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测试云平台

一、业务挑战 (1)

二、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 (2)

2.1 云计算整合架构 (2)

2.1.1 虚拟化平台 (2)

2.1.2 云服务管理平台 (3)

2.2 云计算网络结构 (4)

2.2.1 网络设计原则 (4)

2.2.2 核心网络设计 (4)

2.3 存储与备份 (5)

三、用户价值分析 (6)

四、设备清单 (10)

4.1 基础设施及网络部分 (10)

4.2 服务器 (10)

4.3 云计算软件 (11)

一、业务挑战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二、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云平台的建立需要分别考虑现有物理集中的IT资源,更需要考虑如何利用云计算的平台建立一个面向将来需求,面向发展的动态计算资源分配管理和服务自动化平台。这就需要充分考虑整个平台的延展性和可扩充性,从而帮助用户可以以最小的成本来搭建具有高度伸缩性的平台。

2.1 云计算整合架构

下图为云计算平台的框架图,由云计算资源池、基础架构管理服务器及应用软件组成。

云计算资源池:由一组可以实现自动供应和回收的预先定制的CPU和存储资源形成,具体包括服务器节点设备和元存储设备。由于云平台的很多特性,需要再一个大的资源池中才能够体现,比如动态迁移、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所以我们建议,最少采用2台X3850服务器,一台磁盘阵列搭建云平台。

云计算基础架构管理服务器:为一台X86服务器,安装操作和管理整个云基础设施的工具包。

云计算应用软件(基本软件包):基于Web2.0、根据服务请求进行资源供应和回收(如Web服务器、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目录服务等)。

2.1.1 虚拟化平台

云计算平台可以整合XenServer作为计算资源的虚拟化平台。也可以扩展支

持KVM、IBM AIX虚拟化、Vmware等其他虚拟化技术。

有了虚拟化平台后,利用云服务管理能力就可以实现从服务申请到虚拟化部署、从系统标准化安装到软件部署等。

为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建议硬件资源全部采用X86架构的服务器作为服务器的资源池。

服务器的整合在保持原有的服务器平台硬件和软件的前提下,在服务器裸设备上安装虚拟化管理软件,再虚拟化出来若干系统环境,相当于多个云主机。。

2.1.2 云服务管理平台

利用云计算服务平台提供了面向管理员和使用者的服务门户。这些基础服务包括以下部分:

用户管理

系统中有两大类用户,分别为:云计算平台管理员,云计算平台使用者

数据中心服务平台管理员能够对数据中心云平台上所有资源分配请求进行审批,增加或减少资源数目,变更项目时间,终止或删除项目。

数据中心服务平台使用者能够对资源分配提出申请,对资源的增加或减少提出申请,提出变更项目时间的申请,提出终止项目的申请。同时他们可以进行一些自服务操作,比如重启属于他们项目的服务器、重置系统口令等。

软件管理

维护可部署的操作系统镜像及软件包。这通常由云计算平台管理员来负责实现,某些应用软件或者商业软件的部署需要定制或者客户化实现。

存储管理

用于维护外接存储服务器及存储资源池。

使用计量

用于对每个客户使用的物理资源数量、时间和利用率进行统计。这通常由云计算平台管理员来负责实现。而云计算平台使用者则是获得报告,了解自己申请的资源的使用情况。

部署管理

部署管理提供对用户请求的自动化部署。部署按照特定时间,根据云计算平台使用者获得的申请来实际部署。部署的实际工作由云计算服务管理平台的供应

引擎来自动实现。管理源需要做的是监督部署任务的执行情况。

运行监控

主要提供对当前申请使用的虚拟服务器的当前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了解基本的性能状况,并在自服务界面上呈现给相应用户。

安全管理

云计算平台提供了完善的手段保证每个项目的安全性和隔离性。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有两个渠道:访问Web管理界面和访问项目虚拟机。对于Web界面的访问需要使用用户名和密码。对于虚拟机的访问通过以下手段进行控制:系统对外的接口上由一个VPN设备对用户进行认证。

每个项目对应一个vLan。每个项目的虚拟机位于该vLan内部。vLan的隔离性由交换机及各主机上的hypervior保证。

虚拟机的隔离性由虚拟化引擎本身保证。

此外,操作系统的用户认证也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保护。

2.2 云计算网络结构

云计算系统是众多服务器集中的管理系统,其系统特点是主机存放密集、服务范围广、网络结构复杂、安全程度要求高。在云计算中心的网络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特性。

2.2.1 网络设计原则

云计算网络建设要实现内部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应用三层交换,使网络安全可靠,必须具备高性能、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可管理、可增值特性以及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

2.2.2 核心网络设计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需要,把整个云计算网络分为两个区域,其中出口和核心作为一个整体区域,采用两台核心交换机,并部署2台防火墙实现冗余连接;接入汇聚作为另一个区域,整个网络就是由上述系列产品构成了三层网络架构。

网络采用双核心,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特殊协议互为备份。在核心层与汇聚层之间所选用的设备建议支持万兆平滑过渡的设备,充分考虑了设备的投资

以及对下一代技术发展趋势的兼容性,真正做到了可平滑过渡到骨干网。

在骨干层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冗余设计,在两台核心交换机之间通过千兆链路连接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全冗余式的骨干层,充分保证了整个云计算网络业务的稳定。

在云计算就网络设计出口时,我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需求:

首先,对于双出口的网络,要求出口设备支持策略路由;

其次,其次要求对于队列以及业务类型的QoS有良好的控制,可以提供灵活的控制方法;

