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家谈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

专家谈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

专家谈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
专家谈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

专家谈岩土工程师发展前景

1、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带来的社会影响

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已经启动,今年9月21-22日举行首次资格考试,加上考核认定和特许,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将有一批岩土工程师注册。不久的将来,岩土工程师的执业制度就要付诸实施。这是一件震撼岩土工程界的大事,肯定会对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是岩土工程专业人员的素质将会大大提高。谁有资格独立从事岩土工程专业工作,谁不能,谁有签字权,谁没有,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虽然对有些人来说,不一定合理,但总体看,岩土工程严重良莠不齐的状况将成为过去。

其次,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范围给人们一个十分明确的导向,即岩土工程师的知识面要宽。既要有地质的基础,也要有力学的基础;既要有必备的理论素养,又要有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既会勘察,又会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再次是对教育的影响,包括高等教育专业的调整,岩土工程专业人员应当学习的课程内容,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评估,以及取得执业资格后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等等,必将使我国岩土工程的教育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最后,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施,必将大大促进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和行业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技术责任制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将重点讨论这方面的问题。

2 、岩土工程专业体制改革遗留的问题

未来的注册岩土工程师在什么单位里工作?他们知识全面,功底雄厚,在勘察单位工作,似乎太窄了,很难接触到岩土工程设计、监理等业务;在设计院,似乎也无用武之地。根据国际经验,未来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主要应该在专业咨询公司里服务。这个问题要从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改革谈起。技术和经济的落后,关键在于体制的落后。1980年初,我国开始进行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改革,到今天已经超过22年了。我国的勘察专业体制来源于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当时的确发挥了不小作用,但缺陷也是明显的。勘察与设计施工严重脱节,专业分工过细,勘察工作的范围仅仅局限于查清条件,提供参数,对如何设计和处理,极少过问。再加上行业分割和地方分割,知识面越来越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在思维方式上也有满足于简单的模式,习惯于狭小的圈子,不注意创新,缺乏从广阔的视野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等等。而岩土工程体制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专业体制。它要求勘察与设计、施工、监测密切结合而不是机械分割;要求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而不仅仅为设计服务;要求在获取资料的基础上,对岩土工程方案深入论证,提出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单纯提供资料。一位岩土工程师,应既能从事勘察,又能在岩土工程设计、施工、监测、监理岗位上工作。22年来,勘察专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并未真正到位,成为阻碍岩土工程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

专业体制的改革不到位表现在哪里?主要表现在勘察与设计的脱节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不仅如此,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野外记录的质量为什么越来越差?规范规定的取土器为什么不能实施?市场上为什么出现以钻探米数综合价格,而技术含量高的岩土测试和分析评价却处于从属地位?怎样才能遏制有些单位盲目增加工作量以提高收费?怎样才能克服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为什么我国近年来取样测试等的技术进步不明显?为什么施工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而勘察、设计、监理等不能打进外国市场?岩土工程设计应该由勘察单位做还是设计单位做?岩土工程检验、监测、监理是否属于工程勘察的一部分?除少数单位外,我国多数勘察单位为什么不能胜任岩土工程的设计、监理等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施工完成后,谁对工程质量做总体评价,负总的责任?未来的注册岩土工程师主要在哪种企业里服务?从整个社会着眼,怎样才能提高勘察质量,管好勘察市场?怎样从社会机制上形成良性的市场环境?等等。这些都涉及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和行业体制的深层次问题。

前些年,一些岩土工程技术水平较高的勘察单位想从深入分析评价上下功夫,但后来觉得很难实施,多做了工作,承担了风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开始分离,但一般限于企业内部,不是行业体制的彻底分离,所以矛盾仍然很多。改革要真正到位,借鉴国际经验,必须发展咨询业,以咨询公司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载体,以咨询公司为岩土工程师活动的主要舞台,而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施为此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未来岩土工程的行业模式

未来岩土工程行业的模式,应当是知识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彻底分离。

岩土工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块在咨询公司,是未来岩土工程师主要的服务企业。勘察、测试、设计、检验、监测等,都和数据、论证、决策有关,属于知识密集型,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对工程的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另一块在工程公司,负责岩土工程的实施。工程公司也需要先进的技术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但还需要设备、资金、管理等,企业的整体素质显得更为重要。由于管理模式差别很大,所以分属两类企业。但在完成某项工程任务时,这一文一武必须密切配合,一般而言,决策权在咨询公司,施工企业受咨询公司的指导和监督。

例如:勘察方案和钻探测试要求,由咨询公司的岩土工程师提出,钻探公司执行,并接受岩土工程师指导和监督。地基处理方案由咨询公司提出,工程公司执行,并接受咨询公司监理。岩土工程师可布置必要的检验监测工作,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并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和现在的分包关系不同,这两类企业是独立的,不存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

在咨询公司里服务的岩土工程师,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很大的自由度。他的利益不和钻探公司挂勾,不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挂勾,这和现在岩土工程师在勘察单位,他的利益与钻探等捆绑在一起,他的活动受勘察单位的牵制是不同的。他可以自由地协助业主推荐钻探公司和施工公司,他的工作可以贯彻岩土工程的全过程,勘察报告是他写的,方案是他出的,施工是他监理的,总的技术责任自然由他来负,责任也就十分明确了,勘察和设计脱节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受业主委托,咨询公司还可以承担招投标工作,各种技术评估和技术论证,司法诉讼的技术鉴定、出庭作证等等。与现在的勘察设计单位比,有大得多的发挥余地。

在这样的行业体制框架下,招投标由岩土工程师协助组织;勘察方案、取样试验要求,由岩土工程师确定。由于钻探公司是岩土工程师向业主推荐,并受岩土工程师的指导和监督,野外记录的质量和取样的质量都可以得到保证。钻探米数综合价格不可能出现,技术含量高的岩土测试:分析评价不再处于从属地位,盲目增加工作量以提高收费成为不可能,勘察市场的恶性竞争将被彻底解决。由于现场施工由岩土工程师监测手段,不断完善岩土工程设计,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经济合理。由此可见,咨询公司充当了岩土工程全过程中总参谋部的角色,权力很大。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师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有了健全的注册执业制度才能实施。相应地岩土工程师的责任也很大,万一发生事故,不仅要负法律责任,作经济赔偿,而且对今后的继续执业肯定会发生很大影响。在这样的体制下,岩土工程的总体质量将得到很大提高,市场秩序会得到很大改善。无论钻探、取样、测试、施工,都将在正常竞争中不断取得技术进步。

专业咨询是个大行业,我国的咨询业需要大发展。21世纪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而咨询公司则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国际上咨询业非常发达,"有问题,找咨询公司"已成一种思维定势。相比之下,我国相当落后,无论数量、从业人员的质量、专业的覆盖面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很不相称,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大背景也很不相称。我国已经加入WTO,咨询业肯定会有一个大发展。

4、从集体负责、规范负责,到岩土工程师负责

勘察设计的技术责任,我国一直贯彻单位负责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并形成了一套制度。但是在实际上,个人责任往往不够明确,以致一旦发生问题,难以分清具体的责任人。譬如一份勘察报告,有项目负责人签字,审核人签字,单位负责人(法人代表),单位盖章,重要的复杂的大型工程,可能有若干人共同编写,经过初审、终审,还有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签字,个人责任如何能分得清?再加上勘察工作是由测绘、勘探、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工程物探、统计计算、编绘图表等等一系列工序环节,情况很复杂,分清个人责任就更不容易了。好在过去主要是单位承担责任,个人责任一般由单位领导去查。这种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是行之有效的,但现在,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制度,是根本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环境的。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都是强制性的。改革开放以后,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大类,但主要规范基本上还是强制性的。这些技术标准对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起了重要作用,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对专业人员的限制过死,不利新技术的应用和工程师个人的经济的发挥。岩土工程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可是按现行的标准往往难以做到。外国工程师很难理解,我

