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范围经济2013-10-19

范围经济2013-10-19

范围经济2013-10-19
范围经济2013-10-19

关于范围经济的文献综述

经济史蒋力兵I13201003

摘要:范围经济以企业资源共享最出发点,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范围经济是微观主体进行经营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影响企业微观效率的因素之一。本文总结了范围经济相关理论及实际应用的发展和实例,并指出该理论体系的可能性拓展方向。

关键词:范围经济;银行;企业;经济

一、范围经济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潘扎尔和威利格(1975)最早定义了范围经济,指出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David J.Teece(1980)作者以美国石油工业为例分析了企业多样化经营的策略,通过建立一个成本函数进行分析得到范围经济与企业的经营范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范围经济是基于共同和经常使用的专有知识或一个专门的和不可分割的有形资产之上产生的,那么多元经营策略是提高企业经济活力的有效途径。[1]Bailey 和Friedlaende(1982)[2],Baumol,Panzar和Willing(1982)则对范围经济这一假说进行了进一步的证实,他们的主要成果是就生产方面分析了企业的范围经济性。[3]

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1999)在其著作《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一书中,把范围经济定义为利用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他分别从生产和批发经销两个方面考虑了范围经济的实现,并指出一个企业的范围经济性是有限的。[4] Robert S.Pendyck(2000)范围经济指当一个经营单位以同一种资源(或等量的资源量)生产一种以上的产出品时,因为生产经营活动纬度的扩大(即生产范

围在横向上的扩展)而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增长(或成本节省,或利润上升)。(平新乔,2001) 范围经济不仅指一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同时范围经济需要引入时空概念,区分厂商范围经济和时空范围经济。[19] 周天勇(2005)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的投入物相等)。丁晓正(2005)认为范围经济是由于投入要素、生产设备的联合运用,或联合市场计划,或共同管理,企业在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时拥有的成本优势。这一定义说明了范围经济可能来自生产、销售、管理或资金使用等各个过程,拓展了生产、销售意义上的范围经济。

综合上述观点,范围经济可以定义为:单个企业联生产或经营多种产品比相应的多个企业分别生产或经营各种产品更节约成本的经济现象。范围经济的存在本质上在于组织的多个业务可以共享剩余资源。

二、定量分析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Panzar和Willing 提出的范围经济程度(SC)来计量。[20]当SC>0 时,存在范围经济;SC<0,范围不经济。

范围经济主要的计量方法有:生产函数方法、成本函数方法、工程成本法、生存技术法。而范围经济研究的函数模型一般采用Cobb-Douglass(CD)类型成本函数、超越对数成本函数(TCF)、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GTCF)、复合成本函数。

三、范围经济的应用

(一)范围经济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胡晔(2011)在总结国内外对范围经济概念及其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详尽的论述了范围经济的应用研究,评述了范围经济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教育的范围经济的研究,和中国教育改革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与指导。[5]侯龙龙,张鼎权,陈晓宇(2011)运用鲍莫尔等人(1982)提供的多产出组织分析框架,基于不变替代弹性(CES)的成本模型,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基于CES成本模型的情况下,在均值产出的各个水平上,都存在范围经济现象,完全联合生产方式都是最经济、最节省的。[6]陈晓宇,董子静(2011)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的生均成本和总成本进行分析,发现研究型大学中,研究生培养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另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之间的范围经济现象显著存在。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可以将发展战略转变为控制规模,提高质量。[7]

(二)范围经济在银行领域的应用

李文峰(2011);采用最新的数据,建立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所产生的范围经济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本文设定的范围经济测度公式的合理性。[8]邵蕊蕊,纪聃(2011)范围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发展必定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采用对偶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进行界定,利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法对我国商业银行2006~2010年间的范围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除了个别数值出现异常外,整体上都表现为差别不大的范围经济性。就特定范围经济而言,从贷款范围经济来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存在范围经济。国商业银行

的范围经济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范围经济大。[9]

