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函数f(x)=x

x +1的最大值为 ( )

A.2

5 B .1

2 C.2

2 D .1

[答案] B

[解析] 令t =x (t≥0),则x =t2,

∴f(x)=x x +1=t

t2+1.

当t =0时,f(x)=0;

当t>0时,f(x)=1t2+1t =1t +1t

. ∵t +1t ≥2,∴0<1t +1t

≤1

2. ∴f(x)的最大值为1

2.

2.若a≥0,b≥0,且a +b =2,则 ( ) A .ab≤1

2 B .ab≥1

2

C .a2+b2≥2

D .a2+b2≤3

[答案] C

[解析] ∵a≥0,b≥0,且a +b =2,

∴b =2-a(0≤a≤2),

∴ab =a(2-a)=-a2+2a =-(a -1)2+1.

∵0≤a≤2,∴0≤ab≤1,故A 、B 错误;

a2+b2=a2+(2-a)2=2a2-4a +4

=2(a -1)2+2.

∵0≤a≤2,∴2≤a2+b2≤4.故选C.

3.设0<a <b ,且a +b =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 A.1

2 B .a2+b2

C .2ab

D .a

[答案] B

[解析] 解法一:∵0<a <b ,∴1=a +b >2a ,∴a <1

2,

又∵a2+b2≥2ab ,∴最大数一定不是a 和2ab ,

∵1=a +b >2ab , ∴ab <14, ∴a2+b2=(a +b)2-2ab =1-2ab >1-12=12,

即a2+b2>12.故选B.

解法二:特值检验法:取a =13,b =23,则

2ab =49,a2+b2=59,

∵59>12>49>13,∴a2+b2最大.

4.(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a +1b 的最小

值为 ( )

A .8

B .4

C .1

D .14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得3a·3b =3,∴a +b =1,

∴1a +1b =a +b a +a +b b =2+b a +a b ≥4.

当a =b =12时“=”成立.故选B.

5.设a 、b ∈R +,若a +b =2,则1a +1b 的最小值等于 ( )

A .1

B .3

C .2

D .4

[答案] C

[解析] 1a +1b =12???

?1a +1b (a +b) =1+12???

?b a +a b ≥2,等号在a =b =1时成立. 6.已知x>0,y>0,x 、a 、b 、y 成等差数列,x 、c 、d 、y 成等比数列,则

a +

b 2cd 的最小值是

( ) A .0

B .1

C .2

D .4 [答案]

D [解析] 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a +

b 2cd

=x +y 2xy =x y +y x +2≥2y x ·x y +2=4.当且仅当x =y 时取等号,∴所求最小值为4. 二、填空题

7.若0

[答案] 14 [解析] ∵00,

∴x(1-x)≤[x +1-x 2]2=14,

等号在x =1-x ,即x =12时成立,

∴所求最大值为14.

8.已知t>0,则函数y =t2-4t +1t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t>0,∴y =t2-4t +14=t +1t -4≥2

t·1t -4=-2,当且仅当t =1t ,即t =1时,等号成立.

三、解答题

9.已知x>0,y>0.

(1)若2x +5y =20,求u =lgx +lgy 的最大值;

(2)若lgx +lgy =2,求5x +2y 的最小值.

[解析] (1)∵x>0,y>0,

由基本不等式,得2x +5y≥22x·5y =210·xy.

又∵2x +5y =20,

∴20≥210·xy ,

∴xy ≤10,∴xy≤10,

当且仅当2x =5y 时,等号成立.

由?

???? 2x =5y 2x +5y =20, 解得?????

x =5y =2. ∴当x =5,y =2时,xy 有最大值10.

这样u =lgx +lgy =lg(xy)≤lg10=1.

∴当x =5,y =2时,umax =1.

(2)由已知,得x·y =100,

5x +2y≥210xy =2103=2010.

∴当且仅当5x =2y =103,即当x =210,

y =510时,等号成立. 所以5x +2y 的最小值为2010.

10.求函数y =x2+a +1x2+a

的最小值,其中a>0. [解析] 当0

x2+a 当且仅当x =±1-a 时,ymin =2. 当a>1时,令x2+a =t(t≥a), 则有y =f(t)=t +1t .

设t2>t1≥a>1,则f(t2)-f(t1)=

t2-t1t1t2-1t1t2

>0, ∴f(t)在[a ,+∞)上是增函数.

∴ymin =f(a)=a +1a

,此时x =0. 综上,当01,x =0时,ymin =a +1a

.

一、选择题

1.设a 、b ∈R ,且ab>0.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a2+b2>2ab

B .a +b≥2ab

C.1a +1b >2ab

D .b a +a b ≥2 [答案] D

[解析] a =b 时,A 不成立;a 、b<0时,B 、C 都不成立,故选D.

