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资源检索部分知识点

信息资源检索部分知识点

信息资源检索部分知识点

据等。

事实检索:就是对特定的事件或事实的检索。事实内容包括大量的科学事件和社会事件。例如:我国建成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哪条?何时建设?

概念检索:就是查找特定概念的含义、作用、原理或使用范围等解释性内容或说明。最常见的概念检索是查找各种参考工具书,例如字词典、百科全书、名录、手册、指南等参考工具书。

4、经常使用的检索语言有哪些?主题检索包括哪几种检索?

答:检索语言:分类语言,主题语言(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引文语言,代码语言。书名、刊名、篇名等、著者名称、号码(如报告号、专利号、文献序号等)、文献类型。

主题检索:标题词、单元词、叙词、关键词

二章

1、计算机检索有哪些特点?

答:检索速度快,效益高;

检索功能强,数量大;

检索途径多,手段灵活;

检索范围广;

服务方式多。

2、数据库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参考(文献书目型)数据库:是指包含各种数据、信息或知识的原始来源和属性的数据库;是机读的目录、索引和文摘检索工具,检索结果是文献的线索而非原文。存储的是二次文献,包括文献的外部特征、题录、文摘和主题词等。这类数据库占用很大的比例

全文数据库:存储的是原始文献的全文,如杂志论文、报纸新闻、法院案例等。全文检索可直接获取原始资料,而不是书目检索时的线索,提高了用户的检索效率。

事实数据库:存储的是用来描述人物、机构、事物等信息的情况、过程、现象的事实数据。数值数据库:主要包含的是数字数据,如各种统计数据、科学实验数据、科学测量数据等。

3、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步骤?

4、答:信息检索的方法:检索方法是指查寻文献信息的具体方法。选择科学有效的检索方法,对广、快、精、准地获取文献信息,提高检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直査法:指直接从有关的一次文献中获取所需

信息的检索方法。

追溯法:指利用引文关系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

工具法:利用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综合法:又称循环法,是指直査法、追溯法、工具法综合运用的检索方法。交替检索、分段检索、间隔检索。

1、分析课题,确定检索目标:明确检索的目的、课题分析(1)分析主题内容。通过主题分析,形成检索需要的主题概念,以便确定检索途径。

(2)分析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及学科范围,以便确定有关检索标识(分类号)及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或检索文档。

(3)分析课题所需信息的类型,包括文献媒体、出版类型、所需文献量、年代范围、涉及语种、有关著者、机构等。

(4)确定课题对查新、查准和查全的指标要求。

2、选择检索词,制定检索策略

方法一:切分

信息检索与利用题集及答案》

《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100题集及答案》 姓名:陈晨 学号:110803021101 班级:11级材料一班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科技文献检索的意义。 答:人们无论学习、工作,还是进行科学研究,都离不开文献的检与利用。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检索 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意义:(1)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2)有利于复合性、开拓性人才的培养;(3)有利于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4)有利于帮助研究人员继承和借鉴前人的 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和走弯路;(5)有利于节省研究人员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6)有利于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是什么? 答:(1)信息是被反映事物属性的再现。信息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等 所包含的内容。 (2)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3)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4)文献是各种知识或信息载体的总称。其由知识信息内容、载体材料和记录方式三要素组成。 3.试述科技文献检索的定义及作用。 答:所谓科技文献检索,是指文献资料的查找与获得。其作用是检索者利用检索工具按照文献编排特 点,采取一定的途径、方法和步骤迅速、准确地查获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便于学习、工作和进行科学研 究。 4.科技文献有什么特点? 答:现代科技文献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点:(1)数量急剧增长;(2)内容交叉重复;(3)文献出版分散;(4)文献失效加快;(5)文献语种增多;(6)文献载体电子化,文献传播网络化。 5.试述一、二、三次文献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1)一次文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创作而成的文献, 又称一级文献或原始文献; (2)二次文献是文献情报人员将大量分散的、无序的原始文献进行筛选、整理、报道和组织所形成的 文献,又称二级文献或检索性文献; (3)三级文献是利用二级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并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研 究和评述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又称三级文献或参考性文献。 关系: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一个由博到约、由分散到集中、由无须到有序、由有序到 有机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程。 6.文献有哪些属性? 答:(1)知识信息性;(2)物质实体性;(3)人工记录性;(4)动态发展性。 7.文献的功能有哪些? 答:(1)存储知识信息;(2)传递知识信息;(3)教育与娱乐功能。 8.科技文献出版的种类有哪些?

