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药物经济学基本考点

1.药物经济学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的差别的学科。

药物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来源于成本效益分析在药物治疗上的应用。1991年Principle of pharmacoeconomics(《药物经济学原理》)专著的问世和1992年《药物经济学杂志》的出版,标志着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

2.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

成本是指社会在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整个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财力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用于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所花的代价或资源的消耗,它包括疾病的医疗成本(医生的时间、工资、医院、药物和其他保健成本)和病人的旅差费、伙食费、营养食品费及其他。

间接成本是指由于伤病或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它包括休学、休工、过早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等。

隐性成本一般是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紧张和不安,生活与行动的某些不便,或因诊断治疗过程中带来的担忧、痛苦等。

3.药物经济学中的用药结果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用药结果主要有3种形式:

(1)效果。以客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发病率、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效益。转化为货币值的用药结果;

(3)效用。以主观指标表示的用药结果,如病人对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舒适程度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等。

☆☆☆☆考点2: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1.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有4种: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和成本效益分析(CBA)。

(1)最小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

(2)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分析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①成本与效果比值法。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②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增量成本,是否能产生增量效果呢?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3)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偏好和生活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不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量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而非健康结果变化。

(4)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耗费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

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他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4种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对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上,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见下表: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比较

2.药物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3种: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RCT)、回顾性研究和实际临床试验(PCT)。

(1)前瞻性的随机临床试验。以某个时间点为起点向前进行研究,将所有试验对象(病人)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RCT的主要优点是可同时获得经济学资料、临床资料(时效性好)和随机设计确保没有选择性偏倚(可靠性强);缺点是外部限制条件引起成本增加(如统一的用药方式和检查),不能反映临床真实使用情况,其次是费用昂贵。

(2)回顾性研究。分为对现有的RCT和非临床试验进行经济分析两种。前者的优点是:①与一些前瞻性设计相比成本低;②病人的选择偏倚小,可信度高;③临床结果已知,经济假设更强。缺点是有关数据(主要是经济学数据)质量差和不能计算生活质量,效用和工作活动能力的丧失只能进行估计。如果不能进行前瞻性的经济学研究时,该法是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的最佳选择。

(3)实际临床试验。与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设计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它不要求对研究组和对照组作相同的检查或采用其他相同的治疗手段等,它允许临床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修改治疗方案,如改变药物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等,因而最能反映药物在真实世界里的成本效果,其优点也最多。在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时,只要经费许可,最好采用PCT。来源:考试大-执业

考点3:药物经济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的服务对象

一般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服务对象分为两类:①初级服务对象,包括各级政府卫生管理人员、医疗保险公司、临床医务人员;②次级服务对象,包括患者、公众、大众传媒以及患者权利组织。

2.确定分析的问题

分析的问题包括分析目标和目标人群两个部分。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分析目标必然是一种药物治疗或几种药物联合治疗(以下均简称为目标药物)。目标人群的选择必须考虑未来卫生

决策影响的人群特征,如病人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收入、居住地区、病史、疾病类型或亚型、疾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治疗环境等。

3.区分评价方案,包括基本比较物

基本比较物的选择是评价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应包括现有的最佳治疗(药物或其他)措施、一种低成本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自然转归过程(适用于无合适治疗措施的疾病,即不给予任何治疗的方案)。

4.确定分析的观点和范围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分配社会有限的资源,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所以一般采用全社会的观点。其他的分析观点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医院、患者等。观点不同,成本和效益的计算方法及内涵也不同,对于非全社会观点分析,需要划定分析范围。

5.确定研究的时间范围和用于分析的基准

时间范围的确立一般应以能够记录最重要的健康状态和成本变化为标准,其健康状态应包括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预料之外的副作用。

6.确定分析的方法

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建立理论模型,包括治疗后可能健康状态变化的分类、治疗后事件过程模型(如决策树模型)、有关的统计学假设以及短期、中期、长期以及终期健康结果的概率计算。

7.确定是否进行增量分析

是否进行增量分析取决于基本比较物的种类。如果只有一种基本比较物,增量分析无法进行。增量分析仅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比较物。

