入30-50mg/L,TBC阻聚剂和木焦油。储存系统应保温并防止日晒。 1.2丁二烯过氧化物 1.2.1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安全特性 丁二烯过氧化物由-C4H6-和-O-O-单元组成,其组成为(C4H602)n,分子量在1000-2000,是一种粘滞的、浅黄色、糖浆状、可流动的液体,相对密度比液体丁二烯重,几乎不溶于液体丁二烯,但可溶于苯和苯乙烯中,对热敏感,可引发聚合。由于丁二烯过氧化物在液体丁二烯中可沉积分层为两相,过氧化物的量累计具有潜在的危险。极不稳定,受低热、摩擦、震动或与氧化物接触时,极易发生爆炸。 1.2.2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主要与丁二烯接触的氧的量和温度有关。丁二烯过氧化聚合物的生成是游离基型反应,氧与丁二烯反应生成过氧化单体,溶于丁二烯中,游离基反应可导致聚合形成油状或糖浆状过氧化聚合物。丁二烯的氧化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分解速度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温度高于7l℃时,分解速度大于氧化速度,所以过氧化聚合物难以积累。当温度低于27℃时,丁二烯过氧化聚合物相当稳定,不易爆炸分解,但很容易积累增多。当温度低于20-27℃时,氧化速度迅速降低,但氧在丁二烯中的溶解速度迅速增加,所以,在低温下,只要有足够的氧存在,丁二烯仍可能形成爆炸性的过氧化聚合物。铁离子存在可催化过氧化物的生成反应。 1.2.3丁二烯过氧化物的抑制方法 防止接触并彻底除净与丁二烯中的氧是最有效的办法。一般丁二烯工厂在储存系统中控制氧含量在0.1%以内。在生产装置上要排除系统中的氧,用99.9%的氮气置换,使系统中的氧含量在0.1%以下;装置开工或贮罐投用前应先除锈;若只控制氧含量在0.1%以下,是不足以完全抑制过氧化聚合物生成的,但要求控制更低的氧比较困难,还需要向贮罐或装置中,连续或预置抗氧剂,一般推荐使用TBC、NaN0:、木焦油。近年来,逐步过渡使用二乙基羟胺;定期对生产系统和回收系统的丁二烯过氧化物进行彻底破坏和清除,所采用的办法是用0.5%左右的硫酸亚铁溶液在80-90℃蒸煮24小时以上,也可用NaNO:水溶液浸泡1-2天进行清理;减少停留时间,减少设备、管线死角;尽量降温降压操作,丁二烯储存温度要低于27℃;及时停工;丁二烯的贮罐和其它容器管道,每年至少彻底清理一次。

丁二烯的安全储运(最新版)

丁二烯的安全储运(最新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56

丁二烯的安全储运(最新版) 摘要:众所周知,丁二烯的闪点低、引燃能量小、爆炸下限低、爆炸范围大,遇到火源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着火事故,也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它作为液化气的一种组成成分,在处置和储存过程中,经常发生自聚,产生聚合物,因此搞好丁二烯的安全储运至关重要。 关键词:丁二烯;过氧化物;储运;安全储运 1.丁二烯易产生的几种有害物质及抑制方法 1.1二聚物 1.1.1二聚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安全特性及生成机理 二聚物指的是:4-乙烯基环己烯,是一种粘滞性的、可流动的、非常容易爆炸的液体,有强烈的甜芳香味,颜色由无色到淡黄色。液态和气态均可引发爆炸,可形成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可致癌,二

