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

有关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

有关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
有关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吴高杰

学号:10014040

关于河南省小麦生产状况的调查报告

实习时间:2010年3月7日

实习地点:偃师市大口种子推广站

实习主要内容:调查河南小麦生产状况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总产、单产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和利用品种,我们在今年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全省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时参考。

一、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种子部门汇总统计,全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2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7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

(一)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矮抗58面积13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0万亩,增幅73.2%;郑麦9023面积709万亩,比去年减少238万亩,减幅25.2%;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676万亩,比去年增加109万亩,增幅19.2%;周麦18面积626万亩,比去年减少220万亩,减幅26.0%;郑麦36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384万亩,增幅228.8%;西农979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增幅149%。

(二)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

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周麦16面积438万亩,比去年减少15万亩,减幅3.3%;众麦1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56.9%;偃展4110面积271万亩,比去年减少12万亩,减幅4.3%;新麦18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75万亩,减幅54.4%;新麦19面积219万亩,比去年增加57

万亩,增幅35.9%;豫麦18-99面积192万亩,比去年减少103万亩,减幅34.8%;豫麦70-36面积147万亩,比去年减少102万亩,减幅40.8%;许农5号面积111.6万亩,比去年增加75万亩,增幅207.4%;泛麦5号面积103万亩,比去年减少132万亩,减幅56.2%。

二、品种评价(一)主导品种

1、矮抗58: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穗层整齐、丰产稳产性好。2005年审定以来推广速度很快,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全省收获面积突破1325万亩,上升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并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易感赤霉病和叶锈病,因此在豫南部麦区利用时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2、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旱性好、成熟早、落黄好、品质优等特点,连续六年在我省推广面积居第一位,并且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大面积种植。由于该品种属弱春性,抗寒性略差,近几年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我省南部麦区,今年收获面积达709万亩,居全省小麦品种第二位。

3、豫麦49-19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该品种继承了豫麦49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寒性好、株型紧凑、抗倒性好等优点,同时丰产性有所提高,但抗病能力弱。主要分布在豫中、豫北和南阳市,今年收获面积稳中有升,居全省小麦品种第三位。生产利用时应加强病害防治。

4、周麦18: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主要优点是春季生长稳健,综合抗病、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协调,耐旱耐渍,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对锈病和白粉病有一定抗性。缺点是颖壳松,易受吸浆虫危害,对纹枯病和赤霉病抗性不足。是河南省小麦区试的对照品种,在黄淮麦区各省均有种植,今年收获面积比去年略有降低,居全省小麦品种第四位。

5、郑麦366:半冬性多穗型早熟强筋小麦品种。主要优点是冬季抗寒性好、耐旱性强,株型紧凑、矮杆、抗倒性好,穗层整齐、成穗率高,成产三要素协调。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68万亩上升到552万亩,成为我省小麦第五大品种。该品种缺点是高感纹枯病,春季发育快,抗倒春寒能力弱,今年在豫东南部分麦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豫东地区种植应适当晚播,并预防纹枯病。

6、西农979:属半冬性优质强筋中早熟品种。主要优点是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苗期长势较壮,越冬抗寒性好,品质优,达强筋粉规范。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弱,不耐后期高温,有早衰现象,高感白粉病。主要分布在驻马店、南阳、周口和豫北麦区,今年收获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居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六位。

7、周麦16: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主要优点幼苗健壮,冬季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层整齐,增产潜力大,适宜范围广。种植面积相对稳定,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中北部,居我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七位。缺点是感叶锈和赤霉病,耐倒春寒能力偏弱,今年许昌、平顶山、漯河三市反映有穗上部不结实现象。

8、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穗型中熟品种。主要优点是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发育稳健,较耐倒春寒,分蘖力强、成穗较多,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性好,丰产稳产,缺点是子粒商品性差,黑胚率高。主要集中在豫东南、安阳、驻马店麦区,今年收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居我省小麦种

植面积第八位。

9、偃展4110:属弱春性多穗型早熟品种。主要优点是苗期长势健壮,分蘖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耐旱耐渍,灌浆快,成熟早,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近两年表现白粉病重,抗倒能力差。主要分布在豫南、洛阳、开封等地,今年收获种植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居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第九位。

10、新麦1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主要优点苗期健壮、抗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耐湿和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由于该品种近两年表现感白粉病较重,抗倒性稍差,种植面积下降较快,居小麦种植面积第十位。

(二)搭配品种和扩大示范品种

1、周麦22: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苗势壮,耐旱性较好,起身拔节快,亩成穗较高;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茎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灌浆速度快,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感赤霉病。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适宜黄淮南片麦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2、郑育麦9987:属半冬性中熟品种。苗势壮,分蘖力较强;茎秆硬,抗倒伏;综合抗病性较好;穗层整齐,粒大饱满,商品性好,成熟落黄好,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缺点:对春季低温干旱敏感,穗顶部易虚尖,叶锈病较重。在我省中北部高水肥地种植有较好利用价值,生产利用时应注意防治叶锈病。

3、许科1号: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较耐倒春寒;茎杆硬,较抗倒伏;穗层厚,后期较耐高温,成熟落黄好;籽粒饱满度较好,千粒重高,高产潜力大。缺点是感条锈病、叶锈病和赤霉病。适宜我省中北部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4、周麦23号(周9823):弱春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冬季耐寒性较好,株型稍松散,后期根系活力强,较耐后期高温,熟相较好。对白粉病有一定抗性,感条锈病、赤霉病。是产量潜力较高的弱春性品种,适宜黄淮南片和我省中南部麦区种植。

5、众麦998: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熟品种。苗期长势壮,起身拔节早,分蘖能力强;株高适中,茎秆弹性好,抗倒伏;穗层厚,穗较大,结实性好,高产潜力大。缺点是感条锈、叶锈病。适宜在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发展利用。