国的规范为什么对勘探孔间距、取样数量之类,规定得如此具体。我国的勘察设计人员,一切按规范行事,出了问题由规范负责,已成思维定势。譬如地基承载力,本来是一个复杂问题,由于规范有表好查,问题简单化了。至于实际上保守也好,不安全也好,都不是专业人员的责任,由规范负责。规范修订取消了承载力表,使勘察设计人员无所适从。

在国际上,有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两个层次:技术法规由政府制定,并监督执行,当然是强制性的。涉及工程安全,人身的健康和安全、环境等,属于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的问题,由技术法规作出规定,全社会都得遵守。技术标准由政府授权的民间权威机构制术和发布,一般由社会自由选用,通过合同形式对合同的签约方约束。既灵活,又有法律效力,适合于市场经济和法制社会。我国参加WTO后,肯定也会按国际上共同的模式改革。目前,由于《标准化法》尚未修订,还不能一步到位,还需要通过《强制性条文》过渡。估计注册岩土工程师制度实施之时,这个过渡也可完成。

因此,未来岩土工程的责任制度将发生很大变化,从现在的以集体负责为主,规范负责为主,过渡到以注册工程师个人负责为主。岩土工程师的权力很大,自由度很大,但责任也很大。对于以知识和技术为支撑,以个人脑力劳动为主要形式,在技术决策方面起关键作用的职业,这种制度应该是适宜的。这样,岩土工程师可以在遵守法律,遵守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情况,自主地确定勘察和设计方案,自主地选择分析计算方法,向业主推荐采用的技术标准,并列入合同,监督勘察设计方案的实施,进行必要的检验监测,并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当然,这私多的工作,并不要求一个人去做,他可以有助手,甚至一个班子。

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加职了监管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收效。对于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我们应当提倡企业自律,社会机制和加强政府监督相结合。其中,企业自立当然是基本的,但是,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机制和有力的监管,那么这种自律既难以持久,也难以普及。作为法制国家,政府监管当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事事依靠政府,尤其是许多具体技术标准是否得以严格执行,还得通过诸如合同关系的形式互相制约。咨询公司与工程公司分离,由对工程质量和安全负总责的岩土工程师监督和监理,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也可减轻政府的监管负担。良好的社会机制可以促使各方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实现以技术取胜,以管理取胜,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5、实施条件和时机

本文主要讨论了未来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所在企业和技术责任问题,那么,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怎样掌握这个时机呢?

首要条件是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的全面推开,并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善的对注册工程师的管理制度。这件工作在人事部和建设部的主持下,正在积极推进。

其次是咨询业的发展和完善,包括咨询公司的法律地位、资质标准、收费办法等。没有发达而健全的咨询业,注册岩土工程师很难有用武之地。

第三是保险制度。由于咨询公司和注册工程师对工程要负法律和经济责任,没有相应的保险,是无法设想的。现在,有些城市的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这个险种,尚需进一步推开和完善。

第四是技术法规的制订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分离。由于涉及国家的立法程序,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但有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尽快过渡。想信不会影响对岩土工程体制的改革。

此外,还有试验室的认证及其他相关资质的配套,市场的净化和市场管理的完善等等,不一一阐述了。

有人可能担心,注册工程师负这样大的责任,他的报酬能与责任挂勾吗?其实,在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责任和报酬的适应是一种必然规律。注册考试只是入门的门槛,考查你是否具有必备的水平。你为工程作出了贡献,承担了责任和风险,显示了你处理疑难问题的能力,咨询公司自然会请你,客户自然会请你,自然会取得社会的承认,报酬问题也就自然解决,用不着政府来评定。

本文以上的意见是一种目标模式。根据以往经验,改革必须逐步推进,不可能一步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现在就可以试点,以便取得经验,为全面推行做准备。

为什么二十多年的推动,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改革没有到位?从外部看,缺乏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从内部看,缺乏权威的有效的专业资格标准和认证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实施,水到渠成可以指日而待了。

更多的岩土工程师的相关信息请参看学易工程考试频道https://www.doczj.com/doc/2c16026874.html,

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前言

岩土工程是一门既古老又新近的专业技术。上古时代, 人类修道路、挖渠道、建居室,就与岩石和土打交道。近代工业化过程中,建厂房、开矿山、修铁路、兴水利等土木工程实践中,涉及到许多与岩土有关的问题,如地基的承载能力、边坡的稳定、地下水的控制、岩土材料的利用等等。但岩土工程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则不到半个世纪,传人我国只二十几年。对岩土工程的涵义,岩土工程师的执业范围,至今还有不同认识。本文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同行们探讨。

1、岩土工程的内涵

对岩土工程的定义有几种不完全相同的表述:

《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定义为:“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处理和改良的科学技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以工程地质学、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为理论基础,涉及岩石和土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技术科学。”也有专家定义为:“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研究岩土体(包括其中的水)作为支承体、荷载、介质或材料,必要时对其改良或治理的一门工程技术。”以上表述方法虽不完全一致,但主要方面是相似或相同的。第一、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第二、研究对象是岩石和土,包括岩土中的水;第三、是一门技术科学或工程技术。

2、岩土工程的外延

岩土工程的实践性很强,从工程实践角度,包括下列范围:

(1)岩土作为支承体

房屋建筑、道路、桥梁、堆场、大型设备等等,都建造在岩土上,岩土作为地基,作为支承体,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承载力和变形问题。

(2)岩土作为荷载或自承体

边坡工程、基坑工程、露天矿等地面开挖,隧道、地下洞室等地下开挖,面临的是另一类稳定和变形问题。这时,岩土体担任的角色, 既可能是荷载,也可能是自承体。同时,地下水的控制常常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3)岩土作为材料

填方工程,特别是大面积高填方、填海造陆,要用大量岩土作为材料;围堰、水坝、路堤等也用岩土为材料。这些工程除了研究其稳定和变形外,岩土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制是主要问题。

(4)地质灾害的防治

岩溶、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对工程构成严重威胁,防治工程必须针对具体条件和地质演化规律进行设计和施工。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也是岩土工程的一部分。

(5)环境岩土工程

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的评估、废弃物的卫生填埋、土石文物的保护等等,都涉及复杂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人地和谐的认知,可持续发展方针的贯彻,环境岩土工程正日益受到加大的重视。

还可以举出一些,但主要是以上五大类。

以上各类工程,不仅涉及天然岩土,还包括各种人工土,包括对天然土的加固和改良,利用排水、压实、加筋、改性、注浆、锚定、设置增强体等方法,改变岩土体的强度、变形和渗透性能。岩土加固和改良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组成。

我们可以从第九届优秀勘察申报项目了解岩土工程的范围:如秦岭隧道、岭澳核电厂、三峡五级船闸、龙羊峡水电工程、小浪底水电工程、白云机场和肖山机场、许多高层建筑、唐山岩溶塌陷治理、滑坡治理、大型露天矿山边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上采油井场、三峡水库岸边浸没区治理等等,还有深基坑支护、公路、尾矿、动力机器基础、岩土工程检验和监测等等。虽然并不全面,但可以看出,岩土工程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

2、岩土工程和相邻专业的关系

岩土工程与许多专业关系密切,且互相搭接,边界模糊。边界附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诸如:工程

地质、结构工程、水利和水电工程、道路桥粱和隧道工程、港口和航道工程、采矿工程、地震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工程等。下面仅就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关系做些说明:(1)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首先说明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研究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的相互作用;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两者都是有区别的。