聚物对聚合反应有影响,是通过两个丁二烯分子不可避免地交连生成,它的生成速度受温度和储存时间的影响,与加阻聚剂多少无关。 1.1.2二聚物的抑制方法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已知的化学抑制剂。为减少二聚物的生成,要求丁二烯在适宜的低温和短时间储存。如果长时间储存,丁二烯应在25℃以下。贮罐的含氧量要在0.3%以下,液相含氧量要小于 6mg/L,过氧化物应小于10ml/L,并加入30-50mg/L,TBC阻聚剂和木焦油。储存系统应保温并防止日晒。 1.2丁二烯过氧化物 1.2.1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安全特性 丁二烯过氧化物由-C4H6-和-O-O-单元组成,其组成为 (C4H602)n,分子量在1000-2000,是一种粘滞的、浅黄色、糖浆状、可流动的液体,相对密度比液体丁二烯重,几乎不溶于液体丁二烯,但可溶于苯和苯乙烯中,对热敏感,可引发聚合。由于丁二烯过氧化物在液体丁二烯中可沉积分层为两相,过氧化物的量累计具有潜在的危险。极不稳定,受低热、摩擦、震动或与氧化物接触时,极

台湾奇美ABS PA-757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PA-757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ABS 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三种单体相对含量可任意变化,制成各种树脂。ABS 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A使其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B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S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并改善电性能。因此ABS 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坚韧、质硬、刚性”材料。 ABS PA-757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产品性能 参数 性能参数数值/单位测试条件/标准 熔体流动速率 1.8 g /10min ASTM D-1238200℃5kg 熔体流动速率22 g /10min ISO1133200℃10kg 引张强度480 kg/cm2ASTM D-638 弯曲强度790 kg/c㎡ASTM D-790 IZOD冲击强度20 kg·cm/cm ASTM D-2561/8" IZOD冲击强度18 kg·cm/cm ASTM D-2561/4〃 洛氏硬度116 R ASTM D-785 伸长率20 % ASTM D-790

比重 1.05 23℃/23℃ASTM D-792 维卡软化点105(221) ℃(℉) ASTM D-1525 热变形温度99(210) °C(°F) ASTM D-648 热变形温度88(190) °C(°F) ASTM D-648 弯曲弹性率 2.7 104kg/cm2ASTM D-790 燃烧性1/16"HB Class File NO.E196075 产品说明 白色、高光泽、高刚性 用途:电视机前壳/ 复印机外壳/ 电话机壳/ 化妆品盒/ 轮胎盖 总体描述: 材料状态:流通,正常 特性:高光泽;高刚性 用途:小家电;汽车领域的应用 加工方法:注塑 外观:白色 形态:粒子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概述

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概述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称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简称ABS(以下统称为ABS)。ABS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结晶性树脂。ABS为使用最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 ABS的生产方法很多,可分为掺合法、接技法、联用法和接技-掺合法四大类,约十一种制备工艺。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乳液法,当前最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是乳液接技掺合法。ABS通过改变三种单体的比例和采用的不同聚合方法,可制得各种规格的产品,其结构有以弹性体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和以树脂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一般三种单体的比例范围大致为丙烯腈25%~35%、丁二烯25%~30%和苯乙烯40%~50%。 ABS树脂的结构,有以弹性体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和以坚硬的AS树脂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或以橡胶弹性体和坚硬的AS树脂为混合物。这样,不同的结构就显示不同的性能,弹性体显示出橡胶的韧性,坚硬的AS树脂显示出刚性,可得到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和特殊型等几个品种。具体讲,随橡胶成分B的含量(一般为5~30%)增加,树脂的弹性和抗冲击性就增加;但抗拉强度、流动性、耐候性等则下降。树脂组分AS的分量(一般为70~95%)含量增大,则可提高表面光泽、机械强度、耐候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电性能、加工性能等好些,而冲击强度等则要下降。树脂组分中A与B的比例分别为30~35%/80~65%。 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特性与应用 1、ABS的特性 由于具有三种组分,而赋予了其很好的性能:丙烯腈赋予ABS树脂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性、一定的刚性和硬度;丁二烯使其韧性、冲击性和耐寒性有所提高;苯乙烯使其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光泽,并呈现良好的加工特性。 大部分ABS树脂是无毒的,不透水,但略透水蒸汽,吸水率低,试样在室温浸水一年吸水率不超过1%,而物理性能不起变化。ABS树脂制品的表面可以抛光,能得到高度光泽的制品。 ABS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和机械性能,极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ABS树脂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熔融温度在217~237℃,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 2、ABS的应用 ABS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所以其应用相当的之泛。 ABS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器仪表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常作齿轮、汽车配件、挡泥板、扶手、冰箱内衬、叶片、轴承、把手、管道、接头、仪表壳、仪表板、盘、安全帽等;在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广阔,如电视机、收录机、冰箱、冷柜、洗机衣、空调机、吸尘器和各种小家电器材日用品有鞋、包、各种旅行箱、办公设备、玩具及各种容器等;低发泡的ABS能代替木材,适合作建材、家具和家庭用品。电镀制品常作为金属代用品,如栅条、散热器、车轮罩等配件以及铭牌、装饰件等。 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成型加工 ABS树脂是无定形非结晶性聚合物,具有聚苯乙烯那样良好的成型加工性。 ABS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挤塑、压延、吹塑、发泡和真空成型的一般的工艺加工,还可用冷成型法加工。一般常用的是注塑成型。 由于ABS在空气中的吸湿性较强,在注塑成型前必须先进行预备干燥,需将树脂在70~80℃预干燥4h上,注塑温度200~230℃(尽可能不超过250℃,以免树脂降解),压力为70~90MPa,

