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中常用计量

化学中常用计量

编稿:柳世明审稿:李志强责编:宋杰

【内容讲解】

一、基本关系图

二.几组概念:

1.物质的量与摩尔(mol)

物质的量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mol)。摩尔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2.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mol-1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定义: 12g12C所含碳原子数(精确值),约是6.02×1023

3.摩尔质量与化学式量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g/mol

化学式量:该物质一个粒子的质量与一个12C质量的1/12之比所得的数值

4.气体摩尔体积与22.4L/mol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符号:V m。在标准状况下(0℃ 101kPa)V m=22.4 L/mol

三.相关算式:

1.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和推论:

同温同压下:n1/n2=V1/V2=N1/N2

M1/M2=ρ1/ρ2=D(相对密度)

同温同体积:P1/P2=n1/n2

同温同压同体积:M1/M2=m1/m2

2.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PM=ρRT

3.求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M1×a%+M2×b%+M3×c%+……

=m/n

(SPT)=V m×ρ=22.4L/mol×ρg/L=22.4ρg/mol

/M i=ρ/ρi=D

说明: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不受条件限制,体积、密度受条件限制。

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原理:

c= n/v

2.仪器:

容量瓶(规格、标识(温度、容积))、胶头滴管、玻璃棒、量筒、烧杯、托盘天平

3.实验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冷却、转移(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用玻璃棒)、洗涤(水的用量\2-3次)、定容(1—2cm)、装瓶贴签

注意:

①NaOH固体的称量(烧杯或表面皿)

②浓硫酸的稀释

4.误差分析:

以配置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

5、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1)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问题,应准确掌握概念、公式,在应用时,还要注意溶质的质量守恒、物质的量守恒及溶液的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主要包括:

①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计算。可运用公式:,

或运用“倍数关系”算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已知气体溶质的体积(标准状态下)、水的体积和溶液的密度,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应先运用n=V/22.4Lmol-1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再运用求出溶液的体积。

(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溶液密度(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1),按此公式换算即可。

(3)溶液稀释或混合计算

①可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公式C1V1=C2V2,或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公式V1ρ1ω1= V2ρ2ω2= V1C1M= V2C2M计算有关的量。

②同种溶质(或含同种离子)的溶液混合,可根据混合前后该溶质(或该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列式计算。稀释(或混合)前后溶液与水(或另一种浓度的溶液)的质量可以相加。但是,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而应运用(后)=(后)/(后)算出最后溶液的总体积。只有稀溶液稀释(或相互混合)且题中未给出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密度时,才可以忽略稀释(或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将二者体积直接相加得到最后溶液的总体积。

(4)、等气体经喷泉实验所得溶液浓度的无数据巧算方法:令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为1 L,喷泉后溶液体积亦为1 L,故c=1/22.4 molL-1≈0.045 molL-1为恒值;但w不为恒值,可根据气体摩尔质量、溶液密度(视1gmL-1)来进行求算。

(5)密度大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如硫酸。反之密度小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如酒精、氨水等。

【经典例题】

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I-离子被氧化为I2时失去电子2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和氨气的混合气,所含电子数是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0.1 N A个SO3分子

D.1 mol F2和Ar所含质子数均为18 N A

分析与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及其他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掌握这部分知识时要注意:

(1)摩尔质量与式量之间的关系

区别:①概念不同;②摩尔质量有单位,式量无单位。

联系:二者在数值上相等。

(2)用到22.4 L·mol-1,要注意是否为标准状况(0℃,1.01×105Pa),是否为气体,SO3、H2O、C>4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态。

(3)用到N A时看清是何种微粒(原子、分子、电子、质子、中子)。

【答案】BD

2、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羟基含有10 N A个电子

B.通常情况下,17 g NH3含有10N A个质子

C.水与Na2O2反应时,每产生16 g O2有N A电子转移

D.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有机物气体所含原子数均大于4 N A个

分析与解答:

A中羟基为电中性原子团,其电子数与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每个羟基有9个电子,所以1 mol羟基应含有9N A个电子;B中17 g NH3即为1 mol NH3,其所含质子数与状态无关,有10 N A个质子;C中水与Na2O2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 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1 mol电子,同时生成0.5 mol O2;D在标准状况时,22.4 L有机物气体中的C2H2、CH2O 所含原子数均等于4 N A个。