蒋丽君(2012)在范围经济理论基础上,选择2006—2008年5家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数据进行范围经济程度衡量。在众多成本函数中根据各自优缺点选择了二次成本函数,通过EViews5.0软件利用混合估计模型估计各参数,确定成本函数形式后,根据范围经济涵义计算各保险机构总体的范围经济程度,以及计算银行保险业务的特定产出范围经济程度来判断各产出之间是否存在成本互补性。[10]王英杰(2011)在范围经济的视角下,对产业融合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当不同产业间的通用资产存在规模经济,或者说产业间存在范围经济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经济行为自然会导致产业融合。又通过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银行业经营证券、保险等业务整体上存在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的大小随中间业务量的扩大而扩大。正是出于这个原因,银行、保险和证券三个行业之间才逐步出现了融合的趋势。[11]

(三)范围经济在企业中的应用

李开潮,单凤儒(2011)认为传统范围经济理论主要来源是有形资源的充分利用。事实上像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样的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范围经济的重要来源。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范围经济的重要来源,它能够通过实现自身巨大的范围经济效益而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与范围经济之间存在着如此密切的联系,然而学者们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试图从范围经济的角度系统地去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管理。[12]陈敏,毛秀英,付冬芹(2011)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研究,重点分析了范围经济的产生机理,阐明了范围经济与多元化投资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举出了范围经济在实践中的应用。[13]

花俊国,曾剑云(2011)针对当前我国分散饲养的养殖模式与原奶生产的盲目性引起规模不经济、奶农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和环境污染问题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投资商的存在和养殖小区质量监督的缺乏所导致"问题"乳制品的频频发生,引入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等理论分析建立现代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的可行性,总结奶牛养殖业发达国家产业组织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行业现状,构建了新型奶牛养殖业的产业组织,从奶农、农户、生产过程和园区设计等层面提出促进新型组织形成的对策。[14]朱巧玲,陈列强(2013)针对中药企业反常的纵向整合疑惑,利用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诱发中药企业纵向整合的原因并非传统的市场型交易费用节约,而是更为深刻的治理型和制度型交易费用节约。[15]

(四)范围经济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周镕基,杨丽华,皮修平(2013)提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有机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农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各有其内部与外部经济的来源。当前存在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范围经济程度不高等问题。现代农业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文化、能源与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多功能农业是提高农村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载体。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农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实现的前提,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是农业规模与范围经济实现的关键,农业品牌与科技创新是农业规模与范围经济实现的保障。[16]

刘婧,王征兵(2012)采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确定效应模型和SUR法,对山西省15个县市的44家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样本合作社总体上具有显著的范围经济。主产品和化肥的联合生产相对其他产品的联合更具有特定产品范围经济。合作社产出的主产品、化肥和农膜具有较大优势,

合作社可以通过增加主产品销售、提供统购化肥和农膜的服务,使其投入成本的增加小于产出的增加,进而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17]

倪得兵,王运通,唐小我(2011)为解释供应链城等由于集体外包行为导致的集聚现象,建立一个由一个承包方和多个外包客户参与的博弈模型,定义完全参与的集体外包均衡(FPCOE),并通过FPCOE建立范围经济和最终市场价格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如果范围经济程度达到足够高水平,并且存在一个触发客户,则FPCOE 将是唯一的博弈均衡;2)在FPCOE的情形下,最终市场的价格随着范围经济程度的提高而下降;3)当范围经济的程度进一步提高,FPCOE对应的最终市场价格低于自制均衡时的价格.这意味着,范围经济可以通过集体外包行为为最近观察到供应链城等集聚现象和"中国价格"现象提供一个可行的解释. [18]

综上所述,我国范围经济理论还要进一步完善深化,另外范围经济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David J. Teece,1980. Economies of scope and the scope of the enterprise[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otion, Volume 1, Issue 3, September, Pages:223-247.

[2]Bailey E.E.and Friedlaender A.F.,1982,Market Structure and Multiproduct Firms[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3): 1024-1048.

[3]Baumol,W,Panzar, J., Willig, R., 1982. 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M]. Harcoun Brace Jovanovich,SanDie,o,California.

[4][美]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胡晔. 高校教育范围经济综述[J]. 经营管理者,2011,03:370+406.

[6]侯龙龙,张鼎权,陈晓宇. 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基于CES成本模型的评价[J].学园,2011,01:19-25.

