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行政》试题

《公共行政》试题

《公共行政》试题
《公共行政》试题

公共行政试题

判断题

1.在行政过程中,执行性、决策性、技术型、速决性工作宜采用委员会制。F

2.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冲突可以分为组织中个人冲突、个人与团体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三种类型。T

3.非正式组织是经法定程序批准而自然形成的组织。F

4.行政领导活动的正式结构是科层结构。T

5.从领导者自身的行为方式着眼,可以将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方式分为奖赏和惩罚两种。F 6.行政沟通就是开展行政工作所需要的信息传递和了解的过程。T

7.平行沟通是指在行政组织中,下级人员向上级表达其意见与态度的过程。F

8.对行政指导的有效监督主要包括对行政指导合法性、合理性和责任性的监督。T

9.渐进决策理论的提出者是林德布罗姆。T

10.以行政领导的主体为轴心进行划分,可以将领导方式划分为首长负责制和合议制两类。T

单选题

1.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是1954年美国的管理学者()首次提出来的。B

A.甘特

B.德鲁克

C.歌德

D.莱切尔

2.以下不属于行政领导类型中分权型的优点的是()。D

A.集思广益

B.分工合作

C.发挥下属积极性、创造性

D.职权集中

3.在行政管理活动诸要素中,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A

A.主体

B.客体

C.对象

D.共同客体

4.下列著作中,被视为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是( )。A

A.《行政研究》B.《政治与行政》C.《科学管理原理》D.《公共行政原理》

5.当代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定向的政府改革所追求的“三E”标准是经济、( )和效能。D

A.公平B.回应C.责任D.效率

6.以上下级的权限关系为标准,行政组织可分为集权制与()。B

A.层级制B.分权制C.职能制D.首长制

7.首次提出非正式组织理论的是美国学者()。D

A.韦伯B.泰勒C.威尔逊D.巴纳德

8.行政监督的内容可细分为行政指派监督、行政指导监督和()。A

A.行政评价监督B.行政人事监督C.行政效率监督D.行政沟通监督

9.正式沟通一般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三种形式。A

A.平行沟通B.垂直沟通C.水平沟通D.纵向沟通

10..将行政组织划分为完整制与分离制的依据是行政组织()。B

A.上下级职权的大小

B.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

C.内部机构功能与性质

D.行政决策和承担行政责任的人数

11.依据行政组织内部各机构功能与性质来划分,可以将行政组织的体制划分为科层制与()。A

A.职能制B.完整制C.矩阵制D.集权制

12.以行政领导的取向为轴心,可以将领导方式划分为任务取向和()两类。A A.人员取向B.关系取向C.价值取向D.发展取向

13.行政组织的管理层通过行政层级体系将信息信息向下级传递的过程是()。B A.上行沟通B.下行沟通C.平行沟通D.混合沟通

14.组织内不相隶属的各单位的沟通可称为()。C

A.垂直沟通B.水平沟通C.交叉沟通D.上行沟通

15.行政组织中,下级人员向上级表达其意见与态度的过程可称为()。A A.上行沟通B.水平沟通C.平行沟通D.混合沟通

16.下列国家中由议会设立行政监察机构的是()。D

A.美国B.日本C.加拿大D.瑞典

17.日本的行政监察机构()。B

A.由议会设立B.由政府设立C.属于行政机关系统D.设于行政机关各部门18.最早倡议平行沟通的是法国管理学家()。D

A.韦伯B.泰勒C.威尔逊D.法约尔

19.按非正式组织的稳定性分类,可以分为稳定型、短暂型和()三类。B A.混合型B.游离型C.消极型D.垂直型

20.矩阵组织是一个以完成某项任务为目的的()。B

A.持久性组织B.临时性动态组织C.横向管理系统D.纵向管理系统21.行政组织体制的委员会制又称为()。C

A.首长制B.一长制C.合议制D.独任制

22.在行政过程中,立法、咨询、协调性事务宜采用()。C

A.首长制B.一长制C.委员会制D.独任制

23.第一次比较系统论述了官僚制度的特征,并分析了它在西欧工业社会中的作用的德国社会学家是()。D

A.泰勒B.亨廷顿C.奥斯特罗姆D.韦伯

2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性是非竞争性和()。A

A.非排他性B.排他性C.不可分割性D.可分割性

25.西方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开始于()。A

A.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B.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C.19世纪中叶D.18世纪中叶