信息检索与利用复习重点

一、工具书概念:根据一定的查阅需要,系统汇集有关的知识资料,以特定的编排方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知识信息或资料线索,专供查阅的图书(文献)。工具书的特点:①信息密集②资料性强③查考为主④方便检索工具书类型:1 检索工具书又称线索性工具书,主要提供查找文献的线索:书目、索引、文摘。2 参考工具书主要向读者提供可资参考的知识内容,如数据、史实、结论、定义、人物简介等数据和事实信息: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名录、数表统计资料、表谱、图录等类型。3 边缘工具书——形式上不是工具书但具有查考检索作用的图书。丛书、总集、汇编、综述、史志、学科史及要籍等。工具书的结构:①序、跋②凡例③目录④正文⑤辅助索引⑥附录、参考文献工具书的鉴别与选择原则:1)看其主流,考察内容材料,看内容是否完备、材料新颖可靠,解释引证准确2)客观、正确,有无立场、观点问题3)了解编制体例,编排方式、检索方法、印刷规则、文体。4)同一种工具书的不同版本。鉴别与选择的方法1)查考编辑者与出版者2)编纂和出版的年代、审察版本3)查考序跋、凡例和目次4)辨别正文——选条试查、定条比较 5)参阅书评二、机器检索及光盘、联机与网

络检索计算机检索:人们在计算机或计算机检索网络终端机上,使用特定检索指令、检索词和检索策略,从计算机检索系统数据库中检索出需要的信息,继而再有终端设备显示或打印的过程。信息检索工具:指用以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它是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文献条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献,如书目数据库、搜索引擎、索引、文摘。检索工具的分类:1)(文献检索工具)提供线索的指示型检索工具(二次文献):书目、馆藏目录;索引;文摘;工具书指南2)(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提供具体信息的参考工具(三次文献):1词典2类书、政书、百科全书3、年鉴4传记资料5表谱、图录6、政府文献7名录、手册8数表、统计集9丛集汇要10地理资料信息检索途径:1)外部特征途径:题名途径,著者途径,序号途径2)文献内容特征途径:分类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分类主题途径,其他途径。信息检索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制定检索策略:确定检索工具、方法、途径、用词及逻辑关系、位置关系(3)实验性查找,调整检索策略,正式查找;(4)辅助性查找(最新期刊、年鉴);(5)整理答案或索取原文。信息检索步骤:1)分析检索课题,明确检索要求2)制定检索策略: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题型说明: 一、判断题(1×10) 二、单选题(1×20) 客观题要涂答题卡。 三、填空题(2×5) 四、简答题(12×3) 五、实践题(12×2) 信息检索与利用客观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在构建关键词时,我们尽量不要用自然语言,而要从自然语言中提炼关键词。 (对) 2.在信息检索时查询词表述准确是获得良好搜索结果的必要前提。(对) 3.目前的搜索引擎能很好的处理自然语言。(错) 4.用户可以通过Google图书搜索在线阅读任何一本搜索到的图书。(错) 5.二次检索是指在第一次检索结果不符合要求时,重新选择检索条件再次进行检 索。(错) 6.解决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馆藏的有限性的矛盾,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图书馆 间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 7.关键词语言的最大优点是能用计算机进行自动抽词标引,它适合于计算机自动 编制各种类型的词索引。(对) 8.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内容构成,其中,信息道 德是前提,信息能力是保证,信息意识是准则。(错) 9.搜索引擎与普通网站不同的是提供一个包含搜索框的页面,它不是一个WWW网 站。(错)