但是,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关系又非常密切。有人说,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虽然不一定十分确切,但有一定道理。岩土工程师面临的岩土材料,无论性能和结构,都是自然形成,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是多种复杂地质作用下的产物。对岩土的性能和结构,只能通过勘察来查明,而又不能完全查明。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需根据地质规律推测或预测。尤其在地质构造复杂的山区,有经验的工程地质学家,通过地面调查,就可大致判断地质构造的轮廓,利用物探、钻探、槽井探等,由粗而细,由浅而深,构造出工程地质模型。没有地质学基础,哪能识别断层?哪能识别软夹层和结构面的空间分布?哪能说清地下水的赋存和运动规律?如果要开挖隧道,哪些地段会冒顶?哪些地段会突水?在地质复杂地区,离开了工程地质专家,土木工程寸步难行。

(2)、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的关系

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关系密切,这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房屋结构或桥梁结构,都建造在地基上。地基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危;地基是否会产生过量变形,直接影响结构的功能,产生的次应力可能使结构超过设计极限。地基出了问题又很难补救。因此结构工程十分关心地基的稳定和变形。现在,一般地基设计均由结构工程师考虑上部结构要求统一完成,只有复杂地基基础问题或需专门处理的地基才要求岩土工程师参与。同样,岩土工程师在进行地基的勘察设计时,必须详细了解结构的型式、荷载及其分布,特别是基础的型式和刚度,了解对地基变形的限制要求,以便有的放矢。岩土工程师与结构工程师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

结构和地基是一个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基的变形会改变结构的应力,结构的荷载分布和不同刚度会产生不同的地基变形。人们常常用调整基础和结构刚度的办法来适应地基变形,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分析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反过来,也可通过地基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刚度来适应上部结构的要求。

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搭接,互相重叠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桩基础,作为结构的延伸,是结构的一部分,但桩基的承载力和变形则主要取决于岩土,与岩土的关系更为密切。再如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地下水的治理、土压力的计算等等都与岩土有关,但护坡桩、地下连续墙、锚杆、内支撑等都是结构。边坡工程和地质灾害的治理,似乎应当属于岩土工程,但常常离不开结构措施。单纯的岩土工程,如围海造陆、堤岸工程,大面积高填方等并不多。结构工程师和岩土工程师虽然有所分工,有所侧重,但互相互配合的居多。因此,结构工程师应当具备必要的岩土知识,岩土工程师也必须具备必要的结构知识。由于一般情况下结构专业处于主导地位,故岩土工程师承担的主要任务, 经常是结构工程师觉得难以承担的较为复杂的或较为专门的岩土工程任务。

4、岩石和土的主要特点

岩石的裂隙性和土的孔隙性是岩石和土区别于混凝土、钢材等人工材料的主要特点。

(1)、岩石的裂隙性

岩石总是或稀或密、或宽或窄、或长或短地存在着各种裂隙,这是岩石区别于混凝土的主要特点。这些裂隙有的粗糙,有的光滑;有的平直,有的弯曲;有的充填,有的不充填;有的产状规则,有的规律性很差。裂隙的成因多种多样,有岩浆凝固收缩形成的原生节理,有沉积间断形成的层理,有构造应力形成的构造节理,有表生作用形成的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还有变质作用形成的片理、劈理等等,在岩石中构成极为多样非常复杂的裂隙系统。人们将岩石和裂隙视为一个整体称为“岩体”,将裂隙概化为“结构面”。

显然,结构面是岩体中最薄弱的环节。就力学性质而言,岩石的力学参数、结构面的力学参数和岩体的力学参数有很大区别。搞清结构面的产状、参数和分布,是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重点,也是难点。

岩体中的地下水是沿着岩体中的裂隙和洞穴流动的,随着裂隙和洞穴的形态和分布的不同,有脉状裂隙水、网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洞穴水等不同的地下水类型。

(2)、土的孔隙性

土是一种散体材料,存在孔隙。对于饱和土是固、液两相;对于非饱和土,是固、液、气三相。于是产生了有效压力和孔隙压力;孔隙压力又有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有效应力原理成了土力学区别于一般材料力学的主要标志,在土工计算中产生了总应力法和有效应力法两种原理和方法。在饱和土中,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不同的加荷速率地基承载力不同;是否及时支撑, 对软土基坑稳定有不同的表现;渗透系数和地层组合的差别, 导致基础沉降速率的差别等等。饱和土中的超静水压力可导致挤土效应,使桩被挤断、挤歪和上浮;地震时的超静水压力导致砂土和粉土液化。非饱和土的孔隙气压力形成基质吸力,基质吸力随着土中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因而是不稳定的。膨胀土和黄土随湿度的增加而强度显著降低,非饱和土基坑雨季容易发生事故,花岗岩残积土边坡暴雨容易发生浅层滑坡,都和基质吸力降低有关。总之,把握好孔隙压力是岩土工程的重要关键。

5、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条件的不确知性

岩土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分支,是以传统力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很快发现,单纯的力学计算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原因主要在于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计算条件的不确知性。试与结构设计比较,结构工程师面临的材料是混凝土、钢材等人工制造的材料,材质相对均匀,材料和结构都是由工程师在设计时选定,是可控的,计算条件十分明确,因而建立在力学基础上的计算是可信的。而岩土,无论材料还是结构,都是自然形成,不能由工程师选定和控制,只能通过勘察查明而又不可能完全查明。因而存在条件的不确知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同程度地存在计算条件的模糊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因而虽然岩土工程计算方法取得了长足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计算假定、计算模式、计算参数与实际之间存在很多差别,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之间总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需要岩土工程师综合判断。“不求计算精确,只求判断正确”,强调概念设计,已是岩土工程界的共识。

6、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测试方法的多样性

同一岩土体测试数据的离散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取样、运输、样品制备,试验操作等环节的扰动,试验、计算等产生的误差,使测试数据呈随机分布,这方面产生的不确定性与混凝土、钢材等测试数据的随机性质基本相同,只是变异性更大。二是岩土测试数据还和样品的位置有关,这是其他工程材料不具备的特性。自然界的岩土,即使是同一层,其性质也是有差别的。既有规律性的水平相变和竖向相变,也有无规律的指标离散。因此,个别样品测试的指标一般缺乏代表性,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测试指标,经统计分析,才能得到代表值。结构设计注重截面计算,而岩土工程分析没有截面计算,注重系统分析。被分析的岩土体的尺寸与试验样品的尺寸比较,要大许多倍,因而考虑的是岩土体参数值的综合水平,所以标准值的计算方法与混凝土、钢材等是不同的。结构截面可靠度的分析已基本成熟,并已列入规范;而岩土工程的可靠度分析尚处在研究阶段,由于问题复杂,积累不足,尚难在工程中普遍应用。岩土工程的测试可以分为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和原型监测三大类,还有各种模型试验,极为多样,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同一种参数,又因测试方法不同而得出不同的成果数据。选用合理的测试方法成为岩土工程计算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例如土的模量有压缩模量、变形模量、旁压模量、反演模量。土的抗剪强度室内试验有直剪和三轴剪;直剪又有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轴剪又有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和固结不排水剪测孔隙水压力;原位测试有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野外大型剪切试验。由于试验条件不同,试验结果各异。用哪种试验方法合理,由岩土工程师根据具体条件确定。这种测试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岩土工程区别于其他工程技术一个重要特点。岩土工程分析计算时注意计算模式、计算参数和安全度的配套,而其中计算参数的正确选定最为重要。

7、岩土工程的不严密性、不完善性和不成熟性

地质学和力学是岩土工程的两大理论支柱,两者互助补充,互相渗透,互相嫁接。力学是以基本理论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条件,构建模型求解。特点是从一般到特殊,严密,是一种演译推理的思维方法。地质学是在调查研究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综合、对比,找出科学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是一种归