26.()是行政组织中的层级数目。C

A.行政幅度B.行政控制幅度C.行政层次D.行政结构

27.我国各级政府的办公厅(室)是典型的()。B

A.职能机关B.综合型辅助机关C.谋僚机关D.首脑机关

28.行政指导包括管理性行政指导、协调性行政指导和()。A

A.咨询性行政指导B.指派性行政指导C.指令性行政指导D.计划性行政指导29.将非正式组织划分为垂直型、水平型和混合型三类的依据是()。A

A.非正式组织成员构成B.非正式组织的性质C.非正式组织的稳定性D.非正式组织的功能

30.行政沟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决策理论、能动组织理论、人格尊重理论和()。C A.系统评价理论B.计划理论C.民主参与理论D.生产理论

多选题

1.按组织内部最高行政决策权行使的人数划分,行政组织领导体制类型包括()。CD A.集权制

B.分权制

C.首长制

D.委员会制

E.分离制

2.在行政首长的领导类型中集权型的优点是()。ABCD

A.职权集中

B.责任明确

C.步调一致

D.行动迅速

E.集思广益

3.现代公共行政实在一些原则指导下进行的,这些原则包括()ABCD

A.法治原则B.服务原则

C.效率原则D.责任原则

E.人治原则

4.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必须处理好的主要问题包括()。ABCDE

A.政府定位问题B.政府官员问题

C.制度建设和创新D.依法行政问题

E.观念更新

5.现代组织学认为,非正式组织结构可分为()。ACDE

A.环状结构B.蘑菇状结构

C.伞状结构D.链状结构

E.复合结构

6.非正式组织的消极功能主要有()。ABCD

A.反对变革B.任务冲突

C.转播谣言D.顺应控制

E.改善组织气候

7.授权的类型主要包括()。ABCD

A.刚性授权B.柔性授权

C.惰性授权D.模糊授权

E.反向授权

8.行政沟通的功能主要表现为()。ABCDE

A.收集功能B.维持功能

C.革新功能D.监控功能

E.协调功能

9.现代公共行政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履行的功能主要包括()。ABCD A.提供公共产品B.实现社会公平

C.实施管制D.宏观调控

E.提供私人物品

10.对行政评价的监督主要包括()。ABCD

A.是否具有客观标准B.是否公正

C.是否公开D.是否实事求是

E.是否合情

11.组织目标的确立需要专训的原则主要有()。ABCDE

A.明确B.统一

C.以社会责任为基础D.范围适中

E.层次性

12.团队化组织的特征主要有()。ABCD

A.目标明确B.界限不明

C.角色分工D.规模适中

E.界限明晰

13.科层制的特征主要有()。ABCDE

A.有正式规章B.有明确分工

C.权力分层D.按正式规则发生公务

E.任职资格要通过考核和任命

14.从领导者自身的行为方式着眼,领导者运用权力的方式主要有()。ABC A.说服B.示范

C.命令D.惩罚

E.奖赏

15.为了更好地进行上行沟通,可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ABCDE

A.建立对话与申诉制度B.建立建议制度

C.实行公开、开放制度D.倡导正当的娱乐活动

E.举行工作汇报或座谈会

案例判断

曾任某市文化局局长的张某,回忆任职生涯,说有一事最难忘。有一次,一家世界知名的运动鞋厂捐赠给文化局800双运动鞋,想通过资助文化局开展的大型文化活动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双方合作得非常愉快。事后,热情的鞋店经理说,“局长,今后有时间来买鞋,给您打对折。”不久,在德国留学的女儿回国,局长L就把他能买到打对折鞋的事告诉了她,并说要带她到这家鞋店去买鞋。刚开始,女儿很兴奋,因为那是名牌,但转而一想,说,“不过爸爸,你要知道,你去买就是腐败。”局长大吃一惊:“什么意思?你在说什么?”

