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最新集群加入时间:2011-11-27 19:03:02admin点击:8911

汽车产业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汽车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至2003年底,全市汽车工业企业有150余家,其中整车产品生产企业12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40家。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7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占50%以上。形成了以客车、专用车为龙头,客车底盘、柴油机、汽车塑料燃油箱、活塞环等特色零部件的汽车及零部件工业。

(一)汽车整车

在客车和专用车制造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优势。列入国家整车生产企业目录的企业2家(亚星、上汽仪征公司),改装企业10家,国家公告产品目录总数达600余个。

1、客车。种类齐全,大中轻型、高中普档都有,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从4米到12米、从单层到双层、从城间客车到城市公交车俱全,形成了年产2.5万辆的生产能力,其中亚星集团2万辆、江都宏运0.5万辆。在2003年国中型客车行业销售量排行榜中,亚星排名第五。

2、专用车。目前已形成年产万余辆的生产能力,其中:中集通华0.5万辆,盛达(江扬特种)0.2万辆,银宝0.2万辆,女神0.1万辆。半挂车品种规模较多,从10—40吨级中轻型到100吨级的重型;专用车有罐式、厢式等;特种车有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清障车等系列化产品。通华重型半挂车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引进技术开发的罐式车产销量国领先;盛达公司生产的各型特种车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占有率列国前3名。

3、轿车。由上汽仪征汽车引进的多用途轿车(赛宝)于2002年7月下线,填补了我市无轿车产品的空白。现形成年产2万辆生产能力,“十五”末建成5万辆生产能力。

(二)汽车零部件

主要产品有柴油发动机、活塞环、汽车塑料燃油箱、散热器、气缸套、汽车空调、座椅、粉末冶金汽车结构件、汽车蓄电池、车灯、变速箱、汽车前后桥、汽车电机、装饰件、汽车模具等。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形成了特色较为明显的产业链,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有: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四缸轻型柴油发动机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产量超过7万台;亚普汽车塑料件是国最大的轿车燃油箱基地,去年塑料油箱产量达86万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汽车散热器和气缸套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仪征双环活塞环是国最大的活塞环生产基地,跻身世界十强,连续十多年产销量全国第一。此外,汽车空调、蓄电池、车灯、装饰件等均有一定优势。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可在30公里半径配套。

(三)产业分布

全市汽车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市区、仪征、江都三地。市区主要有亚星、通华等生产大中型客车、半挂车的企业和生产塑料油箱、水箱、缸套等同行中的“小巨人”零部件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

础。仪征市现有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51家、汽车销售企业2家、物流企业2家。其中整车制造企业2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15家,配件生产企业19家。2003年仪征的汽车行业实现工业产值10.94亿元。目前该市以汽车工业园为载体,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扩阶段。江都市汽车工业有了较快发展,整车生产能力、零部件加工能力明显提高,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行业。目前该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达7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2003年江都的汽车行业实现产值20亿元,行业经济总量占该市规模以上工业的13%。

(四)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汽车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但是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一此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1、亚星客车的市场占有率由以前的全国第一(约30%)下降到2003年的全国第四,而且正在继续下滑。扬柴目前虽然走出了前几年的低迷局面,但是若不及早抓住时机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配套,在未来汽车产业重新洗牌的大背景下,前景堪忧。

2、缺乏轿车、轿车发动机及配套零部件等大体量的龙头项目。汽车行业整体实力不强,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核心龙头企业,难以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3、零部件企业存在小、低、散状况。全市销售过亿元的零部件企业仅有6家。缺乏高新技术产品和名牌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更新换代不快,缺乏竞争力。

4、汽车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不少企业对综合素提高重视不够,仅有少数零部件企业通过QS—9000质量体系认证,投资总量不足,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发展中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二、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外形势

(一)国际国汽车产业基本态势

汽车产业的发展已有百年,全球汽车产业形成了目前的“6+3”格局,即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大众、雷诺—日产6家巨型跨国公司和本田、标致—雪铁龙、宝马等3家相对独立的汽车厂家,这9家企业年产销量占全球总产销量有92%。

国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3+6”的格局,即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领跑(2003

年三大集团市场占有率达48%),本田、长安、奇瑞、华晨、菲亚特、吉利六个制造企业紧跟的局面。目前,我国汽车生产“群雄割据”、汽车市场“群雄纷争”的局面已经形成,国21个省市区有32个轿车生产基地,呈现了明显的发散化倾向,竞争更趋激烈。

(二)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工业化中期的到来,汽车等重化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增长期,今后20年汽车产业链将是我国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群。

目前中国每1000人中汽车拥有量为5.2,亚洲的平均数量是286,而该德国却是540。至2008年中国将增至10.8,市场潜力十分巨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的预测,中国汽车需求量在2008年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2005年轿车需求量将超过货车,2010年轿车保有量超过货车,2013年的轿车销量可达到600万辆以上,是2003年的3倍,那时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汽车时代”正向人们走来。

