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市直二初中以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活动为载体,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工作如下:

一、明确目标夯实责任为了使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努力打造和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我校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了明确分工:形成了一套以德育处为龙头,团委予以协助,班主任为纽带,任课教师密切配合的齐抓共管的格局。为了夯实责任,学校建立了对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考核和奖罚制度。

二、形式多样齐抓共管。为了使我校能够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校风,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声誉,学校通过多渠道、多方位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三、抓好常规、健康成长。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让学生放松心情、尽情娱乐、玩耍,确保课堂上学生精力充沛,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在班会课上及其他课余时间抽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倾诉,善于交往。

四、讲究卫生、保护环境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举止文明,穿戴整洁,朴素大方;每天值日生都能及时认真搞好卫生清洁,能自觉维护班级、校园环境卫生,不吃零食,不乱扔、乱刻、

乱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并且自觉遵守学校内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校园环境清新幽静,环境育人的功效已经显现。

五、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所提高,班风、学风、考风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一是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新课内容,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同学间相互探讨解决一些不理解的预习内容,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二是绝大部分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讨。不乱说乱动,积极回答,抓重点,认真思考。班上已建立了相应激励机制,对于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等优良品质的形成;三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端正的书写姿势,字迹工整、规范,错别字大大减少。学生能养成课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现象明显减少,发现错误能够及时地纠正。四是学生自觉记写班级日记的习惯已经养成,班委定期对班级日记进行检查,适时点评、讨论。对一些内容精美、措辞生动、观点鲜明的日记当众宣读并组织集体学习。

六、加强学生德育系列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各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在上课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防教育,特别是政治、历史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明理践行,逐步规范学生生活、学习、卫生、与人交往、遵纪守法、爱心永远、承担社会责任、远离违法犯罪等行为。

2、坚持升国旗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根据国旗下讲话的主要题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艰苦朴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法制、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公民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

升国旗时的几点要求:(1).集合速度。要求从音乐响起到音乐结束的时间里,各班必须在指定位置站好,做好升旗准备。(2).从开始集合到退场结束,必须保证绝对的肃静。(3).学生会的学生负责检查人数,同时要站在班级后面认真做操。(4)、每次升旗或集会,我们师生都共同宣誓:“珍爱生命,做有责任感的二初中人;全力以赴,做永不言败的二初人;拒绝平庸,做追求卓越的二初中人。

3、抓好法纪教育。

班主任、教师要教育学生自学遵守有关法规,不进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室等不适合青少年学生进入的场所;加强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教育;提高学生的自防、自护、自救能力,确保未成年人在校内外健康成长,用好班主任工作手册,加强学校防火、防盗、防意外事故的安全工作,禁止下河塘洗澡,注意交通、楼道、运动、女生等安全知识培训,每周一个主题常抓不懈;

加强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加强放学后学生的管理工作;严禁翻越围墙,严肃纪律,发挥值班老师、保卫的职能,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稳定,把一切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校园巡逻,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管理制度,保证校园安全,做到警钟长鸣,堵疏结合,排除一切不安全的隐患。加强学生各种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法纪教育,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努力做到学生在在违法犯罪为零,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4、抓好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班风、学风,影响校风,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会主题要突出,使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5、以“日行一善,做七好少年”为抓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

道德品质。通过实施“日行一善”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校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也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而积善成德,形成健全的人格。

6、以“校园十大孝星”评比活动为契机,加强孝道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评选步骤为:一是以班为单位评选班级“十佳孝星”。各个班级利用晨会或者班会时间,每个同学在班级讲述自己孝敬长辈的做法和事迹,通过个人讲述结合平日的表现,各班评出班级“十大孝星”。二是家长推荐。凡被评上班级“十大孝星”的学生,学校统一给家长发“推荐信”。通过家长的意见反馈,确定班级十大孝星。三是每班选送一名候选人,参加全校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四是学校将校级“孝星”候选人的事迹在全校进行公示,并设立投票箱进行民主投票,从而评出学校的十大孝星。这项活动由学年初的宣传发动到孝星产生,跨度近十个月,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得到了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目前我校“十佳孝星”评选活动已举办九届。今年我校八九班的冯祎鸣同学被关工委评为“登封市十佳孝星”,给同学们树立了极好的榜样。

7、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学校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文朗诵活动;开展“”爱我中华,展示风采“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感恩的涵义,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从而刻苦学习,拼搏进取,在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在感恩的情感中体验爱的真谛。用景海霞老师的话说:“一次次活动,老师和学生都有了经验,一年比一年活动上档次。通过活动,同事关系更亲了,师生感情更近了,校园更有活力了,学生和老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8、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远大抱负。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从懵懂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力求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和价值贯穿到整个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有“向善、向上”的积极思维。学生们通过辩论、演讲等活动,意识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使个人爱国的具体体现。这些如果离开了实践,离开了生活,再好的价值观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不是振臂高呼的口号宣传,而是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友善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常态,让诚信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习惯,让敬业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一个合格公民对祖国浓浓的爱!

9、做好身心健康教育。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健全保障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心理素质提高。

10、举行“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倡议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仅自己严格要求,同时也规劝家人、朋友也按照要求去做,学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

七、存在的问题:

1、少数学生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环保意识淡薄。

2、部分学生自理能力差、自制力不强。

3、个别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有待于提高。

4、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肤浅,不能很好的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八、今后工作措施:

1、从细微、不显眼的小事抓起,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为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基础。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寄予的期望,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和健康快乐的成长。

3、努力做到以关爱、宽容、平静和善的心态使每个学生,让他们快快乐乐上好每节课。

4、多注意观察了解,善于捕捉学生瞬间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尽量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在活动中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伙伴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了活动中锻炼人、活动中培养人,活动中塑造人的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