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1]

各种神经行为学评价

大鼠行为学实验评价汇总 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 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国内) 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评测续贯进行。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国外) 1. 神经行为学检查Longa评分法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 3. 攀绳实验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 7.MNSS 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 9.Rotation 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 11. rotarod test 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 13.Spontaneous Activity 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 15.Forepaw Outstretching 16.Climbing 17.Body Proprioception 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 改善记忆作用 1.跳台试验 2.避暗试验 3.穿梭箱试验 4.水迷宫试验 Motor behavior (1) observation of spontaneous ipsilateral circling, (2) contralateral hindlimb retraction, (3) beam walking ability,平衡木测验(balance beam test) (4) bilateral forepaw grasp, Skilled forelimb function (1)staircase feeding apparatus nociception (1) plantar test

胸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准题库

腹部体格检查考试考核评分标 体表标志 1.肋弓下缘:由第8一10肋软骨连接形成肋弓。其下缘为腹壁上界。 2胸骨剑突:是胸骨下端的软骨.位于第七对肋软骨之间凹陷的顶部。 3腹上角:是两侧肋弓的交角。 4脐:位于腹部的正中央.向后投影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 5.髂前上棘:是髂嵴前方突出点。 6.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 7腹中线是胸骨中线的延续.位于腹前壁正中。 8腹股沟韧带:是腹部体表的下界,位于腹股沟三角的下界与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腹壁下界 9肋脊角:是两侧背部第l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 10耻骨联合:是两耻骨间的纤维软骨连接。 九区法:由

2条水平线(两肋弓下缘连线、两髂前上棘连线)和 2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的垂直线) 将腹部分为#字形的9区,即左右上腹部及上腹部、左右侧腹部及中腹部。左右下腹部及下腹部。 四区法:通过脐画一水平线及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4区。即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部。 腹部望诊 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全腹。 2.医生站于病人右侧,一般按自上而下视诊.有时为了查出细小隆起或蠕动波,检查者的眼晴需降低至腹平面,自侧面呈切线方向观察。3.观察顺序及内容:腹部外形、(平坦、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有无曲张及血流方向),胃肠型和蠕动渡。腹壁皮疹、色索、胆纹、疝等。 4.检查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只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该手指,另一手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

神经系统体征(体格检查)之欧阳光明创编

病理反射-- 指锥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一场反射。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 欧阳光明(2021.03.07) Babinski征:用竹签沿患者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Oppenheim征: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Gordon征:检查时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被检者腓肠肌中部。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Chaddock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为止,阳性反射特征:阳性反应为足母趾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Schaffer征:用拇、示指捏压病人跟腱,出现拇趾背屈为阳性。Hoffmann征:用左手托住病人一侧的腕部,并使腕关节略背屈,各手指轻度屈曲,医生以右手食、中两指夹住病人中指远侧指间关节,以拇指迅速向下弹刮病人中指甲,正常时无反应,如病人拇指内收,其余各指也呈屈曲动作即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脑膜病变时脊髓膜受到刺激并影响到脊神经根,当牵

拉刺激时引起相应肌群反射性痉挛的一种病理反射。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压增高等。 颈强直: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受托起患者枕部,另一只手置于胸前作屈颈动作,如这一被动屈颈检查时感觉到抵抗力增强,即为颈部阻力增高活颈强直。 Kernig征: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髂、膝关节屈曲成直角,检查者将患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肌痉挛,则为阳性。 Brudzinski征: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患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阳性。 生理反射:消失-,减弱 + ,正常 ++ ,亢进 +++ ,阵挛 ++++ 浅反射:皮肤、黏膜受刺激引起的反射 角膜反射 咽反射 腹壁反射 提睾反射 肛门反射 跖反射 深反射:骨膜、肌腱受刺激引起的反射 肱二头肌反射 肱三头肌反射 桡骨膜反射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学生版)

