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版物流管理资料

出版物流管理资料

出版物流管理资料
出版物流管理资料

“出版物流管理”课程大纲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编辑出版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物流科学一般理论和基本原理及其有关技术,而且对我国出版物流系统的库存管理、配送制、运输网络等具体的业务和我国出版物流系统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的特点和改革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掌握,以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和思考我国出版物流中的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章节

第一章物流与出版物流引论

第二章出版物流基本业务管理

第三章出版物流配送管理

第四章出版物流成本管理

第五章出版物流信息管理

第六章书业企业经营与物流服务竞争

第七章出版业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

三、平时作业

分小组进行文献调研、课堂演讲交流:

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中的物流管理状况 分小组进行市场调研、课堂演讲交流:

武汉市出版物流市场调研(第三方物流、需求方与供给方状况等)

四、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成绩与上课情况,占总成绩的55%;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45%。

课外拓展阅读三类参考书籍

关于物流管理的系统性书籍

王槐林,刘明菲. 物流管理学.武汉大学大学出版社,2002

李培亮. 物流作业方法. 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许胜余.物流配送中心管理.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关于物流战略与企业发展的书籍

(英)克里斯托弗.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徐文静.物流战略规划与模式.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于物流管理实战与物流师方面的书籍

仪玉莉,刘洪斌.高级物流师.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宋传串.高级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第一章物流与出版物流引论

§1 物流与出版物流引论

§1.1 物流的概念解析

§1.1.1 从字面来理解“物流”

“物”——指一切以地球为参照系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物”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依据“物”的不同来认识物流:电器、服装、日用百货、药品、废品回收等物流,当然也有出版物物流。

“流” ——指以地球为参照系的“物”的物理性运动,即时空位置的变化。

依据“流”的范围来认识物流:

宏观物流——微观物流,社会物流——企业物流

一般物流——行业物流,国际物流——区域物流

依据“流”的领域来认识物流:

生产领域中的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按工艺流程要求运动;

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是当前物流中?°流?±的一个重要领域;

销售领域中的物流:面向顾客的进货、备货和退货。

§1.1.2 从发展历程看“物流”内涵的演变

1、20世纪20年代前后:美国产业界和理论界对物流经济活动和理论的探索——物流概念的启

蒙阶段。

191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者Arch W.Shaw在其书《市场营销中的一些问题》中指出:市场营销中有两类活动,一是创造需求,二是物质实体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1905年美国军事后勤派 Chauncey B. Baker在其著作《军队和军需运输》中从后勤的饿角度提出物流(Logistics)概念,是“与军备的移动与供应有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

2、20世纪的二战期间:美国、英国军事兵站?°一体化?±后勤实践活动,大大充实和发展了

军事后勤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人们对综合物流优势的认识?a?a发觉?°物流?±的优势需要通过对其进行系统性和整体性管理方能充分体现。

3、20世纪50-80年代:物流理念从美国走向世界,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

了物流管理学、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者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提

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进一步引起和促使产业界和理论界对分销领域物流管理的高度重视。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从美国导入“物流”概念,积极实践,配送中心和物流中心纷纷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丰田公司创造了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JIT),出现了许多物流理论的科学认识和管理方法,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发展迅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60年代出现了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80年代产生了物资资源配置技术(Distribution Resources Planning,DRP)等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信息系统。

4、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此,进入现代物流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从日本导入“物流”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经济高速增长,物流理论与实践发展迅速。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物流朝纵深方向发展;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兴起,进一步导致

物流的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物流是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6、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供应链物流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物流管理的联合化、共同化和

集约化。出现了LRP(logistics resources planning)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1.1.3 从物流协会发展看“物流”内涵的演变

1963年美国成立了世界第一个物流专业人员组织?°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NCPDM)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

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名为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 CSCMP

§1.1.4 物流与流通的关系

1. 区别:

物流贯穿社会再生产三大领域,即生产、流通和销售;流通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2. 联系:

由于流通是由商流和物流两部分组成的,因此,物流只是流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1.5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

1. 管理上:传统物流只注重各个物流职能(局部观),现代物流则强调各物流职能的协调性(整体观)。

2. 地位和作用上:传统物流被视为企业经营的附属(被动性),现代物流则对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在战略上能够具有能动作用(主动性)。

3. 性质上:共有的性质有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现代物流独有的性质有信息化、系

统化、标准化、集约化、协同化等。

§1.1.6 物流的定义

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已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对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物质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 物流的价值

§1.2.1 物流的时间价值(Time Utility)

它是指“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

做“时间价值”。具体表现:

(1)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

“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似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马克思)——物流周期的结束是资金周转的前提条件。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

解决生产的集中性与需求的经常性矛盾。例如:新华字典. 一次性大量采购,储存,分期发货,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例如:年历

§1.2.2 物流的空间价值(Place Utility)

从理论上讲,物流的空间价值来源有三个方面:

产销上存在的空间距离是物流价值产生之处。

物流客户服务通过扩展企业的市场边界来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而扩展市场边界的表现之一就是通过物流活动来转移产品或服务所处的地点。

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以获得价值差,即“场所效用”。

物流空间价值实现的具体形式:

将商品从生产集中地运到分散需求市场

将商品从分散生产地运到集中需求市场

将商品从价值低区运送到价值高区,或发往潜在需求市场,以发掘和开拓市场。

由此,物流还可以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目的下,“物”与“流”的有机结合,使“物” 从供应者到达需求者的物流性运动,是一种创造“物”的时间价值和场所价值的经济活动”。

§1.3 若干物流科学基本理论认识

§1.3.1 “商物分离”学说

早期:“商物合一”——商流途径与物流途径不分离是重叠,物流效率低。

随后:“商物分离”——将复杂的多方面的商流途径,跟很多通过同一途径的物流途径相互区别,以发送中心的设置为契机,将物流途径从商流途径中分离开,规定一个合理的物流途径,提高物流的效率。

意义:“商物分离”的认识与实践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在商品流通中,“集中与分散”的内在辨证关系体现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就是“商流分散、物流集中”这一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商流分散”——有利于通过竞争促进市场的繁荣;“物流集中”——有利于通过协作提高社会物流效率。

§1.3.2 “第三利润源”说

在1970年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把他的著作《流通费》的副标题写作“不为人知的第三利润源泉”。从此,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提法流传开来并逐渐成为共识。

通常,把销售部门提高销售额得到的利润作为第一,把生产部门降低成本所得利润作为第二,把由物流部门降低成本而得到的利润列为第三。

当时强调“第三利润源”的背景:技术进步使生产成本降低空间越来越小,也使产品质量本身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加剧。而有效的物流可以:

(1)降低企业总成本——物流占企业成本的份额较大

(2)扩大市场销售——物流服务竞争优势

§1.3.3 “效益背反”规律(二律背反”)

该规律是指物流系统中各个职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的相关性,即在追求一种物流职能要素的效益时,另一种或几种职能要素的效益就会下降。例如:在一个物流区域中,削减仓库数量,必然导致两仓库之间运输距离加长,增加运输的费用。

这个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在改造物流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物流系统要素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进行物流系统总成本分析和管理,实现物流整体的合理化。

§1.3.4 “黑色大陆”说与“物流冰山”说

◆美国管理学权威德鲁克曾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色大陆”。其泛指的是流通,但由

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所以,“黑色大陆”说法现在转向主要针对物流而言。其含义指:这个领域未知的东西很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了启迪作用。

◆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反映物

流成本的全貌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如“冰山一角”。

◆西泽修教授用物流成本的具体分析论证了德鲁克的“黑色大陆”说,强调物流领域存在

着研究与开发的潜力。

§1.3.5 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

对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不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物流观念:

物流成本中心说(传统的物流观念)

——物流只是企业成本消耗环节,是企业附属的部门。

物流利润中心说(以日本为代表)

——物流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物流服务中心说(以欧美国家为代表)