10.用搜索引擎google检索专利和期刊的全文比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 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要高。(错)11.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6.该文献类型为标准文献。(对) 12.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项目管理”和输入““项目管理””检索结果是不一样 的。(对) 13.在搜索引擎中常用的截词符是星号“*”,通常使用右截断。如输入comput*, 将检索出computer、computing、computerized等词汇。(对) 14.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baidu、bing、yahoo,并不能囊括所有的网页。(对) 15.不同类型的搜索引擎对同一个主题进行搜索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对) 16.一次文献是指原始创作,即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材料而创作(或撰写) 的文献,主要包括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等。 (对) 17.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 的过程。(错) 18.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错) 19.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 者是未经过词表规范的自由词。(错) 20.利用某个图书馆的书刊目录查询系统(OPAC),可以了解该图书馆收藏有哪些印 刷型图书和期刊。(对) 21.截词检索相当于用逻辑“或”扩展检索的范围,可以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对) 22.将“红外线”扩展成“远红外线”和“近红外线”运用了上下位概念扩展法。 (对)、

信息检索知识点优选稿

信息检索知识点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信息检索考点整理 1.信息检索的概念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而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信息的检索查找。 2.信息检索的原理 就是将检索者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特征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凡是信息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相一致或者信息特征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的标识,则具有该特征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初步命中检索所需的信息。 3.为什么说信息存储和检索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存储和检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存储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标引,形成文献特征标识并输入检索工具,为检索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检索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检索提问进行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再按照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将检索提问标识与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检索过程是存储过程的逆过程。因此,检索者只有在全面了解存储者是怎样把文献存入到检索工具中去以后,才知道怎样从检索工具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 4.信息检索的方法 (1)顺查法 (2)倒查法

(3)抽查法 (4)追溯法 (5)循环法 5.信息检索的途径 (1)内部特征途径 a)分类途径 b)主题途径 (2)外部特征途径 a)题名途径 b)着者途径 c)文献编号途径 d)目录检索途径 e)机构检索法 f)引文检索途径 6.布尔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1)简单,形式简洁,易于理解; (2)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 (3)构成的逻辑提问式可以表达与用户思维习惯相一致的查询要求,提供非常精确的语义概念; (4)能处理结构化提问。 缺点:(1)表达用户复杂需求效果欠佳 (2)准确匹配无法提供定量比较

信息检索与利用(本科)试题及答案

文件检索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A)。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 A B C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 B 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A B C 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 C 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 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B C 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 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 B 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A B D)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信息检索与利用- 2015--复习提示

2015考试题型: 一判断题(20分,20题) 二单选题(20分,20题) 三多选题(40分,20题) 四填空题(10分,10空) 五分析题(10分,2题) 下面是一些重要知识点,不是全部内容,应把上课讲座、教材和下面列出的知识点等结合起来,综合来复习。大家复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短信,如果是多数人共同的问题,可以委托班干部联系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信息、文献、知识、情报的概念及其关系 1.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2.文献的概念,文献的四个要素,文献的识别, 3. 知识的概念 4、情报的概念;情报的三个属性 5、信息、文献、知识、情报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信息包含知识,知识包含情报。 2)转化关系: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载体,当文献中记录的知识传递给用户, 并为用户所利用时,就转化为情报。 3)交叉关系:情报虽大多来自文献,但也可能来自口头和实物信息,所以 情报与文献存在交叉关系。 第四节文献信息的类型 1.文献信息资源的类型(三种划分方式都要求详细掌握)(P24-P27) 2.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概念与识别,各自常见的主要都有哪些?(比如机读书目数据库属于几次文献?百科全书属于几次文献等等,都要掌握)(P16-P17,详细掌握) 3.手写型、印刷型、微缩型、声像型、机读型的概念与识别(P15-P16,详细掌