女儿慢条斯理地解释,经理的半价优待来自你和他们的合作,那是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行为所衍生出来的优惠,就不应该由你个人来接受,接受了就是以权谋私,就是腐败。女儿说完转身离去,女儿的话引起局长深思。女儿从哪里得到这样的概念呢?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中的事情作对错的判断呢?局长追过去问她,她说,“你知道吉斯是怎么下台的?”吉斯是德国一个政党——民社党的主席。因为公务常常飞行所以累积了附赠里程,他就利用这附赠里程去度私人的假期,吉斯因此下台。

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局长女儿的话和解释是( )。

A.基于自己知道的客观事实B.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

C.A和B D.A或B

2.“爸爸你腐败”,是女儿对父亲的一种激励,这种激励符合激励的( )。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D.A、B、C

3.下列最符合案例正文内容的是( )。

A.控制腐败关键是要实行分权

B.控制腐败关键是要实行权力制约

C.控制腐败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

D.控制腐败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理念

4.案例中提到的德国民社党属于( )。

A.公益组织B.服务组织

C.互益组织D.政府组织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市文化局的管理具有竞争性,鞋厂的管理具有独占性

B.市文化局的管理具有独占性,鞋厂的管理具有竞争性

C.市文化局接受鞋厂赞助,是用公共权力谋取本部门特殊利益

D.鞋厂赞助市文化局的活动,是想运用文化局的公共权力

1.C 2.C 3.D 4.C 5.B

A分公司的CEO最近听了一次关于目标管理的课,激发了他对目标管理的热情,产生了很多的想法。

在分公司管理人员会议上,他详细叙述了这项技术的理论发展,列举了公司应用目标管理的好处,并要求他的下属考虑加以使用。

然而,事情并不那么容易。就在这次会议上,若干问题被提出来了。

“总公司对我们分公司下年度的目标,作了什么指示?”财务经理想要知道。

“还没有,我不知道。”这位分公司的CEO回答,“我已经在等待总公司下达计划,但是他们在这件事情上什么还没有做。”

“那么,我们做什么呢?”生产经理询问。

“我打算把我们分公司的目标列成一个表。这并不是什么深奥莫测的事,我的期望是,年销售额3000万美元,税前利润为销售额的8%,投资回报率为15%,6月30日前将实施此项计划。随后我将列出专门的目标,培养我们自己未来的管理人员,在年底前完善有关MOD模型的开发工作,并把职工的流动率稳定在5%。”

分公司各级领导们为他们的上级清晰而自信地提出的各种目标感到有些目瞪口呆。同时也为他对达成目标的真诚愿望感到惊奇不已。

这位CEO接着说:“在下一个月中,我要求诸位把这些目标转化为适应你们各个职能部门的可供检验的目标。当然,这些将分为财务、采购、营销、生产、工程、行政等相互不同的具体目标。然而,我期望把它们相加起来等于我们分公司的目标。当然,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各显神通,出现问题,大家自己想法解决,不用向我请示。我只管结果,不管过程。”

选择题

1.分公司对目标管理的理解可以说是:B

A.基本正确

B.部分正确

C.完全错误

D.基本正确,但在该分公司不可行

2.目标管理中的各级目标应由谁制定?D

A.上级制定

B.各级管理者自行制定

C.下级制定,并报上级批准

D.上、下级共同协商制定

3.目标管理中各级目标的制定,实际上是一个:A

A.完整的决策过程

B.权力下放的过程

C.选择最优决策方案的过程

D.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过程

4.若该分公司目标管理不能取得成功,原因可能包括:D

A.分公司目标与总公司目标不一致

B.分公司目标未经协商议论

C.分公司组织结构不适合采用目标管理

D.以上A和B

5.这位CEO认为各级管理者对其下属实施目标的过程不用过问,你同意吗?为什么?C

A.同意。管理者应给予下属完全的自主权,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性

B.不同意。管理者应应严格监督下属的行为,谨防出现问题

C.不同意。管理者应给予下属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D.基本同意。只有在管理者发现下属无法实现目标时才可以出面解决问题

6.关于目标管理,下列哪种(些)说法是正确的?D

A.目标管理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B.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强调自我控制,改善了人际关系