2.若0

( ) A .a2+b2 B .2ab

C .2ab

D .a +b

[答案] D

[解析] 解法一:∵0

∴a2+b2>2ab ,a +b>2ab ,a>a2,b>b2,

∴a +b>a2+b2,故选D.

解法二:取a =12,b =13,则a2+b2=1336,2ab =63,2ab =13,a +b =56,显然56最大.

3.某工厂第一年产量为A ,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 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 ,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 ( )

A .x =a +b 2

B .x≤a +b 2

C .x >a +b 2

D .x≥a +b 2

[答案] B

[解析] ∵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为x

∴A(1+x)2=A(1+a)(1+b),

∴(1+x)2=(1+a)(1+b),由题设a >0,b >0.

∴1+x =1+a 1+b ≤1+a +1+b 2

22等号在1+a =1+b 即a =b 时成立.∴选B.

4.(2013·山西忻州一中高二期中)a =(x -1,2),b =(4,y)(x 、y 为正数),若a ⊥b ,则xy 的最大值是 ( )

A.12 B .-12

C .1

D .-1

[答案] A

[解析] 由已知得4(x -1)+2y =0,即2x +y =2.

∴xy =x(2-2x)=2x 2-2x 2≤12×(2x +2-2x 2)2=12,等号成立时2x =2-2x ,即x =12,y =1,

∴xy 的最大值为12.

二、填空题

5.已知2x +3y =2(x>0,y>0),则x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6

[解析] 2x +3y ≥26

xy ,∴26

xy ≤2,∴xy≥6.

6.已知x <54,则函数y =4x -2+14x -5

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1

[解析] ∵x <54,∴4x -5<0,y =4x -2+14x -5

=4x -5+14x -5+3=3-?

???5-4x +15-4x

≤3-2=1,

等号在5-4x =15-4x

,即x =1时成立. 三、解答题

7.已知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等于10 cm ,求面积最大时斜边的长.

[解析] 设一条直角边长为x cm ,(0

面积s =12x(10-x)≤12[x +10-x 2]2=252(cm2)

等号在x =10-x 即x =5时成立,

∴面积最大时斜边长L =x2+10-x 2=52+52=52(cm).

8.某商场预计全年分批购入每台2 000元的电视机共3 600台.每批都购入x 台(x 是自然数)且每批均需付运费400元.贮存购入的电视机全年所需付的保管费与每批购入电视机的总价值(不含运费)成正比.若每批购入400台,则全年需用去运输和保管总费用43 600元.现在全年只有24 000元资金可以支付这笔费用,请问,能否恰当安排每批进货数量,使资金够用?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解析] 设总费用为y 元(y >0),且将题中正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设为k ,则y =3 600x ×400+k(2

000x),依条件,当x =400时,y =43 600,可得k =5%,

故有y =1 440 000x

+100x ≥2 1 440 000x

·100x =24 000(元). 当且仅当1 440 000x

=100x ,即x =120时取等号. 所以只需每批购入120台,可使资金够用.

高中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1、设恒成立的c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设,且(其中),则M的取值范围是A.B.C.D. 3、若实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4、已知,,,则的最小值是() (A)(B)4(C)(D) 5、若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的值是 (A)(B)(C)(D) 6、已知,若在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B.C.D. 7、已知正实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8、如图,目标函数可行域为四边形(含边界),若是该目标函数的最优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9、函数,当时,恒成立,则 D. 10、已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3B.C.4D. 11、二次函数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1)证明:;(2)证明:; (3)若满足不等式的取值范围。 12、设满足约束条件,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10,则的最小值为.

13、已知对任意实数x,二次函数f(x)=ax2+bx+c恒非负,且a

(完整版)高考数学-基本不等式(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的巧用 一.基本不等式 1.(1)若R b a ∈,,则ab b a 22 2 ≥+ (2)若R b a ∈,,则2 2 2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2. (1)若*,R b a ∈,则ab b a ≥+2 (2)若* ,R b a ∈,则ab b a 2≥+(当且仅当b a =时取“=” ) (3)若* ,R b a ∈,则2 2?? ? ??+≤b a ab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x >,则12x x +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 2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 若0x ≠,则11122-2x x x x x x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3.若0>ab ,则2≥+a b 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 若0ab ≠,则 22-2a b a b a b b a b a b a +≥+≥+≤即或 (当且仅当b a =时取“=” ) 4.若R b a ∈,,则2 )2( 2 22b a b a +≤ +(当且仅当b a =时取“=”) 注:(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植时,可以求它们的 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 (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应用一:求最值 例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3x 2 +12x 2 (2)y =x +1x 解:(1)y =3x 2 +12x 2 ≥2 3x 2 ·12x 2 = 6 ∴值域为[ 6 ,+∞) (2)当x >0时,y =x +1 x ≥2 x ·1 x =2; 当x <0时, y =x +1x = -(- x -1 x )≤-2 x ·1 x =-2 ∴值域为(-∞,-2]∪[2,+∞) 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1:已知5 4x < ,求函数14245 y x x =-+-的最大值。 解:因450x -<,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1 (42)45 x x --g 不是常数,所以对42x -要进行拆、凑项, 5,5404x x <∴->Q ,11425434554y x x x x ??∴=-+=--++ ?--? ?231≤-+= 当且仅当1 5454x x -= -,即1x =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1x =时,max 1y =。

