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笔记

刑法笔记

刑法笔记
刑法笔记

刑法

绪言: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刑法学的作用:1,指导刑事立法 2,促进刑事司法 3,繁荣法学教育,丰富法学研究

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阶级分析,一般分析方法)比较历史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上编刑法总论

第1章刑法概论

第1节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1,概念:

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即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一直,规定哪些行为时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

犯罪人何种刑罚的法律。

3,分类:广义分类:所有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

狭义刑法:系统地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普通刑法:刑法典

特别刑法:仅适用特定的人、时、地、事的刑法(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2,刑法的性质:

1,刑法的阶级性质:a,刑法是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b,刑法的阶

级本质是由国家阶级本质决定的c,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刑

法,但是所有的以生产资料为基础,反映剥削阶级意志并为

剥削阶级服务,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这是剥削阶级的

国家刑法的共同阶级本质。

d, 社会主义刑法:简历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

志,保卫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保护广大公民当前及长远的利

益。

2,刑法的法律性质:a,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刑事法特征){涉及经济基础,也涉及上层建筑;刑法是其

他部门法的保护法},b, 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直接同犯罪

作斗争。

3,公法的特征:

刑事法特征:可调整所有法律关系

程序性:规定实现实体法过程中有关诉讼程序和手续的法○实体法:规定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实际关系中权

利和义务的法律。

第2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

我国刑法的创制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1,1979年7月6日我国第一部刑法典正式颁布生效

2,1997年10月1日施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包括总则、分则、附则三部分

a,实现了刑事法律原则和加强刑法保护功能

b,贯彻了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

c,实事求是同时适当借鉴国外先进制度相结合

第3节刑法的根据和义务

一,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时间根据

1, 制定刑法的根据:宪法

宪法是母法,刑法是子法子法必须是贯彻母法的基本要求

并保障母法的实施服务

2,制定刑法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

情况

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

2,刑法的任务

1,刑法第2条规定

2,我国刑法任务包括惩罚和保护两个方面

惩罚是犯罪的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

a,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主义制度 b,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d,维护社会秩序

第4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一,刑法的体系是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1,刑法的体系:

a,刑法典:总则+分则

b,单行法条

c,附属法条

d,刑法修正案,修改刑法典中不足以适应现实的发条

2,刑法结构

a,总则+分则

b,章节条款项

c,刑法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假定(事实构成)制裁(法律效果)

2,刑法的解释:(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1,立法,司法,学理解释

2,文理解释,理论解释

3,当然解释,扩张解释,限制解释

4,但书:a,对前段的补充,b,前段的例外c,对前段的限制

第2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1节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1,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值贯穿全部刑法规

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法的的法和刑法

司法的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的基本精

神准则。(坚持法治,摒弃人治;坚持平

等,反对特权;讲求公正,反对徇私)

2,意义:1,同犯罪作斗争,保障公民合法权

2推进法治进程,维持公正性

3 实现刑法司法更文明

罪行法定原则适用刑罚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2节罪行法定原则

1,1含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

定不处罚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

处罚

法律明文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

处罚

2理论基础:a, 三权分立原则:孟德斯鸠 b, 尊重人权的思想:《大宪章》

c, 心理强制学说:费尔巴哈

3意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是对个人自由的基本保证

4派生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足期刑禁止罪行类推(明确性原则,实体的适当原则)禁止发的溯及

2,在我国刑法的体现:完善了我国刑事法

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罪行

法定原则,并废纸类推————重要的标志3,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付诸行动执法

1正确议定犯罪和判处刑罚以事实为根据,以

法律为准绳规定犯罪的本质特征和犯罪构成

要求区分界限

2进行正确的司法解释

第3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1含义: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

社会地位、职业特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

业绩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适用刑

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

法律的特权。

2具体体现:定罪、量刑和行刑三个方面

定罪上一律平等:相同的定罪标准

量刑上一律平等:同罪同罚(但也考虑具体情节)

行刑上一律平等:刑罚待遇同(同上)

第4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第5条明确规定)

1含义: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

法院也应该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罚当其罪

(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和犯罪的

客观社会危害性,综合考虑—确定刑事责任程度)

2立法体现:

a, 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

性质上:生命,自由,财产,

程度上:重轻刑

种类上:主、附加刑

b, 规定了轻重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

通过社会危害性程度,人身危险性大小区别对待

(防卫过当,避险过当,预备犯……)

刑罚裁量与执行制度

(累犯,自首,立功,假释制度……)

c, 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中

能够分割、伸缩、幅度较大的法定刑

3司法适用

a, 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趋势,把量刑与定罪置

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b, 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依法

观念

c, 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现象,实现执法中的

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3章刑法的效力范围

适用于什么人、什么时间及是否具有溯及既往效力

第1节刑法的空间效力

1定义:指刑法对地对人的效力刑事管辖

2刑法的效力范围和含义:适用范围

3空间效力原则:

a, 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

b, 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

c, 保护原则:以保护国家利益为标准

d, 普遍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贩

奴、毒品。恐怖主义犯罪)

以属地原则为核心兼其他三个原则(比较严重的域外犯

罪归我国管,国家工作人员犯小罪大罪都由我国管)

A,我国的属地管辖权:

1,我国的领域(领土、领陆、领水、领空)

2,中国的航空器和船舶内

3,中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

刑法典第11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4,行为结果择一:行为和结果要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刑法

5,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主要有:

a,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和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 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适用本法规定,可以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和刑法的基本原则,判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施行

c, 港澳台地区根据一国两制原则,原来的法律稍加修改后有效,不使用大陆地区的刑法

d, 特别刑法或附属刑法有特别规定的,使用这些特定规定

B,我国的属人管辖权:

1,中国人犯罪的:a, 在国内犯罪使用我国刑法

b, 在域外犯罪的:我国罪人,国家功罪人员在国外犯罪的一律使用我国刑法

其他人在我国域外犯罪的,使用我国刑法具备的条件是:所犯之罪之前的法定最高刑在三年以下的可以不予追究

c, 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已经经过外国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刑罚

2,外国人犯本法之罪的:a, 外国人在我国域内犯罪的,适用我国刑法(属地)

b, 外国人在我国域外犯罪的,(保护原则)使用我国刑法具备的条件是:侵害了我国国家或我国公民的利益依我国刑法法定所犯罪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依照犯罪地和法律也构成犯罪

C,我国的普遍管辖权: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约或参加的国籍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犯罪的是中国人还是