6、新麦19: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长势壮,耐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数多;根系活力强,耐旱,灌浆快、成熟较早、落黄好,产量三要素协调。对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有一定抗性,但感赤霉病。其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规范。近两年在我省中东部和北部发展较快。应注意防治叶枯病和赤霉病。

7、平安6号:属弱春性中穗型早中熟品种。春季起身拔节快,亩成穗数多;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较抗倒伏;子粒商品性好,耐后期高温,成熟早,落黄好。缺点是抗寒、抗旱性弱,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适宜黄淮南片和我省中南部麦区种植。

8、中育12: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苗期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快;株型紧凑,抗倒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综合抗病性较好。缺点抗倒春寒能力偏弱。

9、济麦4号: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苗势壮,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较厚,小穗,穗粒数偏少,抗穗发芽能力强,其品质指标达到强筋小麦规范。缺点是抗倒性一般,耐倒春寒能力弱。生产利用时应防病、防倒。

10、豫农202: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株型紧凑,长相清秀,茎杆弹性好,

穗层整齐,成穗多,结实性好,灌浆快,落黄好,成产“三要素”协调,抗穗发芽能力强。缺点是抗倒春寒能力偏弱,抗病性一般。在豫东倒春寒常发区注意适当晚播。

11、豫保1号: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苗期健壮,抗寒性好,茎杆粗壮,较抗倒伏;亩成穗多,丰产性好;后期有轻度早衰,熟相一般,高感赤霉病。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

12、许农5号: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分蘖力强,植株偏高,长相清秀,耐后期高温,落黄好,穗大穗匀,结实性好。缺点是感叶锈,纹枯病和赤霉病较重。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注意防病。

13、洛麦21: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幼苗抗寒性强,耐旱性好,起身拔节快,长相清秀,亩成穗较多,穗层整齐,成熟落黄好。缺点是植株偏高,抗倒性一般,感锈病,白粉病和颖枯病重。适宜我省中北部中高水肥地早茬利用,注意防倒和防病。

14、洛旱6号:半冬性大穗型中熟品种。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弹性好,抗倒伏;穗层整齐,大穗大粒,成熟落黄好。该品种主要优点是抗旱耐旱、抗寒性好,抗干热风能力强。缺点是感白粉病、叶锈病。适宜黄淮麦区旱肥地利用。

15、泛麦8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分蘖成穗率高,

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成熟落黄好。缺点是感白粉、纹枯病。适宜我省中北部高中水肥地早茬种植,注意防病。

另外,通过各地考察了解到,百农160、衡观35、漯麦8号、新麦208、濮麦9号、平安3号、漯麦4-168、04中36、项麦969、花培6号、金麦8号、洛旱7号、淮麦22、太空6号等品种在今年大田生产或品种展示中,丰产性、抗逆性、整齐度等方面也有较好表现,不再一一评述。

三、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

今年小麦秋播品种利用的指导思想是: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以发展优质专用品种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品种,做到良种良法相结合。在品种布局上,中北部麦区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选择使用弱春性品种;南部麦区以抗病早熟的弱春性品种为主,早茬选择使用半冬性品种;岗坡旱地以选用耐旱性较强的品种为主;根据河南的气候特点以及病害流行调查,中北部麦区选用品种应突出抗倒、丰产,兼顾抗病,南部麦区选用品种应突出早熟性和抗病性,东南部麦区应尽量选用春季发育相对平稳,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抗倒性较好的品种。同时注意把好种子质量关,尤其在南部麦区注意种子的出芽率问题,确保大田用种安全,确保我省夏粮生产再获丰收。

(一)豫北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为主,搭配藁麦9415、济麦20、郑麦9023、济麦4号,示范临优2069、西农889、漯麦8号。

2、早茬麦田:以矮抗58、周麦18、豫麦49-198、周麦16、新麦18为主;搭配众麦1号、周麦22、郑育麦9987、豫农202、衡观35、洛麦21、百农160、漯麦8号;示范洛麦22、中育12、泛麦8号、众麦988、漯麦9号、豫保1号。

3、中晚茬麦田:以众麦2号、偃展4110、平安6号、濮麦9号、新麦208、太空6号、豫麦18-99为主;搭配新原958、豫教2号、04中36、花培5号、豫农949、新麦9817。

4、岗丘旱薄地: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

5、豫麦65为主;搭配济麦2号、安麦7号、洛旱6号、漯优7号。

(二)豫东南、豫中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早茬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搭配西农9718、周麦21,示范漯麦8号。

2、早茬麦田:以矮抗58、周麦18、新麦18、泛麦5号、周麦16、豫麦49-198、众麦1号为主;搭配周麦22、豫麦69、许农5号、开麦18、衡观35、平安3号、漯4-168、郑麦9694、富麦2008、漯麦8号,示范泛麦8号、百农160、中育12、豫农202、漯麦9号等。

3、中晚茬麦田:以平安6号、豫麦70-36、新麦208、偃展4110、太空6号为主;搭配项麦969、新源958、04中36、金丰3号、豫农949、周麦23、兰考矮早8号。

4、沙丘旱薄地:以豫麦49-198、新麦18为主,搭配洛麦21、项麦969、洛旱6号、洛旱7号。

(三)豫西部麦区

1、优质强筋麦田:早茬以郑麦366、西农979、新麦19、济麦4号为主;晚茬以郑麦9023为主,搭配周麦21、西农9718。

2、早茬麦田:以豫麦49-198、矮抗58、新麦18、周麦18、焦麦668、洛麦21、衡观35、平安3号为主;搭配周麦22、许农5号、开麦18、豫农202、郑农17、豫保1号,示范洛麦22、众麦998、中育12、花培6号。