高中数学不等式训练习题

不等式训练1 A 一、选择题(六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若02522 >-+-x x ,则221442-++-x x x 等于( ) A .54-x B .3- C .3 D .x 45- 2.函数y =log 2 1(x +11+x +1) (x > 1)的最大值是 ( ) A .-2 B .2 C .-3 D .3 3.不等式x x --213≥1的解集是 ( ) A .{x| 43≤x ≤2} B .{x|4 3≤x <2} C .{x|x >2或x ≤43} D .{x|x <2} 4.设a >1>b >-1,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b a 11< B . b a 11> C .a >b 2 D .a 2>2b 5.如果实数x,y 满足x 2+y 2=1,则(1-xy) (1+xy)有 ( ) A .最小值 21和最大值1 B .最大值1和最小值4 3 C .最小值43而无最大值 D .最大值1而无最小值 6.二次方程x 2+(a 2+1)x +a -2=0,有一个根比1大,另一个根比-1小,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3<a <1 B .-2<a <0 C .-1<a <0 D .0<a <2 二、填空题(五个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1.不等式组? ??->-≥32x x 的负整数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若这个两位数小于30, 则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等式0212<-+x 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_。 4.当=x ___________时,函数)2(22x x y -=有最_______值,其值是_________。 5.若f(n)=)(21)(,1)(,122N n n n n n n g n n ∈= --=-+?,用不等号 连结起来为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优质课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1、本节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教材)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4节基本不等式,是在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的研究,本节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具有条件约束性、变通灵活性、应用广泛性等的特点; 2、本节主要学习基本不等式的代数、几何背景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为选修4-5进一步学习基本不等式和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打下基础,也是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良好素材; 3、在学习了导数之后,可用导数解决函数的最值问题,但是,借助基本不等式解决某些特殊类型的最值问题简明易懂,仍有其独到之处; 4、在高中数学中,不等式的地位不仅特殊,而且重要,它与高中数学很多章节都有联系,尤其与函数、方程联系紧密,因此,不等式才自然而然地成为高考中经久不衰的热点、重点,有时也是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不等式的性质和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2、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有待提高,没有系统学习过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尤其对于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以前接触较少; 3、对于最值问题,学生习惯转化为一元函数,根据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求解,对于根据已知不等式求最值接触较少,尤其会忽略取等号的条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从不同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基本不等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并在探究的过

基本不等式教案第一课时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20 年 月 日(星期 ) 课题: §3.4 2 a b + 第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推导并掌握基本不等式,理解这个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掌握定理中的不等号“≥”取等号的条件是:当且仅当这两个数相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抽象基本不等式; 3.情态与价值:通过本节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学习能力,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2 a b +≤的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2 a b +≤等号成立条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1.课题导入 2 a b +≤的几何背景: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是根据 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颜色的明暗使它看上去象一个风 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你能在这个图案中找出一些相等关系或不 等关系吗? 教师引导学生从面积的关系去找相等关系或不等关 系。 2.讲授新课 1.问题探究——探究图形中的不等关系。 将图中的“风车”抽象成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右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直角三角 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 。这样,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是2ab ,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由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小于正方形的面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222a b ab +≥。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a=b 时,正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这时有222a b ab +=。 2.总结结论:一般的,如果)""(2R,,2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结论的得出尽量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总结,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3.思考证明:你能给出它的证明吗? 证明:因为 2 22)(2b a ab b a -=-+ 当22,()0,,()0,a b a b a b a b ≠->=-=时当时 所以,0)(2≥-b a ,即.2)(22ab b a ≥+