第三,要在保证双出口之间的灵活切换的同时,保证整个云计算网络的安全。

2.3 存储与备份

云计算平台充分可以利用现有的存储设备,形成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存储资源池。如果没有存储设备,也可根据用户存储容量和数据传输效率要求,配备专门的云平台共享存储设备。

由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搭建方案,所有虚拟机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都存储在共享存储中,所以对于存储设备本身和传输网络都有一定的要求。根据我们的经验,建议用户选择光纤SAN的存储结构,以满足云计算平台对数据传输和存储的需求。

因为数据集中,为了更好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建议配备一台备份存储设备。

在所有业务服务器上部署相应的备份代理软件模块。这样,在定义好备份系统资源和策略后,在指定的时间,备份系统就会自动的将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从共享存储上、采用指定的方式备份到备份存储设备中。

三、用户价值分析

采用云计算技术,整合IT资源,将所有IT资源作为一个资源池,并将所有应用软件,作为一个软件资源池,项目负责人根据使用需要,提交资源使用申请,填写资源申请表,云计算会自动化帮助安装部署所有IT资源,用户即可领用,项目完成后,云计算自动回收资源,放入资源池,用于下一个项目开发使用。开发云平台中,软件开发测试的系统和环境部署如下表所示:

使用云计算平台为软件开发提供IT支持,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IT资源利用率

使用云计算平台,将所有IT资源集中到数据中心资源池,开发人员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申请IT资源,管理人员能够监控到IT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CPU、内存和存储的使用率;云计算平台的IT资源调度管理和资源回收功能,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IT资源的浪费。根据调查显示,人均PC的IT资源利用率不足20%,而是用云计算平台,可将IT资源利用率提高到70%。

2、降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使用云计算平台部署软件开发系统和环境,完全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流程,整个软件开发IT资源的部署时间只需要90分钟,并可对同一项目组所有人员同时部署,平台自带的变更管理大大减少了资源变更所需的人力物力,降低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节省人员成本。

3、降低IT总体拥有成本

使用云计算平台,平均服务器的使用寿命5——8年,而且更加稳定,处理能力更强,考虑到PC的使用效率较低,以及服务的CPU处理能力,1000台PC 大约等同于10~15台IBM X3850服务器,按照6年折旧,大约每年更换2台,只需花费30万左右,直接节省50% IT成本。

四、传统模式和云计算机模式对比

该表以1000台PC 为例,在云计算的模式下,一年可节省60%的总体拥有成本!

人民币(万元)

人员成本硬件更新资源利用率传统模式和云计算模式对比

五、设备清单

4.1 基础设施及网络部分

主要需要投入的设备和软件如下表(以上设备可以利用现有设备或者按照实际情况补充):

4.2 服务器

4.3 云计算软件

2015国内十大云计算-解决方案案例

2015国内十大云计算解决方案案例 2015-08-26 eNet&Ciweek/云创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云计算,下面这些案例或许能够给出一个易懂的答案,如果你知道什么是云计算,并且正在试图寻找解决企业当前所遇IT问题的办法,或许以下案例可以给你以思考和启发。 1、金融云案例 ——吴江农村商业银行 背景介绍: “在金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吴江,要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优势,逼得我们要么第一,要么唯一。”吴江农商行董事长陆玉根曾深有感触地说。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是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全国第一家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专注“三农”、服务“三农”,以总资产超560亿元居全市15家银行之首,被称为“吴江人自己的银行”;在苏北、安徽、湖北等地的13家分支机构正成为助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因而也被誉为农村金融的“吴江现象”。 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区域银行在中国不在少数。作为与实体经济接触最为紧密的金融触角,他们担负着将资金血液输送到小微企业部门的重要职责。这些中小银行运营成本高的问题很突出,其中,IT成本居高不下是重要原因。这也制约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有测算指出,在某些银行贷款类业务中,包括IT在内的操作成本已经达到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的10倍以上,这客观上造成了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难、融资贵。

建设方案: 通过阿里云的解决方案,吴江农商行构建了一个资源共享、集中管理、动态管控的智慧IT 基础架构。 在架构上,通过专线接入服务实现支付宝、阿里云、吴江农商行的互连互通,使金融业务运行在相对安全封闭的网络环境中,在业务连续性上,通过在青岛建立灾备中心,实现与杭州生产中心应用级灾备,底层数据实时同步,一旦发生故障,随时可以接管业务。 为保障本中心的高可用,还通过SLB构建应用池,将流量分发到不同VM上,在业务高峰期,弹性拓展和升级应用池。另外,阿里云的云盾附加服务可以进行应用、数据库、系统、网络安全护航。 价值所在: 据银监会统计,目前我国拥有2000多家区域银行,持卡用户在2-3亿间,由于规模、成本、技术等因素,多数银行尚未提供互联网相关业务。 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3万亿,用户消费购买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银行拥抱互联网进行转型。阿里云具备快速交付、灵活扩展、成本极低、安全可靠等优势,可以帮助吴江农商行实现与支付宝的快速对接,为其卡用户增加便利的网络支付渠道,增强了持卡用户活跃度和粘性。 作为第一批使用阿里云的银行,吴江农商行不仅在业务模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IT技术上也保持与时俱进。通过推出快捷支付,向用户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使用户有了更好的消费和支付体验,同时,开发和IT成本也有了极大的降低,避免了硬件重复建设和运维难度,而且云计算的弹性优势可以帮银行从容应对IT架构的挑战。

