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工艺和方案?1

3.1三维土工网垫植草?1

3.2直接喷播植草、骨架植草 (4)

3.3挂铁丝网喷播植草?6

3.4爬壁藤护坡 (9)

11

四、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4.1基本要求?11

4.2质量标准与检验?11

12

五、质保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12)

12

5.2绿化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3合格工程保证措施 (13)

绿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湖北省保康至宜昌高速公路襄阳段第06合同段设计起讫桩号:YK41+400~ YK46+620,全长5.22Km。

本合同段位于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区。区段内地形起伏较大,线位大多远离省道,附近只有村道相通,通行条件较差~一般。该地貌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志留系、白垩系及第四系零星分布。其中,奥陶系以灰岩和泥灰岩为主,志留系以黄绿色粉砂岩和页岩为主,白垩系主要为紫红色砂岩和砾岩;第四系主要为黄褐色粘性土、碎石土和卵石土和卵砾石土等松散堆积层。依据地质构造和岩性、地形地貌特征,本合同段位于低山坚硬碳酸盐岩类工程地质分区和低山~丘陵软一半坚硬碎屑岩类工程地质分区。

本标段内的主要施工内容: 1、三维土工网垫植草、2、喷播植草、骨架植草、3、挂网喷播混生植草、4、爬壁藤护坡。

绿化方案灌草配比表

点播灌木种籽:40%狗牙根+20%高羊茅+40%白三叶

点播灌木种籽:10%紫穗槐+15%银合欢+35%黄栌+15%火棘+25%盐肤木

点播乔木种籽:40%木荷+35%马尾松+15%青冈栎+10%麻栎

二、编制依据

1、本工程的招标文件;

2、本工程的工程设计图纸及所附工程量清单;

3、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质量检验标准及操作规程;

4、本单位曾经施工过的同类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及本单位所固有的综合管理水平。

三、施工工艺和方案

3.1三维土工网垫植草

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施工方案适用于本标段坡比不陡于1:0.75,每级坡高低于8m(土质路堑边坡)或10m(软质岩石路堑边坡)的路段及多级路堤的第一级边坡防护,当坡高小于3m时不挂网只喷草籽或栽灌木。三维土工网垫植草施工方案主要是利用三维土工网结合植被共同完成坡面绿化和水土保持的功能。

1、施工工艺流程

2、坡面清理

清理、平整坡面,清除直径大于2cm的浮石、树根等杂物,以利于基材与岩石坡面的结合。如果坡面上的土太密实,应该在坡面5~7.5cm范围内采取松土措施,作为播种层;如果坡面岩石面积很大,应该在坡面上铺设厚5~7.5cm的细表土,轻轻压实,为草提供基本的生长环境;对于岩石节理发育,走向不一,清理坡面难度较大,应采取浆砌片石局部找平(谨慎使用,避免加大边坡负载造成失稳),或者加大混合料固结物含量,局部适当加厚找平。

在土壤养分贫瘠和pH值不适时,在播种前有必要施用底肥和土壤改良

剂。底肥主要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比例为15∶8∶7,施肥量随土壤的肥力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按100g/m2左右施用。

3、安装三维土工网并固定

在坡顶及坡脚分别开挖宽20cm、深30cm的沟槽,将土工网预埋在沟槽内,并用方木桩固定并填土夯实;再从坡顶自上而下铺设土工网,其纵横向搭接长度20cm,沿纵向每隔100cm用U型钢钉固定(搭接部位必须固定),其斜向间距为100cm。

三维网的技术参数:厚度≥14mm,网孔中心最小净空尺寸≥5cm;纵、横向拉伸强度≥2.0KN/m;三维网搭接宽度为20cm,周边卷边10~15cm;铺设土工网时应力求平整,不能褶皱。