握) 4.文献信息按出版形式和内容特征划分:十大文献:图书、连续出版物、专利、标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技术档案、产品资料。 特种文献包括那些? 图书的三种类型,ISBN号含义 参考工具书,主要有哪些?属于几次文献? 检索工具书,类型有哪些?属于几次文献? 图书的著录格式,各部分的含义 期刊的概念以及分类,ISSN,CN含义 公开正式发行的期刊的两个外表特征:ISSN,CN 期刊的著录格式,各部分的含义 学位论文,一般不公开发表,著录格式以及各部分含义, 科技报告、专利这两种文献类型比期刊报道研究成果更加及时。 专利的三种类型、专利号的各部分含义 标准的类型,标准号的各部分含义 5. P27的两个图表,要求掌握。 第二章信息检索的基础 第一节 1、广义的信息检索包括信息存贮和信息检索两个过程。 信息检索的本质 2、信息检索类型:文献检索、数据信息检索、事实检索、声像视频检索。 3、书目信息检索的特点:不是一种确定性检索,而是一种相关性检索。 4.参考工具书的含义,包括哪些常见类型(P33) 5.信息标引的概念,标引的类型 6、计算机检索系统一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3部分组成。(P34) 第二节检索途径与检索语言 1、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献检索综合考试题

文献检索综合考试题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

文献检索综合考试题 一.总结你在《信息检索》课中学到的知识点,谈谈学习感受。第一章: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文献基础知识;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等概念 文献的类型文献检索途径馆藏文献排列规律;《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书目数据库的使用等等,我们学会了大学生必备的信息素养。 第二讲:搜索引擎,检索方法与检索途径,包括逻辑运算符的使用与如何使用检索词和如何提高查全率与查准率。 第三讲:权威信息源 1.教育信息源 教育部网站是发布教育信息的权威网站。新职业网站提供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信息。 精品课程网是教育部2003-2010年建设的课程资源,具有1万多门3级精品课程。教育部的爱课程网站资源提供精品课程的视频录像,包括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 MeTel目前国内最大的双语教学的多媒体课程数据库。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报名和调剂指定网站。 1.新闻信息源

新华网是国内最权威的新闻网站,提供全世界范围的动态新闻。 人民网提供国内全方位的新闻信息,是国内最早的新闻网站。 光明网号称“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权威思想理论文化网站”。 计世网报道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 2.工具资源 词典类以注释词义为主,主要用于语言的学习和概念的掌握;熟练应用不同翻译站点 百科全书的内容包罗万象,广泛提供系统知识; 年鉴能及时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国家统计局网站全面提供国内第一手经济数据信息。 国研网是国内权威的经济研究网站,向决策者提供经济决策帮助的信息平台。 第四讲:科学文献资源 图书:超星、Springer电子图书 期刊论文:中文:CNKI、维普、英文:EBSCO、 Emerald、Springerlink、ScienceDirect、Wiley 学位论文:CNKI、万方、Proquest 会议论文:CNKI、万方 科技报告:Peter-科技报告数据库

最新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 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12.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上下位关系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A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3.图书分类法中,类名之间的同位类关系一般反映了学科概念之间的( B )关系。34 A.包含B.排斥c.延伸D.相容 14.分类途径是按照文献信息所属的学科门类,利用( D )进行检索的途径。29 A.学科名称B.专业名称C.分类号及其分类名D.A、B、C均可 15.如果希望查找“对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的讨论”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C )。36 A.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B.后均法,数据处理C.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讨论D.用,后均法,进行,数据处理 16.如果希望查找“对宋词韵律的美学思考”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A )。36 A.宋词,韵律,美学,思考B.宋词,韵律,美学C.宋词,美学,思考D.宋词,韵律,思考 17.逻辑“与”算符是用来组配( D )。41