【答案】AD

3、由CO2、H2、CO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该混合气中CO2、H2、CO的体积比是

A.29∶8∶13 B.21∶1∶14 C.13∶8∶29 D.26∶16∶17

分析与解答:

混合气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可知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与氮气的式量相等。其中CO的式量为28,其含量不影响平均式量,为任意值;CO2与H2的平均式量要为28,其体积比为13∶8。

【答案】CD

4、相同温度和压强下,体积比为1∶9的HCl和H2O(g)混合气体,完全冷凝后所得盐酸的质量分数是

A.5% B.10% C.15.6% D.18.4%

分析与解答:

此法主要用于选择题的解答。有些计算选择题表面上看起来似乎需要计算,但只要注意审题,稍加分析,便可以目测心算,得到准确答案。气体的体积比在相同状况下,即为其物质的量之比,混合物中,HCl与H2O物质的量之比为1∶9,由于水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HCl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HCl的摩尔质量约为水的二倍,所以所得盐酸水与HCl的质

量之比约为1∶4.5,进而得出结论,答案为:D。

【答案】D

5、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 L,质量为24 g,此混合气体中C和O两种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4∶7 B.3∶4 C.2∶7 D.7∶4

分析与解答:

CO和CO2的物质的量为:n==0.6 mol

设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

∴x=0.15 mol y=0.45 mol

∴n(C)∶n(O)=(0.15+0.45)mol∶(0.15+0.9)mol=4∶7

【答案】A

【随堂练习】

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6g NH2-离子和1 molCH3+所含的电子数都为N A

(2) 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3)16g氧气和16g臭氧含有的原子数目都是N A

(4)常温常压下,活泼金属从盐酸中置换出1molH2,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5)某温度时,pH = 6的纯水,含10-6×6.02×1023个OH-

(6) ag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cg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bc/(a N A) L

(7)标准状况下,22.4 L NO和11.2 L O2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1.0×6.02×1023

(8)工业用电解法进行粗铜精炼时,每转移1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6.02×1023

(9)28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10) V L a 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若Fe3+的数目为6.02×1023,则Cl-的数目大于3×6.02×1023

(11)22.4L氖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 A

(12)标况下,VL水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

(13)4℃时,5.4m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0.3 N A

(14)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分解80g SO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3×6.02×1023

(15) 一定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8.96L H2时(已折合成标况),转移的电子数为0.8×6.02×1023

(16)2L1mol/L K2SO4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 N A

(17)HCl气体的摩尔质量等于N A个氯气分子和N 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之和

(18)常温常压下,1mol NO2与水反应生成N A个NO3-

(19)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20)各100mL 1mol/L AlCl3与3mol/L NaCl溶液混合后,Cl-的个数为0.6×6.02×1023

(21)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完全燃烧后放出5N A个CO2分子

(22)28g乙烯含有6N A个共用电子对

(23)46g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 A

(24) 含有非极性键的数目为6.02×1023的Na2O2与水充分反应产生标况下22.4L O2

(25)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键数相等

(26)等温等压下,3mol C2H2(g)和1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27) 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N A

(28)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29)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30)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31) 16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相等

(32)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33)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 A

(34)分子数为N 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35)3.4中含N—H键数目为

(36)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37)1.5 mol 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38)0.10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 A

(39)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 A

(40)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1)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 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 A

(42)等体积、浓度均为1mol/L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43)10 mL 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mL ,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

(44)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g 氧气,转移2N A个电子

(45) 一定温度下,1L0.50mol·L -1NH4Cl 溶液与2L0.25mol·L -1NH4Cl 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

(46)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为N A

(47)标准状况下,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48)7g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

(49)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 A

答案:

(2) (3) (4) (6) (10)(13)(14)(15) (19) (20)(22)(23)(25) (33) (37) (41) (44) (45) (46) (48

化学中常用计量

编稿:柳世明审稿:李志强责编:宋杰

【周末练习】

1.三个容积不相同的密闭容器分别装满CO2、O2、N2三种气体,当这些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个密闭容器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P(CO2)>P(N2)>P(O2) B.P(CO2)>P(O2)>P(N2)

C.P(N2)>P(O2)>P(CO2) D. P(O2)>P(N2)>P(CO2)

2.环己醇、丙酮和戊醛混合物1.75g,完全燃烧后,所得气体通过P2O5吸收瓶,瓶增重1.8g,则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68 B.75 C.80 D.100