全身体格检查项目基本标准 1.一般检查及淋巴结的评分标准 2.头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3.颈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4.胸、肺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5.心脏检查的评分标准 6.腹部检查的评分标准 7.脊柱检查的评分标准 8.上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9.下肢检查的评分标准 10.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1(肌力) 11.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2(病理反射) 12.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3(感觉功能) 13.神经系统检查的评分标准4(反射)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般检查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准备工作与被检者沟通、告之要进行检查;洗手、戴口罩、帽子;器械准备;被检查者体位;人文关怀。 全身状态检查性别; 年龄; 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腋温10min,触诊桡动脉至少30s,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计数呼吸频数至少30s,测右上肢血压) 发育与体型; 通过患者年龄、智力和体格成长状态(包括身高、体重及第二性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发育。发育正常者,其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一致 营养状态; (简便营养判断方法: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皮下脂肪,直尺测量厚度) 意识状态; 语调与语态; 面容与表情; 体位; (常见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 姿势; 步态; 皮肤口述检查内容: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瘢痕、毛发; 皮肤弹性:①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右腕部;②将其上臂轻度外展;③右手拇指与示指捏起患者上臂内侧肘上3~4cm处皮肤;④片刻后松手,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情况; 蜘蛛痣模拟检查并口述:选择额部,用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淋巴结检查顺序:耳前、耳后(包括乳突区)、枕部、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锁骨上窝、腋窝(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滑车上、腹股沟(上群、下群)、腘窝的淋巴结; 头部淋巴结:双手或单手检查: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部; 颈部淋巴结:包括颌下、颏下、颈前三角、颈后三角;①手指紧贴检查部位;②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③由浅及深进行滑动; 锁骨上淋巴结①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②头部稍向前屈;③用双手触诊,左手触右侧,右手触左侧;④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腋窝淋巴结:一般先检查左侧,后检查右侧;以右手检查左腋窝,左手检查右腋窝; ①左侧腋窝:受检者采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面对受检者;以左手握住受检者左腕外展45°角;右手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按下列顺序进行检查: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外侧群;②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右手握受检者右手腕,左手触摸,方法同检查左侧;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doc

v1.0可编辑可修改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小项目) 生命征及一般情况检查(发育与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体 位、皮肤)(100 分) 班级:姓名:得分:考核时间: 8 分钟项目内容分值扣分体温:检查有无影响测温的因素,如进热(冰)水、活动、冷(热)源、腋窝汗液等 ( 2 分)。检查体温计的汞柱是否在36℃以下( 4 分)。放置、夹紧, 10min( 腋测法 ) 后 10 分 取出读数( 2 分)。读数后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6℃以下,放至专用消毒瓶或消毒盒( 2 生命征分)。 呼吸:呼吸的类型( 2 分)、节律(2 分)、频率( 2 分)、深度(2 分)。8 分检查 脉搏:脉搏的频率( 2 分)、节律( 2 分),左右对比情况( 2 分)。 6 分 血压: 1.病人准备:半小时前禁烟、禁咖啡,至少休息 5 min,取适宜体位。(3 分)2.器 械准备:校正血压计,备听诊器,检查血压计水银柱是否在“0”点。( 3 分) 3.缠气袖: 24 分 气袖下缘距肘窝 2~3cm,气袖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3 分)4.触肱动脉,置听器胸件在 肱动脉上(不能塞在气袖下)。( 6 分) 5.向气囊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 20~30mmHg。( 3 分) 6.缓慢放气,双眼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读出血压值,反复 测量 2 次。(3 分) 7.测后关闭水银柱开关,关闭血压计,整齐地放入存放处。(3 分) 发育与营发育是否正常( 3 分)、属于何种体型(3 分)、营养状态是否良好( 3 分)。9 分 养状态 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晰( 6 分)。 6 分 面容与体有无特殊面容(2 分)、表情是否自然( 2 分)、体位检查(自主体位、被动体位或强迫8 分位体位)(4 分)。 皮肤检查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 3 分)。有无出血点、蜘蛛痣、皮疹、皮下结节、瘢痕及水9 分肿等( 6 分)。 其他操作者着装( 4 分)、语言表达( 4 分)、肢体语言(6 分)及人文关怀( 6 分)。20 分

