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先煎)甘草炙,二两(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肌清热,燥湿止利。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灼热,喘而汗出,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所治协热下利是因太阳表证误下,表邪内陷阳明大肠所致。大肠热盛,肠失传导,故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有灼热感;肺与大肠相表里,肠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盛津伤则胸闷烦热、口干作渴、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本方证病机特点是表邪未尽,大肠热盛,传导失司,迫肺蒸表。立法组方应外解肌表未尽之邪,内清大肠已炽之热。

方中葛根甘辛而凉,人脾胃经,既能解肌退热、因势达外,又能升发脾胃清阳而止利,其先煮者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故重用为君。黄连、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用之为臣。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四药配伍,共奏解肌清热、燥湿止利之功。

本方配伍特点:辛凉升散与苦寒清降并施,寓“清热升阳止利”法。

[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无论有无表证皆可使用。临床以身热下利,臭秽稠黏,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大肠湿热下利者,可合六一散加减; 夹有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如伴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细菌性痢疾、麻疹下利、秋季腹泻、小儿中毒性肠炎、阿米巴痢疾、肠伤寒、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化疗后腹泻等属肠热下利者。

4.使用注意虚寒下利者忌用本方。

[方歌]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