中石化云计算平台建设总体技术方案

中石化 云计算平台工程技术方案 二O一六年四月

目录第1章.基本情况6 1.1.项目名称6 1.2.业主单位6 1.3.项目背景6 1.3.1.XX技术发展方向6 1.3. 2.有关XX公开的相关要求7 1.4.建设规模7 1.5.投资概算10 1.6.设计依据10 1.7.设计范围10 1.8.设计分工11 第2章.现状及需求分析11 2.1.项目意义及建设必要性11 2.2.现状分析13 2.3.需求分析13 2.3.1.长期需求13 2.3.2.本期需求14 第3章.总体设计16 3.1.建设目标16 3.1.1.预期总目标16 3.1.2.阶段性目标17

3.2.建设内容18 3.3.系统的总体结构18 3.3.1.设计原则18 3.3.2.XX本土化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建设思路20 3.3. 4.总体拓扑结构22 3.4.信息的分类编码体系25 3.5.质量保证体系26 第4章.建设方案27 4.1.网络资源池28 4.1.1.组网物理拓扑图28 4.1.2.网络负载均衡设计30 4.1.3.网络虚拟化设计32 4.1.4.IP地址及DNS规划36 4.1. 5.网络端口资源估算41 4.2.计算资源池41 4.2.1.计算资源池架构41 4.2.2.应用系统分析42 4.2.3.计算资源池建议配置与选型建议44 4.2.4.计算资源池部署47 4.2. 5.虚拟化软件选型分析48 4.3.云计算管理平台51

4.3.1.云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方案52 4.3.2.云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61 4.4.云计算安全防护方案71 4.4.1.云计算平台安全威胁71 4.4.2.云计算平台安全防护目标73 4.4.3.云计算平台安全架构74 4.4.4.IaaS层安全74 4.4. 5.PaaS层安全89 4.4.6.SaaS层安全90 4.4.7.公共安全92 4.4.8.安全管理制度98 4.4.9.云安全服务100 4.5.机房方案100 4.5.1.机房设备集中管理100 4.5.2.布线系统101 4.5.3.机房系统102 4.5.4.UPS配置方案104 4.6.标准化工作109 4.6.1.标准规范建设的原则109 4.6.2.标准规范的总体框架110 第5章.设备配置要求112 第6章.项目实施与运行维护117

最新版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云计算平台系统建设项目 设计方案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 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内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内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拟化、集群和负载均衡等技术提供云状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定制功能及相应的扩展。 软件即服务:对外提供终端服务,可以分为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基础服务提供统一门户、公共认证、统一通讯等,专业服务主要指各种业务应用。通过应用部署模式底层的稍微变化,都可以在云计算架构下实现灵活的扩展和管理。 按需服务是SaaS应用的核心理念,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负载均衡满足大并发量用户服务访问等。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针对云计算平台建设以高性能高可靠的网络安

智慧交通云计算解决方案

智慧交通云计算解决方案

目录 1智慧交通云方案 (4) 1.1背景 (4) 1.1.1 交通拥堵带来的技术挑战 (4) 1.1.2 智能交通研究现状 (5) 1.1.3 云计算技术及发展现状 (6) 1.2构想 (7) 1.2.1智能交通云构思 (7) 1.2.2智能交通云的用途 (8) 1.2.2.1 交通信息实时发布 (8) 1.2.2.2 智能公交 (8) 1.2.2.3 智能信号控制 (9) 1.2.2.4 应对突急事件 (9) 1.2.2.5 车辆运营调度 (10) 1.2.3智能交通云与智慧 (10) 1.2.4 建设智能交通云的意义 (11) 1.3总体方案 (12) 1.3.1 总体架构 (12) 1.3.1.1 总体设计 (12) 1.3.1.2系统联网拓扑结构 (13) 1.3.1.3 系统层次图 (14) 1.3.2 感知层 (15) 1.3.2.1 RFID (15) 1.3.2.2交通卡口系统 (17) 1.3.2.3 道路监控视频智能识别 (20) 1.3.2.3.4 车辆跟踪模块 (23) 1.3.3 存储层 (26) 1.3.3.1 云存储概述 (27) 1.3.3.2 分布式云存储构架 (27) 1.3.3.3 智能交通云存储建议 (28) 1.3.4 处理层 (31) 1.3.4.1 数据量激增带来的处理挑战 (31) 1.3.4.2 cProc云处理平台架构 (31) 1.3.4.3 cProc云处理平台优势 (33) 1.3.5 认知层 (34) 1.3.5.1实时视频智能识别 (34) 1.3.5.2行为识别 (37) 1.3.5.3语义分析 (38) 1.3.6 应用层 (41) 1.3.6.1 交通规划 (41)

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篇一:智慧农业云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农业平台 实施方案 20xx-02-24 第1部分:物联网服务平台 一、需求描述 1、功能需求 1.1、环境/长势监控——数据分析——远程可视(含手机端)。 1.2、通过电脑、手机随时查看实时或历史视频,了解现场种植情况。 1.3、标准化种植流程,针对种植人员的任务管理,任务下达,生产信息记录(施肥、用药、调整温度、土壤湿度、光照等),任务过程监控。 1.4、监测数据的存储、查询,支持基于历史数据的条件性查询和多条件关联统计,核心数据md5加密。 1.5、在统一平台下进行移动远程监测和控制【基于ios、

android的app客户端】。 1.6、专家系统 二、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包括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终端层 感知层:终端各类传感设备的数据智能采集、终端控制设备接收指令并智能控制设备 传输层:基于3g、2g、wiFi网络的安全数据通道 数据层:基于sqlserver企业级分布式数据存储 应用层:包括监控中心、报表中心、任务管理中心、交流中心、溯源中心、流程中心等核心业务实现 客户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客户端【ios、android】应用、电脑网页浏览及应用 系统架构 为保证系统先进性、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及业务需求,系统设计遵循以下技术标准: 以.netFramework4.0为基础构建服务平台,服务平台支持微软公有云及私有云部署,以json数据格式传输,支持socket、http通讯协议,以jquery构建web前端,以android 和ios构建移动应用终端。 支持10000个以上传感设备并发连接,每1秒一个心跳业务处理。

