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润滑油现状与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17-11-13T10:47:26.3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卫广军[导读] 摘要:随着国内润滑油企业品牌意识的不断觉醒,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汽车刚性需求的环境和潜力仍在,中国汽车市场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这也将很大程度拉动汽车润滑油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润滑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润滑油产能已无法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特别是高档次、高品质的润滑油,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类。

烟台恒邦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随着国内润滑油企业品牌意识的不断觉醒,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国内汽车刚性需求的环境和潜力仍在,中国汽车市场将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增长,这也将很大程度拉动汽车润滑油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润滑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国内润滑油产能已无法满足国内日益高涨的需求,特别是高档次、高品质的润滑油,成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品类。

关键词:润滑油;现状;发展趋势 1、我国润滑油市场容量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机械、电力、汽车、钢铁、船舶、机床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也将推动润滑油市场竞争的升级。众多国际品牌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壳牌、美孚、BP、嘉实多等国外一线品牌,凭借其技术和品牌优势,形成了独霸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格局。不过,昆仑、长城、统一等民族品牌也成为消费者热衷选择的品牌。中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还将继续拉动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物流运输等产业的刚性需求。内需以及基础性建设投资加大将会为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2014年润滑油产量自5月份开始产量逐渐下滑,2013年全年润滑油产量为574.6万吨,而2014年产量为570万吨,产量变化不大,有略微下降趋势,2014年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局面,整体市场比较低迷,厂家开工负荷低迷,产量有所下滑。2014年润滑油表观消费量842.80万吨,较2013年表观消费量小幅上扬。2015年3月份中国润滑油产量为50.8万吨,环比呈现29.92%上涨。3月份较2月份产量环比大增,主要原因在于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国内润滑油企业多停工放假,生产积极性相对低迷;而3月份正值基础油和润滑油的传统消费旺季,因此润滑油厂在3月普遍增加其装置的开工负荷,因此产量有所增长。但2015年一季度中国润滑油总产量却较2014年同期下滑3.68%,产量下跌至133.5万吨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润滑油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5年版)认为,2014年12月国内润滑油进口总量在26,886吨,环比上升12.22%,主要是2014年下半年基础油价格连续下跌,部分国外品牌选择下调外销价格,因此进口量出现小增。纵观2014年1-12月润滑油进口量29.08万吨,累计同比上升6.67%,国内调和厂开工负荷低,所以贸易商通过进口资源来弥补市场,国外品牌质量较好,受到国内市场欢迎。 2016年,中国汽车销量超过2800万辆,比上年增长约15%,超过美国销量过千万辆。一个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西部的城市化和政府的刺激政策都有助于提升汽车保有量,自2003年以来,增长率已达两位数。城市化的加剧显然对中国润滑油市场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传统意义上,中国沿海地区代表了润滑油需求的绝大部分,2015年份额超过50%。然而,中部和内陆地区,拥有最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这也增加了该区域对润滑油的需求量。估计中国目前的市场总值约260亿美元。就量而言,工业润滑油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接近50%,就货币价值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却是消费品领域,约占了相同的百分比。合并后,商业与消费品部分,润滑油需求约为390万吨。发动机润滑油约占该需求总量的70%,其中,重负荷柴机油占比低于50%,乘用车机油约为25%。 2017年国内润滑油市场增长迅速。曾经提供低、中、高端润滑油的本土大企业,至2020年将主要提供中高端产品。这使得市场的低端润滑油主要由本土小企业来提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更直接向主要客户销售,本土巨头亦如此操作。他们向大客户提供更直接的销售和个性化的服务,而跨国企业则更擅长于技术,例如润滑油管理等项目。

2、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

目前国内基础油产能的四分之三以上仍是延用传统的“老三套”工艺,即加工流程是在原油提炼过程中,经减压蒸馏等工艺,在分馏出汽、煤、柴油等轻组分后,减压馏分油再经酮苯脱蜡、溶剂精制、白土精制等“老三套”工艺提炼出基础油。也有部分采用进口的加氢工艺,其中以雪佛龙公司的异构脱蜡技术为代表。由于采用加氢法生产基础油具有质量好、收率高、操作灵活性大等优点,特别是用于生产调配大跨度润滑油的低黏度基础油、具有极低CCS黏度和低挥发度的 APIⅡ类基础油,使加氢法生产技术发展很快。各大石油公司都开发了各自的加氢工艺,并实现了工业应用。

3、可生物降解润滑材料

可生物降解润滑材料亦称环境友好润滑剂,是一类生态型润滑剂。这类润滑剂既能满足机械设备的使用要求,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活性微生物(细菌等)分解为 CO2和 H2O,润滑剂及其耗损产物对生态环境不产生危害,或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所允许研究表明,以合成酯和天然植物油为基础油的植物油基润滑剂,其生物降解率均在 90%以上,而矿物油基润滑剂生物降解难度大,大部分生物降解率不大于40%。由于植物油基润滑剂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使其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欧洲,植物油基润滑剂在润滑剂市场占有率由1997午的1%提高到2000年的10%。北欧一些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限制部分矿物润滑油的使用,以推广使用环境友好型润滑油。可生物降解润滑剂最初用于舷外二冲程发动机油,后来发展到许多行业,如链锯油、液压油、机械加工润滑剂和食品加工机械用润滑剂等。天然植物油、合成酯类油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能,是可生物降解润滑剂基础油的首选品种,另外合成烃、聚醇等其他一些品种也有作为可生物降解润滑剂基础油的潜力。

4、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趋势

中国润滑油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及环保和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未来润滑油将朝着更环保、更节能的趋势发展,润滑油的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满足环保、节能要求的高档润滑油成为发展方向。为满足连续性、自动化、高精度工业设备对润滑油产品的可靠性、长寿命等特点的要求,应不断推出新一代的高效润滑油产品。(2)环保型润滑油品种逐步增加。为满足越来越苛刻的环保法规,LPG/CNG燃料、乙醇汽油燃料、生物柴油等新型的燃料开始被广泛使用。(3)产品品种细分和性能差异化越来越明显。随着技术的发展,设备朝更精密、专项化发展的趋势也更明显,需要使用不同的润滑油品种,满足其个性化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