(三)汽车产业市场竞争更趋激烈

自2002年以来,国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一场新的汽车投资风起云涌,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跨国公司纷纷增加投资力度,加快与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以大众、通用和丰田为代表投入了巨额外资,合资领域覆盖了从轿车到轻、重、微、客的几乎全部产品。至2003年中外合资企业投入汽车产业的汽车已超过300亿美元。二是民资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进入汽车制造业,家电业纷纷涉足汽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家民营企业进军汽车整车生产,围涉及轿车、皮卡、商务车和客车。三是各地政府将汽车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大力扶持本地汽车业。除、、少数省区外,全国27个省市区均有规模不等的汽车工业,其中23个省市区生产轿车。各地抓住机遇,发展汽车产业,新、扩建的汽车项目不断,据了解有以下较大项目:

(1)精功集团与丹徒区合作建设精功大型汽车工业城项目,以生产重型卡车和越野车为主,总投资50亿元,已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

(2)2003年10月,东风、起亚、悦达决定将工厂的规模扩大至22万—25万辆以上,新建30万台发动机生产厂。

(3)市将汽车制造及配套产业列为工业经济的发展重点。2003年7月,金龙联合汽车工业()在工业园区占地40万平方米、设计年产客车1.5万辆的新厂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成为目前国的最大新型客车生产线。2003年市在建和拟建汽车零部件项目有29个,投资总额近70亿元。

(4)神舟公司引入原客车厂的生产资格,形成年产客车2000辆的生产规模。

三、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全市加快发展汽车产业具有较多优势,从地理环境看,地处长江三角洲,在都市圈与经济圈的交汇叠加处,具有独特的区优优势;在率先建成了环城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随着宁启铁路通车,润扬大桥建成,构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网,形成了大交通格局,具备了良好的交通优势;的电力、自来水、污水处理、电信通讯港口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资源优势。从发展汽车行业看,还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优势:

1、政策优势。省为支持和鼓励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明确凡在2007年前到投资汽车及零部件的企业,上缴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可返还一半。

2、合资合作优势。奔驰和上汽集团是我市多年的合作伙伴。上汽仪征公司、汇众公司仪征轻型客车厂是上汽集团的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生产赛宝牌轿车和伊思坦纳面包车。江都市汽车工业企业引进宏运、杰信、宏南、宏德等一批企业前来投资,现已成为金龙、金旅和江淮JAC客车的生产基地之一。

3、体制优势。亚星股份与格林柯尔、通华半挂车与中集集团、盛达特种车与亚星股份的战略重组,引入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激活了企业的生机活力。

4、产业配套优势。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度较高,除为本市汽车厂家配套外,还为跃进、金龙、悦达、江淮、奇瑞等一批整车生产企业配套。江都市生产汽车压铸件的嵘泰公司已成为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国大宇等企业的供应商。

5、技术、人才优势。“亚星”是国首家利用自主开发底盘生产整车的客车厂,取得了近10项客车整车专利和结构专利,积累了一些具有国先进水平的专有技术。2004年3月举办的首届全国客车大赛中,亚星股份公司的JS6123H型城市客车捧得金奖。劳动力资源丰富,各类人才较为齐全,既有较高层次的科技、经营管理人才,还有一批具有专门技能的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钣金工、钳工、焊工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以客车制造而言,的劳动力成本仅是一般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

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抢抓国汽车市场大发展和国际汽车产业大转移的机遇,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加快汽车工业园区建设,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尽快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以资产重组和机制体制创新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大对汽车工业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一批整车及零部件龙头企业,提高客车、专用车、特种车市场占有率,夯实汽车底盘、总成本及零部件基础,主攻轿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与研发,建成国有一定影响的轿车、客车、专用(特种)车生产、研发基地,做大做强做精汽车产业。

(二)发展目标

至2010年,汽车工业现价产值300亿元以上,全市汽车整车产销量20万辆以上,其中主要产品客车5万辆,轿车10万辆,专用、特种车5万辆,发动机30万台,汽车油箱200万只,培值4—5家年销售50亿元以上、具有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整车和零部件龙头企业。

(三)产业布局

1、开发区汽车工业园。规划总面积2.8平方公里。主要以亚星、通华、扬柴为核心,发展客车、专用车以及与汽车配套的柴油发动机、水箱、车用空调、汽塑件、底盘等汽车零部件项目。

2、仪征汽车机电工业园。规划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以上汽集团仪征公司、汇众公司轻型客车厂为核心,整合市域相关汽车零配件生产资源,重点发展乘用车和小型商用车及零配件产业。