云计算解决方案

方案简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面向云计算。云计算是网络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为用户按需服务。云计算是IT服务提供方式的一种改变,它在对数据中心呈几何倍数增长的情况下,有望显著提高效率和灵活性。许多云计算部署依赖于计算机集群,包括计算、网络互联、存储等,如图1-3。图1-4为具体一个云计算应用的拓扑部署。 图1-3 图 1-4 上述图1-4,描述了一个云计算应用,其主要业务应用在经分系统中支持Oracle Rac,和分布式话单分析等,其中配置的集群服务器节点共有32台刀片服务器,每个结点内置40Gb InfiniBand QDR HCA 卡网卡,连接到MIS5030 IB交换机中。多台业务应用服务器连接到核心GE万兆交换机中。以

太网与IB网的连接通过MBX 5020 完成。MBX 5020有4个IB口,每个IB 可连接3个GE口,从而实现了计算结点与以太网服务器的通讯。 VSA 服务器:VSA为存储加速软件,配置了2个服务器,每个服务器内置一块HCA(IB)卡和两块HBA(FC)卡,以及一块512GB SSD固态盘。VSA服务器作为网关设备,实现了IB到FC的转换。 HCA卡:40Gb InfiniBand QDR HCA 网卡。 HBA卡:8Gb FC卡。 SSD固态盘:采用CFD-SATAE电子盘产品,持续读写能力达200MB/s,用于加载VSA软件做缓存用。 VSA连接着FC交换机与后端的FC存储。 上述拓扑图中,实现了IB、Ethernet、FC网络的整合互通,应用在不同的云计算需求网络部署中。 在当今企业中80%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每年都按指数增长60%。大数据将挑战企业的存储架构、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等,也会引发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智能、云计算等应用的连锁反应。未来企业会将更多的TB级数据集用于商务智能和商务分析。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预计将暴增44倍,达到35.2ZB(1ZB=10亿TB)。 如何去分析这些数据,挖掘其内在价值,就需要分布式计算来支撑海量数据的分析工作。 早先那种多线程,多任务分解的日志分析设计,是分布式计算的一个单机版缩略,如何将这种单机的工作进行分拆,变成协同工作的集群,就是分布式计算框架设计所涉及的。 分布式计算运用在多场景,大数据量的分布式处理,是云计算服务中其业务内容必须用到的。 InfiniBand是针对对带宽延迟要求比较高的领域设计的一种网络,现阶段主流带宽是40Gb/s,网络中端到端延迟可以控制在us级别,InfiniBand 网络采用集中管理,支持网络划分,QOS等功能,扩展方便,可达数千个节点,经验证,适用于MPI, ORACLE RAC,HADOOP等的应用。 1.2 节点系统 云计算核心是计算能力的集中和规模性突破,云计算中心对外提供的计算类型决定了云计算中心的硬件基础架构。从云端客户需求看,云计算中心通常需要规模化的提供以下几种类型的计算能力: 大型服务器 一是高性能的、稳定可靠的高端计算,主要处理紧耦合计算任务,这类计算不仅包括对外的数据库、商务智能数据挖掘等关键服务,也包括自身账户、计费等核心系统,通常由8路以上的大服务器提供。 上述图1-4,描述了这种情况的一个云计算应用的拓扑; 高密度服务器 二是面向众多普通应用的通用型计算,用于提供低成本计算解决方案,这种计算对硬件要求较低,一般采用高密度、低成本的超密度集成服务器,以有效降低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运营成本和终端用户的使用成本; 高性能计算HPC 三是面向科学计算、生物工程等业务,提供百万亿、千万亿次计算能力的高性能计算,其硬件基础是高性能集群。 1.3 网络系统 网络互联技术是云计算中的关键因素,需要满足5个关键因素对网络的需求: ?高带宽/低延迟 ?整合型以太网 ?支持多种类作业任务 ?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方案 1、配置满足当前(2014)年度,硬件投入需求 2、一定的扩展能力,10台4路,10台2路可迁移系统 3、应用包括(DB、中间件;开发、测试、验收和上线环境)移动平台 1、规则引擎数据库、 中间件 健康险平台2、统计分析中间件 能力提升年,提高信息系统支持能力;影像系统3、OA中间件、数据库 1、计算投资管理系统 2、存储稽核审计系统 3、网络GPS查勘调度系统 资金管理系统 方案对比:费控系统 硬件对比人力资源系统 软件对比:vmware、Huawei FusionCompute 河南农户电子 档案 非车险承保理赔系统改造 第一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重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系统及相关子 系统。具体有:核心业务(含影像资料)、规 则引擎、农险电子档案、保协车险共享平台、 广域网络专线和96999客服专线。 第二类系统(即短时间中断会造成较大社会影 响或影响保险机构部分关键业务功能,并造成 较大经济损失的信息系统)包括核心业务系统 支撑平台。具体有:统计分析、精友车型数据、 保单自助查询、短信平台。 第三类系统(即间接支持关键业务功能或保险 机构对系统中断具有一定容忍度的信息系统) 包括OA办公自动化、邮件、网站、GIS系统、 移动查勘等。 云平台建设方案 (讨论稿) 信息化经历了T-S模式(终端-主机)、C-S模式(PC时代客户机-服务器)、B-S模式(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服务器);新时代以服务的方式被发布和访问的“云计算”模式;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