[7]陈晓宇,董子静.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教育研究,2011,09:14-21.

[8]李文峰. 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范围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9]邵蕊蕊,纪聃. 从范围经济角度对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10:121.

[10]蒋丽君. 基于范围经济的银行保险业务实证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05:251.

[11]王英杰. 范围经济视角下的产业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2]李开潮,单凤儒.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范围经济的研究视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33-40.

[13]陈敏,毛秀英,付冬芹. 关于范围经济的研究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1,03:102-103.

[14]花俊国,曾剑云. 现代奶牛养殖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构建——基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经济的视角[J]. 中国乳品工业,2011,09:35-39.

[15]朱巧玲,陈列强. 范围经济企业纵向整合诱与惑:交易费用新解[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8:111-116.

[16]周镕基,杨丽华,皮修平. 多功能理念引领下农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实现[J].学术流,2013,07:98-101.

[17]刘婧,王征兵.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基于山西省合作社调查数据[J].经济经纬,2012,04:32-35.

[18]倪得兵,王运通,唐小我.范围经济、集体外包与市场价格[J].工程学报,2011,02:229-236.

[19]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0]吕超.关于范围经济的文献综述[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62.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复习

?奥肯定律:失业与GDP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内容: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重要结论: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 D 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 ?稳定化政策:旨在降低短期经济波动破坏性的政策行为。<稳定政策一般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产出和就业的波动围绕其长期自然率,稳定化政策通过使产出与就业尽量接近其自然率水平而减轻经济冲击,从而降低冲击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IS曲线:<产品市场均衡> IS代表“投资”和“储蓄”。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均衡> LM代表“流动性”和“货币”。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假设货币供给固定,价格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也低,人们会持有较多

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庇古效应<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余额发生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随着物价下降和实际货币余额增加,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并将更多地消费。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的扩张性移动,并导致更高的收入。> ?描述价格的下降对均衡收入可能的效应。 ①使收入增加。 ·通货紧缩的稳定效应。价格的下降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从而引起LM曲线右移,增加了收入。 ·庇古效应。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随着P↓和实际货币余额↑,消费者应当感到更加富有和支出↑,消费者支出↑→IS曲线向右移动,导致更高的收入。 ②使收入减少 ·根据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未预期到的价格水平变动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再分配财富,如此,债务人的支出更少了,债权人的支出更多了,若债务人的消费倾向>债权人的,则会导致支出的↓→IS曲线左移→收入↓。 ·预期通货紧缩效应。根据r=i-π(预期),假定每个人都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将下降,则对于任何一个给定的i,r会↑→抑制投资→IS曲线左移→收入↓。?浮动汇率:现实汇率不受平价的限制,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一种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现实汇率受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的优点各是什么? ①浮动汇率优点 ·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的国际