3、江都汽车工业园。规划园区面积1.5平方公里。以江淮宏运公司为龙头,以引进二汽项目为契机,整合市域洪泉汽配、丁伙油泵油咀、砖桥凸轮轴等汽配件资源,重点发展客车、特种车及相关零部件产业。

五、市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

以市开发区、仪征、江都三大汽车工业园为载体,引进轿车,做强客车,做特专用车,客车工业尽快解决亚星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加快扬柴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重组,优先发展汽车电子工业,做大做强客车底盘、发动机、总成以及油箱、活塞环、缸套等零部件“小巨人”企业,提升我市汽车及零部件工业的产品档次。

1、客车

客车制造是我市的优势,要尽快解决亚星发展过程中的难题,重塑亚星客车品牌,着力提高大中型客车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档次。客车底盘是客车的水平所在,亚星集团虽有2万台客车底盘生产能力,但一直是自我配套,因此要在客车底盘专业化发展上求突破,力争与国际知名公司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在自我配套的基础上,形成商品底盘供应能力。

高档城市客车以亚星集团为龙头,以市开发区汽车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高档城市客车、底盘总成及配套零部件。

中型客车以江都宏远为龙头,以江都汽车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中型客车、饰件等配套零部件。

2、专用车

着重扶持通华、盛达等专用车企业开展研发,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及环保型转变。江都市将加快越野车和皮卡车的项目推进,抓好高空带电作业车和工程车上规模、扩批量,开

发冷藏车、多功能车等适销对路的专用车辆。

3、轻型车

抢抓机遇,吸引国外汽车业大企业(集团)在设立轿车生产基地,争取在较短时间把轿车产业发展成汽车工业的主体。以上汽仪征公司、大众仪征基地为龙头,以仪征汽车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及轿车发动机、汽车电子等配套零部件。

4、发动机及零部件领域

重点开发和发展一批汽车主要部件总成本和关键零部件,推行国际安全、环保、质量认证,实行国际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档次。特别是柴油发动机、汽车变速箱、转向、悬挂、制动等系统以及汽车电子产品、汽车塑料件产品、饰件产品。加快扬柴与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重组,优先发展汽车电子工业。以扬柴、亚普、双环、英谛公司等公司为龙头,以三大汽车工业园为载体,重点发展欧Ⅲ发动机、塑料燃油箱、汽车电子、活塞环、车用空调、汽车蓄电池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6、汽车服务业

在发展汽车制造业的同时,以完善现代营销发展消费信贷、物流、维修、二手车交易、租赁为重点,构建现代汽车产业链。以高力集团为龙头,加快建设汽配科技城,积极筹建“中国(华东)商用车交易中心”。积极支持金融保险向汽车产业渗透,通过发展汽车服务贸易,提高全社会的相关服务贸易水平,逐步实现由“汽车制造业”向“汽车产业化”的过渡。

六、市汽车产业集群的重大项目选择

2003年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进行了全市千亿元项目群产业板块重大项目的调查、排队和筛选,汽车产业板块中排出了24个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其中近期投资21亿元,中期投入88亿元,远期投入91亿元,如果实现了这些项目,可新增销售470亿元,其中近期为59亿元,中期195亿元,远期216亿元。

七、市发展汽车产业集群对策措施

打造参与国际竞争的制造业基地,汽车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汽车工业正处于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提升汽车工业的产业层次,带动相关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1、加强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认真研究汽车工业发展规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结合全市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对汽车工业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发挥汽车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引导,尽快使全市汽车工业形成重点突出、配套协调、健

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格局。在规划布局上,注意统筹安排,新上汽车项目和扩建项目相对集中,逐步形成汽车产业集群和规模优势,促进产业发展。

2、加快载体建设,构建链式发展。切实加强对汽车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各类优势条件,包括整合产业链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才和劳动力优势、政策优势等,建造整体对外推介的汽车产业平台。积极包装汽车产业集群项目。强势招商引资,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借助外力,加快发展,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汽车产业发展要素向园区集聚。从整体看,汽车产业链仅初步发展起来,汽车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亟待加强,在建立相对稳定的汽车产业链过程中,要努力把产业链做大做长,加快发展零部件业,延伸产业链,同时重视产业链的供应环节,特别是售后市场建设,提升汽车服务业水平,做大价值链环节。

3、创新体制机制,加快资产重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只有汽车企业发展了,才能带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企业必须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快形成企业发展的生动力机制。以“三量”的胆识推进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即放大度量,不求所有,只求“所在”和“所得”;放宽眼量,靠大和靠强;注重质量,引资、引智和引技并举,加快资产重组步伐。积极推进亚星奔驰、扬柴等一批骨干企业的改制重组,让国外有产业经验和资本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替代政府股东。在改革过程中,加快构建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激励机制、生产经营机制、销售和管理机制,培大汽车工业的市场竞争主体。