8.区分相关成本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区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可变成本是药物经济学研究所指的成本,固定成本不随治疗措施的改变发生变化。

9.区分用药结果

用药结果的表示方式取决于药物经济学分析的类型:成本效益分析采用货币单位表示,常用方法是意愿支付调查;成本效果分析采用健康结果变化单位,常用挽救的生命年或生活质量调整年(QALY)。

10.确定贴现率或时间偏好

经济学理论认为合理的贴现率应该是没有税收、完全竞争市场上风险为零的借款利率。理论上贴现率可以用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社会机会成本法(SOC)和资本影子价格法(SIC)。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一定的贴现率。

11.区分不确定因素和进行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因素的来源有3类: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者。

☆☆考点4:药物经济学在药品费用控制中的作用

药品费用急剧上涨是全球性问题。上涨的原因主要分为合理因素(如人口增加和老龄化、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药品成本升高等)以及不合理因素(如药品价格管理漏洞、不合理用药等)。控制不合理因素造成的药品上涨是各国关注的焦点。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

2.用于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3.帮助医院制订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生用药;

4.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例如,降胆固醇药物用于治疗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是公认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而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治疗则成本效果不佳;

5.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

☆☆☆考点5: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成本测算

哪些成本应包括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和如何进行成本测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在决定一个给定研究内的特定成本时通常要考虑两点:(1)分析的观点和立场

确定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观点和立场是不可缺少的,在进行药物评价之前,首先要确认该评价可能获取的观点和立场,是社会、卫生行政部门、病人或保险公司的立场等。立场与观点不同,成本计算项目就不同,进而导致结果的差异。

(2)成本项目的数量

在成本计量与估价的时候,常会遇到以下问题:①非市场项目和社会间接成本的估价问题。通常用人力资本法来进行测量,即用一般职工的平均工资或农民的平均收入来评价这些时间的消耗或损失。②成本分摊问题。③投资性的成本如何计算。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折旧期与折旧额的问题;另一个是正确处理资金时间价值的问题。对前一问题可用敏感性分析来解决,后一问题可用贴现来解决。④隐性成本的测算。一般可采用意愿支付法(WTP)来进行计算。

2.样本数

样本数是药物经济学研究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样本大小的计算取决于获得给定的统计学差异而需要的最小的观察数。

3.偏倚

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经常会出现两类偏倚:一类是选择偏倚,一类是混杂偏倚。选择偏倚主要由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有问题而导致结果偏离真实情况造成;混杂偏倚是指一个或几个外部变量对疾病的作用与我们要研究的方案对疾病的作用混合在一起,从而歪曲了研究方案与疾病的真实联系。一般来说我们可用随机化的方法、匹配、严格执行选择研究对象的标准,减少中途退出人员的比例等手段来减少选择偏倚。可用限制、分层分析法、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来减少混杂偏倚。

4.依从性

依从性一般指病人对医生的处理措施执行的程度,在药物的经济学研究中,指按研究人员的规定,应用药物的情况。

5.单中心与多中心研究

只在一个医院或是一个医学中心进行的药物经济学研究,叫单中心研究。如果按照统一设计的方法,同时在若干所医院或医学中心进行同一药物的经济学研究,即多中心研究。多中心研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收集到足够多的病例,同时可以比较不同医院的结果,以便找出是否有偏倚存在。但是多中心研究有时对各中心研究的一致性难以保证,必须注意质量控制,统一方法,特别是成本的计算、病例的选择等方面,因多中心的项目成本的价格可能不一致,医疗技术水平也可能不一样,如何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是确保多中心研究质量的关键。

最新《药物经济学》模拟卷及答案资料

_药物经济学模拟试卷 1、药物经济学产生与发展是以----------为起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C A、成本效用分析 B、成本效果分析 C、成本效益分析 D、运筹工程学 2、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D A、是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是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是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 D、主要表现为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3、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果指的是B A、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B、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以人们在消费医药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表现的收益 D、一组客观指标数据 4、在经济评价中常见的备选方案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指A A、是指多个备选方案中,如果选取某一方案,就会显著地改变其他方案的成本和收益 B、各备选方案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任一方案的被采用都不影响其它方案是否被采用 C、是指一组(两个获两个以上)方案中,各方案之间的关系是互不相容、互相排斥的,从中选取一个方案就必须放弃选择其他方案 D、多个备选方案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 5、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最为常见的评价选优类型是哪一种B A、独立方案 B、互斥方案 C、相关方案 D 互吸方案