经济附加值概念

提出是美学Stewar经济附加(Economic Value Added简EV注册并实施的一套以Stern Stewart & C思腾思特咨询公由美国著名它是基于税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财务管理系营业净利润和产生这些利润所需资本投入总成本的一种企业绩效财务评价方法。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经济附加值又称经济增加值。等于企业税后净利润减去全部占用资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 简介公司每年创造的经济增加值等于税后净营业利润与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资本成本包括债务资本的成本,也包括股本资本 的成本。目前,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大都使用EV A 指标评价企业业绩。从算术角度说,EV A 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本成本,是所有成本被扣除后的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EV A 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或者说,是表示净营运利润与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风险相近的有价证券的最低回报相比,超出或低于后者的量值 (1) EVA是股东衡量利润的方法资本费用是EV A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传统的会计利润条件下,大多数公司都在盈利。但是,许多公司实际上 是在损害股东财富,因为所得利润是小于全部资本成本的。EV A纠正了这个错误,并明确指出,管理人员在运用资本时,必须为资本付费,就像付工资一样。考虑到包括净资产在内的所有资本的成本,EV A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每个报表时期创造或损害了的财富价值量。换句话说,EV A 是股东定义的利润。假设股东希望得到10%的投资回报率,他们认为只有当他们所分享的税后营运利润超出10%的资本金的时候,他们才是在赚钱。在此之前的任何事情,都只是为达到企业风险投资的可接受报酬的最低量而努力。. (2) EVA使决策与股东财富一致衡量指标,帮助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运用两A 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EV 任何公司的财务指标必须是最大程度地增加股东第一条原则,条基本财务原则。一个公司的价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利润是超出还是低于资本成第二条原则,财富。的可持续性增长将会带来公司市场价值的A本的预期程度。从定义上来说,EV,从刚起步的公司到大型企增值。这条途径在实践中几乎对所有组织都十分有效业都是如此。EV A 的当前的绝对水平并不真正起决定性作用,重要的是EV A的增长,正是EV A的连续增长为股东财富带来连续增长。 体系思腾思特公司提出的Four M's 的概念可以最好地阐释EV A体系,即评价指标(Measurement)、管理体系(Management)、激励制度(Motivation)以及理念体系(Mindset)。 (1) 评价指标(Measurement)EV A是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公司业绩,都可以作出最准确恰当的评价。在计算EV A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传统收入概念进行一系列调整,从而消除会计运作产生的异常状况,并使其尽量与经济真实状况相吻合。举例说,GAAP 要求公司把研发费用计入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定义: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 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规模经济的界定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全面复习。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作图分析、计算、简单和论述。 关于论述, 重点关注失业的经济效应; 1、失业者的私人成本——收入上的减少,等于以前的工资与任何失业救济之间的差额 2、失业的社会成本:产出损失,等于现实产出和潜在产出之间的差额。这包括失业引起的除失业者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的损失 (1)政府损失了税收收入,还要增加相应的支出 (2)企业损失了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所能赚取的利润 (3)其他工人损失了国民产出较高时本应挣得的额外工资 如果联系价格变量,货币需求曲线是什么? 根据PQ=MV ,价格越大高货币需求越大。 如果联系利率变量,货币需求曲线又是什么? 不要M 部分 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主要内容;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技术水平不变;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储蓄是收入的函数;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 M/L

有y=f(x),f(0)=0,f'(x)>0,f"(x)<0 ∞=→)('lim 0x f x ,0)('lim =→∞x f x 解释稳态增长条件的内容; 稳态增长是经济呈均衡状态S=I 时的增长 设S :储蓄率,Y :人均收入,S ·Y :人均储蓄 人均储蓄的用途,“资本广化” n :劳动力(人口)增长率,k :人均资本,δ:折旧率 资本广化=(n+δ)·k k k n y S ?=?+-?)(δ 稳态条件的增长要求Δk =0 ∴k n y S ?+=?)(δ 运用索洛模型,说明为什么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①技术进步使单位资本产出增加或单位产出不变节约资本。 技术进步使y =f (k )上移 ②经济稳态增加条件为k n y S ?+=?)(δ,由于技术进步,在稳态点不变下,人均收入也会增加 *-+=y y y n y * 1' ③结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持久性因素。