纳推理的思维方法,侧重于分析成因演化,宏观把握,综合判断。

由于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导致信息的不完全性,使单纯的计算不仅不精确,也不一定可靠。因而强调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强调综合判断。综合判断就得依靠工程师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就像一位良医,既要深刻理解医药理论,又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忽视经验当然是错误的,没有经验的人肯定解决不了复杂的工程问题。忽视理论也是错误的,极易将局部经验误为普遍真理,犯概念性错误。“经验之果只有结在理论之树上才有生命力。”

由上可知,岩土工程迄今还是一门不严密、不完善、不够成熟的科学技术,处在“发展中”的一门科学技术,因而存在相当大的风险性。沈珠江院士说:土力学发展到现在,是“从学步走向自立”,岩石力学发展更晚,成熟程度还要低一些。

8、岩土工程的概念设计

岩土工程崇高概念设计,狭义的概念设计可以理解为框架设计,从总体上勾划出设计框架,以备进一步细化。广义的概念设计可以理解为一种设计思想。

概念设计大体上可以概括为:在充分了解功能要求和掌握必要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条件的概化,先定性分析,再定量分析,提出一个框架,从技术方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环境限制和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论证,从概念上选择一个或几个方案,进行必要的计算和验算,通过施工检验和监测,逐步完善设计。广义的概念设计,不仅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是必要的,而且要将概念设计的思想贯彻工程的始终。

做概念设计,必须对原理有深刻的理解,有丰富的经验总结,有灵活的运作能力,总揽全局,掌握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对设计的实施效果要有基本正确的估计。

做概念设计,必须注意符合科学原理,不能犯概念性的错误。概念不清,往往只看现象,不见本质,凭局部经验处理问题。概念错了,可能犯原则性的错误。概念清楚的人,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举一反三,能自觉地运用理论和经验。岩土的基本特性,地下水的渗透和运动规律,结构与岩土的协同作用等等,都是重要的概念。

岩土工程计算不精确的原因有地质条件、计算模式、计算参数三方面,尤其是计算参数最难把握。故首先要做好勘察,掌握地质条件;其次是正确选用公式和软件,并充分了解其适用条件和可能的偏差;还要强调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事先的定量计算一般只是一种估算,只有原型实测最可信。监测不仅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最可靠的科学实验。

9、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执业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已经考了三届,预计执业工作很快就会启动。岩土注册师的权利、义务、执业范围等等,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将由政府有关部门发布后遵照执行,我这里仅就与岩土工程专业特点有关的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1) 获得注册工程师资格,表示业务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关专业的执业门槛,法律上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不论对个人还是对所在单位当然都是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也承担起责任,要对自己签署的技术文件负法律责任,负终身责任。前已提及,岩土工程迄今还是一门不严密、不完善、不够成熟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风险性。注册师不仅要遵守法律法规,熟悉标准规范,还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程经验,遇事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我国幅员广大,条件各异,岩土工程涉及面很广,具体到某位个人,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执业过程中,务必谨慎细心,决非岩土工程师执业范围内的所有业务一定都能承担。《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明确了注册工程师的义务,其中第(二)款为“在规定范围内从事执业活动”;第(三)款为“依旧本人能力从事相应的执业活动”。也就是说一定要量力而行。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可以咨询有关专家,但签了字,就得负责。

(2) 岩土工程的专业范围与相邻专业有搭接,有重叠,因而注册师的执业与相邻专业的注册师也会有搭接,有重叠,这是客观存在。因此,要求划一道清清楚楚的边界是不适当的,也是不可能的。在相邻专业边界附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正常的。在搭接区,只要符合相应法规,甲专业可做,乙专业也可做,谁做谁负责任。例如,某项专业性较强的岩土工程勘察,注册岩土师有资格承担,有资格的地质师(如国家有此系列)也可承担。桩基工程的设计,注册结构师可以承担,注册岩土师也可承担、基坑工程设计,注册岩土师可以承担,注册结构师也可承担等等。事实上,的确也要具体工程具体分析,例如锚杆挡土桩

护坡,涉及的主要是岩土技术问题,结构计算较少,一般结构工程师可能不如岩土工程师熟悉。但采用内支撑体系的大面积基坑,结构设计计算相当复杂,也许结构工程师承担更合适,或岩土和结构两专业的工程师合作进行。

10、岩土工程的技术控制

《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了注册工程师的义务,其中第(二)款是,“执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这无疑是必须遵守的。标准规范是现时政府对工程建设实施技术控制的依据,抓质量就是抓标准规范的贯彻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具体问题不易处理。岩土工程师一切以标准规范为准,对个别工程可能不是最佳选择,抹杀了岩土工程师因地制宜,采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那么,可否可将标准规范订得更详细,更具体些,使岩土工程师都能有章可循呢?根据前面所述岩土工程的特点,是不易做到的。岩土材料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又有各种地质背景和水文地质条件;在与工程的相互作用中,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又各不相同;各地还有各地的地方特点和地方经验,想为如此复杂多变的条件和问题制订一套具体划一而又恰当的规则,是十分困难的。往往顾此失彼,难保放之四海而皆准。正如医药界,有医学原理,有药典,有各种检验标准,但没有“处方规范”,中西医都是如此。本人认为,根据岩土工程的特点,技术控制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涉及人身健康、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公众利益、国家利益的,应订入技术法规,由国家制订,强制执行,严格监管。包括勘察设计的基本准则,各种灾害的防治,有害物质扩散的限制等等。

第二层面,属于大量重复型的技术规则,如术语、符号、分类,常用测试方法、常用分析法等,宜制定具体而统一的标准,供工程师采用。

第三层面,需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工程处置的问题,诸如勘察工作的布置,岩土工程设计方案等,规范只对基本准则作出规定,具体问题由岩土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并承担风险责任。

岩土注册工程师的执业,为实现上述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真正实施,还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基本完成,社会上法治意识和诚信观念已有长足进步;二是咨询业,工程保险等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配套。所有这些,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参加WTO后的过渡期即将结束,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已经十分迫切。所谓国际接轨,应主要理解为体制的接轨,包括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和法规标准体制的接轨。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岩土工程界的同行们对这些问题深入研究,尽快提高我国的岩土工程的宏观管理水平,并融入到全球经济中去。

2016年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真题下午及答案

2016年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下午) 1、材料孔隙率降低,则其(B ) A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B表观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 C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D表观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 2、密度为2.6g/m3的岩石具有10%的孔隙率,其表观密度为A A2340kg/m3 B2860kg/m3 C2600kg/m3 D2364kg/m3 3、水泥中不同矿物的水化速率有较大差别。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其在水泥中的相对含量来满足不同工程对水泥水化速率与 凝结时间的要求。早强水泥水化速度快,因此以下矿物含量较高的是C A石膏B铁铝酸四钙C硅酸三钙D硅酸二钙 4、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徐变的规律相似,而且最终变形量也相互接近。原因是两者具有相同的微观机理,均为 A毛细孔排水B过渡区的变形C骨料的吸水D凝胶孔水分的移动 5、描述混凝土用砂的粗细程度的指标是: A细度模数B级配曲线C最大粒径D最小粒径 6、下列几种矿物粉料中,适合做沥青的矿物填充料的是: A石灰石粉B石英砂粉C花岗岩粉D滑石粉 7、衡量钢材的塑性高低的技术指标为: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断后伸长率D冲击韧性 8、水准测量实际工作时,计算岀每个测站的高差后,需要进行计算检核,如果 E h=E-Eb算式成立则说明:A A各测站高差计算正确B前、后视读数正确C高程计算正确D水准测量成果合格 9、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如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此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时,则视准轴的轨迹是: A 一个圆锥面 B 一个倾斜面C一个竖直面 D 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10、设在三角形A、B、C中,直接观测了/ A 和/ B。mA士4"、mB=t 5",由/ A、/ B计算/ C,则/ C的中误差mC : A 士9" B 士6.4 " C 士3" D 士4.5 〃 1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在侧勘选点工作完成后,然后需要进行下列何项工作? A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B方位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C高度测量和边长测量D水平角测量和边长测量 12、建筑场地高程测量,为了便于建(构)筑物的内部测设,在建(构)筑物内设士)点,一般情况建(构)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作为士),因此各个建(构)筑物的±0应该是(D) A同一高程B根据地形确定高程C根据施工方便确定高程D不是同一高程 13、有关我国招投标一般规定,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采用书面合同B禁止行贿受贿C承包商必须有相应的资格D可肢解分包 14、有关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责任和义务,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桥梁工程发展史