外国人,不论犯罪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

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到其他国家,我国

就应行使刑事管辖权,依照我国刑法对最烦予以惩

处。

D,属地原则优先

第2节刑法的时间效力

1刑法的生效时间:公布之日起生效,公布之后一段时间

再施行

2刑法的实效时间:法定失效(宣布失效),自然失效

(新法代替就法,原来的立法条件消失)

3刑法的溯及力:

含义:指刑法生效后,对于生效以前轻审或判决为确定

行为是否适用

原则:从旧兼从轻原则

第4章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1节犯罪概念

1犯罪的原因:自然学派、人类学派、新人类学派、社会

学派的观点

2犯罪的概念(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犯罪形式的概念:仅从犯罪特征上给犯罪下定义,

而不解释法律何以将该行为规定为犯罪

犯罪就是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

犯罪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犯罪的实质概念:犯罪行为之所以被刑法规定为犯

罪的根据和理由: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且该危害是

达到一定程度的

3特征:a, 犯罪时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其有一定的社会危

害性

b, 犯罪时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

c, 犯罪时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具有应受惩罚性

第2节犯罪构成

1,概念:

1犯罪构成:依照某一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

须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

2有案情中重要的事实特征来说明其犯罪构成要求

3犯罪主体:犯罪主观反面

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4内涵: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

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

5分类:P51

第七章犯罪主体

第一节犯罪主体的概述

一概念: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1,自然人主体是我国刑法中罪基本、具有普遍意义的犯罪主体:犯罪主体必须有自然人人格,自然人事有生命存在的人类独立的个体(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即辨认控制自己的能力

二犯罪主体的意义:

1定罪意义:犯罪主体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和刑事责任的承担者 2量刑意义:犯罪主体不同对量刑有不同影响

第二节刑事责任能力

一概念:行为人具备的法律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自由意志能力

二内容:1辨认能力: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和分辨人的能力

2 控制能力:是指行人具备识别自己是否的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

3有机联系: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

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两个同事具备,缺一不可

三刑事责任能力的解释:

1知识和治理成熟程度

精神即大脑能正常与否的状况

2我国采取刑事责任能力四分法: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年满18周岁,精神与生理功能健全而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负全部刑事责任)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未满责任年龄的幼年人,因精神病而不满14周岁的人和行为时因精神疾病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人)限定责任刑事能力人(14-18周岁,残疾人,盲人,精神病人,年满75周岁的老人)

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14-16周岁的人)

第3节刑事责任能力有关的因素

一刑事责任年龄:

1概念: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

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而必须达到的年龄

2刑事责任年龄段的划分: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公历生日第二天)

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

八大重罪: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重伤,强

奸,抢劫,贩卖毒品,方火,爆炸,投毒和应负刑事责

任。危害性质明显,危害很严重的行为。

危害性质明显危害很严重的行为

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教育,必要时可收容教

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具有完全无刑事责任能

力,不满14周岁

减轻的刑事责任年龄时期:具有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已

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法定的减轻情节(年满75周岁的

年轻人)a, 14-18周岁,应从轻或减轻处罚 b, 不适用死

刑:旧法可以适用死缓,新刑法一律不适用,因为死缓

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制度。C, 不

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单独或附加)除非是死刑和无期徒

刑的 d, 累犯排除 e, 应适用缓刑

(未成年人一律不适用死刑,75周岁老人一般不适用,

但情节特别残忍的除外,适用缓刑的情况都不适用死

刑)

2,精神状态(障碍)

1定义:精神状态—人的大脑功能正常与否的状况

2精神障碍的功能:

精神病性的精神的人,即狭义的精神病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A种类:a, 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人

b, 严重的智能欠缺或精神发达不全打到中度或更为严重的程序

c, 精神病的等位状态:癔症性精神错乱,病理性醉酒,病理性半醒状态,病理性激情状态

B狭义的精神病人的3种形式责任能力:

a, 狭义的精神病人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

医学上有缓解期,间歇期

如果完全缓解,即无完全精神状态—负完全刑事责任

3非精神病性的精神病人

A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非精神病性的精神障碍人

a, 轻至中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b, 脑部器质性病变,或狭义精神病的后遗症引起的变态者

c, 神经官能症中少数的严重的强迫症

B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和非精神病性的精神病人

a, 各种类型的神精官能症:神经衰弱,焦虑症,疑虑症,强迫症,但癔症性精神错乱除外

b, 各种变态人格

c, 性变态,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性虐待癖,露阴癖

d, 未达到精神病程度的反应性精神障碍,厌食症

e, 未……..的成瘾药物中毒或戒断反应

f, 轻躁狂与轻性质抑郁症

g, 生理性醉酒与单纯慢性酒精中毒

h, 脑震荡后遗症以及其他未达到精神病的程度的精神疾患

I, 轻微精神发育不全

C精神障碍人的法律责任:

a, 必须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b,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第18条第2项

c, 减轻(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应当负形似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

d, 责令监护人,家长看管或医疗

D生理功能丧失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

a, 聋哑人---失去听能和语能

b,盲人—先天或者幼年失去所有视力

c, 刑事责任可以从轻或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E醉酒的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a, 生理醉酒(普通醉酒,单纯醉酒)

b,含义:指因饮酒过量而精神病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的状况

c, 三个时期:兴奋期,共济运动(即身体控制)失调期,昏睡期

前两个时期的行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负完全刑事责任

第三个时期:仍可以作为或者不作为,但多以不作为实施

d, 18条第4款:醉酒后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未失去辨认、控制能力醉酒前是否预见了可能犯罪—主观方面可以戒除心理

e,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醉酒的人在进入昏睡前,自身意识控制能力未消失的作为的方式犯罪;行为人醉酒不是其自身引起的,而是由其他不能抗拒的力量引起的而后不作为危害行为,则醉酒人不负刑事责任

f, 交通规则禁止驾驶员驾车前饮酒(病理醉酒—特异体质性酒精中毒)

第4节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含义:指刑法所规定的不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和状态

二分类:1自然身份和法定身份(基于自然的身份分类:女儿、、、职业、、)

2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

三内容:a,特定公职人员身份:国家工作人员(国家机关

人事公务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

从事公务的人员;上述单位委派到非上述单位中从事公

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机关

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侦查机关,公安机关同时行

政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程序机关,审判机关,狱政机

关);邮政工作人员;国家公司企业负责人;军人。

b, 特定义务主体:纳税义务人,抚养义务人

c, 特定条件人:证人,鉴定;辩护人

第5节单位犯罪

一单位的范围:

