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1]

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1]

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1]
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物体地个数 ,认识 11-20 各数 ,能正确读出

11-20 各数 ,初步掌握 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 "10 个 1 是一个十 "、 "2 个十是 20" 。

获得初步的数感 .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 11~20 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

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这幅图

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了 10 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

遇到比 10 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题: 11~20 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

老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

(同桌互相讨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数小棒来研究11~20 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 11~20 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 11

请你拿出小棒,数出10 根,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 10 个“一”就变成了一个“十”。好,请将这一捆

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放了一根小棒,

这时是多少呢?

老师: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 1 个“十”,读“十”, 1 根小棒

是 1 个“一”,合起来就是 11,读作:十一。

刚刚我们已经数出 11 根小棒了,再添上 1 根,是多少根呢?你

是怎么知道的?

老师 1 个十和 2 个一,是 12 ,读作:十二

(2)老师指导学生在 11 的基础上 1 根 1 根的继续添小棒,学生边数边说: 1 个十和 3 个一是 13,读作:十三。 1 个十和 4 个一是

14,读作:十四。????.

(3)教学 20

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的看出是

20根?( 10 根又够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是几个十?

2 个十,所以是 20,读作:二十)

4.数序

(1)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直尺上表示学过的数。(课件出示0-10 的数)那你们知道,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帮忙。

(排完后请学生各自读一读,再集体齐读。加强对20 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 2)在活动中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如: 13 前一个数是多少?, 13 后一个数是多少? 17 和 19 中间数是多少?

16的相邻数是多少?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同桌互相数给对方听)

3.读一读,准确认出、读出题目中给定的数。

4.拓展练习:我们班足球运动员去北京参加比赛,这是他们休息室的门牌号。

请你来猜一猜他们的休息室的门牌号各是多少。

.

三、合作探究、激趣引新

(一)新授:

1、建立“十”的概念。

(1)师:老师拿出一把小棒说: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

(2)师: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3)师:这样太乱,有没有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0 根的?(指名说)

(4)师示范数:一根小棒是一个一,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 根就捆成 1 捆,就是 1 个 10 ,出示: 10 个一是十。 1 捆是 1 个 10。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建立“十”的概念,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2、数一数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棒,现在,请你数出 10 根小棒,用橡皮圈把这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开始!好,请捆好的同学把你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谁能告诉老师,这一捆中有几根小棒?( 10 根),那么

10 个 1 根小棒就是 1 捆,也就是 1 个__(生齐答: 10),好,请将这一捆小

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再放

一根呢?( 12),再放??(到 20)

(2)你们会往下数吗?下面在桌子上摆小棒往下数。

(3)师:刚才听到同学们数数的声音很响亮,谁来数一数?师摆小棒,学生数。

能不能从“0~ 20“数一遍,齐数。

男女拍手数:到小,从小到大。从7 数到 17,从 9 数到 20。

(4)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主题图)我们过马路时要怎样做?

(5)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跟你的同桌数一数。

小结:看来,数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你们要善于发现呀!自己数一数自己组的人数。

(设计说明:通过从数小棒到不同形式的数数,最后到出示主题图数生活中的数的

这一过程,使学生从具体事物抽象到数的概念。活动情境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启迪学生

的智慧。)

3.摆一摆,说组成。

(1)师出示 1 捆小棒说: 1 捆就是 1 个(), 1 根是一个(),那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2)那么,一捆就一个十,用右手举起 1 根小棒,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多少呢? 11 可以用这样的数来表示,(贴) 11 中的这两个 1 表示的都是 1 根吗?

师小结:左边的 1 表示 1 个十,而右边的 1 表示的是 1 个 1,那谁能说一说, 11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呀?

( 3)请同学们摆出15 根小棒?请 1 个学生到黑板摆。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师出示 15,那 15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师指黑板,谁还记得刚才我们在数这些小棒时,一共有多少根?

看,刚才,我们把正好的 10 根小棒捆成了一捆,代表 1 个十,剩下的这些小

棒,你们看一看,够不够再捆成一捆了?好,现在,我们一起数一数,够10 就把它们捆起来,现在,看一看,是几个十了?可以这样表示,齐读,谁知道, 2 表示什么?还有零散的吗?所以我们在 2 的旁边写上 0 来表示。

( 6)齐读 3 个数。

(7)谁愿意说一个十几的数,让老师摆一摆?