3.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稀H2SO4,分别跟等物质的量的Al、KHCO3和K2CO3刚好完全反应完全,所耗去甲、乙、丙三种酸的体积比为1:2:3,则甲、乙、丙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是

A.1:1:1 B.3:1:2 C.6:2:3 D.18:3:4

4.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2.8L(标准状况),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B.4g C.8g D.10g

5.右图中横坐标表示完全燃烧时耗用可燃气体X(X=A、B、C)的物质的量n(X)、纵坐标表示消耗O2的物质的量n(O2),A、B是两种可燃气体,C是A和B的混合气则C中n(A):n(B)为

A.2:1 B.1:2 C.1:1 D.任意比

6.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O2和N2

B.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C.体积相等、密度相等的CO和C2H4

D.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N2和O2

7.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

A.1:3 B.1:2 C.2:3 D.3:2

8.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

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9.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

10.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4H8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11.将5.4g Al 投入到200.0mL 2.0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HNO3溶液 B.Ba(OH)2溶液C.H2SO4溶液D.HCl溶液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0.8×6.02×1023

B. 0.5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数为0.5×6.02×1023

C. 1 mol CO和 CO2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6.02×1023

D. 2.24 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6.02×1023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 CO2+2H2O= Al(OH)3↓+HCO3-

B.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向2.0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KCl与KI溶液中滴加1~2滴0.1 mol·L-1的AgNO3溶液,振荡后得到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 sp比AgI的K sp大

14.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m(沉淀)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15.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

B.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

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

D.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10.6g Na2CO3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总数等于6.02×1022

B.28g由乙烯和氮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6.02×1023 个原子

C.电解法精炼铜,当阴极质量增加32 g时,有6.02×1023个电子转移

D.含0.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6.02×1022

17.在通常状况下,将15L氧气通入10L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到原来温度和压强。

⑴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中,(不要计算过程)

V(CO)=____________L, V(H2)=____________L。

⑵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中,V(CO): V(H2)=____________

⑶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L,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C 3.D 4.BC 5.A 6.BC 7.A 8.B 9.C 10.AC 11.D

12.A 13.C 14.C 15.B 16. C

17.

⑴5,5

⑵(a-10)/(20-a)

⑶(10,20

高考化学专题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第一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 g 金刚石中含有化学键的数目为4N A B .18 g 的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 C .28 g 的乙烯和环已烷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 D .1 L 1mol·Lˉ1的NH 4Cl 溶液中NH 4+和Cl ?的数目均为1N A 7.[2017浙江11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含0.2 mol H 2SO 4 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镁反应,转移电子数大于0.2 N A B .25 ℃时,pH=3的醋酸溶液1L ,溶液中含H +的数目小于0.001 N A C .任意条件下,1 mol 苯中含有C —H 键的数目一定为6 N A D .a mol 的R 2+(R 的核内中子数为N ,质量数为A )的核外电子数为a (A-N-2)N A 8.[2017浙江4月选考]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乙醇中碳氢键的数目为0.5N A B .1 L 0.1 mol·L -1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 A C .0.1 mol KI 与0.1 mol FeCl 3在溶液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D .0.1 mol 乙烯与乙醇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分子数为0.3N A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1---常用化学计量(精)

高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的量 【考纲要求】 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掌握化学常用计量方法。 1.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2.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4.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过程方法】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要注意物质的组成形式、要注意晶体的结构、要注意微粒的种类、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与元素价态的变化、要注意可逆过程或化学平衡等等。【重点知识整合】【考点1】关于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的相互关系

特别提醒: 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需注意的问题(1 “一个中心”: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2 “两个前提”:在应用V m =22.4 L·mol -1时,一定要有“标准状况”和“气体及其状态”两个前提条件(混合气体也适用 。(3 “三个关系”: ①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与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电子等间的关系;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间的关系;