桥梁工程发展史 姓名:董楠 学号:150298 班级:测控151班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桥梁是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每当运输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对桥梁在载重、跨度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便推动了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桥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形状、结构、功能上都越来越贴近人们对桥梁的需求。随着新世纪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型桥梁将会更加为人类社会的交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 关键词:古代桥梁、现代桥梁、桥梁发展前景 正文: 在19世纪20年代铁路出现以前,造桥所用的材料是以石材和木材为主,铸铁和锻铁只是偶尔使用。在漫长岁月里,造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现今使用的各种主要桥式几乎都能在古代找到起源。在最基本的三种桥式中,梁式桥起源于模仿倒伏于溪沟上的树木而建成的独木桥,由此演变为木梁桥、石梁桥、直至19世纪的桁架梁桥;悬索桥起源于模仿天然生长的跨越深沟而可资攀援的藤条而建成的竹索桥,演变为铁索桥、柔式悬索桥,直至有加劲梁的悬索桥;拱桥起源于模仿石灰岩溶洞所形成的“天生桥”而建成的石拱桥,演变为木拱桥和铸铁拱桥。 在有了铁路以后,木桥、石桥、铁桥和原来的桥梁基础施工技术就难于适应需要。但到19世纪末叶,由于结构力学基本知识的传播、钢材的大量供应、气压沉箱应用技术的成熟,使铁路桥梁工程获得迅速发展。20世纪初,北美洲曾在铁路钢桥跨度方面连创世界纪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路钢桥和钢筋混凝土桥的跨度记录又都超过了铁路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被破坏的桥梁急待修复,新桥急需修建,而造桥钢材短缺,于是,利用30年代以来所积累的关于高强材料和高效工艺的经验,推广了几种新型桥──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箱形截面钢实腹梁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斜张桥。 60年代以来,汽车运输猛增,材料供应缓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桥梁工程又在提高质量、降低造价、降低桥梁养护费等方面获得了很大改进。下面我们来细数一下中国桥梁工程的发展:

2019年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卷二) 1、新建铁路的工程地质勘察应按下列哪个选项所划分的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A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测 踏勘、加深地质工作、初测、定测 C踏勘、初测、详细勘察、施工勘察 D规划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 【注】根据《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3.1.1条:新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应按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测开展工作。地形地质条件特别复杂、线路方案比选范围较大时,宜在初测前增加“加深地质工作”。 【答案】A 2、某硬质岩石,其岩体平均纵波速度为3600ms,岩块平均纵波速度为4500m/s,问该岩体是完整程度分类为下列哪一项选项? A完整 较完整 C较破碎 D破碎 【注】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34.4条:岩体完整性指数K,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4.4确定:K,为岩体弹性纵波速度与岩石弹性纵波速度之比的平方。为岩体体积节理数。本题k.=8m÷0.64

3、下列关于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三种矿物的亲水性由强到弱的四种排列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A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 B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 C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D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 【注】蒙脱石:亲水性强(吸水膨胀,脱水收缩),表面积最大,最不稳定:伊利石:亲水性中等,介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高岭石:亲水性差,表面积最小,最稳定。 【答案】C 4、ZK1号钻孔的岩石钻进中,采用外径75mm的双层岩芯管,金刚石钻头。某回次进尺10m,芯样长度分别为:6cm,12cm,11cm,8cm,13cm,15cm和19cm。该段岩石质量指标RQD 最接近下列哪一数值?D56% 【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2.1.8条:岩石质量指标(RQD):用直径75mm的金刚石钻头和双层岩芯管在岩石中钻进,连续取芯,回次钻进所取岩芯中,长度大于l0cm的岩芯段长度之和与该回次进尺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题RQD=(12+11+13+19+15)/100=70% 【答案】B 5、在建筑工程详勘阶段的钻探工作中,下列有关量测偏(误)差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

2020最新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题库及答案

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在侧勘选点工作完成后,然后需要进行下列何项工作?D A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B方位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C高度测量和边长测量D水平角测量和边长测量 2、建筑场地高程测量,为了便于建(构)筑物的内部测设,在建(构)筑物内设±0点,一般情况建(构)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作为±0,因此各个建(构)筑物的±0应该是(D) A同一高程B根据地形确定高程C根据施工方便确定高程D不是同一高程 3、有关我国招投标一般规定,下列理解错误的是D A采用书面合同B禁止行贿受贿C承包商必须有相应的资格D可肢解分包 4、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徐变的规律相似,而且最终变形量也相互接近。原因是两者具有相同的微观机理,均为D A毛细孔排水B过渡区的变形C骨料的吸水D凝胶孔水分的移动 5、描述混凝土用砂的粗细程度的指标是:A A细度模数B级配曲线C最大粒径D最小粒径 6、下列几种矿物粉料中,适合做沥青的矿物填充料的是:D A石灰石粉B石英砂粉C花岗岩粉D滑石粉

7、衡量钢材的塑性高低的技术指标为:C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断后伸长率D冲击韧性 8、水准测量实际工作时,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差后,需要进行计算检核,如果∑h=∑a-∑b算式成立则说明:A A各测站高差计算正确B前、后视读数正确C高程计算正确D 水准测量成果合格 9、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如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此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时,则视准轴的轨迹是:A A一个圆锥面B一个倾斜面C一个竖直面D一个不规则的曲面 10、设在三角形A、B、C中,直接观测了∠A和∠B。mA=±4″、mB=±5″,由∠A、∠B计算∠C,则∠C的中误差mC:B A±9″B±6.4″C±3″D±4.5″ 11、材料孔隙率降低,则其(B) A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B表观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 C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D表观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 12、密度为2.6g/m3的岩石具有10%的孔隙率,其表观密度为A A2340kg/m3B2860kg/m3C2600kg/m3D2364kg/m313、水泥中不同矿物的水化速率有较大差别。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其在水泥中的相对含量来满足不同工程对水泥水化速率与凝结时间的要求。早强水泥水化速度快,因此以下矿物含量较高的是C A石膏B铁铝酸四钙C硅酸三钙D硅酸二钙