3.4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3.4 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四节(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不等式,它是解决一些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在前几节课刚刚学习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线性规划问题,这些内容为本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基本不等式的学习为今后解决最值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内容是在系统的复习了不等关系和不等式性质,掌握了不等式性质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通过赵爽弦图回顾基本不等式,在代数证明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并给出在解决函数最值和实际问题中应用,在知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知识的应用价值上看,基本不等式是从大量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模型,在公式推导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抽象归纳、演绎推理、分析法证明等)在各种不等式的研究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从内容的人文价值上看,基本不等式的探究、推导和应用需要学生观察、分析、猜想、归纳和概括等,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和提高数学能力的良好载体.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探究,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重要不等式,并通过类比的和代换的思想得到基本不等式,让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 2. 从结构、形式等方面进一步认识基本不等式; 3. 经历由实际问题推导出基本不等式,在回归实际问题的解决这一过程,体会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让学生体验到发现数学、运用数学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认识基本不等式。 难点:在几何背景下抽象出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使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求最值问题时的条件的认识。 二、学生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平方、开方、勾股定理、圆、射影定理等概念,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了基本初等函数及其性质,加上刚学过的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学生对不等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应用,但本节内容,变换灵活,应用广泛,条件有限制,考察了学生属性结合、转化化归等数学思想,对学生能灵活应用数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题型总结

专题 基本不等式 【一】基础知识 基本不等式:)0,0a b a b +≥>> (1)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 (2)等号成立的条件: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2.几个重要的不等式 (1)()24a b ab +≤(),a b R ∈;(2))+0,0a b a b ≥>>; 【二】例题分析 【模块1】“1”的巧妙替换 【例1】已知0,0x y >>,且34x y +=,则41x y +的最小值为 . 【变式1】已知0,0x y >>,且34x y +=,则4x x y +的最小值为 . 【变式2】(2013年天津)设2,0a b b +=>, 则 1||2||a a b +的最小值为 . 【例2】(2012河西)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 211a b +=,则2a b +的最小值为 . 【变式】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 211a b +=,则2a b ab ++的最小值为 .

【例3】已知0,0x y >>,且280x y xy +-=,则x y +的最小值为 . 【例4】已知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 8x y xy +的最小值为 . 【例5】已知0,0a b >>,若不等式 212m a b a b +≥+总能成立,则实数m 的最大值为 . 【例6】(2013年天津市第二次六校联考)()1,0by a b +=≠与圆221x y +=相交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且△AOB 为直角三角形,则 2212a b +的最小值为 .

【例7】(2012年南开二模)若直线()2200,0ax by a b -+=>>始终平分圆222410x y x y ++-+=的周长,则 11a b +的最小值为 . 【例8】设12,e e 分别为具有公共焦点12,F F 的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P 为两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且满足 120PF PF ?=,则2 2214e e +的最小值为 【例9】已知0,0,lg 2lg 4lg 2x y x y >>+=,则11x y +的最小值是( ) A .6 B .5 C .3+ D . 【例10】已知函数()4141 x x f x -=+,若120,0x x >>,且()()121f x f x +=,则()12f x x +的最小值为 .

高中数学不等式练习题(供参考)

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若a,b 是任意实数,且a >b,则 ( ) (A )a 2>b 2 (B )a b <1 (C )lg(a -b)>0 (D )(21)a <(2 1)b 2、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 (A )lgx+log x 10≥2(x >1) (B ) a 1+a ≥2 (a ≠0) (C )a 1<b 1(a >b) (D )a 21+t ≥a t (t >0,a >0,a ≠1) 3、已知a >0,b >0且a +b =1, 则()11)(1122--b a 的最小值为 ( ) (A )6 (B ) 7 (C ) 8 (D ) 9 4、已给下列不等式(1)x 3+ 3 >2x (x ∈R ); (2) a 5+b 5> a 3b 2+a 2b 3(a ,b ∈R ); (3) a 2+b 2≥2(a -b -1),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 (A ) 0个 (B ) 1个 (C ) 2个 (D ) 3个 5、f (n ) = 12+n -n , ?(n )= n 21, g (n ) = n 12--n , n ∈N ,则 ( ) (A ) f (n )

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数学 3.4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函数f(x)=x x +1的最大值为 ( ) A.2 5 B .1 2 C.2 2 D .1 [答案] B [解析] 令t =x (t≥0),则x =t2, ∴f(x)=x x +1=t t2+1. 当t =0时,f(x)=0; 当t>0时,f(x)=1t2+1t =1t +1t . ∵t +1t ≥2,∴0<1t +1t ≤1 2. ∴f(x)的最大值为1 2. 2.若a≥0,b≥0,且a +b =2,则 ( ) A .ab≤1 2 B .ab≥1 2 C .a2+b2≥2 D .a2+b2≤3 [答案] C [解析] ∵a≥0,b≥0,且a +b =2, ∴b =2-a(0≤a≤2), ∴ab =a(2-a)=-a2+2a =-(a -1)2+1. ∵0≤a≤2,∴0≤ab≤1,故A 、B 错误; a2+b2=a2+(2-a)2=2a2-4a +4 =2(a -1)2+2. ∵0≤a≤2,∴2≤a2+b2≤4.故选C. 3.设0<a <b ,且a +b =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 A.1 2 B .a2+b2 C .2ab D .a [答案] B [解析] 解法一:∵0<a <b ,∴1=a +b >2a ,∴a <1 2, 又∵a2+b2≥2ab ,∴最大数一定不是a 和2ab ,

