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金朝帝王世系(1115年—1234年)

2011-05-28 06:52:52| 分类:中华帝王世系|字号订阅

金代,1115---1234,凡一百二十年,历九帝。1114年,女真族完颜部起兵反辽。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1153年,迁都燕京(今北京城西南隅),改名中都。1214年,因受蒙古人所迫而迁至南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4年,为南宋和蒙古军联合攻灭。国域:东临海,西接西夏,南达淮河,东北到黑龙江流域。

金朝世系表(1115-1234)[金先祖]始祖函普

───

德帝乌鲁

───

安帝跋海

───

献祖绥可

───

昭祖石鲁

─┐┌-

──────────────

─────────

───

───────────

─────────────

─────────│

└-

景祖乌古乃

─┬─

世祖劾里钵

康宗乌雅束│

├─

肃宗颇剌淑

├─

(1)金太祖完颜旻─┬─

绳果完颜宗峻

───

(3)金熙宗完颜亶│

1115─1123 │

1136─1149

└─

穆宗盈歌

└─

(2)金太宗完颜晟├─

辽王完颜宗干

───

(4)金废帝完颜亮

1123─1135

1149─1161 │

└─

讹里朵完颜宗辅

───

(5)金世宗完颜雍─┐

1161─1189 │

┌-

──────────────

─────────

───

──────────────

─────────────

─────────

─┘

├-

宣孝太子完颜允恭─┬─

(6)金章宗完颜璟│

1190─1208

└-

(7)金卫绍王完颜永济└─

(8)金宣宗完颜珣

───

(9)金哀宗完颜守绪───

(10)金末帝完颜承麟

1209─1213

1213─1223

1224─1234

1234

元灭金金亡

金人祖先出自靺鞨,原名勿吉,古肃慎地。汉魏时,

勿吉有七部:粟末、伯咄、安车骨、号室、拂涅、黑水、白山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两部,余五部未知。粟末部姓大氏,后为渤海国。黑水部居古肃慎地,东濒海,南接高丽。初依附于高丽,后为唐军所败。开元(713---741)中,朝于唐。唐置黑水府,以部长为都督、刺史,赐姓李氏。五代时,契丹尽取黑水地,便归附于契丹。由此分两部:一在南入契丹籍,称熟女真;一在北不入契丹籍,称生女真。生女真地有混同江(又号黑龙江)、长白山,俗称“白山黑水”。

函普,完颜部始祖。初从高丽来,祖居完颜部仆干水之涯。后追为景元帝始祖。

乌鲁,函普子。后追为德帝。

跋海,乌鲁子。后追为安帝。

绥可,跋海子。后追为定昭帝献祖。

石鲁,绥可子。后追为成襄帝昭祖。

古乃,石鲁子。后追为惠桓帝景祖。辽封为节度使。死时,年五十四岁(1021---1074)。

劾里体,乌古乃次子,母唐括氏。辽咸雍十年(1074)袭封节度使。大安八年五月死,年五十四岁(1039---1092)。后追为圣肃帝世祖。

颇剌淑,景祖四子,母唐括氏。大安八年(1092)袭位。三年八月病死,年五十三岁(1042---1094)。后追为明睿穆

宪帝肃宗。

盈歌,字乌鲁完,景祖五子,母唐括氏。。大安十年(1094)袭位。次年病死,年五十三(1043---1095)。后追为恭简帝穆宗。

武元帝(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帝)太祖,完颜阿骨打,改名旻,世祖次子,母翼简皇后拏懒氏。在位九年(1115---1123)。年号为收国二年(1115---1116),天辅七年(1117---1123八月)。八月崩于行宫,年五十六岁(1068---1123)。葬睿陵。

文烈帝(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帝)太宗完颜晟,本名吴乞买,世祖第四子,太祖同母弟。在位十二年(1123---1134)。年号为天会十二年(1123九月---1134)。十三年正月,死于明德宫,年六十一岁(1075---1135)。葬大房山恭陵。

武灵帝(弘基缵武庄靖孝成帝)熙宗完颜亶,本名合剌,太祖孙,景宣帝子。母蒲察氏。在位十五年(1135---1149)。年号为天会十三至十五年(1135正月---1137)。天眷三年(1138---1140),皇统九年(1141---1149)。十月,被杀,年三十一岁(1119---1149)。葬思陵。

废帝海陵王完颜亮,字元功,原名迪古乃,辽王宗干次子,母大氏。天眷三年,为奉国上将军。迁骠骑上将军。皇统四年,加龙虎卫上将军,在京留守,迁光禄大夫。七年五

月,兼都元帅。九年三月,为太保、领三省事。十二月,由忽土、阿里出虎等杀帝而立为帝。在位十三年(1149---1161)。年号为天德五年(1149十二月---1153三月),贞元四年(1153三月---1156正月),正隆六年(1156二月---1161九月)。十月,为东京留守曹国公乌禄所废。十一月,被杀,年四十岁(1122---1161)。大定二年,降为海陵郡王。后又追废为庶人,葬山陵西南四十里。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世宗完颜雍,原名乌禄,太祖孙,睿宗子,母贞懿皇后李氏。皇统间,为光禄大夫。封葛王,兵部尚书。天德初,为会宁牧。次年,大宗正事,中京留守,又改燕京,又为济南尹。贞元初,为西京留守。三年,改东京,进封赵王。正隆二年,降封郑国公,进封卫国。三年,再任留守,迁封曹国。六年,废海陵而立。在位二十九年(1161---1189)。年号为大定二十九年(1161十月----1189)。正月,病死于福安殿,年六十七岁(1123---1189)。葬兴陵。