3、中晚茬麦田:以豫麦18-99、濮麦9号、偃展4110、平安6号为主;搭配新麦208、04中36、金丰3号、周麦23、平安7号。

4、丘陵旱地:以洛旱2号、洛旱3号、豫麦2

5、济麦2号为主;搭配洛旱6号、洛旱7号、长旱58、偃佃9433。

(四)南阳盆地麦区

1、东北风口麦区:早茬以矮抗58、衡观35、豫农20

2、西农979、新麦18为主,中晚茬以郑麦902

3、豫麦70、豫麦70-36、04中36、豫农949为主。

2、盆中平原高产麦区:早茬以矮抗58、衡观35、郑麦366、豫农202、平安3号为主,中晚茬以郑麦902

3、豫麦70、豫麦70-36、04中36为主。

3、岗丘麦区:以豫麦70-36、洛麦21为主,搭配内农科201、平安6号、04中36。

(五)豫南稻茬麦区

1、优质弱筋品种以郑麦004、郑丰5号为主。

2、主导品种以郑麦902

3、偃展4110、豫麦18-99、豫麦70-36为主;搭配郑麦366、新麦208、金丰3号、源育3号、项麦969、内农科201、邓麦996、河科大9612。

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自己家乡的小麦生产状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加倍努力,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小麦品种概况及用途

中国的小麦品种概况及用途 陈西鸾 1 小麦品种概况 小麦是我国粮食系统中的重中之重;是营养比较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粮。小麦籽粒含有丰富的淀粉、较多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还有多种矿质元素和维生素B。小麦按播种季节分,可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小麦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与质量。一般,春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于冬小麦,但春小麦的容重和出粉率低于冬小麦。 硬冬白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优质强筋小麦: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 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 2 硬冬白麦和强筋小麦的用途 2.1 硬冬白小麦用途 由于国标没有规定内在品质,所以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的货物比较杂,既有内在品质较高的品种,也有较低的品种,因此用途不一。在没有强筋小麦期货时,硬冬白小麦期货交割标准的用途比较广。但有了强筋小麦期货后,硬冬白小麦中能够达到强筋小麦标准的,就专门用做面包、饺子、拉面等,这样强筋小麦的大部分就从硬麦中分离出来。从期货交割的标准来说,硬冬白小麦一般稳定时间在8分钟以下(不排除有8分钟以上)。因此,达不到强麦标准的硬麦大部分用做馒头、面条、饺子等。

2.2 优质强筋小麦用途 优质强筋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高的食品。其中面包全部用优质强筋小麦,对小麦品质要求最高。为了提高面包粉质量,国内一些专用粉厂还经常在国产优质强筋小麦中添加进口高筋小麦。加工饺子粉,也要优质强筋小麦混配,提高面粉质量,增加食品的口感。另外,对于一些质量较差的小麦,添加优质强筋小麦,改善内部品质,加工馒头和其它面食。如东北地区用优质强筋小麦与春麦搭配,改善春小麦粉的质量。 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冬小麦施肥技术

冬小麦施肥技术 开春后冬小麦进入返青阶段,接着是分蘖期至拔节期,这两个生育期对于高产冬小麦来说都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春季追肥的重要时期。春季冬小麦的追肥主要是氮肥,年后冬小麦所需的磷钾肥是靠基肥、种肥和土壤库供应的。 冬小麦返青后,立即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在氮营养吸收规律上,虽然数量要求不是太多,但是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丰富或缺乏的反应却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氮营养不足,出现根少,苗小尤其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此时如追氮肥过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过大,消耗太多,将来必定穗粒少、粒重轻,还贪青晚熟也难获高产。因此,在正常苗情的情况下,追施氮肥的总量应控制在纯氮为6-8公斤/亩的范围内为宜。 至于何时追肥,追1次还是追2次,这既要看当前苗情,又要瞻前顾后。苗情的主要指标是看群体状态,按群体状态确定追氮肥的次数和数量。所谓瞻前顾后先要考虑年前的基肥施用和苗情长势,如果基肥中已经氮肥过多,造成冬前麦苗过旺,春季就少追氮肥,晚追氮肥,或者因旺苗消耗太多,也要及早施肥,否则小麦后期的穗粒和成熟期都会出问题。反之,晚播小麦、弱苗状态,就要早追肥,促进分蘖,正常苗情下起身期追一次肥,如尿素的施用量15-20公斤/亩就可以,而对于强筋小麦,则要在扬花期加1次追肥,施尿素4-5公斤/亩,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含量。

1.重施基肥. 2.少施种肥. 3.巧施追肥. 1.重施基肥。一般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2000kg。根据小麦吸肥规律,高肥水地块每667m2应施尿素4~7 kg或碳酸氢铵23~38 kg、磷酸二铵15~17 kg、氯化钾12~17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50 kg 或40%小麦专用肥50 kg。中低产肥地块每667 m2应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5~12 kg、磷酸二铵18~22 kg、氯化钾9~12 kg;也可选用45%复合肥或40%小麦专用肥40~50 kg或36%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 kg。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 kg。 2.少施种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667 m2施尿素2~3 kg,或过磷酸钙8~10 kg,也可用复合肥10 kg左右。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耕入土。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硫酸锰0.5~1g,拌种后随即播种。 3.巧施追肥。追肥包括两种:⑴土壤追肥。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追肥量看苗情而定,小麦分蘖多,苗情好、长势旺盛,应适当晚施,并减少施用量,可在拔节后每667 m2尿素15~20 kg或氢铵40~50 kg。小麦分蘖少,苗情不好,长势弱,应适当早施,并加大用量,可在返青后每667 m2施尿素20~25kg或氢铵 50~70kg。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氮肥用量不宜过大,以每667 m2施尿素15~17kg为宜,施用不宜太晚。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左右的草木灰。对供肥充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⑵根外喷肥。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1~2次,间隔5~7天,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害。 营养特性 小麦生长发育需氮、磷、钾、铜、锌、锰、硼等多种元素,每形成100公斤小麦籽粒需纯氮2.8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2.4公斤。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由于不同化肥当季利用率的不同,一般每亩麦田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5公斤,五氧化二磷4~8公斤,除中低产田外,还需施钾肥(氧化钾)3~6公斤。养分吸收率随小麦生育期而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分蘖到越冬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拔节到孕穗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 37.3%;小麦对磷、钾的吸收,随生长的推移而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激增,占总吸收量40%以上 的磷、钾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在分期施肥上,按小麦需肥特性,遵循“重施基肥、巧施追肥、补施微肥”的原则,合理调剂。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摘 要:目前我国农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增长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有效解决“结构、品 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已成为 我国新阶段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对于农作 物栽培管理的研究,要继续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作 物高产潜力等技术进行攻关和技术集成,同时还要注意在农 作物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开发。如果在农作 物栽培管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将为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 出巨大效益。 关键词: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种植,不但提高了小麦的单产,而且又改善了 形式 1.清种。河滩地和非河滩地均可种植,冬麦平作、开沟 、播前准备 新冬 22 号等优良品种;播前每 100 公斤种子用 200-300 克的多菌灵或 15%的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2. 选择地块:选择地势平坦,耕性良好,排灌配套,土 面粉的品质,是一种替代春小麦栽培的好作物。 、种植 播种。灌水地块种植水浇冬麦,产量高、效益好。 2.间种。 实行米麦间种,大垄双行, 2.2 种植。玉米垄距 80 厘 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丰产性好,抗逆性好的。 新冬 20 号,