1公司:按照《公司法》设立的责任有限公司,股份有

限公司,国有的集体所有的公司,合资合作公司,投资

私营公司*企业:没有公司化的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

企业,私营企业,联合、、、

2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性活动的非经营性组织:中科

院,社会科学院,学校,医院

3机关:国家机关

4团体:社会团体

二单位犯罪的主客观方面必须具有为本单位汲取非法利

益的故意,是由单位意志决定:

1故意,我国不承认单位犯罪的严格责任和过失责任

2具有特定动机

3专门为犯罪而成立单位,或设立单位专门实施犯罪的

不以单位犯罪论处(以自然人犯罪论处所有共同犯罪人

论罪)

三单位犯罪:翻来有规定的才处罚

四单位犯罪的刑罚:以两罚制为主,以单易制为辅

单位:罚金直接负责的主观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等

同普遍自然人犯罪。我国单罚制是只处罚单位犯罪中的

直接负责的主观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而没有对单位单

独处罚罚金和单罚

第八章犯罪主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行为人在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的心理状态,

罪过或过错是刑法所否定的心理状态,主观方面的客观存在时通过客观行为表现出来的,通过对客观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来判定行为实施当时的心理状态。

一犯罪故意:

1犯罪故意的概念: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

2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A, 认识因素:犯罪故意成立的首要条件,前提条件:

a, 认识内容:包括犯罪构成要件规定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认识到行为事实;行为的性质(明知自己在做什么);行为的方式;行为的手段;行为的时间、地点;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时间的因果关系

b, 认识过程:必然发生—确定的故意;可能发生—不确定的故意

B, 意志因素:(积极,消极)犯罪故意作为一种心理态度,不仅要求行为人对指定的危害结果有所认识,而要求行为人具有造成特定危害结果的意志

意志:行为人选择行动方式的心理推动力和主动性认识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前提,意志因素是犯罪故意成立的标志。

1,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和极力追求的态度

2,放任其结果的发生,虽然不追求,但也不明确,表示不希望或阻止它发生。

直接故意

1心理结果: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

必然发生+希望发生

可能发生+希望发生

间接故意:可能发生+放任发生

1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追求某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

3突发性犯罪,行为人不计结果,放任严重后果的发生。

*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以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其必要特征

间接故意: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状态,意志状态: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

状态。

某种目的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某种目的是划分此罪与彼罪的标准

犯罪动机—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

第3节过失犯罪

一定义:犯罪过失---刑法第15条规定:应当预见到自己的

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

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但未能避免以致放任

这种危害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这种心理状态时过失犯

罪。

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

特征:没有预见—没有预见指行为人在实践行为时对自

己的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没有认识,没有预见的情况有

三种:行为人不仅对危害结果没有预见,而且对行为本

身也没有预见;行为人认识到其实施行的行为,但没有

预见到行为的实际结果;行为人认识到了自己所实施的

行为及其结果,而没有认识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和社会

的结果

应当预见:a,负有预见义务:法律义务规章制度规定的义务,如各类行政及各类管理法规的行业规章制度;

习惯、常识所要求的注意义务

b, 具有预见可能—行为人的主观能力:考察行

为人的主观预见能力是,应该从两方面的内容来进行:

行为人的认识水平—行为人人为生理、心理、知识、文

化等条件所决定的辨识事物性质所能达到的程度;行为

时的客观条件,有时就行为人的认知水平来看,他在一

般情况下具有预见特定行为会导致危害后果的能力,但

恰在行为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却无法预见。

c, 疏忽大意

2过于自信的过失

有认识的过失—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害社会的结果,即轻信能够避免而未能避免,从而发生

上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认识到了自己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抽象危险,即认识到了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而尚未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而且具体形态

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具体状态、具体危险

过于自信的过失和故意一样都预见到了行为的可能性行为人轻信自己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行为人相信危害结果不会发生总是以一定的条件为依据,而凭自己的主观臆测,这种借口是行为人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条件有: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他人的条件

3过失的学理分类:特殊过失和一般过失。通过其违反行为规范的不同面来分类新刑法对义务过失犯罪

三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

1定义: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意外事件

2特征: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

损害结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

“不能预见”:不仅指当时行为人对其行为发生损害的结果不能预见,且根据其实际能力和当时的条件,也根本无法预见。

3不可抗力:

定义:不可抗力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的结果,但不是由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虽然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损害结果,但是由于行为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无法排除或者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

特征:a行为人的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与人无关的自然灾害等不属于刑法上不可抗力事件

b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

c损害结果由不能抗拒的力量所引起的

抗拒:认识因素:行为人已经认识到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意志因素:行为人反对、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能排除或者放置危害结果的发生四认识错误

1定义: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的刑法性质、后果和有关的事实情况不正确的认识

2法律上的认识错误:

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应受什么样的刑事处罚的不正确理解

a假象的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依照法律并不构成犯罪,行为人认为构成了犯罪

处理:判定、认定行为性质的依据是法律不是行为人的错误认知,不因其错误认识而改变其原本非犯罪性质

b假象的不犯罪:即行为在法律规定上为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罪

处理:原则上不因错误认识而不追究其应负的刑事责任,以防止犯罪分子借口不知道而避免罪责。但是如果行为人真的不知道国家法律的某种条令,所以不知道具有社会危害性的…?

3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

即行为人认识自己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但是其不清楚构成了刑法规定的何种罪责,应当接受什么样的刑罚而存在的不正确的理解。(其错误认知不影响实际罪名、量刑)

4事实认知错误:即行为在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事实情况的不正确理解

如果属于犯罪构成要件,则影响刑事责任;如果不是,则不影响。

客体的错误:即行为人意图侵犯的一种客体,实际上侵犯了另一个客体

对象的认识错误:目标的指向错误;同类错误(甲误以为已);不同类的错误(兽类为人,故意杀人未遂;人误兽|有无生命的错误|真人或是假人);目标存在的事实的认识错误,存在或者不存在;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发生了错误的理解(假想防卫,过失犯罪条件;超过犯罪人预期目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工具的认识错误(不具有犯罪的工具以为是—糖当毒药,故意犯罪未遂;毒药当成

糖,过失犯罪);犯罪关系的认识错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行为和行为所会造成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实际发展有错误的认识);

行为人误以为达到预期,实际未达到。以为死了,未死---犯罪未遂

行为人所追求事实是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却以为是自己造成的---。。

第5章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的概念: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犯罪客体的分类:犯罪的一般客体—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关系整体犯罪的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或者一方面:危害国家安全罪—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和社会主义制度

危害公共安全罪:公共安全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财产罪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财产全和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

