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思想推动下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历史跨越

道家思想推动下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历史跨越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源远流长。“独尊儒术”使二者未能互促互动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思想有机会

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动力,使中国古典园林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提升。自此,山水林园的情结、园苑构图的准则、园居环境的取向、宗教园林的氛围,都成为中国园林的艺术真谛与价值原理所在。总结道家思想与园林艺术在自然观、美学观、营造法、辩证法等方面哲理、学理上的同构特性,对传承古典园林精髓、振兴中国园林事业不无借鉴意义。关键词:风景园林;道家思想;魏晋南北朝;历史跨越文章编号:1000-6664(2009)04-0086-04中图分类号:TU 986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8-06-24;修回日期:2009-03-10

Abstract:Taoism has been exerting great impact on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but the superiority of Confucianism fails to strike an interactive balance of mutu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Taoism became a widespread social cultural power in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which realized an unprecedented enhancement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From then on,the complex on garden,the canon for sketch of garden,the preference on garden environment and the atmosphere of garden for religion have become the true essences and principles of Chinese garden.Taoism shares its philosophical similarities with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ing in perceptions of nature,aesthetics,construction and dialectics,which would definitely be helpful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classical garden and thus revive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Key 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Taoism;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profound development

道家思想推动下魏晋南北朝园林的历史跨越

The Profound Development of Garde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aoism in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杨宏烈

YANG Hong-lie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道家思想推动下,中国园林艺术实现了一个质的跨越,园林学界对这一历史阶段十分感兴趣。汉末,以庄园式社会经济为基础,形成了一个个独立或半独立王国式的地方自治体系。中央集权崩溃,儒学思想瓦解,一统政治已无力对学术文化横加干预,被压抑数百年的先秦诸子学说,尤其是老庄哲学开始广为人们所认识,并日益得到重视。佛学的输入和玄学①的中兴,尤其道家思想审美情趣的萌发与感染,使人们亲近自然、观赏自然,悟“道”于自然,追求人格理想的价值观得以滋生成长。在此基础上的文学、绘画、园林艺术也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因注入了较多人本主义的东西,从而定格了2000年来中国园林自然山水式的美学特征。如是,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的精神本质,探求道家思想的作用原理,对发展今天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风景园林,意义匪浅。

1中国园林道家思想意识源远流长

道家思想作为一种哲学学派,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庄

子,但当时并没有“道家”这一称谓。许地山《道教史》称之为“混合汉族各种原始的思想所成的宗教”,但当时也没有“道教”这一宗教性的活动组织形式。道教始于东汉末。汉初“黄老学派”是体现道家思想的政治思想派别,“老庄学派”是学术思想流派。“道家”是后来对宗教人士的称呼,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与“道家思想”存在着一贯性。道家思想的理论是以本真义、中性义为主的原理性(非伦理性)哲学。其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汉代“文景之治”,是道家思想政治上的辉煌时期,可惜很快被“独尊儒术”所取代[1]。老、庄在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的思想所展示的是一种艺术化的人生境界,间接地对艺术产生恒久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乃道家思想的复兴期,这一时期形成的魏晋玄学长期影响着中国园林的发展。

最能体现道家思想的当推老子及其《老子》(唐玄宗时尊称《道德经》)、庄子及其《庄子》(唐玄宗时尊称《南华经》)。老子的自然观、宇宙观以“道论”为最高范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也是万物存在的根

①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道家思想便走向衰落。大致到了东汉时期,道家开始分化,一部分向神仙方术和神秘化方向发展,形成与佛教抗衡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一部分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的形式——魏晋玄学。

Special Topic on Study of Gardens of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专题魏晋南北朝园林研究

据。“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为”中造就了一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才是正理。道家思想正是中国园林的本质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正是中国园林历代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艺术规则。

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再造,自觉本能地表达对某种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与人们早期的精神信仰有直接关系。五帝时期,中国西部广为流传昆仑“瑶池”和“悬圃”的神话,中国东部流传“蓬莱仙境”“海上神山”的传说,都反映了人们对神仙境界——一种向往美好山水环境的道家思想[2]。

最早见世的中国园林大概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供天子和诸侯狩猎游乐,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灵囿。《楚辞》《诗经》中有许多对宫室建筑的刻画,同时也有对山川、动植物、天候环境现象的描写,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浪漫情调。在“巫文化”的外部形式下,蕴藏着“人与天”的互动互利。随着周天子“礼法”的松弛,园林审美中山水人格化始露端倪。“庄子梦蝴蝶,蝴蝶梦庄子”的漆园是庄子私园,认定了“物我同一”的游赏心理境界是最为高尚的。