C.目标的商定可能很费时间

D.以上A,B,C说法均正确

中考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初中文言文练习题及答案 (一)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3分) 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先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营门的军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作揖说:“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皇帝派人告知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 参考答案: 一.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 (一)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数学高考模拟题(一) 一. 选择题(12小题,共60分,每题5分) 1. 已知集合{}{} M N x x x x Z P M N ==-<∈=?13302,,,,又|,那么集合 P 的子集共有( ) A. 3个 B. 7个 C. 8个 D. 16个 2. 函数y x =-的反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已知直线l 与平面αβγ、、,下面给出四个命题: ()//(),()()////12314若,,则若,若,,则若,,则l l l l l ααββαββγαγγγββ αβαβ⊥⊥⊥⊥⊥?⊥⊥? 其中正确命题是( ) A. (4) B. (1)(4) C. (2)(4) D. (2)(3) 4. 设cos ()31233 x x x =-∈-,且,,则ππ 等于( ) A B C D ....±±±± ππππ 18929518 5. 设a b c a b c =+=-=sin cos cos 1313221426 2 2 ,,,则、、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a B c a b C a c b D c b a ....>>>>>>>> 6. ()15+x n 展开式的系数和为a x n n ,()572+展开式的系数和为 b a b a b n n n n n n ,则lim →∞-+234等于( ) A B C D ....- --12131 71 7.椭圆 x y M 22 4924 1+=上有一点,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 F MF MF MF F 121212、,若,则⊥?的面积是( ) A. 96 B. 48 C. 24 D. 12 8. 已知椭圆x y t 22 1221 1+-=()的一条准线的方程为y =8,则实数t 的值为( ) A. 7和-7 B. 4和12 C. 1和15 D. 0 9. 函数y x x x =+2sin (sin cos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k k k Z B k k k Z C k k k Z D k k k Z .[].[].[].[]28278 27821588 58 3878 ππππ ππππππ ππ ππππ-+∈++∈-+ ∈+ +∈,,,, 10. 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M 是棱DD 1的中点,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为棱A B 11上任意一点,则直线OP 与直线AM 所成的角( ) A. 是π4 B. 是π 3 C. 是π 2 D. 与P 点位置有关 1 A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六个点O(0,0)、A(1,2)、B(-1,-2)、C(2,4)、D(-2,-1)、E(2,1)可以确定不同的三角形共有( )

2019年各地高考模拟卷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2019 年各地高考模拟卷古达诗歌赏析试题汇编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1~2 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 ③?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 金天兴三年(1234 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 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 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 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6 分) (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押题卷)阅读下面这首汉诗,完成3~4 题。 秋风辞 ①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①:刘彻即汉武帝,公元113 年,汉武帝刘彻带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闻南征将士喜报,进而“顾祝帝京,忻然中流,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 3.下面对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 开篇二句以秋日最具特色的四个意象点明了季节时令特点,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勾勒出了一个清旷幽远、萧瑟凄凉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五、六、七句铺写诗人与群臣共同宴游的场景,“泛、济、横、扬、鸣、发”等动作一一排列开来,将“忻然中流”的热烈场面彩绘得声情并茂。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西楼”点明作者登楼的地点,“清秋”交代当时正值初秋时节。 B. “中原乱,簪缨散”,“乱”概括了中原沦丧的现实;“散”揭露了统治阶级无心抗战的心理。 C.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是点睛之笔,词人乞求西风把自己的泪水吹过大江,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扬州,充满无限感慨。 D. 词的下片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表达了词人在国破家亡的残酷现实警醒下,深重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2)“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1)A (2)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解析】【分析】A解说有误,“清秋”意思是清冷的秋天,诗中并没有显示是初秋时节。BCD解说正确。 (2)抓住“万里”可以知道这句话运用的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结合诗歌上片内容分析,作者登高望远,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因此“万里”形容大江非常的辽远,大地非常的广阔。 故答案为:⑴A; ⑵夸张;“万里”极言作者所见大地之广、长江之远。 【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况。 ⑵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结合平时掌握的修辞手法知识判断其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① 又踏金牛顶②上行,海风飞舄③上蓬瀛。 蛟龙瀑外晴犹挂,鸡犬云中夜有声。 为访仙人④寻旧榻,喜偕词客证初盟。 长松迓⑤路三年别,却笑公髯雪已盈。