∵1=a +b >2ab , ∴ab <14, ∴a2+b2=(a +b)2-2ab =1-2ab >1-12=12, 即a2+b2>12.故选B. 解法二:特值检验法:取a =13,b =23,则 2ab =49,a2+b2=59, ∵59>12>49>13,∴a2+b2最大. 4.(2013·湖南师大附中高二期中)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则1a +1b 的最小 值为 ( ) A .8 B .4 C .1 D .14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得3a·3b =3,∴a +b =1, ∴1a +1b =a +b a +a +b b =2+b a +a b ≥4. 当a =b =12时“=”成立.故选B. 5.设a 、b ∈R +,若a +b =2,则1a +1b 的最小值等于 ( ) A .1 B .3 C .2 D .4 [答案] C [解析] 1a +1b =12??? ?1a +1b (a +b) =1+12??? ?b a +a b ≥2,等号在a =b =1时成立. 6.已知x>0,y>0,x 、a 、b 、y 成等差数列,x 、c 、d 、y 成等比数列,则 a + b 2cd 的最小值是 ( ) A .0 B .1 C .2 D .4 [答案] D [解析] 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得 a + b 2cd =x +y 2xy =x y +y x +2≥2y x ·x y +2=4.当且仅当x =y 时取等号,∴所求最小值为4. 二、填空题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11课:基本不等式与双√函数 一、双√函数 形如.0,0,>>+=q p x q px y 图像如右图所示: (1)0>x 时,当p q x =时取到pq y 2min =; (2)值域: (3)当0,0<-+=x x x y 正确解法: 两者联系: (1)基本不等式去等号时的值即为双勾函数的拐点,

(2)凡是利用“积定和最小”求最值的函数均可换元为双勾函数! 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类型一:形如()()0,1≠++ +=c a d cx b ax y 采取配积为定! 1、求??? ??>-+ =455434x x x y 的最小值 2、求??? ??<-+=455433x x x y 的最大值 3、求()π,0,sin 2sin ∈+ =x x x y 的最小值的值域 4、求()的最小值01 1>-+=x e e y x x 的最小值 类型二:形如()0,2≠+++=c a d cx c bx ax y 采取配凑——分离术! 1、求0,92>++=x x x x y 的最小值 2、求0,192>+++=x x x x y 的最小值 3、求?? ????-∈+++=1,31,12122x x x x y 的值域 4、求4,1822-<+++=x x x x y 的最值

(完整)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练习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形如)0)(0(02≠<>++a c bx ax 其中或的不等式称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a ++>>与相应的函数2(0)y ax bx c a =++>、相应的方程20(0)ax bx c a ++=>判别式ac b 42-=? 0>? 0=? 0a )的图象 ()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的解集)0(02><++a c bx ax 1、把二次项的系数变为正的。(如果是负,那么在不等式两边都乘以-1,把系数变为正) 2、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先看能否因式分解,若不能,再看△,然后求根) 3、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及不等式的方向) 不等式的解法---穿根法 一.方法:先因式分解,再使用穿根法. 注意:因式分解后,整理成每个因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为正. 使用方法:①在数轴上标出化简后各因式的根,使等号成立的根,标为实点,等号不成立的根要标虚点. ②自右向左自上而下穿线,遇偶次重根不穿透,遇奇次重根要穿透(叫奇穿偶不穿). ③数轴上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下方曲线对应区域使“<”成立. 例1:解不等式 (1) (x+4)(x+5)2(2-x)3 <0 x 2-4x+1 3x 2-7x+2 ≤1 解: (1) 原不等式等价于(x+4)(x+5)2(x-2)3>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x ∣x>2或x<-4且x ≠5}. (2) 变形为 (2x-1)(x-1) (3x-1)(x-2) ≥0 根据穿根法如图 不等式解集为 {x |x< 1 3 或 1 2 ≤x ≤1或x>2}. 2 -4 -5 2 2 1 1 3 1

