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word文档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20.5+2.00+0.5 2.5+2.50.75+0.7524.5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30~8080~150>150压实度标准≥96≥96≥94≥93

基底压实度≥90% 。

2)挖方路基设计

(1)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2 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2)挖方路床处理

在半填半挖路段,将挖方区域,进行多挖40cm,进行碎石处理,由此底部回弹模量相同。在全挖方路段,只多挖富裕空间,利用底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进行找平处理。

3)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表面的防护,主要是防止地面水流的冲刷,而且将坡面封闭隔离、可避免与大气直接接触,阻止岩土进一步风化破坏。

(1)填方

填方最大高度为6m,坡度为1:1.5。全部采用护拱护坡,在拱内种植草被,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配合。

(2)挖方

一般挖方岩石边坡稳定性较好。在K0+150.00~K0+270.00、K0+730.00~K0+810.00、K0+940.00~K0+990.00段路肩处挖方高度大于10m,局部段超过20m,上部岩层破碎,每高8m设置1.5m碎落台的台阶式边坡。最上部坡面采用1:0.75坡度,并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下部全部采用1:0.5坡度,在岩石破碎段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其余岩石没风化段不进行坡面防护。

护面墙每隔10m设置一条伸缩缝,墙身应预留泄水孔,基础要稳固,顶部应封闭。护面墙厚度见表3.3

表3.3 护面墙厚度(m)

护面墙高度H/m

护面墙厚度

顶宽b底宽d

≤60.400.40+0.10H 6<H≤100.400.40+0.05H

3.2.2稳定性分析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当填方路基的边坡高度大于20m(土石边坡) 和

12m(砂、砾石边坡) 时, 宜进行稳定性验算。通常我们将边坡高度大于20m(土石边坡) 以及12m(砂、砾石边坡)的填方路基视为高填方路基。此段路最大填方高度6m,没有高填方路基,路基主要为碎石土,稳定性很好,则不需进行稳定性验算。挖方路段,岩石稳定性很好,挖方高度最大在25m,则不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3.2.3支挡设计

设计支挡结构主要是防止水流冲刷更加有利于山沟的排水,设置支挡结构,全部为路肩墙,地段为K1+050.00至K1+280.00。

(1)支挡类型

石材比较充足,而且岩石性质很好,地基为岩石,承载力较高。则采用浆砌块石重力式路肩墙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支挡结构构造设计

墙背竖直,墙面斜度为1:0.30,墙顶宽度为0.6m,基础埋深为1.50m。支挡结构为浆砌块石挡土墙,砂浆选用混合砂浆强度为M7.5。墙顶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厚10cm。挡土墙基础底采用10cm厚碎石垫层。沉降伸缩缝为每15m设置一处,缝宽为2cm。结构构造见图

图3.3 挡土墙构造

(3)支挡结构验算

①挡土墙验算计算模型

行车荷载换算为相当与路基岩土层厚度,计入滑块体的重力中。单位长度路段计算公式为

0NQ

h BL γ

=

(3.1) 式中 0h ——行车荷载换算高度,m ;

L ——前后轮最大 轴距,取L=4.0m ; Q ——辆重车的重力,汽车-10为150Kn ; N ——并列车辆数,双车道取N=2; γ——路基填料的容重,3/kN m ;

B ——荷载横向分布宽度,B=Nb+(N-1)m+d ,其中b :后轮轴距,取1.8m ;

m :相邻两辆撤后轮的中心间距,取1.3m ;d :轮胎着地宽度,取0.5m 。

则 00.55h =m 。 计算模型如图3.4

图3.4 挡土墙验算计算模型

② 土压力计算

填料参数:320/kN m γ=,40?=,1

202

δ?==,填方最大高度 4.5h m =。

采用库伦方法计算 破裂角

tan tan θψ=- (3.2) ψ?δα=++ (3.3)

01

(2)2A H H h =

+ (3.4) 0001

(2)tan 2

B dh H H h α=-+? (3.5)

式中 θ——破裂角,°;

ψ、0A 、0B ——系数;

δ——墙背与土体见的摩擦角,°;

α——墙背的倾角,仰斜时取负值,俯斜时取正值,°;

H ——挡土墙高度,m ; ?——岩土的内摩擦角,°

墙背竖直0α=,H=6m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内,则

60ψ?δα=++=

01

(2)21.32

A H H h =

+= 0001

(2)tan 1.462B dh H H h α=-+?=

tan tan 0.758θψ=-= 则'

379θ=。

核算:(tan tan ) 4.55H θα+=,破裂面在荷载内。 计算主动土压力

cos()

(tan tan )

sin()

K θ?θαθψ+=++ (3.6)

00cos()

(tan )sin()

a E A B θ?γθθψ+=-?

+ (3.7)

cos()x a E E δα=+ (3.8) sin()y a E E δα=+ (3.9)

式中 K ——主动土压力系数;

a E ——主动土压力,kN/m ;

x E 、y E ——主动土压力在x 、y 方向的分力,kN/m 。 则

cos(37.1240)

(tan 37.12tan 0)

0.17sin(37.1260)

K +=+=+

cos(37.1240)

20(21.3tan 37.12 1.46)92.69sin(37.1260)

a E +=?-?