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地块。最好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统一机 械作业和栽培管理。 3. 灌足底水;要求灌匀灌透,不冲不漏,每亩灌水量不 少于 80-100 立方米。 4. 施足基肥:按照此土配方结果,降低成本,提高肥料 利用率。一般底肥每亩施优质有机肥 1000-2000 公斤,尿素 10 公斤,三料磷肥 20-30 公斤翻地前均匀撒于地面,结合翻 地施入。 5.播前整地:灌底水后,适耕状态耕后耙磨,做到地边 整齐,土地平整土地松碎,上虚下实,田间清洁,度适合。 二、播种 1. 适期播种:播种时间可根据当地气象预报确定。适期 生长时间大于零度积温 500-600 度,当地平均气温 15-17 度, 2. 抓好播种质量: 采用 15 厘米等行距条播, 要求做到播 行端直,下粒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 确实,同时带肥下种,种肥以每亩 5 公斤左右的氮磷复合肥 为宜。亩播种量 20-25 公斤,早播易少,晚播可以适当增加 播种量。 播种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冬小麦自播种到越冬前有 50-60 天 易形成壮苗有利于安全越冬,小麦生长适中 ,易获得高产。 按正常年份我县适宜播种期 9月 25日-10月 25日。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阐述了河南省小麦的发展历史和生产现状,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为确保河南省小麦持续增产,结合实际提出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现状;发展对策 1引言 河南作为小麦大省,总面积、总产量和商品粮均居全国第一[1], 2004 年以来,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连续九年创历史新高。河南小麦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小麦生产不仅对河南小麦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世界小麦贸易将产生深远的影响[2]。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小麦的发展历史 1949 年河南小麦播种面积为 400.54 万hm2,总产量为 253.9 万 t,单产为 633.9 kg/ hm2,2011 年小麦播种面积为 532.3 万hm2,总产量为3123.0 万 t,单产为5867 kg/hm2,小麦播种面积只增加了 32.89%,而总产量增加了 11.3倍,单产提高了 8.3 倍。从河南的小麦发展来看,可以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1960)为缓慢增长阶段,本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12 年,由于当时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小麦产量虽然比 1949 年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增长幅度较小,在 1958-1960 年间产量甚至出现下降趋势。 12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49.99 万hm2,总产增加 103.1 万 t,单产增加 159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4.166 万hm2,总产增加 8.59 万 t,单产增加 13.25 kg/hm2。 第二阶段( 1961-1984)为迅速增长阶段,从 1961年开始,小麦产量稳步增加。24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78.35 万hm2,总产增加 1492.8 万 t,单产增加3272.8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3.265 万hm2,总产增加 62.2 万t,单产增加 136.37 kg/hm2。与 1961年相比,播种面积增加 21.33%,总产增加 9.32 倍,单产增加 7.5 倍。 第三阶段( 1985-2011)为波动增长阶段。本阶段河南小麦产量仍然处于持续增长趋势,但由于受到干旱、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产量波动较大,几乎每隔3 年就会有大的变化。在这 27 年间小麦播种面积增加 75.5万hm2,总产增加1594.8万 t,单产增加 2522.6 kg/hm2。平均每年播种面积增加 2.7 万hm2,总产增加 59.0 万t,单产增加 94.42 kg/hm2。 3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 3.1 小麦种植情况 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引导下,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和保护,小麦播种面积连年稳中有增。河南省小麦总体生产水平由中产阶段向高产阶段迈进,同时,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全省涌现一批攻关田,为推动全省小麦生产上水平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小麦总产稳定连续四年达到在 3000 万 t 以上,占全国夏粮产量的 1/4。小麦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通过市场拉动和小麦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优化,推动了全省小麦生产水平的提升。

