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简介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简介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简介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简介

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简介

21世纪初多宗震惊世界事件触动了国际社会对“风险与危机管理”主题的广泛关注,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 (AARCM) 正是在这一划时代背景下诞生的。 AARCM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在香港。著名华人、全球第一位首席风险官—詹姆斯.林担任名誉会长,华尔街评选的“中华十大管理师”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黎建强讲座教授担任会长。

AARCM以保护人类、服务社会、帮助企业“降低风险,化解危机”为己任,以21世纪新经济下风险管理整体化发展趋势为专业研究背景,力图通过不懈努力,使先进的风险与危机管理理念与技术在人口众多的亚洲乃至在全球得到普及、应用和发展。

AARCM是全球第一个将WTO下企业整体化风险管理定义为研究宗旨的社团组织;是全球第一个从行业角度推出《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职业标准》(简称:职业标准)的协会;是全球第一个以职业标准为知识与技能框架,以《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考试大纲》为考试认证基准,对全球企业首席风险官实施首次系统性考核认证的国际权威组织。AARCM出版了全球第一本描述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思维和方法体系的教科书,已开始陆续出版“风险管理丛书系列”,已拥有500多篇具国际水准的由著名企业首席风险官们撰写的风险管理论文和案例,拥有多篇风险管理学术报告。

2005 年12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审批准了AARCM的《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项目在中国境内注册发证,授予了该证书项目合法化引入中国的注目地位。自证书引入中国以来,AARCM在中国大陆考试认证和颁发了一千多个证书(国家官方网站可查出取证者的名单,证书上贴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管部门的认证号码)。中国百家最大型国有企业的大多数风险管理负责人已经取得了AARCM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中国百间上市公司风险管理负责人以及多间著名银行的首席风险官也取得了AARCM颁发的证书。

2006-2007年,连续两年AARCM在中国北京和上海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出席会议者超过千人,中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和AARCM名誉会长詹姆斯.林等为会议发来贺信祝贺,2009年3月AARCM在上海又举办了第三次高峰论坛。除此之外,在2006-2008间AARCM在大中华地区还召开了“亚洲企业风险与危机管理国际圆桌会议”,“高等院校商学院风险管理专业研讨会议”,支持发起“中国风险管理者联谊会”的成立,支持举办了多期“风险管理名家论坛”,支持举办了大中华地区40多所高等院校的演讲及学术交流等活动。截止到2009年底,在大中华地区已有一千多人参加了本会的《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考试,有几万人次参加了本会举办的有关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知识教育和专业训练。

显而易见,如今的AARCM已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专业研究的领军组织。

风险社会下的危机管理提纲

风险社会下的危机管理(教学提纲) 一、风险社会的特征 ( 一) 风险的潜在性 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居主导地位的风险主要是由社会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它是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结果,它的极端表现就是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由于群体性突发事件中人为的危机状态所占比例极大,其防范和治理的难度极大。 ( 二) 风险的“制度化” 现代化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制度体系构建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各种制度几乎覆盖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现代社会制度系统。然而,在这个复杂的制度系统中,防范风险和鼓励冒险的制度同时并存,而且,制度系统复杂性所导致的制度功能失效也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各种风险产生的制度性根源。风险社会的“制度化”反映了现代社会风险治理的内在困境。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组织体系、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现代社会风险正是嵌入在制度化的风险社会结构之中一个复杂的矛盾体。 ( 三) 风险的全球性 有学者认为,现代风险反映的不只是某个地区、某个领域发生的问题,也不只是某些人群的个别感受,它是人类在走向全球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共同问题,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全球化趋势下,现代社会的风险虽然可能在一定区域内发生的,但其破坏性往往不能控制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而是会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到全球范围之内,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全球性的灾难。” ( 四) 风险的不可控性 有人认为,风险社会下的风险具有不可控制性,如一项决策可能会毁灭人类和所有的生命。当今时代与我们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各个时代有着根本的区别。今后的风险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无法保险的社会,现代风险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过了人类社会所能控制的程度。这是 二、国内国外的社会危机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常态化。此前我们总认为危机是偶然爆发的,是别人家的事情,可是现在我们看电视、报纸,这儿发生矿难、疫情,那儿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今年春天我国南方发生了冰雪灾害,接着又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危机几乎不断。政府公务员强烈感受到自己简直就成了救火队员。 (二)公共化。此前某个地方遭遇一次突发事件,可以清晰地划定这个事件的影响范围,找到爆发的原因和应对的路径。现在事情无论大小,都会迅速转化为整个公共舆论空间内大众普遍监视的一个公共话语。 三、公共危机的类型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心得体会-2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 ——心得体会近日,公司组织观看学习了《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系列讲座。作为焦化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焦化厂特有的高压、高热、高燃点特点决定了焦化厂是一个突发事件有较高几率发生的单位,本次学习使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现就此谈几点感想:对我们中层领导干部来说,平时最担心,最感到棘手的,就是遇到各种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特点是事发突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而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一旦不能及时果断地控制局面,让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处理突发事件很难,难就难在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处理突发事件也很硬,硬就硬在它是一个硬活儿,需要硬本事。 一、要沉着冷静,迅速控制事态。首先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心理素质,一定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决策,指挥得当。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广大职工以信心,起到稳定人心、稳定局势的作用,使处理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要当机立断,迅速控制事态。在控制事态方面,我的体会是要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坚持心理控制法、釜底抽薪法和组织控制法,多措并举。所谓心理控制法,就是领导者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要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沉着。如果领导者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组织成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大大减轻,并能在领导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在弄清情况的前提下,掌握对方的目的和行为的破绽,作为分化、化解对方的依据和突破口。比如对突发事件,一方面要在组织内部和广大群众中迅速进行正面教育,使大多数人有个清醒认识,稳住自己队伍的阵脚;另一方面要迅速查清突发事件的头目,予以重点控制,也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这样事态才不会继续扩大。 二、要找准症结,标本兼治。控制事态使其不再扩大不是事件的真正解决,只是事件处理的开端。重要的是利用控制事态后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地掌握事件的各种情况,并透过现象看本质,据此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而准确地找到事件的症结。首先要收集事实。因为事件的原因和实质不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尤其是社会性突发事件,它隐含在各种现象之中,只有大量地收集事件的各种现象,才能从中分析出事件的原因和实质。所以领导者必须在超常的情况下进行超常思维和运作,动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准确掌握大量现象和事实材料。其次要坚持标本兼治。一般来讲,突发事件的处理时间比较仓促,要达到立竿见影,迅速控制局面的效果,有时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但是为了事态的稳定和事件的彻底解决,还必须在治“标”上下功夫,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最佳效果。 三、要反应快捷,果断解决问题。首先,要组织周密。在这个阶段,领导班子必须