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研究分析_张俊清

大鼠神经行为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研究分析 张俊清1,孟智宏2,樊小农 3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01401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研究所,天津300193)摘 要:目的:研究经典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与脑梗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ZeaL-onga 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在不同时间段采用Zausinger 六分法对脑梗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用 TTC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溶液对脑组织染色,计算脑梗死率。结果: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之间呈 显著相关性(r 1=-0.528;r 2=-0.535;r 3=-0.529;r 4=-0.512;r 5=-0.535;r 6=-0.5888)。结论:经典线栓法制备的局灶性脑梗死模型(大脑中动脉栓塞)中,大鼠的肢体运动功能与脑梗死率有相关性,第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脑梗死率相关性最大,针刺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评分,降低脑梗死率。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率;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364.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2)11-2140-03 Analysis on Correlation between Rats Neurobehavioral Scor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ZHANG Jun-qing 1,MENG Zhi-hong 2,FAN Xiao-nong 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Inner Mongolia ,China ;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China ;3.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CM ,Tianjin 30019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neurobehavioral scor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in rats model which was made by method of classic suture method.Methods :ZeaLonga method was used to make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In different periods ,Zausinger six points method was used for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and with TTC (2,3,5-chlorinated three four nitro-gen phenyl )solution to make brain tissue dyeing ,the calcula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was made.Results :The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at six time points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 1=0.528;r 2=0.535;r 3=0.529;r 4=0.512;r 5=0.535;r 6=0.5888).Conclusion :In the 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 model (brain artery embolization )made by classic su-ture method ,rat body movement func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have correlation ,the sixth correlation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is the largest.Acupuncture can improve neural function defects ,improve the grade ,reduce th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Key words :MCAO ischemia model ;neural function defect scale ;cerebral infarction rate ;correlation 收稿日期:2012-05-17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针刺手法的量效关 系及生物学机制研究(2010CB530506) 作者简介:张俊清(1979-),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博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针刺治疗脑血管病机理及针刺手法疗效关系。 通讯作者:孟智宏(1963-),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 方向:针刺治疗对心脑组织保护作用,针刺手法量效关系及生物学基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脑缺血模 型评价方法。资料显示, 50% 70%的脑梗死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直观的反映这些症状和体征,症状与体征的检测又可以反映脑损伤与恢复的程度。脑梗死灶体积的测定是评价局部脑缺血及缺血性脑损害程度最重要的客观指标之一,是公认的评价药物是否具神经保护效果的金指标。TTC (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能够直观地显示 脑缺血发生的部位和程度,进而对脑梗死体积做出评 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标准,也是 神经功能缺损的反应, 梗死率是评价脑缺血损伤程度最准确的指标,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相关程度如何罕见报道。本研究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 ),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 2、3次/s )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s 、 60s 、180s )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参数组, 以捻转手法刺激“内关穴”,以神经行为缺损评分、脑梗死率为效应指 标, 通过偏相关分析研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通过TTC 计算脑梗死率的相关性,以及相关的程度。分析TTC 计算脑梗死率与六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相关性。 1材料和方法 1.1试剂与仪器水合氯醛(分析纯)(天津市瑞科 有限公司)、多聚甲醛(分析纯)、 PBS 溶液、TTC 粉末、生理盐水(天津市联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全身体格检查标准及评分注意事项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科室姓名分数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1 (一般检查、头颈部) 1.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个部分体格检查。时间一到,立即中止查体,未查部分无分。 操作错误、顺序颠倒,按程度扣分2.提问:(5分)