高中数学不等式单元测试题(含有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不等式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1.(文)设a b <,c d <,则下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A .d b c a ->- B .bd ac > C .d b c a +>+ D .c b d a +>+ (理)已知a <0,-1> B .2ab ab a >> C .2ab ab a >> D .2 ab a ab >> 2.“0>>b a ”是“2 2 2b a 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文)关于x 的不等式(1)ax b a ><-的解集为( ) A .R B .φ C .),(+∞a b D .(,)b a -∞ (理)不等式b ax >的解集不可能...是( ) A .φ B .R C .),(+∞a b D .),(a b --∞ 4.不等式022>++bx ax 的解集是)3 1,21(-,则b a -的值等于( ) A .-14 B .14 C .-10 D .10 5.(文)不等式|1|2x -<的解集是( ) A .{|03}x x ≤< B .{|22}x x -<< C .{|13}x x -<< D .{|1,3}x x x <-> (理)不等式||x x x <的解集是( ) A .{|01}x x << B .{|11}x x -<< C .{|01x x <<或1}x <- D .{|10,1}x x x -<<> 6.(文)若0b a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 的是( ) A . 11a b < B .2b ab < C .2>+b a a b D .||||||b a b a +>+ (理)若011<+b a a b D .||||||b a b a +>+ 7.若13)(2+-=x x x f ,12)(2-+=x x x g ,则)(x f 与)(x g 的大小关系为( ) A .)()(x g x f > B .)()(x g x f = C .)()(x g x f < D .随x 值变化而变化 8.下列各式中最小值是2的是( ) A .y x +x y B .4 5 22++x x C .tan x +cot x D .x x -+22 9.下列各组不等式中,同解的一组是( ) A .02>x 与0>x B .01 )2)(1(<-+-x x x 与02<+x C .0)23(log 2 1>+x 与123<+x D .112≤--x x 与112≤--x x 10.(文)如果a x x >+++|9||1|对任意实数x 总成立,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8|{a a C .}8|{≥a a D .}8|{≤a a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已知直线ax+by=1经过点(1,2),则2a+4b的最小值为() A.B.2C.4 D.4 2.已知x,y都是正数,且xy=1,则的最小值为() A.6 B.5 C.4 D.3 3.若a,b都是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A.7 B.8 C.9 D.10 4.下列关于不等式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a>b,则ac2>bc2B.若a>b,则a2>b2 C.若a<b<0,则a2<ab<b2D.若a<b<0,则> 5.若m、n是任意实数,且m>n,则() A.m2>n2B.C.lg(m﹣n)>0 D. 6.若直线=1(a>0,b>0)过点(1,1),则a+b的最小值等于() A.2 B.3 C.4 D.5 7.若直线mx+ny+2=0(m>0,n>0)截得圆(x+3)2+(y+1)2=1的弦长为2,则+的最小值为()A.6 B.8 C.10 D.12 8.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a<x<b},点A(a,b)在直线mx+ny+1=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A.B.8 C.9 D.12 9.若m+n=1(mn>0),则+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10.已知x+3y=2,则3x+27y的最小值为() A. B.4 C. D.6 11.若x<0,则x+的最大值是() A.﹣1 B.﹣2 C.1 D.2 12.已知a,b,c,是正实数,且a+b+c=1,则的最小值为() A.3 B.6 C.9 D.12 二.填空题 1.已知正数x,y满足x+y=1,则的最小值为. 2.已知a>0,b>0,且a+b=2,则的最小值为. 3.已知x>1,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4.设2<x<5,则函数的最大值是. 5.函数f(x)=1+log a x(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2=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 6.已知x>1,则函数y=2x+的最小值为.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4 2a b +≤(第1课时) 数学组 2009-3-18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2 a b +≤,认识其运算结构; (2)了解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及代数意义; (3)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求简单的最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由几何图形抽象出基本不等式的过程; (2)体验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悟数学的发展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 (2)体会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从不同角度探索和理解基本不等式。 教学难点:2 a b +≤ 求最值的前提条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勾股定理的背景及推导 赵爽弦图 引导学生从赵爽弦图中各图形的面积关系得到勾股定理,了解勾股定理的背景。 2.(1)问题探究——探究赵爽弦图中的不等关系 如图是在北京召开的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比较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你会得到怎样的不等式? 引导学生从面积关系得到不等式:a 2+b 2≥ 2ab ,当直角三角形变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正 方形EFGH 缩为一个点时,有222a b ab += (2)总结结论:一般的,如果)""(2R,,2 2号时取当且仅当那么==≥+∈b a ab b a b a

(3)推理证明:作差法 二、讲授新课 1.思考:如果用222a b ab +≥中的a ,b 能得到什么结论?a ,b 要满足什么条 件? 2 a b +(0,0>>b a ),当且仅当b a =时取等号。 2.推理证明:作差法 3.(1)探究:(课本P98) 如图所示:AB 是圆的直径,点C 是AB 上一点,AC =a ,BC =b 。 过点C 作垂直于AB 的弦DE ,连接AD 、BD 。 引导学生发现: 2 a b +CD,得到 2a b +(0,0>>b a ) 几何意义:半弦长不大于半径长。 (2),a b 的几何平均数,称2 a b +为正数,a b 的算术平均数。 代数意义:几何平均数小于等于算术平均数 三、例题讲解 例1:若0>x ,求1y x x =+ 的最小值。 变1:若0x >,求123y x x =+的最小值。 变2:若0,0a b >>,求b a y a b =+的最小值。 变3:若3x >,求13 y x x =+-的最小值。 例2:若01x <<,求(1)y x x =-的最大值。 变:若102x <<,求(12)y x x =-的最大值。 设计意图:发现运算结构,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把握基本不等式成立的前提条件 四、课时小结 1.知识要点:(1)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及结构特征 (2)基本不等式在几何、代数两方面的意义 2.思想方法技巧:(1)数形结合思想 (2)换元法、作差法 (3)配凑等技巧 五、作业 自编的练习

