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角色解读

教师角色解读

教师角色解读
教师角色解读

教师四个角色的解读

摘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同时引起了教育方面的转变,这包括教育资源逐渐丰富,教学方式等的现代化,这些改边带来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角色的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方式改变。因此从教师角色转变的这一话题,还有充分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角色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一、教师角色定义

在瑞典教育学家胡森主编的简明教育百科全书中,对教师角色所代表的涵义作了三种解释:(1)教师角色就是教师行为;(2)教师角色就是教师的社会地位;(3)教师角色就是对教师的期望。[1]在我们狭义的理解范围内,教师角色指教师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中,教师角色被定义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课堂讨论的教师角色指实际角色行为。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角色的定义主要从教师实际的行为来讲的。

在上节课上,同学提出将教师角色划分为: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关于角色的划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的,这四种划分有其合理性,接下来我将从这四个方面阐述。

二、社会转变带来的教师角色转型

(一)传统教师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传统的教学中心“教

师、书本、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只是单纯的传递与接受,教师教授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解答疑惑。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把角色演绎的很好,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有

着严重的不足,在社会条件不发达的过去甚至现在偏远的地方,教师仍然是以这种

模式授课,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作为社会个人,不可能了解

世界的各种知识,也会存在知识的盲点,这也会影响教学。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

我们必须以开放和发展的眼光对待教育,教师也应提升自己的观念,积极的转变自

己的角色,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时代的教师角色

随着经济和科技领域的发展,我们步入信息化时代。在一般的城市教学领域,已经或者即将实现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所以教师的角色将会有单纯的传递着向多元化

方向发展。

1.教师角色----观察者

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角色主要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师如果想要成为一名有思想,有责任的教育者,必须尽量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中国小班教学是

很少的,从最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中国式课堂是“一对多”的,及时关注每一

位学生是对教师的挑战,但有深度的教育者会细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进而加以“个性化”指导,从而实现学生个人的发展,教师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

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应该为了学生的“学”。

教师观察学生,是获取学生学习情况的渠道,也是学生与教师对话的基础,只有在教师细心观察下,才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引导,学生

及时的纠正。于巧曾说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必须立足于教育教学

工作实际,学会科学、全面地观察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对学生行为进行记录、观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自己的行为,优化教学效果。[2]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是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先观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给教师一个方向。

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不仅仅是只是短暂的注意,教师观察学生需要正确的方法和策略,以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学习规律,做出正确的“指挥”。

教师关注学生,并持续关注,记录,总结。在班级中,不同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给予的关注也需有所差异。这里,我将学生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平时表现优异的,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放权”,这样当学生完成教师教学活动后,可以自行支配时间,和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完成教学,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在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第二类是学习表现较差的学生,这类学生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他们进行分析,并且持续关注他们的行为表现.只有了解他们的从学习规律,才能在关键时刻加以提醒,实现较好的教学活动的完成。这类学生会出现不同状态的学习情况,就需要因材施教,一种方法对一个学生有用,但不一定对其他学生有用,,教师需要在长期坚持的观察中,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规律。

教师是观察者,做好观察者不仅仅是要用眼睛,还要去用“心”。以学生上课表现为依托,抓住教学的生成点。教学中教案是预设的,但是教学不是预设的课程方案的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波澜,以调节自己的教学环节,同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正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强化,对于错误的表现要给予及时指导和纠正。

在学前领域,蒙台梭利认为,观察应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她指出,“生命本身在运动,为了研究它,探索它的秘密,指导它的活动,就必须观察它,不带先入之见地去了解它”。[3]因为与中小学授课方式与内容不同,作为学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情绪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关注度涉及到幼儿的安全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这里我将分为两方面讲述:一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教师需要及时繁荣关注每一位幼儿,幼儿不会像较大的学生一样,有较强的自制力,并且幼儿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发问和探索,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对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才能有利于幼儿发展,反之,如果教师不予以幼儿及时关注,不仅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室没有效率的,甚至还会存在安全问题,因为教师的疏忽。教师不能简单粗暴的干涉幼儿行为,学会观察幼儿,更好的诠释教师是观察者的角色。二是在教学活动之外的观察。幼儿在自由活动中更是能体现幼儿的本真,教师对于幼儿观察,可以发现幼儿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等。在自由活动时的观察同样也是教师做出正确引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在户外活动时候,一定要有教师的陪同,以关注幼儿的安全性问题,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积极同幼儿交流,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2.教师角色—指导者