③“强、弱、非”电解质与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数之间的关系。 (4“四个无关”:物质的量、质量、粒子数的多少均与温度、压强的高低无关;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该溶液的体积多少无关(但溶质粒子数的多少与溶液体积有关。 1、(上海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况下V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 . 5V 11.2n B .11.2n 5V C .5n 22.4V D .5V 22.4n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2、(广东卷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4g CH 4含N A 个C —H 共价键 B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含有2N A 个O 原子 C .1 mol Fe 与足量稀HNO 3反应,转移个2N A 个电子 D .1L 0.1 mol/L NaHCO 3溶液中含有0.1N A 个HCO 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练习.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化学计量练习 1.下列溶液中Cl-的浓度与50 mL 1 mol/L的MgCl2溶液中的Cl-相等的是() A. 100 mL 2 mol/L的NaCl溶液 B. 50 mL 0.5 mol/L的AlCl3溶液 C. 1 L 0.2 mol/L的KCl溶液 D. 20 mL 0.5 mol/L的CaCl2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O2的质量是32g/mol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就是6.02×1023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D.常温常压下22.4L氦气含有1 mol原子 3.浓度为0.50mol/L的某金属阳离子M n+的溶液10.00 mL,与0.40 mol/L的NaOH溶液12.50 mL完全反应,生成沉淀,则n等于() A. 1 B. 2 C. 3 D. 4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H2SO4的质量为98g·mol-1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 C.9.8gH2SO4含有N A个H2SO4分子 D.6.02×1022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g 5. 18g H2O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含________mol H,含_________mol O,含原子共______mol,含电子共_______mol,与___________g NH3含有相同的氢原子。 6.质量都是50 g的 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最少的是 _____ ,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压强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______ ,体积最小的是 ____ 。 7..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SO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它们的分子数目之比是 1∶1 B.它们的氧原子数目之比为 2∶3 C.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1 D.它们所含原子数目之比为 3∶4 8.相同物质的量的 Na+、OH-、F-离子具有相同的() A.质量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9.将4g 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出10mL,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mol/L B. 0.1mol/L C. 0.01mol/L D. 10mol/L 1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对于0.3mol/L的K2SO4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L溶液中含有0.6N A个SO42-离子 B. 2L溶液中K+离子的浓度为1.2mol/L C. 1L溶液中含K+离子0.6mol D. 1L溶液中含溶质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9N A个 11.将1L0.2mol/L NaCl溶液和1L0.2mL/L硫酸钠溶液混合,若溶液的体积变为二体积之和,则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 A. 0.2mol/L B. 0.3mol/L C. 0.6mol/L D. 0.8mol/L 12.在室温条件下,将形状和质量都相同的两快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15 ml 0.1 mol/L的盐酸 B. 10 ml 0.2 mol/L的盐酸 C. 10 ml 0.15 mol/L的硫酸 D. 10 ml 18 mol/L 的硫酸 13.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 )配制100 mL l mol/L的稀硫酸。现给出下列仪器(配制过程中可能

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2017新课标2卷】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L0.1mol·NH 4Cl 溶液中,的数量为0.1 B .2.4g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 .标准状况下,2.24L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D .0.1molH 2和0.1mol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2.【2017新课标3卷】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mol 的中,含有0.6N A 个中子 B .pH=1的H 3PO 4溶液中,含有0.1N A 个 C .2.24L (标准状况)苯在O 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 个CO 2分子 D .密闭容器中1molPCl 3与1molCl 2反应制备PCl 5(g ),增加2N A 个P-Cl 键 3.【潍坊市2017届三模】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8gC 2H 4和CO 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 .28gN 2和6gH 2充分反应,生成NH 3的分子数为2N A C .标准状况下,11.2LO 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 D .0.1molFeCl 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生成0.1N A 个胶粒 4.【汕头市2017届三模】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7g 铝中加入lmol /L 的NaOH 溶液,转移电子数是3N A B .56gN 2与CO 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 A C .标准状况下,44.8LNO 与22.4LO 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N A D .常温下,lLpH =1的H 2SO 4溶液中的H +为0.2N A 5.【宁德市2017届第三次质量检查】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gH 2O 2与17gH 2S 所含的电子数均为9N A B .0.3molNO 2与水反应,生成H +数目为0.3N A C .0.1molCl 2通入适量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N A D .2LpH =3的醋酸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H 2分子数为10-3N A 6.【合肥市2017届一模】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1L -4NH + A N A N A N A N 11 B H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必刷题集:化学常用计量 (解析版)