4、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强化汽车工业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汽车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要求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先进产品和先进生产手段,进一步组织引导产学研联合工程,努力形成产业技术优势,使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5、大力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撑。汽车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优秀人才。重点企业应加大人才开发和投入力度,在引进顶尖人才、培育复合型人才、壮大高级技工队伍等方面,建立多层次的企业科技人才开发体系,构筑高层次的汽车企业技术人才高地。加快人才培养,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科研院所、著名汽车大企业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着力培养技术工人群体,通过职业教育、后继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形式,造就一批高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工队伍;联合本市及周边地区大专院校,开设汽车专业,有重点的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同时,全方位地引进高级管理人才,通过各种媒介在全国招聘有专业特长的各类管理人员,为我市汽车工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6、重视政策导向,优化政府服务。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抓住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省政府给予我市汽车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机遇,把政策落实到位,尽快制定技改贴息、土地出让等相关政策,扶持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积极向国家申报整车、零部件保税仓库,筹划建立加工产品保税区,为汽车行为发展创造优良的软硬环境。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

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 势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转 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期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所占比 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中技术、 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现象在服务领域中日趋突出,文化创意、金融服务、商 务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群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壮大起来,现代服务业集群保持较快的发展。 表1:典型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我国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状况分析(2018.4)

我国珠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状况分析 发布者:朱春国发布时间: 2012-11-6 21:23:26 一、珠三角地区区位优势分析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历来是华南、中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和我国的南大门,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珠三角包括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和肇庆市的部分县区(市辖区、高要市、四会市),陆地总面积4.17万平方公里,人口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为407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3.2%和47.2%,分别占全国总数的0.4%和3.1%。 二、珠三角地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状况 国内将可能最终形成以下三大汽车板块:第一是一汽为代表的东北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达到200万辆/年;第二是以上汽为代表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约到250万辆/年;第三是以广汽和比亚迪为核心的珠三角汽车产业集群,2010年计划产能约达150万辆/年。 在这个产业的新格局中,之前意味着本土汽车产业的核心的一汽集团历史使命也可能将告终,以长三角和珠三角新产业集群为代表的本土汽车产业将取代。在更加市场化分工合作的新汽车产业版图上,很可能出现的格局是,以长三角汽车产业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整合、兼并,以超规模化的形式在国际市场上通过成本和价格的利器立足;而珠三角汽车产业则在新能源等未来核心技术上通过成本和技术等规模化优势放眼全球。 在即将占领技术战略高地的珠三角汽车产业格局中,将形成以广汽和比亚迪为龙头的两大核心,广汽的优势在于现有汽车产业集群和国际化的眼光;比