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帝章宗完颜璟,小字麻达葛,世宗孙,显宗子,母孝懿皇后徒单氏。大定二十五年十二月,进封原王,判大兴府事。二十六年五月,为尚书右丞相。十一月,皇太孙。在位十九年(1190---1208)。年号为明昌七年(1190---1196十月),承安五年(1196十一月

---1200),泰和八年(1201----1208)。十一月,病死于福安殿,

年四十一岁(1168---1208)。次年二月葬道陵。

卫绍王完颜永济,小字兴胜,原名允济,世宗七子,母元妃李氏。大定十一年封薛王,进襚王。二十五年,开府仪同三司。二十六年,为秘书监。次年,转刑部尚书。世宗死,进封潞王。明昌二年,进封韩王。四年,改判兴平军。五年,改沁南军。承安二年,改封卫王。三年,改昭义军。泰和元年,改判彰德府事。五年,改判平阳府。章宗崩,即位。在位五年(1209---1213)。年号为大安三年(1209---1211),崇庆二年(1212---1213四月),至宁一年(1213五月---七月)。八月,因内乱被杀。贞祐四年,谥为卫绍王。

继天兴统述道勤英武圣孝帝宣宗完颜珣,本名吾睹补,显宗长子,母昭华刘氏。大定十八年,封温国公。二十九年,进封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判兵部、吏部,又判永定、彰德等军承安元年,进封翼王。八年,进封邢王。又封升王。卫绍王被杀,即位。在位十一年(1213---1223)。年号为贞祐五年(1213八月---1247八月),兴定六年(1217九月---1222七月),元光二年(1222八月---1223)。十二月,病死于宁德殿,年六十一岁(1163---1223)。次年三月,葬德陵。

哀帝完颜守绪,初名守礼,又名宁甲速,宣宗季子,母明惠皇后王氏。泰和中,为金紫光禄大夫。宣宗即位,为遂王,授秘书监,改枢密使。四年正月,为皇太子。元光二年十二月,即位。在位十一年(1224---1234)。年号为正大九

年(1224---1232),开兴一年(1231正月---二月),天兴三年(1231三月---1234)。正月,国亡,自杀。

古代韩国历朝历代帝王世系

檀君朝鲜(实属传说):公元前2333年—公元前238年王俭(檀君) 扶娄 嘉勒 乌斯丘 丘乙 达门 翰栗 于西翰 阿述 鲁乙 道奚 阿汉 屹达 古弗 代音 尉那 余乙 冬奄 侯牟苏 固忽 苏台 索弗娄

延那率那邹鲁豆密奚牟摩休奈休登口邹密甘勿奥娄门沙伐买勒麻勿多勿豆忽达音音次乙于支勿理丘勿

普乙 古列加 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 年—公元前194年 箕子子胥余在位时间:约公元前1122年—公元前1082年庄恵王子松在位时间:公元前1082年—公元前1057年敬孝王子询在位时间:公元前1057年—公元前1030年恭贞王子伯在位时间:公元前1030年—公元前1000年文武王子椿在位时间: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972年 太原王子礼在位时间:公元前972年—公元前968年 景昌王子庄在位时间:公元前968年—公元前957年 兴平王子捉在位时间:公元前957年—公元前943年 哲威王子调在位时间:公元前943年—公元前925年 宣恵王子索在位时间:公元前925年—公元前896年 谊襄王子师在位时间:公元前896年—公元前843年 文恵王子炎在位时间:公元前843年—公元前793年 盛徳王子越在位时间:公元前793年—公元前778年 悼怀王子职在位时间: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76年 文烈王子优在位时间:公元前776年—公元前761年 昌国王子睦在位时间:公元前761年—公元前748年 武成王子平在位时间:公元前748年—公元前722年

贞敬王子阙在位时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703年乐成王子怀在位时间: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75年孝宗王子存在位时间: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58年天老王子孝在位时间:公元前658年—公元前634年修道王子立襄在位时间:公元前634年—公元前615年徽襄王子通在位时间:公元前615年—公元前594年奉日王子参在位时间: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78年徳昌王子仅在位时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60年寿圣王子翔在位时间:公元前560年—公元前519年英杰王子藜在位时间:公元前519年—公元前503年逸民王子冈在位时间:公元前503年—公元前486年济世王子混在位时间:公元前486年—公元前465年清国王子璧在位时间:公元前465年—公元前432年导国王子澄在位时间:公元前432年—公元前413年赫圣王子骘在位时间:公元前413年—公元前385年和罗王子谓在位时间: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69年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东明王高朱蒙B.C.37—B.C.20 琉璃王高类利B.C.19—17 太武神王高无恤18—43 闵中王高解邑朱44—47 慕本王高解忧48—52 太祖大王高宫53—45 次王高遂成146—164 新王高伯固165—178 故国川王高男武179—196