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因为无论社会变化与否,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会改变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主导地方,教师是明显的指导者。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虽然不能重复以前的方式,但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告诉学生,引导学生去准备教学材料,学会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课程的主题,设计一些必要的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课外去查阅资料。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并且又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便是“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不单纯传递知识,还有教会学

生学习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这样学生会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即使在教师不在情况下,也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断,理解,自我学习和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教师发挥其指导者作用,不意味着替学生包办一切,传授他们一切知识,更不意味着教师放任自流。过分强调学生自主性,忽视教师作用也是不可取的。作为引导者,要在把握一定“度”,不仅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也要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作为幼儿教师,引导者的角色是一直存在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能正确的引导,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没有方法,幼儿的主动性减少,整节课都在教师的“自我引领”下顺利进行,师幼之间的双向互动逐渐向“单向”发展。“单向”互动的发展简化了幼儿的探寻过程,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形式,教学活动的过程完全演变成了教师积极灌输、幼儿被动接受的过程,这不仅弱化了幼儿的积极探索能力,而且简化了幼儿对问题思考的步骤,使幼儿思维“短路”。这样的教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只是传统教学的另一种变相的表现形式而已。

3.教师角色—支持者

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切实的完成教师留下的任务。无论学生的任务的情况如何,只要学生付出过努力,就应得到支持。鼓励与支持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学习中,支持者的外在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赞扬,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在真正的教学活动中,从日常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进行夸赞,到学生的作业学生,教师温馨和支持的评语,家长会上对家长积极的反映等等。

曾经听过一个案例,有一个小男孩,从小活泼好动,从幼儿园到初中,所有的老师对他的评价都不是很好,他好动,基本上不能安静坐下来学习,所以他的成绩一直都不太好,每次家长会上老师都会告诉他的妈妈,他的表现是如何的差,但是妈妈却是一直鼓励他,因为家庭教育是好的,有了妈妈的支持,他不断的进步着,最后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支持者”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案例中,这个角色是妈妈充当的,教师的做法是不当的。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不能在他们还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贴上标签,社会上有教师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有过“绿领巾”的报道等,这无疑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我个人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想考得好成绩,都想满足家长和教师的期望,没有愿意做“令人讨厌”的孩子,但究竟是什么让学生表现的不像我们期待的那么好呢?

首先,我想是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影响是无可取代的。父母要作为孩子的支持者,才能帮助孩子达到父母的预期,从学前幼儿角度来看,幼儿是好奇的,有强烈求知欲的,他们会把玩具弄坏,会提出很多问题,此时家长如果能够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采用包容、鼓励、合理引导和支持的方式,就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这远比简单粗暴的对待幼儿要有用的多。

其次,是教师的教育方法问题。教师要需要成为“支持者”,在学前领域,幼儿的心里特殊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对幼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并且这种关注和支持需要及时和有效。记得曾在三保实习的时候,一个小男孩,因为想要给老师看他做出来的雪花片的作品,希望得到支持和表扬,但是老师却一直忙于照顾其他幼儿,以至于这个小男孩,先是很无奈的等待着老师,最后发现老师不来,哭着跑出去……教师的做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及时给予幼儿关注,会使他们的心里得到满足,只要教师拨出一点时间去关注,幼儿的心灵就不会受到忽视。

总之,教师支持者的角色,可以给学生信心,在学生心里和身体发展都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外界环境和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首要的,而作为每天与学生接触的教