=+ (/)kN m

92.69cos(200)87.1x E =+= (/)kN m 92.69sin(200)37.1y E =+= (/)kN m

土压力作用点

00

(1)32y h H Z H h =

++ (3.10) tan x y Z B Z α=- (3.11)

土压应力

00h K σγ= (3.12)

H HK σγ= (3.13)

60.55

(1) 2.52320.55

y Z H =+=+? ()m , 2.4tan 0 2.4x y Z Z =-= ()m

0200.550.17 1.87σ=??= 3(/)kN m 20 6.00.1720.4H σ=??= 3(/)kN m

③ 抗滑动稳定性验算

一般情况,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方程与抗滑稳定系数应满足:

[]111(1.1)0.670Q y n Q x p c c X G E CB E N E K K E γμγμ++->?

?

+?=≥?

?∑ (3.14) 式中 1B ——挡土墙基底水平投影宽度,m ;

n μ——地基土的内摩擦系数,tan n μ?=;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

G ——作用与基底水平滑动面上的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

作用与墙顶的其他荷载的竖向力以及倾斜基底与滑动面间的土锲的重力,kN ;

1Q γ——主动土压力分布系数;

N ∑——作用与基底的竖向力的代数和,kN ,y N G E =+∑; x E ——墙背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kN ;

p E ——墙前被动土压力,kN ,一般忽略不计;

[]c K ——容许的抗滑动稳定系数。

浆砌块石容重323/kN m γ=,挡土墙基底摩擦系数0.50μ=,[] 1.3c K =,。则

(0.6 2.4)2362072G +??

=??=????

kN

20731.7238.7y

N G E

=+=+=∑ kN

[]0.5238.7

1.37 1.387.1

c c K K ?=

=>=

经验算,抗滑稳定性符合要求。

④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是指它抵抗墙身绕墙趾向外转动的能力,用抗倾覆稳定系数0K 表示,其倾覆稳定方程与0K 应满足:

[]120000.8()0/G Q y y x x Q p p y GZ E Z E Z E Z K M M K γγ+-+>??

?=≥??

∑∑ (3.15)

式中 1Q γ,2Q γ——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

y M ∑——各力系对墙趾的稳定力矩之和,kN m ?,即

y

G y y p Ep M

GZ E Z E Z =++∑

0M ∑——各力系对墙趾的倾覆力矩之和,kN m ?,即

x x M

E Z =∑

G Z 、x Z 、y Z 、Ep Z ——相应各力对墙趾的力臂,m ;

[]0K ——容许的抗倾覆稳定系数。

抗倾覆稳定系数[]0 1.3K =,经过计算挡土墙重心 1.56G Z m =,则

207 1.5631.7 2.40399y

M =?+?+=∑ kN m ? 0

87.1 2.52219.49M

=?=∑ kN m ?

[]00399

1.82 1.3219.49

K K =

=>=

经验算,抗倾覆稳定性符合要求。 ⑤ 基底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按下式计算

j j

M e N =

(3.16)

式中 e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m ;

j M ——作用与基底型芯的弯矩组合值,MPa ;

j N ——垂直力组合值,/kN m 。

399219.50.750.420731.76

B

e -=

=>=+

设置在岩石土基上的挡土墙明挖基础,不计基底拉应力,仅按压应力重分布计算基底压应力,即

max 1min 230j N P a P ?=?

??=?

(3.17) 垂直一基底的合力对受压边缘的力臂1a ,按下式计算

12

B

a e =

- (3.18) 基底最大应力值,应满足

max P kf ≤ (3.19)

式中 f ——经基础埋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kPa ; k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提高系数。

查阅规范,对于碎石类地基中等密实容许承载力为0.50~0.80,取f =0.6,提高系数 1.0k =。 则

1 2.40.750.452a =

-=,max 2(20731.7)353.6330.45

P ?+==? ()kPa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书选编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书选编

1. 绪论 交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方面成就十分显著,国家在基础建设资金的大规模连续投入之后,公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路路网也更加合理。大量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和使用,为汽车快速、高效、安全、舒适地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标志着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和科学技术水平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本某一级公路地处东北山岭重丘地区,无不良地质状况,沿线的土质多为粘性土。但是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分布有大量山峦、丘陵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山岭地区的展线问题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资料、公路平面设计、数据计算等。 本着科学、谨慎、认真、务实的原则。本人在设计过程中参阅了《公路勘测设计》、《公路设计规范》、《路基路面工程》、《公路设计手册》、《工程概预算》等专业文献。力求做到在技术上先进适用;费用上经济合理;施工上安全可靠,并把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使设计更加完善的目的。 1.1 原始资料 本设计是根据所给比例尺为1:1000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及所在的地区的气候、土壤、地质、水文等资料进行的某一级公路的施工设计。本设计地形图主要为山岭重丘区,整个设计应遵循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的技术标准。 1.1.1 地形、地貌 本设计路段所在地区处属于东部温润季冻区,山岭重丘区沿河线。 1.1.2 地质、气候、水文 沿线山体稳定,无不良地质状况。山坡上1米以下是碎石土,山顶多有碎落现象,在碎落带地区设置碎落台,以堆积碎落岩屑和土石,便于养护时清理。山坡地下水3米以下,洼地地下水1.5米以下。 1.1.3 公路设计基本参数 通过对该公路所处的地形、地貌、公路等级、交通量及设计车速的分析调查,对远景交通量进行计算,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1.1规定:“双车道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5000~15000辆。”的要求,确定采用山岭重丘区一级公路进行设计。现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指导老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将本次设计所采用的指标列出如下: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书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书 系别:土木系 班级:08道桥<1>班 姓名:王俊文 学号:08202052136