(8)好,现在,同桌之间互相说,你说一个,他摆,换一个人说,再摆,摆的同学

要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9)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11~20 各数的认识,你知道, 11~ 20 包括哪些数

吗?(生答,师移动课题)

看,这些数,(课件出示) 11、 12、 13、14 、15、 16、17 、18 、19,多有意思,

它们都是十几的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1 组成的,而 20 则是由 2 个十组成的,这些数你

们都学会了吗?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棒,给一点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设计说明:通过摆小棒的活动,将数的组成渗透其中,让学生同桌互相说数摆数,

说组成,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创造、丰富和深化过程。 ] 4.数序

(1)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直尺上表示学过的数。(课件出示0-10 的数)那

你们知道,今天学习的这些数应该在哪里吗?

(2)学生说,老师用课件随机出示“11-20”各数。

(3)师:老师把“0-20”的数字宝宝全请上来啦!请同学们读一读。

(4)现在我们做个抢答游戏,可以接受挑战吗?老师现在要提问了, 13 的后面是几?

16 的前面是多少? 11 和 13 中间的数是谁?与 15 相邻的两个数是谁和谁?

(设计说明:让学生尺子上整体认识 20 以内的数序,感知各数之间的关系。)

综合练习:

师:好,现在,老师就考考大家,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看谁学得最

好。

1.读数卡片。

看老师手中的卡片,请读出上面的数,同学们来当小裁判。

2.找书的页数。

现在,同学们数学书翻到第8、11、17、20 页。

3.完成第 87 页,第 2 题。

这道题是从 1~20 有顺序的连在一起,仔细连,看一看,连完之后,会有一个什么

图形出现在大家面前,再读一读。

课堂练习

(一)、找朋友,连一连。(二)、比一比

一个十 3 个一 17 12 16 17 19

一个十 6 个一 13 13 11 10 12

一个十 7 个一 11 14 18 15 13

一个十 8 个一 16 一个十 1 个一 18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优质课教案课堂实录

10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10的组成。 难点:10的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ppt,小圆片若干,小红花10个,每个孩子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准备带你去数字王国转一转,数字王国里有很多我们认识的朋友,她们都是谁呢?看,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 生:1,0,3,9,7,4,8,5,2,6 师:你们能帮帮她们吗? 生:从小到大,0,1,2,3,4,5,6,7,8,9从后往前? 谁最大?谁最小? 师:数字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这时,数字1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0?) 师:谁来猜猜? 生:1和0站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变成10比9大。 师:10是不是比9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和10教个朋友。(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师:数字“10”这个新朋友听说有这么多小朋友要和她做朋友,害羞得躲到一个很漂亮的广场上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她!我们先看看广场上有什么呢? (预设:学生回答鸽子、小朋友、老师。) 那我们能找到藏在广场上的“10”吗?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10个人,10只鸽子(请多个小朋友上来数,) 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谁还有不同的数法? 生:1.9个小朋友,再加1个老师 2.左边6个人,右边3个人 3.飞的有7只鸽子,没有飞的有3只鸽子 师:如果老师用一个小圆片去表示1只小鸽子的话,你会用老师手里的小圆片表示鸽子的数量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明水小学 王晓囡

课题:秒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设计思路:结合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简要写我执教此内容的思路。 (1)唤起生活经验,激发兴趣,进入新课:联系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晚会场景,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在探究,观察,合作中认识秒,理解新知:通过观察,摆弄钟表,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知识,从“1”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水到渠成。 (3)在体验中收获智慧: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听声音,拍手“1分钟任务”等方式,体验1秒,1分钟的长短,体验时间的感受。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_说课稿 观摩课资料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10的认识》优秀教案

《10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计数器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师: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哪些数呢?(学生边拍手边说0、1、 2、 3、 4、 5、 6、 7、 8、9) 2、多媒体课件演示动画故事引入:这些数字宝宝决定成立一个数字队。9最大,当上了队长。9当上队长后很得意,有一天,9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地,表示一个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实在是太小了,真没用。”0听了可伤心了。1走到0的身边悄悄说了几句话,0露出了笑脸。1对9说:“你别得意,我们有办法对付你!” 3、小朋友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生猜)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0”这个数