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 摘要:企业的危机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是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危机管理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它主要应用于危机发生时,而企业风险管理应用于企业危机预警的时候。企业的风险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首先他可以帮助企业以最经济的方法预测潜在的损失;其次他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对潜在损失的烦恼和忧虑;再次它可以保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企业风险管理、事件,企业风险管理控制系统 (一)企业危机管理的概述及对企业的重要性 凡是可能给企业的声誉、信用及经营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或活动都应被看做是企业危机,危机有他的必然性,他无所不有,无时不在,无事不入,无人难免。 企业危机管理现状:就全球范围来看,企业处理危机的手法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并且正在日益的成熟。比如肯德基的“禽流感事件”,显示出了成熟企业处理危机的本领。当时禽流感在亚洲部分地区肆虐,以经营炸鸡和鸡肉汉堡为主的肯德基连锁店生意曾经一度一落千丈。中国肯德基正面应对危机事件,对负面消息作出了积极的回应。首先是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营养专家和畜牧业专家做示范性品尝。随后宣布,将在国内7个主要市场同时推出一款非鸡肉类产品“照烧猪排堡”,当然,从源头上出发,肯德基还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应急计划。从整个KFC处理危机的过程来看,肯德基已形成了一套危机管理反馈和处理机制,主要分别从产品、供应商、公众、危机预警等多方面进行危机处理,从而保证了肯德基在非常时期的运营正常。 但同时大部分企业却还是存在着生搬硬套,缺少专业性的弱点,这点在国内企业中尤其明显,由于国内对于危机管理尚未有成型的模式,使得国内企业在面对危机时表现出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等等症状:首先就是缺乏经验,临时生搬硬套。比如在“巨能钙含双氧水事件”中,巨能钙显露出复制杜邦危机处理手法