亚迪的优势在于未来铁电子等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按照广汽的规划,广汽未来首先在实现产业规模化的同时,将在新能源等方面整合全球资源;按照比亚迪的规划,比亚迪将在深圳基地建立全球最大的汽车研发中心,主攻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技术,新车产业化的时间表也定在2010年。若以区域经济联动合作的发展趋势分析,我们暂时无法断言的是,广汽和比亚迪这两大汽车业的巨头的区域性联动整合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可以预测到这两大巨头在技术上的互相开发和合作的可能性。 三、外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投资状况 在华主要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图 四、广州地区汽车集群分析 在整车方面,目前广州有四大汽车板块:东部开发区板块,是以广州本田和本田出口基地为首的汽车生产贸易基地;北部花都区板块,有以广州风神为龙头兴建的汽车城:南部南沙板块,则是以丰田项目为主的环保汽车城;此外,增城地区还将崛起一座以宝龙汽乍集团、广州本田第二工厂为主体的大型汽车城。 在零部件方面,形成了东部、北部和南部齐头并进的格局。东部包括开发区、增城、黄埔在内的东部汽车零部件工业区。这是广州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北部以花都汽车城为主要基地,吸引了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投资落户。北部的白云区目前拥有广州市最大的汽车贸易市场,将吸引众多零部件企业入驻。丰田进驻广州南部,将会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落户南沙发展。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和数目众多、发展模式不尽相同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 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文化创意产业及产业集群 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源于创意产业这一理念的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兴起于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政府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明确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源自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集合了文化创意和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基本等同,都能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高度的经济价值,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 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产业区理论,他在1890年开始关注产业地理集聚现象。马歇尔之后,产业集群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流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首先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可以为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利益,一是通过批量购买原料和集中制造产品降低了生产成本,二是通过共享基础设计降低了单个企业的一般经济性成本开支,三是通过集中和批量销售降低了交易成本,四是通过近距离的面对面的交流也降低了组织内部的组织成本和协调成本。[1]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表现和途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介于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和企业发展平台,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意企业所需要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试卷本试卷共有单选题10 道,多选题10 道,判断题10 道,总分100 分,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中国的产业集群发展特征、类型及案例分析》 一、判断题(10 道) 1. 产业集群的空间尺度和范围取决于发展集群的地方经济的能力,没有固定的规定。 正确 2. 市场驱动型集群所包含的外源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程度比较高。 错误 3. “三来一补”指的是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 正确 4.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50亿-300亿立方米的中型气田64个。 错误 5. 事实上,产业集群可能是单一的横向关联,也可能是单一的纵向关联。 正确 6. 湖北十堰汽配城是一种典型的销地驱动型产业集群。 正确 7. 产业的纵向关联是指围绕一个企业,从原材料的筛选、加工、制造、组装到精深加工、产品的多元化等方面的延伸。 正确 8. 产业关联分为两类,分别是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 正确 9. 中关村科技园是一类技术转化型产业集群。 错误 10. 中国发现地质储量大于300亿立方米的大型气田64个。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的烟草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B. 云南省 2. 广西的铝资源没能形成有规模的产业集群,关键原因是() B. 资源数量不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化的要求 3. 知识技术研发产业集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因素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相对短 4. 在我国从研发到产业化投资强度大约为()。 A. 1:50 5. 产业集群的第一特征是()。 A. 产业关联 6. 以下各项属于知识技术型产业集群的是()。 D. 美国微软 7. 我国煤炭产业集群最有代表性的地区是()。 A. 山西省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火爆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保持迅速增长, 2010年收益为1.644万亿人民币,成为全球零部件行业盈利水平最高的国家。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达到全球最高的盈利水平,并不意味着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拥有了更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其实除了规模以外,汽车零部件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据了解,德国、美国、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汽车强国,除拥有一批强大的整车厂商外,还在于其背后“矗立”着一批强大的零部件公司:德国大众背后有博世、西门子,日本丰田、本田背后有电装和爱信,美国通用背后有德尔福、伟世通等,韩国则是靠摩比斯支撑。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增速较快,但由于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并受国外厂商的挤压,深陷“内忧外患”之中,已成为制约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短板”之一。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变之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未来五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如何利用全球科技成果和智力资源,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克服困难,突出重围,中国零部件产业任重道远。

1、零部件被外资垄断,核心技术缺失,成中国汽车产业软肋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能够支撑起年产1800万辆汽车生产配套的规模和满足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80%以上零部件本土化的配套要求。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高端技术领域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并未随着中国汽车工业规模的持续增长而持续缩小,反而有扩张的趋势。 2011年9月7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商务部机电司司长张骥在会上披露:“近六年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长的情况相反,汽车产品贸易的逆差不降反升,2010年25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整车逆差240亿美元,零部件产品逆差15亿美元。”产品出口和进口的比价差距更是惊人,比如里程表,进口价格相当于出口价格的41.3倍;再比如车辆坐具,皮革和再生皮革,进口部件相当于出口部件的26倍;车辆用的速度计,进口是出口的16.5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外零部件企业的差距。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主要产品仍处于供应链的低端,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被外资企业垄断,零部件出口技术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缺乏品牌效应,极大的制约了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自主研发。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技术在内的汽车产业三大关键零部件技术中,我们几乎全面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多高附加值的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靠进口来维持,变速箱、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高达60%。国内高端零部件产品,基本被外资垄断了,目前全中国