6、诊治某一疾病有A、B、C三个备选方案,所需的诊治时间分别是8、9、7天,评价这三个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分析计算期应是B A、8天 B、9天 C、12天 D、7天 7、最小成本分析法指的是当收益相同或相当的情况下,成本-收益分析可只比较备选方案的B A、收益 B、成本 C、收益/成本 D,成本/收益 8、项目科室按分摊系数分摊消耗的服务量应遵循的原则是A A、受益原则 B、平均原则 C、重要性原则 D、承受能力原则 9、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A A、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B、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相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C、相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D、不同时间发生的数额不等的资金(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10、备选方案的成本或收益现值是其在整个分析期内每年所发生的成本或收益的现值A A、之和 B、之积 C、之减 D、之商 11、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有限资源置于某特定用途时放弃的置于其他用途时所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指的是C A、损失成本 B、间接成本 C、机会成本 D、直接成本 12、成本-效果分析不适于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A A、单一 B、五个以上 C、两个 D、两个以上 13、用效果-成本比指标对多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时,可能面临的比较结果有多种,下列哪种情况,须作进一步评价、比较才可判断被比较方案的经济性B

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2)

单选题 1.【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明确()。A 评价立场 B 评价主体或服务对象 C 评价观点D,评价主体或评价观点 单选题 2.【第1章】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药物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实现社会群体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 A 医疗服务提供者 B 全社会 C 保险机构 D 患者个人 单选题 3.【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是对()的识别、计量与比较。 A 成本 B 成本和收益 C 收益 D 效益 单选题 4.【第1章】有关备选方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最优资源利用的备选方案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预期效果的备选方案 B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通常只有1-2种药物方 案 C 不同的备选方案对药物的利用资源程度不同,所需的成本也可能不同,由此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 D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包括药物方案也包括非药物方案。 单选题 5.【第1章】药物经济学与下列哪一个概念密切关联?() A 丰富性 B 稀缺性 C 无限性 D 满足性 单选题 6.【第1章】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效益是指以货币或非货币计量的收益 B 效果是指以临床治疗效果计量的收益 C 效用是指以满意度或偏好计量的收益 D 效益是指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7.【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不应有的特点是()。 A 需要更加广泛地运用增量分析法 B 评价多个方案的经济性时,依据干预方案自身的成本-收益比值的大小可以保证得出准确的结果 C 主要评价方法无自生的经济性判定标准 D 需要更加广泛地运用增量分析法 单选题 8.【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A 成本-效益比 B 成本-利润比 C 成本-效用比D 成本-效果比 单选题 9.【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A 成本 B 效益 C 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D 收益 单选题 10.【第1章】独立方案的特例是()。 A 具有独立关系的一组方案 B 备选方案是单一方案 C 各备选方案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D 方案的采用与否,只取决于方案自身的经济性,不用考虑方案之间的可比性 单选题 11.【第1章】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单一方案或一组独立型方案进行经济性评价时,下列哪个结果表示该方案在经济学上没有效益()。 A 效益/成本>1 B 效益/成本=1 C B/C>1 D 效益/成本<1 单选题 12.【第1章】诊治某一疾病有M、N、L三个备选方案,所需的诊治时间分别是4、6、8天,评价这三个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分析计算期应是()。 A 4天 B 8天 C 6天 D 18天 单选题 13.【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A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 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D 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执业药师考试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05章 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练习)