第一章总说明 1.1设计概述 1.课题名称:某山区一级公路路线设计。 2.设计要点: 工程概况:设计公路为某一级公路,分车道行驶。本路段为山区,多为高低起伏地貌。地势较陡。 设计年限为20年,设计车速为80Km/h. 地形图比例尺1:2000 3.主要参考文献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路基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 《交通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二章平面线形设计 2.1说明 道路选线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设计性强的一项工作。它是由面到片,由片到线,由粗略到细致的过程,选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道路选线应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

2.深入调查当地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 3.力求路线短捷及保证行车安全。 4.选线要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行经济的结合原则。 5.充分利用地形,搞好平,纵,横三面结合。 6.道路设计要考虑远近结合,分期修建,分段定级的原则,以取得最佳的用地与投资。 7.要考虑施工条件对定线的影响。 2.2路线平面设计 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景观相协调,并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 2.直线路段应根据地形等因素合理选择,一般直线长度应控制在20v,同向曲线间的直线应不小于6v(以米计),反向曲线间的直线不小于2v(以米计)。(v是设计速度,以km/h计)。 3.圆曲线线形设计应尽量采取大半径,当受到限制时,可以首先取一般最小半径,避免极限半径,对于一级公路山丘地形一般最小半径400m。极限最小半径250m. 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一级公路山区地形缓和曲线最小长度100m。 5.一级公路山岭区地形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700m,最小值140

道路横断面设计原则

4.1交通规划方案的一般要求 1)充分性:规划方案必须在适当的原则下能为将来的客货运输需求提供充分的设施和服务→方案比选与检验→最佳的方案。 根本标准:人和物输送→高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即交通系统的服务性能好坏。 服务性能指标: ?交通设施的饱和度, ?人、货、车的运送速度, ?公交系统的准点率、候车时间、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车内乘客人均享用的空间, ?乘车舒适度, ?交叉口的延误, ?交通系统的安全性等。 2)与总体规划的一致性:交通规划要与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要适应和协调;3)与环境的一致性:交通规划方案必须与环境发展的目标相一致; 4)可接受性:规划方案必须能够为大多数人、政治团体、利益集团及其他可能反对方案实施的人们所接受; 5)财政可行性:方案的投资必须在国家、地区或城市财力所允许的限度之内。 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实施计划编制应贯彻“近期细、中期粗、远期有设想”的原则,以达到在规划期内总体建设效益最大的目的。 4.2交通规划的总体评价 评价原则: ?全面、客观、公正; ?不仅对规划方案本身进行评价,还要对规划方案产生的过程进行评价。 主要方面: 1)规划的整体合理性评价: ?规划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规划机构和组织计划是否匹配, ?规划范围是否适当,规划年限是否正确, ?规划过程是否完整连续等。 2)规划的适应性评价:交通规划是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应考虑到: ?规划与区域或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 ?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相适应; ?远近期的交通规划互相适应; ?专项交通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相适应; ?客运交通规划与货运交通规划相适应等。 3)规划的协调性评价:主要包括: ?交通用地的协调性; ?路网功能的协调性; ?配套设施的协调性等。 4)规划的效果评价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技术标准概述 1.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3) 1.2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3) 1.3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3) 二平面设计 2.1初选方案及方案粗算...................................................... . (4) 2.2路线方案比选 (6) 2.3选定方案的精算............. ... (6) 2.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8) 2.5逐桩坐标计算 (9) 三纵断面设计 3.1中桩地面高程 (11) 3.2厘米格坐标纸点绘地面线 (12) 3.3进行纵坡设计 (12) 3.4竖曲线要素计算 (12) 3.5设计高程计算 (12) 3.6竖曲线计算表 (14) 四横断面设计 4.1技术指标 (16) 4.2道路的组成及尺寸 (16) 4.3加宽超高计算 (16) 4.4视距验算 (18) 4.5横断方向地面高程 (18) 4.6路基设计表 (18) 4.7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8) 五结束语 (19) 六参考文献 (20)

七附表 (21) 一、技术标准概述 设计公路为三级道路,设计时速为40Km/h 1.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1)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100 m 极限值60 m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50 m 最大半径10000 m (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0 m 一般值50 m (3)平曲线间插入直线长度 同向平曲线长度宜大于6V(240 m)方向宜大于2V(80m) (4)平曲线最小长度 70 m (5)直线段最长距离宜小于20V(800米) 1.2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1)最大纵坡度:7% 最小纵坡: 0.5% (2)最小坡长:120m (3)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纵坡坡度 3 4 5 6 7 最大坡长—— 1100 900 700 500 (4)竖曲线半径:凸型竖曲线一般值700m 极限值4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值700m 极限值450m 竖曲线长度一般值 90m 极限值 35m (5)平纵配合满足“平包竖”,或者错开距离不小于3s的行程(33.33m)。1.3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1)宽度行车道宽度:2×3.5m 土路肩宽度:2×0.75m 路基总宽度:8.5 (2)视距①停车视距:40m ②会车视距:80m ③超车视距:200m (3)路拱及土路肩横坡度:路拱横坡度取用2%,土路肩横坡度取用3%。 二平面设计 2.1初选方案及方案粗算 (1)粗略量取转角量取αE=20°αF=30°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题