化学常用剂量 1.高锰酸钾法测定水体COD (化学需氧量) 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 准确移取100 mL 水样,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10 mL 1∶3 的硫酸,再加入15.00 mL 0.020 0 mol ·L -1 KMnO 4 溶液(此时溶液仍呈紫红色)。 步骤2 用小火煮沸10 min (水中还原性物质被MnO -4氧化,本身还原为Mn 2+ ),取下锥形瓶趁热加10.00 mL 0.050 0 mol ·L -1 Na 2C 2O 4溶液,充分振荡(此 时溶液为无色)。 步骤3 趁热用0.020 0 mol ·L -1 KMnO 4溶液滴定至呈微红色,消耗KMnO 4 溶液4.500 mL 。 通过计算确定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COD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通常换算为需要的O 2的质量(mg),COD 的单位mg ·L -1。] 【解析】n (Na 2C 2O 4)=0.050 0 mol ·L -1×10.00 mL ×10-3 L ·mL -1=5.000×10-4 mol ,两次共消耗n (KMnO 4)=0.020 0 mol ·L -1×(15.00+4.500)mL ×10 -3 L ·mL -1= 3.900×10-4mol ,氧化有机物消耗n (KMnO 4)=3.900×10-4mol - 2 5 n (Na 2C 2O 4)=3.900×10-4 mol -25×5.000×10-4mol =1.900×10-4 mol ,n (O 2)= 54×1.900×10-4mol = 2.375×10-4mol ,m (O 2)=2.375×10-4mol ×32 g ·mol -1=7.600×10-3g = 7.600 mg ,COD =76.0 mg ·L -1。 2.为确定由CoC 2O 4·2H 2O 获得Co 3O 4的最佳煅烧温度,准确称取4.575 g 的CoC 2O 4·2H 2O 样品,在空气中加热,固体样品的剩余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已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内容丰富,围绕化学计量的核心,即保证化学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和可比,归纳起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SI基本单位摩尔的复现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摩尔是SI单位制中表示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一个直接关于化学计量的SI单位,是化学计量的基础。物质的量(即化学成分量)测量是化学测量的最主要内容。将化学成分量溯源至SI单位,是化学计量追求的终极目标。摩尔的复现和基本物理常数的测量是国际化学计量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化学计量基(标)准的建立、复现、保存和使用 化学测量从内容上说,可分为化学成分量、物理化学量、化学工程量和生物量测量几大类。目前,在我国已经建立的化学计量基准只有6项,远不能满足化学测量溯源的需求。由于化学测量的复杂性,要研究和建立更多的化学计量基准,其难度是巨大的。即使是已经建立的计量基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才能持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种类数以百计的化学测量标准,作为全国、部门或区域的量值传递的测量标准,在量值溯源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建立、复现、保存、更新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化学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三、标准物质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标准物质是测量标准的一个种类。其与传统定义的物理测量标准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国际上有专门针对标准物质的定义。化学测量绝大多数是相对测量,而且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复杂。可以说,没有标准物质,化学测量无法实现,更谈不上准确可靠和可比。标准物质可分为纯物质和基体标准物质两大类。其中纯物质及其相应的纯溶液,主要用于校准分析仪器,或用作测量标准给待测量赋值;另一类是基体标准物质,主要用于考察确认测量方法、测量人员以及测量过程的质量控制,有时也用于校准仪器(X-射线荧光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由于化学测量涉及的物质种类繁多,成分复杂,不同基体、不同物质、甚至是同一种物质和成分的不同含量水平,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某一化学特定量的标准物质基本上仅适用于基体和含量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特定量的测量。目前,虽然已经有上千种标准物质在各个领域使用,但是仍然有许多重要的领域需要更多适用的标准物质。尤其是制造工业、贸易、健康和环境等领域,标准物质的需求量巨大。需要不断地研究标准物质的有关理论、测量技术、不确定度表述方法等,研制不同种类的标准物质满足量值传递和溯源的要求。这些工作需要化学计量工作者和相关测量领域分析专家长期共同的努力。 四、化学测量方法的研究、确认和应用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运用练习题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mol氯含有×1023个微粒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约等于×1023 C.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摩尔质量是18 g 2.某气体物质的质量为 g,含有×1022个分子,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3.与 g 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质量为( ) g g g g 4.比较1 mol N2和1 mol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②分子总数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5.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C3N3(NH2)3,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 B.三聚氰胺中C、N、H的原子个数比为1∶2∶2 C.三聚氰胺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 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气体摩尔体积 1. 在标准状况下,如果氧气含有n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 n/8mol-1 B. n/16mol-1 C. 8nmol-1 D. 4nmol-1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 L