字宝宝。课题板书:《10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求异创新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图,看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教师鼓 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 (2)联系生活,举与10有关的例子。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吗?(数量是10的物体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3)在计算器上拨珠数数。师操作,先拨9颗珠子,让学生观察,再添1颗,问一共有多少颗?通过拨珠子你们知道什么?(9再添1就是10) (4)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站成一排(9人),问共有几个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生讨论)(老师站进去)数一数现在又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2、教学数序 (1)“10”数字宝宝也想参加到数字队里去,它来到数字队看,0~9这几个数字宝宝已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好队了,

最新小学数学网络优质课评比教案《时分秒》——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 课题:《时分秒》——秒的认识教师:张官清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有时针.分针.秒针。 2.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钟=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建立分钟的长短观念,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重难点解决策略: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2.用课件展示,进行直观教学,并准备教具:钟面模型等辅助教学。 3让学生动手.动脑感知时间单位分秒时间的长短. 4.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一.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让学生听完后,师:提问这首歌曲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回答:与时间有关。师:对,是与时间有关,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跑得真快呀!今天我们就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时、分、秒 2.复习 师:我们曾在一。二年级的时候时和分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我就来考考你们。1.1小时=?分(60分) 2.多媒体展示钟表时间,让学生读出来表示出来。(做的得好的给以鼓励和表扬)二.新课教学 1.师:刚才老师考验过你们,做得都不错。出示春节年欢晚会图,请同学们观察,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即,主持人到数10个数,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请同学们跟老师倒数10个数。像我们这样数一下,到底时间有多长,又用什么来表示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我们每数一个数所用的时间都非常短,因此在计量较短的时间时,要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多媒体展示:秒的认识 2.出示各种钟表(挂钟、时钟、秒表、电子表) 师:这里有我们的新朋友,也有旧朋友,说一说那些是新朋友,那些是旧朋友?生:各抒己见。 师:强调秒表和电子表的尾数表示的是秒。 3.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出示钟表模型(二针钟表模型)让学生说出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 4.学生回答后师又问: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1分钟)走一大格又是几

教学设计公开课(196)

《秒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

(3)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巩固练习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秒的认识 优秀教案

优秀教案 《秒的认识》 潘老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过程: 一. 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放映课件(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咱们再回到晚会现场看看: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了,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 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还想知道什么? 生1:1秒很短。 生2:1分钟就是60秒。 生3:滴答一下就是1秒。 [分析: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结合学过的时和分,唤醒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二. 观察探究,建立秒的概念 1. 观察秒针(出示一个钟面) 师:看来孩子们对秒并不陌生。老师可要考考你们。钟面上哪根针是用来表示秒的?叫什么针?秒针是什么样儿的?同桌的孩子互相指指,说说看。 师: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2. 认识秒针走动 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公开课《秒的认识》说 课稿 观摩课资料一、说教材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页—第61页。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力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因此,我把学生不断地、有层次性地体验作为本节课的主线,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家庭教育相对落后,学生见识较少,思维能力差。为此,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并且,在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收集一分钟,一秒钟能做什么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初步感知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将与什么有关系,提前进行预热。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秒的认识 执教者:何利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P60、61 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 时、分、秒是时间单位的一部分,“秒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及其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秒的知识已有零星的经验积累,但学生对1秒或者几秒的时间观念缺乏具体体验及把握能力,所以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建立1秒的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准备: 教学PPT、学生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 还记得这个画面吗?今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顺

利升空,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

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课件) 像刚才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到比时、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是什么?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2、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秒呢? 教师出示收集的资料(红绿灯、秒表、电子表、钟面等) 二、自主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针,体验1秒。 (1)出示钟面:这是有秒针的钟面,估计一下,哪一根是秒针? (2)你知道,1秒时间大约有多长吗? 一起看着钟面感受一秒的时间。 板书: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 (3)体验1秒 想一想,1秒你能干什么?你能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一秒有多长吗? 用你喜欢的速度再来感受1秒的长短。 2、体验几秒,加深对秒的认识。 (1)感受5秒。 观察钟面,这是过了几秒?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板书:秒针走1大格是5秒。 (2)体验10秒和20秒。。 提问:如果秒针从2出发,到几刚好是10秒? 看着钟面,用你喜欢的速度和方式感受10秒。