课外历史拓展—中国历史列表

中国历史列表(自夏开始开始)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禹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成汤 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周朝姬姓。 公元前770年,幽王太子宣臼由镐京迁都于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迁后之周王朝为东周。周赧王59年(公元前256年),东周为秦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时五百一十五年。 秦朝(前221年——前207年),嬴政(汉族) 汉朝(前202年——220年),刘邦(汉族) 三国:三国·魏(220年——226年),曹丕(汉族) 三国·蜀(221年——223年),刘备(汉族) 三国·吴(222年——252年),孙权(汉族) 晋朝(265年——420年),司马炎(汉族) 十六国:十六国·成汉(304年——347年),李雄(汉族) 十六国·前赵(304年——329年),刘渊(匈奴族) 十六国·后赵(319年——351年),石勒(羯族) 十六国·前凉(300年——386年),张轨(汉族) 十六国·后凉(386年——403年),吕光(氐族) 十六国·南凉(397年——414年),拓跋乌孤(鲜卑族) 十六国·西凉(400年——421年),李皓(汉族) 十六国·北凉(397年——460年),段业(匈奴族) 十六国·前燕(285年——370年),慕容廆(鲜卑族) 十六国·后燕(384年——409年),慕容垂(鲜卑族) 十六国·南燕(398年——410年),慕容德(鲜卑族) 十六国·北燕(409年——436年),冯跋(汉族) 十六国·前秦(350年——394年),苻洪(氐族) 十六国·后秦(384年——417年),姚苌(羌族) 十六国·西秦(385年——431年),乞伏国仁(鲜卑族) 十六国·胡夏(407年——431年),赫连勃勃(匈奴族) 南北朝:南北朝·宋国(420年——479年),刘裕(汉族) 南北朝·齐国(479年——502年),萧道成(汉族) 南北朝·梁国(502年——557年),萧衍(汉族) 南北朝·陈国(557年——589年),陈霸先(汉族)

金朝皇帝列表

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天兴三年(1234年)时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共经历10位帝王。 1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年——1123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族酋长,金国建立者。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消灭辽国,在位期间,定制度,立刑法,造文字,加强皇权,对女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谥号武元皇帝,死后葬于和陵,后改名睿陵。 2金太宗完颜晟 金太宗姓完颜,名吴乞买,汉名晟。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后,继续进行灭辽战争,1125年,消灭辽朝。开始进攻宋,1126年,攻下汴

京,北宋亡。其后,太宗进行了经济,军事改革,并且他本人非常节俭。他下诏在女真旧地实行赋税制,不得私役百姓;规定权势之家不得买贫民为奴;多次下诏敦劝农功和派遣使臣到各地劝农。死于1135年,时年61岁。 3金熙宗完颜亶 金熙宗完颜亶,(天辅三年正月十七甲子日11119年2月28日-皇统九年十二月初九丁巳日儒略历1150年1月9日),金朝第三位皇帝(1135年2月10日—1150年1月9日在位)。女真名合剌,汉名亶,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嫡长孙,其父为金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母为蒲察氏。在位15年,终年31岁。 4海陵炀王完颜亮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 即金废帝,女真名迪古乃,字元功,中国金代第四位皇帝,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杀人狂,是一位毁誉参半的人物。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完颜宗干次子,母大氏,史称海陵王。完颜亮在位十二年,在位期间为人残暴,杀人无数但严肃吏治,能够听取臣下的某些有益建议。迁都燕京之后,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和奠定了金王朝

汉朝皇帝世系图

汉高祖 刘邦 前 256-前 202-前 195 汉惠 帝 齐悼惠王 刘肥 前 221-前 189 刘盈 前 210前 195前 188 后少 帝 城阳景王 刘章 前 200-前 177 前少帝 ?-前 188-前 184 刘弘 前 192前 184前 180 梁共 城阳恭王 刘喜 ?-前 144 长沙定王 刘发 ?-前 127 汉武帝 刘彻 前 157-前 141前 87 王 刘买 ?-前 136 梁平 王 刘襄 ?-前 96 梁贞 海昏侯 城阳敬王 刘义 ?-前 110 舂陵戴侯 刘熊渠 悼皇考 刘外 刘进 前 113-前 91 刘贺 前 92前 74前 59 王 刘毋 伤 ?-前 85 汉景帝 刘启 前 188-前 157前 141 梁孝 王 刘武 ?-前 144 汉文帝 刘恒 前 202前 180前 157 高后吕雉
昌邑哀 城阳顷王 刘延 ?-前 118 舂陵节侯 刘买 戾太子 刘据 前 128-前 91 王 刘髆 ?-前 86
汉昭帝 刘弗陵 前 94-前 87-前 74

梁敬 城阳惠王 刘武 ?-前 97 刘利 刘回 汉宣帝 刘询 前 91-前 74-前 49 王 刘定 国 ?-前 45 梁夷 汉元帝 城阳荒王 刘顺 刘子张 刘钦 ?-3 刘奭 前 75-前 49-前 33 楚孝王 刘嚣 ?-前 25 东平思王 刘宇 ?-前 20 王 刘遂 ?-前 39
汉成 帝 更始帝 刘玄 ?-23-25 汉光武帝 刘秀 前 6-25-57 刘骜 前 51前 33前7 汉哀帝 刘欣 前 27-前 7前1 严乡侯 广戚侯 刘显 刘信 ?-7 恭皇 刘康 ?-前 23 中山孝王 刘兴 ?-前 8 广戚炀 侯 刘勋 东平炀王 刘云 ?- 前 4
梁荒 王 刘嘉 ?-前 24
式节侯 刘宪
式侯 刘萌
汉明帝 刘庄 28-57-75
汉平帝 刘衎 前 9-前 1-6
梁王 刘立 ?-3
刘盆子 10-25-27?
汉章帝 刘炟 57-75-88
孺子 刘婴 5-6-8-2 5 济北 惠王 刘寿 ? -120 北乡 刘雄 孝崇皇 刘翼 孝元皇 刘淑 孝穆皇 刘开 ?-132
刘永 ? -25-2 7 刘纡
千乘贞王 刘伉 ?-93
孝德皇 刘庆 78-107
汉和帝 刘肇 79-88-10 5
乐安夷王 刘宠 ?-122
汉安帝 刘祜 94-106-12 5 汉顺帝 刘保
汉殇帝 刘隆 105-106
侯 刘懿 ? -125
勃海孝王 刘鸿
刘弘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2