江南大学研究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二次信息资源主要有四种,OPAC属目录、CSCD属索引、SciFinder(CA)属文献。 2、专著是对某学科专门主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论述的图书,每种图书都有唯一的标识ISBN . 3、《中国法》中化学工业、计算机技术类的图书分别在类目TQ、TP 中。IPC是指国际上通用的用来类分各国专利的分类法,C12G3/04是一个IPC号。 4、查找某一篇文献被哪些文献所引用,或者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和注释为线索逐一查找原始文献的方法称为:引文法 5、截词算符*的作用是代替0-n个字符,截词算法*前至少有 3 个字符。检索式用()的作用是让计算机运行时优先运算。 6、使用双引号把短语引起来或选择“精确”检索,可提高查准率。用检索式“因特网or 互联网or Internet”检索可提高查全率。 7、美国四大科技报告是AD、PB、DOE和NASA 报告,检索美国四大科技报告的数据库有NTIS数据库。 8、Engineering Index (EI)中字段Abstract、Corresponding author、Author affiliation对应中文名称分别为文摘、通信作者、作者机构。EI中检索含有computing同词根的词汇检索式为$computing 。 9、在USPTO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含有secure或security的专利,使用截词符检索: A.检索方式为快速检索,检索式为secure* B.检索方式为高级检索,要求在专利名称中检索,检索式为TTL/secure* 10、影响检索因子IF是指某期刊在前两年发表的文章在统计当年平均被引用的次数检索SCI/SSCI来源期刊IF的数据库是《期刊引证报告》。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短语或词组检索常用运算符为(B) A 、0 B、“”C、?D、* 2、ISSN中文全称是(D ) A、国际标准书号 B、国际标准号 C、国际分类号 D、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3、百度(Baidu)检索框中输入多词,词与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表示(C )关系。 A、逻辑或 B、逻辑非 C、逻辑与 D、短语或词组 4、Web of Science提供( A )算符,代表0或1个字符。 A、$ B、* C、? D、% 5、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如果目标本身没有摆对,就不可能把路跑宽”说明了( D )的重要性。 A、学科导航 B、检索 C、查新 D、选题 6、读者使用( B )能一站式搜索中文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随书光盘等学术资源,几乎囊括了本单位文献服务机构内的所有信息源。 A、超星数字图书馆 B、读秀学术搜索 C、百度学术搜索 D、书生之家 7、( A )提供的知识脉络分析是以主题词为核心,根据所发表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共同关系的统计分析,使用可视化的方式向用户揭示知识点发展趋势和共同研究时序变化的一种服务。 A、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B、维普资讯 C、中国知识产权网 D、中国知识产权网专利数据库 8、CSCD分为核心库和拓展库,核心库期刊以( D )为标记。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

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

信息检索复习知识点

1.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 信息的属性——客观存在性 * 信息的作用——消除不确定性 * 信息的形式——数据、消息等事实 2.各种客观存在的、可供人们直接或间接开发与利用的信息的集合总称为信息资源 3. 信息用户Information User 信息的使用者即是信息用户。 使用的情况可以包括需要信息、接受信息和利用信息。 4. 信息需求Information Demand 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为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会产生对信息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表现为对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满足感。我们把意识到的信息需要定义为信息需求 5. 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对信息用户而言,信息检索就是根据各自的目的和要求,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采用适当的检索手段、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对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查找、筛选和索取的过程或活动。 6. 信息素质:人们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以及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水平。 * 信息意识 * 信息能力 * 信息道德 7. 信息社会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从而促进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 8. 经济领域的特征 a.劳动力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从事信息职业的人数与其它部门职业的人数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b.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信息经济所创产值与其它经济部门所创产值相比已占绝对优势; c.能源消耗少,污染得以控制; d.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资源。 9. 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特征 10.社会观念上的特征 11当代信息环境特征描述 * 信息超载严重 信息超载又称信息泛滥或信息爆炸。它是指在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数据爆炸、信息平庸化以及噪音化趋势,人们无法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当前的信息能力选择并消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 信息失衡明显 所谓信息失衡是对由于各国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其它多种相关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阶层的人群在信息占有水平以及利用程度上存在极大差距的描述。 * 信息污染成灾 信息污染是指社会信息流中充斥或伴随着的许多不利于人们健康而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的不良信息,危害人类信息环境、影响人们对有效信息予以及时而正常地吸收及利用的社会现象。 * 信息障碍加剧