公开课《10的认识》教学设计

《10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59—60页、练习十三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10的组成以及10的写法。 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看一看,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情感目标:结合主题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小棒10根、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前几天,同学们学过一首诗叫《一去二三里》,现在请大家一起背出来给老师们听听。(学生齐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师:这首诗里面有哪些数字是我们数学课上学过了的?(学生汇报) 3.师:对,1,2,3,4,5,6,7,8,9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那么,刚才背的诗中有哪个数我们还没有学呢?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朋友“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数10,认10,说10。 1.数10 1)师:数字“10”这个新朋友听说有这么多小朋友要和她做朋友,害羞得躲到一个很漂亮的广场上去了。(课件出示主题图)看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找到她!我们先看看广场上有什么呢?(学生汇报) 2)师:对,广场上草很绿,地面很干净。那我们能找到藏在广场上的“10”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3)师:9个小朋友,添上1个老师,一共是多少个人?(学生汇报:一共是10个人) 2.认10 教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10,学生读10。 3.说10 1)教师先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学生数到9,教师再拨1个珠子,学生说10。 师:9个珠子,添上1个珠子,是几个珠子?(学生汇报:“9添上1就是10”。) 2)师:我们已经在广场上找到了10,知道了9添上1就是10。10看到同学们这么喜欢她,很高兴,说要考考大家,看大家能不能在你的书包里,在你的铅笔盒里,在更多的地方找到更多的10。(预设:学生回答可能有:我有10本书。我有10个手指。第2组10个小朋友。……) (二)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 1.请同学们从0开始读一读尺子上的数。(出示课本第59页的直尺) 2.现在再请同学们看看,9和10谁在前面?谁在后面?9和10谁大?谁小? (预设学生回答:9在前面,10在后面。10大,9小。)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秒的认识》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 时、分、秒《秒的认识》优质课公开 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逐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2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会了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的基础上学习的。时间单位,尤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秒”,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使学生不易具体感知,同时,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的限制,对秒的认识并不丰厚,加之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这相对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及呈现方式,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难点: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一年级就认识了时针和分针,请看屏幕上的钟面,你们能读出这是几时几分吗? (课件出示) 生:读时间。 师:回答不错!看来同学们对时针和分针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 师:同学们,你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吗?课件出示春节联欢晚会现场。 师: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随着主持人倒计时迎接新年的到来。 生:(10、9、8、7、6、5、4、3、2、1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 师: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 生:(秒)

《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1课时秒的认识 《秒的认识》导学案 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3页。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 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 学习难点: 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

2、秒与分的进率。 课前 【学案自学】 自学课本2——3页内容 一、复习: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1时=()分。 2、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大格是()分。 3、分针从3走到6是()分。 二、自主学习: 1、有些钟面上有()根针,又细又长的是()针。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所以1分=()秒。 3、1秒钟能做些什么:();()等。课中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 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班内展示】 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 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 【质疑探究】

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可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一、轻松填空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 3、5分=()秒120秒=()分 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40() 2、做一次深呼吸要3() 3、每天大约睡9()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20() 5、小明50米跑成绩是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59秒,小明用1分零2秒,谁快些? 课后 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

10的认识说课稿

1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4 页到65页《10的认识》。 二、我对教材的理解 1、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教材先是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10的组成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从一组组成想到另一组组成。 4、教具、学具准备 吸铁石、10朵花、点子图,每两位学生10朵花。 三、教法设想 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往住还要借助于形象直观的实物图象或实践操作的体验活动作为认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运用直观教学法,操作发现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准确把握概念内涵。 四、学法渗透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课的教学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个小朋友都喜欢的故事——“猜一猜”引入课堂,故事主要是说“在数字王国里,9以为自己是最大的数,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后来1和0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9……”课件演示到这,我就让学生来猜一猜,究竟“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对付9?这么一问,学生的思维就像被激活了一样,同学们都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这一环节中兴致盎然,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积极性高。同时,学生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比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然后就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数一数 有趣的情境是孩子学习新知的有效平台,在这一环节中,我就设计了小动物们去郊游的情境,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让学生说说画面中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可以用“10”来观察,如“画面上有10只小动物、10个气球……”最后让学生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比较10和9的大小。 我就利用课件出示点子图的,着重强调9添上1就是10,让学生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我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要填大于号、为什么要填小于号?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 3、10的书写 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察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0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10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过学生从主题图中数出鸽子、老师和学生的数目从而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进一,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也是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现在的小孩已经在生活中和幼儿园接触了大量的数,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但对数的认识只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如会读、会写,但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数,对于数的概念也未必清楚。我 1以内数的顺序) 2 3 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摆小棒、一起倒计时、师生对口令、排队游戏,找朋友游戏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感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三、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我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找出人有10个手指、10个脚趾;在生活中找到与数10有关系的东西。使学生体会到“生 活中处处有数”,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把整个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并且根据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学习过程中拉近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尽情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做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来源网络,仅供分享学习2/2