渎职罪: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

军人违反职责罪:国家军事利益

犯罪的直接客体:某一具体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复杂客体与简单客体:

物质性犯罪客体和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第6章犯罪客观方面

一概念: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客观外在事实特征

二危害行为

1行为:行为是人们身体的率动和静止

无行为则无犯罪:思想总是通过一定的动嘴或者言语表达出来的危害行为—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身体的率动和静止

*危害行为的两种基本形态

作为:是指行为人的身体活动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利用自己身体实施的行为;利用物质性工具实施的行为;利用自然力实施的行为;利用动物实施的行为;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

不作为: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经履行而不履行的危害行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植物或业务上要求的内容;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动而引起的义务。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具备三个条件:前提条件(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重要条件(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的法律义务);关键条件(行为人没有履行的特定的法律义务)

危害结果

广义: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起对社会的损害的事实,包括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

狭义: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对犯罪客体直接造成损害客体的事实特征

最狭义:有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犯罪结果

第4节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规定或要求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因果关

系。、、、词汇来表示这种因果关系的属性

过失犯罪要求具备罪狭义的危害结果

二因果关系的特征:1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表

示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2相对性:因果关系结果:是指法律已经造成

的,有刑法的具体化量的现象

因。。?

3时间序列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a逻辑,由因推果

b 原因说与条件说的区别,原因不等于条件

4因果关系的复杂性:一果多因(指某一危害结

果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从属关系)

第九章排除犯罪性的事由

排除犯罪性事由的种类:1法律规定的两种:正当防卫,紧急避险

2理论上认同的三种:执行命令的行为(履行职务),正当业务行为(竞技行为),基于和别人自愿的损害

未认同的有:自救行为,科学研究,自然避险

第1节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指客观上造成一定损害结果,形式上符合某些

犯罪的客观要件,实质上不具备社会危害性,不具备刑事违

法的行为。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

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

事责任。(不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防卫意图(防卫认识:不法侵害的存在正在进行,紧迫的防卫行为的结果;防卫目的:保护合法利益,制止伤害);防卫起因(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不法侵害必须是违法行为|不法侵害的存在其危害性);防卫对象(不法侵害人,不得对第三方人);防卫时间(正在进行中);防卫限度(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更大的损害)

三防卫过当的性质:主观罪过自己下意识的具有危害结果的行为

防卫过当具有的特征:1防卫过当和正常防卫一样具有行为的放卫性,具有有易于社会的一面

2防卫过当具有客观的危害性和主观的罪过性,它不符合客观防卫的重要条件,客观上具有伤害社会的特征,主观方面存在着罪过,因此构成了犯罪,这一特征是防卫过当有别与正当防卫的关键。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行为人防卫过当的主观心理意识

全面过失疏忽大意过失排除直接故意排除过失排除直接故意考虑正当防卫的目的犯罪目的

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因减轻或免除处罚

过当程度权益性质防卫目的罪过刑事

四无限防卫权(无过当的防卫)

对正在进行行为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危害人生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异同

相同点:前提相同(合法权益遭受危险);目的相同(为了保护合法权益);结果相同(造成了一定损害)

不同点:危险来源不同(J:多种多样;Z:仅限人的伤害)行为条件不同(J:限于不得已;Z:无此限)

限度条件不同(J:小于;Z:小于,大于)

损害对象不同(J:第三者;Z:不法者本人)

主体要求不同(J:特定责任人除外;Z:无此限)

第2节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损害另一法益保护较大法益

要受正在发生的危险,尚未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

行为,属正当行为之一。(为了使国家、公民利益、本人或

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

去。。的行为)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1紧急避险的前提条件必须有显示危险的

存在(不是假想避险)包括:来自大自然自发力量的危险;

来自动物的袭击;人的生理、病理原因所引起的危险;人的

步伐侵害所引起的危险

2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危险必须是正在发生的

3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对

第三者造成的损害

4紧急避险的方法条件:避险行为必须是在不得已条

件下实行

5紧急避险的主体条件: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

任的人不能避免本人危险而实行紧急避险

6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必须要有避险意图

7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法益比较说,我国法律设立

紧急避险的目的在于—牺牲局部的较小的利益以保护整体的

较大的利益,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免

受损害或减少损害。因此,确定紧急避险的限度时应以所保

护的法益与所损害的法益的大小比较作为判断标准。

不能相等所保护利益必须大于损害的利益

避险过当及其量刑责任:(避险性+过当性)

陈忠林《刑法总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第十五章 刑事责任概说)【

第十三章 罪数形态 1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罪数形态概述 1.区分罪数的意义 罪数,是指犯罪的个数,即行为人所犯之罪是几个的问题。 按照罪刑法定和罪刑相适应两大基本原则的要求,犯一罪就应定一个罪名,并科处一个相应的刑罚;犯数罪原则上应定数个罪名,科处数种相应的刑罚,并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实行数罪并罚。区分是一罪还是数罪,对于正确地定罪和量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 罪数概述 一罪与数罪的区分标准 继续犯 想象竞合犯 实质的一罪 法条竞合 结果加重犯 一罪的种类 惯犯 法定的一罪 结合犯 连续犯 处断的一罪 牵连犯 吸收犯 数罪的概念 数罪的种类 同种数罪和异种数罪 数罪的类型 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 罪数形态

(1)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的观点主要有: ①“犯意标准说”(以犯意的个数为区分标准)。 ②“行为标准说”(以行为的个数为区分标准)。 ③“法益标准说”(以犯罪所侵犯的法益的个数为区分标准)。 (2)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及刑法学的通说理论,区分罪数应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 (3)根据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在对罪数的区分和处理上应特别注意掌握“禁止重复评价”即“一行为不二罚”的具体执法原则。 二、一罪的种类 所谓一罪,是指行为人所犯之罪为一个独立的犯罪。一罪的种类可分为单纯的一罪和复杂的一罪两类。 复杂的一罪从现象上看与数罪极为相似,但其实并非数罪:或者是实质的一罪(本身只有一个犯罪行为),或者是法定的一罪(本身是数个犯罪行为,但法律规定为一罪),或者是处断的一罪(本身是数个犯罪行为,但在处理时只定一罪)。 1.实质的一罪 这类情况下,行为人事实上只实施了一个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由于行为本身在自然形态上难以分离开来作数个犯罪行为看待,故法律只能顺其“自然”规定为一罪,并在处理时相应地只能定一罪。 (1)继续犯 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危害行为一经实施,原则上就已经构成犯罪,且该犯罪行为及不法状态必然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的犯罪。 继续犯有两个特点: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精)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从整体上讲,本次刑法修订是历次修订动作最大的,共50条,2011年5月1日起生效。 修订内容解读 一、关于调整刑罚结构 这次刑法修改的重点是,完善死刑法律规定,适当减少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 我国的刑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死刑偏重、生刑偏轻等问题,需要适当调整。一是,刑法规定的死刑罪名较多,共68个,从司法实践看,有些罪名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可以适当减少。二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适当取消一些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不会给我国社会稳定大局和治安形势带来负面影响。三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期限较短,对一些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难以起到惩戒作用,应当严格限制减刑。据此,对刑法作以下调整: 1.适当减少死刑罪名 取消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过的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具体是: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票据诈骗罪,金融凭证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罪,盗掘古文化遗址、