1、山区四级路,设计车速 V =40km /hr ,最小半径R= 60m ,现场定线结果如图示,JD A 的里程为K1十072.60,R A 选定为80m ,按线形要求(夹直线长为2.5V (m )) (1)试定R B (2)计算曲线要素,推算里程桩号。 JD A 41°06′44″ JD B 32°31′14″ 165m 1、①m tg R T A A A 302"44'0641802=?=?=οα (2分) m V T AB T A B 35100301655.2=--=--= (2分) m tg tg T R B B B 1202"14'313235 2 == = ο α (2分) ② m R L A A A 40.57180 =??= πα (1分) m R L B B B 11.68180 =??= πα (l 分) m L T D B B B 89.111.68702=-=-= (1分) JD B 的里程桩号为 K1+072.60—30+57.40+135=K1+235 ZY B =K1+200 (1分) YZ B =K1+268.11 (l 分) 06.2341+=K QZ B (l 分) 2.某变坡点桩号为K15+150.00, 高程为580.00m ,i 1=0.6%,i 2=4.8%,竖曲线半径为5000m 。 (1)判断竖曲线的凸、凹性。 (2)计算竖曲线要素。 (3)计算竖曲线起点、K15+100.00、K15+180.00及终点的高程。 ①%2.412=-=i i ω为凹形竖曲线(1分) ②m R L 210=?=ω (1分)

m L T 1052== (1分) m R T E 10.122 == (1分) ③所求点的高程 起点K25+345 高程779.16m (1分) K25+400 高程 779.90m (1分) K25+450 高程 781. 10m (1分) K25+480 高程 782.06m (1分) 10年 1.已知某JD 桩号为K1+780.502,偏角α=51°42′30″,初定缓和曲线长度L s=40m , 半径R =225m (1)计算曲线要素; (2)推算JD 的ZH 、HY 、QZ 、YH 、HZ 点的里程拉号。 1. 某四级公路路基宽B=9.0m ,路基外边沟宽1.5m ,某JD 点距房角1 2.33m ,偏角为 20°30′28″①在不拆房的情况下(不设缓和曲线)半径应选多大?并计算曲线要素;②如果JD 的里程桩号为 K10+500.00推算 ZY 、QZ 、YZ 的桩号(8分) JD 20°30′28″ ①m E 33.65.15.433.12=--= (1分) m Sec Sec E R 3901 2"28'302033 .61 2 =-=-= ο α (1分) 55 .702 =?=α tg R T (l 分) 59 .139180 =? =πα R L (1分) 32 .612 =-?=α Sec R E (1分) ②ZY=JD-T=K10+429. 45(1分) QZ=ZY +L/2=K10+499.25(1分) YZ=ZY+L=K10+569.04 (1分)

公路横断面组成

技术规范阅读报告(横断面) 公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方向剖面图构成公路的横断面图,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与横断面地面线所围成的图形。在横断面上的内容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碎落台、填方边坡、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护坡道以及防护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安全设施与公路经绿化等设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还有加(减)速车道、爬坡车道等。各部分的位置、名称如图3-1所示。 图3-1 路基横断面组成 横断面设计就是结合公路等级、交通量、通行能力以及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质情况,公路平面设计和纵断面各个因素等经综合考虑后确定,设计时力分争使构成断面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做到组成合理、用地节省、工程经济和有利于环境保护。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标准横断面的车道数与路基宽度、断面构成与形式;结合公路沿线地形特点提出相应的典型横断面形式,各组成部分的形状、位置和尺寸;根据各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情况绘制横断面设计线,计算各断面的填挖面积,然后进行全线的路基土石方数量和调配。 路基标准横断面是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通行能力和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按公路等级、断面的类型、路线所处地形规定的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横向尺寸的技术标准。各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如图3-2所示。 (一)公路路基横断面的一般组成 1、行车道:公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行车道和慢车行车道。 2、路肩: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路肩分土路肩和硬路肩两类。 3、中间带:高速、一级公路用于分隔对向车辆的路幅组成部分,通常设于车道中间。