mol任何气体体积均为 L C.在标准状况下, mol N2和 mol O2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 L D.通常状况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 L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气体都占有相同的体积 B.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C.在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约是 L mol某气体的体积约为 L,该气体所处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 L N2含有的分子数是 B.标准状况下,18 g水所占的体积约是 L g 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 L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5.关于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2O(气体)和CO2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质量相同②所含碳原子数与氮原子数相等③所含分子数相等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在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容量瓶前都必须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称好的固体试样需用纸条小心地送入容量瓶中 D.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 2.将4 g氢氧化钠溶解在1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从中取出10 mL,这10 mL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mol?L-1 mol?L-1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专题练习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专题练习 1.[2019新课标Ⅱ]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2.[2019新课标Ⅲ]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3.[2018新课标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4 g 镁与27 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 C .1 mol 重水与1 mol 水中,中子数比为2∶1 D .1 mol 乙烷和1 mol 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 4.[2018新课标Ⅱ]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124 g P 4中所含P —P 键数目为4N A B .100 mL 1mol·L ?1FeCl 3溶液中所含Fe 3+的数目为0.1N 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l O 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5.[2018新课标Ⅰ]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 .22.4 L (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 6.[2018海南]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 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 a b c d a c b d == --或c a d b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 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 ,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 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 3,先在100℃时将KNO 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 3。现欲制备500g 较纯的KNO 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 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KNO 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 ,30℃时为46g ) 3.某金属元素R 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 ,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 ,则金属元素R 的化合价为多少? 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 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再将反应容器内水分蒸干,可得20g 白色固体。试求: (1)原混和物中Na 2CO 3和NaHCO 3的质量; (2)碱石灰中CaO 和NaOH 的质量。 6.将12.8g 由CuSO 4和Fe 组成的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滤出不溶物,干燥后称量得5.2g 。试求原混和物中CuSO 4和Fe 的质量。 二、十字交叉法 凡能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来求解的命题,即二组分的平均值,均可用十字交叉法,此法把乘除运算转化为加减运算,给计算带来很大的方便。 十字交叉法的表达式推导如下:设A 、B 表示十字交叉的两个分量,AB —— 表示两个分量合成的平均量,x A 、x B 分别表示A 和B 占平均量的百分数,且x A +x B =1,则有: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供参考)

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 A 5.摩尔质量(M) (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 (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 n = m/M ) 二.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或 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 m 3.(1)0℃ 101KP a , V m = 22.4 L/mol (2)25℃ 101KP a , V m = 24.8 L/mol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 , 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 B = n B /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器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 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最新真题与模拟汇编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最新真题与模拟汇编 【真题再现】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解析】A 、常温下pH =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 ,因此每升溶液中H +数目为0.01N A ,A 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 正确; 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 D 、加入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 错误; 答案选B 。 2.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解析】A .3He 的中子数为3-2=1,则3g 3He 的中子数为=N A ,A 项正确; 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 的磷酸钠溶液中磷酸根 离子的个数小于1L× 0.1mol/L×N A mol -1 =0.1N A ,B 项错误;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 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C 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 ×13×N A mol -1 =13N A ,D 项正确;