第5章药品的临床评价方法与应用章节练习 一、最佳选择题 1、上市后药品再评价阶段属于 A、Ⅰ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Ⅵ期临床试验 2、Ⅰ期临床试验阶段,试验样本数为多少例 A、小于10例 B、20~30例 C、200~300例 D、1000~3000例 E、大于2000例 3、Ⅱ期临床试验需要多中心试验,即进行试验的医院的数目必须是 A、在1个及1以上 B、2个及2个以上 C、在3个及3个以上 D、在4个及4个以上 E、在5个及5个以上 4、Ⅳ期临床试验是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药品疗效和不良反应,样本数常见病不少于 A、100例 B、300例 C、1000例 D、2000例 E、3000例 5、药品临床评价具有“公正性和科学性”是基于 A、应用医药学理论和实践的前沿知识 B、药品临床评价重在实践 C、在多学科新进展基础上进行 D、药品临床评价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经数理统计得出结论 E、药品临床评价将疗效、不良反应、给药方案和价格一并进行比较 6、Ⅱ期临床试验是对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多发病例应不少于 A、20~30例 B、100例 C、200例 D、300例 E、500例

7、根据循证医学研究,与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相比,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血压,但可能增加何种危险 A、心肌梗死和死亡 B、心动过缓 C、肾衰竭 D、肝功能不全 E、骨髓抑制 8、药品上市前的安全性信息不包括 A、毒理学 B、致癌、致畸 C、不良反应 D、禁忌证 E、药物相互作用 9、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以货币为单位表示,而是用其他量化的方法如延长患者生命时间表达治疗目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10、可以为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基本信息的经济学研究评价是 A、最小成本法 B、最大成本法 C、成本效果分析 D、成本效益分析 E、成本效用分析 11、一个安全、有效、稳定、经济的药品,其基本前提必须是 A、临床急需 B、有明确适应症 C、质量合格 D、有明确使用对象 E、有权威机构研发 12、药物经济学研究的4种方法主要差别在于 A、用药成本的不同测量上 B、计算不同类型的成本 C、对于用药结果的不同测量 D、所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不同 E、研究对象不同

2017浙大远程教育《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 1.【第1章】有关备选方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最优资源利用的备选方案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预期效果的备选方案 B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通常只有1-2种药物方案 C 不同的备选方案对药物的利用资源程度不同,所需的成本也可能不同,由此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 D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包括药物方案也包括非药物方案。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第1章】如果要解决的医疗问题是确定某一疾病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则备选方案应是()。 A 手术治疗治疗方案 B 物理治疗方案 C 其他多种形式的治疗方案 D 包括所有可选的可治疗该疾病的各种药物治疗方案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3.【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只有()才具备参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资格,这样的评价和比较才有意义。 A 安全性方案 B 有效性方案 C 可行性方案 D 经济性方案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4.【第1章】独立方案的特例是()。 A 具有独立关系的一组方案 B 备选方案是单一方案 C 各备选方案之间互不干涉、互不影响 D 方案的采用与否,只取决于方案自身的经济性,不用考虑方案之间的可比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A 成本

C 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D 收益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6.【第1章】诊治某一疾病有M、N、L三个备选方案,所需的诊治时间分别是4、6、8天,评价这三个备选方案经济性的分析计算期应是()。 A 4天 B 8天 C 6天 D 18天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第1章】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药物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实现社会群体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 A 医疗服务提供者 B 全社会 C 保险机构 D 患者个人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8.【第1章】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表述不准确的是()。 A 效益是指以货币或非货币计量的收益 B 效果是指以临床治疗效果计量的收益 C 效用是指以满意度或偏好计量的收益 D 效益是指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9.【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是对()的识别、计量与比较。 A 成本 B 成本和收益 C 收益

药物经济学练习题答案

《药物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药物经济学与下列哪一个概念密切关联( B ) A、丰富性 B、稀缺性 C、无限性 D、满足性 2、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 D )参考依据的应用性学科。 A、安全性 B、有效性 C、稀缺性 D、经济学 3、药物经济学是研究医药领域有关( C )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 A、资源 B、收益 C、药物资源 D、投资 4、狭义概念上的药物资源是指( C ) A、在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 B、资金、时间等决定着药物资源数量的资源 C、药品及其使用过程中所必需的医疗产品或服务 D、在药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源 5、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D ) A、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 D、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6.广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B ) A、对指定范围的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B、对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及各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