回忆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日子

回忆我考注册岩土工程师的日子 的注册岩土工程师大概是在2005年。基础课没有花费太多功夫,但也遇到基础没过的考友。当时,只看了考点最多的几个部分,大概有高数、土力学、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等部分;有的根本全忘了,或看不懂,就放弃了,比如化学、电工学,这部分具体考的时候基本是瞎填,最终还是过了。专业课考试我是辞职考的,总共花了四十几天。是高分通过,有一些经验还是值得大学借鉴的: 第一、考试用书。最主要的是规范合订本,但那本规范没有包括铁路部分(没办法,铁老大吗),没地方买,在网上查到可以汕头买,联系好了,花了原价的两倍多快递,最后还是在这本规范合订本中拿了分,值了。看规范也有讲究,最重要就那几本,地基基础和桩基规范是重中之重,不但要仔细看,条文说明也不能放过。那些规范中的小字是最应该注意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怎么会用小字说明,这些是考试中经常拿着唬人的地方,一定要注意。那些港口什么规范自然不如那几个最常用的规范重要,但计算部分千万别放过,其中公式极其复杂的看了挺吓人,其实考的时候套套公式即可得出结果,反而容易拿分。我考的时候参考书比较少,现在情况不太清楚了。当时买全了也就那么几本,全买了。回来一看,同样的真题,各本书中是都是错误百出,好在自己的功底还不错,把几套题做了几遍正确答案自己还是有底的。那些计算题,不做肯定不行。要不,进考场时不但容易错对不上选项,还容易答不完。 第二、考试前的准备非常重要。这四十天,我是一边看规范,熟悉条文内容,一边做题,通过做题再加深对规范内容的理解。到了考试前一天晚上,忽然想起一个曾经通过注册结构师的人的规范汇编贴的全是纸条,豁然开朗。到了考场那么一大本规范想快速找到答题参考处谈何容易,在重要地方(尤其是可能出计算题的地方)贴上纸条说明,到时一翻就到,这才叫好经验。忙了半个晚上把重要处纸条贴了个启遍,贴的时候也有技巧,要上下错开,到时容易找,而且绝不能不分轻重,要不纸条一大片,还能起到什么作用?最后,把习题集中好的例子也贴了几道,还好,进入考场时也用到了,拿了几分。 第三、进入考场千万别嫌参考书多,我当时把同济大学的土力学教材也拿去了,还包括规范合订本(当然包括那本重要的铁路规范合订本)和平时所有的习题集。结果进去后还是发现有人拿的比我多,答的时候有好几道地质类的题绝对没有在规范中看到过,后来问一下高手,才知道是《工程地质手册》中的内容。 第四、答题时要开阔思维,解题自有门道。开卷考有开卷的难度。头一天全是选择题,以概念和理解为主,难度可不低,要不一下子被你在规范中找到了,那命题老师多没面子。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研究生课程论文 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课程名称学科专题讲座 研究生姓名 **** 学号 *********** 开课时 **** 至 **** 学年第 *** 学期考试成绩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说明 一、研究生课程论文必须与本封面一起装订。阅卷教师务必用红笔批阅,并在本封面规定位置打分、写完评语后连同成绩登记表(一式两份)交学院研究生秘书,各学院研究生秘书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将成绩登记表交研究生学院。论文由开课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保管。 二、该封面请用A4纸双面打印,将此说明打印于封面背面。

浅谈我国桥梁的发展史 ********** 摘要:桥梁是交通运输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基数不断增加,交通压力逐渐加大,桥梁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相信在当下和未来的世界交通上桥梁仍会起到主导作用。介绍了我国桥梁的发展历程和一些历史著名桥梁的相关情况,说明了我国古代桥梁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现在的桥梁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必须正视的问题,以促进我国桥梁的发展。 关键字:桥梁;发展史 0 引言 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国家。幅员辽阔,地形西北高而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1桥梁的发展史 1.1 萌芽阶段 第一阶段以西周、春秋为主,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萌芽阶段。早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据史料记载,我国周朝时期已建有梁桥和浮桥。1972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京城山东临淄的考古挖掘中,首次发现了梁桥的遗址和桥台遗迹,两处桥梁的跨径均在8 m左右。 1.2 初步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以秦、汉为主,包括战国和三国,这是古代桥梁的初步发展阶段。战国时期,单跨和多跨的木、石梁桥已普遍在黄河流域及其他地区建造。坐落在咸阳故城附近的渭水三桥,在古代是很有名的。三桥包括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都是多跨木梁木柱桥。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在东汉时期,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论文

浅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 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国内的厂商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趋势通信技术 电子政务是指公共管理部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理论,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职能,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公共服务。 目前,电子政务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即使电子政务发展最快的国家,能够做到双向互动处理事务的电子政务项目尚不足30%,能对现有政府形态实施电子

政务改造的就更少。因此,电子政务的发展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同时,不可否认也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下面笔者试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与趋势作一个分析: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的信息化发展历程同步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电子政务起点比较低。这是因为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而西方国家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就完成了。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复习方法

最近两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是这样的:1、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单选题和多选题大部分需要对岩土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考试大纲列出的规范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很多题没有现成的答案,不能直接在规范、手册或教科书中找到,需要综合的分析与判断,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专业知识选择题难度较大还表现在题量上,上、下午考试单选题各为40道,多选题各为30道,每一题都需要理解,或需在规范、手册、教科书中查找,或需分析与判断后才能选择,这样时间就显得很紧张。2、专业案例考题难度适中,计算量不大。如果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对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较熟悉,概念清楚,把握内容较全面,平时做得练习较多,专业案例考试一般容易通过。3、题目内容分布较广。不论是专业知识选择题,还是专业案例考题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的是专业基础内容,可以根据专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解答,不需从规范上找依据。另外题目内容广泛分布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公路、桥梁、港口、铁路、水利等行业,涉及规范比较全面。 鉴于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的特点,根据本人参加考试的经历,结合身边其他考试合格同志和考试不合格同志经历的比较,得出如下的考试体会与经验。 2.1 考前安排大量时间复习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覆盖内容很广泛、试题难度很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复习是很难取得良好成绩的。考生不应该等到考试报名以后才去复习,因为考试许多内容工程实践中接触较少,甚至很生疏,在很短时间内不能深入理解,另外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行的。建议考生在报名以前完成第一遍的复习,报名以后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的复习,考前还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考题的模拟训练。考生在年初就应该决定参加不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以便早准备,早安排,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下定决心参加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后,应该制订一个复习计划,计划分为总体计划、阶段计划、短期计划和每日复习时间计划,每个阶段时间安排要“前松后紧”,因为工作、家庭、环境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数,拟订的复习计划很有可能被打乱。当然复习要看个人过去的基础,以及要通过考试的决心和信心。 2.2 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复习 岩土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工程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岩体力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工程学等。它们是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些理论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的内容,也是专业考试中的专业知识考试和案例考试所必需的,是理解和掌握各种规范中的规定、计算公式等内容的基石。因此考生在复习各种规范前首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复习岩土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加强对考试大纲要求的8个科目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如果宁愿相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只是基础考试的内容,认为专业考试时主要按规范答题,只要掌握好规范就行了,不需要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就难以在专业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专业基础课程中重点是土力学。对于土力学中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都要有深入的

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

我国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基础考试,在考生大学本科毕业后按相应规定的年限进行,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基本掌握进入岩土工程实践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第二阶段是专业考试,在考生通过基础考试,并在岩土工程工作岗位实践了规定年限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试考生是否已具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能力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基础考试与专业考试各进行一天,分上、下午两段,各4个小时。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上午段主要测试考生对基础科学的掌握程度,设120道单选题,每题1分,分9个科目: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建筑材料、电工学、工程经济,下午段主要测试考生对岩土工程直接有关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设60道题,每题2分,分7个科目: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弹性力学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工程测量、计算机与数值方法、建筑施工与管理、职业法规。 专业考试的专业范围包括: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上午段共设有7个科目,1、岩土工程勘察;2、浅基础;3、深基础;4、地基处理;5、土工结构、边坡、基坑与地下工程;6、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7、地震工程。每个科目1道作业题,12分,从这7个科目中选择4个科目进行考试,共计48分。下午段除了上述科目外,另增加工程经济与管理科目,每个科目包括8道单选题,每题1分,从这8个