4、回填土

对于填方边坡,三维土工网垫固定后,采用干土施工法进行回填土,把粘性土、复合肥或沤制肥充分搅拌均匀,并分2~3次人工抛洒在边坡坡面上,第一次抛洒的控制在3~5cm为适,第二次抛洒1~2cm,回填直至覆盖网包(指自然沉降后)。每次抛洒完毕后,在抛洒土壤层的表面机械洒水,机械洒水时,水柱要分散,洒水量不能太多,以免造成新回填土流失,目的使回填的干土层自然沉降,并要进行适度夯实,防止局部新回填土层与三维网脱离。要求填土后的坡面平整,无网包外露。所选用的粘性土应颗粒均称,显粉末状,无石块与其他杂物存在,肥料可采用进口复合肥(N:P:K=15:15:15)或堆沤基肥,用肥量:20g/m2。采用干土施工法具有施工操作简单,对路面不会造成污染等优点。

对于挖方边坡,网固定后,将由粘性土壤,堆沤米糠或腐殖土、进口复合肥、粘接剂、水泥组成的有机土壤充分混合并利用搅拌机充分搅拌,有机土壤成分的重量配比为粘性土壤:堆沤米糠或腐殖土:复合肥:水泥=10:1.5:0.003:0.3,粘接剂用量为1~2g/ m2。准备工作完成后,利用喷射机将混合均匀的有机土壤喷射于固定的三维网坡面上,喷射时,水的用量是通过在喷枪上的开关进行

人工控制的,用水量不宜多,亦不宜少,应适中,从而避免出现溢流和散落现象。喷射应尽可能从正面进行,凹凸及死角部分应喷射充分,保证形成的新土层全面覆盖三维土工网垫,不得出现网包外露现象。

5、喷播

采用液压喷播绿化技术,其原理及操作方法是应用机械动力,液压传送,将附有促种子萌发小苗木生长的种子附着剂、纸纤维、复合肥、保湿剂、草灌种子和一定量的清水,溶于喷播机内经过机械充分搅拌,形成均匀的混合液,而通过高压泵的作用,将混合液高速均匀喷射到已处理好的坡面上,附着在地表与土壤种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根据边坡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土壤类型等客观因素科学地进行草种配比,使其能在边坡坡面上良好生长,形成“自然、优美”的景观。使用的具体品种及用量视现场而定。

6、覆盖无纺布

由将无纺布平整的铺于坡面上,如须搭接,则纵向覆瓦状搭接15cm,横向搭接15cm。并且每1m用一枚竹钉固定。

7、养护管理

①雾化浇水,防止水流冲蚀坡面;

②待草长至5cm时或2~3片叶,揭掉无纺布,使用人工方法加速生长,使之快速成坪;

③作好草坪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肥料管理;

④注意浇水,确保种子发芽、生长所需的水份;

⑤揭开无纺布,保证草苗生长正常;

⑥施肥,为草坪生长提供所需养分;

3.2直接喷播植草、骨架植草

喷播植草技术,是以水为载体的植被建植技术,首先将配置好的种子、肥料、覆盖料、土壤稳定剂等与水充分混合后,再用高压喷枪均匀地喷射到土壤表面。喷播后的混合物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膜状结构,能有效地防止种子被冲刷,并保证在较短时间内植株迅速覆盖地面,以达到稳固边坡和绿化美化的目的。

1、施工工艺流程

2、坡面清理

清除经过验收的稳定边坡上的易碎落的孤石、松动岩块及杂物。

3、土壤处理

施工设计边坡存在边坡土壤硬度较大(非坚硬岩石)或坡面太光滑,进行开挖水平沟处理,一般水平沟间距5cm,沟深5cm;对局部硬度较大地区,需要进行局部挖水平沟处理。而对坡面极为不平整或有废渣的区域,进行表面清理、平整。未进行过种植土处理的地点,土壤应进行深耕作业,并打碎土块,翻耕深度大于30cm。有工程防护的边坡,只允许使用锄、铁锹等工具进行翻耕,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工程设施,翻耕深度大于30cm。场地种植土中如含有有害成分,则应采用客土或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场地有积水的地方应整平或挖排水