——物流能够为企业赢得服务竞争优势,进而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

§1.4 出版物流管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1.4.1 出版物商品流通

——出版物从出版社生产出来,在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之前的整个买卖过程,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出版物交换连续进行的整体,它由购进、销售、储存、运输四个主要环节组成,其中前两者是商流活动,后两者是物流活动。

购进:出版物流通的起点,以货币为手段取得图书商品;

销售:出版物流通的终点,将图书商品转化为货币;

运输:出版物商品在流通中的位移,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空间距离;

储存:出版物商品在流通中的停留,弥补图书生产与销售的时间距离。

§1.4.2 出版物流的内涵与外延

出版物流?a?a是出版物及其原材料由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流动,是出版物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及其信息处理等系统和相关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

广义“出版物流”具有前瞻性。它不仅指要包括印刷、出版、发行和销售物流,还可能和应该整合图书、电子音像、期刊等多种出版物物流。

狭义的“出版物流”具有现实意义。在现实中,只是指出版物(主要是图书)从出版社到终端读者之间的物流活动。因此,本课程大多数内容立足于此概念。

§1.4.3 图书商流与图书物流的关系

图书商流——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图书商品所有权发生转移、价值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又可称为图书商品的“价值流”

图书物流——是指图书商品以实体形态流转的过程,而图书实体承载着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故可称图书商品的“使用价值流”。

图书商流与图书物流的关系是前提与条件的关系:商流是物流的存在前提,没有商流就没有物流;而如果没有物流作为条件,即使发生了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流活动和商品流通都不能最终完成。

一个完整的图书商品流通概念和过程是由图书商品的商流与物流共同构成的,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商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必须与物流的发展规模与速度相适应。

§1.4.4 出版物流管理的涵义

§1.4.4.1 出版物流管理的概念

出版物流管理就是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各项出版物流活动(包括仓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配送和物流信息等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统筹规划:物流建设和实施往往涉及资源多、部门多、时间长,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规划。

组织实施:计划后就要面对企业、市场和供应链众多成员企业组织和协调各项物流活动,进行专业化和综合化管理。

§1.4.4.2 出版物流管理的特征

系统性:从系统的角度考察各个物流活动,以系统整体最优为目标进行规划和制度选择。

综合性:物流管理实践中要用到经济学、运筹学、企业管理、系统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理论、方法和技术。

现实性:出版物流管理中要考虑出版企业的实际状况及其历史成因,出版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系统的先进性改造等都要根据人力资源、资金效率、出版企业战略规划等具体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方案选择。

§1.4.4.3 出版物流管理的作用

出版物流管理就是运用一定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出版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其在出版企业经营中应发挥的作用主要是:

保障出版物供应,满足出版物市场销售需求

提高出版物流服务水平,提升顾客价值和企业美誉度

提高出版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1.4.4.4 出版物流管理与其他出版学科关系

出版物流管理是出版发行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门对出版物流环节进行系统而具体的研究,是出版学科体系中一个必要组织部分。它与出版学、出版营销学和出版企业管理等学科关系密切。

出版学是研究和探讨整个出版系统中包括编辑、印刷和发行各主要活动规律的一门先导性学科。其中一些出版业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对出版物流的研究和探讨具有指导作用。

出版营销学是主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实现销售,内容包括需求创造和商品分销物流,后者是站在营销角度看待物流;而出版物流管理是从物流的角度全方位考察物流问题。

出版企业管理是围绕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所进行的体制、机制、制度和组织等方面的管理;出版物理管理则是企业物流业务管理和企业物流供应链战略管理。

§1.4.5 现代出版物流的主要特征

1. 目标整体性:从系统的角度、以整体效益最优为目标来规划出版企业物流活动,而不因单个物流环节的最优而损害企业整体效益。

2. 功能集成性:不再局限于物流活动的具体操作,而着眼于将物流纳入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来考虑。功能多样化并与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集成,使企业上下游能够衔接。

3.手段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系统内信息的有效交换,提高效率.

4. 服务系列化:除了提供物流基本服务,还向上延伸至市场信息调研、图书采购及订单处理,

向下延伸至图书配送、货款回收与结算和物流培训等增值服务。

5. 作业标准化:作业流程、操作的程式化和规范化,减少标准差异造成的兼容障碍和成本浪费。

6. 反应快速化:通过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对市场和用户需求实现快速响应。

7. 组织网络化:构建高效的出版物流网络体系,既有相当的辐射面,又有较高的物流运作水平。

§1.5 我国出版物流的发展历程

§1.5.1 第一阶段:新华书店储运渠道

全国新华书店的创立初期,实行编、印、发一体化的事业体制,以计划分配为主,储运工作处于摸索起步阶段。

1951年,新华书店进行了第一次大的行政事业改革,编、印、发分家,撤销北京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出版部成为人民出版社、印刷部成为新华印刷厂,发行部并入总店。

图书发行业在新华书店总店领导下,设立管理东北、华北、中南、华南、西北、西南等区划的总分店及行政区划的省、市、县新华书店,专门负责书籍和教材课本的发行工作。

§1.5.1 第一阶段:新华书店储运渠道

曾经的辉煌:

经过自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国新华书店储运网络不仅规模庞大、组织严密、履盖全国,而且颇具效率,这在世界出版物流发展史上也是屈指可数和堪称一流的。

§1.5.1.1 新华图书储运网络的历史形成与特征

图书发运网构成环节:

发运、转运(包括中转、分发)和收货

图书发运系统发展影响因素:

出版发行事业的繁荣发展、

出版发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变化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客观水平

1.新华图书储运网络组建方式

历史背景:1950s初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市场经济,交通条件有限

组建原则:?°图书储运工作与一般商品储运工作既有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

组建方式:基于这种认识和指导原则,全国新华书店总店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在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自成立那一天起开始构建全国图书储运网络,自上而下,先是六区总分店,后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店,最后是地市、县店。

总之,立足于图书商品的特殊性,由中央组织推动,地方参与,通过行政管理和强制性、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垂直建成。

(1) 图书中转网的历史形成

原因:当时,全国有60%的县级图书销货店不在铁路沿线上,不能垂直发货;联运涉及面广、管理不力,费用高。

措施:1952年,设在原各大行政区的新华书店总分店在各级新华书店的配合下,统筹计划在系统内部自办中转,即把一次不能直达的,都由中转站所在地的各级新华书店负责转运,把铁路、公路等由本系统自行连接起来了,形成全国的图书中转网。这有助于节省开支,加强管理,加速图书流转。

至1990s,新华书店系统有中转店约200多个,已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中转网。

(2) 图书分发网的历史形成

分发形成原因:1981年,为解决图书直发范围广、点多、分散、运量零星、与铁路运输集装化和大件化发展不适应,以致出现发运店图书发不出去又不进来的局面。

分发业务内容:在全国推行二级分发法,即发运店把一个地区若干收货店所要书,先集中运到二级分发店,然后再由分发店发给分发范围内各收货店。 1987年省级店之间的?°邮包二级分发?±。 1988年实行的省级店之间的二级分发。

集运分发的优点:直发店减少,发运量相对集中,减少铁路拼装待运时间和途中倒车换装的次数,缩短了发运周期。

据新华书店总店1991年编印的《图书运输手册》统计,至1990年底,全国新华书店储运网络拥有:

省级发运店32个

转运店265个(其中:一转店213个、二转店52个)

收货店约3000个

(其中:铁路发货直达店893个,占30.8%;铁路运输一次转运到达店1597个,占55%;铁

路运输二次转运到达店185个,占6.4%; 邮政发运点227个,占7.8%。)

也即是,面向全国发运的图书90%以上的收货店可通过铁路发运,60%以上的收货店可通过新华书店自办转运收货。

2.图书储运网的运行

建立严格的发货——中转(分发)——收货的责任体系和具体业务的组织、要求与管理的一致性,保证了全国图书储运网络的有效运作。

(1)全国图书储运网络的发货—中转(分发)—收货的责任体系统一要求:

明确货物运到期限

统一发货原则

规范差错事故责任及处理办法

(2)统一协调管理:定期编发《全国新华书店运输手册》,及时印发“收书网点及运输路线变更通报”,以及指定和实施各环节业务的具体操作要求等。

(3)统一的转运费用结算方式(以中转费为例)