XX历代皇帝世系表(XX 清) 一、xx 历史朝代歌 夏后XXXX东周,XXXX收。XX东汉XX,西晋东晋兼XX。匈奴羯氏XXXX,XX 代北后称雄。XXXX是南朝,北魏XX称北朝。北周灭齐传于XX,XX又灭XX再统一。随灭XX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XX 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XX。 五代XX汉周,宋朝XXXX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XX北宋消。南宋偏安在XX,XX 兴起国号元。 灭XXXX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明代共传十六君,XX初起号后金。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XX。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 年——公元前207 年)历三帝,共统治建 15年 都: XX (今XXXX 市XX)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 221年——公元前 210 年)在位十二年 秦二世胡亥(公园前 209年——公元前 207 年)在位三年 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 206年——公元 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 214年 建都: XX (今 xxxx ) xx 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 179年——公元前 157 年)在位二十三年 年号: 、/. I —[ 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 156年——公元前 141 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 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 140年——公元前 87 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 86 年——公元前 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 汉惠帝刘盈(公元前 汉高后吕雉(公元前 (注: 206 年——公元前 194 年——公元前 187 年——公元前 195 年)在位十二年 188 年)在位七年 180 年)在位八年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

10分钟掌握2000年历史,秦朝到清朝皇帝世系表,一目了然 摘要:中国有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从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算起,有记载的皇帝多达500多位。为了更清楚直观的了解每个朝代的皇帝传承,作者将他们绘制成表,呈现给喜欢历史的读者。(包括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死后,儿子胡亥继承皇位,由宦官赵高把持朝政。秦二世的暴政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秦朝共传二世,建国仅仅14年。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出身小吏,是个不折不扣的流氓。在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中,击败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史称西汉。公元8年,权臣王莽自立,西汉灭亡。前后共有15位皇帝,建国210年。

东汉:王莽篡权之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后代刘秀趁机起兵,通过十几年的战争重新统一中国。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国号汉,史称东汉。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东汉灭亡。传八世共十四帝,建国195年。

三国:曹操、刘备、孙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相互攻伐,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势力。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三国著名谋士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他在266年代魏自立称帝,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司马睿逃到江南,在建邺称帝,史称东晋。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东晋灭亡。两晋共传十五帝,建国155年。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 中国历代纪元简表中国历史朝代表我历代纪元表 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楚吴 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中国历史朝代表朝代时间 原始社会 170 万年前—前 2070 年 奴隶社会 夏前 2070 年—前 1500 年 商前 1500 年—前 1046 年 周 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 东周 春秋前 770 年—前 476 年 封建社会 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 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前 221 年—前 207 年 汉西汉(新)前 202—8 年( 8—23 年) 东汉 25 —220 年 三国 魏220 — 265 年 蜀 221 —263 年 吴222— 280 年 西晋 265 —316 年 十六国 东晋 317 —420 年

十六国 304 —439 年 南北朝 南朝 宋420 — 479 年 齐479 —502 年 梁502 —557 年 陈 557 —589 年 北朝 北魏 386 —534 年 东魏 534 —550 年 北齐 550 —577 年 西魏 535 —557 年 北周 557 —581 年 隋581 — 618 年 唐 618 —907 年 五代 后梁 907 —923 年 后唐 923 —936 年 后晋 936 —946 年 后汉 947 —950 年 后周 951--960年 十国 902 —979 年 辽916 —1125 年 北宋 960 —1127 年 南宋 1127 —1279 年 西夏 1038 —1227 年 金1115 — 1234 年 元 1271 — 1368 年 明 1368 — 1644 年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 1840 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1841 — 1912 年 中华民国 1912 — 1949 年 社会主义社会 夏 约前 21 世纪——前 16 后汉947—— 950世纪 十 约前 16 世纪——前 11 世 商国后周951—— 960 纪 西周前 11 世纪——前 771十国④902—— 979 周 东周前 700——前 256 宋 南宋960—— 1127春秋时代前 770——前 476北宋1127—— 1279战国时代①前 475——前 221辽907—— 1125秦前 221——前 206西夏1032—— 1227 汉西汉②前 202——公元 23金1115—— 1234东汉25—— 220元1279—— 1368

远古帝王世系表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 —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 —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 —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 —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 —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 —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 —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 —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 —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 —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 —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 —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 —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 —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 —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 —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 —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 —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 —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 —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 —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 —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 —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 —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 —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 —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 —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那么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伏羲是哪个时代的人物,希望对你有帮助!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创始时期最早的王,他的生辰八字因为历史悠久无处考证。伏羲姓凤,是燧人氏的儿子。根据历史材料史记的记载伏羲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伏羲生于上古时期的成纪,成纪应该是在上古时期的旧石器时代。 成纪时期的旧石器时代是上古时期的中后期,伏羲曾在成纪时代生活过,传说伏羲是中国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中华民族的医药始祖。伏羲也是人首蛇身,伏羲是和自己的妹妹女娲结婚生儿育女,他们的后代慢慢演化后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 在历史史料记载当中有关伏羲的记载,说伏羲能够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推算出将要发生的事情。伏羲还发明了占卜八卦,占卜八卦后来被后人延续至今,伏羲还发明了文字,代替了以物记事的笨方法。据说我们现在用的捕鱼方法也是伏羲时代发明的,伏羲根据蜘蛛网捕食的原理发明了捕鱼网。伏羲和女娲在那个时代还发明了瑟,瑟是一种乐器。伏羲利用瑟作曲,这也是现代音乐的初形。 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为了繁衍生息和自己的同胞妹妹结婚,生下人类。伏羲在这个时代创造出很多方法都成为了第