最新河南国有企业名录

河南国有企业名录 尉氏县第一粮库 开封宏昌通用机械厂 河南省海龙微粉厂 郑州中良物流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安阳针织内衣厂 汤阴县工业塑料厂 安阳市裕禾农产品开发中心 周口风机有限公司 信阳天梯矿业开发总公司 荥阳市根发游乐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省惠康实业总公司 民权县光明电器厂 扶沟县特种金属铸造厂 阿杰乐童服饰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 河南北方红阳工业有限公司 郑州小贝蕾游乐玩具厂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 巩义市华南供水材料有限公司(市场部) 河南郑州飞马游乐设备厂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河南省正阳利安养猪场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结晶器公司 河南省平顶山市皓龙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带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业务部 中原量仪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部 河南鹤壁煤业集团公司 河南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印制品业务部) 新乡市振动机械厂 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设工程公司宁夏银川分公司郑州市儿童游乐设备厂(游艺设备旋转木马)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郑州营业部 开封铁塔橡胶(集团)有限公司销售公司 商丘市大华建材有限公司 河南省科学院东信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九福来科贸有限公司 河南江河结晶器有限责任公司 郑州利鑫儿童游乐设备厂 郑州美琳玻璃钢制品厂 河南益隆进出口有限公司(汽车用品及日用品部)河南省防伪保密印刷公司 黎明化工研究院

河南省龙腾铸石岩棉厂 核工业信阳恒达实业公司 河南众邦矿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市顺鑫冶金厂 安阳市普际物资有限公司销售部 平顶山煤业(集团)易成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 嘉泰伟业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香港四知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中医中药牛皮癣银屑病的治疗方法研究院 新野县金大地粮油有限公司 郑州煤田地质物资公司 清韵茶业 巩义市福豪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恒达实业公司 荥阳市炬龙升电气电子设备厂 郑州康丽尔电器清洗有限公司 郑州凯尚公关策划有限公司 南乐县电业局 安阳市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中心 河南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中纺河南棉花进出口公司 河南省计算机公司 荥阳市昌泰机械制造厂 高低压配电盘开关厂 河南省鹤壁市新区鑫铭工贸公司 河南航天压力元件有限公司开发经营部 濮阳市林州钢铁有限公司 濮阳市光璞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 河南省华兴钡业有限公司 国营河南矿山机械厂(破碎机,球磨机,制砂机,雷蒙磨粉机)河南金龙牧业有限公司 郑州环球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 济源丰远管业有限公司 河南中原绿能高科有限责任公司营销中心 兰考盛达化工厂 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郑州创美美容美体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康力医药公司 森格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河南濮阳华鑫机械有限公司 中原钻采设备厂 郑州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处 郑州豫龙吸塑包装制品厂 河南航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和播种方法 将土壤耕后整成1.5~1.8米宽度的畦(包沟),排水沟深25厘米以上。 若沟播则开播种沟,播种沟距20 CM,撒播则不需开播种沟。 小麦基本苗控制在12~16万左右(根据千粒重计算实际用种量)。 2 施肥方案 在中等肥力的田地中,总施肥量为:N:P2O5 :K2O为10kg:5kg:5kg 2.1基肥施用 氮肥的50%以及全部的磷肥和钾肥作基肥,即: N:P2O5 :K2O约为5:5:5,可用15:15:15的复合肥33公斤做基肥。 2.2追肥 早熟种在4叶期,中、晚熟种在拔节期分别追施氮肥总量的50%,即纯氮5 kg/亩(46%的尿素约为10 kg/亩)。 2.3抽穗开花期叶面追肥 当抽穗开花期出现缺肥状况,如叶片发黄,用0.2%磷酸二氢钾,2%的尿素,每亩喷施75~100公斤。每喷雾器(15公斤装)加入磷酸二氢钾30克、尿素300克和洗洁净(白猫或巧手)20克。 3水分管理 小麦播种后一般立即灌溉一次,促齐苗、全苗。南方小麦生育期的自然降雨一般可满足其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若遇自然降雨不足时可实施人工灌溉。可采用跑马水,或在排水沟中灌水保持一晚第二天排干的方法供给小麦生育期所需水分。遇雨水多时注意排水。 4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覆土、灌溉后后喷施丁草胺用于防除单子叶杂草,对于防除双子叶杂草,苗后推荐使用使它隆(商品名又称“塔隆”)或二甲四氯。 抽穗开花期若发生白粉病,可用粉锈宁或多菌灵防治,发生赤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防治,可结合喷施叶面肥进行。 5 收获 小麦黄熟期(穗和茎杆变黄,籽粒变硬)时收获。 6 水旱轮作冬种小麦轻简化栽培方案简介 在水稻收割后(最好是稻田尚潮湿时),每隔2米开排水沟,然后撒播小麦干种子,播种后将开排水沟掘出的土壤进行覆种。其他栽培措施参照以上“南方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河南省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前言 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研究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数据研究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南阳市小麦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南阳市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南阳市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南阳市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南阳市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南阳市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南阳市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国有企业名录

国有企业名录 A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安徽叉车集团公司 安徽海螺(集团)公司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飞彩(集团)有限公司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B北人集团公司 北京兆维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燕京啤酒集团 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天鹅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包头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包头草原糖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台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满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白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宝胜BICC通用电缆有限公司 C★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长铃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卷烟厂 常德卷烟厂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彩虹集团 长岭机器厂 D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东北制药集团公司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港务局 大连机车车辆厂 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大显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盛道集团有限公司 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公司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 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E F峰峰矿务局 阜新矿务局 阜新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纸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实达电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平铝厂 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日集团公司 福建福人木业有限公司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塑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G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开平涤纶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