和比较 C、对药品使用环节各种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D、对药品流通环节中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比较 7、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落脚点,主要集中在( A ) A、药品使用环节中成本与收益的识别、计量和比较 B、药品使用环节中收益的识别和计量 C、药品使用环节中成本的识别和比较 D、药品使用环节中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比较 8、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两大要素是( B ) A、差额和结果 B、成本和收益 C、成本和结果 D、成本和利润 9.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益指的是( C ) A、临床效果指标提高 B、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D、诊疗时高水平医生带给自己的满足 10、医药领域的特殊性造成临床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收益通常( D ) A、不能计量 B、可以货币化计量 C、难以计量 D、难以货币化计量 11、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C ) A、成本 B、效益 C、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D、收益 12、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 B ) A、成本-效益比 B、成本-利润比 C、成本-效用比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P10 区分相关成本: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区分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只有后者是药物经济学研究所指的成本。固定成本不随治疗措施的改变发生变化,例如医院的病床或医疗设备投资;可变成本则随着治疗措施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医生门诊时间、患者住院率。过量供应、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不属于药物经济学研究范畴的成本。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与远期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组成可能不同,必须结合研究的具体时间范围考虑成本划分。) P11区分不固定资源和进行敏感性分析: 不确定因素的来源有3类:参数、分析模型和分析者 P19药品需求的特征:1.需求的不确定性2.需求的最高优先性3.需求的不可替代性4.需求的外部效应性5.需求缺乏弹性(所谓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随人们收入和价格变化而变化的程度) 6.需求的被动性 7.独特的需求三方结构[ 所谓需求三方结构,即指患者、医生(或药剂师)、医疗保险机构这三方结构] P28需求供给的特征:1.高质量性2.高技术性3.高投入性4.高风险性5.高回报性6.高度集中性(垄断性) P34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决定包括两种方式,即政府定价和企业自主定价(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是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药品和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政府定价的方式为:政府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机构在不突破政府最高限价的前提下,确定实际销售价格。凡未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价格的基础上,制定零售价,但零售价不能超过企业制定的零售价。企业自定价格也需报省、市物价管理部门审核。) P40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医学研究中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要素、受试对象和试验效应三个部分。研究设计的原则:1.对照原则(.空白对照、试验对照、标准对照、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2.重复原则.3.随机化原则 P46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1.医学目的原则2.知情同意的原则3.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及人体试验必须以维护患者利益为原则 P81贴现: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发生在未来(或不同时期)的费用和效益转化为现值的方式就叫贴现。从投资的视角看,存在货币的时间价值即当前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最高的价值。(货币时间价值存在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1.货币可用于投资,获得利息,从而在将来获得更多的货币量2.货币的购买力会因通货澎胀的影响而随时间改变3.一般来说,货币的未来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P851967年,Quade在其《成本效果分析》中将成本效果分析定义为:“用于帮助决策者确定所有备选方案中的最佳方案的技术。”这种成本效果分析与以往的最大的区别是:采用了净成本这一概念。 P86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指标评价健康效果有两类指标:单一健康指标与复合健康指标 {单一健康指标是健康效果指标中最简单的形式,它涉及到治疗方案的两个方面,即积极的健康效果(药物疗效)和消极的健康效果(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这些指标包括:死亡率、生存率、预期寿命延长数等}{复合健康指标指导思想是与其将每个效果分别区分出来,采用不同的指标单位,不如运用一种单一非经济指标来比较一个治疗方案积极和消极的健康效果。一些研究人员常采取这样一种方法,即把治疗效果分别表达为寿命长短和生活质量。质量调整生命年是这类指标中最有用的指标之一} 健康效果指标分类:中间健康问题、最终健康问题、生存率和生命质量 P87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 反映的是两种备选方案之间效果差异的单位成本,用于考察增加的成本是否值得。当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在第三付费方的最大支付意愿内时,单纯成本效果比高的方案是可能被接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计算公式: 增量成本效果比=A方案的成本-B方案的成本/ A方案的效果-B方案的效果 P88效果指标的选择原则:1.有效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特异性原则4.灵敏性原则 老师补充增量成本分析法