“全身体格检查”考核评分标准 2 (前胸部、肺部、心脏) 科室 姓名 分数 提问:(5)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 前胸 部 和肺 部 47 心脏 48 1.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静脉口述(漏一项-0.1 );蹲下观察胸廓外形 (0.5 ); 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1) (口述)。 [2.0] 2. 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 动触诊(1 )。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壁(1)、内侧壁(1)、前壁(1)。触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 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 ,触诊腋窝外侧壁(1 )。左手检查右腋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双侧各5分,共10.0] 3.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性,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各0.5分共2.0]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1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 深触诊(2),最后触诊乳头(1 )。 [4.0] 4.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 缘 指向剑突(0.5),两拇指间距约 2cm (0.5 )。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 [2.0 ] 5. 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各 等 强度发“ yi ”长音,并双手作一次交换。 6. 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 )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 [3.0] [1.0] 7.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 1肋间至第4肋间,按由外向内(1)、自上而下(1)、两侧对照 (2)的原则叩诊。手法正确(3)报告叩诊情况(1) [8.0] 8. 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线(各 2)。被检者平静呼吸, 自上而下(1),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标记笔作标记( 1)。位置错误-2-4 分 [4.0] 9. 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各 双侧)。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6.0] 0.5 , 10.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强度重复发 “yi ”长音(1),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 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各 0.5 )。 [4.0] 11. 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侧胸壁听诊(双侧各 12. 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有无异常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线方向进行观察。 [4.0] 13.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 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 [8.0] 1 分) [2.0] 14. 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缘第 3、4肋间用手掌触诊 15. 叩诊心浊音界。先 叩左界(1),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开始(1),由外向内(1), 由清变浊,作标记(1);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 2肋间。叩右界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1), 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 自下而上叩至第2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 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每一点 1),叩诊手 法规范(3)。 [20.0] 16. 心脏听诊。 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 1 )。听诊心率(1分钟)、心律、心 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然后依次(1)在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12.0] 17. 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缘 3、4肋间听诊 [4.0] [4.0]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小鼠神经功能评分 1.神经行为评分 在梗死后24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 括:①自主活动的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的反应。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 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 ④3分:向对侧倾倒; 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 0分:神经功能正常; 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 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 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 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 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 4.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BBT): 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 1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 2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 3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 4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 5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 6无任何站立能力

5.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EBST): 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 6.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tep-down Passive Avoidance Test,SDPAT)是一种用于研究记忆的简 单行为模型,主要适用于研究记忆的巩固(memory consolidation)和记忆的保持 (memory retention)。该模型含有一定的空间记忆成份,试验箱是一个长方形的封闭空间,高为60cm,箱内有一较小的平台9cm X9cm,高出底面约2cm,动物只能不十分舒服地坚持在平台上,如跑下平台(铜棒,通电,30V)即遭到电击。训练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把动物放在平台上,大鼠一般在平台上只能停留几分钟,就会跑下来,但由于底面的金属条是通电的,大鼠在寻找一段时间后,能够找回平台。这时第一次试验结束,24h后,再次把大鼠放在平台上,这时底面的金属条并不通电,记录大鼠 在平台上滞留的时间,根据测试间隔时间的长短和在平台上滞留时间的多少来判定大鼠对上次电击的记忆保持能力。 7.水迷宫试验(Water Maze Test,WMT): 用于测量大鼠空间学习能力。每组于移植后的第7周进行。在相同室温(25±2)0C和象限条件下,将3组动物连续训练4d,2次/d,每次限定时间为120s,超过120s仍找不到平台者记为未找到平台,2次间隔为10min,第5天测试。 Bederson评分四个功能等级: 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1分:悬尾实验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2分:前肢抵抗对侧推力能力下降? 3分:向对侧转圈