10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1)

10的认识 1.教学目标: 2.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及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 3.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感情,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10的组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数棒十根,一根皮筋 学具准备:数棒十根,数字卡片,一根皮筋,一把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从开学到现在咱们认识了哪些数字吗? 学生回答0到9 教师:今天咱们又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0的认识”。 2.二,创设情境,活动中感悟 3.认识10的基数含义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59页的情境图,围绕情境图观察与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①数一数操场上有几个同学(9个)

②数一数操场上有几个人(9个同学和一个老师共10人) ③在图上你还能找到什么?学生答鸽子,请问鸽子有几只呢?(10只) 请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数棒摆出10个,同桌之间互相数一数是10个吗? 4.摆好之后请将数棒收好,用皮筋将10根数棒捆起来,方便同学们拿取。(渗透十个一是一个十) 5.认识10序数含义 教师出示动物排队情景图。 教师:谁是排在第10个?你是从哪边数的?谁还可以是第10个?该怎么数呢? 6.教师:10只和第10只的意思一样吗?分享你的想法。 7.认识10在数列中的位置(数序) ①出示教材中的尺子图,为新朋友10找位置,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0。 ②比较大小,利用教材中的尺子图以及点子图比较大小。 8.在操作中初步掌握10的组成 教师:如果请你将10根数棒分成两部分,那么我们如何分呢? 先请学生同桌之间分一分,然后教师通过摄像设备演示按顺序一个一个分。 5.教学写10 教师在日字格里示范写10,同步讲解:写10要占一个田字格,现在左边格子里写1,再在右边格子里写0,注意起笔落笔。 1.三,巩固复习,拓展提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字卡片游戏:《找朋友》两张数字卡片相加等于十的小朋友请牵手。 练习:第62页练习十三,第1题—第3题

10的认识教案(公开课)

10的认识教案 授课老师: 教学内容:课本59~60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10认识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10的写法,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教学重、难点:会读、写数字10,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3min) 0、1、4、9、5、7、8、3、2、6 上面一共有()个数。从左数第4个数是(),从右数它排在第()。其中,最小的数是(),最大的数是()。(引出课题:10的认识0) 二、探究新知(大约16min) 1、数数与认数(2min) 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主题图,看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师:大家一起来数数。有几个小朋友,几个老师,一共有几个人。 (1)摆一摆。(1min)(2)出示计数器。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的大小比较(3min) (2)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 (3)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 (4)老师引导学生小结:9<10 9<10 3、学习10的组成(6.5~8min) (1)学生自主将10根小棒分成两堆,互相讨论分法(1.5~2min) (2)将学生分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3.5~4min)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10 10 10 10

9 1 8 2 7 3 6 4 (3)凑十歌(集体做动作)(1.5~2min) 4、学习10的写法。(3min)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 (2)教师示范写10 (3)让学生在练习本里描写10,老师指导。 总结:(1min) 三、知识大闯关 第一关:找规律填数(1min) 第二关:数的组成(1)(2)课本(3min) 第三关:猜一猜(1~4) (2min) 第四关:找朋友游戏(5min) 生活中的运用(1min) 拓展练习:3min 四、课堂小结(3min) 五、布置作业

部编版小学数学秒的认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59~61页。 预设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观察、体验等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 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设计理念: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教学重、难点: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教学准备:教具:秒表、钟、电子表、课件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或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今年的10月1日,在国庆61周年那天,还发生了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知道是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嫦娥二号升空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播放嫦娥二号升空的录像) (学生一起体验倒计时情景,跟着一起倒计时。) 2、揭题:像刚才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通常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秒”的知识。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3、生活中,你们还见到过哪些地方用秒来计算时间呢? (学生举例:如红绿灯、记录跑步成绩、春晚倒计时等。) 二、探究秒的有关知识: 1、合作探究。 那你们知道有关“秒”的哪些知识呢?请大家4人小组合作交流交流你们的认识,可以拿出自己带来的钟表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说法,顺着学生的思路解决以下知识点:

