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

幼儿园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

幼儿园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
幼儿园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

幼儿园教学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 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幼儿活动中, 教师的手势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语言是红花, 那么手势语就是绿叶。手势语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用手或胳膊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体态语言, 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典型的体态语。

一、手势语的分类

指示手语。指示手语指教学中用于组织、指导幼儿学习的手语, 一般用于维持教学纪律, 引起幼儿注意。指示手语在幼儿园教学中十分必要。学前儿童心理学表明, 幼儿时期的记忆以表象记忆为主, 教师在传递信息时辅以手势语, 可以帮助幼儿在回忆时借助生动形象的手势语来联想有声的语言, 从而牢固地记住学习的信息。例如, 幼儿年龄小,民族生多,对许多课堂行为规范尚不了解, 如果只凭教师的语言描述, 是很难在短时期内让幼儿记住的。在这种情况下, 需要教师使用一些恰当的、固定的指示手语来作为辅助。比如: 当教师在提问时总是辅以举手的手势, 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 孩子们便对教师“举手”——这一手势语非常了解, 出现这个动作时就会很自然地作出“举手发言”的反应。情感手语。情感手语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景和氛围的需要, 用以表达情感的手势语言。情感手语能强化教师表达的思想情感, 进一步沟通师幼交流, 营造积极、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心理学表明, 积极、主动、活泼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幼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 易于受到“环境助长作用”的影响, 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 进行创造性学习。如:当幼儿答对问题后, 教师翘起大拇指, 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赞赏, 因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大大增加。情感手语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而运用的, 事前没有设计。因此, 情感手语具有及时、适度的特点。形象手语。形象手语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的需要而运用的直观形象的手势语言。形象手语一般用在讲解重点或突破难点时, 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形象手语是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手段。例如: 在教拼音声母时, 结合自己的身体,和实物来教幼儿比较学得快。通过形象手语形象地模仿出, 就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情绪。还可用形象手语生动地解决一些抽象问题, 比如用两手臂大幅度的画弧表示大, 用两手交叉在双臂处摩擦表示冷,等等。

二、幼儿园教学手势语的技巧

明确、精练、自然、活泼的手势语虽然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但是, 手势语使用并非越频繁越好,运用手势语要讲究技巧。应与教学目的一致。手势语是教师情感、意图的真实反映。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自然引出, 切忌无意义的“ 乱动” 。常用手势语的含义有: 翘起大拇指表示赞赏、鼓励;食指放在紧闭的嘴上表示休息、安静;手心向上、轻轻抬起表示起立;手心向下、轻轻按下表示坐下等。这些手势语常用于维持纪律, 因而应该相对固定, 以便幼儿领悟其中的含义。讲求艺术性。教学中的手势语与生活中的手语不同, 带有很强的艺术性, 需要体现美感。在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意手势语的提势。所谓提势, 是指手势语的发出动作。手势语的动作表现非常丰富, 但是贯穿于各种手势语运用中的基本提势只有一种: 一般手势语的发出, 都是手臂贴身而起, 沿身体曲线向上抬至和肘基本平行的位置, 然后再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 以不同的方式、速率向不同的方向发出。从美学角度看, 提势是手势语运用的基本蓄势, 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