MCAO神经行为学评价

MCAO造模后行为学评定小结 MCAO后大鼠行为学评定方法比较 在对MCAO后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定(behavior test)的十分重要,对其评定的方法也颇多,但究竟那种方法更适用,目前未有人进行过比较。为了合理选择MCAO后的评定方法,如下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行为学评定方法进行比较。 行为学检查方法:由3位参加试验的人员分别以单盲法对试验的大鼠进行打分和记录.然后将3组的记分结果进行平均后的得分进行统计计算。(国内) 由一个对试验实施过程不了解的观察者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测。评测续贯进行。如果大鼠在一次评测中出现恰当的行为,而以后却未出现,按前者记分。(国外) 1. 神经行为学检查 Longa评分法 2.Berderson评分法姿势反射测验(postural reflex test) 3. 攀绳实验 4.网屏测验(screen test) 5.肢体放置测验(limb-placement test)Elicited Forelimb Placing 6.开野试验(Open-Field法)测定行为 7.MNSS 8.转动杆测验(rotating pole test) 9.Rotation 10.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 11. rotarod test 12. adhesive-removal somatosensory test 13.Spontaneous Activity 14.Symmetry in the Movement of Four Limbs 15.Forepaw Outstretching 16.Climbing 17.Body Proprioception 18. Response to Vibrissae Touch 改善记忆作用 1.跳台试验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表)-精选.pdf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0.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0.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 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3.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0.5 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0.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0.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0.5 14.检查调节反射。0.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0.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0.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0.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0.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 颈部[8.0]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0.5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 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 2.5

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小鼠脑缺血神经功能障碍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高志, 赵海苹, 罗玉敏, 吉训明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北京100053) 【摘要】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应用广泛。除了测量脑梗死体积外,神经功能缺损的行为学评价也是判定脑缺血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评价指标大多移植于大鼠的评价体系,方法较多,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本文对小鼠脑缺血后神经功能损伤的行为学评价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及侧重点做一综述。 【关键词】脑缺血;小鼠;行为学评价 The Behavioral Testing in Mice After cerebral ischemia GAO Zhi, ZHAO Hai-ping, LUO Yu-min, JI Xunming1(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Research Institute, Xuanwu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 China) 【Abstract】The mouse model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 is applied in the research of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widely. In addition to measuring infarction volume, behavioral evaluation of functional neurological deficit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estimating the severity of stroke. Existing tests are mostly transplanted from rat evaluation system.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ests being used, and no unified standard.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most commonly used behavior tests in mouse model of ischemia. 【Key words】Cerebral ischemia;mice;behavior test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在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最常使用大鼠或者小鼠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1028, 81071058, 30770743)。 [作者简介]高志(1986-),男,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脑卒中机制,E-mail: gaozhi1008@https://www.doczj.com/doc/2f6265249.html,。 [通讯作者]吉训明,E-mail: jixm@https://www.doczj.com/doc/2f6265249.html,。

体格检查考核评分表

209年11月25日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一(心脏视诊、叩诊) 项目得分分值内容 心脏视诊50分10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被检查者正确保露 胸部。 16 2、叙述心脏视诊主要内容: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与凹陷(5分); 观察心尖搏动范围,并能说出正常值(2.0~2.5cm)(6分);观察心前区有 无异常搏动(5分)。 12 3、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能够正确指出心尖搏动在第几肋 间(6分);能够正确指出被检查者心尖搏动范围正常或弥散(6分)。 12 4、叙述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搏动名称,并能指出其部位:胸骨左缘3~ 4肋间搏动(4分);剑突下搏动(4分);心底异常搏动(得分4分)。 心脏叩诊50分10 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以左手中指第一、二指节为叩诊板,平置于 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3分),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板指与肋间垂直(3分),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4分)。 20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而内(6 分),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 cm处开始,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二肋间(6分);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4分),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 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4分)。 16 3、叩出实际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 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 cm处开始叩诊(4分),由外向内轻叩,由轻变浊 时作出标记(2分),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2分),右侧同上。方法正确(4分);结果基本正确(4分)。 4 4、测量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距离为8-10cm。