危机管理范本

企业危机管理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多元化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多变。任何企业都处在风云莫测的环境中,危机从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仅要有竞争观念,也要有危机观念;不仅要有危机管理意识,更要掌握风险管理的概念与内容,还要把这些技巧融入到日常的职责和行动中去,从而在其企业或自身工作面临危机时,能从容应对,赢得生存的机会。 管理者要有效地对危机进行管理,就必须了解危机的形成过程。危机是由不平衡和混乱状态引发的特殊情况。企业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后遗症期、解决期。相应地企业的危机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事前(潜伏期)、事中(爆发期)、事后(后遗症期、解决期)。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如下方面: 1.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 2.提高危机事前管理的地位; 3.改进对危机的事中管理; 4.完善修复管理,以能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长期损害。 一、危机的事前管理 (一)确认危机的来源 经营者要有效地管理危机,第一步就是要确认危机的来源,即确认潜伏的风险,我们要评估对于我们企业可能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威胁或危险,这就是所谓的风险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概括而言可以分为如图所示的三个部分,其中的风险管理部分即有与战略规划有关的战略性风险,也有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有关的操作性风险。事实上由于在企业的运作中,战略规划和日常经营以及外部环境时刻地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便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变的十分复杂,初步的划分有助于管理者对企业经营中的各项风险进行更有效的评估与管理。 企业的战略性风险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战略性风险是宏观环境风险(如经济形势变化或出现新的法律政策规定)。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来自国内和外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政策及法律的变化都需要企业经营者去预测。其次顾客也带来战略性风险。顾客的态度和期望发生着变化,顾客的需求比以前更加难以捉摸。第三个战略性风险是变化着的及越来越全球化的竞争。没有任何市场完全不受新的竞争的影响。任何市场,尤其是有利可图的生产,都将很快地出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培训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培训 突发事件与危机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有效,使我们受益很多。 ——中国移动集团讲师风格个性化,易听;易懂;易执行。 ——南方石化谭老师很多实用的方法能直接用到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沟通效率与管理能力。我们会再请谭老师给我们进行三天的培训。 ——绿城集团告别理论讲教、推崇实务操作、亲历案例分享、实战经验传导。

——中海石油谭老师是集演说家、战略家、学者型于一身的魅力讲师! ——联邦家居 一、前言 近几年台湾应用材料公司随着营业规模、员工人数及在客户端之装机台数之持续增加,以及1996年6 月在园区落成启用技术研发中心等因素,使我们意识到务必对外界环境、自我营运型态及管理制度作定期检查,以期早日发觉企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拟订具体且积极的因应计画。特别是,员工人数增加代表参与公司营运的家庭增加;在客户端装机台数增加,代表对下游半导体产业的供应能力增加;技术研发中心的启用,代表对台湾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上的角色更形重要。这些因素加总起来,使我们更有必要对潜在的企业危机,建立预应式的管理制度(Pro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到1999年9月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完整机制,分别为紧急应变小组、危机处理小组与营运持续方案,其间关系如图1。以下就建置时间先后次序,分别说明此三者在危机管理体制中的关系。 第一阶段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建置紧急应变小组(Emergency Response Team,简称ERT),作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应变人员。公司内部成立紧急应变小组的目的,系在公司营运规模与人员持续成长的情况下,避免因意外之突发状况,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期望经由此一任务编组型的应变人员,提供急救、疏散与除污,并控制灾情不至于扩及周围厂家或社区环境。 第二阶段 在1998年3月建置危机处理小组(Crisis Management Team, 简称CMT)与危机管理手册(Crisis Management Manual, 简称CMM),手册内容定义本公司可能遭遇的危机类型、各项危机处理流程及紧急联络人员与联络方式,以便处理冲击程度大到足以形成企业危机之意外事故。 在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后,ERT仍然定位为避免灾情扩大之第一时间处理人员。如果ERT能有效控制意外事故的后续发展,则由ERT全权处理该项事故,无需进行后续危机管理。反之,若意外事故超出ERT之掌握能力或有持续扩大之可能时,则待灾情被有效控制之后,即由危机处理小组接管后续情境的发展与灾后复原任务。 图1 本公司危机管理体系对意外事件之响应与处理 第三阶段 在1999年5月7日应用材料总公司之总裁办公室宣布,所有全球各地之事业单位及区域分公司/子公司开始实施营运持续方案(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简称BCP),内容定义公司遭受各种重大危机后,所采取的应变措施(方案)。台湾应用材料在1999年9月16日完成全部方案内容之筹划与定义。

华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华为——企业管理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们经历了很多,我们国家的很多很多优秀的企业也经历了很多磨难。有因为自身企业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亏损、资金链断裂的公司,也有因为美国与我们的贸易战而被针对,但一直自强不息,努力改革求发展的公司。在亚洲金融杂志中,某些中国公司被认可在公司治理方面有着骄人成绩,如腾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等。本文就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和内控方面的成功之处进行分析。 2019年是5G兴起的一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5G潮头的弄潮儿,华为通过对企业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度过了一个个难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创立,刚刚开始只有十几个人,两万元的注册资本,经过了30年的发展与拼搏努力,华为已经成为科技巨头、世界五百强、5G时代领头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未上市的世界五百强。 华为公司之所以能在30年里做大做强,不断创辉煌,与他的企业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内控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 在风险管理中,往往把危机形容为“严冬”。如何应对"严冬",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很多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性危机管理不同,华为的管理透露出常怀“危机意识”的企业文化。华为在成长过程中是怎样"过冬"的? 华为一直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据说,华为实施有效风险