2018届高三高考英语模拟题

高三英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写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re are the speakers? A.In a supermarket. B.In a restaurant. C.At home. 2.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tomorrow afternoon? A.See a doctor. B.Meet her brother. C.Watch a movie. 3.How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the bookstore? A.By bike. B.By bus. C.By taxi. 4.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Go to France. B.Give up the program. C.Take three months off. 5.What do we know about Dario? A.He feels hopeless. B.He likes Coke very much. C.He was too busy to go shopping.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部分有答案)

《红楼梦》名著阅读高考模拟题汇编 《红楼梦》是高中必读名著,是近年来的高考热点。了解高考怎么考,对阅读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许多高考题,设计十分巧妙,简直可以当做导读来用。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阅读题汇编如下,按照难易程度排序,你能答对几道题呢? 1.2008年江苏卷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姻”“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2011年江苏卷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 【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3.2012年江苏卷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 【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4.2013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 【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5.2014年江苏高考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 【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6.2015年江苏高考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 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7.2017年北京高考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2018年北京高考 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 9.2020年东城一模

【2020】【江苏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及答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 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 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 ②至之市( ) ③而忘操之( ) ④反归取之( ) ⑤何不试之以足( ) (二)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1.解释加点字 ①窃入学舍窃:( )②辄默记辄 ( )③儿痴如此痴( ) ④恬若不见恬⑤父怒挞之挞( ) ⑥曷不听其所为曷( ) 2.翻译句子 ①王冕者,诸暨人( ) ②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 3.王冕能成为画家的原因?( )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解释加点字 ①席而啖菱啖( ) ②欲以去热也去( ) 2.翻译句字。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 3.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自( )是吾剑之所从坠是( )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5.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 6.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等级考试模拟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第一部分 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制品采用的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大理石华表 B.青铜编钟 C.玻璃花瓶 D.翡翠如意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不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古代的编钟属于青铜器,青铜为铜锡合金,故B符合题意; C.玻璃花瓶是硅酸盐产品,故C不符合题意; D.翡翠如意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钠,不属于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2.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 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 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 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详解】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氮气氧化成NO,再氧化成NO2,最后变成HNO3等,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 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硅由+4价变成0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 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说明青铜器、铁器在不干不湿的环境中保存时,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铜和铁容易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C不选; 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水解后呈碱性,肥中含有铵盐,水解后呈酸性,两者相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导致氮肥的肥效降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选。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 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 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 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 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 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4.