费用构成:中转费=运费+手续费+杂费(+破包加固费)

费用计算:手续费和破包加固费是按全国统一规定执行的;运费和杂费则根据中转店的情况,由省级店分片报请各片主管核定并通报各地执行。

中转运费计算

(a)“一店一价”法:

每件运费=运费率(元/吨公里)X 里程(公里) X 0.015吨(每件按15公斤)

(b)“平均运价”法:

第一步:用“一店一价”法清算出每个收货店的每件运费

第二步:每收货店全年的运费=每件运费 X 全年运件数

第三步:发运店用于周转各店的运费之和=各收货店全年运费之和

第四步:求各收货店全年收货件数之和

第五步:每件平均运费=发运店用于周转各店的费用之和 / 件数之和

3.具体作业规范:

规范目的:全国图书储运网络是一个巨大系统,站多、面广、线长、节点多,如果没有统一的发运作业标准供全国发货店、中转店、收货店共同遵守,其混乱和无效可想而知。为此,为保证全国图书储运网络的整体发运质量,系统内共同制订并遵循规范、统一的发运作业流程与标准。

规范内容:规范了发货作业流程以及每一环节作业的作业要求:

制票——制签——配发——包装——理包—托运

4. 储运网络的组织管理

新华书店总店通过全国性的分级建设、分片管理的管理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的系统性构建,对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发运网络体系进行统一协调和集中管理,这些是全国储运网络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

1991年新闻出版署颁发的《新华书店图书发运工作办法》明确规定:

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储运工作,由新闻出版署宏观管理和领导,负责制定全国统一的图书发运政策、法规和制,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华书店之间及新华书店系统与其他系统、部门的关系,委托新华书店总店储运公司和上海发行所,对各地新华书店储运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储运网,实行南北两片的分片建设、分级管理。

(1)分片建设。中国大陆地区,按行政区划分为北片、南片,北片包括华北、东北、西北三大行政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地沿相近再加上山东省、河南省,由新华书店总店储运工作协调管理。南片包括华东、中南、西南三大行政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山东省和河南省),由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协调管理。

(2)分级管理。从地域按南、北分片,从业务职能按发货店、中转/分发店、收货店建立的全国图书储运网络,组成层级清晰、权责明确、条块结合、垂直管理的网形结构。

§1.5.1.2 新华图书储运网络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1. 现状

中转网和中转业务量萎缩,分发网消亡。

原统一协调的全国性的图书发运网络至今名存实亡。

就整个网络来看,省级发运店以上的联系基本断层,而下面则是以省级发运店为中心在各省范围内的原发运网的基础上进行着网络发运业务,但跨省发运业务量不大,既不统一,也不规范,随机性较大。

2. 原因: 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因在因素

(1) 外部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购销形式变化;市场竞争加剧,各省集团化、连锁化

经营起步。

具体而言,从客观环境看,原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发运网的构建、运行与管理以计划经济、行政主导、地区分布为条件,经济核算以省为单位统收统支,省店之间、省内各店之间业务联系以主管部门的指令为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该网络所依存的社会经济条件开始动摇。

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提出“一主三多一少”改革方针:“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增强图书发行能力。逐步形成以新华书店为骨干的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济形式、多种购销形式、减少流通环节的图书发行网”。

1988年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出版改革、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行“放权承包,搞活国营书店;放开批发渠道,搞活图书市场;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推行横向经济联合,发展各种出版发行企业群体和企业集团”,即“三放一联”。

(2)内部因素——原发运网效率低下,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改革;转运费划拨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影响了转运店的积极性。原新华书店系统改革的滞后,使之存

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方面:

管理方法以行政命令为主,习惯计划分配、调拨,存在严重的“大锅饭”、“平均主义”。 市场观念、经济核算、经济效益观念淡薄,整个行业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管理、运作、作业以经验为主,人才匮乏,管理落后,生产效率不高。

传统的逐级征订—报订—包销—折扣固定的方式,既束缚了书店的发展,又严重制约了出版社的出版工作,延长出版周期。

分片分级管理和征订包销制,使总店储运公司、上海发行所和省级店居于上层地位,对中转店、分发店在品种、数量、时间和结算等方面行使“霸王条款”,而收货店处于下端,被动接收。

上述种种原因和利益的冲突成为新华书店图书储运网络逐渐断层的根本的内在原因。

§1.5.2 第二阶段:出版社自办发行渠道的兴起与发展

1. 出版社自办发行兴起的缘由与背景:

解放初期,国家实施企业分工专业化,对当时新华书店经营的出版、印刷、发行三项业务分为三个独立的企业单位。出版社所有的出版物,只能通过新华书店发行所和省级新华书店统一征订包销。

各地基层店仅靠出版社提供的200字左右“新书内容简介”估计需要的品种与订数向上级店报数,而上级店根据报数,又选择品种作少量备货。

通过新华书店汇总的订货常常是二三千册,甚至是几百册,使出版社普遍感到难以经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难达到要求。

这样,在当时新华书店不进的书,读者就买不到。

改革开放初期,许多的民营书店兴起。

新华书店发运的成本、效率和服务水平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出版社和书店的需求;全国性的图书储运网络逐渐消亡。

由此,出版社逐渐意识到自办发行的迫切需要。

实行了30年的出版社管出版、新华书店包发行的体制,既不能调动出版社的积极性,又制约新华书店的活力。

改革图书发行体制已是当务之急。

2.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兴起

1982年3月,国家出版局提出:?°疏通图书流通渠道,大力支持出版社自办图书发行业务?±。

1982年6月文化部召开了全国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确定,图书发行体制改革根本的目标是:在全国组成一个以国营新华书店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多条流通渠道,多种购销形式、少流转环节的图书发行网,使货畅其流、书尽其用,更好地贯彻出版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

会主义服务的方针,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对图书的需要。

3. 出版社自办发行的形式

出版社自办发行部门,其利润、费用由出版社统一核算,实行目标管理。初重版图书印数由社和发行部门共同商定(不再根据新华书店“征订报数”)。大多数出版社实行这种形式。

发行部门单独成立公司,属于二级法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库存由社负责。资金来源主要由出版社投入,部分由职工集资,年终分红。公司成立董事会,由社领导兼任法人。初重版图书印数,先由公司提出,后由社核定,出书后全部交公司进货,公司按商定的折扣付款。

自办发行部门属于出版社统一核算,其所属储运、门市或邮购单独成立集体所有制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其法人一般由发行科负责人兼任。资金由社和集体企业职工共同投资入股,年终分红。

至今,全国出版社全部建立了自办发行机构,不少发行机构实行了公司运作,一般图书90%以上依靠出版社自办发行机构完成。原新华书店储运网络主要承担教材、课本、教辅读物以及10%左右的一般图书的储运工作。

§1.5.3 第三阶段:现代出版物流的兴起与发展

最早于1991年,国家物资流通学会物流技术委员会的吴润涛在《图书储运导报》第1、2期上发表《图书物流琐谈》一文; 1992年,湖南省店文惠安发表《对加快图书物流速度的思考》。 城市新华书店实行连锁经营,是出版物流兴起的主要标志和主要动力。因为连锁经营的开展促进了书业物流整合的开始:市级新华书店建立中心仓库,将各门市的物流进行集中。

全国各省级新华发行集团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的蓬勃发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物流业务的集中与整合。

一方面,出版社自办发行断了发货店的“粮”,发货店丧失了上游的支持;

另一方面,城市新华书店在发行体制改革中,从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独立进货、自主经营,并成为出版社的盟友,总店储运公司、省级发货店丧失了下游支撑。但是,作为传统全国新华书店储运网络的主干,其人才、设施、渠道和专业经验还是存在的;而作为掌握全省新华书店人、财、物权力的省级店,在这一轮洗牌中很快醒悟:必须建立自己的终端销售体系,作为市场支撑。