师,就需要认识到自己,支持学生的合理行为,学会理解学生,采用正向积极的支

持态度对待学生。

4.教师角色—帮助者

教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是帮助者。

无论学生是哪一个年龄段的,或多或少都会在学习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括教师在内,一个发展型教师,在对其自身规划和学习中都会遇到阻碍,更何况是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包容、理解和换位思考的态度去看待学生,在基于对学生充分的观察,引导和支持下,学生如果遇到问题,教师应积极地帮助他们解决。

首先,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学习困难的所在,才能为帮助学生提供目标。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例如,如果在上数学课,有些题目对于学生来讲太难,那么学生就会流露出很茫然的表情,这时候,教师如果注意到这一变化,就应该停下来,询问,是哪一环节学生没有听懂,或者再把有难度的地方进行再讲解,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如果教师没有注意到,仍然以自己的想法去讲授,后果可以预想,

教师讲过,但是学生做题还是会出错,浪费了时间。在课堂外,如果有家庭作业,教师就需要从作业中去发现,大家出错误的地方,进而进行帮助,这种帮助的方式可以是在课堂上提出来,一起讲,也可以是私下找学生讲清楚,面对生学出现的问题需要个个击破。好的帮助者一定会是一个细心的观察者。

其次,引导学生,也是一种帮助的表现。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或需要帮助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最浅显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逐步走向问题的核心,这样可以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相反,如果教师的引导工作没有做好,一下子就进入问题的核心,学生恐怕很难接受,正确的引导需要建构,一层一层的解决问题。

最后,是支持,支持是学生改变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会因为做不出某些题目就会丧气,这就会严重的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做不出来,教师可以边鼓励边引导,让学生有信心,有了自信才能够把题目做出,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得不到帮助,支持与肯定,他很有可能就会放弃,这样对他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教师作为帮助者要积极的支持学生。

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的心灵更脆弱,更需要帮助,所以我们这些将来从事幼教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刚要落实在行动当中。

三、教师角色的分类

像上文所说的,教师的分类,是因为我们划分的角度不同,除了以上四种角色,还有其他的划分。

在所查阅的资料中还有把教师划分为:班级的管理者、纪律的维护者、幼儿的保护者、心灵的安慰者等等。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282

[2]于巧.教育,从观察开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观察学生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第十一期.2012.12

【3】任代文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211,108,122,695,120,114页。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芹池中心小学吕一平通过多次集中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我想起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从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在学习、理论水平、政策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认真剖析,概括起来,存在下列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近年来,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其次,工作皮沓,主动意识不强。有时对待一些中心工作抱着保持原有的态度,不愿深入,存在求稳怕乱思想,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遇事不愿多想,心想反正上有领导,领导咋说我咋办,肯定错不了。许多工作到推不掉时才仓促动手做。 第三,工作协调性差。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一人受累一人顶,到头来吃得苦多,犯的错多,弄得自己受屈,他人埋怨。 以上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多多批评指正。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 2、树立几个意识:

(1)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 (2)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牢固树立“宁守清贫,不损师德”的意识,发扬教师高风亮节、“红烛”精神,廉洁从教,维护自身“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探索创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识。 (5)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6)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3、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明确自身的“责、权、义”,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其次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三是振奋精神,以百倍的干劲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解读教师角色.doc

解读教师角色 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入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所接受的是应试为中心的教育。老师把要讲的内容在课堂上讲完,老师就是绝对的权威,而做为学生的他们只要负责认真听讲就行。我们要如何看待当今的教师这个角色呢? 教师角色新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