经济增加值(EVA)学习笔记

经济增加值(EVA)管理学习笔记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在推行经济增加值(EVA)管理方式,国资委也准备对下属的中央企业采用EVA评价体系,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在咨询过程中也提出了这方面的需求。什么是EVA,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实施EVA成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下面我想通过论坛这个园地,共同学习、交流EVA知识和实施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一,好企业的判断标准 什么样的企业是好企业?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企业的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人们对企业的性质、发展目标、经营方式都有不同的理解。在论坛里,我和rgang兄曾专门就此讨论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fxzfxz9999兄也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这些讨论都涉及到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一些前沿的问题,理论的东西较多。经济增加值是上世纪80 年代在企业管理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价值管理工具,因此在对企业的认识上,仍然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目标,但既然是学习经济增加值,我们就接受和承认这个目标。 从19世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出现以来,企业目标经历了利润最大化、效益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三个阶段。在利润最大化阶段,投资者普遍追求利润的绝对值,这时候的企业规模比较小,投资者和管理者并没有分离,因此也不存在“委托代理”的机制问题。到了20世纪初,由于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巨型规模的企业,企业的所有者已经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业,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逐步成为趋势。特别是经济学中资源禀赋概念的扩展,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显然,简单的利润判断已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为此,人们发展了总资产收益率、股本收益率、每股赢利等指标作为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标准。 20世纪80 年代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效益最大化判断工具也有不足,因为其中的主要指标信息采集、分析都基于企业财务报表(基于已发生的权责),反映的是企业的发生成本,没有考虑到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很可能激励公司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忽视企业的长期价值的创造。具体表现在片面追求企业规模和企业利润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和过度的扩大生产,国内的长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复习课程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 单选20'辨析题20'简答20'作图分析题10'计算题15'论述15' 第九章、第六章三四节、第七章三四节不考。第三、四、五十章是重点,约占70%左右。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分,辨析题20分,简答题20分,作图分析题10分,计算题15分,论述题15分。 第一章占5%以下,估计考选择题; 第二章占10%左右,掌握用收入法及消费法算国民收入,一二三四节比较重要; 第三章占10%左右,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怎样求均衡GDP,节俭悖论; 第四章与第十章结合考,占40%,考察投资函数,IS、LM曲线,货币需求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对IS-LM曲线的移动作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流动偏好性的缺陷,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第五章同样结合第十章考,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曲线的移动作用,求均衡国民收入,均衡物价水平,模型与政策的结合; 第六章占10%左右;第七章,第八章占15%小题。 反正重点是三大模型,大家有什么别的消息多多补充哈! 宏观经济学考试内容 第一章<=5’ 第二章<=10’国民收入概念,GDP、GNP、NI及其相互关系,收入法/支出法 第三章<=10’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如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节俭悖论,乘数原理第四章投资函数,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twice),IS曲线,LM曲线的三大区域,求均衡国民收入,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及配合使用,凯恩斯极端、古典极端) 第五章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货币政策),古典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求均衡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AS-AD Model下的政策分析 第六章<=10’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八章<=15‘ 第九章不考 第十章内容包含在第四、五章中 注:第四、五章约有55’,分数加总肯定是100分的哈。 题型: 单选20’辨析20’简单20’作图10’计算15’论述15’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一)规模经济的产生与本质 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含如下内容:(1)生产的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分摊到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就会减少。(2)交易的规模经济。集中的大规模交易比分次的小规模交易更节省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3)专业化分工效益。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交易,将使分工更加细化、专业化,从而提高效率。 1、规模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简要回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规模经济效益的最初思想。斯密把分工看作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最大原因,最著名的例子“制针”的分工。他认为分工又受制于生产规模与市场需求量。斯密认为“大制造业”与“小制造业”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原因在于: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须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严格讲,规模经济只有在机器大工业时代才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以手工操作为基础的作坊式经济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生产规模,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规模经济。工业革命使机器操作系统代替了手工操作系统,从而产生了重大的社会经济后果和技术后果。 工业革命后,约翰.穆勒(1848)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在很多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厂商越大,分工也就愈细”,“即便扩大生产规模不会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时,每个工人的工作更为饱满,这也会有很好的经济效果1。穆勒分析了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成本的原因:一般说来,业务开支并不与业务量成比例地增加;大规模的生产需要配置昂贵机器的生产工艺;用大生产体制代替小生产体制所节省的很大—部分劳动,是资本家自己的劳动2。 1约翰.穆勒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55页 2同上,157-159页

宏观经济学考试重点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说明 【复习范围】 第一讲宏观经济学绪论 【 1.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 GDP(或GNP)的含义;】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一季度)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境原则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国民原则 【2.GDP(或GNP)的三种核算方法和GDP折算系数;】 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各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获得,这种方法称为生产法。 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这种方法称为:支出法。 按支出法计算GDP,包括以下几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出口X—进口M) GDP=C+I+G+NX 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及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折算系数:名义GDP和实际GDP之比,它衡量了和某一基年相比,报告期各产品的价格平均变化幅度。 名义GDP:按当年市场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核算的GDP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3.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及其计算;】 (1)国内生产总值(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总消费+(净投资+重置投资)+净出口 (2)国内生产净值(NDP) ------是指经济社会(一个国家或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DP = GDP-折旧额 (3)国民收入(NI)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 = NDP - (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注: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 (4)个人收入(PI)------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PI = NI - (企业所得税+企业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 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DPI = PI - 个人所得税 【4.国民收入核算中恒等式。】 (1)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Y): 用Y来表示国民收入,即国内生产总值。 从支出角度,把企业库存的变动看作存货投资,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消费(C)加投资(I),即: Y =C+ I 从收入的角度,把利润看作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国内生产总值Y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C,另一部分当作储蓄S,即: Y=C+S 由于: C+I=Y=C+S,就得到 C+I =C+S I S