减少公司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和安全管理,构建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我们将云平台建设纳入议事日程。 201X年公司面临再一次的职场搬迁,有了2012年职场搬迁网络实现无缝切换的经验,我部将以新职场中心机房建设为契机,构建云计算架构的数据中心,在保障业务平滑迁移的基础上,以实现IT 资源的大整合、数据中心的大集中。 根据私有云建设的规律,我们将云平台建设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建设周期2~3个月;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建设周期1~2个月; 第三阶段:建设云平台的灾备系统,具体建设时间根据新职场搬迁计划等实际情况待定。 本次建设方案为第一二阶段。 第一阶段:落地云设备 实现计算资源虚拟化、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网络资源虚拟化 第二阶段:落地云平台 对现有业务环境进行梳理,在云平台上部署轻量级数据库、中间件环境,实现部分业务系统的迁移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云计算平台建设项目(招标编号:豫财招标采购-2015-112) 云计算平台设计方案 二〇一五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与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现状与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各业务系统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本期项目主要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设计原则与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质监云计算平台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总体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总体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计算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网络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存储虚拟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云资源自动调度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代云计算平台 建设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介绍 (4) 1.1 云计算介绍 (4) 1.2云计算与我国教育领域 (5) 第二章预期建设目标 (8) 2.1建设目标 (8) 2.2建设内容 (8) 第三章平台整体架构及特色 (10) 3.1 云平台背景简介 (10) 3.2 云平台架构及特色 (11) 3.3 云平台特色功能 (14) 第四章平台的管理与维护 (19) 4.1功能概述 (19) 4.2访问接口 (20) 4.3集群管理软件客户端 (20) 4.4集群管理软件WEB客户端 (20) 4.5远程桌面及命令行界面 (20) 4.6主要功能介绍 (20) 第五章应用的支撑 (31) 5.2分布式缓存 (42) 5.3迁移的支持 (45) 第六章集群管理软件虚拟化实现 (47) 6.1计算虚拟化 (47) 6.2存储虚拟化 (53) 6.3网络虚拟化 (64) 第九章平台发展与案例 (73) 9.1平台发展历程 (73)

9.2政府支持 (74)

第一章背景介绍 云计算是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进一步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引领未来信息产业创新的关键战略性技术和手段。云计算在教育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将在促进教育公平、降低教育成本、变革教学活动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助推终身教育等五个方面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1.1 云计算介绍 云计算本质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微软把云计算定义在云+端、软件+服务上;谷歌(Googe)认为,云计算就是以公开的标准和服务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中心,提供安全、快速、便捷的数据存储和网络计算服务;IBM则认为云计算是一个虚拟化的计算机资源池,一种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虽然他们对云计算的定义不同,但认识较一致的地方是:云计算即“按需服务”,将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作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取的“服务”向客户提供。因此,云计算具有以下两点优势: 1.1.1 降低信息化成本 在信息化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的今天,日常工作处理的数据急剧增长,这些数据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在本地。大多数情况下,网络只是让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得信息,数据处理主要还是依靠本地硬件设备及运行在本地的应用程序来进行。面对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计算,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升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要求越高,给个人或单位带来的经济压力就越大。云计算的出现,为投入较低成本,换取高计算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云计算只要求用户端设备能运行简单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即可,也就是说,云计算对用户端设备要求很低。应用云计算技术,可以避免本地建设和维护价格不菲的计算机系统,只需支付低廉的服务费用,即可完成原来需要高配置的本地计算才能完成的计算任务。 1.1.2 使用方便快捷 个人计算机是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信息处理工具,人们需经常不断地进行系统软件的

云计算解决方案

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软件开发测试云平台

一、业务挑战 (1) 二、云计算软件开发平台解决方案 (2) 2.1 云计算整合架构 (2) 2.1.1 虚拟化平台 (2) 2.1.2 云服务管理平台 (3) 2.2 云计算网络结构 (4) 2.2.1 网络设计原则 (4) 2.2.2 核心网络设计 (4) 2.3 存储与备份 (5) 三、用户价值分析 (6) 四、设备清单 (10) 4.1 基础设施及网络部分 (10) 4.2 服务器 (10) 4.3 云计算软件 (11)

一、业务挑战 无锡华夏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于2000年1月成立,是无锡软件出口外包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以面向日本的软件外包开发为中心,致力于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系统集成等业务。随着企业的发展,IT投入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PC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华夏目前PC总拥有数1000台,主要用于研发和测试,由于项目多、任务紧,一台PC经常要用于不同的项目开发,而每次更换都要对PC系统进行重新安装和环境搭建。根据实际统计,华夏一个员工平均每年参与4个项目的开发,也就是每年要重新搭建四次开发环境,对测试人员来说这个数量还要更多;平均每次更换环境花费时间10个小时,华夏每年大约花费4万小时用于PC系统和环境搭建,按照人均工资15元/小时,每年花费在60万左右。 除此之外,由于PC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升级频繁,大量的PC就意味着每年都要有很多PC需要淘汰和更新,现在这个数字大约是10台/月,而随着华夏的发展壮大,这个数字会进一步增加,这就意味着华夏每年花在PC升级和更新的费用最少在50~60万。与此同时,大量的PC也是的企业的能源消耗巨大,电力花费居高不下;按照平均180W/台,一台PC工作8小时/天,工业用电0.9元/度,华夏每年的电费就将近15万元。 与巨大的IT投入相对应的就是IT资源利用率较低,PC分布在企业各个项目小组的开发人员手中,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调度,也无从得知PC的使用情况。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对IT的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无法得知某个正在进行的项目使用的PC资源是否有多余,无法将项目完成用不到的PC资源及时收回,以便给下一个项目小组使用,造成大量的IT资源浪费。