一次,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笨,但是在伏羲时代已经是最先进的了。伏羲的发明创造还很多,上面说的只是如今被后人所利用比较频繁的方法。伏羲时代是人类刚刚起源的时代,伏羲在那个时代为人类的进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真的存在吗?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神灵之一,也是人类进化史中的始父者。他和自己的同胞妹妹女娲结婚生子繁衍了人类。伏羲真的存不存在我们不得而知,可是关于伏羲的传说却渊源流长至今。人们对伏羲的存在信以为真,有好多地方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的这一天拜祭伏羲。 据历史资料史记的记载,伏羲姓凤,母亲是燧人失氏,我们中华民族当中三黄五帝的天帝之一,降生在上古时期的成纪,那个时代是旧石器时期的中晚期。相传伏羲生下来时为人头蛇身,十分丑陋吓人。伏羲丑陋的外表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传说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最早被称为王的人,伏羲和女娲生儿育女之后,为了给孩子治病发明了医药,在历史当中伏羲对医药的贡献非常大,后人称他为医药鼻祖。伏羲还根据蜘蛛通过蜘蛛网捕捉小动物的方法中,得出用渔网捕鱼的方法。渔网捕鱼法一直延续至今。 在史记的记载中说道,伏羲至纯厚,创作易八卦。这句话肯定了伏羲对历史的作用,在学者眼里伏羲是存在的。在历史的进程中有很多人在研究伏羲,通过考古和对上古时期各族部落的研究,发现伏羲是被中华民族的炎帝和黄帝所拜祭的。 上面所说只是从客观上讲述了伏羲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说实话

金朝(女真完颜部)皇帝或部落首领世系名录表

金1115年-1234年 庙号谥号汉名女真名常用名称在位时间年号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 仁明庄孝大圣武元 皇帝 旻阿骨打 完颜阿骨 打 1114年- 1123年 收国 1115年-1116年 天辅 1117年-1123年九月 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 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晟吴乞买 完颜吴乞 买 1123年- 1135年 天会 1123年九月-1135年 金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 皇帝 亶合剌完颜亶 1135年- 1149年 天会 1135年-1137年 天眷 1138年-1141年正月 皇统 1141年正月-1149年 十二月 海陵王海陵炀王(被弑后) 海陵庶人(改葬后) 亮迪古乃完颜亮 1149年- 1161年 天德 1149年十二月-1152 年二月 贞元 1153年二月-1156年 正月 正隆 1156年二月-1161年 十一月 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 圣明仁孝皇帝 褎/ 雍 乌禄完颜雍 1161年- 1189年 大定 1161年十月-1189年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 神圣英孝皇帝 璟麻达葛完颜璟 1189年- 1208年 明昌 1190年-1195年十一 月 承安 1196年十一月-1200 年 泰和 1201年-1208年 卫绍王(被弑后) 允济 /永 济 兴胜完颜永济 1208年- 1213年 泰和 1208年-1209年正月 大安 1209年正月-1211年 崇庆 1212年-1213年 至宁 1213年五月-九月 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 英武圣孝皇帝 珣吾睹补完颜珣 1213年- 1223年 贞祐 1213年九月-1217年 九月 兴定 1217年九月-1222年 八月 元光 1222年八月-1223年 金哀宗敬天德运忠文靖武 天圣烈孝庄皇帝 守礼 /守 绪 宁甲速完颜守绪 1223年- 1234年 正大 1224年-1232年正月 开兴 1232年正月-四月 天兴 1232年四月-1234年 正月 金昭宗承麟呼敦完颜承麟1234年盛昌 1234年正月

远古弘农谭氏家族世系探索《序言》

遠古弘農譚氏家族世系探索 《序言》 【中國姓氏來源傳說】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眾多的大國;中國人的姓氏傳承是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多年),就有了姓。從它的形成、發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傳說和文獻中出現的“氏”有不少,最早的是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中國最早的“姓”就產生在伏羲時代,“風”是中國的第一個姓,這個時期一個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領是倉頡,他創造了文字,替代結繩記事。女媧氏之後為神農氏即炎帝,炎帝其後為薑姓。黃帝姓公孫,名軒轅,黃帝所在部落的稱呼叫有熊氏,黃帝稱帝位後統治了中原大地。黃帝有25子,得姓有12個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這12個姓事實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兒子因沒有實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據考證,中國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黃兩帝之後。炎黃兩帝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無論你我他同姓一家親,都有一個共同的根。 歷來以為中國人先有姓後有氏,事實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關係也在變化。夏、商、周的時期,人們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職,或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轉變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中國傳統家譜早有記載;家譜是人類以血緣為核心親緣關係的投影記錄,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了人類遺傳規律科學。按這條遺傳規律明確規定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 姓氏文化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據史書記載: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例: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 據考古學資料記載;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有女旁;如:薑、姚、姒、姬、媧、婢、妊、妃、好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有“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在神話裏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