冬小麦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一)建设高产稳产田,满足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 1、深耕整地。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复种指数的提高,复播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农时季节紧迫,一年中只有种麦前一次深耕整地机会,整地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而且还关系到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小麦播种前的深耕整地是关系全年产量的一次耕作,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确保耕作质量。 深耕要逐步加深,一年加深一点,不宜一下耕得太深,以免将大量的生土翻出。具体耕地深度,机耕的应在25-27厘米;畜力犁地耕到18-22厘米。根据各地的大量资料表明;深耕由15-20厘米加深到25-33厘米,一般能使小麦增产15-25%。 播前的整地应该达到“深、细、透、实、平、足”的质量要求。深:就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逐年加深耕作层;细:就是把土块耙碎,没有明暗坷垃;透:就是耕透耙透,不漏耕漏耙;平:就是耕前粗平,耕后复平,作畦后细平,使耕层深浅一致,达到上平下也平;实:就是表土细碎,下无架空暗垡,达到上虚下实;足:就是麦田墒情要适宜,底墒要足。精细深耕整地,是确保播种质量,以利小麦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夺取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一年一作的休闲旱麦田上,要大力推广闻喜县东官庄“四旱三多”纳保结合的蓄水保墒耕作技术。四早就是:早灭茬,破土保表墒;早深耕,纳雨贮深墒;早细犁,破垡活土匀墒;早带耙,立足秋旱收全墒。三多就是:多浅犁,多细犁,多耙地。具体做法是:小麦随收随灭茬,伏前抢墒深耕,雨后抢墒犁地耙地,伏天多犁多耙,犁后带耙。把深耕提前一个节令,把立秋带耙改为伏里带耙,立秋后多耙少犁,播种前无雨只耙不犁。 2、施足基肥。小麦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为使小麦在冬前能够很好地出苗、分蘖和扎根,长成壮苗,安全越冬,并满足以后各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必须施足底肥。特别是我市麦田,旱地麦占到小麦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由于冬春雨雪稀少,表土比较干旱,追肥施入较浅,不易发挥肥效,施足底肥就显得更为重要。 基肥的施用,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提倡三肥底施一炮轰,农谚有:“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年里不如掩底。”充分说明了施足基肥的重要性。一般我市常用亩施肥量,农家肥60-80担,碳铵50公斤,磷肥50公斤。在施肥方法上,基肥要结合深耕整地,均匀撒施翻埋在土里,切忌暴露在地面上,以免肥分损失,化肥要提倡深施。施肥量较少,应采取集中施肥法;施肥量较多的还是以普施为好,然后翻耕。 小麦在播种的时候,用适量的速效氮素化肥作种肥,能促进小麦生根发芽,提早分蘖,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特别是旱地麦、晚茬麦、薄地麦增产幅度更大些。各种试验证明:化肥用量以每播5公斤种子用纯氮0.5公斤比较安全,超过纯氮1公斤就能造成缺苗。一般亩用4-5公斤硫酸铵,种麦时与种子混播或集中沟施均可。 3、浇足底墒水。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增产措施,我市入秋以后,一般雨量逐渐减少,当秋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有水浇条件的一定要浇足底墒水,这不仅满足小麦发芽出苗和苗期生长的需要,保证苗全苗壮,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认为小麦种子发芽的临界土壤含水量为15%,土壤含水量低于17-18%时,就应浇底墒水。在秋作物收获较晚的地方,为争取时间,在前茬作物收获之前,可以带茬洇地,腾茬后即可整地播种;对腾地较早的地块,在不误适时播种的情况下,也可先耕后涸,待墒情适宜时,再整地播种。底墒要浇足,一般浇水量每亩60立方米左右。 对于灌溉条件较差或根本不能灌溉的旱地,一方面要多保蓄伏雨、秋雨,防旱蓄墒,一

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小麦分冬小麦和春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秋种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籽,霜降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水稻在全国种植普遍,可结合各地的种植制度来确定其种植和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为广泛,经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最多,为春种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闽丘陵、两广丘陵、云贵等地也有较广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种秋收。 5、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根据当地一年一熟的情况,可推测出是春种秋收。 (1)稻谷集中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部平源、丘陵地区;川、滇、黔、鄂、湘、桂、粤、闽、赣、浙、皖、苏、沪13个省、市、区 (2)小麦冬小麦在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种植广泛,集中产区则以秦岭—淮河以北,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河北、陕西和山西5省为主,其次是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苏等省份。 春小麦分布以长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区为主. (3)杂粮我国把玉米、高粱、谷子、薯类、大豆等统称杂粮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区,以华北、东北和西南各省最为集中,其中以华北最多,东北次之。 ②高粱: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种植,东北和黄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谷子:也称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内蒙古、晋、冀、吉、豫、陕、鲁、辽9省区 ④薯类:以甘薯为主,主要产区是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黄河下游平原地区,以及华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区。马铃薯生产以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为主要产区,其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占全国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国

冬小麦中后期高产管理措施

冬小麦中后期高产管理措施 玉田县冬小麦播种面积30多万亩,播种基础较好,优种覆盖率高;今年冬季气温偏高,冬小麦带绿越冬,越冬死苗率低,苗情是近几年来较好的一年。小麦即将进入返青、起身、拔节阶段,是促弱苗转壮、保壮苗稳健生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调节小麦群体合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做到分类指导,科学管理。 标签:冬小麦高产管理措施 一、早春促苗早发 1.压麦 早春麦田镇压是一项提墒控旺、节本增效的重要农艺措施,可以提高土壤墒情,提高地温,减轻因早春干旱或冻害造成的死苗。一般麦田压麦1-2次。镇压要做到“两个宜早,三个不压”,即整地质量不好的麦田宜早镇压,墒情不好的麦田宜早镇压,提早接通土壤毛细管提墒;清晨不压麦,土壤墒情过大时不压麦,植株结冰时不压麦,以免压碎麦叶和破坏土壤结构。 2.锄划 锄划和镇压要结合进行,一般先压后锄。镇压锄划的时间应在2月中下旬至返青期进行。锄划深度1-2厘米。可以增加土壤表面积,充分接受阳光,进而提高地温,促进麦苗早发稳长。同时清理冬季覆盖物、枯草和树叶等杂物,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各类麦田在早春地表开始融化,墒情适宜时都可进行镇压、锄划。对旱地麦田、秸秆还田或秋种时整地粗放、坷垃多的麦田进行镇压、锄划,保墒抗旱更为重要。 二、科学肥水,合理促控,分类管理 要科学运筹肥水,分类进行管理,要先管旱情重和苗情弱的三类麦,再管二类麦,最后管一类麦。 1.三类苗管理 以促为主。三类苗返青始期亩总茎数小于45万,多属于晚播弱苗,由于群体小,难以形成适宜的亩穗数,春季肥水应以促为主。春季肥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5厘米地温稳定于5℃左右时开始追肥浇水,亩施尿素5-7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春季分蘖增生,提高分蘖成穗率;第二次在拔节期进行,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提高穗粒数。但是,土壤墒情好的晚播、无分蘖、群体小的麦田,第一水不要过早,待长出新蘖后再浇水追肥,以利于迅速提高地温和地表温度,促早春分蘖,适当增加亩茎数。