(二)公路路基横断面的特殊组成 1、爬坡车道:设置在高速、一、二级公路的上坡路段,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用车道。 2、加减速车道:供车辆驶入(离)高速车流之前(后)加速(减速)用车道。 3、错车道:在单车道道路上,可通视的一定距离内,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 4、紧急停车带:在高速、一级公路上,供车辆临时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紧急停车使用的临时停车地带。 5、避险车道:设置于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右侧弯道以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的路段,是在特殊路段设置的安全车道。 公路特殊组成仅在公路特殊路段才设置。 (三)各级公路横断面的宽度组成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及左侧路缘带)、路肩(硬路肩及土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等组成部分;分离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硬路肩及土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等组成部分。分离式断面是一种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平面上,中间带随地形变宽的断面形式。 二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等组成部分。二级公路位于中、小城市城乡结合部、混合交通量大的连接路段,实行快、慢车道分开行驶时,可根据当地经验设置右侧硬路肩。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如图3-2所示。 (四)中间带宽度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原则 (1) 横断面设计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公路等级及行车安全的相关要求,并结合考虑 施工安全便捷、公路养护以及实用情况,选用先进技术设计,既要稳定耐用,又要造价经济合理。 (2) 选择合适的横断面形式、边坡坡度外,还应考虑设置排水系统设施、路基防护加固 以及其他其他构造物,切实采用经济合理、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 (3) 选线时,应尽量避绕复杂的不良地质路段,结合路线、路面进行设计,尽可能减少 工程量,切实维护好路基稳定。 (4) 进行横断面设计时,应兼顾好当地的耕地基本建设,保护好公路周边环境,避免造 成水土流失。 路基宽度 本次设计的路段采用的设计速度为100km/h ,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断面,根据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第6.1.2条、第6.2.1条、第6.3.1条、第6.4.1条可知,本路段应选用的路基宽为33.5m ,路基的横断面布置为:中间带宽3.5m (中央分隔带2.0m+路缘带2x0.75m ),两侧的行车道宽各取3x3.75m ,硬路肩宽各取3.0m ,土路肩宽各取0.75m 。 路拱坡度 路拱的坡度应结合路面结构类型及当地自然条件进行考虑,切实考虑当地的降雨量情况、路面排水状况及行车安全与舒适。根据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的第6.5.1条及6.5.5条,本次设计的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的横坡可采用直线式,路拱横坡取为2%,土路肩横坡取为3%。 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土石方调配原则 (1) 土石方调配应按先横向平衡,再纵向调配的次序进行,以减少总运输量减少运费。 (2) 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所处的位置情况以及路线纵坡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不跨 大沟以及少上坡运土。 (3) 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进行合理调配。 (4) 不同性质土方进行分别调配,确保路基稳定及供应其他人工构造物的材料使用。 (5) 应妥善处理借土、弃土,综合考虑整地造田相结合,少占耕地,尽可能减少对环境 及农业的影响,对于借土、弃土应事先与当地协商。 (6) 对于回头曲线的山坡路段,可优先考虑采用上下线竖向调运。 横断面面积计算 路基填挖的断面积应分填挖面积分别进行计算,本次采用积距法进行横断面面积进行计算: 则横断面面积计算:1231h n i i i F b bh bh bh b h ==++++=∑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 行。横断面形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 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 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 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 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 全通畅。 第二节横断面设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 及四幅路。 各种横断面的型式得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 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 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 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 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 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较 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

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 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 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 速路于主干路。 第4.2.2条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型式的断面。当道路横断横断面型式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变化时,宜设过渡 段,宜以交叉口或结构物为起止点。 第4.2.3条桥梁、隧道断面型式规定如下: 一、小桥断面型式及总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大、中桥断 面型式中车行道及路缘带宽度应与道路相同,分隔 带宽度可适当减窄,但应大于或等于1m。计算行车 速度小于或等于40km/hd的道路的两侧分隔带可用 交通标线代替。桥上不宜设停车带。 第三节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第4.3.1条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设计算车速度确定 第4.3.2条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包括几条车道宽度。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包括车行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 单幅路与三幅路机动车车行道上采用临时实体中间 分隔物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 分隔物与两侧路缘带宽度。采用双黄线分隔对向交

道路横断面设计

Ch5 道路横断面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1) §5-2 行车道宽度(1) §5-3 其它组成部分作用及宽度(1.5) §5-4 路拱及超高(4) §5-5 视距的保证(0.5) §5-6 道路建筑限界与道路用地(0.5) §5-7 道路横断面设计(1) §5-8 路基土石方计算及调配 【本章学习要求】 掌握道路横断面的基本要求及布置形式、超高加宽计算的一般方法,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方法及一般原则;难点为超高、加宽的计算,路基土石方的调配与计算。

§5-1 道路横断面组成 要求:掌握各级公路横断面的组成部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1公路的横断面组成 1.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横断面 整体式断面 (中间带、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分离式断面 (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 1.2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 公路横断面组成: 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 城市道路横断面由于它为城市交通服务的功能,特别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 人的混合交通,一般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带及各种管线、设施组成。 2.1四种典型断面形式 1)单幅路 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国庆路、甘泉路) 用于机动车、非机动车均较少的道路或拆迁困难的老城区道路。 2)双幅路 机、非混行,上、下行不分。 (例:新城西路、秋雨路) 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 3)三幅路 机、非分开,上、下行分开。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整体式断面: 分离式断面: 中间带、行车道、路 肩以及紧急停车带、 爬坡车道、变速车道 行车道、路肩以及紧 急停车带爬坡车道、 变速车道等 行车道、路肩及错车道等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说明