管理措施后预计每年能为集团减少至少约4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当前,华为集团正在建设风险管理体系V2.0,华为企业风险管理部是公司CEO、CFO的强力助手,可以与各领域高管直接对话,部门主要职责包括:构建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和框架,每年组织识别公司风险地图,统筹、协调各Risk Owner有效管控重大风险,保障公司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推动并把风险管理活动嵌入到公司战略规划和业务规划流程中(已实践了COSO 2017版的理念),实现风险管理也业务管理相结合;根据公司要求,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级风险、国家风险开展专项风险管理项目;例行报告公司风险管控状况,确保所有重大风险被有效管控,实现重大风险管理的闭环;构建公司财务稳健管理体系撒,包括识别、评估公司经营风险,组织压力测试,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等;依据已建立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针对运营、合规、突发事件等TOP风险进行管理,监督各Risk Owner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端到端管理,并通过测评及回溯机制进行闭环管理。 华为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为支撑华为集团在复杂的内外部环 境和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中有效控制风险,力求业绩增长和风险之间的最优平衡,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通过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以规则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持续管理内外部风险,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任正非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所以华为在他的带领下,华为很多方面都有很多中国元素,比如遍布在世界各地的华为办事处,华为员工叫“一线”,这是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制度

张家港保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控股子公司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置重大风险和及时应对危机,确保公司正常有序运行,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章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风险是指公司在未来经营中面临的、可能影响其经营目标实现的所有不确定性。 第三条公司努力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公司围绕总体目标,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和业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措施,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条《张家港保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为本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 第五条公司的危机管理是指当公司面临突发性灾难及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 第六条公司的危机管理要素为: 1、危机监测。指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应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对危机进行检测。

2、危机预警。指对在危机在爆发之前的危机征兆进行警戒,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通过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危机决策。指危机发生后,根据收集的与危机相关的信息,确认危机程度,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辨认危机影响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及后果,对各种可行的处理方案进行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解决危机方案的过程。 4、危机处理。指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危机决策运用到实际中化解危机或遏止危机的扩散使其不影响其他人或事物,避免危机给企业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第七条本公司危机管理中的“危机监测管理”及“危机预警管理”比照《张家港保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中对风险进行全面管理的相关内容执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八条公司董事会为公司风险控制及危机处置的决策机构;董事长为公司风险控制及危机处置的第一责任人,公司、控股子公司危机处置预案启动的唯一下令人;公司总经理为公司风险控制及危机日常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和公司危机公关的第一责任人。 第九条董事会秘书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置的唯一信息发布人。第十条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部(内审部)为公司风险控制及危机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 第十一条风险控制及危机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由具备相应资格和

2018-2019-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word版本 (3页)

2018-2019-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危机管理研究 1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日益加快加快,人口不断增长,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其中比较引起人们重视的传染病一旦爆发就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大批人员发病甚至死亡。而且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以及环境的恶化,很多新型疾病如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各种各样的流感不断侵袭着人们的健康,以201X年著名的“SARS”病情为例,该病种在我国大部分境内流行,造成了5000余人感染,349人因此而死亡。到最近的201X 年四川眉山的“6.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386名学生出现腹泻现象,但是救助及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这类突发事件一旦出现,涉及范围就很广,因此一直是国家卫生部门密切监测的事件。 2 危机管理意义和重要性 当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应对处理,那么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201X年,SARS病毒在中国肆虐,当时因为缺乏危机管理体系,造成了大量人员的感染以及死亡。从SARS事件和对其处理过程就是一个典型的危机管理不成功案例。 危机管理的含义是个人或组织通过危机监测、预控、决策、处理,以达到避免或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通常把危机管理表述为预防、准备、反应、恢复这4个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可以对人类生命构成直接威胁,还可对人群造成心理恐慌,甚至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产生严重的危害。针对于此,就迫切需要采用快速有效的危机管理对策和行为,来避免或减轻危机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3 危机管理的作用 3.1 预防。危机管理中的预防主要包括监测和预演。监测是指对区域范围内的人群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卫生监测、对出现疫情地区的疫情报告和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平台等工作。预演是指有针对性对一些有可能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地区的人群进行演习,来考察应急系统的反应能力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应

危机与风险管理

危机与风险管理(一) 危机的概念 对于组织而言,危机无处不在,外部环境的变化或内部环境不善,都将导致危机的产生。进入新的世纪,大到社会,小到企业、团体,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不断向人类提出挑战,也暴露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里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与防范,缺少应对危机的机制和对策,从而使组织陷入困境。 新的形式下,人类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加快对危机管理的研究,建立起应对各种危机的机制,未雨绸缪。因此。认识危机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是有效开展危机管理,减少危机危害程度的前提和基础。 危机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它的外延是系统内外的各种矛盾关系,当这种矛盾激化的时候将演化成为恶性突发事件。 危机定义为一种事件,这些定义通常包括四层内容: 第一.危机是一种事件; 第二.危机是一种对组织构成重大威胁和危害的事件,它妨碍组织基本目标的实现; 第三.危机是一种突发性的事件,往往出乎组织的预料,突入其来; 第四.危机是一种急迫性的事件,它给予组织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对组织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很强的时间性要求。 危机的普遍特征 1.威胁性 危机最大的共性是它的威胁性,任何危机都会对过去的稳定状态构成一定的威胁,而这种威胁既可能造成对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威胁,还可能是对社会的秩序、稳定造成的威胁。例如,重大的自然灾害是对受灾地区重大利益的威胁,企业产品的质量暴露出的问题则是对企业经营的威胁。 2.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组织及组织中的个体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和损失。危机造成的破坏主要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声誉受到明显的损害、公信力的下降、忠诚度降低、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下降、利润和盈利能力的下降等。 3.突发性和急迫性