戴尔云计算解决方案

戴尔自从三年前启动了战略2.0转型以来,启动一系列创新研发和并购动作,尤其在云计算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包括架构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方面。在今年4月戴尔宣布IT进入“虚拟时代”(Virtual Era),发布了全新解决方案、系统和服务,以帮助更多客户构建高效、高性价比的云计算和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通过简化(Simplify)、标准化(Standardize)和自动化(Automate),戴尔交付开放的(Open)、经济的(Affordable)和可靠的(Capable)的价值。戴尔基于工业标准的开放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使各种规模的客户在不付出性能、可靠性代价或浪费现有投资的基础上整合新兴技术,释放了客户的潜力,使他们可以充分拥抱高科技的“虚拟时代”,达到更高的效率水平,提高业务服务水平。目标是帮助客户组织把数据管理成本从70%降低到50%,让组织投资更多地应用到战略决策。 戴尔高效企业生态系统云战略(Efficient Enterprise Ecosystem,简称E3) 戴尔公司今年4月在北京宣布了高效企业生态系统(Efficient Enterprise Ecosystem,简称E3)的云计算企业战略,旨在通过高效企业生态系统实现高效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E3有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智能基础设施(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提供智能化的带嵌入式管理功能的客户机、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如PowerEdge C云服务器和支持弹性扩展的Equallogic存储等。用户可以自动化实现经常而复杂的任务,减少总拥有成本。通过全新的动态管理模式在分钟级别响应变更请求。 简化基础设施管理(Simplifie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简化端到端基础设施管理,提供开放的设施管理解决方案,如戴尔的Scalent (Advanced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简称AIM)、VMware vCenter和微软System Center 等,实现单一管理员配置资源和一键式按需添加新功能。 简化应用和工作负载管理(Streamlined Applications and Workload Management) 简化客户机和服务器工作负载管理,利用诸如Quest、VizionCore虚拟架构管理方案。最终用户自助为新项目创建并分配工作负载,实现应用级别的监控,从而帮助主动发现潜在问题。 智能数据管理(Intelligent Data Management) 智能化信息数据管理解决方案,比如戴尔DX6000对象存储、重复数据删除产品 Dell|EMC DD、DL2100等。降低数据存储的管理成本、占地空间和机房功率的要求,方便客户挖掘数据价值,并且制定管理和保留策略。 戴尔高效企业生态系统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云平台建设方案简介 2015年11月

目录

云平台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先进性 云中心的建设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广泛采用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等先进技术与应用模式,并与银行具体业务相结合,确保先进技术与模式应用的有效与适用。 ?可扩展性 云中心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资源需要根据业务应用工作负荷的需求进行伸缩。在系统进行容量扩展时,只需增加相应数量的硬件设备,并在其上部署、配置相应的资源调度管理软件和业务应用软件,即可实现系统扩展。 ?成熟性 云中心建设,要考虑采用成熟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种功能,保证云计算中心的良好运行,满足业务需要。 ?开放性与兼容性 云平台采用开放性架构体系,能够兼容业界通用的设备及主流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软件、应用程序,从而使得云平台大大降低开发、运营、维护等成本。 ?可靠性 云平台需提供可靠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系统需要在硬件、网络、软件等方面考虑适当冗余,避免单点故障,保证云平台的可靠运行。 ?安全性 云平台根据业务需求与多个网络分别连接,必须防范网络入侵攻击、病毒感染;同时,云平台资源共享给不同的系统使用,必须保证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数据泄漏。因此,云平台应该在各个层面进行完善的安全防护,确保信息的安全和私密性。 ?多业务性 云平台在最初的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需要支撑多用户、多业务的特征,保证基础资源在不同的应用和用户间根据需求自动动态调度的同时,使得不同的业务能够彼此隔离,保证多种业务的同时良好运行。 ?自主可控 云平台建设在产品选型中,优先选择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产品,一方面保证整个云计算中心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本地信息化产业链的发展。 支撑平台技术架构设计 图支撑平台技术架构 支撑平台总体技术架构设计如上,整个架构从下往上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云计算平台资源层、云计算业务数据层、云计算管理层和云计算服务层。其中: ?云计算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云计算中心的物理机房环境; ?云计算平台资源层:在云计算中心安全的物理环境基础上,采用虚拟化、分布 式存储等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网络、存储的虚拟化,构建计算资源池、 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

云计算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云计算平台方案设计 1.1设计方案 1.1.1平台架构设计 XX高新区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等关键设备按照需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两个层面,分别对应业务层和计算平台层。 业务层中,功能区域的划分一般都是根据安全和管理需求进行划分,各个部门可能有所不同,云数据中心中一般有公共信息服务区(DMZ区)、运行管理区、等保二级业务区、等保三级业务区、开发测试区等功能区域,实际划分可以根据业务情况进行调整,总的原则是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统一管理。 计算平台层中分为计算服务区和存储服务区,其中计算服务区为三层架构。计算服务区部署主要考虑三层架构,即表现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同时考虑物理和虚拟部署。存储服务区主要分为IPSAN、FCSAN、NAS和虚拟化存储。 云计算平台中计算和存储支持的功能分区如下图所示: 图云计算平台整体架构