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炸产物无污染等优点,被称为没有核污染的“N2爆弹”。中国科学家 N 和N5-两种离子)的胡炳成教授团队近日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N5-,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N10(其中含有5 重要中间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藏人民出版社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理综二高考模拟试题汇编西 藏人民出版社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 BWYTT-19998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编.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ISBN7-223-01581-0 Ⅰ.高? Ⅱ.高? Ⅲ.化学(2)课—高中—习题—升学参考资料IV.G634 中国版本图书馆C IP数据核字(2003)第039452 号 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化学(2)) ———天利38 套高考模拟试题 作者《高考模拟试题汇编》编写组 责任编辑李海平 封面设计天利 出版西藏人民出版社 社址拉萨市林廓北路20 号邮政编码850000 北京发行部:100027 北京4717 信箱 电话:010 -、 印刷北京市金顺印刷厂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本8 开(787× 1092 毫米) 字数千 印张 版次2003 年7月第1 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223-01581-0/ G·675 定价14 .80 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福州市高三质量检测11A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1C-12N-14O-16F-19Na-23 Si-28P-31S-32Cu-64 第Ⅰ卷 本卷共22题,每题6分,共132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 1.在下列现象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酸雨 B.温室效应 C.汞等有毒物质的浓缩 D.氮化物污染 2.英国科学家维尔莫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小羊,取名为“多莉”,以下 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 B.将人的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的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 子宫内发 育成“试管婴儿” 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D.生长激 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4.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的变化是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 的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 5.图11-1是某二倍体(2N)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1 A.动物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上图所示细胞的①②③④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次级性母细胞的染色体数始终为N条 C.上图所示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①②③ D.上图所示的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只有①②③ 6.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蚕丝、棉花和人造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纯净的碳酸钡可作为医用“钡餐” C.酒厂可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 D.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是不能用来消毒饮用水7.有 M、R两种主族元素,已知M 2-离子与R+离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M与子数之和一定等于19 B.M、R可能分别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 C.M、R可能分别处于第三周期和第二周期 D.M与R 的质子数之差可能等于7 8.将40℃的饱和硫酸铜溶液升温至50℃,或者温度仍保持在40℃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在这 两种 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 A.硫酸铜的溶解度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质量 D.溶液中C u2+的数目 9.下列实验能够实现的是 () 蒸干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A.氯化铝溶液无水氯化铝 B.金属钠氧化钠 加入过量铁粉电解 C.硫酸铁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氯化镁溶液金属镁 10.如图11-2,液面上浮着一个空心铁球,数天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铁球表面出现红色锈斑 ②铁球表面出现黑色锈斑 ③量筒内水位下降④量筒内水位上 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能在无色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Fe3+、Cl-、SCN-B.H+、Fe2+、ClO-、NO - 图11-2 A.Na 3 C.K+、Al3+、AlO-、S2- D.Mg2+、N H+、SO2-、Br 244 - 12.生物降解塑料能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消除废弃塑 CH3CH2O 料对环境的污染。PHB塑料就属于这种塑料,其结构简式为? O CH C n 下面有关P H B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 HB是分子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B.P HB的降解过程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C.合成P HB的单体是C H3C H2CH(O H)COOH D.通过加聚反应 可以制得P HB 催化剂 13.对可逆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m o 量氧气反应可生成2molSO3 B.当S O2消耗速率等于O2生成速率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当S O2 转化率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增大压强或者升高温 度,平衡都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完整word)2017江苏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卷