体格检查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

体格检查考核项目评分标准 第1项:检查瞳孔,并进行瞳孔对光反射检查(10分)1.检查瞳孔并描述正常瞳孔(2分): 正常瞳孔双侧等大等圆,直径3~4mm,边缘整齐,对光反应灵敏。 2.直接对光反射(4分):医生站(坐)位得当,用手电光源自外侧移入照射瞳孔,观察其动态反应;说出该受检者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情况:灵敏,迟钝,消失。 3.间接对光反射(4分):医生或助手用手隔挡于两眼之间,用手电光照射一侧瞳孔时观察对侧瞳孔缩小情况;说出该受检者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情况:灵敏,迟钝,消失。 第2项:检查颈静脉,说出颈静脉压增高或颈静脉怒张的临床意义(10分) 检查方法: 1)体位(2分):1.嘱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 2. 嘱受检者取半卧位 2)观察并判断有无颈静脉异常(5分) 1. 受检者取立位或坐位时: 正常成人:立位、坐位时见不到颈静脉显露; 如颈静脉明显充盈、怒张或搏动,均为异常征象 2. 受检者取半坐位(半卧位,上身与水平面呈30~450): 如见颈静脉显露或充盈,根据颈静脉搏动点测量颈静脉压,正常颈静脉搏动点与经过胸骨角水平线的距离小于4cm;如大于4cm,则估计中央静脉压大于9cm,即颈静脉压升高。 临床意义(3分):颈静脉怒张或颈静脉压增高提示腔静脉系统压力增高,颈静脉内有血液淤积,见于右心衰竭、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另备注: 《诊断学》(陈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有如下描述: 正常人立位或坐位时颈外静脉常不显露,平卧时可稍见充盈,充盈的水平仅限于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下2/3以内。 《诊断学基本技能训练》有如下描述 有颈静脉怒张的依据为:立位或坐位时见到颈静脉充盈 半卧位时(头颈与床面呈30~450)颈静脉充盈水平超过了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 离的1/3部位; 无颈静脉怒张的依据为:立位或坐位时颈静脉不显露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 序号:姓名:成绩: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意识语言检查意识状态:判断是否清醒,如有意识障碍,程度如何。智能是否正常。 检查语言功能:有无失语,运动性/感觉性失语,是否存在构音障碍。 8 瞳孔检查双侧瞳孔大小。检查直接、间接对光反射。4 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 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4 面部表情检查皱眉、抬额、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4 肌力 嘱被检者作肢体伸屈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阻力 的克服力量,注意两侧比较,包括上肢、下肢。 口述肌力分级: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 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 即不能抬离床面。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4级:能作抗阻 力动作,但不完全。5级:正常肌力。 5 肌张力检查时嘱被检者肌肉放松,检查者根据触摸肌肉的硬度以及伸屈其肢体时感 知肌肉对被动伸屈的阻力作判断。 口述:肌张力增高:触摸肌肉,坚实感,伸屈肢体时阻力增加。肌张力降低: 肌肉松软,伸屈其肢体时阻力低,关节运动范围扩大。 5 共济运动1、指鼻试验:嘱被检者先以示指接触距其前方0.5m检查者的示指,再以示 指触自己的鼻尖,由慢到快,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2、跟-膝-胫试验:嘱患者仰卧,上抬一侧下肢,将足跟置于另一下肢膝盖下 端,再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先睁眼、后闭眼重复进行。 3、快速轮替动作:嘱患者伸直手掌并以前臂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或一手 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共济失调者动作缓慢、不协调。 4、闭目难立征:嘱患者足跟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若出现身体摇晃或 倾斜则为阳性。先闭目,后睁眼。 5 感觉功能痛觉:嘱被检者闭目,用别针的针尖均匀地轻刺患者皮肤。注意两侧对称比 较。 触觉:嘱被检者闭目,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黏膜。 运动觉:嘱被检者闭目,检查者轻轻夹住患者的手指或足趾两侧,上或下移 动,被检者根据感觉说出“向上”或“向下”。 5 浅反射角膜反射:嘱被检者睁眼向内侧注视,以捻成细束的棉絮从患者视野外接近 并轻触外侧角膜,避免触及睫毛,正常反应为被刺激侧迅速闭眼和对侧也出 现眼睑闭合反应,前者称为直接角膜反射,而后者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腹壁反射:检查时,患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后用钝头竹签 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方向,由外向内轻划两侧腹壁皮肤。 10 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被检者前臂屈曲,检查者以左拇指置于患者肘部肱二头肌腱 上,然后右手持叩诊锤叩击左拇指,可使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肱三头肌反射:被检者外展前臂,半屈肘关节,检查者用左手托住其前臂, 20