古墓葬罪,盗掘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罪。以上拟取消的13个死刑罪名,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9.1%。 2.限制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犯罪分子的减刑 刑法第50条规定,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应当严格限制对某些判处死缓的罪行严重的罪犯的减刑,延长其实际服刑期。据此,对上述规定作出修改,将其中“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减刑幅度修改限定为“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对其中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修正案第4条) 3.完善假释规定,加强对被假释犯罪分子的监督管理 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修正案提高了被判处无期徒刑犯罪分子的假释门槛,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

宪法笔记

宪法专题课堂笔记 2010-9-27 专题一 第一部分 探讨上堂课遗留问题:: 民法,刑法等法律来实现宪法中所规定的基本权利属于宪法理论当中的什么问题? 沈鹏飞:宪法是根本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属于宪法部门法意义上的法律 常敏:宪法司法化问题 刘敏:宪法可塑性问题 民法,刑法等法律来细化宪法当中的权利规定,是属于宪法当中绝对保障与相对保障的问题。补充思考:什么是绝对保障,什么是相对保障? 第二部分 叙述两周以来你最关心的社会上重要事情及自己的感想 丁楠:学习安排与就业问题 熊义元:人大代表选举中,农村与城市比例悬殊 朱凯:朱苏力“案多人少”讲座 (“案多人少”的产生与案件受理费的降低,及劳动者进行劳动诉讼免收诉讼费的规定有密切关系) 第三部分 回顾宪法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并阐述自己的宪法意识,对宪法理论进行评析 -------就宪法学理论提出一个问题 -------就当前中国的现实社会状况提出一个问题 赵东:为什么不重视法律解释问题?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对法律的积极作用 沈鹏飞:宪法在司法实务当中如何应用? 吴芳芳:谁可以让我国宪法超前实现? 刘微:宪法权威如何实现? 周明军:中国有没有违宪审查?备案是不是属于违宪审查? 杜鹏飞:宪法所规定的人权究竟怎样才能得到实质实现? 王莹莹:进行宪法解释究竟可不可行? 赵敏:中国公民可以对宪法有何作为? 课堂要求:1、社会科学没有唯一的答案,法律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主动思考,主动探索 2、朱苏力的观点代表了中国现在的主流法学意识,所以我们必须去读他的书并进行思考领悟 3、法律是一种实践的智慧。要求我们学好法律知识并能很好的用于实践,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务实能力 4、多关心社会发生的事情,不要过多关注身边事,要放开眼界,全方位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 作业:1、了解李庄案始末并思考

刑法总论重点总结(张明楷教材版)

刑法学备考,重点ing. 论述题:一、论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20 分)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而,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 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是罪行法定原则的传统内容,被称为“形式的侧 面” 。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指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和判例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源于法律的本质、也是保障国民自由的要求、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实质的侧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的明确性原则,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原则。后者又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的适用的对象。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就是指刑罚法规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 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合理解释刑法、正确定罪量刑。 二、论犯罪的停止形态。 答:犯罪的停止形态主要是指犯罪的既遂及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刑法第22 条第 1 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四个特征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实施犯罪预备,构成预备犯,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刑法第23 条第 1 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构成未遂犯,刑法第23条第 2 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 条第 1 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构成中止犯,刑法第24条第 2 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其结果都未造成期待中的犯罪结果发生,但其原因不一样,犯罪未遂是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犯罪中止是犯罪人意志以内的原因。 第一编刑法基础论 一、刑法解释:指对刑法规定意义的说明。刑法解释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陈忠林《刑法总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一章 刑法规范概述——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章 刑法规范概述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刑法与刑法规范 1.刑法的概念 (1)英美、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概念 ①英美法系国家,称刑法为“犯罪法”,一般都倾向于以刑法调整的行为即犯罪成立的条件及后果来说明刑法所包含的内容,认为刑法是处罚犯罪的公法规范。 刑法的概念 刑法与刑法规范 刑法的政治属性 刑法的性质 刑法的法律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的中国刑法 中国刑法的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发展 刑法的价值根据 刑法的根据 刑法的宪法根据 刑法的实践根据 刑法渊源的含义 刑法的渊源 刑法的直接渊源 刑法渊源的类型 刑法的间接渊源 刑法解释的含义 启蒙思想家反对解释刑法的理由 刑法解释的必要性与特殊性 刑法解释的必要性 刑法解释的特殊性 刑法的解释 主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 客观主义的刑法解释论 刑法解释的效力分类 刑法解释的种类 刑法解释的方法分类 刑法规范概述

②大陆法系国家,在19世纪后开始将“刑法”称为“刑罚法”,一般倾向于以刑法特有的制裁措施来划定刑法的范围,视刑法为规定刑罚的法律规范。 (2)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刑法概念 我国刑法理论在界定刑法的内涵时,一般都比较注意将法的阶级属性与刑法特殊的内容相结合。 在法的阶级属性方面,我国刑法学界一般将刑法归入“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的范畴。 就刑法的特殊内容而言,基于对“刑法”这一概念中“刑”字的不同理解,我国刑法教科书中通常有以下三种界定“刑法”的方式: ①将“刑法”中的“刑”理解为“刑罚”,认为“犯罪与刑罚构成刑法的主要内容”,并据此将刑法界定为“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很长时期内,这一定义曾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②以“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一个独立的范畴为据,认为“刑法”中的“刑”应该包括“刑事责任”和“刑罚”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只有将刑法定义为“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才可能全面地揭示刑法应有的主要内容。 ③以“刑罚只是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为基础,将“刑法”中的“刑”解读为“刑事责任”,所以,刑法应该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严格地说,以上三种表述方式并没有实质差别,经过解释后,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刑法的主要内容。但是,“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这一传统的表述方式,似乎能较好地揭示刑法的主要内容。 (3)刑法规范特有的内容 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主流关于刑法的定义,实际上只是广义的刑事法的定义,而不是作为