图 平台分层架构 基础架构即服务:包括硬件基础实施层、虚拟化&资源池化层、资源调度与管理自动化层。 硬件基础实施层:包括主机、存储、网络及其他硬件在的硬件设备,他们是实现云服务的最基础资源。 虚拟化&资源池化层: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对外提供资源的池化管理(包括存池、服务器池、存储池等),同时通过云管理平台,对外提供运行环境等基础服务。 资源调度层:在对资源(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服务模型的抽取,提供弹性计算、负载均衡、动态迁移、按需供给和自动化部署等功能,是提供云服务的关键所在。 平台即服务:主要在IaaS 基础上提供统一的平台化系统软件支撑服务,包括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访问控制服务、工作量引擎服务、通用报表、决策支持等。这一层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平台服务,这些平台服务也要满足云架构的部署方式,通过虚

云平台建设方案

云平台建设原则 1、标准化 当前云服务在整个信息产业中还不够成熟,相关的标准还没有完善。为保障方案前瞻性,在设备选型上力求充分考虑对云服务相关标准的扩展支持能力,保证良好的先进性,以适应未来的信息产业化发展。 2、高可用 为保证数据业务网的核心业务的不中断运行,在网络整体设计和设备配置上都是按照双备份要求设计的。在网络连接上消除单点故障,提供关键设备的故障切换。关键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采用双路冗余连接,按照负载均衡方式或active-active方式工作。关键主机可采用双路网卡来增加可靠性。全冗余的方式使系统达到电信级可靠性。要求网络具有设备/链中故障毫秒的保护倒换能力。 具有良好扩展性,网络建设完毕并网后应可以进行大规模改造、服务器集群、软件功能模块应可以不断扩展。 良好的易用性。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维护量。对突发数据吸附,缓解端口拥塞压力,能保证业务的流畅性等。 3、增强二级网络 云平台下,虚拟机迁移与集群式两种典型的应用模型,这两种模型均需要二层网络支持。随着云计算资源池的不断扩大,二层网络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甚至扩展到多个数据中心内,大规模部署二层网络则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就是二层环路问题。采用传统的STP+VRRP技术部署二层网络时会带来部署复杂、链路利用率低、网络收敛时间慢等诸多问题,因此网络方案的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增强二级网络技术(如IRF/VSS、TRILL等)的应用,以解决传统技术带来的问题。 4、虚拟化 虚拟资源池化是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 应有效开展服务器、存储的虚拟资源池技术建设,网络设备的虚拟化也应进行设计实现。 服务器、存储器、网络及安全设备应具备虚拟化功能。 5、高性能 由于云服务网络中的流量模型发生了变化,随着整个云平台相关业务的开展,业务

警务云计算平台解决方案 - 简化版

警务云计算解决方案

1总体架构 (3) 2服务器虚拟化-cCloud (5) 2.1cCloud简介 (5) 2.2cCloud平台框架 (5) 3桌面虚拟化技术-cDesktop (7) 3.1概览 (7) 3.2优势 (8) 3.2.1降低桌面能耗 (8) 3.2.2降低服务器成本 (8) 3.2.3节约资金开销和运营开销 (8) 3.2.4提高能效 (9) 4云存储系统-cStor (9) 4.1cStor云存储系统简介 (9) 4.2C1000系列产品特性 (10) 高可靠性 (11) 高性能 (11) 在线伸缩 (11) 通用易用 (11) 智能管理 (12) 5分布式数据库-数据立方 (12) 5.1数据立方(DataCube) (12) 5.2优势 (13) 6任务调度引擎-JobKeeper (14) 7应用案例 (15) 7.1智能视频分析应用 (15) 图像智能检索 (17) 人流/车流统计 (18) 事件检测 (18) 7.2“智慧南京”综合视频平台解决方案 (18)

2012年公安部发布《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指挥信通装备建设项目的工作意见》,明确将警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工作纳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警务云计算平台”建设的启动是公安从实战需要和实用需求出发,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服务公安打防管控工作的一次创新和突破。“警务云计算平台”以“公安内网、互联网、图像专网、安全接入网”四网为基础,以“IaaS、PaaS、SaaS”三层为依托,以“云盘、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指挥调度、后勤保障、视频监控、情报分析、警务指挥、打防管控”等各公安业务应用为重点,将打造成一个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云计算中心。 根据公安部对公安科技信息化发展部署要求,公安数据中心要以云平台为核心技术,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减少公安科技信息化硬件重复投资,增强数据中心的运维安全管理,建成高科技、高可用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警务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从设计之初就着眼于对公安业务系统实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实现基础软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按需分配、综合利用。通过虚拟化服务和云桌面服务以获得满足需求的基础资源,真正实现了资源的按需分配。应用系统的部署时间从过去的几周甚至几个月提高到现在以分钟计算,节省了大量时间、精力,将各业务单位从繁杂的后台工作中解脱出来,得以专注于自身业务的开展实施。另外警务云计算平台还便于将原有的设备整合进来,实现不同资源的融合、对异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不仅仅使数据中心的资源可用性得到大幅提高,同时保护了投资、节省了总成本,有利于解决当前公安信息化重复投资问题。 1总体架构 随着图像、视频、指纹人像模型等信息采集数据量剧增,公安工作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当大量数据产生后,需要公安干警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更精确的数据关联查询和检索分析,而“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海量数据处理”优势将实现数据的可靠存储,并实现各类数据的交互,对公安各类数据的存储、分析、有效利用起到关键作用。利用云计算技术,可整合公安办案过程中行为轨迹分析、社会关系分析、生物特征识别、音