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与实施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法律。本章主要介绍《教师法》的立法过程及其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资格和作用、教师的待遇等,并对《教师法》实施的效力进行案例分析。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教师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立法过程 1986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教师法的提案和建议。此后不久,国家教委据此成立了《教师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着手《教师法(草案)》的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和征求了教育界,法学界一些专家和广大教师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教师法(草案送审稿)》。 1989年4月《教师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国务院,经多方征求意见又作了二次修改。1990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对《教师法(草案送审稿)》进行讨论。国务院法制局和国家教委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提出的意见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再次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形成《教师法(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务会议审议。 1991年8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教师法(草案)》进行审议,会议对教师待遇和推行教师聘任制等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1992年10月,国务院将教师法草案撤回,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并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对《教师法(草案)》作进一步修改,之后提交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此次会议对《草案》进行全面审议、修改,并于1993年10月31日通过,历时八年,是在总结建国四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十五年来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颁行的。至此,我国第一部关于教师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诞生了。 二、立法依据 (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队伍,

2019师德师风自查剖析材料5篇

2019师德师风自查剖析材料5篇 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9师德师风自查剖析材料5篇,希望大家喜欢! 师德师风自查剖析材料【一】 通过师德师风整改的学习,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学习,我受益匪浅。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 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现对照《延安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十不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我问题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工作热情不高。在教学实践中有时畏首畏尾,不能大刀阔斧地开展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还不够,因此解决学生的思想上的问题常常不能得心应手。 2、业务有待提高,如:多媒体的使用及课件的制作不够熟练,这有现实条件的限制,也有个人因素。 3、缺乏进取精神,对获取新知识,钻研业务,求上进等方面认识还不足。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放松自我学习、自我充电,忽视了知识更新,学习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出国留学网 二、根源分析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自己放松了学习及对自己的要求;二是自己对自己的工 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 今后努力的方向: 1、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教育创新。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把时间用在业务钻研上勤劳苦钻,精益求益。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4、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已,以身作则,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保持平和心态,不要过于急燥。在对待学生方面特别是对待困难学生要有耐心,有恒心,对待不听话的学生,

教师职业角色

浅谈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教师的角色 1、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职业特征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他以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为己任,这是这一职业有别于其它职业的重要标志。 2、学生的榜样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就是要以身立教,以人格影响人格,向学生展示合乎社会思想、道德规范的行为模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社会的代表”、“伦理的化身”。教师肩负传递社会思想道德文化的使命,其榜样作用能激起学生强烈的认同和模仿的愿望。教师作为学生榜样角色,对其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很高,也就是必须具备相当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基础,堪称学生的榜样。因而他不仅仅是对思想、品德规范的认识,而是要把这些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个性特征,成为自己人格的组成部分,以身体力行为学生作出表率。 3、课堂纪律的管理者 教师还应充当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维护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应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有了这种习惯,当教师不在时,学生也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4、班集体的领导者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良好班集体的形成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技巧,积极地加以引导。 5、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这些障碍、问题若不消除,轻者影响学生的学习或生活,严重者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学校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教师一般来说阅历丰富、知识广博、了解学生,能理解学生的焦虑和挫折,能给予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安心地学习,愉快地学习。 6、父母的代理人 在儿童心目中,学校里的教师是父母的化身,他们象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教师,并且期望教师也象父母那样爱护和理解自己。实践证明,在学校教育中,大凡有成效的教师都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学生父母代理人的角色。 二、教师的素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是塑造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者。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素养。因为,教师的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劳动效率和效果。 (一)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 1、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必须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专业知识要精通。 (1)教师要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巧,这是教好功课的前提。(2)教师要了解所任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它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只有掌握比教学内容更深更广的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不断学习,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教学常教常新,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2、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 一个教师的素质不仅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深度,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各种教学艺术和宽广的知识面的运用是一个成功教师不可缺少的素养。 3、教师应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二)教师的能力素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洛克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A杜威B斯塔弗尔比姆C泰勒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B讲解法C讨论法D演示法 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德、智、体全面发展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C《教师资格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2018年小学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2018年小学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 材料 2015年小学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剖析材料自从XX年海南琼海师范毕业至今,已经历了三年的教师生涯.在这三年当中,我不断地体验出教师的事业是有意义的,我的思想也不断地转变成熟,对教育事业逐步地产生了感情。特别是最近三个月的中小学师德师风职业道德的学习中,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师德师风道德规范内有了更深地了解,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结合自己三年来以教学生涯认真剖析自己: 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依法执教,对学生的要求过