2015年人教版高三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2012·高考山东卷)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2012·高考广东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 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C.1 L 0.1 mol·L-1NaHCO3溶液中含有0.1n 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O原子 4.(2012·高考江苏卷)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B.常温常压下,18 g H2O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 D.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5.(2012·高考福建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mol O3与11.2 L 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6.(2012·高考四川卷)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33.6 L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 A B.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与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 A C.50 mL 18.4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 A D.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 A 专题二化学常用计量 1.【解析】选D.A项:NO2和CO2中都含相同数目的氧原子,故N A个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项: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为CH2,所以28 g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原子的物质 的量为28 g 14 g/mol=2 mol,碳原子数目为2N A. C项:等质量的NO2与N2O4所含原子数目相等, 则92 g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目为: 92 g 46 g/mol×3=6 mol,数目为6N A. D项:当应用V m=22.4 L/mol时,应指明气体所在的状况为标准状况,而题目所给状况为常温常压,故不能应用V m=22.4 L/mol. 2.【解析】选B.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加热可促进Fe3+的水解,所以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电解氯化钠溶液时,H+在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H++2e-====H2↑,生成1 mol氢气转移2N A个电子,D项错误. 3.【解析】选A.A项,1 mol CH4中含4 mol C—H键,4 g CH4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含C—H 键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4=1 mol,共n A个,故A正确.B项,HNO3过量时,铁被氧化为+3价,1 mol Fe转移3n A个电子,B项错误;C项,HCO-3在水溶液中既发生电离又发生水解,以水解为主,故c(HCO-3)<0.1 mol/L,HCO-3的个数小于0.1n A,C项错误;D项,气体所处的状态不是标准状况,故D错误. 4.【解析】选B.A项,由于Cl2溶于水存在平衡体系Cl2+H2O HCl+HClO,0.1 mol Cl2不可能全部与H2O反应,因此转移的电子数目无法计算.B项,18 g水为1 mol,含有3N A个原子,B项正确.C项,标准状况下CH3CH2OH为液态,D项气体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故C、D两选项均错误. 5.【解析】选C.A项中没有标明标准状况,11.2 L O2不一定是0.5 mol O2,故错误;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程度不同,水中c(H+)不同,pH不同,B项错;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所消耗的n(NaOH)相等,C项正确;D项ΔH与化学计量数有关,D项错误. 6.【解析】选B.标准状况下HF为液态,33.6 L不是1.5 mol,故A项错误.乙烯、丙烯的混合物分子通式为(CH2)n, 7.0 g烯烃混合物中CH2原子团为0.5 mol,故氢原子数目为N A,B项正确.C 项中只有浓H2SO4才与Cu加热反应,当反应一段时间浓H2SO4变稀后与Cu的反应停止,SO2的分子数目一定小于0.46N A,故C项错误.0.1 mol N2与0.3 mol H2在容器中存在化学平衡,故转移电子数目一定小于0.6N A,D项错误.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常用化学计量含

化学高考题分类目录 A 单元 常用化学计量 A1 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 5. [2014·四川卷]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 2分子数目为0.3 N A B .室温下,1 L pH =13的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数目为0.1N A C .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D .5NH 4NO 3=====△2HNO 3+4N 2↑+9H 2O 反应中,生成28 g N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 A 5.D [解析] 根据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则0.2 mol Fe 参与反应生成415 mol H 2 ,A 项错误;pH =13的NaOH 溶液中,溶液中c (OH -)=0.1 mol/L ,c (H +)=K W c (OH -) =10-13 mol/L ,则水电离出来c (OH -)=c (H +)=10 -13 mol/L ,B 项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 + 4H + + 4e -===2H 2O ,则1 mol O 2被消耗,电路中有4N A 的电子通过,C 项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3价的氮元素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5价的氮元素降低到0价,得到5个电子,即每生成4 mol 氮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 ,则生成28 g N 2(即1 mol 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5 mol÷4=3.75 mol ,D 项正确。 7. [2014·全国卷] 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FeI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B .2 L 0.5 mol·L -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 A D .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6N A 7.D [解析] 1 mol FeI 2与足量Cl 2反应时,Fe 2+被氧化为Fe 3+,I - 被氧化为I 2,转移电子3N A ,A 项错误;2 L0.5 mol·L -1的硫酸钾溶液中n (SO 2-4)=1 mol ,所带电荷数为2N A ,B 项错误;Na 2O 2由Na +和O 2-2(过氧根离子)构成,1 mol Na 2O 2中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为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均为C 3H 6,最简式为CH 2,42 g 混合气中的氢原子个数为42 g 14 g·mol -1 ×2N A =6N A ,D 项正确。 27. [2014·安徽卷] LiPF 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 、PCl 5为原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 1.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 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 L 0.1 mol·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4PO - 数目为0.1N A C .1 mol 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答案】B 【解析】A .3He 的中子数为3-2=1,则3g 3He 的中子数为=N A ,A 项正确; B .磷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磷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则1L 0.1mol/L 的磷酸钠溶液中磷 酸根离子的个数小于1L× 0.1mol/L×N A mol -1 =0.1N A ,B 项错误; C .重铬酸钾被还原为铬离子时,铬元素从+6降低到+3, 1mol 重铬酸钾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2×N A mol -1 =6N A ,C 项正确; D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个分子内所含共价键数目均为13个,则48g 正丁烷与10g 异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48g+10g 58g/mol ×13×N A mol -1 =13N A ,D 项正确; 答案选B 。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2c (24HPO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 、常温下pH =2,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0.01mol/L ,因此每升溶液中H +数目为0.01N A , A 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选项B 正确; C 、加水稀释促进电离,电离度增大,但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C 错误; D 、加入NaH 2PO 4固体,H 2PO 4-浓度增大,抑制磷酸的电离,溶液的酸性减弱,D 错误;