经济增加值的基本概念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目录: 一、为什么我们要价值衡量? 二、经济附加值是什么? 三、EV A产生的背景 四、EV A的计算 1.EV A的基本计算方法 2.EV A计算的变量 3.EV A计算的报表项目调整 4.EVA计算的加权平均成本资本成本 5. 5.EVA的计算步骤 五、EVA的应用 1、作为评价指标(Measurement) 2、构建管理体系(Management)。 3、建立激励制度(Motivation) 4、建造理念体系(Mindset) 六、EVA的应用实例。 1、可口可乐公司的做法 2、安然的突然破产倒闭 3、美国邮政署的扭亏 4、长虹公司节节败退 5、青岛啤酒的股价走势证明投资人对EVA的认同 七、经济增加值的主要局限 1、适用范围的局限 2、通货膨胀影响 3、折旧影响 4、EVA是历史性的而不是前瞻性的 5、EVA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利润指标 八、结论 【相关链接1】: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EVA排行 【相关链接2】:市场增加值 【相关链接3】:剩余收益 【相关链接4】:参考书籍

一、为什么我们要价值衡量? ——股东作为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他们的利益才是企业最根本的利益; ——股东的利益表现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超过其技入的资本; ——股东的利益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一致的; ——股东价值的增如与社会整体的福利改进是一致的。 ——上市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股东投资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应该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公司每年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等于收入减去全部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 ——传统的业绩衡量指标如税后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无法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主要是因为它们存在以下两个缺陷: (1)传统指标的计算没有扣除股本资本的成本,导致成本的计算不完全,因此无法判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的准确教量; (2)传统指标的计算以会计报表信息为基础,而会计报表信息对公司业绩的反映本身就存在部分夫真。 ——以税后净利润的计算为例,其中债务资本的成本在计算时已经利息的形式扣除,但股本资本的成本在计算中并没有体现。 二、经济附加值是什么? ——经济附加值(Economic Va!ue Added,简称EV A)则是一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它克服了传统指标的上述缺陷,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成为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 ——EV A的基本理念是:资本获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说,股东必须赚取至少等于资本市场上类似风险投资回报的收益率。 ——实际上,EV A理念的始祖是剩余收入(Residual Income)或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并不是新观念,作为企业业绩评估指标已有200余年历史。但EV A给出了剩余收益可计算的模型方法。 ——在EVA注册为商标后,为避免纠纷,分析人员一般只能使用经济利润这一说法,但其本质和EV A一致。 ——EV A是一种基于会计系统的公司业绩评估体系。 三、EV A产生的背景 ——1964年,JoelM.Stern从Chicago商学院毕业后,进入Chase Manhattan银行,通过实际考察和不懈思考,深感当对流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收益,EPS等在衡量公司市场价值方面的

最新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知识点总结这个总结是按照蔡老师划定的考试范围,主要以讲义为蓝本,同时参考了课本和其他少量资料,按照我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的,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增删。希望对大家有参考意义。 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关系: 1、总产出(GDP) (1)长期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的源泉、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2)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2、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水平的决定因素、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 3、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形成原困、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通货膨胀的成本与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4、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和价格水平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从产品使用出发,计算一年内在购买的各项最终商品和劳务方面的支出总和,从而得出该年生产出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流量的货币价值总和。包括个人消费支出C、国内私人总投资I、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G、净出口NX。 2、收入法 从收入角度,将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具体项目有: 3、增加值法:GDP计算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因此,相加的应是最终产品的价值,而非中间产品的价值。 三、GDP衡量经济成果的缺陷:(GNP是反映一个国家福利水平的理想指标吗?) 1、不能衡量不进入市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2、地下经济无法统计入GDP;