河南省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河南省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序言 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粮食作物产量,谷物产量,小麦产量等,对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 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驻马店正阳县小麦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分析 (3) 一、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现状统计 (3) 三、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产量比重统计 (3) 四、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驻马店正阳县粮食作物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驻马店正阳县谷物产量指标分析 (7) 一、驻马店正阳县谷物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谷物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驻马店正阳县谷物产量占全省谷物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驻马店正阳县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驻马店正阳县谷物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谷物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小麦播种面积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占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同全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指标分析 (7) 一、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重点512家国有企业名单

中国重点国有企业名单 一、512家重点国有企业 二、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 三、120家试点企业集团 注:上述三类企业中有重复企业 其中包含已经上市的公司 一、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名单 公司名称隶属性质所在地 化工: 沧州化工实业(集团)公司地方河北 沧州化肥厂地方河北 沙隆达集团公司地方湖北 湖北双环化工集团公司地方湖北 山东成山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山东 伊克昭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内蒙古 杭州电化集团公司地方浙江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地方贵州 牡丹江石油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黑龙江 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四川 上海太平洋化工(集团)公司地方上海 河南中原化肥厂地方河南 山西焦化集团公司地方山西 南宁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广西 锦西化工总厂地方辽宁 辽宁轮胎厂地方辽宁 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山西 福建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福建 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中央安徽 青岛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山东 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江苏 深圳石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广东 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北京 中山精细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广东 贵州赤大化集团有限公司地方贵州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中央河北 河南轮胎厂地方河南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方湖北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地方吉林 化学工业部南京化工厂中央江苏 辽河集团公司地方辽宁 大连化学工业公司地方辽宁 沈阳化学工业公司地方辽宁

山东威海橡胶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山东 山东海洋化工集团总公司地方山东 青岛碱厂地方山东 太原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地方山西 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上海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方上海 沪天化集团有限公司地方四川 川化集团有限公司地方四川 自贡市鸿鹤化工总厂地方四川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天津 天津灯塔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天津 云南天然气化工厂地方云南 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地方浙江 潍坊亚星化工集团总公司地方山东 建材: 山西光华玻璃有限公司地方山西 浙江三用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地方浙江 杭州浮法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地方浙江 浙江东方集团公司地方浙江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地方福建 柳州水泥厂地方广西 河南振华玻璃厂地方河南 淄博华辰集团总公司地方山东 朝阳重型机器厂地方辽宁 北京新兴建筑材料总厂地方北京 四川江油水泥厂地方四川 秦皇岛市浮法玻璃集团公司地方河北 安徽省宁国水泥厂地方安徽 蚌埠浮法玻璃总公司地方安徽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厂地方北京 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央北京 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地方河北 河北省冀东水泥厂地方河北 河北太行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地方河北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公司地方河南 湖北华新水泥厂地方湖北 湘乡水泥厂地方湖南 株洲玻璃厂地方湖南 湖南省新化水泥厂地方湖南 上海建材(集团)总公司地方上海 上海汇丽华学建材总厂地方上海 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方四川 昆明水泥厂地方云南 森工:

河南省2021年冬小麦春季测墒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河南省2021年冬小麦春季测墒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去年麦播期间,我省大部分农田土壤墒情适宜,其中,0cm20cm、2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平均值分别为76.4%、78.2%,利于小麦播种与苗期生长。今年,越冬期小麦苗情不但好于上年,且明显好于常年,是近五年苗情最好的一年。各地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做好土壤墒情监测,进一步加强春季小麦水分管理,指导农民因墒因苗因水科学灌溉,充分发挥前期生长优势,确保小麦再获丰收。根据《农业与农村生活用水定额》(DB41/T 958-2020),结合小麦生产实际,特制定《河南省2021年冬小麦春季测墒灌溉技术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重点任务,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优先利用天上水、高效利用地表水、控制使用地下水、切实浇好关键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全面推动小麦单产、水资源生产力和生产效益三提升。 二、土壤墒情概况 2月18日全省37个县145个墒情监测点(人工/自动)监测结果显示:0cm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46%90%、平均71.9%,其中82%的点大于60%;20cm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50%92%、平均71.5%,其中87%的点大于60%。另据中国气象局2月19日预报,河南局部地区10cm50cm 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立春前,全省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除豫东2月13日降雨外,其他地区降雨量偏少或无,土壤缺墒状况在发展中。 三、分区灌溉建议 (一)灌溉分区 1.豫北区。包括安阳、濮阳、新乡、焦作、鹤壁、济源6市32个县(市、区)(详见附表,下同),含豫北平原、豫北山区两个亚区。豫北平原区地处沿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麦田土壤多为潮土,质地沙壤、黏壤交错分布,肥力较高;豫北山区为太行山丘陵山地,麦田土壤多为褐土,质地偏黏。全区小麦生长期蒸发量、需水量相对偏高,常年冬春旱发生频繁。 2.豫西区。包括洛阳、三门峡、郑州、平顶山4市23个县(市、区),多为丘陵山地。麦田土壤多褐土,质地偏黏。全区小麦生长期蒸发量、需水量相对偏高,干旱常年发生。 3.豫中豫东区。包括郑州、平顶山、漯河、许昌、开封、商丘、周口7市37个县(市、区),含豫中平原、豫东平原两个亚区。该区地势平坦,麦田土壤多为潮土,质地沙壤、黏壤交错分布,砂姜黑土,质地偏黏。全区小麦生长期蒸发量、需水量相对偏低,常年降雨量相对稍高。 4.豫南区。包括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信阳4市32个县(市、区),含南阳盆地、淮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鼎城区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鼎城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冬麦(秋播)区,适合种植弱冬性(或春性)的小麦品种。 1、选用良种,进行种子处理。鼎城区主要以湘麦、郑麦、扬麦系列良种为主,如郑麦9023、北农矮抗58、扬麦158等。播前晒种,用25%多菌灵或15%粉锈宁拌种,防治小麦锈病、白粉病、黑穗病,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2%-0.3%。 2、精细整地,适时早播。深耕能加深耕作层,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土壤养分的转化。俗话说:“土地不深翻,麦根没处钻”,“深耕加一寸,顶上一遍粪”。一般深耕25厘米,要逐步加深,一年加深一点,不宜一下耕得太深,以免将大量生土翻出。播前的整地质量应达到“齐、平、松、碎、净、墒”。秸秆直接还田的要清除过长的破碎秸秆。整地时要把土地耙碎、耙透,使耕层深浅一致,表土细碎,达到上虚下实、地面平整的标准。 冬小麦的播种时期必须做到适时,既不过早,也不过晚。误期晚播,气温低,出苗延迟,苗不齐,长势弱,冬前分蘖少或无,次生根数少,麦苗抗寒力减弱,容易受冻害;同时,由于冬前低位蘖少或缺位,分蘖成穗率低,亩穗数少;晚播抽穗开花延迟,成熟期拖延,子粒形成和灌浆在高温条件下进行,速度加快,历期较短,粒重降低。过早播种,较高温度条件导致植株生长过速,幼苗素质嫩弱,易受病