(完整版)刑法分则复习资料汇总

刑法分则复习资料汇总注意: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已满161 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犯故意杀人、2、己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周岁的人不犯16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14周岁的人,3、不满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 1.罪状和法定刑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罪行式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罪行式条文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适用刑罚中的种类和幅度 2.分裂国家罪概念和特征 概念:指抗拒中央统一领导,割据一方或制造民族

矛盾,破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行为。 特征: 1犯罪客体:国家安全-国家的统一。○2犯罪客观方面:具有有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故意○3.间谍罪概念、特征 概念: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特征: 1犯罪客体: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间谍

○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1、参加间谍组织,成为间谍组织的成员,充当间谍 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2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3、3○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 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4.投放危险物质罪概念、特征 概念: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

课堂笔记:2012年刑法分则贪污贿赂罪

课堂笔记:2012年刑法分则贪污贿赂罪

第28章贪污贿赂罪 一、贪污罪 二、挪用公款罪 三、受贿罪 四、单位受贿罪 五、行贿罪 六、对单位行贿罪 七、介绍贿赂罪 八、单位行贿罪 九、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十、隐瞒境外存款罪 十一、私分国有资产罪 十二、私分罚没财物罪 贪污罪 (一)贪污罪的概念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二)贪污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 (1)复杂客体 本罪既侵犯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主要),也侵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何谓“公共财产” 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 2、客观方面 (1)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二者缺一不可。 (2)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营、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 利用因工作关系熟悉作案环境、凭工作人员身份便于进出某些单位,较易接近作案目标或者对象

等与职权无关的方便条件。 (3)侵吞、窃取、骗取 侵吞: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主管、管理、经营、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窃取: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秘密的方式将自己合法管理的公共财物占为己有。 骗取: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其他情形: 相关司法解释的解读 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再保险,太平人寿 思考:非国有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如何处理? 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以贪污罪追究刑事责任。 3、主体

刑法总论重点复习

c h a p t e r1刑法概说 广义刑法 广义刑法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刑法的空间效力 也称刑法的地域的适用范围,指刑法在什么地域内对什么人适用。 刑法的溯及力 是指刑法生效和失效的时间以及刑法对它生效以前发生的,尚未审判或者审判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从旧兼从轻原则 原则上适用旧刑法审理,新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刑法处罚较轻(有利于犯罪人)时,适用新刑法,即在这种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宗旨:限制司法权的滥用和保障人权。 内容(六项派生原则): 1.排斥习惯法。刑法的渊源只能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 2.禁止类推。 3.刑法无溯及效力。但根据“有利被告”原则,新法轻于旧法时,有溯及力。 4.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 5.明确性原则。 6.实体的适当原则。 论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 (1)概念:罪刑法定原则,指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这种行为处以何种刑罚,必须预先由法律明文规定的原则。 (2)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 ①排斥习惯法,即习惯法不能成为刑法的渊源,刑法的渊源只能是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成文法,法院不能以习惯法对行为人定罪判刑,而只能以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成文法作为定罪判刑的依据。 ②禁止类推。类推可能导致法官随意适用法律,侵害公民的自由权利,因之,禁止类推被认为是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派生原则。③刑法无溯及效力,或称事后法的禁止。即允许根据行为后施行的刑法处罚刑法施行前的行为。④禁止绝对的不确定刑。绝对的不确定刑,指法律未明文规定确定的刑罚,由于这种情况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而被禁止。⑤明确性原则。⑥实体的适当原则。指刑法规定的犯罪和刑罚都应认为适当的原则。 (3)立法体现:①我国刑法采取成文法而排斥习惯法,习惯法不是我国刑法的渊源,1997年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表述,不仅要求犯罪法定化,而且要求刑罚法定化。②我国刑法废止了类推制度。③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④我国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不确定刑,除个别情况规定的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外,绝大多数规定的都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⑤我国立法机关对明确原则相当重视。⑥我国刑法第13条明文规定了犯罪的定义,同时规定“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为我们判断犯罪的规定是否适当提供了科学的标准。chapter 3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 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张明楷刑法学笔记 绪论 一、刑法学与刑事法学 最广义的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一切学科,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刑法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内容等(即刑事法学)。 广义的刑法学是指解释现行刑法(刑法解释学)、研究刑法历史(刑法史学)、比较不同刑法(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19世纪以前的刑法学是指刑事法学。 一、刑法解释学与刑法哲学的关系 刑法解释学以解释现行刑法为主要任务,刑法哲学以研究刑法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规定的哲学基础为主要任务二者的关系是:离开哲学的解释学没有哲学基础,容易出现就事论事的解释,难以使刑法学深入发展,离开刑法解释学的刑法哲学,由于未涉及刑法的具体规定容易出现空泛的议论,难以适用于司法实践,诚所谓“没有诠释的议论是空泛的,没有分析的诠释是盲目的。” 三、学派之争与学术发展 (一)旧派与新派的产生 一)旧派分为前期旧派和后期旧派 前期旧派是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半期的旧派,这一时期的旧派刑法理论以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为基础,具体表现为否定封建刑法,封建刑法的特点有: 1、干涉性 2、恣意性 3、身份性 4、残酷性 上述四特点的成因在于国家权力的集中性、庞大性与绝对性。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贝卡利亚:国家权力是市民在最小限度内提供的自由组成,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 成刑罚权,刑罚超过了保护集存的公共利益这一需要,他本质上就是不公正的。——排除恣意性,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越多———排除干涉性,以死刑证明法律的严峻并无益处——排除严酷性。 2、费尔巴哈:限制国家刑罚权。1)、罪刑法定原则2)、科刑以行为为标准而非行为人标准费尔巴哈最大的功绩在于将罪刑法定主义、法律与伦理严格区别的思想纳入刑法理论体系之中。 3、边沁:国家权力具有无限性和不可分割性,但国家权力必须受其存在目的——保证臣民的福利的限制。为此,他主张四种其情况下不适用刑法1、不存在现实之罪时2、不会产生好效果时3、通过更温和的手段同样可行时, 4、刑罚之恶超过罪行之恶时 边沁反对肉刑,认为,死刑不是唯一能够抑制杀人欲望的刑罚,对轻微之罪不得适用死刑。 3、泷川幸辰:刑法存在的理由在于它是犯人的大宪章。 概言之,前期旧派基本上都主张自由意志、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一般预防。后期旧派:是在前期旧派反驳新派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二)新派 新派产生的原因: 1、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的、经济的变化,反映在犯罪领域,犯罪率上升,累犯特别是 常习犯、少年犯急剧增加,德国的当时的刑法对此现象未作考虑,从而在新的犯罪现