宏观经济学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行为的研究:它分析长期的经济增长以及总产出的周期波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货币供给和预算赤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与之相对应的是研究个别市场、 所有的市场经济需要面对的三个核心的宏观经济问题是:(1)产出和就业率为什么有时会下降?如何减少失业率?(2)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控制它?(3)一国如何提高其经济增长率?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系统理论的开端。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居于西方经济学界 在理论上,传统经济学以“萨伊定律”(即“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为基础,以供给为中心,断定需求是供给的函数。因此坚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将存在保证充分就业均衡趋势的自动机制这一信条。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律”,从而抛弃了“储蓄会自动转化为投资”的传统观点。他认为,“需求会自动创造供给”(即凯恩斯定律),供给就是需求的函数,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所谓“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方法上,传统经济学关心个别厂商和个别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以及单个商品市场的交换过程及其相对价格的决定,即着重个量分析或微观经济分析。凯恩斯则关心经济中的总量(总 产量或国民收入总量、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等)行为活动,特别是总产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 在政策上,凯恩斯反对传统经济学提倡的“自由放任”,积极主张政府干预和调节私营经济。 由以上三个方面的“变革”而形成的凯恩斯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在二战后成为西方经济学 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围绕凯恩斯经济学的讨论已演变成两大派:现代凯恩斯学派和现代古典学派—— 就现代凯恩斯学派而论,最有影响的是两大支派,即新古典综合派(以汉森、萨缪尔森等为代表)和新剑桥学派(以罗宾逊、斯拉法等为代表)。前者是将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模式同新古典派微观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的产物。后者则试图把凯恩斯理论与更早的古典派传统—— 就现代古典学派而论,自60年代以后,便形成了反对“凯恩斯革命”的货币主义(以弗里德曼为代表)和理性预期学派(以卢卡斯等为代表)。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宏观经济学方面又出现了所谓“供给学派”(以拉法为代表) 凯恩斯主义理论虽然受到理论和政策实践两方面的挑战,但目前仍然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支 第二讲 凯恩斯对古典学派革命的核心,就是认为政府必须干预经济。作为宏观经济学学习的开始,应首先从一般意义上把握政府的经济作用。然后通过以下各讲的内容了解西方经济学是如何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由于其纯理论所假定的前提无法实现,使得市场经济并非万能,不可能发挥其理论上的经济效率,这就是所谓“市场失灵”。当出现这类市场失灵现象 (一)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A》考试大纲 (48学时) 一、使用教材 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分,其中单选题:10%(每题1分);名词解释题:15%(每题3分);计算题:20%(每题10分);简答题:40%(每题8分);应用分析题:15%(1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 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乘数论 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曲线 1.IS曲线及其推导 2.IS曲线的斜率 3.IS曲线的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规模经济(economiesofscale) 规模经济的定义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于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比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optimal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 企业规模经济 随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A》考试大纲 (48 学时) 一、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 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分,其中单选题:10%(每题1 分);名词解释题:15% (每题3 分);计算题:20%(每题10 分);简答题:40%(每题8 分);应用分析题:15%(1 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 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内生产净值(NDP) 3.国民收入(NI ) 4.个人收入(PI )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六、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 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 一、均衡产出 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2.储蓄函数 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四、乘数论 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 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 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考试内容要点 一、投资的决定 二、IS 曲线 1.IS 曲线及其推导 2.IS 曲线的斜率 3.IS 曲线的移动 三、利率的决定 四、LM曲线 1.LM曲线及其推导 2.LM曲线的斜率 3.LM曲线的移动