丁二烯聚合类型及部分事故案例

丁二烯聚合类型及部 分事故案例 --------------------------------------------------------------------------作者: 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

在丁二烯生产装置中,丁二烯聚合物种类主要有: 1.1 丁二烯二聚物丁二烯受热会发生二聚反应,生成4一乙烯基环己烯。其反应速度取决于温度,且为放热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该化学反应在萃取精馏系统及普通精馏系统均可发生。 1.2 丁二烯热聚物 1,3-丁二烯的分子具有共轭双健结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然而它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称的,较难激化成活性聚合基,但在高温环境中,只要有足够热能,1,3-丁二烯的分子 的双健是能够打开成为双自由基,从而引发聚合。 该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萃取精馏系统及一二汽提系统。 1.3 丁二烯端基聚合物如上所述,1,3-丁二烯的分子具有共轭双健结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然而它的分子空间结构是对称的,较难激化成活性聚合基,在较低的温度和没有引发剂的作用,聚合的速度极慢,且聚合产物大多是分子量较小的丁二烯二聚物。图2为聚合速率与温度关系图,图3为聚合速率与引发剂关系图。在引发剂作用下,操作温度足够高,就能激活1,3-丁二烯取代基,使其按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形成端基聚合物。聚合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

1.3.1 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形成 1,3-丁二烯与系统中的氧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自聚物。这种过氧化自聚物是一种淡黄色油状物质,密度大,易沉积于设备、管线死角上。 2.3.2 自由基的形成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极不稳定,在加热的情况下可断裂成活性自由基。 1.3.3 丁二烯游离基链增长活性自由基与丁二烯分子作用, 按线性方向形成爆米花状端基聚合物 这过程为放热反应,反应速度快;自由基不断转移,使链不断增长,聚合物分子快速增大,体积急剧膨胀。由于为放热反应,造成局部温度急剧上升,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时产生爆炸。端基聚合特点是反应速度快、生成物体积大,破坏力极