信息检索与利用考试试题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考试试题 目的:检验主要理论要点和实际操作技术。 方式:开卷考试。 一、多选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1.下面哪些属于二次文献(BCD )。 A.手册; B.文摘; C.目录; D.题录. 2.针对不同时间要求的文献应使用不同的文献类型,就最新的文献信息而言,例如近一两个月的文献信息,应该使用(BD )。 A.图书; B.期刊或报纸; C.专利; D.互联网. 3.在计算机检索中,同一概念的同义词扩展方法有(A )等。 A. 学名或俗名; B.简称和全称; C.上位和下位; D.术语和代码. 4.概念(AB )之间属于上下位关系。 A.家用电器与电视机 B.局域网与LAN C.计算机与电脑 D.硅酸盐与陶瓷 5. 概念(A )之间属于同一概念的扩展关系。 A. 乙醇与酒精; B.手机与移动电话; C.fiber与fibre; D.因特网与局域网。 6. ( A D )的基本作用是扩大检索范围,增加命中篇数,提高查全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截词 7. (BC )的基本作用是缩小检索范围,减少命中篇数,提高查准率。 A. 逻辑“或”; B.优先算符; C. 逻辑“与”; D.逻辑“非” 8. 从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检索策略的常识判断,(AD )是符合逻辑的。 A.世界贸易组织OR WTO; B. 世界贸易组织AND WTO; C.bank OR company ; D. bank AND company. 9.通过谷歌(Google)查得的结果过多,可通过(ABCD )方法,优化检索结果。 A.词组检索; B.字段限定; C.增加同义词; D.使用优先算符. 10. 如果检索结果过少,查全率很低,需要调整检索范围,此时,调整检索策略的方法有( BEF )等。 A. 用逻辑“与”或者逻辑“非”增加限制概念;B.用逻辑“或”或截词增加同族概念; C. 用字段算符或年份增加辅助限制; D. 用“在结果中检索”增加限制条件.E.找出词干的上位词; F.在词干相同的单词后使用截词符”?”

文献检索与利用复习要点讲解

文献检索与利用(R)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涉及的知识(21-24是百度的) 1.文献(定义):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2.十大科技文献(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和标准等)根据文献的知识内容和出版类型可将科技文献划为: (1)科技图书 (2)科技期刊定义:一种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并计划无限期出版下去,有固定的名称,每期具有统一的连续序号,以发表作者新作的出版物。分类:根据期刊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①学术性Journal,Acta,Annales,Transactions,Reviews,Progress,Advances ②快报性Letters,Communications,Bulletin ③消息性News ④资料性Data ⑤检索性Abstracts (3)科技报告 (4)专利文献 (5)会议文献 (6)标准文献 (7)学位论文 (8)产品样本,技术档案,政府出版物 3.信息检索、文献检索(定义) (1)信息检索——从信息存贮系统中查找出特定信息的过程。包括事实检索、数据检索和文献检索。 (2)文献检索——以文献(包括文摘、摘录或全文)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从已存贮的文献库中查找出特定的文献的过程。文献检索是相关性检索,即不直接解答用户所提出的技术本身问题。 4.分类语言及常见的图书分类法、主题语言 (1)分类语言Classfication(体系分类语言等) 主标题词语言Subject Heading 题单元词语言Uniterm 语叙词语言Descriptor 言关键词语言Keyword 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提名﹑作者、号码等(在文献上清楚标明显而易见的特征与内容没有明显的关系,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唯一性)根据词语的组配方式分为:组式检索语言、后组式检索语言 (2)图书分类法 它是以文献内容的学科性质为对象,运用概念概括与划分的方法,按照知识门类的逻辑次序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层层划分,所形成的一种等级体系。.《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法) .《中国图书院图书分类法》(科图法)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System》(杜威十进分类法) .《Library of Congress Calssification》(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信息检索知识点