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发行及其经济影响

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发行及其经济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金朝货币发行及其货币制度发展的阶段进行描述,其中包括各个时期金朝皇帝的货币政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同时期的其他朝代的货币政策及发行来进行对比,来分析各个阶段货币的经济影响。以此来了解中国古代金朝的货币制度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字:金朝货币发行经济影响 金自崛起至覆灭,历时约一百二十年,其货币制度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自1115年建国至1153年统治广大的北中国,随着女真势力向先进的中原地区推进,由原来的以物易物跃进到了货币贸易的阶段;1154年到1189年,随着北中国经济的恢复,货币流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扩大,金代货币制度进入了以钱为主、钱钞并用的鼎盛时期,而白1190年以后至1234年灭亡,由于国内外各类矛盾的激化,经济的衰败,以及女真贵族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和丧失统治能力,金国货币制度也陷于紊乱以至崩溃。 一、从物物交易走上货币交易的阶段(公元1115——1153年) 金国建立之前,完颜部已经统一女真诸部,进入阶级社会。但是,这个时期不论是女真诸部之问,还是女真族同邻近的契丹等族之间的交换,均处于以物易物的状态,并没有使用金属货币。这种情况,直到1125年即金建国后的十年,在其居住的松辽地区,仍未改变。 自金建国以后,随着对辽、对宋战争的节节胜利,女真贵族不仅囊括了辽国的绝大部分地区,而_且夺得了原来北宋统治的淮水以北

广大地区,.二、三十年间一跃而成为一个大国。随着这一急剧变化而来的是金的贸易、货币制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跃进性的变化。这就是从原来的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阶段,跃进到以金属货币为等价物的贸易阶段。金国开始建立了它的真正的货币制度。 女真在建国时时,奴隶制已臻于成熟,其国家制度是在女真族内在的阶级冲突日益加剧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因而当权的奴隶主贵族的掠夺欲也就特别强烈。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女立贵族的掠夺烧杀,俘获生口作奴隶,使辽宋故地的社会经济受到不小的破坏,商品货币经济有倒退的趋势。但是,这些地区有着女真贵族所需要的包括手工业产品在内的各种社会财富所以它不可能绝对排斥商品生产,而是需要商品生产为它服务。因此,随着女真族统治者越向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推进,就越必须适应那些地区的经济生活,形势驱使他们不能不改变单纯用金银储藏社会财富的态度,在进入辽宋故地、建立自己统治的过程中,这些金银铜钱就逐渐从储藏变而投到市场上去了。女真贵族越是要在北中国巩固它的统治,就越发不可避免地使它自己走向封建化,因而也越发能够适应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金银铜钱的货币职能也就越能够得到发挥。金国从物物交换跃进到货币贸易,以及尔后货币制度的更进一步发展,就是在这一客观条件(北中国社会经济)与主观条件(女真贵族对北中国社会经济的适应)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女真统治者在战争过程中掠夺到的辽宋金银铜钱,正是实现从物物交换跃进到货币贸易的催化剂。辽、宋、齐掠夺到的巨额金银铜币,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远古帝王世系 中华儿女又称炎黄子孙,“炎黄”指的就是炎帝和黄帝。许多人都误以为炎帝和黄帝只是两个人。其实不然,炎帝和黄帝都是远古时代一个阶段政权的代称。 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近百年来大量的考古数据证明,中国的文明史早在公元前一万年至前九千年时就已经存在了,远不止所谓的上下五千年。 二十世纪末,王大有等一批学者勇敢的投身于中国远古史的研究,他们结合田野考古并从多学科领域对远古史进行了艰苦的考证,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理出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脉络,我们终于看到了恢复中国远古文明历史的一线曙光。 盘古氏(距今约400万—300万年前。又称盘古,混沌氏。是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天皇氏(距今约300万—170万年前。又称天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地皇氏(距今约170万—70万年前。又称地皇,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人皇氏(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又称人皇,九头氏,居方氏。是传说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有巢氏(距今约20万—5万年前。又作大巢氏,尊号巢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燧人氏(距今约5万年—公元前7724年。又称燧皇,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起源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 伏羲的先祖是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戎燧人氏的一个分支。距今约三万年时,居住在昆仑山上的燧人氏族团因雪线下移,被迫分两路转移。一路由南往东,进入长江以南,发展成为燧人氏苗蛮集团(黑虎支);一路由北向东,进入黄河流域太行山以东,发展成为燧人氏伏羲集团(白虎支和牛羊支)。伏羲氏于公元前7724年取代燧人氏政权,成为各地氏族联盟公认的领袖。女娲氏与伏羲氏同属于伏羲族团,为两个世代联姻的族系。两族相互交替,共同执政,形成了伏羲女娲氏政权(公元前7724—前5008年。传78帝,记2717年)。 伏羲(公元前7724—前7707年。又称宓羲、庖牺、皇羲、太昊、伏牺。男,风姓,伏羲女娲政权首任帝。是母系氏族风兖部落的首领,居今甘肃庆阳市与平凉市境内的沿河地带)—女娲(公元前前7707—前7653年。女,风姓。又称灵娲、仓娲、女娲氏、女希氏、女皇氏。伏羲之妹)—嬟移(公元前7653—前7615年。女,姓风)—师嬟(公元前7615—前7569年。女,姓风)—太昊(公元前7569—前7527年。男,姓风,又称太昊伏羲,尊称白帝)—昊嬟(公元前7527—前7525年。女,姓风)—少昊(公元前7525—前7509年。男,姓风,名挚)—嬑节(公元前7509—前7481年。女,姓风)—伏泰(公元前7481—前7444年。女,姓风)—羲暤(公元前7444—前7403年。男,姓风)—印枪(公元前7403—前7361年。女,姓风)—新印(公元前7361—前7335年。女,姓风,号大庭氏)—姯印(公元前7335—前7271年。女,姓风)—随象(公元前7271—前7224年。男,姓风)—伏显(公元前7224—前7191年。女,姓风,号柏皇氏)—可塑(公元前7191—前7159年。女,姓风)—郁莟(公元前7159—前7143年。女,姓风)—佘蓄(公元前7143—前7085年。女,姓风)—象团(公元前7085—前7024年。女,姓风,号伏羲氏)—象伟(公元前7024—前6990年。女,姓风,号中央氏)—节触(公元前6990—前6955年。女,姓风)—伏案(公元前6955—前6931年。女,姓风)—曲秦(公元前6931—前6896年。女,姓风)—随秦(公元前6896—前6871年。女,姓风)—晁安(公元前6871—前6856年。男,姓风,号伏羲氏)—伏安(公元前6856—前6826年。女,姓风,号栗陆氏)—起望(公元前6826—前6801年。女,姓风)—河圭(公元前6801—前6732年。女,姓风)—圭嬜(公元前6732—前6666年。女,姓风,号伏羲氏)—泰望(公元前6666—前6631年。女,姓风,号骊连氏)—施公(公元前6631—前6598年。男,姓风)—团良(公元前6598—前6554年。男,姓风)—冠象(公元前6554—前6515年。男,姓风)—团伏(公元前6515—前6477年。男,姓风)—伏义(公元前6477—前6450年。女,姓风,号赫胥氏)—娍义(公元前6450—前6415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讲解词