科目中选择6个科目进行考试,共计48分。 基础部分 一、高等数学 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代数直线平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空间曲线 1.2 微分学极限连续导数微分偏导数全微分导数与微分的应用 1.3 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平面曲线积分积分应用 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不清幂级数泰勒级数傅立叶级数 1.5 常微分方程可分离变量方程一阶线性方程可降解方程常系数线性方程 1.6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一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和数字特征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一元回归分析 1.7 向量分析 1.8 线性代数行列式矩阵 n维向量线性方程组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 二、普通物理 2.1 热学气体状态参数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力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思韦速率分布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气体的摩尔热容循环过程热机效率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2.2 波动学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简谐波表达式波的能量驻波声波声速超声波次声波多普勒效应 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薄膜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 x射线衍射自然关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告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偏振光的干涉人工双折射及应用 三、普通化学 3.1 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离子的电子结构式原子轨道和电子云概念离子键特征共价键特征及类型分子结构式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压定律及计算液体蒸气压沸点汽化热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3.2 溶液溶液的浓度及计算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及计算滲透压概念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电离常数及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ph 值盐类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及溶液的酸碱性多相离子平衡溶液积常数溶解度概念及计算 3.3 周期表周期表结构:周期、族原子结构与周期表关系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水化物的酸碱性递变规律 3.4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及计算反应热概念热化学反应力方程式写法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方法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活化能及催化剂概念化学平衡特征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计算压力商与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新论* 蔡立辉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因素,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实现跨部门信息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推行办公自动化开始,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运用实践验证的逻辑对这段时间里的电子政务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与走向,这对于推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走向 一、中国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的反思 我国电子政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都还处在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实践,建构电子政务理论体系的研究十分薄弱。研究成果大多是对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过程的介绍、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历史描述,或者是以案例的形式对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不同部门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的描述,成果具有知识普及性、介绍性和总结性的特点。根据理论发展的逻辑和实践验证的逻辑来评估我国关于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对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的成果多,电子政务的原创性研究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已经在实践中实行的一些具体做法、各部门的具体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描述和介绍,缺乏主倡性、原创性和现实指导性。电子政务理论研究及其成果没有针对政府公共管理面临的社会现实问题来研究电子政务产生、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没有很好地研究和体现电子政务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没有让实践者感受到电子政务理论究竟是什么。虽然有些研究成果涉及到了电子政务与行政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只是抽象地讨论了电子政务对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信息化是如何影响传统行政体制和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行政业务流程优化的具体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致使研究成果对实践缺乏实际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我认为,电子政务研究不能只是在政府部门的要求下被动地进行,更不能只是对已有电子政务实践进行总结和介绍;而是要根据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主动地进行研究,提出主倡性、实际指导性和咨询性的电子政务建设理论与方法。 (二)单一学科取向的成果多,多学科取向的研究成果少。以往的电子政务研究并没有从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角度研究电子政务与其相关学科理论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表现出公共行政学、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之间“两张皮”的现象,以计算机知识、信息科学知识代替了必要的管理知识,电子政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及题型共14页文档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试大纲 一、岩土工程勘察 1.1 勘察工作的布置 熟悉场地条件、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 1.2 岩土的分类和鉴定 掌握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别,熟悉岩土工程性质指标的物理意义及其工程应用。 1.3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掌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的要求和方法;掌握各类工程地质图件的编制。 1.4 勘探与取样 了解工程地质钻探的工艺和操作技术;熟悉岩土工程勘察对钻探、井探、槽探和洞探的要求,熟悉岩石钻进中的RQD 方法;熟悉各级土样的用途和取样技术;熟悉取土器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熟悉取岩石试样和水试样的技术要求;了解主要物探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工程应用。 1.5 室内试验 了解岩土试验的方法;熟悉岩土试验指标间的关系;熟悉根据岩土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对岩土试验和水分析的要求;熟悉岩土试验和水分析成果的应用;熟悉水和土对工程材料腐蚀性的评价方法。 1.6 原位测试 了解原位测试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熟悉其适用范围和成果的应用。 1.7 地下水

熟悉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规律;熟悉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了解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和压水试验的方法,掌握以上试验成果的应用。 1.8 岩土工程评价 掌握岩土力学基本概念在岩土工程评价中的应用;掌握岩土工程特性指标的数据处理和选用;熟悉场地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熟悉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的分析评价方法;掌握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二、岩土工程设计基本原则 2.1 设计荷载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对设计荷载的规定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选用原则。 2.2 设计状态 了解岩土工程各种极限状态和工作状态的设计方法。 2.3 安全度 了解各类土木工程的安全度控制方法;熟悉岩土工程的安全度准则。 三、浅基础 3.1 浅基础方案选用与比较 了解各种类型浅基础的传力特点、构造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浅基础方案选用和方案比较的方法。 3.2 地基承载力计算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桥梁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说一直是一种社会文明的代表,纵观世界桥梁建设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桥梁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水平的提高,施工技术的改进,数学、力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技术的改革都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力学理论的应用在桥梁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l9,20世纪,随着力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长足进步,促使桥梁建设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飞跃.本文从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这个角度,作简要的回顾、分析、评述和展望. 1 力学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主要成就 l8世纪以前,虽然当时人们对力学中的许多机理尚不了解,但已经在实践中摸索出诸如,土、石、砖、木等材料主要适合于受压的场合,因此所采用的桥梁建筑结构较为简单,如举世闻名的赵州桥(跨度为37.02m,公元605年),它既发挥了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优点,又减轻了桥身的自重,节约了用材,且便于排洪,还增加了美观,它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桥梁的伟大成就,同时也代表了古代中华文明,在今天看来,它应是力学在当时材料条件下的最佳发挥. 18世纪前后,人们开始使用生铁,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类材料是优于土、石等圬工材料的一类新材料,但是由于材料本身的缺昭以及人们对其力学机理、物理性质尚不清楚,其应用仍然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9世纪中叶,由于欧洲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社会近千年的文明,特别是在这一时期伴随Newton力学的形成、微积分学的发展及欧洲工业化格局的形成,使得力学的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与土木工程建筑有关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形成,造就了桥梁工程建设的第1次飞跃.英国的不列颠尼亚箱粱桥(跨度为141.00m,1850年),美国的布鲁克林悬索桥(跨度为486.00m,1883年)及英国的福斯悬臂桁架桥(跨度为520.00m,1890年)等桥梁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20世纪初期,由于西方工业社会的空前发展,力学研究的进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导致高强度钢材、钢筋混凝土乃至预应力混凝土等材料的出现,实现r桥梁工程发展史上的第2次飞跃.根据初等材料力学的结论,混凝土抗拉强度很低,但其价格却远低于钢材,人们为了增加其抗拉能力,设计了钢筋混凝土这类复合建筑材料,使其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但限于混凝土材料本身所具有的力学性能,将其作为粱式桥结构用材,跨度仍远逊色于传统的拱桥结构.在进一步实践过程中,人们又发现尽管有受力钢筋在承载,但在受拉区仍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裂缝,若对钢筋施加一定张力作用,可以克服此弊端即通过张拉预应力筋,使得受拉区事先储备一定数值的压应力当外荷载作用时,混凝土可不出现拉应力或不超过某个临界值的拉应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丁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进而导致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出现,扩展了其应用的范围,使之成为了2O世纪桥梁工程中的一类主要结构.我国自70年代末期起,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建设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特别在近几十年的城市道路桥梁、高速公路桥梁建设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其中诸如预应力混凝土T构、连续梁桥、桁架粱桥、大跨度简支梁桥等桥型都是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的派生.由于初等材料力学及结构力学的发展,导致了跨越能力较强的悬索桥、斜拉桥的出现.在30年代美国就掀起过大跨度悬索桥的高峰,如美国纽约华盛顿桥(跨度为1067.00m,1931年),旧金山金门大桥(跨度为1280.00m,1937年)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日本曾一度赶上了美国;50年代起,斜拉桥结构在德国初见光芒,并很快波及世界各地;60年代,在日本、丹麦等地出现了兴建跨海工程的先例. 随着桥梁工程建设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诸多困扰人们的力学难题,桥梁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结构复杂的次应力计算,主梁、横隔粱、桥面板、支座、墩台及基础的设计、计算分析等都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2019最新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2019最新注册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1、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在侧勘选点工作完成后,然后需要进行下列何项工 作?D A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B方位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C高度测量和边长测量 D水平角测量和边长测量 2、建筑场地高程测量,为了便于建(构)筑物的内部测设,在建(构)筑 物内设±0点,一般情况建(构)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作为±0,因此各个 建(构)筑物的±0应该是(D) A同一高程 B根据地形确定高程 C根据施工方便确定高程D不是同一高程 3、有关我国招投标一般规定,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D A采用书面合同 B禁止行贿受贿 C承包商必须有相应的资格 D可肢解分包 4、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徐变的规律相似,而且最终变形量也相互接近。原 因是两者具有相同的微观机理,均为 D A毛细孔排水 B过渡区的变形 C骨料的吸水 D凝胶孔水分的移动 5、描述混凝土用砂的粗细程度的指标是: A A细度模数 B级配曲线 C最大粒径 D最小粒径 6、下列几种矿物粉料中,适合做沥青的矿物填充料的是: D A石灰石粉 B石英砂粉 C花岗岩粉 D滑石粉 7、衡量钢材的塑性高低的技术指标为: C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断后伸长率 D冲击韧性