镇江奇美ABS D-190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ABS D-190产品规格及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性能项目试验条件[状态] 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数据单位基本性能熔融指数200℃5,000g ASTM D-1238 2.1 g/10min 物理性能成型收缩率23℃(73°F)ASTM D-955 - % 比重23℃(73°F)ASTMD-792 - 23/23℃ 机械性能洛氏硬度23℃(73°F)ASTM D-785 112.3 Mscale 抗折强度23℃(73°F)ASTM D-790 827.7 Kg-cm 抗折系数23℃(73°F)ASTM D-790 26102 Kg-cm 抗张强度23℃(73°F)ASTM D-638 486.4 Kg-cm 冲击强度 1/4“bar,23℃(73°F)ASTM D-256 15.7 Kg-cm/cm 1/8“bar,23℃(73°F)ASTM D-256 - Kg-cm/cm 热性能 热变形温度18.6kg/cm ASTM D-648 90.5 ℃°F 燃烧性UL-94 - 奇美ABS塑料D-190的用途及加工建议条件 奇美D-190属于一般級ABS塑料,具有高光泽性、超高刚性、特佳弯曲强 度的特性,主要用于制造电话机外壳、灯座、玩具、办公室用品、时钟外壳、家电按钮等,其加工建议条件有三个方面,下面进行详细介绍:一般级ABS塑料D-190的加工建议条件: 一、ABS塑料D-190干燥:80℃,2-3小时,依据以下变数而变:湿度、回收料比例、储存条件。

二、射出机套筒设定温度最高230℃,最低190℃; 三、模具温度30-70℃,依据以下变数而变:制品的厚度、尺寸、浇口及流道系统。 注意事项:生产及操作时避免树脂接触到灰尘及杂物;在射出周期中勿将热熔脂(ABS塑料D-190)长期停留在加热管中;热流道的系统温度不可超过240℃以避免ABS塑料D-190劣化。

AS-丙烯腈共聚物

AS-丙烯腈共聚物 AS,亦称SAN,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比聚苯乙烯有更高的冲击强度和优良的耐热性,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如它能很好地耐某些使聚苯乙烯应力开裂的烃类。而弹性模量是现有热塑性塑料中较高的一种。 AS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体,不易产生内应力开裂。透明度很高,其软化温度和搞冲击强度比PS高。物化性能 SAN(AS)具有很强的承受载荷的能力、抗化学反应能力、抗热变形特性和几何稳定性。SAN(AS)中加入玻璃纤维添加剂可以增加强度和抗热变形能力,减小热膨胀系数。SAN(AS)的维卡软化温度约为110℃(即可装水100℃无发生变化)。载荷下挠曲变形温度约为100℃。SAN(AS)的收缩率约为0.3-0.7%。SAN(AS)是一种坚硬、透明的材料。苯乙烯成份使SAN(AS)坚硬、透明并易于加工;丙烯腈成份使SAN(AS)具有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注塑工艺AS的加工温度一般在200-250℃为宜。该料易吸湿,加工前需干燥一小时以上,其流动性比PS稍差一点,故注射压力亦略高一些。干燥处理如果储存不适当,SAN(AS)有一些吸湿特性。建议的干燥条件为80℃、2-4小时。熔化温度 200-270℃。如果加工厚壁制品,可以使用低于下限的熔化温度。 模具温度 40-80℃。对于增强型材料,模具温度不要超过60℃。冷却系统必须很好地进行设计,因为模具温度将直接影响制品的外观、收缩率和弯曲。 注射压力 350-130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高速注射 流道和浇口所有常规的浇口都可以使用。浇口尺寸必须很恰当,以避免产生条纹、煳斑和空隙。 应用范围 电气(插座、壳体等),日用商品(厨房器械,冰箱装置,电视机底座,卡带盒等),汽车工业(车头灯盒、反光境、仪表盘等),家庭用品(餐具、食品刀具等),化装品包装等。广泛用于制作耐油、耐热、耐化学药品的工业制品,以及仪表板、仪表框、罩壳、电池盒、接线盒、多种开关及按规等。 常见问题 溢料飞边、气泡、缩痕、熔接痕、烧焦及黑纹、银丝及斑纹、表面划痕、表面雾状及花纹、烧焦变色及杂质、烧黑、光泽不良、龟裂泛白、颜色不均、脆弱、分层剥离、翘曲变形、脱模不良、模具严重腐蚀。