沟将水引走。

4、草籽处理

草籽选用根系发达、茎矮叶茂、成活率高、生产快、适宜当地土质和气候条件的品种。种子播种前,应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可使用化学溶液浸泡,或采用温水处理,或采用流水冲洗的方法。

5、配置喷播液

按设计规范要求选配肥料、种子、覆盖料、土壤稳定剂、着色剂等与水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喷射于坡面。在喷播前一定要对批量种子发芽率进行测定。由于灌木种皮较厚,需要温水浸泡处理和催芽处理,具体措施依据种子的特性,以保证灌木的正常出苗。

6、喷播

喷播时先加水至罐的1/4处,开动水泵,使之旋转,再加水,然后依次加入种子、肥料、保水剂、纸纤维黏合剂等。搅拌5-10分钟使浆液充分混合后,方可喷播。喷播时,操作人员要均匀连续地喷到播种地面。

为了保证效果,应每次喷4米,下一次喷重叠2米,且从左右两个方向往复喷植,即每一个地方都是左右方向各喷一次。喷播后5-10分钟水分下渗,此时容易检查效果,不足应补喷,喷播过的地方严禁踩踏。

7、覆盖无纺布

由将无纺布平整的铺于坡面上,如须搭接,则纵向覆瓦状搭接15cm,横向搭接15cm。并且每1m用一枚竹钉固定。

8、养护管理

雾化浇水,水点宜细密均匀,防止水流冲蚀坡面。浸透土层80~100mm为宜,除降雨天气,喷水不得间断。待草长至5cm时或2~3片叶,揭掉无纺布,使用人工方法加速生长,使之快速成坪。作好草坪病虫害的预防工作、肥料管理。

3.3挂铁丝网喷播植草

挂铁丝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适用于本标段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

1、施工工艺流程

2、坡面清理

清理坡面松动的孤石、碎石、松散层及其它杂物,对于光滑坡面进行加粗处理、增加坡表粗糙度。

3、测量放线

按施工设计图纸标志、测量坡面主、辅锚杆的位置,主锚杆间距2.0m ,辅锚杆间距1.0m 。

4、锚杆施工

锚杆采用电钻成孔,孔径为直径φ42mm 。挂网喷播混生植物护坡锚杆长度按边坡条件不同分成多种形式,稳定性好的硬质(坚石、次坚石)岩边坡,长锚杆采用0.8m ,短锚杆采用0.6m;稳定性良好、坡面完整的软质岩边坡,长锚杆采用1.2m ,短锚杆采用0.8m;整体稳定性尚好,但边坡局部岩石块体存在楔型滑动危险或土石混合的路段,长锚杆采用3.0m ,短锚杆采用2.0m;边

坡比较破碎,且局部已经出现小范围岩石碎落的路段,长锚杆采用6.0m,短锚杆采用3.5m。

风钻成打孔后,孔内注M30水泥浆,然后插入锚钉进行固定。

5、挂铁丝网并固定

①从坡顶自上而下铺挂,至少每隔1m间距须与锚杆用丝径2.4铁丝绑扎,相邻两幅网重叠搭接用丝径2.4铁丝绑扎,搭接宽度为20cm。

②网距坡面要保证5~7CM的喷射厚度的距离,安装水泥垫块。

6、材料搅拌

按施工设计规范要求配制营养基质,如岩石绿化料、特制绿化剂、长效复合绿化专用肥、当地土料等按设计比例搅拌均匀。

7、喷射营养基质

①绿化基质(含纤维)与植生土按体积比1:2比例混合倒入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分钟;进行初喷,厚度7-8cm;再喷射混合草种(含绿化基质),厚度2cm(每平方草种数量50~70颗)。

②喷射从正面进行,避免仰喷,凹凸不平及死角部分更要注意;

③保持喷射面厚薄均匀;

④含种子层的厚度必须达到2cm,严防漏喷;