于严厉,特别是遇到一些屡次不改的坏学生时.教语文兼班主任的我心躁气急,对此类学生恶语相击,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损害了老师的形象,违背了“为人师表,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在过去三年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都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现象,对因材施教方面做得不够,对学生学习好的,能力强的学生应付了事,甚至责骂,违背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3、缺乏创新进取的精神,对学校实施的业务学习不够重视,有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思想,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4、在教育教学中,不善于与同行取经、交流,不求进取,做事保守,甚至不懂的问题不敢低头向别人请教,业务水平只限制在原有的水平上。 二、改正的措施 1、对学生少一频数斥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多一分亲切,尤其是要关爱差生和后进生,积极地与他们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

关系,这样才受到学生的喜欢,才感化每位学生,学生就会信服于你的道理,学生才能在爱的海洋里吸取更丰富的知识。 2、时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以身作则,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4、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知识修养,时刻记住“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5、在教学中,积极地与同事交流、取经,在钻研方面积极地合作。教学中不懂的东西,虚心地向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和学习他们的优点。

新教师法解读

作为1400多万教师的一部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1993年制定颁布以来,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在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法》的一些条款与教育现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天津万盛高级中学校长柏均和建议国家将修订《教师法》提到日程上,完善原《教师法》的不足,使其真正成为保障教师权益的有力武器,同时与其他教育法规尤其是不久前公布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相协调。 原《教师法》有哪些规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呢?柏均和委员认为,比如原《教师法》第3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对教师职业性质和身份的一种定位,但这一身份并不能解决实践中发生的侵权问题,所以新《教师法》应该明确规定教师是国家的公务员或准公务员,把教师列入公务性行列。 针对教师申诉,原《教师法》第39条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处理”。柏均和说,这些规定存在着很多缺陷:其一是受理机关不明确;其二是缺乏对申诉受理机关的监督,“应当受理”而不是“必须受理”;其三是申诉人对申诉的处理结果不服,如果申诉内容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事项的,教师应当被允许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否则便失去了司法救济这一最后方式。 针对教师们普遍关注的工资待遇问题,原《教师法》第25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但现实情况表明并非如此。原《教师法》第2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但事实上国家已经出台有关规定,从1998年下半年就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所以这条规定中的“优先、优惠”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 一个法律,大家关注的除了法定权利,还有法律责任。柏均和认为,原《教师法》第38条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违反国家财政制度,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但该条文的主体和期限不清,上级机关指的是什么?归还方式、额度等关键性内容均无实际规定,势必导致实际操作落空。 柏均和委员告诉记者,2006年11月,他在民盟中央十七省市的基础教育研讨会上已经作过关于修改教师法的主题报告,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事的赞同。柏均和认为,教学要以人为本,这个“本”指的就是教师。只有规范教师的行为,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才能改变当前教师施教无力的被动局面,因而依法治教非常关键也非常必要。 现在,不少中小学老师被自己身上的新“三座大山”——饭碗、升学率、职称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作为较早的一批特级教师,柏均和委员几年来一直为教师职称的问题不停呼吁。 今年,他再次建议,应该提高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职称档次,并独立形成体系,不与高校的职称挂钩,也不要与公务员挂钩,搞所谓“相当于XX级别”。