商周至秦汉的高台建筑,当然也是一种景观,其设计基础则出自“仙人好楼居”的观念。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投入巨额的人力物力入海寻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求仙药;汉武帝也多次东临大海、遣船入海,大规模寻觅“仙境”。这些活动正是当时社会流行“神山仙境”山水美学思想使然。蓬莱仙境虽不见下落,但“神山”已成为人心向往之所,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寄托审美精神功能的造园形式手法。汉建章宫内“一池三山”就是这种思想形制的典例,且沿至明清。

道家思想虽从未中断,但在两汉时期一度衰落。自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官方主导思想。然儒学也汲取了道家有关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等思想观念。儒家将人与自然相比,尽管强调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并未把自然看作异己的力量。尽管统治者在“礼制”、伦理等级上影响园林,也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倡导“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总会给园林一些“道味”。

2中国园林道家思想理念的历史跨越

政治上的动荡不安,却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活跃。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之道家思想理念实现了艺术发展史上一次大的复兴与跨越,不仅在造园的要素、手法、分布上,还在思想理论、审美观念、物我价值上,定格了中国园林的特质。

2.1隐逸生活带来山水园林的情结

两晋南北朝是知识界普遍滋长隐逸思想的时代。别墅、庄园既是隐士们的物质财富,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园林已从皇家、权贵独享、专享,进入士人之家。六朝人士蓄意返回山林,营建园林作为心灵的一种沉醉对象。东晋大名士孙绰曾写《遂初赋》,序文涉及他们普遍追求园居的主导思想:“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怅然悟之,乃经始东山,建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幕、击钟鼓者同年而语其乐哉。”

自然的生活外在的表现就是隐逸。这时的隐逸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追求的隐逸。道家思想所倡精神解放的希求,无疑转变了人们的生活趣向,深刻地影响着造园活动。陶渊明受老庄思想浸染,欣然回归规模较小、但不乏天然清纯之意的田园生活。他在《归园田居》一诗中描写自己庄园的景象,很俭朴,园居生活却怡然自得: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闲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远收庐山之景。“抚孤松而盘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好一派恬适宁静、天人协和的逸居情调[3]。

又有东晋士族大官僚谢玄及其孙谢灵运在会稽始宁县占领山泽经营别墅,谢灵运特写一篇《山居赋》详细记录了这一开拓过程及经营情况,其中也不乏对山水风景之美的描述:“南山则夹渠二田,周岭三苑。九泉别涧,五谷异巘。群峰参差出其间,连岫复陆成其坂。众流溉灌以环近,诸堤拥仰以接远。远堤兼陌,近流开湍。凌阜泛波,水往步还。[3]”

由此可见,所谓别墅园林,并不刻意讲究阔绰豪华而当时具有普适性。士人抱定超然尘外的隐逸心态,更看重于“带长阜,倚茂林”的天然清纯之美。恰别墅一般地处山林川泽,山水自然景观较之平原造园丰富多彩,因而将延纳天然之美推崇到较高的地位。

2.2皇家宫苑审美构图中心发生转移

一方面是战争的破坏致使宫室苑囿过早衰亡,另一方面上层贵族则为表示承天受命保全地位而大肆营建私园,致此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活动反而显示出从未有过的兴旺。在崇尚清谈、高逸遁世、体悟自然的玄学思想影响下,大多园林扬弃了秦汉时代以宫室建筑为中心的构园手法,转向以山水为主体。虽然仍在很大程度上追模由秦汉之际开创的仙岛神界的境况,但在造园中更趋自然化。苑内祭祀活动渐趋消退而游娱性质不断

增长。往日百兽充斥其间的宫苑,“校猎”的内容开始淡化消失,加速远离游牧习气的影响。以谢灵运、王羲之等人所建造的山庄、别业为代表,士族因山林隐逸的兴趣而带来的山水审美观影响着苑囿的雅化[5]。像魏明帝芳林园“凿太行之英石,采谷城之文石”,对石质、石色的欣赏水平已超越前代。北魏华林园中诸海皆有自然水景和人工水景的复合做法,然与秦汉大江大湖、象征天汉的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这种精细的造景作风缘于人们对自然美拓荒性的领悟,以及士大夫的审美游赏方式被引进宫苑。如《宋书·礼志》载“魏明帝时于天渊池南设流杯沟,燕群臣”。“曲水流觞”大概就始于当时。道家思想普及传播,使皇家园苑也受到转型的影响,由“高、大、远”的作风转向“低、小、近”的格调。