中国四大汽车产业基地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珠三角和长江上游地区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格局。2012年,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80%。其中,位于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集中了我国汽车工业约53.2%的汽车产量。在长江中游地区,形成了以武汉、合肥、长沙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地区汽车工业产业群,汽车产量约占14.3%。在西部,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汽车工业产业群,汽车产量约占12%。 一、东北地区:传皖汽车工业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 东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扎实的重工业底子使东北地区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在长春动工兴建,开中国汽车工业之先河,象征着中国汽车就此起步。经过60年的发展,以长春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区域已成形。深厚的机械制造基础和完善的配套体系,使汽车工业迅速从长春辐射到了整个东北地区。目前东北地区汇集了十来家整车生产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达249.9万辆,占全国13%,比2001年的23%下降了一半份额,其中轿车产量占全国18%,亦低于2001年的22%的轿车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工业基地的地位有所下降。 目前,东北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360万辆,2015年规划产能达460万,未来整车制造规模占全国的份额基本稳定。东北地区整车制造代表企业有一汽集团、一汽大众、一汽马自达、华晨宝马、华晨汽车、上海通用、哈飞汽车等,未来仍有吉利沃尔沃大庆基地、东风日产大连工厂等相继在东北地区投产。 二、京津冀地区:入世以来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产业集群 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G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依靠建国以来良好汽车工业基础的京津地区汽车工业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全国汽车工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依托靠近京津区位优势,京津周边的河北地区近年来汽车工业发展迅猛。位于北京南边100公里的保定拥有长城、中兴、长安等多家自主汽车企业,近百万辆的整车产能已形成了绵延京南百公里汽车产业长廊。京津冀地区目前集合了数十家整车制造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312.5万辆,占全国16.2%,份额比2001年提升了近7%,是入世以来份额提升幅度最大的产业集群。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420万辆,随着北京现代、北京奔驰、北京汽车、长城汽车等厂商进一步扩大产能,未来京津冀地区的产能仍将大幅增加,到2015年的规划产能将达580万。京津冀地区的代表企业有北汽集团、北京现代、北京奔驰、一汽丰田、天津一汽、长城汽车、中兴汽车等。 三、长三角地区: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未来新增产能增幅放缓 目前,上海拥有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1985年,中国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上海汽车工业由此找到了一条捷径,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之后南京汽车、上海通用、东风悦达起亚、长安福特第二工厂相继在长三角地区落户。而在浙江,随着配套江沪整车企业的零部件企业逐渐涌现,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并由此催生了吉利、吉奥、众泰等中小型民营汽车企业。2012年的汽车整车产量323.8万辆,占全国16.8%,整车制造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 目前,长三角地区的汽车整车产能为520万辆,2015年规划产能达620万。受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上升以及节能减排压力等制约,未来长三角地区产能增长幅度大大放缓,位列六大产业集群末位。长三角地区代表企业有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上海通用、长安马自达、东风悦达起亚、吉利汽车、众泰汽车等。 四、长江中游地区:产能位居六大产业集群首位 1969年,中国第二汽车在湖北十堰落成,90年代更名为“东风汽车”,与一汽、上汽并称我国“三大汽车集团”。湖北已经建立了武汉—襄阳—十堰绵延千里的汽车产业带。湖北不仅把最早开始的卡车、货车工业进行深化,更吸引了PSA、本田、日产等合资汽车企业。近年来,湖南先后引进菲亚特、三菱、广汽、北汽、吉利、比亚迪、陕汽等国内外知名的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摘要]:2005年我国掀起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众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目前国内业已形成的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产业园区入手,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的发展模式,指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功能及存在不足,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从2005年起,受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文化创意产业思潮的影响,我国内地城市也吹响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结号”,文化创意产业呈现出集群发展。随着北京、上海建立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他城市纷纷效仿,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目前我国业已形成首都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滇海创意产业集群、川陕创意产业集群及中部创意产业 ) 期) 文化创意产业是产业集群的新成员,它是指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实体所形成的空间聚合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式。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开始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一些城市已经形成相当数量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化对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集群发展有利于企业彼此协调竞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张京城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指出,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就自身体系而言也无法通过单体行为所能完成;某一单体只能完成产业内的部分内容,而只有通过打造创意产业集聚区,使企业和机构形成基于产业链条的协作关系,才能获得群体竞争和发展优势。 [2]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方案 一、充分认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形成产业链接和聚集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现代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近年来,市已在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呈现出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集聚效应开始显现的特征,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已连续5年纳入全省重点扶持产业集群范畴水产品加工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二十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之一但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还较低,主要是规模小,企业个数和知名品牌少,产业链短、市域内配套率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发挥全市工业优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促进企业集聚、行业整合、产业集中,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发展。 二、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企业主体和市场导向,围绕我市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培植骨干企业,加速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引导产业聚集,不断提升全市工业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 (二)主要目标。期间,按照“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竞争力强”要求,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整合,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整合优势人

力和技术资源,发展壮大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和医药化工五大产业集群,力争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扶持的产业集群范畴。末,力争我市机械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行业总产值均达到100亿元,成为全国石化设备重要制造基地和主要研发基地,全国农产品加工大市。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适度超前”原则,以政府为主导,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相结合,对产业集群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高层次专业人员的作用,把产业集群规划编制的过程作为政府、企业、协会和专家等各方资源综合和融合的过程,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加强产业聚集区的建设。经济开发区、临港工业园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要采取产业链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多种模式,搞好产业园区的规划发展。充分利用工业园区的资源,进行整合、优化、提升。不断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实现聚集。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产业集聚中关联度高、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辐射、技术示范和销售网络中的龙头作用。推动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期间,重点支持产值过亿元的10家骨干企业。 (四)突出抓好产业链条延伸。以产业集群主导产业为基础,明确产业延伸的方