§2 出版物流企业基本业务管理

§2.1 图书仓储业务与管理

§2.1.1 图书收货

1. 图书收货的类型

按货源渠道分:购进收货、调拨收货

按收货方式分:送货收货、提货收货

按流转环节分:发货店、转运店、销货店收货

2. 图书购进收货常见差错和处理

“表里不一” ——指出厂包内图书品名、册次或定价与包装封签所列不符。

“规格短数” ——指出厂包内图书数量与包装封签所列不符。

这两种差错的处理:如是发运店,可向承印刷厂调换或补书;如是收货店,将包件封签撕下,随同《发货差错查询单》寄给发运店要求调换、补书或退货处理。

“堆码架空” ——承印厂送书进库时堆垛不实,包件短数。

“双超书” ——超期超量的图书送进仓库。

这两种差错的处理:及时与业务部门(发行科)联系处理。

§2.1.2 图书发货

图书发货,是指依据调拨凭证进行图书分发包装作业,实施图书商品转移的业务。其基本要求是:票签保证质量、配发准确无误、包装合格牢固、单据实物一致、严格交换手续、发货流转迅速。

图书发货常用方式

一单一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只开一种图书,并据以实施发货作业的发或方式。特点:简便、灵活、快速,有利于加快图书快速流转,缩短发货周期。但在图书品种多、订数小、发运起点低的情况下,邮包会增多、费用会加大。

一单多书发货:一份调拨单开列多种图书,同时配发合并包装的发货方式。特点:具有集零为整、零担发运起点低的效果,有利于缩短发运周期,但配发、并包作业较复杂,零书并包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防止差错。

上下箱发货:对于数量少、不够大包的零星图书,上箱待并包(一般采用定期或定量下箱并包)发运的发货方式。特点:适应图书品种多、发货数量少的矛盾,在一定期限内集零为整,提高发运起点。

发货原则:

重点书(政治学习用书)、实效性强的书,优先配发

坚持“凭据发货”:对仓储业务实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配合运输,服务销售。(例如:对于边远地区的应考虑优先发货)

仓库发货:是使商品得以转移而有可能进入消费领域实现其价值的一个重要的作业环节。其要求是:加快发货速度,缩短发货周期;发货准确无误;降低发货费用,减少图书损耗。

发货业务流程:

制票——制签——配发——包装——理包

制票:根据业务部门的发货凭证,开制调拨单或图书商品转移单或批发单发票。制票是要填写齐全、清楚,计算准确,汇总平衡。

制签:根据调拨单所列发货数量、图书出厂包装的每包(捆)内数量和重量,计算折合成运输件数及其重量,汇总平衡后,按收货店分别印制运输包装外标签,需要中转的开制中转单。

配发:根据调拨单所列收货店名、发货数量,将待发图书逐店进行配书、分书、和复核的作业过程。一般是先对单,后配总,再分复。

包装:根据《新华书店图书运输包装规格标准》的各项规定,对调拨配发的图书应其图书种类和发运方式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包装形式。

理包:根据调拨单(存根联)收货店名、调拨单号及件数等项目,核对包件运输标签上的相关项目,完全符合后将包件堆码到固定货位上待运。

§2.1.3 图书在库管理

1.合理利用仓容:

通过分类分区和储位管理两种措施,提高单位仓容储存量。

分类分区:分类是对图书进行分类,实行分类集中管理,它要适应具体仓库的状况;分区是根据仓库建筑的条件将库区划分为若干保管图书的区域,它要适应图书进出的需要。两者要相互联系,相互条件。其作用:合理利用仓容;方便吞吐,提高作业效率;有利于掌握图书进出库的规律。

图书分类:有《中国人民大学图书分类法》(“人大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和图书发行实践中的统计分类法。具体要视各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和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分类法。

货区划分:(1)实际中,通常按一般图书与课本两大类分库,一般图书又可以按社会科学图书、文艺图书、科技图书、少儿图书、图片仓库等。(2)按书库的职能可大体将库区分为:流通暂存仓库、包件待运仓库和商品储存仓库;(3)按版别分区。(4)按图书停留时间长短和流向分库。(5)按批量大小分区。

储位管理:储位的编号、及时调整和归垛,提高储位利用率。

2.图书存储管理

存书的流转监督管理:

不同部门对仓库图书的收、发、存的数量动态加以记载、核实、监督、考察,以反映库存状况、促进进销业务、提高库存管理水平。

财务部门——“库存图书”会计总帐、分户帐、“在途图书”和“应付货款”帐

业务部门——逐笔记录每种书的进、发和存的数量

仓库部门——“库存帐”记载仓库图书流转的数量和码价。

在管理中,要严格图书进、出库的手续;各部门要定期就图书的进、发和存的数量与码价一一核对,实行监督管理。

库存图书保养与管理

影响图书在库质量的两个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建立存书管理制度,防止各种人为的因素给造成存书损失。

——图书入库,质量把关。

——不同装帧和价位的图书区别储存。

——合理堆码

——注意仓库的温度、湿度和通风,防治虫鼠,搞好卫生。

图书盘存

——对一定时期内的库存图书实物与其对应的“帐”之间在品种、数量和价值量等方面的核对。有定期盘存和应急的临时盘存。

注意:1)定期截止实物流与票据流;

2)整理相关“帐”,特别是“在途商品”和“应付货款”帐;

3)归类和整理图书实物。

分年核价

——按书出版年度分年提取提成差价。当年不提外,前一年至前五年依次提10%—50%。而目前常做到前三年。

功能:存货计值。

作用:促进滞销图书销售(对销售企业而言:有进销差价和提成差价所形成的价值空间);了解存书结构信息,反馈信息,促进经营管理。

3. 图书处理的含义和类型

图书处理——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对图书停售封存、报废、变更发行范围、技术处理、残次处理、滞销处理的统称。

图书处理类型:

(1)停售处理——图书内容严重错误,不宜继续发行

(2)技术处理——印装质量、变更发行范围

(3)降价或报废处理——库存图书或使用价值受损的书

4. 图书的退货

◆退货是随着新的购销方式(经销、寄销等)出现而出现的逆向物流。在退货中,接受退货方为收退方,退货方为付退方。

◆退货原因:1)发货差错;

2)图书印装有问题或图书在途破损;

3)未售出的图书,根据合同允许退货或换货的

◆退货责任划分(上述1,2情形):逆向逐级区分责任

◆退货处理(上述3情形):

业务量逐渐增大,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多

例:深圳市新华书店2004年初引进了一条自动化退货分拣线

5. 图书仓储管理的经济指标(定量管理)

?日平均储存量——一定时期内储存的平均量(吨数、件数或金额)。

?商品吞吐量——计算期内商品进仓累计量与出仓累计量(件数或金额)之和。

这两个指标反映了业务量的规模大小。

?单位面积存储量——仓库单位实际面积日平均储存量,它反映出仓容利用效率。

?帐货相符率——盘存时有关仓库库存帐与存货实物相符的交易笔数(金额或品种)占储存商品总笔数(金额或品种)的百分比。

反映库存帐与库存实物管理水平。

?收发货差错率——盘存时差错累计数占收发货总笔数的比例。该指标可以检查收发货业务的准确程度。

?保管损失率——指存书因保养不善造成的图书残损与短少所发生的占保管图书总值的比例。它是衡量图书保管质量的指标。

?保管费用率——指单位价值储存量所支付的储存费用(工资、折旧、摊派和修理等),它是衡量储存费用水平的指标。

保管费用率 = 保管费用 / 平均储存量

?平均收发货周期——指仓库收发每一批次图书所用的平均时间。它是反映仓库发货效率仓库经营管理水平的指标。

平均收发货周期= 计算期内收发各批次图书所用天数之和

计算期内收发总批次数

6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一定时期的商品生产或销售需要,同时又要将库存量(核心是库存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ABC分析法:又称重点管理法

(1)把库存商品中各品种按销售额从大到小排,然后顺序将各品种数累计相加,分别计算出品种数的累计占总品种的比例,

(2)再将销售额依次顺序累计,分别计算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3)最后,从销售额多的品种开始排列,分为ABC三个区域。