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知识点

2012年法律硕士指南变化解读---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知识点剖析 (一)刑事责任年龄 2012年四联法律硕士(非法学)辅导招生简章 https://www.doczj.com/doc/2d18161315.html,/html/2010/10/6268.htm 1.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刑事责任年龄,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2.《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规定 《刑法》第17条和第17条之1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如下具体规定: 第一,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第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处于此年龄段的未成年人仅对法律明文列举的上述几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对其他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上述8种性质的“行为”就应负刑事责任,而不管他所触犯的具体“罪名”是什么。对此,全国人大法工委曾经指出:《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17 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就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因此,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的,应当追究其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重伤或死亡的,应当追究其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拐卖妇女、儿童而强奸被拐卖妇女、奸淫被怪女幼女的,应当追究其强奸罪的刑事责任,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后而强迫其卖淫的,应当追究其强奸罪的刑事责任。 第三,不满14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第四,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是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第五,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刑法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犯罪概念是 A、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 B、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 C、划分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 D、犯罪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犯罪客体是 A、犯罪行为侵犯的物 B、犯罪行为侵犯的人 C、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D、犯罪行为所违反的法律法规 3、李四带邻居家七岁小孩去河里游泳,因没看管好小孩致其在河里溺水死亡。李四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其不作为的义务是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C、职务、职责所产生的义务 D、先行行为所产生的义务 4、对单位犯罪 A、以单罚制为原则,以双罚制为例外 B、以双罚制为原则,以单罚制为例外 C、一律实行双罚制 D、一律实行单罚制 5、王五欲毒死妻子,便在妻子的饭碗中放置剧毒药物。不料妻子在吃饭时,突然其三岁幼子抢着要母亲饭吃,王五害怕事情败露没有阻止,致其幼子与妻子一起死亡。王五对其子的死亡,主观方面属于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6、无认识的罪过形式是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7、张三持刀追杀李四,王五路过见状举棒打伤了张三。王五的行为属于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故意伤害罪 D、防卫过当 8、任何犯罪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 A、刑法因果关系 B、危害结果 C、犯罪目的 D、危害行为 9、甲男欲强奸乙女,先将乙女禁闭于室内数十日,待乙女无力反抗时对其实施奸淫。甲男的行为属于 A、结合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想象竞合犯 10、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实施故意杀人行为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不负刑事责任 B、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负刑事责任,但免予刑事处罚 C、不构成犯罪,所以不负刑事责任 D、待其满十四周岁后,应追究刑事责任,但应从宽处理 11、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12、———— A、 B、 C、 D、 13、我国刑法规定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刑法总论》复习知识点 第1——2章刑法概述 一、刑法概念:国家有权机关制定的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分类:广义刑法/狭义刑法、普通刑法/特别刑法 三、渊源: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四、特征:调整对象不特定性、最后手段性、最严厉的强制性 五、机能:规制机能(评价机能+导向机能)、保护机能、保障机能 第3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刑法基本原则概述 贯穿全部刑法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并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的准则。 二、主要内容 1、罪刑法定原则 (1)定义: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2)定义理解:“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3)罪刑法定的理论基础:传统理论基础(自然法、三权分立、心理强制)、现代理论基础(民主主义、尊重人权) (4)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 形式侧面:排斥习惯法;禁止溯及既往;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 实质侧面:明确性原则;刑罚内容适当原则;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残虐、不均衡的刑罚 2、罪刑相适应原则 (1)定义: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2)定义理解: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责相称,罚当其罪。 (3)罪刑均衡的理论演进 旧派:同态复仇,等量报复;新派:刑罚个别化;折中:罪责刑相适应 (4)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适应; 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3、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1)定义: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内容:定罪平等;量刑平等;行刑平等 第4章刑法效力论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总论笔记

刑法总论笔记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概念和性质 一.概念 1.规定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部门法 2.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刑法典 (2)广义:除狭义的刑法典外,还包括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①单行刑法指的是最高立法机关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修改,补充刑法典的刑法规范②附属刑法指的是在其他刑事法律当中涉及犯罪,刑罚和刑事责任的条款 3.刑法修正案:对刑法典的某些条款进行修正补充后,未破坏刑法典统一性,并且直接纳入刑法典二.性质 1.阶级性质:刑法属于历史范畴,其性质由国家的性质决定 2.法律性质:特点有二—— 调整的社会关系更为广泛:①其他法律部门的保护法和后盾②调整方法不同(刑罚) 严厉性更强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发展 一.创制 1.高铭暄《新中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 2.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颁布,遵循“宜粗不宜细”的指导思想 二.全面发展1997年 第三节刑法的制定根据 刑法典第一条 一.法律根据:宪法——具体要求 1.刑法必须依据宪法的精神和原则来制定,修改和补充 2.刑法的规定及其解释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失去效力 3.刑法的规定必须是宪法规定的具体化和法律化 4.刑事立法必须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限和程序进行 二.实践根据:既不能凭主观臆断,也不能照搬前人或外国现成的东西 第四节刑法的任务(机能,作用) 刑法典第二条 一.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统一: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 1.保护国家根本政治制度(首要任务) 2.保护国家经济制度 3.保护公民权利,人身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二.保障机能与保护机能的统一 1.保障机能:保障无罪的人不受追究;保障犯罪的人不受法外刑 2.保护机能:对犯罪人给予刑罚的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免受犯罪侵害 第五节刑法体系 一.则:总则,分则和附则(编) 二.章,节,条,款,项,段(前段,中段,后段;前段,后段) 三.但书:补充前段;前段的例外;对前段的限制 四.附则:刑法典第四百五十二条试行日期;界定该刑法典与之前单行刑法的关系

刑法修正案八试题(精)

《刑法修正案八》试题 本套测试题一共30道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孙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管制1年。关于管制,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管制的1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孙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 D. 如果孙某违反禁止令,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孙某进行处罚 2.下列情形中不适用死刑的有?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犯罪时已满75岁的人 C.审判时已满75岁的人,但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死亡的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3.赵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赵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 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赵某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B.赵某在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C.人民法院根据赵某的犯罪情节,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D.赵某在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减刑后实际执行不少于20年 4. 下列有关附加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人被判处罚金和没收部分财产的,应合并执行 B.犯罪人被判处罚金和剥夺政治权利的,应合并执行 C.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自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算 D.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正当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经债权人请求才应当偿还 5.甲和乙共同入户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强奸罪被抓获归案。 在羁押期间,甲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的强奸罪行,并且供述了抢劫罪行,而且提供了乙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关押在另一城市的看守所的有关情况,使乙所犯的抢劫罪受到刑事追究。对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的行为属于坦白,可以从轻处罚 B.甲的行为属于坦白,可以减轻处罚 C.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甲的行为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从重处罚是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刑罚 B.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高铭暄刑法总论重点笔记精编版