师德师风学习反思

篇一:师德师风学习自我反思 师德师风学习自我反思 毛易镇中心学校向小玲 当你走上神圣的讲台时,当你面对一张张稚嫩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时,你想起了什么——民族的发展?祖国的昌盛?孩子的未来?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应该思索的。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认为:教师是最需要良心的工作,这颗良心就是师德。 面对着一个个正在成长和发展的孩子,作为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要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良好的人格。如果教师缺乏最起码的师德,耽误的不仅是一两个孩子,很可能是社会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面对如此重任,我们又怎能不将师德牢记,做到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呢?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师德学习和师风建设的实践,我对师德师风又有了更深的感受,认识更加积极,思考更加深刻。 我们强调要为人师表,是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我们教师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培养。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 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师德还应该表现在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我会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还应该表现在对国家的责任上、对社会的责任上。国家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好老师,所以我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我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教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更体现在他能“传业、授道、解惑。”所以教

浅谈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浅谈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蓬勃发展,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不同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视角出发来阐述教师角色观,取得了比较丰富的认识。例如,基于“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研究认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和成人学习者;也有研究者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因材施教者。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几种教师角色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角色;认识 一、概念界定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待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的角色,二是教师的期望角色。① “教师角色,指教师勤学习,善劳动,诲人不倦,和颜悦色,师生无间;教学大方,语言简练;公正直爽,慎思明辨;宽厚、慈祥、幽默、坚强。”② “教师角色指,教师在社会上的角色地位,以教师为职业的人,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品德行为的指导者;不仅是学知识的导师,而且是做人的榜样。”③ 这三种概念,分别从不同层次上对教师角色进行了界定。第一种概念,强调教师角色是一种期望中的行为模式,并对其分了类;第二种概念则注重身为教师,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第三种概念则认为教师角色是关于教师如何教书育人的一种社会期望。 ①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43. ②张焕庭.教育辞典[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753. ③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547.

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基本知识问答题

集宁师范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 教学技能大赛教学基本知识问答题 1.教学活动包括哪些要素? (1)学生;(2)教学目的;(3)教学内容;(4)教学方法;(5)教学环境;(6)教学反馈;(7)教师。 2.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 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复习辅导、成绩评定等。在高等院校,还包括实验课、习题课、课堂讨论、自学辅导、社会调查、教育与生产实习、课程总结与设计等。 3.简述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关系? 教与学这两种活动体系各有特点但又相互依存,统一存在于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双边关系,二者关系的本质则是主导与主动的关系。 4.教学过程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师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2)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工具书的习惯。 5.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1)知识的传授者;(2)学生的榜样;(3)集体的领导者;(4)人际关系的艺术家;(5)心理治疗工作者;(6)学者和学习者;(7)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6.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1)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4)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的能力;(5)初步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7.何为显课程?

显课程就是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 8.何为潜课程? 潜课程指的是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 9.潜课程通常包括哪些内容? 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等。 10.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列举三条。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练习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欣赏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 11.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科学的组织教学内容;(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4)恰当地配合和运用板书;(5)恰当地运用案例进行讲授。 1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列举四条。 (1)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与任务;(2)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3)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4)依据教师本身的素质条件;(5)依据各种教学方法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6)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7)依据教学环境条件。 13.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 (1)运用教学方法要树立完整的观点;(2)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3)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中心小学种衍华通过多次集中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我想起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从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在学习、理论水平、政策观念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较好地完成了本职工作。在这次活动中,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认真剖析,概括起来,存在下列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爱岗敬业上做得不够突出。近年来,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 其次,工作皮沓,主动意识不强。有时对待一些中心工作抱着保持原有的态度,不愿深入,存在求稳怕乱思想,不愿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遇事不愿多想,心想反正上有领导,领导咋说我咋办,肯定错不了。许多工作到推不掉时才仓促动手做。 第三,工作协调性差。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一人受累一人顶,到头来吃得苦多,犯的错多,弄得自己受屈,他人埋怨。 以上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事多多批评指正。 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差生和后进生。