对ABC三类不同商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品种占总销售额% 占总品种% 控制程度记录要求安全库存量库存检查

A 60-80 5-20 严格详细较低经常

B 10-25 10-25 一般一般较大一般

C 5-20 60-85 稍微简单大量很少

7 仓库设备的配置

功能要求设备类型

存货、取货货架、叉车、堆垛机

分拣、配货分拣机、托盘、电瓶搬运机、传输机

收货、盘存电子枪

打包打包机

养护防火防盗设施

信息管理条码系统、出入库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

配套设施站台

§2.2 图书运输业务与管理

一、图书运输的基本方式与特点

公路: 机动灵活方便,适于“门对门”的运输;衔接其他铁路等交通运输;装运量少,燃耗大,长途运输不经济。但是,由于目前高速公路网的发展和市场时效性增强,此方式为目前图书运输首选。

铁路:货运量大,速度快;运输计划性强,需要到铁路部门报托;受气候等影响较小。图书长途运输一般选用此方式。

此外,还有水路(运量大,燃耗少,成本低;速度慢,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和航空(速度快,装运量小,成本高)两种运输方式可用,但因速度和成本不适宜,图书运输基本不用。

二、图书托运的方式

图书托运的方式:是指组织图书运输时,考虑时间、成本和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所采用的具体方法选择。

(1)铁路托运: 分为货运与客运“快件”;货运又分为整车、零担和集装箱。

零担:需要运送的货不足一车,承运部门将不同货主的货物按同一到站凑整一车后再发运的服务形式。零担运输需要等待凑整车,因而速度慢,为克服这一缺点,已发展出定路线、定时间的零担班车。

办理零担货物运输的条件:零担货物一件体积不得小于0.02立方米。零担货物每批件数不得超过300件。

集装箱是一种能反复使用的便于快速装卸的标准化货柜。

(2)公路托运

企业自备车运输和营业性运输;后者的分类同铁路的分类。

公路网的发展,运输的机动灵活,使用方便,促使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跃至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公路运输完成的客货周转量占各种运输方式总周转量的90%左右。

目前,图书运输广泛利用汽车运输的灵活性,发展“门对门”的上门服务的零担送货运输。

此外,现在的鲜牛奶订购配送、网上书店配送等大量使用的个性化的送货服务发展非常迅速。

公路运费费率分为整车和零担两种,后者一般比前者高30-50%。

此外,水路托运(一般只分运费等级,不分整车和零担)和航空托运,图书托运基本不用。

(3)邮寄托运:书店系统运用邮局发送邮件主要有4种情况,即印刷品、信函、纸质品包裹和商品包裹。

印刷品——有统一书号、证号(出版发行机关批准的)的书籍、报纸、期刊和教材,作为印刷品交寄。其包件最重不能超过5公斤。

信函——书面通信和各种公文如稿件、提货单、征订单、合同和票据等按信函交寄。

纸质品包裹——凡在印刷品准寄范围之外的纸质品,例如年画、年历、挂历、宣传画、单张地图和人物画等,可作为纸质品包裹交寄。单包件最重不超过5公斤。

商品包裹——凡属营业性的合适邮寄的物品及整件包裹封装的重量、尺寸超过“民用包裹”规格标准的,应作“商包”交寄。最大重量不超过15公斤。如:小批量、需交邮局发运的音像制品、幻灯片等应以商包形式交寄。

与邮政物流合作新兴模式:灵活,快捷。

江西省邮政局与省新华书店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华书店委托邮政在全省范围内以商函、中邮专送广告、海报等形式印制、发布图书征订广告;代销、寄售和代理邮购图书业务承担图书物流配送工作,包括整车运输和零担运输。

(4)联运:

联运是指铁路、水路和公路运输部门,本着协作的原则,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运输工具联合起来实现多环节、多区段相互衔接运输商品的一种综合运输方式。例如,水陆联运、陆陆联运和水水联运等。

特点:综合而充分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效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其托运手续简便,一次托运,一票到底,又可以节约费用开支;但联运涉及面广,不利于协调管理,易出

现脱节。

(5)新华书店系统内的中转

这里是指图书流转的中间环节,是中途变更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而有不能或不宜办理联运的情况下采取的转运方式。它主要是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发运店不能将图书直接运达收货店,而由新化书店系统内部的中转店在途中改换运输工具,组织办理转运。

原因:从发运地到收货地不能一次直接到达;可以直达,但不经济。

与联运的异同点:都不能将图书一次运达收货店。

联运——中途由书店系统外部门负责转运,

中转——中途由书店系统内部门负责转运。

三、图书发行企业的运输计划的制定

图书运输计划的制定,不仅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也能同时达到企业的经营目的。

图书运输计划的一般内容

(1)运输工具的种类与数量;(2)运输工具的容量与限制;

(3)运输路线;(4)运输时间;

(5)运输地点;(6)顾客物流作业形态;

(7)顾客的特殊需求;(8)最佳选择方案。

?不合理运输及其表现形式:

不合理运输是运输计划不到位、运输方案不够优化导致的运输工作量、运输成本增加、运输时间延长或运输服务水平下降等不良运输。具体表现: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1)倒流运输:货物从销地或中转地向产地或起运地回流的一种运输现象。

(2)对流运输:亦称“相向运输”、“交错运输”,指同一种货物在同一线路上或平行线路上作相对方向的运送,而与对方运程的全部或一部分发生重叠交错的运输。

(3)迂回运输:商品运输本来可以走直线或经最短的运输路线,但却绕道而行的不合理运输现象。

(4)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但是在未达目的地之处,或目的地之外的其它场所将货卸下,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其增加了非必要的中间环节,延缓了流通速度,增加了费用和货损。

(5)运量亏吨:实际运量低于运输工具的额定载重量。

?不合理运输产生的原因:

1、印刷生产力布局不合理

2、运输网络中转运网点设置不当

3、图书调拨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运输方案不合理

(运输路线、工具等不合理,运力运量未衔接好等)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 第2号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12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 2015年2月10日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印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部资料),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内部资料分为一次性内部资料和连续性内部资料。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的编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活动。 第四条编印内部资料,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印活动。 第二章准印证的核发 第五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编印目的及发送范围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编印内容与编印单位的性质和能力相一致; (三)稿件内容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四)拟委托印刷的单位为出版物印刷企业。 第六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稿件清样。 申请书应当载明一次性内部资料的名称、申请单位、编印目的、内容简介、印数、印张数、开本、发送对象、印刷单位等项目。 第七条申请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有确定的名称,名称应充分体现编印宗旨及地域、行业或单位特征;

企业物流管理培训课程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企业物流管理培训课程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企业物流管理 1、企业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2、面向生产的企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薄弱环节; ?3、企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4、企业物流对企业战略的重大意义 本课程的基本框架 ?物流及企业物流的基本理论 ?企业物流战略 ?企业物流组织 ?企业物流业务外包 ?企业供应物流管理 ?企业生产物流管理 ?企业销售物流管理等 第一章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正确理解物流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掌握企业物流的概念、特点及功能;了解企业物流的分类;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内容及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并对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前景有个总体把握 本章主要内容 ?1、企业物流的含义及特征 ?2、企业物流的分类 ?3、企业物流的功能和作业目标 ?4、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第一节企业物流的含义及特征 ?一、物流与企业物流 ?二、企业物流的特点 ?三、企业物流的组成 一、物流与企业物流 ?(一)物流的概念