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知识竞答试题

. 市公立医院药学技术人员 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知识技能竞赛试题 单位 笔试部分 一、单选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共40题,每题1分) 1. 抗炎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A. 氢化可的松 B. 强的松 C. 泼尼松 D. 地塞米松 2. 尤其适用于伴有精神症状的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卡马西平 C. 丙戊酸钠 D. 乙琥胺 3.黄连上清丸的功效是() A.清肝胆,利湿热B.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C.清热解毒,化瘀凉血D.清肝利肺,降逆除烦 4. 对《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中的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等,实行() A .定点生产 B .谈判采购 C. 集中挂网采购 D. 招标采购 5.完整的药品调剂流程不包括() A. 审方 B. 调配 C. 核对 D.用药咨询 6.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办发〔2015〕7号文件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每种药品的采购剂型及每种剂型对应的规格原则上不超过的种数是() A 5,3 B 4,2 C 3,2 D 3,1 7.关于螺酯的介绍错误的是() A. 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 B. 为弱效利尿剂 C. 起效慢,维持时间久 D.肾功能不良者适用 . . 8.以下板蓝根主治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肺胃热盛致咽喉肿痛B.急性腮腺炎C.腮部肿胀D.阴虚火旺致咽喉肿痛 9. 缩宫素对子宫作用的特点不包括() A. 大剂量可使子宫平滑肌发生强直性收缩 B. 作用与体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有关

C. 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的作用与正常分娩相似 D. 对子宫血管有收缩作用 10. 对采购周期新批准上市的药品,根据疾病防治需要,在经过药物经济学和循证医学评价后,可另行组织集中采购。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周期原则上不少于的年限是() A. 5 B. 4 C. 3 D. 1 1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长程治疗方案制订需三级医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决定的要() A. 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分泌专业住院医师以上 B.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 C.分泌专业主治医师以上,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 D.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相应学科主治医师以上 12.理中丸的使用注意事项是() A.脾胃虚寒者慎用B.湿热中阻者忌用C.中焦虚寒者慎用D.寒凝气滞者慎用 13. 双香豆素伍用,后者抗凝血作用降低是由于() A.酶促作用B.酶抑作用C.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D.改变胃肠道的吸收14.下列选项中,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的中成药是() A.感冒清热颗粒B.参丸C.藿香正气水D.正柴胡饮颗粒 15.对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进行检查、审核及结算的部门是() A.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B.社保经办机构 C.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D.统筹地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16. 医院应将药品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货款,在药品到货后24小时验收确认,从交货验收合格到付款不得超过的天数是() A. 7 B. 15 C. 30 D. 45 17.有滋阴清肺,止咳平喘功能的中成药是() A.子降气丸B.七味都气丸C.固本咳喘片D.蛤蚧定喘胶囊 18.患者,男,75岁,因“右手震颤一年伴右侧肢体活动迟缓半年”入院。既往有前列腺肥大. . 史。本次入院体格检查面具脸。右手静止性震颤伴右上肢肌力齿轮样增高,动作迟缓。该患者禁忌使用的药物是() A.罗匹尼罗B.多巴丝肼C.苯海索D.金刚烷胺 19.以下不属于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是() A.皮下注射0.5~1小时开始生效,维持时间5~7小时 B.静脉注射10~30分钟起效,持续时间0.5~1小时 C.腹壁吸收最快,上臂外侧比股前外侧吸收快 D.20%与血浆蛋白结合 20.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务人员收入的影响是() A. 不会影响,得到有效保障 B. 会影响,但得到有效保障 C. 不会影响,得不到有效保障 D. 会影响,得不到有效保障 21.关于冰硼散,说法错误的是() A. 孕妇禁用 B. 哺乳期妇女禁用 C. 虚火上炎者禁用 D. 热毒蕴结者慎用 22.多重耐药菌的对应缩写为() A.CRE B.PDR C.KPC D.VRE 23.某慢性酒精性疾病的患者,在你的病房住院。护士告诉你该患者在住院期间还饮酒。你查看