什么是危机、风险和应急管理

一、什么是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总结危机发生、发展的规律,对危机处理科学化、系统化的一种新型管理体系。危机管理的要素有: 1、危机监测。危机管理的首要一环是对危机进行监测,在企业顺利发展时期,企业就应该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建立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对危机进行检测。企业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刻越应该重视危机监测,在平静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杀机。 2、危机预警。许多危机在爆发之前都会出现某些征兆,危机管理关注的不仅是危机爆发后各种危害的处理,而且要建立危机警戒线。企业在危机到来之前,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机通过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这样,企业才能从容不迫地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把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3、危机决策。企业在调查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危机决策。决策要根据危机产生的来龙去脉,对几种可行方案进行对比较优缺点后,选择出最佳方案。方案定位要准、推行要迅速。 4、危机处理。首先,企业确认危机。确认危机包括将危机归类、收集与危机相关信息确认危机程度以及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辨认危机影响的范围和影响的程度及后果。第二,控制危机。控制危机需要根据确认的某种危机后,遏止危机的扩散使其不影响其他事物,紧急控制如同救火兵刻不容缓。第三,处理危机。在处理危机中,关键的是速度。企业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危机决策运用到实际中化解危机,可以避免危机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对一个企业而言,可以称之为企业危机的事项是指当企业面临与社会大众或顾客有密切关系且后果严重的重大事故,而为了应付危机的出现在企业内预先建立防范和处理这些重大事故的体制和措施,则称为企业的危机管理。 二、什么是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各经济、社会单位在对其生产、生活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估测、评价的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妥善处理风险所致的结果,以期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无论企业还是家庭,都日益认识到进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种方法。 (1)回避风险。 回避风险是指主动避开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如考虑到游泳有溺水的危险,就不去游泳。虽然回避风险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这种方法明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回避或应该进行回避。如人身意外伤害,无论如何小心翼翼,这类风险总是无法彻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车祸就拒绝乘车,车祸这类风险虽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将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2)预防风险。 预防风险是指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小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兴修水利、建造防护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预防风险涉及一个现时成本与潜在损失比较的问题:若潜在损失远大

(参考答案)校园安全与突发事件处理

?1、危急管理是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对( )的管理。(6.67 分) A 一般事件 极端性、危急性的事件 C 领导交待事件 D 上访事件 正确答案:B ?2、在面对愤怒的公众时,“双向沟通模式”为基本策略,下列不属于这一策略的是()。(6.67 分) 注意倾听,鼓励双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B 愿意与公众分享权力,增进彼此的信任 C 一定要赞同愤怒公众的激进的行为 D 一定要赞同愤怒公众的激进的行为 正确答案:D ?3、在风险管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下列这一描述不正确的是()。 (6.67 分) A 必须做好风险分析工作 B 必须做好应急资源的普查和整合 C 应急预案只要领导满意就可以,不必具有可操作性 D 必须加强培训和演练 正确答案:A ?4、危机管理,首先始于()管理,且危机管理的重点是现实的危机处理。(6.67 分) A 政府危机

B 个人危机 C 国家危机 D 企业危机 正确答案:D ?5、实际上危机管理的重心在()。(6.67 分) A 危机处理 危机防范 C 危机缩小 D 影响降低 正确答案:B 多选题 ?1、下列属于危机管理任务的是( )。(6.67 分) A 处理事故 B 控制事态 C 协调关系 D 重塑形象 正确答案:A B ?2、据美国危机管理机构IcM的界定,任何危机可分为( )(6.67 分) A 事件危机 B 突发危机 C 积发危机 D

事件冲突 正确答案:A B C ?3、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6.67 分) A 组织并不需要赞同愤怒的公众的激进行为,但必须对问题表示关切,承认公众所关心的事项。 B 注意倾听,鼓励双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C 愿意与公众分享权力,增进彼此的信任 D 显示责任感,承诺降低公众的损失。 E 牺牲短期利益,把焦点集中在长期关系的建立上 正确答案:A B C D E 判断题 ?1、危机随时可能发生,零风险是不存在的。(6.67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2、危机虽然具有突发性和隐蔽性,但通常有其征兆信号。(6.67 分)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正确 ?3、危机一般分为三个等级,即一般事件、紧急事件和危机事件。(6. 67 分) 正确 B 错误