扬州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扬州地区经济增长 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策研究 孙 慧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扬州地区产业集聚趋势明显,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技术贡献明显增强,产业重组速度加快。当前所存在的问 题是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产业集聚度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扬州地区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产业结构升级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培植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名牌战略,彰显扬州特色;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扬州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高新技术;政府支持[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1-03-13 [作者简介]孙慧(1981-), 女,扬州市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一、扬州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扬州位于江苏省长江中下游一带,拥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和地域优势。近年来,扬州各产业均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2009年,扬州GDP 达1856亿元,2010年超过2000亿元。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扬州GDP 增速列第三,明显高于全国、全省。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2004-2009年的五年间,扬州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总的趋势为: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由11%下降到7.8%;第二产业在GDP 中的比重保持在50%以上,分别占GDP 总量的56.7%、55.3%、56%、56.4%、56.2%、56.1%;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升,2004年占比32.3%,到2009年已超过GDP 的三分之一,达36.1%。 1.产业集聚趋势明显 以2009年,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医药、纺织化纤、电工电缆四大产业集群共实现销售近745亿元,占全市列统工业的54%,比2008年年末提高近8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216亿元,化工医药产业实现销售194亿元,纺织化纤产业实现销售225亿元,电工电缆产业实现销售超过100亿元。 2.企业规模不断壮大 截止2009年末,全市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工业企业共163家,比2008年年末增加了77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10多家。 3.技术贡献明显增强 2009年全市工业投入181亿元,比2008年增长4倍;新产品销售率达到29.1%,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5.9%,分别比2008年年末提高4.8和1.9 个百分点;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00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08项,培育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9家。 4.产业重组速度加快 “十一五”以来,重组资产涉及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 全市近13万名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依法得到调整,调整率90%左右。新增扬农化工、联环药业、江苏琼花、宝胜股份等4家上市公司,共发行股票1.25亿股,募集资金17.66亿元。 二、扬州地区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三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产业结构演变从最初的“一二三”比重分布,经过“二三一”或“二一三”中间过渡阶段,最终必然达到“三二一”。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当人均GDP 已达5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应占GDP 总量的50%。 2009年扬州市人均GDP 已超6000美元,服务业占比36.1%,不仅低于发达国家7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2%的平均水平。从全省看,低于苏南先进地区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39.5%的平均水平。 2.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从内部结构来看,扬州市服务业仍然是传统商贸业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占服务业总量35%以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信息 第2011年第3期(总第370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3,2011Total No.370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1)3-0079-0279--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现状与发展

创意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现状与发展探究摘要: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正在世界产业经济转型、国民经济 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理论研究正在逐渐完善。本文通过对近年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理论的体系现状探究,以期为创意产业集群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其实践应用提供指导依据,文中指出已有研究亟待解答的整合与深化的阶段性发展问题。 关键词:创意产业;创意集群;创意集聚区 abstract: the cre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is the world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ts theory research is gradually improv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theorie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the creative industry cluster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he practice application provides guidance ba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existing research to be solutio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deepening the phases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creative industry; creative clusters; creative gathering area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分布与发展差距(2011.04.19) .zh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8pt; line-height: 23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fubiaoti {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4pt; line-height: 2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center} .zhengwe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0%; font-family: 宋体} a.zhengwen:visited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link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active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a.zhengwen:hover {color: #0055cc;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摘要] 我国与国外成熟汽车产业集群相比,在数量、产品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上都存在许多差距。由于世贸组织要求开放市场的时间早已达到,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只能在缺乏保护的情况下与国外汽车企业进行平等竞争,这就要求集群企业在市场的调节下进一步优化,以达到最佳的组成结构和资源配置。 (中经评论·北京)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大,进入壁垒高,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汽车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 一、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分布状况 (一)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 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地处由上海、江苏、浙江省市组成的长三角经济区内。长三角汽车产业是我国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长三角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拥有目前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和全国三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上汽集团,五十多家世界一流的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和全国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轿车零部件工业基地;浙江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和中小零部件生产企业;江苏省有南京菲亚特、春兰汽车、上汽仪征、扬州亚星,又有盐城的东风悦达起亚。这一地区已形成了密集的汽车工业基地,而且正在打造一条长江三角洲汽车零部件产业长廊。 (二)珠江三角洲汽车产业集群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以广州为中心,正在建设黄埔、花都和南沙开发区三大汽车生产基地。随着日本本田、日产、丰田等汽车集团的先后入驻广州,带动众多零部件配套企业相继进入,目前基本形成与各地区位内整车制造厂较固定的配套关系,日趋规模化的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扬州汽车配件产业集群 最新集群加入时间:2011-11-27 19:03:02 admin 点击:8911 汽车产业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扬州汽车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扬州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至2003年底,全市汽车工业企业有150余家,其中整车产品生产企业12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140家。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达1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70亿元),其中汽车零部件占50%以上。形成了以客车、专用车为龙头,客车底盘、柴油机、汽车塑料燃油箱、活塞环等特色零部件的汽车及零部件工业。 (一)汽车整车 在客车和专用车制造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优势。列入国家整车生产企业目录的企业2家(亚星、上汽仪征公司),改装企业10家,国家公告内产品目录总数达600余个。 1、客车。种类齐全,大中轻型、高中普档都有,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从4米到12米、从单层到双层、从城间客车到城市公交车俱全,形成了年产2.5万辆的生产能力,其中亚星集团2万辆、江都宏运0.5万辆。在2003年国内中型客车行业销售量排行榜中,亚星排名第五。 2、专用车。目前已形成年产万余辆的生产能力,其中:中集通华0.5万辆,盛达(江扬特种)0.2万辆,银宝0.2万辆,女神0.1万辆。半挂车品种规模较多,从10—40吨级中轻型到100吨级的重型;专用车有罐式、厢式等;特种车有清扫车、垃圾清运车、清障车等系列化产品。通华重型半挂车市