全身体格检查评分标准(分系统,每个系统100分)

一般及头颈部体格检查评分标准(100分) 姓名:分数: 评分标准满分扣分原因得分 一般检查[2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2.5 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2.5 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2.5 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 2~3cm;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 平面。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测量完后倾斜 血压计,关闭开关。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15.0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2.5 头部[2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 2.5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 膜及巩膜,先左后右。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2.5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2.5 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外上->外下->水平向 内->内上->内下,共6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 开始。 2.5 14.检查调节反射。 2.5 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2.5 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2.5 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2.5 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2.5 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 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2.5 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5.0 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 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颈后三角:双手指尖沿斜方 15.0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详细评分标准

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详细评分标准 1.神经行为评分 在梗死后24 h,按照Masao Shmi izu-Sasamata的方法[3]对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评分,评分标准包括:①自主活动的程度,②左前肢偏瘫,③提尾时左前肢伸不直,④抗侧推能力,⑤向左倾斜度,⑥向左环行度,⑦对触须的反应。以上指标无异常为0分,中等异常为1分,严重异常为2分,将各项评分相加,总分为0~14分。 2.动物行为学评定 ①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 ②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 ③2分:向瘫痪侧转圈; ④3分:向对侧倾倒; ⑤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 3.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

0分:神经功能正常; 1分: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提尾时左前肢屈曲); 2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行走时向左侧转圈); 3分:中度神经功能缺损(向左侧倾斜); 4分:无自发行走,意识减退; 5分:与缺血有关的死亡。 4. 平衡木试验(Beam Balance Test, BBT): 把大鼠置于一宽1.5cm的木条上。木条一端悬空,另一端固定于一块40x40cm 的平板中心,以防止大鼠从木条上爬到桌面上使实验失败。木条下备有软垫以防大鼠掉下时跌伤。根据2分钟内大鼠的平衡能力行神经学评分。正常大鼠的平衡能力在1-2分钟。 平衡试验评分标准:

1 在木条上站稳,无摇晃,持续2分钟 2 在木条上站稳,左右摇晃,未滑下,持续2分钟 3 在木条上站立,下滑至一侧,未掉下,持续2分钟 4 在木条上站立不到2分钟即从木条上掉下 5 试图在木条上站稳、但在数秒钟即掉下 6 无任何站立能力 5. 抬高身体摇摆试验(Elevated Body Swing Test, EBST): 用于测量运动不对称,EBST测量时首先用手提起大鼠的尾根部,大鼠头部悬垂距平面5cm左右,这时大鼠头部会向左侧或右侧旋转,向单测旋转的角度大于100时为计数的标准,记录旋转的方向和角度,一次试验后让大鼠休息1min,再进行下一次实验,重复试验20次,记录总的次数和方向。 6. 一次性被动回避平台试验(Step-down Passive Avoidance Test, SDPAT)是一种用于研究记忆的简单行为模型,主要适用于研究记忆的巩固( memory consolidation)和记忆的保持(memory retention)。该模型含有一定的空间记忆成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