3 道路横断面和路基设计 3.1横断面布置 本段路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根据公路《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路基总宽度为24.5m,桥梁和隧道路基断面设置见后面桥梁和隧道设计。 表3.1 路基宽度组成 车道宽度(m)中间带宽度(m)硬路肩(m)土路肩(m)路基总宽(m)3.75×2+3.75× 0.5+2.00+0.5 2.5+2.5 0.75+0.75 24.5 2 3.2路基设计 3.2.1一般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设计 (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1填方路基断面形式 (2)填料选择 此段路位于山区,可以利用挖方的土石进行填筑,碎石土强度高、水稳定性好、易于碾压,而且透水性好有利于路基的排水。填料岩芯抗压强度不小于15 MPa (用于护坡的不小于20MPa),在石方爆破时采取相应的爆破工艺,按比例分出三类石料:①路基的主填料,要求石块粒径不超过25 cm,供粗粒层用;②石屑等细料,供细粒层用;③码砌边坡用的块石,主要是粒径为0. 3~0. 5m 的块石,选用表面比较平整的石块。 路基底层首先进行地表处理,清除表土15cm。采用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每层厚度为40cm左右,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与路床接触的那层填筑一层40 cm 厚的碎石、石屑过渡层。相邻段采用不同材料土填筑时采用斜坡连接。 (3)压实标准

路基土石经充分压实后,变得相当紧密,可减少压缩性,透水性及体积变化,提高强度,抗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消除自重,行车荷载干湿作用引起的沉降和压实变形。路基压实标准见表 表3.2 路基压实度标准(%)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0~30 30~80 80~150 >150 压实度标准≥96 ≥96 ≥94 ≥93 基底压实度≥90% 。 2)挖方路基设计 (1)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图3.2 挖方路基断面形式 (2)挖方路床处理 在半填半挖路段,将挖方区域,进行多挖40cm,进行碎石处理,由此底部回弹模量相同。在全挖方路段,只多挖富裕空间,利用底基层水泥粉煤灰碎石进行找平处理。 3)边坡防护 路基边坡表面的防护,主要是防止地面水流的冲刷,而且将坡面封闭隔离、可避免与大气直接接触,阻止岩土进一步风化破坏。 (1)填方 填方最大高度为6m,坡度为1:1.5。全部采用护拱护坡,在拱内种植草被,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配合。 (2)挖方 一般挖方岩石边坡稳定性较好。在K0+150.00~K0+270.00、K0+730.00~K0+810.00、K0+940.00~K0+990.00段路肩处挖方高度大于10m,局部段超过20m,上部岩层破碎,每高8m设置1.5m碎落台的台阶式边坡。最上部坡面采用1:0.75坡度,并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下部全部采用1:0.5坡度,在岩石破碎段采用浆砌片石护面墙防护,其余岩石没风化段不进行坡面防护。 护面墙每隔10m设置一条伸缩缝,墙身应预留泄水孔,基础要稳固,顶部应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doc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院: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班级:道路与桥梁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2013-6-8——2013-6-22

目录 1 路线选定 (3) 1.1选线的依据 (3) 1.2选线的原则 (3) 2 设计资料 (4) 2.1设计概况 (4) 2.2设计目的与要求 (4) 2.3平纵横线形设计要素 (5) 3 道路平面设计 (5) 3.1平面线形设计 (5) 3.2平面要素的确定与计算 (7) 3.3主点桩号计算 (8) 4 道路纵断面设计 (9) 4.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9) 4.2纵断面设计的方法、步骤 (9) 4.3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10) 4.4纵断面设计计算 (11) 5 道路横断面设计 (11) 5.1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1) 5.2行车视距 (14) 6 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 (15) 6.1土石方调运注意事项 (15) 6.2土石方调配 (15) 6.3土石方数量计算 (15) 7 附表 (15)

一、道路选线 1.1选线的依据: (1) 道路选线就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 地质、地物及其它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 (2) 选线是道路路线形设计的重要环节,选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 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1.2 选线的原则: (1) 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进行深入、 细致地研究,在方案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 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宜轻易采用低限指标,但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应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耕地,注意尽量地不占高 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与周围的环境、景观相协调, 并适当照顾美观。注意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重要的历史文物遗址。 (5)选线时应对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的勘探,查清其对 道路工程的影响程度。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当路线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时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 影响与污染等问题,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路线对自然环境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四章道路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设计原则 第4.1.1条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 第4.1.2条横断面设计应近远期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预留管线位置。路面宽度及标高等应留有发展余地。 第4.1.3条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 第二节横断面布置 第4.2.1条道路的横断面型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见图4.1.2-1~图4.1.2-8。 图中: ωr——红线宽度(m); ωc——机动车车行道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宽度(m); ωb——非机动车车行道宽度(m); ωpc——机动车道路面宽度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路面宽度(m); ωpb——非机动车道路面宽度(m); ωmc——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mb——非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ωl——侧向净宽(m); ωdm——中间分隔带宽度(m); ωsm——中间分车带宽度(m); ωdb——两侧分隔带宽度(m); ωsb——两侧分车带宽度(m); ωa——路侧带宽度(m); ωp——人行道宽度(m); ωg——绿化带宽度(m); ωf——设施带宽度(m); ωs——路肩宽度(m); ωsh——硬路肩宽度(m); ωsp——保护性路肩宽度(m)。 各种横断面型式的适用条件如下: 一、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市道路。 二、双幅路适用于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较少的道路。有平行道路可供非机动车通行的快速路和郊区道路以及横向高差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亦可采用双幅路。 三、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红线宽度大于或等于40m的道路。 四、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速度高,单向两条机动车车道以上,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与主干路。