聚丁二烯

聚丁二烯 1,3-丁二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B。随所用催化剂、聚合方法和聚合条件的不同而生成各种不同结构的聚丁二烯,如顺-1,4-聚丁二烯(见彩图)、反-1,4-聚丁二烯、1,2-聚丁二烯,以及顺-1,4、反-1,4和1,2三者混杂结构的聚丁二烯。顺-1,-4聚丁二烯(简称顺丁橡胶,英文缩写为CBR)和混杂结构的聚丁二烯是合成橡胶,称为丁二烯橡胶BR,而1,2-聚丁二烯主要用作胶粘剂和密封剂。 简介 聚丁二烯 polybutadiene 1,3-丁二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 PB。按结构不同可分为顺式-1,4 -聚丁二烯(又称顺丁橡胶,CBR )、反式-1,4-聚丁二烯,以及1,2 -聚丁二烯。后者还有全同和间同立构之分。顺式-1,4-聚丁二 聚丁二烯 烯的玻璃化温度-106℃,结晶熔点3℃,晶体密度1.01克/厘米3,而 1, 2 -聚丁二烯的密度0.93克/厘米3,玻璃化温度-15℃,熔点128℃(全 同)和156℃ (间同)。不同结构的聚丁二烯之性能差别很大,CBR 有高弹性和低滞后性,高抗拉强度和耐磨性,拉伸时可结晶。高反式-1,4-聚丁二烯的结晶性大,回弹性差。而1,2-聚丁二烯为非晶态,低温性能较差。聚丁二烯可用硫黄硫化,硫化时并发生顺-反异构化。对于1,4—加成的双烯类聚合物,由于内双键上的基团在双键两侧排列的方式不同而有顺式构型与反式构型之分,如聚丁二烯有顺、反两种构型:其中顺式的1,4—聚丁二烯,分子链与分子链之间的距离较大,在常温下是一种弹性很好的橡胶;反式1,4—丁二烯分子链的结构也比较规整,容易结晶,在常温下是弹性很差的塑料。

远程结构 丁二烯在5~50℃自由基聚合的产物以反式-1,4-结构为主,烃类溶剂中的负离子聚合时,顺式-1,4- 聚丁二烯 结构占35%,四氢呋喃中聚合则主要形成1,2 -结构,以钛、钴、镍和稀 土催化剂的齐格勒-纳塔型配位聚合可得到高顺式-1,4-结构(90%~99%),钒系催化剂则能合成高反式结构,钒、铬和钼系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得到1,2-聚丁二烯。 聚丁二烯主要用作合成橡胶,并常与天然橡胶、丁苯橡胶并用,制造 轮胎的胎面和胎体,此外由于耐磨性好,也用于鞋底、输送带、车辆零件等。1,2- 聚丁二烯用于胶粘剂和密封剂。 单体的结构和性质 1,3-丁二烯的结构式为: 公式 , 公式

丁二烯 丙烯腈共聚物(NBR)

读书报告 题目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NBR)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评阅同学 日期

目录 目录 (i) 1前言 (1) 1.1丁腈橡胶的发展概述 (1) 2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合物的合成(及固化) (3) 2.1丁腈橡胶的制备 (3) 2.2丁腈橡胶的配方设计 (4) 2.3丁腈橡胶的选择 (5) 2.4丁腈橡胶的硫化体系 (5) 3丁腈橡胶结构与性能特点、主要用途; (7) 3.1结构与性能特点 (7) 3.1.1丁腈橡胶的结构 (7) 3.1.2丁腈橡胶的性能特点 (9) 3.2主要用途 (10) 3.2.1主要用途 (10) 3.2.2丁腈橡胶的并用 (11) 4丁腈橡胶的成型加工 (12) 4.1丁腈橡胶的加工工艺性能 (12) 4.2丁腈橡胶的成型加工 (12) 4.2.1丁腈橡胶的塑炼工艺 (12) 4.2.2丁腈橡胶的混炼工艺 (12) 4.2.3丁脂橡胶的压延工艺 (13) 4.2.4丁腈橡胶的压出工艺 (13) 4.2.5成型用机械及模具丁腈橡胶模型制品的成型工艺 (14) 4.3丁腈橡胶聚合工艺的改进 (14) 5丁腈橡胶的改性 (15) 5.1丁腈橡胶的基本特性 (15) 5.2丁腈橡胶的化学改性 (15) 5.2.1氢化丁腈橡胶 (15) 5.2.2羧基丁腈橡胶粉 (15) 5.3丁腈橡胶的共混改性 (16) 5.3.1NBR/PVC硫化胶 (16) 5.3.2NBR/HNBR共混橡胶 (16) 参考文献 (17)