2、树立几个意识: (1)牢固树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识,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坚决要做到。 (2)牢固树立“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的意识,以教书育人为本职,作学生、教师的表率。 (3)牢固树立“宁守清贫,不损师德”的意识,发扬教师高风亮节、“红烛”精神,廉洁从教,维护自身“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执着追求、探索创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树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识。 (5)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危机感。 (6)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以校为家,以教为业,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3、积极调整心态,正确对待当前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改革,明确自身的“责、权、义”,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名利和道义之间的关系。 总之,我们要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努力完成本职工作。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首先是加强理论学习,其次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二是从严治教,加强自身建设,进行教学上的改革,努力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三是振奋精神,以百倍的干劲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重要

角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重要) ——给教师的建议 作为新教师,我想,大家肯定对“游戏”这个“时间长、空间大、自主性强”的课程内容感到有很多的困惑,尤其对游戏过程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感到手足无措,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看什么、怎么看?”这是我们在游戏中首先要思考的;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何时介入、如何介入?”也是需要判断和思考的。 今天,我想通过一些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和思考,交流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和介入更加从容,更加有效。 一、扫描观察与定点、追踪观察有效结合,让观察更从容 其实,角色游戏的观察也不外乎这三种:扫描观察法,定点观察法、追踪观察法。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如何观察,要把握好时间上的合理分配。 我通常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的5-10分钟和游戏结束前的5分钟左右进行的是扫描观察。主要是比较粗线条地掌握全班孩子开展了哪些的游戏主题;幼儿选择了哪些游戏内容,扮演了什么角色等一般的行为特点。我是这样想的:在角色游戏刚刚开始时,孩子们的情绪还没有稳定,孩子们要寻找游戏内容、玩伴,有的孩子还会争抢角色,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里面;而在游戏快结束时,有的孩子又会因为游戏热情减弱,产生无聊、逗留、打闹等消极行为。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我觉得教师是有必要进行扫描观察的。而且在这个时候,教师的站位应该是在一个视线相对开阔的区域,要能够环顾到所有的孩子,避免产生视觉的盲区。 那么在游戏的中间环节,大概20-30分钟左右的时间,我通常采用的是定点与追踪观察。定点观察也就是定点不定人,即对某一游戏内容进行观察,可以较为系统地了解游戏过程中孩子的兴趣、交往、游戏情节发展等动态信息,避免指导的盲目性。而追踪观察也就是定人法,即根据需要确定1~2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可以观察与了解个别幼儿真实的全游戏状态。 但是这两者也不是随意确定的,我们要根据前一次幼儿的游戏来确定。举个例子:在前一次的游戏中,某某孩子在点心店中表现特别兴奋,出现多次打翻餐具、扔点心的现象,那么,今天的游戏,我可能就会去跟踪这位幼儿,看看他在今天的游戏内容中的表现如何。如果换了一个游戏内容,他还是出现类似的行为,那么,我就要来分析孩子最近情绪上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解读与实施 第一讲教师的制定及内容解读 本章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法律。本章主要介绍《教师法》的立法过程及其法律地位、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资格和作用、教师的待遇等,并对《教师法》实施的效力进行案例分析。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 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教师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于提高教师的地位,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造就一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立法过程 1986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六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尽快制定教师法的提案和建议。此后不久,国家教委据此成立了《教师法》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着手《教师法(草案)》的起草工作。起草过程中,广泛听取和征求了教育界,法学界一些专家和广大教师的意见,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教师法(草案送审稿)》。 1989年4月《教师法(草案送审稿)》报送国务院,经多方征求意见又作了二次修改。1990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两次对《教师法(草案送审稿)》进行讨论。国务院法制局和国家教委又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提出的意见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再次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形成《教师法(草案)》,报全国人大常务会议审议。 1991年8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教师法(草案)》进行审议,会议对教师待遇和推行教师聘任制等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1992年10月,国务院将教师法草案撤回,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一步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并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精神对《教师法 (草案)》作进一步修改,之后提交八届