?In military and business, logistics experts manage how and when to move resources to the places they are needed. 定义要点(1)物流活动发生的领域:军事和商业2)物流的基本内容:用什么方法和在什么时间把货物运送到需要的地点 物流(Logistics)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二)企业物流的概念 ?生产和流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6) ?现实中,企业物流并不一定全部表现为企业内部的物品实体流动。例如:企业生产所需的外购物料的调运物流;由生产企业自行完成的产成品向最终用户的调运物流等 企业物流概念的推广 ?企业物流机构利用企业自有物流设施实施的和部分利用外部资源组织并实施的、服务于本企业产供销过程的物流活动的总称二、企业物流的特征 ?(一)企业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是搬运活动; ?(二)企业物流是以实现加工附加价值为主的经济活动;?(三)企业物流的过程具有稳定性; ?(四)企业物流的运行具有伴生性; ?(五)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益背反性 三、企业物流的组成 ?1、供应物流(supply logistics); ?2、生产物流(Production logistics); ?3、销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 ?4、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 ?5、废弃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第二节企业物流的功能与作业目标 ?一、企业物流的分类 ?二、企业物流的功能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2015年版)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2号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已经2014年12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4月1日起施行。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 2015年2月10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印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部资料),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内部资料分为一次性内部资料和连续性内部资料。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的编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印刷品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活动。 第四条编印内部资料,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印活动。 第二章准印证的核发 第五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编印目的及发送范围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编印内容与编印单位的性质和能力相一致; (三)稿件内容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四)拟委托印刷的单位为出版物印刷企业。 第六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稿件清样。 申请书应当载明一次性内部资料的名称、申请单位、编印目的、内容简介、印数、印张数、开本、发送对象、印刷单位等项目。 第七条申请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有确定的名称,名称应充分体现编印宗旨及地域、行业或单位特征; (三)有确定的编印目的和固定的发送对象,编印目的应限于与编印单位业务相一致的工作指导、信息交流;编印内容应与编印单位的性质和能力相一致;企业编印散页连续性内部资料,应主要用于指导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有适应编印活动需要的人员; (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六)拟委托印刷的单位为出版物印刷企业。 第八条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的申请书,内容包括: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名称、编印目的、栏目设置、印数、印制周期、开本、发送对象和经费来源等项目;

案例: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刊发广告应如何监管

案例: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刊发广告应如何监管 案情介绍:2009年10月,某县工商局接上级转来的投诉信,称该县《××供气》杂志大量发布广告,造成广告市场混乱,要求工商机关予以查处。经查,《××供气》是该县天然气有限公司主办的刊物,属于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核发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该出版物一月一期,面向天然气用户免费发放,存在广告发布事实,但无广告内容违法情况。该县天然气有限公司经工商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为城市供 气及相关配套业务、广告业务。意见分歧:就如何监管《××供气》杂志发布广告问题,工商干部中产生了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供气》的主办单位天然气有限公司虽然有广告业务的经营项目,但《××供气》一月一期应属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且未取得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证,应按《印刷品广告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管理。第二种意见认为,《××供气》属于期刊,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虽有广告业务,但《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报刊出版单位从事广告业务,应依法领取广告经营许可证,方可从事相应的广告经营活动。所以,此案应依照《广告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进行查处。第三种意见认为,根据新闻出版署1997年发布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刊登广告,违反规定的由新闻

出版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如果《××供气》存在广告内容违法问题,工商部门可依法进行查处。如果该出版物存在广告发布问题,没有广告内容违法行为,应转交新闻出版部门依法查处。笔者看法:大部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在特定行业系统内部发布,但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主办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把“本行业”扩展到其服务对象。如供气、供电、供水等部门,涉及千家万户,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也发给用户,除宣传本单位行业相关规定、工作经验、用户知识以外,也发布商业广告。1997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进行规范管理。该《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指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成册、折页或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该《办法》第六条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刊登广告”,并且对违反这一规定者制定了相应处罚措施。由此可见,《××供气》是取得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对其进行监管,应首先适用专业性更强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行政规章,该管理办法明确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发布广告的罚则,并且授权由新闻出版部门行使处罚权。《××供气》刊登的广告显然不属于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但它由企业内部科室承办,利用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形式发布广告,且广告内容仅占其十分之一篇幅,

关于严格规范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市场秩序的通知

关于严格规范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 物xx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报刊主管部门: 2003年,各省(区、市)按照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对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和整顿,有效制止了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规出版、强行征订等违规行为,报刊出版发行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规发行现象有所增多,一些内部发行报刊如内参、信息参考类期刊,突破在指定范围内发行的限定,面向社会公开征订发行;一些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违反只用于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管理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上公开征订发行。特别是一些未经批准擅自出版的非法出版物,冠以“XX内参”、“XX参考”之名,注明“专供高层领导决策参考”、“供处级以上领导参阅”等字样,违法出版发行。为进一步规范报刊出版发行市场秩序,制止各种违规违法出版发行行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个党政部门和新闻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内部发行报刊的管理规定,所办内部发行报刊要按照批准的办报办刊宗旨和业务范围出版,按照指定的范围发行,不得违规出版和通过各种方式在社会上公开征订发行。 二、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申领《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并严格限定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交流,不得收取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征订发行,不得从事其他任何经营性活动。 三、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出版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印刷单位不得承接未提供出版许可证、《准印证》或提供过期出版许可证、《准印证》的出版物印刷业务。 四、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依据本通知精神,在今年10月底前,对所辖内部发行报刊及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内部发行报刊,责令其纠正违规行为,并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对违反

浙江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浙江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浙江省文化市场管理条例》和新闻出版署《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出版物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送等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复制计算机软件及其他光盘制品的审批和管理,参照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包括: 成册的图书形印刷品; 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连续印刷的报纸形印刷品; 有固定名称、栏目、刊期、开版、页码,连续印刷的期刊形印刷品; 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激光唱视盘(CD、VCD、LD)、高密度激光唱视盘(DVD-A、DVD-V); 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的电子出版物,包 括:软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Ⅰ)、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CARD); 国家和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类型。 第四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内容必须符合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和业务范围,用于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交换信息。 企业主办的报纸形内部资料,应主要用于指导本企业的生产及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内部资料性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用于宣传本部门、本单位形象或介绍本企业产品的,必须有正当的理由和确实的需要,并应经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专项批准。 第五条出版、印刷、复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有正当、可靠的经费来源。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为免费赠送的印刷品或复制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征订、销售、出租,不得拉赞助或搞有偿经营性活动,不得用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许可文件超范围出版其他出版物,不得与外单位以协办、联办之类形式从事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活动。 第二章出版 第六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出版实行许可制度。 图书形内部资料经批准后,核发《浙江省内部资料性图书准印证》(简称《图书准印证》)。 报纸形、期刊形内部资料经批准后,核发《浙江省内部资料性报刊准印证》(简称《报刊准印证》)。 内部资料性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经批准后,核发《浙江省内部资料性电子音像准制证》(简称《准制证》),并核发《音像制品复制委托书》或《电子出版物复制委托书》(以下统一称《复制委托书》)。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主办单位应当严格按《图书准印证》、《报刊准印证》、《准制证》核

河北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暂行办法

河北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健康发展,规范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出版活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之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连续性内部资料,是指用于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指导工作、交流信息,并有固定名称、按一定周期连续出版的非卖性折页或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出版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并核发《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准印证》由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统一制作。 未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出版活动。 第五条省直部门及事业单位、省社会团体,县以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党校等可以申办一种连续性内部资料;已拥有国内公开发行报刊的,除特殊情况外,不再批办连续性内部资料。 前款规定以外的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申办连续性内部资料。 第六条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应当有明确的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连续性内部资料的主办单位与主管部门具有直接隶属关系。 第七条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应当有确定的出版宗旨和固定的发放对象,有适应出版活动需要的人员和资金保障,且主编为主办单位正式在职人员。

第八条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应由主办单位向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连续性内部资料申请表; (二)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申请报告,内容包括: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名称、出版宗旨、栏目设置、印数、开本、发送对象和经费来源; (三)出版专用资金的资信证明; (四)编辑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身份证明; (五)具有出版物印刷资质的印刷企业的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第九条连续性内部资料的名称应充分体现创办宗旨,一般还应体现地域性。 第十条连续性内部资料一般采用折页形式(刊型),装订成册,原则上不以散页形式(报型)出现,刊期限定在半月以上。 第十一条创办连续性内部资料还应当符合本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总量、结构、布局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决定批准或不予批准。决定批准的,应当发给《准印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准印证》不得转让和出租出借,停办后应及时交回发证部门。 第十四条《准印证》有效期为一年,期满须重新核验。主办和承印单位应当按《准印证》核准项目印制,不得擅自更改《准印证》核准项目。 第十五条《准印证》期满核验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设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负责连续性内部资料期满核验,连同本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样刊报省新闻出版行政部门;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办、印制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分为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和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编办、印制,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编办、印制活动。 第四条编办、印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