台湾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简体

台湾药物经济学评估方法学相关指南 (Guidelines of Methodological Standards for 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s) 1.0版本(草案) 95/12/14 民国九十五年就越卫生署核准研究经费,支持建立药物经济研究的相关评估指南。研究主持人谭延辉博士定义为建立台湾药物经济评估方法学指南,重点在执行药物经济学评估时的方法学指南。此研究邀请学术界代表陈恒德医师、杨铭钦副教授,中共健康保险局代表黄肇明、杜安琇,以及制药界代表程馨、洪在华、王宥人,一期组成工作团队,从认识加拿大指南,美国AMCP指南,到写成台湾的指南草案,经两次研讨与一次公开说明会与广大专家会议,完成这一份台湾药物经济评估方法学指南的第一版本。 第一章、简介 健康照顾介入活动的经济评估,主要在描述、分析与比较两种或多种介入活动之间的成本与所得到的结果。若此经济评估是在探讨药品及医疗器材,就应使用“药物经济评估”这个名词,即使对照组是完全没治疗,或使用非药物疗法。但经济评估也可运用到其他不同医疗科技的介入,包括诊断科技或医疗处置等。 一个药物经济评估可定义出一个药物产品是否具有多增加的价值,也就是与目前使用的对照组比较,可能有多增加的金钱伤利益及/或健康疗效上的好效果。因此提供出证据,来正式医疗保险单位提供该新药给付或改变目前药物给付条件的正当性。很重要的一个观念是:符合成本效益可能代表健康疗效上会增加,但同时也会增加药物的财务预算;或者能达到相同的健康疗效但使用较少的医疗资源。因此,增加医疗科技的成本效益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降低医疗的花费,但实质上可看到每单位花费会导致更高的健康疗效之冲击。药物经济评估之目的是提供实证资讯,给决策者做适当决定的参考;是经由增加决策者更多可信任、有根据的资讯来做出明智的决定,同时让医疗保险资源能做出最有效率的分配。 台湾药物经济评估方法学指南,是期望建立一套执行药物经济评估的方法学标准。经此标准所执行药物经济评估的结果,会被医疗保险单位认为是可值得相信的结果。例如:当药厂有一锌产品,拟于台湾执行经济评估时,建议采用本方

2014浙大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2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增量分析法是指对不同的备选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 ? A 成本/效益 ? B 效益/成本 ? C 差额 ? D 额度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2.按一定的贴现率将方案在整个实施或作用期内的效益及成本均贴现,所得的效益现值与成本现值之比是指()。 ? A 静态效益-成本比 ? B 效益-成本比 ? C 动态效益-成本比 ? D 成本-效益比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3.在药物经济学领域,效用指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对某个特定的健康状态的偏好或愿望的()。 ? A 半定量表达 ? B 定量表达 ? C 定性表达 ? D 文字描述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4.用生命质量效用值作为权重调整的生存年数()。 ? A 伤残调整生命年 ? B 健康当量年 ? C 质量调整生命年 ? D 挽救年轻生命当量 正确答案:C ? 单选题 5.备选方案的成本或收益现值是其在整个分析期内每年所发生的成本或收益的现值()。 ? A 之和 ? B 之积 ? C 之减 ? D 之商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6.敏感性分析是为了验证()。 ? A 不同假设或估算数据 ? B 不同假设或估算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 C 分析结果 ? D 相同假设或估算数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7.在药品使用环节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如果必须在互斥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竭尽全力救治病人时,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无需对备选方案自身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 B 必须先对备选方案自身的经济性进行评价 ? C 只对备选方案自身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经济即可 ? D 对备选方案自身的经济性可视情况进行比较 正确答案:A ? 单选题 8.无形效益是整个效益的一部分,可以用()。 ? A 定量的等级指标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 B 半量化或定性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 C 文字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 D 半定量的等级指标加以描述的方式予以解决 正确答案:B ? 单选题 9.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预测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实例分析 ? B 回顾性研究 ? C 样本成本和收益数据不准确 ? D 样本预测总体 正确答案:D ? 单选题