最新高一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高一数学不等式练习题 1、不等式1 1 2x <的解集是( ) A .(,2)-∞ B .(2,)+∞ C .(0,2) D .()0,∞-?(2,)+∞ 2、不等式2 01x x -+≤的解集是( ) A .(1)(12]-∞--,, B .[12]-, C .(1)[2)-∞-+∞,, D .(12]-, 3、已知集合M ={x |x 2<4},N ={x |x 2-2x -3<0},则集合M ∩N =( ) (A ){x |x <-2} (B ){x |x >3} (C ){x |-1<x <2} (D ){x |2<x <3} 4 ) A. D. 5、不等式203x x ->+的解集是( ) (A)(-3,2) (B)(2,+∞) (C) (-∞,-3)∪(2,+∞) (D) (-∞,-2)∪(3,+∞) 6、若不等式210x ax ++≥对一切102x ?? ∈ ???,成立,则a 的最小值为( ) A.0 B.2- C.5 2- D.3- 7、设x 、y 为正数,则有(x+y)(1 x +4 y )的最小值为( ) A .15 B .12 C .9 D .6 8、.若对任意∈x R ,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a <-1 (B)a ≤1 (C) a <1 (D )a ≥1 9、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位于???>+-<-+01, 01y x y x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 (A )(0,2) (B)(-2,0) (C)(0,-2) (D)(2,0) 10、已知函数()???≥ -<+-=01 1x x x x x f ,则不等式()()111≤+++x f x x 的解集是( ) (A) {}121|-≤≤-x x (B) { }1|≤x x (C) {}12|-≤x x (D) {}1212|-≤≤--x x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 授课教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陈芝飞 教材: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探究实例,引导学生从几何图形中获得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的素养------数学抽象与直观想象。 2.进一步提炼、完善基本不等式,并从代数角度给出不等式的证明,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加深对基本不等式的认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的素养----逻辑推理论与数学运算。 3.通过“赵爽弦图”的引入传播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从直观猜想到严格论证体现数学的理性精神;通过不同角度理解基本不等式,发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 4.借助例题尝试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值问题,引导学生领会运用基本不等式 2b a a b + ≤的三个限制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解决最值中的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方法与策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 2b a a b + ≤的证明过程. 难点:在探究基本不等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能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与最小值. 三、教学过程: 1.由形及数,发现新知 师:先给大家展示一幅图。(展示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问题1:同学们见过这个图形吗?它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师:这个是什么图形?你感觉它像什么呀? 这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所围成的一个正方形,颜色的明暗使它看 上去像一个“风车”,代表中国人民热情好客。这种像“风车”一样的图标是2002年8月20—28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会标是根据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弦图”设计的。该图给出了迄今为止对勾股定理最早、最简洁的证明,体现了以形证数、形数统一、代数和几何是紧密结合、互不可分的.

高中数学不等式综合练习题

不等式综合练习题 常用不等式有:(1 2211 a b a b +≥≥≥+ ; (2)a 、b 、c ∈R ,222 a b c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时取=;) (3)若0,0a b m >>>,则b b m a a m +<+(糖水的浓度问题)。 常用的放缩技巧有:(1)21111111 1(1)(1)1n n n n n n n n n -=<<=-++-- <<= 1、对于实数c b a ,,中,给出下列命题: ①22,bc ac b a >>则若; ②b a bc ac >>则若,22; ③22,0b ab a b a >><<则若; ④b a b a 1 1,0<<<则若; ⑤b a a b b a ><<则 若,0; ⑥b a b a ><<则若,0; ⑦b c b a c a b a c ->->>>则若,0; ⑧11 ,a b a b >>若,则0,0a b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 2、已知c b a >>,且,0=++c b a 则a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设0,10>≠>t a a 且,比较2 1log log 21+t t a a 和的大小 4、设2a >,1 2 p a a =+ -,2422-+-=a a q ,试比较q p ,的大小 5、比较1+3log x 与)10(2log 2≠>x x x 且的大小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1y x x =+的最小值是2 B 、2y =的最小值是2 C 、4 23(0)y x x x =-->的最大值是2- D 、4 23(0)y x x x =-->的最小值是2- 7、若21x y +=,则24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 8、正数,x y 满足21x y +=,则 y x 1 1+的最小值为______ 9、如果正数a 、b 满足3++=b a ab ,则a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1)已知c b a >>,求证:2 22222ca bc ab a c c b b a ++>++ ; (2) 已知R c b a ∈,,,求证:)(222222c b a abc a c c b b a ++≥++; (3)已知,,,a b x y R +∈,且 11,x y a b >>,求证:x y x a y b >++; (4)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lg lg lg lg lg lg 222 a b b c c a a b c +++++>++; (5)已知R c b a ∈,,,求证:2222a b b c +22 ()c a abc a b c +≥++; (6)若* n N ∈(1)n +< n ; (7)已知||||a b ≠,求证:|||||||| |||| a b a b a b a b -+≤-+; (8)求证:222111 1223n ++++<。 11、解不等式2 (1)(2)0x x -+≥。 12、不等式(0x -的解集是____