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办、印制活动。 第二章准印证的核发 第五条申请印制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法人单位; (二)编印目的及发送范围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 (三)稿件内容符合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四)拟委托印刷的单位为出版物印刷单位。 第六条申请印制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稿件清样。 申请书应当载明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名称、申请单位、编印目的、内容简介、印数、印张数、开本、发送对象、印刷单位等项目。 第七条申请印制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确定的名称,名称应充分体现编办宗旨及行业特征; (二)编办单位应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法人单位。企业编办散页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应为生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重新审核登记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审核登记表 编号:000

说明:1、此表由申办《准印证》的单位如实填写;申请时须提交单位申请报告并加盖公章。 2、办理内部资料准印证时申请单位经办人员须出示本人有效工作证件,其他人员不予受理。 3、承印单位须为新疆地区出版物印刷许可企业承印,向发证机关送缴样书两册备案。 4、本表申请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须加盖公章并由负责人签名方可生效,否则不予受理。

填写须知 1.本申请表只适用一次性内部资料,内容要真实齐全,字迹清晰; 2.“文字”一栏中一表只可填写一种文字; 3.“发送对象”填写接受阅读和使用内部资料的单位和个人; 4.“审稿人”一栏中如实填写审稿人姓名,不具备相关资质者,不得承担审稿任务; 5.“承印单位”一栏须填写具备出版物印刷许可资质的印刷企业; 6.“拟申请编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情况”一栏,编印单位承诺严格限定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交流,不收取任何费用,不刊登广告,不在社会上征订发行,不传播到境外,不得拉赞助或搞有偿经营性活动,不用《准印证》出版其他出版物,不与外单位以“协办”形式进行印刷发行;并如实填写稿件内容、编印目的等内容; 7.“申请单位及上级主管单位盖公章、签发人签字”两栏中各盖委印单位、主管单位公章并由各自负责人对内部资料的内容进行审核把关,签署意见,亲笔签字,如无亲笔签名,此表无效; 8.“审定认定附件”一栏中针对涉及历史、民族及宗教等内容的内部资料出具的相关部门证明文件及审读、审核意见等附件名称如实填写记录。 9.一次性内部资料印制后30日内须向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送缴样书两套备案。

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登记证

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登记证 核发办事指南 一、审批依据 《印刷业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15号)第18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新闻出版署令第10号)第9条、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一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决定(穗府﹝2014﹞14号)市下放的非许可审批事项第4项:各地级以上市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海珠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一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的通知》(海府〔2014〕11号) 二、审批条件 (一)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成册、折页或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二)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严格限定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交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征订发行,不得传播到境外发行,不得拉赞助或搞有偿经营活动,不得用《准印证》出版其它出版物,不得与外单位以“协办”形式进行印刷发行等; (三)出版物内容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

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四)主办单位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 (五)连续三次以上成功申请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准印证的。 三、申请材料 (一)《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登记证申请登记表》(原件,一式1份) (二)法人资格证书(国家机关除外)。具体包括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上述证照用A4纸单面复印副本内页,并在复印件上加盖与证照单位名称完全相符的公章,装订于表(三)之后,一式1份)(三)需要另行提交的审批部门认可的有关部门的审核意见(核对原件,收复印件,一式1份) (四)出版物的样本(原件,一式2份) 备注: 1、所提交的复印件须加盖公章或经法定代表人签名 2、出版物印成后,需按规定七日内向我局报送3本样本。(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仲恺路628号四楼海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场综合管理科) 四、办理程序 受理 承办

物流销售培训总结

物流销售培训总结 为了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本学期的上半学期。在这短短的半学期里我们 主要感官物流业的宏观和微观发展以及主要的物流流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让我们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 经过这几周对物流管理的实训,我们在实训课上接触了许多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 它把我们日常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知识紧密的接合了起来,这让我们深刻明白学习是一个 环环相扣的环节。 同时,我们了解到物流工作的复杂性,但在在此实训中充分了解物流企业相关的运 营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了解 运作方式,将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具体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我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当然也为了让我们对物流公司的运营状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 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增强我们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切 身体会到工作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与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针对这些操作每天 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使我们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 正理解并吸收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可以说在这次实 训中,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对我国的物流行业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中国物流业大多是 由运输、仓储业转变而来的,各方面的设施设备都还不够完善,管理有的还保留原有的管 理模式。现在国内物流企业很多作业都无法运用到现代技术。课本上知识的现代化在现实 中根本无法看到,从而得出,理论与现实有很大的差距,也看得出我国的物流还没有发展 到完全信息化、自动化。因此,物流行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实训中,我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同时这次实践也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到,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现代物流业 在起步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尚处 在起步阶段,现有发展与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和旺盛的市场需求不适应,在发展进程中还 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而目前物流公司正面临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等的 问题,我们必须扩大规模,加快信息化网络和金融网络的建设,借鉴外国的经验和做 法…… 总之,通过学习,我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许多物流的操作业 务流程,使自己对物流专业的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感谢学校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高水 平现代化的物流实训室,让我们每个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获得这样一个宝贵机会来 实际体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设施,这必定为我们将来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也是我们学校对比其他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明显优势。总而言之,虽然这次实训时间

(物流管理)培训教材

物流管理 目录 第一章物流基本知识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挑战 (4) 第二节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背景 (4) 第二章现代物流运作篇 (5) 第一节采购管理 (5) 第二节JIT配送管理 (6) 第三节JIT成品分拨管理 (6) 第四节信息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7) 第五节开拓社会化物流业务 (7) 培训目的: 1.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知识,了解现代物流运作、管理理念,掌握建立企业物流发展战略。 2.全面了解海尔物流的发展动态、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培训前期准备: 1.培训组织者需提前一天将培训教材发送到受训人手中; 2.培训教室摆放形式为分组讨论式,每组7人; 3.授课采用电脑投影,配备激光笔、电子白板和白板笔; 4.受训人自带书写工具(圆珠笔、钢笔).

第一章:物流基本知识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挑战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税降低,贸易壁垒减少,经济区域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市场竞争全球化。企业有机会把产品销售到全世界的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全世界的竞争,只有最佳的、拥有全球资源优势的企业才能生存下来。、 全球化不只是把产品外销到国外,企业只有真正整合运用全世界不同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来发展,才是真正的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得技术变革加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命名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市场竞争将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谁的供应链总成本最低,反应速度最快,谁就能立于不改之地。 第二节:现代物流发展的国际背景 一、供应链管理及物流的理论与概念 1、供应链管理概念: 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2、现代物流管理概念: 美国物流协会指出物流是指如下过程:预测客户需要与需求;为满足这些需要与需求获取必要的资本、物资、人员、技术和信息;为满足客户要求优化商品或服务生产网络;并利用网络及时满足客户要求。 3、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物流、信息流、价值流构成了供应链的全部,而物流作为供应链的载体,在企业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流作为供应链的载体,在企业竞争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被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海尔物流:不搞物流,无物可流 1、在网络经济时代,一个现代企业如果没有现代物流,就意味着无物可流。因为这是被现代企业运作的驱动力——定单所决定的。 2、从企业外部来看,没有现代物流,那么你就不可能和INTERNET相连接也就无法与国际化大公司对话。 3、网络经济时代,一个现代企业必须要搞现代物流,否则将没有出路。 三、物流带给我们什么?