金上京历史博物馆研学基地中小学生讲解词 各位来宾: 你们好!欢迎来到“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的阿城,来到金上京历史博物馆。金上京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展现金代历史为主的博物馆。 序言厅 现在我们来到了博物馆的序言厅,我为大家介绍金代疆域和金初在上京执政的四位皇帝。 在祖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曾扶摇而起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民族,这个民族就是女真。 满族的祖先——女真族自“白山黑水”之间崛起,伐辽建大金,南下灭北宋,最终与南宋划淮而治。 金代疆域国土达300余万平方公里。它东北到达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北至外兴安岭,西北到达蒙古国,西以河套、陕西衡山、甘肃东部与西夏交界,南以秦岭、淮河、同南宋接壤。金代有三个都城。分别是金上京(今阿城)、中都(今北京)、南京(今河南开封)。 金上京:今之阿城女真民族的发祥地,金源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它东依群山,西望松嫩平原,北到松花江,南眺远山,一条阿什河穿城而过,成就了它一代帝王之都。公元1115年太祖完颜阿骨打

在此建国称帝。1138年始建京号,正式有上京的称号。1153年海陵王为了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由上京迁往至中都。 金中都:今之北京,金朝在北京建都开创了北京作为一代都城的先河。金人认为,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俯视庭宇,得燕故能控制南北,反映出金人对北京地形的基本认识。金朝在中都立五位皇帝,历经六十二年后于1214年金代第八位皇帝金宣宗为了躲避蒙古人战乱再次迁都于南京。 金南京:今之开封,金朝在此历经二十年后于1234年蒙宋联合夹击下结束了金一百二十年的辉煌统治。 金兴起于上京,强盛于中都,灭于南京,共历经一百二十年。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金朝初年在曾在今阿城执政过的四位皇帝,这四位皇帝共执政38年。 第一位皇帝是太祖完颜阿骨打(1068—1123)汉名旻。女真完颜部首领。辽天庆三年(1113年)继任“都勃极烈”。1114年9月,率2500女真兵在涞流水(今拉林河)誓师伐辽。1115年正月初一称帝立国大金,建元收国。九月克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后连克辽国数城。天辅七年(1123年)伐辽时染病在返回上京途中病逝于部堵西行宫(今吉林农安)。九月遗体运回金上京,葬于宫城西南,即今太祖陵。在位九年,建猛安谋克制,命希尹制女真文字,卒定灭辽大业。阿骨打作为大金的开国皇帝,女真族的大英雄,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国土上所创造的政治、军事、文化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表

中国历代皇帝世系表(秦——清) 一、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后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 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后称雄。 宋齐梁陈是南朝,北魏齐周称北朝。 北周灭齐传于隋,隋又灭陈再统一。 随灭唐兴称富强,五代十国各称王。 契丹兴起在北方,建号为辽入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宋朝建国陈桥头。 女真建金先灭辽,打破汴梁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兴起国号元。 灭金灭宋归一统,元朝统治九十年。 明代共传十六君,满洲初起号后金。 后金国号改为清,入关称帝都北京。 人民觉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国立。 人民民主再胜利,齐心奔向共产党。 二、历代皇帝世系表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历三帝,共统治15年 建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十二年秦二世胡亥(公园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末世子婴(立之即废)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历十三帝,共统治214年 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95年)在位十二年汉惠帝刘盈(公元前194年——公元前188年)在位七年汉高后吕雉(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在位八年(注:吕雉挟汉少帝称制) 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5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前元、后元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56年——公元前141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前元、中元、后元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在位五十四年 年号: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86年——公元前74年)在位十三年 年号:始元、元凤、元平 汉宣帝刘询(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在位二十五年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汉元帝刘奭(公元前48年——公元前33年)在位十六年 年号: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汉成帝刘骜(公元前32年——公元前7年)在位二十六年 年号: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汉哀帝刘欣(公元前6年——公元前1年)在位六年 年号:建平、太初元将、元寿 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公元5年)在位五年 年号:元始 汉孺子婴(公元6年——公元8年)在位三年 年号:居摄、初始 新朝王莽(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十四年 年号:始建国、天凤、地皇 淮阳王刘玄(公元23年——公元25年)在位三年 年号:更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十三帝,共统治196年 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公元57年)在位三十三年 年号:建武、建武中元 汉明帝刘庄(公元58年——公元75年)在位十八年 年号:永平