道路勘测设计毕业计算书

1设计总说明书 1.1 概述 (一)、任务依据 根据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标准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40Km/小时,路基单幅双车道,宽7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三)、路线起讫点 本路段起点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3352,3601),终点K1+399.37为所给地形图坐标(3412,4974),全长1399.37公里。 (四)、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河南省境内,公路自然区划为Ⅳ2。整个地形、地貌特征山岭微丘区,地形起伏较小,最高海拔高为320米,河谷海拔高为295米,总体高差在30米左右。 1.2 路线 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4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路线测设里程全长1399.37公里,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如下: 平曲线个数(个) 1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300/1

平曲线占路线长(%) 11.9 直线最大长(米) 687.01 变坡点个数(个) 2 最大纵坡(%) 1.7 最短坡长(米/处) 419.37 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10000 凹型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处) 4000 1.3路基及排水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是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与路面共同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应作为路面的支承结构物进行综合设计,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安全和运营。 (二)路基设计 1、路基横断面布置: 1+3.5+3.5+1=9.0米 式中数字自左至右分别为:土路肩、行车道、行车道、土路肩。 路面横坡设置(不含超高路段):土路肩为3%,行车道为1.5%。 2、加宽、超高方式 全线加宽采用比例过度,超高方式为绕中线旋转。路基土石方计算控制标高为土基标高,不含路面厚度。 3、路基边坡坡率:挖方视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确定,边坡开挖深度小于10米采用1:0.75,大于10米时,边坡中部设1米平台,上部坡率采用1:1.0;填方路堤边坡率采用1:1.5。取1:1 4、公路用地范围:填方路基排水沟外缘以外3米,挖方路基截水沟外缘以外3米为公路用地范围。 (二)排水 1、排水:挖方路段路面雨水通过路肩进入边沟,填方路段路面雨水经坡面 散排至排水沟。 1.4本次设计项目 (一)、确定道路技术等级和技术标准

公路纵断面设计

公路纵断面设计 一、概述 1.纵断面设计定义 沿道路中心线纵向垂直剖切的一个立面。它表达了道路沿线起伏变化的状况。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是根据道路的性质和等级,汽车类型和行驶性能,沿线地形、地物的状况,当地气候、水文、土质的条件以及排水的要求,具体确定纵坡的大小和各点的标高。为了适应行车的要求,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中的快速路、主干路及相邻坡度代数差大于1%的其他道路,在纵坡变更处均应设置竖曲线,因而,道路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所组成。 在纵断面图上,通过路中线的原地面上各桩点的高程,称为地面标高,相邻地面标高的起伏折线的连线,称为地面线。设计公路的路基边缘相邻标高的连线,称为设计线,设计线上表示路基边缘各点的标高,称为设计标高。在同一横断面上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称为施工高度。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上时,路基构成填方路堤;当设计线在地面线以下时,路基构成挖方路堑。施工高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路堤的高度和路堑的深度。 2.纵断面设计原则 2.1设计原则 (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如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按排水要求的最小纵坡等。 (2)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车速安全顺利地通过,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 (3)对沿线的自然条件,应作通盘研究,依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处理,使公路畅通和稳定。 (4)按路线起伏综合考虑农田水利方面的特殊要求。 (5)在水文条件不良或地下水位很高的路段,应考虑适当的路基高度。 (6)在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的前提下,争取填挖平衡,节省土石方及其他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 (7)考虑到今后公路改建时,尽量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新路面的基层或面层的下层。 (8)纵坡设计应与平面设计密切配合协调。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题