场占有率在30%以上,引进技术开发的罐式车产销量国内领先;盛达公司生产的各型特种车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占有率列国内前3名。 3、轿车。由上汽仪征汽车有限公司引进的多用途轿车(赛宝)于2002年7月下线,填补了我市无轿车产品的空白。现形成年产2万辆生产能力,“十五”末建成5万辆生产能力。 (二)汽车零部件 主要产品有柴油发动机、活塞环、汽车塑料燃油箱、散热器、气缸套、汽车空调、座椅、粉末冶金汽车结构件、汽车蓄电池、车灯、变速箱、汽车前后桥、汽车电机、内装饰件、汽车模具等。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趋势.docx

关于《中国产业集群高层论坛》的报告 ——中国产业集群现状、趋势及招商建议报告 一、中国产业集群现状 1、中国产业集群类型和形成机制 ◆ 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如广东的五金、家电产业集群、山西的 煤炭产业集群 该产业集群包括社会资源驱动型和自然资源驱动型两类,前者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依靠当地的工商业传统、文化等社会资源; 后者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依靠当地的矿产、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 ◆ 贸易驱动型产业集群: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中山古镇灯饰 产业集群 以本土企业为主的国内贸易和出口贸易带动的产业集群。特点是小规模企业成功创业后,迅速带动其他企业的跟进,并有相应的配套 企业共同成长,最终形成面向全国和全球市场的产业集群。 ◆ 外商直接投资型产业集群:如昆山台资企业群 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群以以IT 产业为典型,主要有两类:一是围绕个别外商投资的龙头企业形成众多企业配套的产业集群,如北京 以诺基亚为龙头的移动通信产业集群;二是全球行业内大企业和产业 链上下游企业齐聚的产业群,如苏州昆山的2583 个外商投资企业集群。

◆ 科技资源衍生型产业集群:如中关村产业集群 形成以科研资源为依托,科技创新为重点,技术推广应用为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大企业种子型产业集群:如青岛家电产业集群 大企业专注于某一环节的核心能力建设,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吸引了众多中小企业依附在周边,提供配套服务。 ◆ 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东部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的 产业集群转移,如成都女鞋产业 此类产业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在资金、技术、市场、人才、对外贸易等方面处于弱势,但在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随着东部地区产业容量的缩小,劳动密集型、土地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进行产业转移。 2、中国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 ◆ 产业集群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尚处于培育 期 ◆ 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对市场环境依赖性高,外向型和创新型产 业集群所占比例较大;中西部地区以资源依赖性为主 ◆ 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主,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其 中技术、资源和市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 ◆ 产业集群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少数大型企业正在引领产业集群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文档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近年来,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销售前景广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就业态势良好,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第一大市。具有如此前景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以莱州市为例,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汽车零件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046-01 莱州是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第一大市,现有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47家。近年来,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产品销售前景广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带动就业态势良好。 一、莱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莱州的44家企业平均净资产为4359万元,高于平均净资产的企业有华汽、三力、鲁达、豪克、新亚通、日进机械、新忠耀等10家企业,只占全部企业的%,其中净资产过亿元的仅有鲁达、豪克、三力3家,占全部企业

的%,近80%的企业为低于平均净资产的中小规模企业。模较小导致企业融资难、研发投入能力不足,降低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2.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不够长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科技研发实力较弱,不具备独立研发的能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投入不够,与各高校、研究机构的联系较少,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主要产品仍然集中在一些低附加值的部件,如刹车盘、刹车片、底盘件、密封件、冲压件、粉末冶金件等零部件生产,总成生产厂家较少,不能有效地形成产业链条。 3.生产经营问题多,化解能力不够强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80%以上的企业订单减少,导致产量下降。二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中小企业尤为突出,没有抵押物很难得到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流动资金融资成本一般在8―10%左右,在企业利润较低的情况下,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土地成为制约企业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莱州精密锻造公司、新亚通公司、金岳汽车拨叉、诚远汽车配件项目建设土地短缺近200亩。四是高端人才引进难,大多数大型企业需要引进高端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