2017高三英语高考模拟试卷 第I 卷(选择题共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 9.18. C. £ 9.15. 答案是C。 1.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Colleagu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2.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Joan? A. She suffers from a headache. B. She has an upset stomach. C. She catches a bad cold. 3. What did the speakers plan to do? A. Go for a walk. B. Have a picnic. C. Play a game. 4. Why does Jack have to work on Sunday? A. To prepare for his lecture. B. To finish his paper. C. To support his family.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crazy driver. B. New traffic rules. C. A traffic accid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个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likely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n airport. C. In a theater. 7.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 $1,208. B. $1,218. C. $1,280.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does the man like to travel most? A.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B. The Central United States. C.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9. Which does the woman think is the worst for travel? A. The car’s breaking down. B. The traveler’s getting lost. C. The phone’s poor signal.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经典试题阅读练习及参考答 案 阅读下面两则古诗文,完成下面试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

枝。⑤务:一心,一定。 1、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管夷吾举于士 D、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刺: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期年: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译: 5、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参考答案 1、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B

2019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尤溪五中2018—2019学年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黄土与中央集权 黄土给中国带来的一种影响是:黄河中游由北至南将黄土地区割成两半,其纵长500英里,同时黄河也在内地接受几条支流的汇入,其结果是黄河的流水中夹带着大量的泥沙。 通常河流的水内夹带着5%的泥沙已算相当的多,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夏季里可能高至12%,而黄河的流水曾经有过46%的纪录。其中一条支流曾在一个夏天达到了难以相信的含沙量63%。所以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间和枯水期间幅度的变化又大,更使潜在的危机经常恶化。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这“葵丘之盟”在约350年后经孟子提及,可是他也指出,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之多,可见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义。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洪水与黄河暨黄土地带牵连一贯的关系。孟子所说天下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有安定。由此看来,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把地理的范围放宽,历史的眼光延长时,更是如此。 中国地区的降雨量极有季候性,大致全年雨量的80%出现于夏季3个月内,在此时期风向改变。并且中国的季节风所带来之雨与旋风有关,从菲律宾海吹来含着湿气的热风需要由西向东及东北之低压圈将之升高才能冷凝为雨。于是以百万千万计之众生常因这两种变数之适时遭遇与否而影响到他们的生计。如果这两种气流不断的在某一地区上空碰头,当地可能雷雨为灾,而且有洪水之患。反之,假使它们一再的避开另一地区,当地又必干旱。前人缺乏这种气象的知识,只在历史书里提及六岁必有灾荒,12年必有大饥馑。其实在1911年民国成立前之2117年内,共有水灾1621次和旱灾1392次,其严重经过官方提出。亦即无间断的平均每年有灾荒1.392次。 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孟子》书中提到饥荒17次之多。公元前320年,魏国的国君因为他的辖地跨黄河两岸,曾告诉亚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计22分) 余靖传 朱熹 余靖,字安道,建州人。事仁宗,官至工部尚书。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贬知饶州。谏官御史缄.口避祸,无敢言者。公独上书曰:“陛下亲政以来,三逐言事矣。若习以为常,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书既上,落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相继抗疏论列,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号为“四贤”。 奉使契丹,入辞。书所奏事于笏,各用一字为目.。上顾见之,问其所书者何?靖以实对。上指其字一一问之,尽而后已。 庆历四年,元昊请和,将加封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遣使言为中国讨贼,请止毋与之和。朝廷患之,久议未决。公独谓中国厌兵久矣,此契丹所幸。一日使吾息兵养勇,非其利也,故用此扰我耳,是不可听。朝廷虽是公言,犹留夏册不遣.,而假公谏议大夫以报。公从十余骑驰居庸关,见虏于九十九泉,从容坐账中,辨析往往复数十,卒屈其议,取其要领而还。朝廷遂发册臣元昊。西师既解严而北边亦无事。 使契丹,能为胡语,契丹爱之。及再往,虏情益亲。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还坐贬.官。 唐之番舶装船,旧皆取税。公奏罢之,以来达商。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tóng)善遇之。时知韶州者举制科,仝亦举制科。知州怒,以为玩己。捃其罪无所得,惟得仝与希古接坐。仝坐“违敕”停任,希古杖臀二十。仝遂闲居虔州,不复仕进,希古更名靖,取他州解放及第。范公参政,引为谏官。秘书丞茹孝标丧服未除,入京私营身计。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孝标由是获罪,深恨靖。靖迁龙图阁直学士,王仝数书于靖求仕,靖不能应其求。孝标闻靖尝犯刑,诈匿应举,乃.自诣韶州,购求其案得之。时钱子飞为谏官,方攻范党。孝标以其事诏之,子飞即以闻,诏下虔州问王仝。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仝辞以贫不能出。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所托者怪其重,开视窃银而致茶于仝。仝大怒,及诏至,州官劝仝对,当日接坐者余希古今不知所在。仝不从对,称希古即靖是也。靖遂以将军分司。 (本文节选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谏官御史缄.口避祸缄:闭口 B.又以书让.谏官以得罪远谪让:指派 C.各用一字为目.目:纲领 D.犹留夏册不遣.遣:派遣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范文正以.言事忤大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时天下贤士相与惜其.去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乃.自诣韶州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靖置银百两于.茶篚中托人饷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余靖“敢于直言”的一组是()(3分) ①不甚重惜,恐钳天下之口②又请立法,戒当任官吏不得市南药 ③余作胡语诗,虏主大喜④及公北归,不载南海一物 ⑤靖上言孝标冒哀求仕不孝⑥靖阴使人讽仝,令避去