第5章 公共危机管理

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正在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风险社会中,危机对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演进路线与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需要管理者在紧迫的时间内、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迅速地作出决策,并有效地加以应对。公共危机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因而,综合性成为现代公共危机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可分为减缓或预防、准备、响应以及恢复四个阶段,它们是一个闭合的流程。在危机管理中,机制建设问题至关重要。从总体上说,危机管理机制按照危机演进的时间顺序可分为三类:事前的前置机制、事中的应对机制和事后的延展机制。具体而言,前置机制包括预测预警机制和信息报送机制;应对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处置机制、信息发布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延展机制包括恢复重建机制和调查评估机制。 重点问题 ·公共危机的概念 ·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危机管理的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节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 一、危机管理成为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公共危机管理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其一,人类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过程中进入了一个危机事件频发的历史时期;其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转变了被动地应对风险与灾害的局面,开始积极地预测风险、化解风险,主动地应对、处置灾难,探索进行有效应对的途径。因而,危机管理既是社会治理中的一个时代课题,又表现出人类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积极行动的进取精神。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奔涌而来,风险社会的特征迅速凸显,各种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与社会秩序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高、危害的程度大、影响的范围广。同时,我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矛盾积聚、道德滑坡等所导致的各类挑战公共安全的公共危机事件迅速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在国际与国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公共危机不仅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危机管理已经成为公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公共管理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公共危机的发生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对社会的安定造成了极大冲击。它需要政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地调集全社会所蕴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及时地加以应对,以遏制、消除公共危机的后果。在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非政府组织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都需要加入到危机管理过程中来,与政府一道去应对危机。而且,在危机预警等方面,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力量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公共危机管理所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公共安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在一切公共产品中,公共危机管理是最能体现出其公共性的一项管理活动。 危机事件是风险社会中的必然产物。20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理论。后来,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又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贝克所讲的风险社会是后工业化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各种自然与人为的事故和灾难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核事故、传染病、恐怖主义袭击等。的确,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历史阶段中,社会风险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第一,风险的扩散性与影响的全球性。贝克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风险的影响和后果具有扩散性,会超越民族国家的地理疆界。他说,在风险社会里,“占据中心舞台的是现代化的风险和后果,它们表现为对于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的不可抗拒的威胁。不像l9世纪

管理学-习题-第14章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判断题 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98 年发布的 ISO31000:1998 风险管理系列标准中,将风险 界定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并指出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对预期的可能偏离。() 2 风险的损失程度是指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 3.风险识别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仅凭一次调查分析就能解决问题。() 4.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 5.危机都是毫无征兆的。() 6.危机应对的准备工作是为危机的突然发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危机管理小 组的设立、危机预案的制定、危机管理意识的培训这三个过程,以及为了减少危机损失 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7.有效的危机反应包括危机恢复。() 8.危机预警就是组织在进行待续的资料收集基础上,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判 断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并进行危机等级的评估,在危机发生前发出相应的警报,使组织 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阻止危机的发生以及降低危机的损 害,保证组织的有序运作和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填空题 1.按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发生变化,风险可分为与。 2.一般而言,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有,,和。 3.是危机管理的行动指南,提供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危机的应对策略。 4.基本风险也称为。 5.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 6.是最常用的一种风险分担方式。 7.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如火灾或盗窃会造成财产损失。 8.有效的危机反应通常包括,,和。 (三)选择题 1._____是指在经济环境没有变化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通常是由自然客观因素或者