8、水准测量实际工作时,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差后,需要进行计算检核, 如果∑h=∑a-∑b算式成立则说明: A A各测站高差计算正确 B前、后视读数正确 C高程计算正确 D 水准测量成果合格 9、经纬仪有四条主要轴线,如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此时望远镜绕横轴 旋转时,则视准轴的轨迹是: A A一个圆锥面 B一个倾斜面 C一个竖直面 D一个不规则的曲面10、设在三角形A、B、C中,直接观测了∠A和∠B。mA=±4″、mB=±5″,由∠A、∠B计算∠C,则∠C的中误差mC:B A±9″B±6.4″C±3″D±4.5″ 11、材料孔隙率降低,则其(B) A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 B表观密度增大而强度提高 C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 D表观密度减小而强度降低 12、密度为 2.6g/m3的岩石具有10%的孔隙率,其表观密度为 A A2340kg/m3 B2860kg/m3 C2600kg/m3 D2364kg/m3 13、水泥中不同矿物的水化速率有较大差别。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其在水泥中 的相对含量来满足不同工程对水泥水化速率与凝结时间的要求。早强水泥水化速度快,因此以下矿物含量较高的是 C A石膏 B铁铝酸四钙 C硅酸三钙 D硅酸二钙 14、有关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责任和义务,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 A可将一个工程的各部分分包给不同的设计或施工单位 B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登记的单位

电子政务的十大发展趋势

电子政务的十大发展趋势 政府电子政务网做为VPN应用的重要领域其市场规模尚未完全启动。日前,中国电子政务示范工程总体专家组成员汪玉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电子政务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汪玉凯指出,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在前几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下一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呈现十个方面的特征和趋势。 第一,行政体制改革将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从2006 年开始,行政体制改革将真正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而国家体制改革策略的变化将会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影响,电子政务的行政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二,“大集中”的建设思路将成为共识。所谓“大集中”,就是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建设,走集约化、低成本的发展道路。 第三,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第四,协同政务将继续引领电子政务建设的潮流。协同政务代表着电子政务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代表一个地区、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水平。 第五,各地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将朝着构建统一门户网站的方向发展。 第六,“条条”信息化与地区信息化将实现互动、良性发展。 第七,电子政务示范工程的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第八,IT管理将受到广泛重视。如果IT管理水平不高,IT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则会对整个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九,“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第十,支撑电子政务发展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等也将有新的突破。 汪玉凯最后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离不开大信息服务业的有效支撑。如电子政务的外包趋势,将为运营商和I T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随着政务应用的深入,业务应用系统将越来越丰富,也将为大量自主研发的软件商提供用武之地。 总之,电子政务的发展既对信息服务商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他们拓展了新的市场空间。如何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前不久,国际著名的Accenture咨询公司,曾就2006—2007年电子政务在26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做过一个调查研究,按照信息公开化和通信程度、政府网站的构成、用户的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将这个26个国家和地区按电子政务发展的成熟程度依序分成4个类别: 创新和领先的国家:新加破、加拿大、美国。 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丹麦、英国、芬兰、中国香港、德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挪威、日本。 稳步进展的国家:新西兰、西班牙、比利时、中国。 正在打基础的国家:葡萄牙、巴西、马来西亚、意大利、南非、墨西哥、俄罗斯、印度。 当然,这个研究尚没有包括东欧一些经济转型国家和像埃及等这样一些发展中国家。 1、国际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特点 从电子政务在全球的发展来看,其目的大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从国际当前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有下面几个比较重要的特点: (1)政治意愿与目标实现的结合 各国领导人普遍认识到电子政务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而电子政务只有向公民提供真正切实有效的服务才能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因而各国都从政治上确定了电子政务的目标并勾画出其所应实现的蓝图;同时,也落实了相应的责任部门和所需的经费资源及实施项目。电子政务是一个需要技术支持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更需要洞察力、政治意愿和踏踏实实地组织实施。 (2)以服务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 电子政务的宗旨是为社会、企业、公众提供服务的,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用户的意向和需求,从服务的角度来设计政府网站。因此,客户关系管理技术开始用于电子政务之中,这样可以帮助政府更好的为“客户”

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知识点总结

1、管材选择 目前,绿地灌溉中常用的管材是镀锌管和PVC管,镀锌管的特点是刚度大,抵抗外力性能好,因此,在埋设较浅处、过路管、未开发区及外露管应优先选用镀锌管,但它的缺点是安装效率低。PVC管的优点是耐腐蚀,安装效率高,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绿地灌溉,尤其在工业废渣区、酸碱区,其耐腐蚀的优点可被充分发挥,但其刚度小,阀门立管等处不可采用。 2、立管设置 立管为安装阀门、喷头所用,定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皮管浇灌时,立管间距应在2倍皮管长度以内,一般不大于40米。采用喷灌时,立管间距不大于2倍喷头射程。值得注意的是,立管平面位置应成等边三角形布置,而非正方形位置,如此,可最大限度地缩小灌溉盲区。 3、喷头选择 尽管市场上喷头种类五花八门,但按安装形式可分为暴露式、隐蔽式和移动式三类,但无论采用何种灌溉设施,都会比浇灌节水,省时省力且效果好。 暴露式喷头大多为旋转式喷头,有的还可定向喷灌,射程一般在1 0至15米,这种喷头多为单阀控制,因此可根据需要局部浇灌。缺点是喷头、立管、阀门、阀门井外部暴露,不仅影响绿化景观,还会影响草坪修剪。 隐蔽式喷头克服了暴露式喷头的两个缺点,但出现了单阀控制管网复杂,总阀控制对水压要求高,对管径要求大的缺点。但其具有暴露式喷头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在某些绿地中,人们仍然选用隐蔽式喷头。 以上两种喷头都会因为乔灌木遮挡、绿地边角而出现灌溉盲区,因此,选用与皮管相连的移动式喷头可克服这个缺点。移动式喷灌形式有座式移动喷灌、手动式移动喷灌和微型喷灌等。移动式喷灌通常与固定式喷灌配合使用,它的缺点是新植绿地不宜采用。 4、阀门设计 1.阀门位置不可远离硬化区,否则新播种绿地灌溉后无法关闭阀门,这是绿地设计中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