2.3贵戚府邸宅园与山居园林的融合

当时造园之盛,《洛阳伽蓝记》有载:显宦贵族“擅山海之富,居山林之饶,争修院宅,互相夸竞崇门丰室,洞户连房。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室芳树,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这一时期私家园林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前朝普遍的权贵豪族府邸宅园与当时盛行的士族文人栖逸山居行为不断融合的过程。晋初石崇的金谷园等还曾受到两汉私园风格的影响,但到了北周·庚信的《小园赋》却已是“数亩敝庐,寂寞人外”“榆柳三两行,梨桃百余树”的中小规模;“蝉有翳兮不惊,雀无罗兮何惧”“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名为野人之家,是谓愚公之谷”的清虚氛围质朴情调。发生与早期园林的这些区别,实乃魏晋“山居隐逸”的道家思想使然。隐逸环境:“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的基本格调,几乎成了园林设计的标本。其内在规律是多方面的。在苏州等城市,宅旁屋后的小型文人园林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成形,并得到世人的欣赏。明清时代居艺术高峰的市井私家园林则由此肇始。从奢华转向朴实,此期亦是一个历史的“拐点”。

2.4寺庙园林艺术吸收了道家思想

东汉佛教流传,由于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人工山水已成为寺庙园林的骨干,大势借用寺外环境造景的自然风景区普遍增多。如名僧慧远在庐山创建东林寺,“洞山尽美。却负香炉之峰,滂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宅。复于寺内别置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合,凡在赡履,皆神清而气肃”(唐·释道宣《高僧传·慧远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寺庙从一开始便与园林有着紧密联系。一种情况是因为帝王崇佛,则将佛寺引入苑囿。南朝梁武帝就是一个崇佛的典型,他给了佛寺许多好处。因佛教流行将寺院建到苑囿之中也就成

为理所当然的事了。《魏书·释老传》载:“高祖践位,……建鹿野佛图于苑中之西山”就是一例。由于苑囿原来就有祭神的功能,而秦汉之际又将神仙思想化作“一池三岛”的苑囿格局,方使迎候神灵的地方变为苑囿景观的主要欣赏对象。

另一种情况是“舍宅为寺”,连同原有的宅园一起变为寺院或寺院的一个组成部分,适当改造,一定达到“游心玄虚,托情道味”的境界。第三种情况是名士与高僧的相互交往和影响。如《世说新语·栖逸》所记:康僧渊营构的精舍不仅是其研求佛法之处,而且也是与庾亮等名士聚谈玄理、游山赏景的地方。因佛教教义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的需要,借用环境条件使莲池、放生池、舍身崖等也成为园林景点。佛道的相通互补多在园林之中得到体现。

3道家思想是中国园林艺术真谛

魏晋南北朝360多年间,因思想解放,道家哲学摆脱了儒家伦理的羁绊,直接切入天道运行与人性本真的原理。对《易》学的探讨,形成了玄学。对外界的怀疑和否定,引起了内在人格的觉醒。“三玄”(《老子》《庄子》《易经》)成为当时的热门学问。通过对“名教”①与“自然”等问题的争论,唤醒了人们对个性的追求,激发了倾心自然山水的热情,进而产生了纯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山水审美意识。这种对山水的执著追求终于成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山水审美精神。如果说道家思想是从哲学上提出论点,那么中国园林则在实践中得到了道家思想艺术的真谛。

3.1道家“道生万物”与园林“融于自然”具共同世界观

道家思想认为“道”是宇宙本原而生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道家最根本的哲理思想,是人与自然的亲和一致,人与自然规律的和谐。人通过静态地观照自然,就可以通“万物之理”,达宇宙间最高的本原——道。这是一种至高至美的境界。同样,中国园林也并非对自然形式美的简单复写,而是对潜在其中的“道”与“理”进行深层次的探求。无论是园林的景观艺术效果、还是主观游赏意趣,“自然而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总是人们追求的高尚格调。这些思想和做法,凝聚为中国园林“融合于自然”的艺术心境。