预设一:认识秒针。 使学生了解钟面上又细又长走的最快的针就是秒针,同时复习时针和分针。出示电子表上的时间,说说哪里表示秒? 预设二:学生汇报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或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 让学生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在钟面上秒针从哪里走到哪里是20秒?(还可以从哪里走到哪里?) 小结:也就是说如果是大格的话秒针走4大格是20秒,如果是小格的话,秒针走20小格是20秒。 预设三:学生汇报秒针走一圈是1分钟。 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或说说为什么?) 秒针走一圈经过了几秒?(60秒)看一看钟面,演示秒针从12走到12走一圈。那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分=60秒。那60是不是一定从12走到12呢? 小结:只要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 60秒里有几大格呢?也就是说60秒里有(12个)5秒。 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是多少秒呢?(30秒) 三、体验秒: 1、体验1秒。 a、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闭上眼睛,仔细地听一听。 b、你能模仿一下吗?刚才怎么样的声音就是一秒?(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c、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1秒有多长吗?(如有学生说到拍手就跟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拍一拍) 师:这么短的一个动作就是1秒,看来1秒确实很短。 出示问题:那5秒有多长呢? 1、体验5秒。 那5秒有多长呢?不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a、看一看。边听声音边看秒针经过5秒的时间。 b、数一数。用5秒时间你能从1数到几呢? 出示秒表计时,使学生认识计量秒的工具:秒表。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优质课 (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明水小学 王晓囡

课题:秒的认识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的内容。 教材简析:《秒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课教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知道秒的意义,探索分与秒的进率关系,体验1分、1秒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体验时间的长短,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3、让学生知道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 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设计思路:结合对教材,学生的分析,简要写我执教此内容的思路。 (1)唤起生活经验,激发兴趣,进入新课:联系学生非常熟悉的春节晚会场景,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在探究,观察,合作中认识秒,理解新知:通过观察,摆弄钟表,在原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有关“秒”的知识,从“1”秒到“1分=60秒”,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而建立“秒”的概念,水到渠成。 (3)在体验中收获智慧:时间看不见,摸不着,通过听声音,拍手“1分钟任务”等方式,体验1秒,1分钟的长短,体验时间的感受。

10的认识课件设计说明

《10的认识》课件设计说明 依安县第四小学刘凤杰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让课件真正发挥作用,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对我的课件进行展示与说明。 一、教材说明 《10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的教学内容。 二、课件设计意图 本课件用Flash8制作完成,在课件中充分利用了Flash的交互功能,以活动为主线,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探究。实现人机交互,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从而达到“玩中学、乐中教”的目标。 三、课件制作手段说明 课件在制作上体现了简洁美观、格调典雅的设计风格。整个版面,设计精美,视觉效果艺术性、欣赏性较强,操作方便、切换灵活。在任何一页面,可以方便灵活地进入任一教学环节,无需返回,使用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

地运用。本课件不但适用于教师的课堂授课,还可用于网络教学中的学生自学。 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我将课件分成了“导入”“数数”“数序”“比较”“组成”“写数”“练习”“资料”八个模块。 四、课件展示 一、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首先创设了一个令人着迷的、非常有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这样的问题情境里,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很好地起到了既激疑又激趣的作用。 二、数数 本环节由跟我数、数一数、找一找、猜一猜组成,这样通过看、数、找、猜几个层次的安排,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建立数感。 三、数序 这一环节先通过动态演示,让学生区分10个和第10个,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10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0的认识”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9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10的认识的编排是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从具体的画面数一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以及认识10的组成和写出数10。它也是今后孩子们学习多位数的基础。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使一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数学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一年级的学生在学前教育时,就初步认识了数字1--10,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和外来工的家庭,家长的素质不是很高,大多数孩子虽然上过学前教育,但是学习习惯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不是让学生被动汲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时间、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体现知识形成过程,体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合作交流中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10的分与合。 2、技能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发展,培养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和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教学思想。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10,知道10的位置。 教学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五、教学用具: 课件(情境故事、主题图、10的写法、尺子、计数器、练习题)、10个乒乓球、每生10根小棒、10个头饰。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故事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数字”娃娃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 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队伍最前面,就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真是太渺小了。”0听了非常难过,伤心极了。“1”听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讶。 2、提问:小朋友们,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几呢?“1”说他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