物流管理培训资料

物流管理培训资料 文章首先论述了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物流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和作用,最后讲述了加强当前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下面是本人整理的物流管理培训资料,欢迎来参考! 从生产的角度讲,企业物流的一系列活动是不产生价值但是又不能被省略的活动,企业通过物流管理缩减这些活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企业物流包括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废弃等几个物流环节,其中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是企业最重视的活动,企业应该协调好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进行一体化经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物流服务也成为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现代化管理与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物流管理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为服务客户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而现代物流管理策略的正确实施已成为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物流管理是指社会在生产的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的流动规律,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指挥、组织、控制、协调和监督,保证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

的效率和经济的效益。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任何企业都要与物流发生联系,甚至说物流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大。所以,一个企业要盈利并想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而降低物流成本又是降低生产成本最重要的部分,其基本保障就是要有好的物流管理。因此,物流管理在企业中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转变经营观念,提高对物流管理的认识 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管理思想,改变过去只重销售忽视物流管理,要把物流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现代企业物流运营模式。其次,企业要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紧抓企业的核心业务,对于企业不擅长、效率低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去做,并加强与供应商和用户的联系,实现供应链运作一体化,增强企业乃至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再次,应建立绿色物流观念,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企业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建立完善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从生产计划、采购到仓库管理,今天的物流管理作业和库存控制作业已十分多样化、复杂化,如何使企业的物流总成本最合理,靠人工去记忆处理已十分困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验收、质量保证及发货,就会导致浪费时间、产生库存、延迟交货、增加成本以致失去为客户服务的机会。因此,应用信息系统等信息化的手段已

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 理办法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2956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in Universitie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暂行办法 为繁荣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推动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指在z医科大学校内出版,并未取得全国公开出版统一刊号或内部出版统一刊号,有固定名称、开版,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商品性成册、折页或散页的连续出版物、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材料和简报等信息资料)。 第二条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实行申报审批、登记备案制度。学校各单位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均需履行申报审批、登记备案手续,认真填写z医科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申报

审批表(附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主要写明办刊宗旨、刊物名称、刊期、开版或开本、办刊内容、主办单位、主管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资金保障等内容),报党委宣传部审批。校学生会、学生社团自办刊物由校团委预审,各学院团总支、学生分会的自办刊物由所在学院党总支预审,报党委宣传部审批并备案。 第三条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在办刊期间必须严格按照申报审批表所填写内容办刊,不得随意更改刊物名称、刊期、开版或开本、内容等。 第四条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刊号登记:经审批和备案后,由校党委宣传部统一登记、编发刊号,印刷时刊号应在刊物明显位置完整地印出z医科大学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号。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不得使用××报、××刊或××杂志等字样。 第五条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实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党委宣传部负责对学校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主管单位和主办单位负责对刊物进行日常管理,对内容和质量严格把关。刊物负责人须在每期刊物编印完成后

四川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准印证申请书

四川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准印证申请书

《四川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准印证申请书》填写须知 一、按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成册的书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即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须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严格限定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交流,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刊登广告,不得在社会上征订发行,不得传播到境外,不得拉赞助或搞有偿经营性活动,不得用《准印证》出版其他出版物,不得与外单位以“协办”形式进行印刷发行。 二、申请委印一种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即须填写一份申请书。填写的内容须经申请委印单位及其必要的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审定、签署意见、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委印宗教内容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须先经省宗教局审核同意,再向省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 三、委印单位及其主管单位应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的内容进行审核把关,并承担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及其他方面的责任。按照国家规定,下列内容为出版物禁载内容: 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5.宣扬淫秽、迷信的; 6.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10.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四、按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承印单位必须是具有出版物印刷资格的印刷企业。 五、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印刷时,应刊印委印单位编印标识和承印单位名称,并在明显位置完整地印出“四川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图书)准印证”编号及“内部资料,免费交流”字样。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修订对照表) 现行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出版物印刷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委印和承印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指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成册、折页或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办、印制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分为一次性内部资料出版物和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委印和承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委印和承印活动。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编办、印制,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编办、印制活动。 第四条委托印刷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注明编印目的、内容、发送对象、印张数、印刷期数、册数、开本等,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委印活动。 第四条编办、印制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办、印制活动。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的核发》事项审批流程图: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宗教用品准印证核发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操作规范 一、行政审批项目名称、性质 (一)名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核发 (二)性质:行政许可 二、设定依据 2001年8月2日国务院令第315号公布并施行的《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印刷企业接受印刷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必须验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三、实施权限和实施主体 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第十八条:印刷企业接受印刷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必须验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负责对驻邕中直、区直单位编写的图书型、报型、刊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申请核发准印证进行审批; 地市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各级单位(驻邕中直、区直单位的申请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审批)编写的图书型、报型、刊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涉及《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内容的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审批)申请核发准印证进行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各级单位用于单位内部交流使用的制度、文件、学习资料汇编等图书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及由本级党委或政府主办的用于指导工作的一种刊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申请核发准印证进行审批。

四、行政审批条件 根据1997年12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令第210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规定,内部资料不得刊登下列内容: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5.泄露国家秘密的;6.宣扬淫秽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7.侮辱或诽谤他人的;8.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五、实施对象和范围 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内部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六、申请材料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文件形式:纸质A4 份数:1份 (一)填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申请登记表》(一式三份)(见附表1、2); (二)申请印制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书稿、样带、样盘等。 七、办结时限 (一)法定办结时限:30日 (二)承诺办结时限:自治区本级10个工作日;市、县(市、区)的承诺办结时限由各市、县(市、区)确定。 八、行政审批数量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管理,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印和发送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内部资料性出版物(以下简称内部资料),是指在本行业、本系统、本单位内部,用于指导工作、交流信息的非卖性单本成册或连续性折页、散页印刷品,不包括机关公文性的简报等信息资料。 内部资料分为一次性内部资料和连续性内部资料。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的编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印刷品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的编印活动。 第四条编印内部资料,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编印活动。[1] 第二章准印证的核发 第五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编印目的及发送范围符合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编印内容与编印单位的性质和能力相一致; (三)稿件内容符合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四)拟委托印刷的单位为出版物印刷企业。 第六条申请编印一次性内部资料的,应当提交申请书和稿件清样。 申请书应当载明一次性内部资料的名称、申请单位、编印目的、内容简介、印数、印张数、开本、发送对象、印刷单位等项目。 第七条申请编印连续性内部资料,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方应为党政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 (二)有确定的名称,名称应充分体现编印宗旨及地域、行业或单位特征; (三)有确定的编印目的和固定的发送对象,编印目的应限于与编印单位业务相一致的工作指导、信息交流;编印内容应与编印单位的性质和能力相一致;企业编印散页连续性内部资料,应主要用于指导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有适应编印活动需要的人员; (五)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上海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流程

上海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 一、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本市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的申请与受理、审查与许可决定、送达和公开。 二、事项名称和代码 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040201) 三、办理依据 《出版管理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出版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十一条设立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 (二)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其主管机关; (三)有确定的业务范围; (四)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和固定的工作场所;等。 《印刷业管理条例》 第十八条印刷企业接受委托印刷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必须验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核发的准印证。 《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管理办法 第三条对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委印和承印,实行核发《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以下简称《准印证》)管理。未经批准取得《准印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委印和承印活动。 第四条委托印刷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注明编印目的、内容、发送对象、印张数、印刷期数、册数、开本等,经审核批准,领取《准印证》后,方可从事委印活动。 四、办理机构

(一)办理机构名称及权限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版权局) (二)审批内容 对本市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审批的材料进行审批 (三)法律效力 审批通过,允许出版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 (四)审批对象 符合有关规定的单位 五、审批条件 (一)准予批准的条件: 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二)不予批准的情形: 未达到准予批准条件的 六、审批数量 无限制 七、申请材料 1 、《上海市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登记表》(可下载); 2、主管单位申请函(应有文头、正式文号,主送单位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并加盖公章); 3、主办单位给主管单位的申请报告; 4、主办单位法人证件的复印件; 5、主办单位人事部门出具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编辑部主要负责人证明材料(年龄、学历、政治面貌、专业技术职称、在主办单位的现任职务等); 6、出版内部资料性出版物资金和办公场所落实证明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