师德师风剖析材料

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 从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协助下,在教学技能、教学观点等各方面都有所提升,能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通过我校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理解,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6年来的教育工作生涯,经跟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和评议,自我剖析如下: 一、我在职业道德规范和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方面存有的问题: 1、在依法执教方面,即使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有时候还存有消极的教育言论、行动等问题。依法治教就是要求教师从严格守法的高度,在全部职业行为中始终坚持准确的方向,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我有时候放松了或不注意这个准则。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方面,偶尔有敷衍塞责现象。 3、在热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动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要求学生方面,过于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4、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持续学习新知识;师德的基础是爱,核心是专;我注意严谨治学,提升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持续学习。 二、我存有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升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没有理解社会办学,全民教育思想,因而正面宣传教育思想和方法不够积极。 三、我就以上存有的问题的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

教师角色的隐喻讲课讲稿

教师角色的隐喻

精品文档 教师角色的隐喻 一直以来,“园丁”、“蜡烛”、“灵魂的工程师”等教师隐喻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为使用,在塑造教师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许多研究者对这些传统教师隐喻进行了反思乃至批判,认为这些隐喻所倡导的教师形象和精神已很难呼应当前的社会要求,因此,需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无疑,对“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专家”等隐喻的提倡反映了时代对教师职业的呼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提倡新的教师形象隐喻的同时,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教师隐喻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教师“蜡烛、春蚕”角色的寓意 “教师是蜡烛”、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赋予教师这样的理想人格,成为教师道德规范的结晶。教师的蜡烛隐喻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教师不但有照亮他人之奉献精神,而且有“一息尚存,志不少懈”的精神,它肯定了教师工作的艰辛、教师无私的奉献与给予。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执着自己的追求,享受着教师职业的幸福。 但是这种将教师无限拔高而带有将教师抽象为“圣人”的倾向。对于蜡烛隐喻,一个普遍的观点认为其“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种解释具有一种伟大而悲壮的色调。有教师指出,蜡烛论中的“教师被认为似乎只能是自身生命的销蚀、知识的耗尽。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底蕴和功力往往被忽视,教师仅仅满足做一个‘教书匠’”。忽视了教师的持续学习与成长;淡漠了教师的内在尊严与劳动的欢乐。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角色的寓意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工程师的积极意义在于肯定了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不但指导学生的未来发展,还是关注人心灵的发展。但是把教师比作工程师也有欠妥的地方,有学者指出工程师与其制造品之间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这种隐喻曲解了师生关系,夸大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工程师与制造物之间是单向的关系,而师生关系是双向的关系。工程师只要绘制了蓝图,按照固定程序施工就可制造出产品,而教育过程要复杂的多。同时,教师仅作为既定方案的执行者有难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师论又有自相矛盾之处。再者它虽然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但是却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易对学生进行整齐划一,形成新的机械运动。有研究者通过对“灵魂的工程师”隐喻内涵的历史变迁的研究发现,不同时期对该隐喻的解读之重点放在灵魂上,而不是工程师上。把教师看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然使其工作性质带有很强的规训性。将教师比喻为“灵魂”反映的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这个职业提升到了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因此,立足当下,教师在具备平等、民主、创新精神和职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剖析材料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剖析材料 中学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剖析材料自我校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现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我问题剖析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表现要更加突出。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自己做的还不够。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我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天天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本组教师探讨相关的问题。同时,还撰写相关的实践论文、案例、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训学生,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确实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本人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另外,对待学生更加“爱心、细心、耐心”些。比如有时对待学生的错误,再多些循循善诱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二、存在以上问题的思想根源1、思想认识不太高,对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够深入、坚持,对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太足。还有理论学习不能够与实践紧密结合,对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实质认识不足,在学习中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实际与学校情况进行有效的反思。2、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刻苦专研精神和态度,工作中不善于总结经验和反思,服务意识不高缺乏耐心和责任心,思想懒惰,缺少时代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3、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缺乏爱心的激发、永保爱心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4、忽视了家长在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使自己的工作不够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得比较少。三、今后的努力方向1、端正学习态度,自觉、主动加强理论学习。第一是要加强对教育经典著作的学习,不断充实自身的教育理论意识;第二是要加强对新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