云计算平台扩容建设方案

基于黄河三角洲云计算的数字城管建设方 案 云计算是为基于自由、平等和分享的网络要求提供可靠、安全、容错、可持续和可扩展的应用服务设施。作为一种最能提现互联网精神的计算模型,云计算在计算成本、计算模式和计算能力上的优势将从多个方面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云计算在数字城管中的应用,对于数字城管建设模式及其他系统的相关技术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数字城管建设中长久以来无法解决的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及维护和安全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加快数字城管普及奠定基础。 一、引言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了信息采集器“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城管在建设及应用中一直存在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系 统维护费用高、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售后服务差、系统安全性低等弊端,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将为数字城管系统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较为理想的办法。 二、云计算技术 1、云计算的概念 在 ibm云计算白皮书中,可以看到的定义:“云计算”一词同时用来描述一个系统平台或者一种类型的应用程序。一个云计算的平台可按需进行动态的供给provi?sion)、配置(configuration)、重新配置(reconfigure)以及取消服务(deprovision)等。在云计算平台中的服务器可以是物理的服务器或者虚拟的服务器。高级的计算云通常包含一些其他计算资源,如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设备、防火墙以及其他安全设备等。 2、云计算的特点 2.1、规模经济 如果购买一台pc终端,需要购买显示器、硬盘、cpu、内存等一整套设备,并确保其整体性能满足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而利用云计算技术,可能只需要一台显示器,并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实现一切在终端pc上所能做的事情,而且不必担心自己购置的设备被淘汰,因为云计算所采用的硬件设备是供应商负责维护和更新,用户不必花费大量的资金即可获得大量的优质服务。

云平台建设方案目标

云平台建设侧重点不尽相同,因此其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中裕磐云的如下目标: 1、支持PB级数据存储,保障访问高速、安全 2、完善的容灾备份机制 3、提供完整的故障预警和处理机制 4、提供弹性计算、自动扩充存储空间功能 5、提供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现工具 6、部署CDN 云平台建设思路 云计算主要分为三种服务模式:SaaS、PaaS、IaaS。SaaS主要将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IaaS是主要是将虚拟机等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Paas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开发人员应用程序开发及部署平台。 1)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 Saas是最为成熟、最出名,也是得到最广泛应用的一种云计算。可以将它理解为一种 软件分布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软件安装在厂商或者服务供应商那里,用户可以通过某个网络来使用这些软件,通常使用的网络是互联网。这种模式通常也被称为"随需应变(on demand)"软件,这是最成熟的云计算模式,因为这种模式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中裕磐云已经证明可靠的支持服务、强大的可扩展性,因此能够降低客户的维护成本和投入,而且由于这种模式的多宗旨式的基础架构,运营成本也得以降低。 2)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 PaaS提供了基础架构,软件开发者可以在这个基础架构之上建设新的应用,或者扩展已有的应用,同时却不必购买开发、质量控制或生产服务器。中裕磐云研发的App PaaS Structure 可以在此基础上很方便的扩展服务模块。 3)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架构即服务) IaaS通过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硬件和软件资源。IaaS可以提供服务器、操作系统、磁盘存储、数据库和/或信息资源。IaaS的主要用户是系统管理员。 中裕磐云云平台总体拓扑结构

品高云计算解决方案V6.0

1品高云操作系统产品方案 本项目采用的云操作系统BingoCloud OS产品实现对云资源管理和云业务管理,实现异构虚拟化支持和统一的云业务管理门户。 1.1功能架构图 BingoCloud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从底向上分别包括云控制器&虚拟化层、各类云服务&接口、云管控中心(运维管理功能)和自助服务界面。 品高云操作系统整体包括以下模块,分别是: (1)数据中心硬件 充分利用品高云操作系统内部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品高云操作系统需要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共享。 (2)资源池系统 利用品高云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技术,将底层IT基础硬件设备进行虚拟化处理,借助品高云操作系统控制器对虚拟资源进行统一纳管,屏蔽底层各类硬件环境的复杂性,构建统一的虚拟化云资源池,为上层的业务管理系统和公共服务平

台的运行、HPC高性能计算提供必须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 (3)自助化云服务系统 在虚拟化层基础上,品高云操作系统对虚拟资源进行能力封装,提供了多项自动化的云服务,包括基础能力(虚拟机、存储卷、网络资源等)、应用支撑能力(应用自动化部署、数据库服务、负载均衡服务等)、辅助能力(HPC、大数据处理、3D渲染等)等,品高云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这些服务满足各种场景下的IT需求。该层是整个品高云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直接决定着云数据中心的能力大小。 (4)自助服务平台 品高云操作系统为业务部门各用户提供了自助服务门户。品高云操作系统管理员只需要为每个用户分配一定的资源配额(例如10VCPU、20G内存、200G 存储空间等),用户就可以自助登录到品高云操作系统界面,使用品高云操作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进行应用部署、HPC计算等工作。 (5)API 品高云操作系统的构建需要遵循标准化的原则,目前界面云计算公认的成熟标准的AWS标准化接口,品高云操作系统平台兼容AWS超过200个API,并且所有的API均对外开放,品高云操作系统用户可以利用这些API进行能力扩展开发。 (6)云管控中心 云管控中心提供运维管理门户供管理人员通过界面的方式实现对品高云操作系统各类资源进行高效调配、全面监控、日常维护、用户管理,并能够将品高云操作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形成报表导出。 1.2资源池系统 资源池系统是品高云操作系统的核心层相当于云操作系统的底层,其主要负责将硬件资源转化为可编程的逻辑单元,可被上层服务系统灵活调度与使用。资源池中的资源通过云控制器、集群控制器和节点控制自上向下的三层架构进行调度。而针对资源池中具体资源则通过计算、存储和网络三个子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