经济增加值(EVA)的作用

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其理论渊源出自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讲,经济增加值是公司业绩度量指标,与大多数其他度量指标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资金成本。 经济增加值-作用有: EVA改变了会计报表没有全面考虑资本成本的缺陷,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确了解公司的运营情况,从而向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VA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和实际应用价值,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激励性功能 :这是EVA的首要功能,也是关健性功能。以EVA为核心,设计经营者激励机制有利于规范经营者行为,以维护所有者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它与传统的激励机制相比有如下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克服经营者行为短期化。这是因为从理论上讲,EVA扣除了资本成本,后者是一种预期成本、未来成本,它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这就必然有利于经营者行为长期化。 第二,有利于加强监督力度,减少做假账的可能性。一方面,对财务报表的调整过程本身就是进一步加强审计和监督的过程,从中便于再次发现问题杜绝假帐。另一方面,合理调整目的之一在于为经营者提供更有用的决策信息扩考评目标已不再是会计利润,而是EVA,虚瞒伪报的必要性随之下降。正如开发研制费用的调整并非不利于经营者。 第三,强化风险承担意识,有利于经营者目标与所有者目标趋于一致。让经营者成为所有者的一部分,两者目标才能趋于一致。EVA奖励方式给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改革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全面性功能 EVA理论提出了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成本不仅包括在帐面上已经发生的经营成本,而且还包括极易被忽视的帐面上并未全部反映的资本成本。忽视权益资本成本就容易忽视股东利益,忽视资本成本就容易忽视资本的使用效率。当一项营运业务的变革会增加经营成本,但要是它会减少资金占用从而以更大数额降低资本成本时,这一变革会减少会计利润。 系统性功能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

宏观经济学考试围 单选20'辨析题20'简答20'作图分析题10'计算题15'论述15' 第九章、第六章三四节、第七章三四节不考。第三、四、五十章是重点,约占70%左右。考试题型:单项选择20分,辨析题20分,简答题20分,作图分析题10分,计算题15分,论述题15分。 第一章占5%以下,估计考选择题; 第二章占10%左右,掌握用收入法及消费法算国民收入,一二三四节比较重要; 第三章占10%左右,掌握凯恩斯消费函数,怎样求均衡GDP,节俭悖论; 第四章与第十章结合考,占40%,考察投资函数,IS、LM曲线,货币需求理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效果(对IS-LM曲线的移动作用),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流动偏好性的缺陷,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第五章同样结合第十章考,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不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曲线的移动作用,求均衡国民收入,均衡物价水平,模型与政策的结合; 第六章占10%左右;第七章,第八章占15%小题。 反正重点是三大模型,大家有什么别的消息多多补充哈! 宏观经济学考试容 第一章<=5’ 第二章<=10’国民收入概念,GDP、GNP、NI及其相互关系,收入法/支出法 第三章<=10’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如何计算均衡国民收入,节俭悖论,乘数原理第四章投资函数,货币需求,流动性偏好(twice),IS曲线,LM曲线的三大区域,求均衡国民收入,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及配合使用,凯恩斯极端、古典极端) 第五章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货币政策),古典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求均衡国民收入与物价水平,AS-AD Model下的政策分析 第六章<=10’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七章第一节、第二节(三、四节不考) 第八章<=15‘ 第九章不考 第十章容包含在第四、五章中 注:第四、五章约有55’,分数加总肯定是100分的哈。 题型: 单选20’辨析20’简单20’作图10’计算15’论述15’

王俊豪《产业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圣才出品】

第2章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简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答: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规模经济是从生产的平均成本角度定义的,而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 (1)两者的联系 两者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两者的共同成因包括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和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 (2)两者的区别 除了共同成因外,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具有各自特有的成因。规模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②采用大型、高效的专用设备的经济性;③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而范围经济的特有成因包括:①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②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③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④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 2.如何判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答:一般以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来区别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如果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经济;反之,若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则存在规模不经济。如图2-1所示,令判定系数FC=AC/MC,则有:

(1)当FC>1时,产量小于Q1,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下方,存在规模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下降; (2)当FC<1时,产量大于Q2,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MC曲线在AC曲线上方,存在规模不经济,即随着产出量的增加,平均成本曲线上升; (3)当FC=1时,产量大于Q1小于Q2,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MC曲线与AC曲线重合,规模收益不变,平均成本曲线呈水平线。 图2-1 规模经济与不规模经济 3.如何理解和度量范围经济?请指出范围经济的一个案例。 答:范围经济通常是以一个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和多个企业分别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的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的,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如果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或种类能节约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令TC(Q x,Q y)表示一个企业生产Q x单位的产品X和Q y单位的产品Y所发生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可表示为:TC(Q x,Q y)<TC(Q x,0)+TC(0,Q y)。即由一个企业同时生产产品X和产品Y比一个企业生产产品X、另一个企业生产产品Y所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