1 前言 丁二烯一丙烯腈橡胶又称丁腈橡胶,简称NBR,平均分子量70万左右。灰白色至浅黄色块状或粉状固体,相对密度0.95~1.0。 CH2CH CH CH2 CH2CH3 n m CN 丙烯腈含量为26%的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Tg=一52℃,脆化温度Tb=一47℃,而丙烯腈含量为40%的丁腈橡胶玻璃化温度Tg=一22℃。溶解度参数δ=8.9~9.9,溶于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氯苯、甲乙酮等。丁腈橡胶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其耐油性仅次于聚硫橡胶和氟橡胶,并且具有的耐磨性和气密性。 丁腈橡胶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的合成橡胶之一,目前,已有十几个厂家进行生产。据不完全统计,生产的品种和牌号大约有200多种。1972年世界丁腈橡胶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5万吨。 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制造油管、油封、垫圈、油箱以及与油接触的工业制品。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制作贮槽衬里、胶辊、印刷胶版、纺织胶圈、耐油胶布和胶鞋、结构件胶粘剂等以及耐热的橡胶零部件。它与聚氯乙烯和酚醛树脂有非常好的相溶性,所以又常常与树脂并用来加以便用。 丁腈橡胶的缺点是不耐臭氧及芳香族、卤代烃、酮及酯类溶剂,不宜做绝缘材料。耐热性优于丁苯橡胶、氯丁橡胶,可在120℃长期工作。气密性仅次于丁基橡胶。丁腈橡胶的性能受丙烯腈含量影响,随着丙烯腈含量增加,拉伸强度、耐热性、耐油性、气密性、硬度提高,但弹性、耐寒性降低。丁腈橡胶耐臭氧性能和电绝缘性能不佳。耐水性较好。丁腈橡胶主要用于制作耐油制品,如耐油管、胶带、橡胶隔膜和大型油囊等,常用于制作各类耐油模压制品,如O形圈、油封、皮碗、膜片、活门、波纹管、胶管、密封件、发泡等,也用于制作胶板和耐磨零件。 值得注意的是丁腊橡胶的交替共聚,如果在技术能够顺利进展,则很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这对丁腈橡胶的性能会有重大的改善。 1.1 丁腈橡胶的发展概述 丁腈橡胶最先研究与德国,在1931年首先报导了丁二烯与丙烯腈的共聚物,并对得到的共聚物做了性能鉴定。结果发现,它在耐老化、耐日光、耐热、耐油以及气密性等方面均优于天然橡胶。因而引起人们对这个斯问世的高分子材料以极大的注意。时至1927年德国出于发动侵略战争需要,积极支持和鼓励橡胶的生产,致使丁腊橡胶的工业化生产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并出投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合成橡胶工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1941年丁腈橡胶在美国工业化。此后不久一些国家也相继开始工业生产,截止到1970年已经有十几个国家能够生产各种牌早的丁腈橡胶。 当前,世界丁腈橡胶总产量逐年有所增长,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如1968年世界总产量约为25.1万吨,1970年约为29万吨,而l971年达到30.1万吨。根据1970年统计,丁腈橡胶总产量约占合成橡胶总生产能力的4%。 促近年来,世界各国丁腈橡胶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不如其它品种的合成橡胶。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