风险社会与社会危机管理

马克思的风险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阐发的基本纬度之一,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理论容量。马克思立足于理性和价值的统一,认为风险社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活动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此发展阶段里,对人类产生局部影响的风险演变成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全球性风险。 马克思风险社会思想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人类实践活动的二重分裂性是风险社会的存在论基础。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其自身具有二重分裂的性质,包含着创造与异化的双重内容。其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风险社会的运作逻辑。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介入,打破了实践发展给予人类的自由与实践所导致的风险之间的张力的相对平衡,实践的破坏性方面被片面突显,由此形成全球风险社会。其三,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抗是风险社会的实质。全球风险社会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化过程中扩张和转化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正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分裂与对抗的最高表现。其四,消灭资本以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摆脱风险社会困境的根本出路。要消灭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分裂与对抗,就要消灭其最高表现形式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当作资本失去合理性而趋于消亡时,全球风险社会也将逐渐消亡,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全球风险社会语境中,马克思的风险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马克思的风险社会思想不仅为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而且为全面透视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当代中国己经出现了“风险社会”的诸多症候。马克思的风险社会思想为转型期中国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持。 (一)风险社会的本质之源 以知识、技术和信息为特征的第三次浪潮深刻地改变了经济、社会的运作逻辑,而相对于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风险社会是指由现代化和全球化而可能引致人类毁灭性损失的社会发展形态,其中现代化和全球化是风险社会产生的本质之源。风险社会的本质之源之一:现代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是指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过程,即政治上,民族国家的建立和世俗权力合法化;经济上,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工业化的推进;社会上,传统秩序的衰落和社会高度分;文化上,神化宗教衰微和世俗文化兴起。风险社会的本质之源就是源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首先,我们处在一个反思性现代化的风险时代。“反思性现代化”①是英国现代社会理论家安东尼·吉登斯首创之词,他将纷繁复杂而又深邃隐蔽的风险理论置于深刻洞察现代性的基质之上,风险社会理论是他从社会理论视角研究现代性问题的“副产品”,在其庞大的结构化理论和反思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并不具独立性,而是紧密穿插与交错在现代性的著作(((现代性的后果》、《失控的世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中。风险社会中的风险区别于古典工业社会的“外部风险”,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人造风险”。前者是在一定条件下某种自然现象是否发生及其对人类的社会财富和生命安全是否造成损失和损失程度的客观不确定性,后者则源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带来的潜在威胁。贝克也开门见山地指出:“风险的概念直接与反思性现代化的概念相关。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风险,与早期的危险相对,是与现代化的威胁力量以及现代化引致的怀疑的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后果。它们在政治上是反思性的”。②他认为,风险是建立在工业化、城市化、科层化、世俗化、市民化和民族主义基础之上的,而这其中以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是不可见、不可计算、不可预测风险的最主要原因,风险自然成为人类追求财富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副产品,并伴随着迅速增长的生产力和高度发展的科技急剧膨胀。因此,在风险社会中,风险不是源于人类无知、鲁莽的行为,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实验、判断、分析、比较和论证基础上的。其次组织科层化,尤其是组织和制度本身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可能。因社会系统理论久负盛名的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古拉斯·卢曼于1993年出版的《风险:一 个社会学理论》一书,将风险理论融于其庞大的社会系统理论之中其中风险成为其诊断现代社会的三个主要议题之一。不断分化的社会日趋复杂,降低风险的组织制度在合法化和理性化原则指引下不断扩张,其本身具有风险性,为此以差异理论为风险分析切入点的卢曼认为,在一重偶现性上(空间)基础上,不同的个体会关注一个方面而不关注另一方面本身是偶然性而非必然性的选择,即风险是一种“偶然图式”,①进一步引入时间维度,在二重偶现性上(空间和时间)指出风险是未来指涉。阿方索·莫拉莱斯随后在《美国社会学杂志》为该书发表的书评中开门见山地将其主题归结为“源于人类技术变迁的制度风险渗透于公众生活的众多领域,是现代社会的中心特征”②。 2.风险社会的本质之源之二: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这种关系的强化以这样一种方式将彼此相距遥远的地域连接起来,即此地所发生的事件可能是由许多英里以外的异地事件而引起的,反之亦然。③跨越区域界限、不可阻挡的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潮流,当代社会的风险已是全球性风险。 首先,全球化使得风险扩散效应加剧。在现代化的征程中,不断推进的全球化本身是一个不确定和充满风险的过程,其结果也往往难以预料和控制。全球化意味着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紧密相连,风险以跨越时空的方式进行传播,缺场在全球化时代越来越来犹如在场,从而使此时此地的风险演绎建构为彼时彼地的风险。因此贝克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性的风险时代,就其轴心原则而言,它的挑战是无论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无法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界定的现代文明制造的风险,④因为在时间、地域和影响群体上具有非特定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复习题及答案

12、 P87 A VAR 法 B 外部评级系统 C 内部评级系统 D 德尔菲法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按商业银行风险表现形式划分风险,不包括: 2、 A 信用风险 B 操作风险 C 流动性风险 D 会计风险 (还有国家风 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投资风险、 险,见教材 P13) 竞争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共 11 大风 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三个核心问题: A 风险来自哪里 B 怎样规避风险 C 银行面临哪些风险 D 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见教材 P17 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石是: ( B ) A 公司制改革 B 组织框架 C 股份制 D 企业战略 P31 4、 下列选项中,不是GAR 咲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大支撑体系是: 5、 6、 A 上侧管理B 下侧管理 C 业务管理D 不确定管理 P37 D ) A 最低资本要求 B 监管监察 C 市场纪律 D 组织框架 下列选项不属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是: P8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作为银行经营管理新思想的播种者,确立了未来以 的理 念。 A )为核心的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A 资本管理 B 风险经营 C 市场纪律 D 国家监管 7、 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是: 见教材 P103 8、在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中,被称为“立即死亡”的风险是指: A 操作风险 B 信用风险 C 流动风险 D 市场风险 P115 9、 下列选项,不是常用的市场风险限额是: A 交易限额B 缺口限额C 风险限额 ( B ) 止损限额 10、 P13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货款三查”的是: 货前调查 B 货时审查 C 货中抽查 ( C ) D 货后检查 P157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管理一般框架中的风险战略是: A 风险评估 B 业务目标 C 风险偏好 D 风险政策 P169-170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的方法是: 记分卡法 B 检查表法 C 叙述法 D 德尔菲法 13、 1、 (P173,还有工作间交流法,共 下列不是商业银行的三性是: 安全性 B 稳定性 C 流动性 填空题 4 种方法) D ) D 风险性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规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4%) ,总体资本充足率不低于( 8%)。P181-182