高中数学基本不等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6?济南模拟)已知直线ax+by=1经过点(1,2),则2a+4b的最小值为()A. B.2C.4 D.4 2.(2016?乌鲁木齐模拟)已知x,y都是正数,且xy=1,则的最小值为() A.6 B.5 C.4 D.3 3.(2016?合肥二模)若a,b都是正数,则的最小值为() A.7 B.8 C.9 D.10 4.(2016?宜宾模拟)下列关于不等式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a>b,则ac2>bc2 B.若a>b,则a2>b2 C.若a<b<0,则a2<ab<b2 D.若a<b<0,则> 5.(2016?金山区一模)若m、n是任意实数,且m>n,则() A.m2>n2B.C.lg(m﹣n)>0 D. 6.(2015?福建)若直线=1(a>0,b>0)过点(1,1),则a+b的最小值等于 () A.2 B.3 C.4 D.5 7.(2015?红河州一模)若直线mx+ny+2=0(m>0,n>0)截得圆(x+3)2+(y+1)2=1的弦长为2,则+的最小值为() A.6 B.8 C.10 D.12 8.(2015?江西一模)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x|a<x<b},点A(a,b)在直线 mx+ny+1=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 A.B.8 C.9 D.12 9.(2015?南市区校级模拟)若m+n=1(mn>0),则+的最小值为() A.1 B.2 C.3 D.4 10.(2015?湖南模拟)已知x+3y=2,则3x+27y的最小值为() A.B.4 C.D.6 11.(2015?衡阳县校级模拟)若x<0,则x+的最大值是() A.﹣1 B.﹣2 C.1 D.2 12.(2015春?哈尔滨校级期中)已知a,b,c,是正实数,且a+b+c=1,则的最小值 为() A.3 B.6 C.9 D.12 二.填空题 1.(2016?吉林三模)已知正数x,y满足x+y=1,则的最小值为. 2.(2016?抚顺一模)已知a>0,b>0,且a+b=2,则的最小值为. 3.(2016?丰台区一模)已知x>1,则函数的最小值为.4.(2016春?临沂校级月考)设2<x<5,则函数的最大值 是. 5.(2015?陕西校级二模)函数f(x)=1+log a x(a>0,a≠1)的图象恒过定点A,若点A在直线mx+ny﹣2=0上,其中mn>0,则的最小值为.

高中数学不等式习题及详细答案电子教案

第三章 不等式 一、选择题 1.已知x ≥2 5 ,则f (x )=4-25+4-2x x x 有( ). A .最大值45 B .最小值4 5 C .最大值1 D .最小值1 2.若x >0,y >0,则221+)(y x +221 +)(x y 的最小值是( ). A .3 B . 2 7 C .4 D . 2 9 3.设a >0,b >0 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a +b + ab 1≥22 B .(a +b )( a 1+b 1 )≥4 C 22 ≥a +b D . b a ab +2≥ab 4.已知奇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x x f x f ) ()(--<0 的解集为( ). A .(-1,0)∪(1,+∞) B .(-∞,-1)∪(0,1) C .(-∞,-1)∪(1,+∞) D .(-1,0)∪(0,1) 5.当0<x <2 π时,函数f (x )=x x x 2sin sin 8+2cos +12的最小值为( ). A .2 B .32 C .4 D .34 6.若实数a ,b 满足a +b =2,则3a +3b 的最小值是( ). A .18 B .6 C .23 D .243 7.若不等式组?? ? ??4≤ 34 ≥ 30 ≥ y x y x 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被直线y =k x +34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k 的值是( ). A . 7 3 B . 37 C . 43 D . 34 8.直线x +2y +3=0上的点P 在x -y =1的上方,且P 到直线2x +y -6=0的距离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