常用化学计量与化学用语知识点整理概括

常用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 1、物质的量描述对象:微观粒子,比如分子、原子、粒子、中子、质子、电子等。 单位mol 符号n 2、阿伏伽德罗常数 12 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1mol=1个≈6.02×1023个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一般为g·mol-1,此时与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数值相等,摩尔质量有单位而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 大小与温度、压强有关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纯气体或混合气体)摩尔体积:约22.4 (近似值) 5、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PV=nRT 6、物质的量浓度:单位溶液体积包含的溶剂的物质的量 单位: 溶液稀释与浓缩的换算式 溶质质量分数(a%)、溶解度(S)、物质的量浓度(c)、溶液密度(ρ)的换算关系(饱和溶液):不同密度的溶液相互混合,总体积计算式: 例题:取14.3 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10 mL,并收集到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求:(1)Na2CO3·xH2O 的物质的量;(2)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x的值。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 1、容量瓶、烧瓶、玻璃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2、计算、称量、溶解(稀释)、冷却、移液、定容、装瓶贴标签。 3、注意:容量瓶使用前要验漏、洗涤,不能润洗。只能配一定体积的溶液。转移溶液是要是室温,玻璃棒在瓶颈刻度线下。 4、误差分析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 思维导图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

1.1 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 【知识精讲】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物体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及原子团等。同用“一本”“一打”、“一托”、“一箱”、“一盒”等这样的“单位”来计量物体的数量一样,我们也需要一个特殊的“单位”来计量微观粒子。因此化学上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其单位为摩尔),用来计量微观粒子。 1.定义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或其特定组合)的集合体。符号为“n ” 。 2.单位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 。 3.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SI )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它的单位,二者千万不要混淆。 【重难点突破】 (1)“物质的量”这四个字为专有名词,不可拆分,不可删减。 (2)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对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或者这些 粒子的某种特定组合)的计量,而宏观物体,则不能用物质的量去衡量其多少。例如: 21.5mol H O 、1mol Na 、0.1mol NaCl 、231mol CO 、0.3mol 质子、3.2mol 电子等。 (3)物质的量表达的是一定数量的粒子的集合体,所以物质的量的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 是分数,例如0.5mol O 2,其中含有1mol O 。 (4)当讨论物质的量时,可以指单一一种粒子,也可以指其某种特定组合。比如1mol O 2和 1mol N 2混合,我们也可以说共有2mol 气体分子。然而我们所讨论的粒子或其组合必须是“特定”的,例如对1mol O 2而言,其中有1mol O 2分子,同时也可以说有2mol 氧原子或写成“2mol O”。这个时候说“1mol 氧”就毫无意义,用物质的量表示粒子时,应指明粒子符号或粒子种类。 知识点二 阿伏加德罗常数

化学常用计量

化学常用计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态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力培养:通过基本计算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在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上,着重掌握有关比例的数学思想。 科学方法:演绎推理法。 重点、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今天我们复习化学常用计量。 【提问】科学家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是什么? 【再问】谁来说说物质的量是怎样联系宏观和微观的? 学生活动 回答:把质量、体积等宏观物理量和微观的微粒个数联系起来。 回答:主要通过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物理量建立的下列关系图,把微粒数、物质质量、气体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相互关联起来。 归纳:

小结: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作用实际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桥梁。 【提问】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2)1mol氢的质量为1g,它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氢分子。 (3)氧气的摩尔质量为 32g,氧气的分子量也为32g。 (4)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思考,回答: (1)不正确,并非所有物质均含有分子。 (2)不正确,不能说 1mol氢,应指明微粒名称。 (3)不正确,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分子量没有单位。 (4)正确 【提问】在应用摩尔这个单位时,应注意什么? 回答: (1)摩尔只能用来表示微粒的集体数目; (2)必须指明微粒的具体名称。 【讲解】微粒可以是真实的,如:1mol水分子;也可以是假想的,如:1mol NaCl,表示1molNa+和1mol Cl- 的特定组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