虫危害,造成缺苗断垄,成穗数减少;如果是春性品种播种过早,麦苗生长迅速,分蘖多,旺而不健,干物质积累少,有的甚至在冬前拔节,这样,越冬时很易受低温冻害;旺长麦田冬季消耗土壤养分较多,春季很易脱肥。 鼎城区在霜降至小雪(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在15℃-16℃时播种,一般以条播为主。每亩播种8公斤-10公斤,以达到15万-20万基本苗。 生产上一般要求分蘖节应距地表2-3 厘米,即播种深度应掌握在4-5 厘米左右。此外,高质量播种还要求播深一致,下子均匀,避免疙瘩苗或断垄现象发生。对于半冬性品种,冬、春应合理调控群体,使群体、个体充分协调。 3、科学施肥。应掌握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的原则。麦田必须多施农家肥作基肥。在增施农家肥作基肥的同时,还应注意合理施肥。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作底肥一次施入;氮肥作底肥(一般占40%-50%),追肥在拔节期进行。 施足基肥: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碳铵3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0公斤,或复合肥20-25公斤,加硫酸锌1.5公斤。 施好苗肥:小麦2-3叶时看苗施尿素5公斤-8公斤。 重施拔节孕穗肥:小麦8-9叶、植株基部第1节间伸长时结合灌水,看苗每亩追施尿素7公斤-10公斤。 喷施叶面肥:在开花期叶面喷施0.5%-1%的磷酸二氢钾、2%-3%的尿素溶液,每亩喷50公斤。

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高产栽培 摘要:我团有效积温2600-3000℃,适宜冬小麦的生长,近几年单产较往年有所提高,但还没有挖掘出最大潜力,还有提升空间。 关键词:冬小麦高产栽培 1、精细整地 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 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细整地工作,对于促进小麦根系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氮、磷配合,三肥坐底 据研究表明小麦施肥实行粗、细结合,氮、磷配合,采用粗肥、氮肥、磷肥“三肥坐底”的方法,是一项显著的增产措施,也是培育冬前壮苗的有效手段。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的根本途径之一。因此,要本着“粗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广辟肥源,为麦田备足底肥。一般重施底化肥的麦田,要比在年后追施同等肥量的麦田苗期生长快、长势壮,越冬死苗少、成穗率高、增产显著。一般保肥能力强的粘质土壤,可将全生育期氮肥总量的一半以上坐底施用;保肥能力较差的沙质土壤适当少些,约占全期氮肥总量的40%左右坐底为宜。根据大量试验证明,一般亩产500千克以上的麦田,需施优质土杂肥5000千克以上,标准氮、磷肥各50千克,硫酸钾10千克左右。 2.1、适墒播种 水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必要条件。小麦种子必须吸收相当于本身重量45%左右的水分才能发芽。水分不足,往往成为影响出苗和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所以足墒下种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我团近几处秋季雨量逐渐减少,且前茬作物灌水较少,待秋作物收获后,土壤墒情已显不足。所以浇足底墒水,不仅能满足小麦出苗和苗期的生长需要,而且为中、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般认为,沙土地含水量若小于15%一16%;二性土含水量小于17%一18%;粘土地含水量小于20%,都应在浇足底墒水后

小麦实习报告

篇一: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实习报告 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2000-2001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 3.81%。 试验田:1.7*25(m) 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 1、地块选择。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一般要浇好四水: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适合于中、晚茬种植。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6、化控措施。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7、防治病虫害。太空5号综合抗病性较好,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要注意防治蚜虫,特别是穗蚜,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二.田间管理记载 1、生育期(1)播种日期2008.11. 土质:黄棕土 (2)出苗期2008.11.30 小麦基本苗22.68万/亩 (3)分蘖期 2009.2.10 (4)拔节期:2009.3.6 (5)孕穗期:2009.3.20(6)抽穗期:2009.4.1 (7)开花期:2009.4.8 (8)成熟期:2009.4.16 乳熟期:2009.4.18 蜡熟期:2009.4.22 完熟期:2009.5.1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