突发事件处理与危机管理

突发事件处理与危机管理 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11-02 09:50-2016-11-02 10:18 80分 ? 1.所谓(),就是指“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那它就会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危机意识。 (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蝴蝶效应 o B.墨菲定律 o C.鲶鱼效应 o D.羊群效应 ? 2.以下是对危机管理定义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危机预警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社会的潜在伤害 o B.危机处理阶段最快速地帮助组织控制危机局面 o C.危机善后阶段尽最大可能保护组织声誉 o D.危机处理阶段尽最大可能逃避社会责任 ? 3.以下不属于危机事件特征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确定性 o B.破坏性 o C.突发性 o D.紧迫性 ? 4.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面对愤怒的公众,我们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注意倾听,鼓励双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o B.牺牲长期利益,把焦点集中到短期利益中去

o C.愿意与公众分享权力,增进彼此的信任 o D.显示责任感,承诺降低公众的损失 ? 5.()不属于危机管理中传播管理部分的目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使公众对组织抱有信心 o B.刻画良好的组织形象 o C.协助媒体报道组织的积极作为 o D.及时发现潜在危机 ? 6.以下危机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危机管理委员会——企业日常事务中的危机管理 o B.危机管理办公室——负责某一区域的危机管理 o C.危机管理委员会——对整个危机管理活动承担责任 o D.危机管理工作小组——企业日常事务中的危机管理 ?7.根据美国危机管理机构统计,组织危机中的大部分源自()。(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组织管理层 o B.组织基层员工 o C.社会公众 o D.新闻媒体 ?8.面对大众舆论危机,我们不应该采取的对策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o A.主动联系媒体 o B.更正不实报道 o C.不与媒体合作 o D.及时解决纠纷

危机管理分析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危机:事物由于量变的积累,导致事物内在矛盾的激化,事物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 定的状态,这种质变给组织或个人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单) 2、危机管理:个人或组织为了预防危机的发生,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或者 为了某种目的以在有控制的情况下让危机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危机采取的管理 行为。 3、危机管理的基础工作:那些贯穿危机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4、组织文化:组织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5、日常危机管理: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对潜在的危机进行管理,以预防危机的发生,并采取事先措施以 减少危机发生时造成的损失和提高组织的危机恢复能力。 6、危机风险评估:要在危机风险识别之后,对各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各种危机造成的潜在影响 进行衡量,为危机预防提供依据。 7、危机风险回避:为了避免某种危机的发生,使危机发生的概率为零,组织或个人远离危机风险源和 不利的环境。(填、单) 8、危机风险转移:组织或个人使危机风险或危机可能造成的损失由其他组织或个人承担,即转让方将 危机风险或潜在的损失与财务后果转移给受让方。 9、财务型非保险转移:组织或个人通过非保险的方式将危机潜在损失的全部或部分从他人那里得到补 偿。 10、分包:通过契约的方式,将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危机风险的某些环节或任务转移给其他组织或各人 去完 成,从而将危机风险转移出去。 11、损失减少:采取事先的预防措施,使这些措施在危机发生时能产生作用,从而减低直接损失的严 重程 度,并使长期影响降到最低。(单) 12、危机反应和恢复计划:组织事先制定的、指导组织在危机发生时采取有效的反应和恢复措施的计 划,计划包括危机管理小组的成立、危机中的行动方案、资源储备、危机 处理设备、通信、沟通、媒体管理、协调等内容。 13、行为模拟法:行为模拟法先对受训者就如何处理危机进行指导,然后再让受训者表演如何进行危 机处 理,并立即对表演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直到受训者能熟练地掌握处理危机中特 定问 题的技能为止。(单) 14、危机预警系统:组织为了能在危机来临时能尽早地发现危机的来临,建立一套能感应危机来临的 信号, 并判断这些信号与危机之间关系的系统,通过对危机风险源、危机征兆进行不断地 监 测,从而在各种信号显示危机来临时及时地向组织或个人发出警报,提醒组织或个 人 对危机采取行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