高铭暄刑法总论重点笔 记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一章刑法概说 ·概念: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 ·分类:广义与狭义、普通与特别。 ·性质:1. 阶级性质:刑法的阶级本质有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 2. 法律性质:·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广泛。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 ·刑法的强制性罪严厉。刑法直接与犯罪作斗争。 ·创制:1980年1月1日施行。 ·完善:修订的刑法典 1.实现了刑法的统一性和完备性。 2.贯彻了刑事法治原则和加强刑法保障功能。 3.立足本国国情与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修改特点:1.及时回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对当前经济和社会领域中 重要问题的刑法规则。 2.确立了刑法修正案作为刑法修改方式的基本地位。(我 国唯一刑法单行法:《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 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制定刑法的根据:法律根据:宪法 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适 当超前性) ·刑法保护:1. 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 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护 3. 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我国人民民主性质决定) ·人身权利:与人身有关的各项权利。(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犯罪是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犯罪中最严重的犯罪) ·民主权利:依法参加国家管理和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 4. 维护社会秩序。 ·体系:概念: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组成:三个部分 总则: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认定犯罪、确定责任和适用刑罚所 必须遵守的共 同规则) 组成分则: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解决具体定罪量刑问题的 标准) 附则:2个内容1.修订后刑法施行日期 2.修订后刑法与以往单行法的关系、某些单行法的废 止/失效 结构:·条文、款(另起一行)、项((一)、(二))、前后中段/第一二三 段 ·“但书”表示的三种情况——对前段的补充、例外、限制 ·刑法解释:刑法解释按其效力分为三种: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

刑诉笔记

刑事诉讼法学 宋英辉:《刑事诉讼原理》 陈瑞华:《刑事诉讼前沿问题》 左卫民:《中国刑事诉讼运行机制实证研究》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 授课计划 专题一: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专题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专题三:刑事诉讼构造 专题四: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性措施 专题五:刑事公诉程序 专题六:刑事诉讼中的错案救济与一事不再理 专题七:刑事诉讼论文的写作 专题一: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三对基本概念: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效率与公正 讨论:中国刑事诉讼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 专题二: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什么是“原则” 1、根据《辞海》的解释,原则是指人们“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 2、布莱克法律词典将法律原则解释为:“法律的基本原理或者规则,作为其他原理或者规则的基 础和源泉的综合性的原理或者规则;关于行为、程序或者法律决定的已经固定的原理。原则是被清楚的规定的,除非一个更加清楚的原则的规定,不能加以证明或者推翻。原则是某一门学科的核心部份。” 二、刑事诉讼原则的功能 1立法准则功能 2司法准则功能 (1)、直接作为裁判的依据 (2)、解释刑事诉讼法的依据 (3)、补充法律漏洞 三、刑事诉讼原则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一)法定化与宪法化(二)国际化 四、刑事诉讼原则的体系 三个层次: 全局性原则——与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具有直接联系; 基础性原则——涉及诉讼职能关系及行使; 技术性原则——与刑事诉讼的具体制度、程序具有直接联系。 (一)全局性原则包括程序法定、司法独立、国家追诉、无罪推定、任何人不受强迫自证其罪,程序参与、有效辩护、强制性措施限制适用与适度、诉讼公开、社会参与、诉讼及时、一事不再理。 (二)基础性原则包括控审分离、控辩平等对抗、不告不理、令状原则、证据裁判、自由心证。

刑法总论重点总结张明楷教材版

刑法学备考,重点ing. 论述题:一、论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20分)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三大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刑法第三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量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因而,罪行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现在一般认为,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础主要是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或者说是民主与自由. 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分为“形式的侧面"与“实质的侧面”。 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禁止事后法、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不定(期)刑,是罪行法定原则的传统内容,被称为“形式的侧面”.法律主义是指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是成文的法律;法官只能根据成文法律定罪量刑.其具体要求是: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只能是立法机关指定的法律,故行政规章不能制定刑法;规定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必须由本国通用的文字表述;习惯法和判例法不得作为刑法的渊源。禁止事后法也即禁止溯及既往,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源于法律的本质、也是保障国民自由的要求、既是司法原则也是立法原则.类推解释是指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基本相似时,将后者的法律效果适用于前者。 实质的侧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法规的明确性原则,二是刑罚法规的内容的适正的原则。后者又包含两个方面的要求: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明确性表示这样一种基本要求:规定犯罪的法律条文必须清楚明确,使人能确切了解违法行为的内容,准确地确定犯罪行为与非犯罪行为的范围,以保障该规范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会成为该规范的适用的对象。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就是指刑罚法规只能将具有处罚根据或者说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从而限制立法权。 实现罪刑法定原则,要求适当改变观念、司法体制的合理性、合理解释刑法、正确定罪量刑. 二、论犯罪的停止形态. 答:犯罪的停止形态主要是指犯罪的既遂及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的四个特征为: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未能着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实施犯罪预备,构成预备犯,我国刑法对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的特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遂构成未遂犯,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中止的时间性、自动性、客观性和有效性是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犯罪中止构成中止犯,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的特殊形态,其结果都未造成期待中的犯罪

司法考试重点法条刑法修正案八之污染环境罪

司法考试重点法条刑法修正案八之污染环境罪

司法考试重点法条:《刑法修正案八》之污染环境罪 《刑法(修正案八)》,对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做了较大 修改。 修改前的《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理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它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修改后的条文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理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它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次修改,经过扩展适用范围、降低入罪门槛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刑法》的威慑力。这

对中国刑事法律责任的完善、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修改有哪些变化? 此次对《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修改,只涉及构成要件中犯罪的客观方面,即对犯罪行为要件的调整。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 1.将构成要件中的犯罪结果由“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修改为“严重污染环境”。 这一修改是最重大、最核心的变化。修改前《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犯罪,属于结果犯,必须具备特定的结果才能构成犯罪。原《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只有在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并由此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情况下,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构成犯罪行为的范围界定过窄,局限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一些虽然没有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但危害严重的行为得不到《刑法》的惩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