越南皇帝世系表

越南世系表 1.丁朝[大瞿越](公元968-980年) 丁部领结束了十二使君之乱,建立第一个独立王朝丁朝。国号大瞿越, 被北宋封为交趾郡王。 丁先皇(大胜明皇帝)丁部领968-979年父子同时为杜释杀,尊为先皇。 南越王丁琏968-979年为丁部领长子,同时被杀,并未登基。 丁废帝丁璇979-980年 2.前黎朝(公元980-1009年) 黎桓为丁朝十道将军,趁丁废帝年幼试图篡位。宋太宗派军来救,黎桓 趁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并败宋军。黎朝分全国为十道,并立佛教 为国教。 天福帝黎桓980-1005年天福、应天黎桓死后诸子争立。 中帝帝黎龙越1005-1008年应天、景瑞 帝龙铤黎至忠1008-1009年 3.李朝(公元1010-1225年) 李朝定都升龙(今河内),并分全国为二十四路,第一次引入科举制度。 李朝亦为佛教国家,国王多出家为僧。李朝建国后,仿效中国唐朝和宋 朝而采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圣宗、仁宗四代君主 在位的117年里,越南进入了政治集中、国家统一、国势强盛的时期。 李朝前期多次与宋朝、真腊、占城发生战争,占领了大片领土。公元1127 年仁宗去世后,越南国势开始衰弱,国内封建诸侯相互交战,争夺权力。 李朝末年,发生了范猷之乱和陈嗣庆、陈承兄弟专权的场面。最后权臣 陈守度趁李昭皇年幼,篡夺政权而建立了陈朝。 李太祖(神武帝) 李公蕴 1010-1028年顺天李公蕴原本是前黎朝权臣、亲卫殿前指挥使。公元1010年,李公蕴趁前黎朝发生内乱而自立为帝,改元顺天,定都升

龙(河内)。 李太宗李佛玛(李德政) 1028-1054年天成、通瑞、乾符有道、明道、天感圣武、崇兴败诸弟叛乱而释之,试图支持侬志高反宋,最终不成功。 李圣宗李日尊1054-1072年龙瑞太平、彰圣嘉庆、;龙彰天嗣、天祝宝象、神武改国号大越 李仁宗李乾德1072-1127年太(泰)宁、英武昭圣、广佑、会丰(符)、龙符、会祥大庆、天符睿武、天符庆寿派李常杰十万大军陷宋三州,终为郭逵所败。 李神宗李阳焕1127-1138年天(大)顺、天(大)彰宝嗣仁宗侄,国势始衰。 李英宗李天祚1138-1176年绍明、大定、政(正)隆宝应、天感至宝宋始封为安南国王。 李高宗李龙翰1176-1211年宝符、天资嘉瑞、天嘉宝佑、治平龙应陈守度开始专权。 李惠宗李旵1211-1224年建嘉 李昭皇李天馨1224-1225年天彰有道惠宗女,唯一女王。 4.陈朝(公元1225-1400年) 1225年,掌握李朝大权的辅国大尉陈承与殿前指挥使陈守度,强迫年幼 的女皇李昭圣让位于陈承之子陈炬,并强迫李姓一概改为阮姓。陈朝分 全国为十二路,抵抗了蒙古人的三次进攻。 陈太祖(初谥徽宗,太宗追崇) 陈守度1225-1264年终身为太师,未登基。陈太宗元孝皇帝陈日煚1225-1273年建中、天应政平、元丰守度侄,以李昭皇为后,蒙古第一次入侵。 陈圣宗宣孝皇帝陈日烜1273-1279年绍隆以李昭皇为后,为乱伦之举。 陈仁宗睿孝皇帝陈日燇1279-1293年元朝第二三次入侵,仁宗臣服于元朝,为安南国王。 陈英宗仁孝皇帝陈烇1293-1314年擒占城国王制至。陈明宗文哲皇帝陈日爌1314-1329年开泰被迫禅位。 陈宪宗陈旺1329-1341年开佑国势始衰。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 唐朝皇帝世系表唐朝和武周618年—907年武周之前的唐朝618年—690年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 显庆656年-661年 龙朔661年-663年 麟德664年-665年 干封666年-668年 总章668年-670年 咸亨670年-674年 上元674年-676年 仪凤676年-679年 调露679年-680年 永隆680年-681年 开耀681年-682年 永淳682年-683年 弘道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684年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684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84年-705年 光宅684年 垂拱685年-688年 永昌689年 载初690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84年-705年 天授690年-692年 如意692年 长寿692年-694年 延载694年 证圣695年 天册万岁695年-696年 万岁登封696年 万岁通天696年-697年 神功697年

圣历698年-700年 久视700年 大足701年 长安701年-704年 唐朝复辟705年—907年 中宗(重祚)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见684年,) 705年-710年神龙705年-707年 景龙707年-710年 少帝李重茂710年唐隆710年 睿宗(重祚)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见684年,) 710年-712年景云710年-711年 太极712年 延和712年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 天宝742年-756年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756年-758年干元758年-760年 上元760年-761年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762年-763年 广德763年-764年 永泰765年-766年 大历766年-779年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780年-783年 兴元784年 贞元785年-805年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805年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821年-824年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824年-826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宝历826年 大和827年-835年 开成836年-840年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841年-846年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847年-859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