3.2道家“道法自然”与园林“宛自天开”具共同美学观

道家思想与中国园林的美学观是一致的。王羲之的“寄畅山水”和谢安的“寄傲林丘”,都是把自身的精神追求和山水意趣融合在一起,把山水视为至善至美的人的本质对象。园林推崇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观念,崇尚隐逸生活,追求陶渊明“桃花源”式的生活情趣。欣赏园林、可以认识自然山水,可能动地转化为其他艺术形式——诗、画、音乐。这是山水园林的一

①名教,《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以儒家所定的名分和儒家所执的教训为准则的道德观念,曾在思想上起过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种艺术升华现象。以山水为园林的基本构架,自然山水适当地加以概括、提炼,但始终保持着“有若自然”的基调,乃将山水欣赏提高到一个审美的高度。可见,我国古典园林初步确立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艺术原则,并非简单的一种技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与“师法自然”的造园思想,与魏晋时期道家隐逸思潮一样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4]。

3.3道家“道常无为”与园林“构园无格”具有同一性

“无为”是道家的人生态度。老子说:“道常无为”(《老子》第三十七章),要求人们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无为”观念折射到政治上,便是“无为而治”,正如汉初“文景之治”的历史佳话。“无为”观念折射到造园中,造园手法中便有了“宜亭斯亭,宜榭斯榭”“高方欲就厅台,低凹可开池沼”等灵活手法。“无为”观念折射到观赏心态上,便导致“退隐”山林、淡泊中和人生观的流露。中国造园历代都大有文人参与,渗透着道家情怀。从私家园林的题名“拙政园”“网师园”,甚至皇家园林的“濠濮间”等,都有隐逸思想的暗示。造景要素“舫或舟”的多次出现,亦无不在营造园林的隐逸氛围。

3.4道家“贵柔、尚静”与园林“曲致、深沉”具有同构性

老庄哲学的另一重要思想是贵柔、尚静。老子多次强调“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另一位道家重要人物王弼说:“动起于静”,静是动之本。反观我国园林,无论是平面布局、空间造型还是叠山理水,均以曲致为上。曲则柔、则变、则丰富。与道家之虚静观相对应的是中国园林的水景营造。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多以静态的水面作为园林布局中心,以形成质朴淡雅、含蓄深沉的园林氛围。园林常用“静”的元素、“静”的手法,达到“动态”的美感。即使人工味极重的建筑也能获得“如翬斯飞”(《诗经·小雅·斯干》)的效果。与西方规则式园林以“动”水为美、热闹活泼的风格相对应,中国园林的“园必隔、水必曲”“房廊蜿蜒”“曲径通幽”等构图手法无不印证着道家“贵柔、尚静”的辩证思想之美。其中,尤以私家园林为最。

4中国园林道家思想的当代复归

“城与苑”常相共生,“宅与园”常相同建。如果说古代宫城、宅第设计突出地表达了儒家伦理思想的话,那么苑、园则相对更多地表达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齐·谢朓《入朝曲》描述:“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山。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生态之物构筑城市园林、保护湿地,这是合乎道家思想的行动。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应该回归到这一基本点,并发扬开去。

道家思想与山水园林的正向互动是一种良性运动。人们“卜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洛阳伽蓝记·城东·正始寺》,引姜质《庭山赋》)。山水“泓峥萧瑟,实不可言”[6]。多年来经过文人的诗文吟咏,培育出了中国人一种特别的美学情结,极其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艺术思想。此后的田园诗、山居诗的大发展,田园图、山居图的大批涌现与传播,又反过来推动了园林对诗情画意可居、可游、可行、可览的追求。

道家思想是一种“和谐”的思想、“和谐”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对今天的“浮躁”“势利”社会是一方清凉剂。从我国古代园林及其走向艺术覆没的悲剧中,从当代大势破坏城市山水、绿地和森林的错误建设行为的教训中,令人情不自禁地发问:怎样寻回国人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居住观、自然观和美学观?怎样推动我国古典园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育英.中国佛道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6.

[2]周武忠.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3.

[3]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7;114.

[4]刘海燕,吕文明.论中国园林的和合精神[J].华中建筑,2006(7):142-143.

[5]曹林娣.中国园林艺术论[M].大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39-42.

[6](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122.

作者简介:

杨宏烈/1946年生/男/湖北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

研究所所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城市

环境艺术(广州510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