2018届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起法律工具主义,还要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左右,管仲提出依法治国。此后,法律就被公认为是治理国家的工具。所谓治世之具,也可以叫治国之具,法律的工具主义从这儿就开始了。到唐朝,魏征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在马上的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的鞭子就是法律,这样就把法律工具主义更加形象化。既然古代的法律是君主手中的鞭子,这个法律必然受到君主的影响。遇有开明的君主就能够发挥法律治世功能的作用,遇到昏君那就没有办法发挥法律的治世功能。历史事实也确实如此。唐太宗时期就是个讲究法制的时代。当时,针对官吏假冒伪造履历,唐太宗说了一句话,以后再遇到假冒履历的官员必死不赦。不久,又发现了假冒履历的事情,大理寺少卿戴胄据法断流,没有断死刑,唐太宗就非常不高兴,说我说过以后再有一定要处死。这时戴胄讲了一句话,他说什么是法,法是“国家布大信于天下”,不能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使法丧失了大信,这样说服了唐太宗。唐太宗说了一句话,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所以皇帝也遵法了,这就发挥了法律的工具主义的作用,这是遇到了明主。 遇到了昏君的时候,就是法制的败坏。隋文帝本来是很重视法律的,但是到晚年任意为法。比如说六月天要判处犯人死刑,大家就劝解他从汉以来都秋冬行刑,六月天不能判死刑。他说六月天为什么不能判死刑呢?六月天还有雷霆震怒,雷还会击人呢,我是皇帝我也可以杀人。所以法律工具主义是人治下的法制,遇到明主确实起到了治世的功能,但是遇到昏君的时候便不能发挥积极作用。法律工具主义不仅影响了整个古代社会,也包括近代社会。想起用法就把法拿出来,不想用法就把法收起来。所以今天我们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法律权威主义的观念,就必须肃清法律工具主义的残余影响。 法与改革的关系就是古人所说的改制与更法。春秋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其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联在一起的。到汉以后,专制制度牢固建立起来,谈改革多半都是经济体制改革。无论是先秦的也好,以后的也好,体制改革总是和法制密切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成功的改制,成功的改革都是和法制相向而行。举一个大家知道的例子,就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是建立一家一户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改革是废除世卿制度,建立军功爵制。这次改革借助于法律,颁布了许多新法。开阡陌,封疆令,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国有制。颁布二十等军功爵令,奖励首功,废除世卿世禄。这些法律明确地提出改革的内容和方向,对改革起了引导作用。其次商鞅也利用法律扫除或者是减除阻碍改革的旧势力。把反对改革的旧贵族,甚至太子的师傅处以肉刑,借以推动改革。最后是运用法律来巩固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得到了秦国百姓的拥护,所谓秦民大悦。尽管商鞅被处以死刑,但其法未败。所以改制与更法密切相关,成功的例子都是改制与更法相向而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认识起源很早,法律作为治国之具,从它用来治理国家那天起,就形成了法律工具主义。 B.魏征用比喻来阐释法律工具主义,他说国家好像是一匹奔马,骑手就是皇帝,皇帝手中拿着鞭子,就是法律。 C.在古代要发挥法律治国之具的作用,皇帝至关重要。因为皇帝一时喜怒的意见会使法律失去它应有的信用。 D.戴胄能够依法断案,没有判假冒履历的官员死刑,他认为“法乃天下之法”,非皇帝一人之法,不能随意变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追溯法律工具主义源头,指明我国在很早时候就有人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 B.文章第一段引用官员履历造假事件,论证古代社会君主对法律工具主义所起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以隋文帝为反面事例,论证君主不依法行事随意变更法律造成的恶果。 D.文章第三段,在论法与改革的关系时,运用商鞅变法,阐明改革与变法应相向而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江苏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3年江苏高考数学模拟试卷(六) 第1卷(必做题,共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若复数z 满足i i z +=-1)1((i 是虚数单位),则其共轭复数z = . 2.“m <1”是“函数f (x )=x 2+2x +m 有零点”的 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之一). 3.在△ABC 中,AB =2,AC =3,→AB ·→ BC =1,则BC = . 4.一种有奖活动,规则如下:参加者同时掷两个正方体骰子一次, 如果向上的两个面上的数字相同,则可获得奖励,其余情况不奖励.那么,一个参加者获奖的概率为 . 5.为了在下面的程序运行之后得到输出25=y ,则键盘输入x 的值应该为 . 6.如图,直线与圆12 2 =+y x 分别在第一和第二象限内交于21,P P 两点,若点1P 的横坐标为 3 5,∠21OP P =3 π,则点2P 的横坐标为 . 7.已知不等式组???? ? x ≤1,x +y +2≥0,kx -y ≥0.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其中k ≥0,则当Ω的面积取得最小 值时的k 的值为 . 8.若关于x 的方程2 -|x | -x 2+a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9.用长为18m 的钢条围成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框架,要求长方体的长与宽之比为:1,该 长方体的最大体积是___ _____. 10.直线)20(<<±=m m x 和kx y =把圆422=+y x 分成四个部分,则22(1)k m +的最小 值为 . 11.已知双曲线122 22=-b y a x ()0,1>>b a 的焦距为c 2,离心率为e ,若点(-1,0)和(1,0)到直 Read x If x <0 Then y =(x +1)(x +1) Else y =(x-1)(x -1) End If Print y En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