1.,试计算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50米的整数倍)。 解: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方程式 可计算如下: ①园曲线极限最小半径根据题义取R 极限 =250米 ②园曲线一般 最小半径根据题义取R 一般=400米 2.某山岭区一般二级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 ,i1=5%, i2=-4%,竖曲线半径为R=2000m ,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解(1)、i1=0.05(1分) i2=-0.04(1分)w=i2-i1=-0.09 是凸曲线L=Rw=2000*0.09=180 T=L/2=90 E=T*T/(2R)=2.0竖曲线的起点里程桩号=K5+030-90=K4+940竖曲线的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K5+000处x=60 h=x*x/(2R)=0.9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K5+100处x=160 h=x*x/(2R)=6.40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 3.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400米,交点JD50桩号为K8+075.756,偏角,若缓和曲线长度为70米,JD50与相邻交点JD51间距离为460米,(1) 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主点桩号。 (2)计算JD51的桩号。 解:(1)平曲线五个主点桩号①计算平曲线几何要素 ②计算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ZH : HY : QZ : YH : HZ : (2)JD51的桩号计算如下:交点间距=JD51-JD50 =460(米)JD50的HZ=K8+205.953, 又T=134.473米 JD51=460-134.473+K8+205.953=K8+531.48 4.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 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 计算:(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解:(1)W=((68.716-65.356)/280)-((77.756-65.356)/-400)=0.043L=RW=3000*0.043=129 T=L/2=64.5 E=T*T/2R=0.7竖曲线起点桩号=K9+100-64.5=K9+35.5竖曲线终点桩号=K9+100+64.5=K9+164.5(2)起点的设计标高=Ho-T*i1=65.356-64.5*(-0.031)=67.356Ht=Ho-(T-x )*i1=66.596 K9+060的设计标高H=Ht+Y=66.596+24.5^2/2/3000=66.696Ht=Ho+(T-x)i2=65.356+(64.5-14.5)*0.012=65.956K9+150的设计标高=H=Ht+Y=65.956+14.5^2/2/3000=65.991 5.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 ,缓和曲线长=35米,切曲差J=1.25m ;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解:(1)JD 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由得 (米) (米)有: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 -(K9+977.54)+1.25=206.40(米) 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直线长度=交点间距 -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JD 8: K3+425.982 ZH:K3+311.099 HY:K3+346.099 YH:K3+492.155 HZ:K3+52 7.155 JD9:K4+135.169 ZH:K4+047.436 HZ:K4+221.135 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 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 曲线中点桩号;(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4)根据计算结果做出线位示意图(转角可以任意假设)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 ( K3+346.099)-(K3+311.099)=35(米) 或=(K3+527.155)-(K3+492.155)=3 5(米)QZ 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 (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K4+135.169)-(K4+047.436)=87.733(米)(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 QZ 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 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 8 7.733=722.897(米) 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 2.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①对于K9+060:路基设计标高=65.35 6+[(K9+100)-(K9+060)] +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 + 0.035=65.991(米) 7.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 1=5%, i 2=-6%,变坡点里程为K1+100,变坡点高程为200.53 米,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1000米。(1)计算竖曲线要素。(2)计算K1+120桩号的设 计高程。(3)如果要求切线长大于100米,则竖曲线半径应如何确定? 解:(1)曲 线要素为: 11.0%5%612-=--=-=i i ω坡度差因坡度差为“-”,故为凸 )(1272 b i V R ±= μ) (97.239802 max max 2m V R b === ) (64.387) 07.006.0(12780)(1272 2m i V R b =+=+= μ553527'''= y α)(510.0400 24702422m R L p c =?==)(991.34400240707024033m R L L q c c =?-=-= )(473.134991.342 553527tan )510.0400(2 tan )(m q p R T =+' ''+=++= α) (670.26470180 400553527180 m L R L c =+? ?'''=+=π π α ) (670.124702670.2642m L L L c y =?-=-=)(680.124002 553527sec )510.0400(2 sec )(m R p R E =-' ''+=-+= α )(276.4670.264473.13422m L T D =-?=-=283 .9417473.134)756.0758(+=-+=-=K K T JD 283 .011870)283.9417(+=++=+=K K L ZH c 618 .07382670.124)283.0118(2+=++=+ =K K L HY y 953 .1358670.124)283.0118(+=++=+=K K L HY y 953 .205870)953.1358(+=++=+=K K L YH c h l J L T =-259.12925.142.6522=-?=-=J T L 59 .5935259.1292=?-=?-=h y l L L 12.912942.65)54.9779(+=-+=-=K K T JD ZH 12 .947935)12.9129(+=++=+=K K l ZH HY h 71.0061059.59)12.9479(+=++=+=K K L HY YH y 71 .0411035)71.00610(+=++=+=K K l HY HZ h 915.9769259.129)71.04110(2+=-+=- =K K L HZ QZ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目录 一技术标准概述 1.1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3) 1.2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3) 1.3路基横断面技术指标 (3) 二平面设计 2.1初选方案及方案粗算 (4) 2.2路线方案比选 (6) 2.3 选定方案的精算 (6) 2.4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8) 2.5逐桩坐标计算 (9) 三纵断面设计 3.1 中桩地面高程 (11) 3.2 厘米格坐标纸点绘地面线 (12) 3.3进行纵坡设计 (12) 3.4竖曲线要素计算 (12) 3.5 设计高程计算 (12) 3.6 竖曲线计算表 (14) 四横断面设计 4.1技术指标 (16) 4.2道路的组成及尺寸 (16) 4.3加宽超高计算 ..................................................... .6 4.4视距验算 ......................................................... .18 4.5横断方向地面高程 (18) 4.6路基设计表 (18) 4.7 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18)

五结束语.............................................................. 19.六参考文献. (20) 七附表............................................................... -.21 一、技术标准概述 设计公路为三级道路,设计时速为40Km/h 1.1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1)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100 m极限值60 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250 m最大 半径10000 m (2)缓和曲线最小长度40 m —般值50 m (3)平曲线间插入直线长度 同向平曲线长度宜大于6V(240 m)方向宜大于2V(80m) (4)平曲线最小长度70 m (5)直线段最长距离宜小于20V(800米) 1.2纵断面设计技术指标 (1)最大纵坡度:7%最小纵坡:0.5% (2)最小坡长:120m (3)不同纵坡最大坡长 (4)竖曲线半径:凸型竖曲线一般值700m极限值450m 凹型竖曲线一般值700m极限值450m 竖曲线长度一般值90m 极限值35m (5)平纵配合满足“平包竖”,或者错开距离不小于3s的行程(33.33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