⑤喷射施工后几小时内如果有降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基材混合流失。

8、配制绿化基质

将草灌种、植物纤维以及相应的辅料按设计要求配成绿化基材,将绿化基材与营养基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喷射于表层坡面。

9、覆盖无纺布

施工完毕,坡面采用无纺布覆盖并固定,坡顶做临时排水沟。

10、养护管理

根据天气情况及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养护,当株苗高度达5-6㎝或出现三叶一心时,可揭开无纺布炼苗;对于生长稀散区域补种;做好病虫害预防与防治工作;适时追肥。

11、质量保证措施

(1)控制关键环节

a、锚杆施工,按施工设计要求控制;

b、挂铁丝网并固定施工,网与锚杆相连牢固;

c、配制喷射营养及喷射施工,配料按设计要求配制搅拌均匀,喷射采用多次喷射方式,防止坡面溜滑,达到设计喷射厚度;

d、绿化基材喷播,应避开雨期,及时施工及时覆盖。

(2)精心养护

3.4爬壁藤护坡

爬壁藤护坡适用于本标段开挖形成的岩质边坡且不适于采用挂铁丝网喷播植草的边坡,该方案不怕暴雨冲刷,适于更陡的岩质边坡。

1、工艺流程图

2.施工工艺流程

1)清理坡面:清除坡面杂物、松散碎石;

2)修建种植槽并填充营养土、进行土壤改良。

3)绿色罩面网可选用绿色土工格网,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或采用牵引绳牵引。

4)浇水施肥,根据土壤墒情进行浇水,施肥,保证植物生长需要;牵引,不定时的牵引藤条,使藤本植物快速向坡面发展,促进藤条的萌发。

3、技术要求

1)修建坡脚与分级平台种植槽

①种植槽采用水泥预制空心砖或者7.5#浆砌红砖砌筑,M10砂浆抹面;

②单个种植槽长度应在15米以内,长度超过15m的修建多个种植槽。种植槽底宽不小于50cm、高60cm,耕植土厚度不少于60cm,若种植槽底宽小于50cm处,应将种植槽高度加高,以确保回填种植土的保湿性。

种植槽底部外侧每3m设置Φ30mm排水孔一个

分级平台未达到水平的,应修补垫平后方可施工。

2)爬壁藤的安装: 将爬壁藤移植到坡面安装,达到贴伏、美观、牢固的要求,安装时不能损坏藤本植物。

坡面安装的支架材料选用绿色罩面网CE131,网孔大小38*38mm,宽2.5米*30米长每卷.

3)攀缘及垂挂植物品种

①植物适生性:任何一种植物只有在其适生立地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预期效果,所以选择植物时应结合实际和当地气侯,土壤条件加以选择;

②植物观赏性: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要考虑其观赏价值,既要考虑植物的单体美化价值,又要考虑结合速藤屏垂直绿化的整体观赏价值。

结合上述几点,爬山虎、常春油麻藤、凌霄、葛藤、牵牛花等为可选植物。

4)养护管理

①种植完毕后,浇足定根水,在晴天视情况采用遮阳网遮阳。

②在后15天内应早晚各浇一次水,并贯切“天干必浇,浇则浇透”的原则,养护水应是无毒,无妨碍植株生长成分的水。

③营养管理是后期一个重要管理环节,根据植物生长及需肥特性,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运用平衡施肥的原则和方法,按着合理的肥料配比方案,通过施用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措施达到改善土壤结构,抗旱保水,保证土壤水肥供需平衡,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④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不间断的对植物进行检查,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时更换死去或病虫害严重的植株,使其尽快达到整体绿化效果。

四、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

4.1基本要求

1、防护植被种类与防护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沿坡面连续覆盖。

2、边坡植物施工质量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植株挺直,高度大致相同。

2)草皮应与基底钉合牢固,表面平整。

3)植物成活率必须在90%以上。

4.2质量标准与检验

植物防护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植物防护质量控制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