信息检索考点整理 1.信息检索的概念 广义的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 而狭义的信息检索仅指有序化信息的检索查找。 2.信息检索的原理 就是将检索者的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信息特征标识进行相符性比较,凡是信息特征标识与检索提问标识相一致或者信息特征标识包含着检索提问的标识,则具有该特征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输出的信息就是初步命中检索所需的信息。 3.为什么说信息存储和检索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检索的全过程包括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存储和检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存储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文献进行标引,形成文献特征标识并输入检索工具,为检索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检索过程主要是利用检索语言对检索提问进行标引,形成检索提问标识,再按照存储所提供的检索途径,将检索提问标识与文献特征标识进行比较。检索过程是存储过程的逆过程。因此,检索者只有在全面了解存储者是怎样把文献存入到检索工具中去以后,才知道怎样从检索工具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检索出来。 4.信息检索的方法 (1)顺查法 (2)倒查法 (3)抽查法 (4)追溯法 (5)循环法 5.信息检索的途径 (1)内部特征途径 a)分类途径 b)主题途径 (2)外部特征途径 a)题名途径 b)著者途径 c)文献编号途径 d)目录检索途径 e)机构检索法 f)引文检索途径 6.布尔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1)简单,形式简洁,易于理解; (2)可操作性强,应用广泛; (3)构成的逻辑提问式可以表达与用户思维习惯相一致的查询要求,提供非常精确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姓名武音池学号W871714220003 专业林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元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D )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14. 国际标准书号是( A ) (A)ISBN (B)ISSN (C)CABI (D)CNKI 15.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 D ) (A)专利权人终身享有(B)30年 (C)10年(D)20年 16. 下列标引中属于内容特征描述的是(C ) (A)著者标引、篇名标引(B)文献来源标引、著者工作单位标引(C)分类标引、主题标引(D)文献类型标引、语种标引 17. 利用引文追溯法检索文献是指(C ) (A)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B)利用手工检索刊物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C)利用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D)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18. 文献记录中的ISSN号是属于( B )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卷及答案1

信息检索期末试卷 班级物流1081 姓名吴新华学号1081508130 一、单项选择题(30分) 1.( B )的主要功能是检索、通报、控制一次文献,帮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多的文献信息。7 A.零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一次文献D.三次文献 2.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是按照( A )进行区分的。7 A.加工深度B.原创的层次C.印刷的次数D.评论的次数 3.从文献的( B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6 A.内容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 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8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 A )类型的专业文献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报道最迅速及时,成为多数论文发表

渠道。8 A.期刊B.报纸C.会议文献D.专利 6.在公开出版物中,当前的(C )反映的信息内容可能最新。8 A.学位论文B.标准文献C.期刊论文D.报纸文献 7.当我们需要对陌生知识作一般了解时,我们可先参考( C )文献。8 A.专利B.报告C.图书D.标准 8.利用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称为( A )。31 A.追溯法B.直接法C.抽查法D.综合法 9.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分类号采用了( A )体系。34 A.拼音字母+数字B.英语字母+数字C.全部拼音字母D.全部数字 10.( B )是以报道文献出版或收藏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工具。 A.题录B.索引C.文摘D.目录 11.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32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考试

《信息检索与利用·计算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C)。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 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C)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