第十八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第十八章 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 黄贵东讲师 临床药理教研室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第三节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omics )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面地鉴别、测量、比较和分析不同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的成本与结果(效益、效果及效用)关系,并评估其经济学价值的一门学科。 鉴别比较不同 治疗方案或服务项目, 以此选择出最优结果 一、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目的: ●是从全社会人群对医药卫生需求的整体利益出发,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有关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有助于人们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中,对药物治疗方案及其他医疗服务措施作出合理选择和充分利用,实现以最低的医疗成本,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基本目标。

?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是对医疗实践过程中使用的药品或医疗服务的成本和结果进行衡量对比,以确定何种方案单位成本所产生的结果最佳。 成本(cost ) 特定药物或治疗方案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结果(outcome)特定药物或治疗 方案所产生的效果。 药物经济学的核心:评价结果的同时必须考虑成本因素。

医疗卫生 体系参与者 保险机构 制药企业及药品流通企业 患者及其家属 政府管理部门 医药工作者及学术研究机构 ?药物经济学研究作为评价药物治疗方案和其他医疗措施的有效工具,亦成为促进医药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决策依据 报销政策 优化方案 决策参考 治疗信息

药物经济学评价

对我国药物经济学应用的思考 徐国成*杜继文*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应用思考 摘要:药物经济学是一项为决策者提供实证分析的评价技术。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用药物经济学来制定药品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价格及新药研发,但我国却起步晚、发展慢,原因是制度、体制、研究方法及人员短缺等因素制约,因此,建议我国政府,提高政策引领、完善制度保障、健全药物评审评价机制、规范技术支撑和培养研究型人才,使药物经济学在医药领域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药物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药物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并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人类健康状况最大限度改善的科学。是一项为决策者提供实证分析的新兴学科。药物经济学评价是其主要研究的内容,其的主要评价方法有:成本最小化分析法(CMA)、成本效果分析法(CEA)、成本效用分析法(CUA)和成本效益分析法(CBA)。我国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应用才刚刚起步,大多数研究尚处于学术研讨阶段,其根本原因是政策引导乏力、制度保障缺位、体制机制环境缺失、研究方法、评价标准不够完善及研究人员短缺等因素,如此障碍使药物经济学处于发展的瓶颈。 1.我国药物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1.1政策引导乏力 *徐国成,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物经济学长春 130117 *杜继文,长春中医药大学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硕士研究生长春 130117

药物经济学已被众多国家运用于控制药品费用控制的工具与手段。世界经合组织(OECD)中约三分之一的国家都已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来制定药品价格和医疗保险报销价格①,如澳大利亚就强制规定药品注册申请时提交药物经济学评价数据, 加拿大将药物经济学评价作为医疗保险赔付的依据, 日本的药物经济学评价不仅用于企业申报新药和药品定价,还用于新药研发方案的设计和制定营销策略②。但在我国, 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宏观药品政策中的应用甚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定价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在《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中指出“对可替代药品和创新药品定价逐步引入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促进不同种类药品保持合理比价关系”。《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原则上3年调整一次。在三年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时要根据“已上市药品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评价”,这仅仅说明,药物经济学评价已列入药物相关政策制定的参考因素,至于在国家宏观药品政策中如何具体应用药物经济学评价,还缺乏明确的制度保障和严格的技术标准,还没有具体的政策去引导药物经济学在相关政策里进行有效应用,特别是在临床用药、新药研发及药品价格制定方面的具体应用。 1.2制度保障缺位、体制机制环境缺失 药物经济学做为药品费用控制的工具必须有制度保障才能发挥其识别、测量和比较的作用。目前,我国药物经济学仅在药品宏观政策中有所提及,还没有一项相关制度去保障其实施与运行,特别是新药的研制与生产、公费医疗用药报销范围、医院用药目录的制订、医生用药规范及药品定价等方面评价制度缺失。同时,我国还没有正式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是用来评估研究质量的标准,更是一项针对医

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8分单选题 1.药物经济学与下列哪一个概念密切关联?() A 丰富性 B 稀缺性 C 无限性 D 满足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益指的是()。 A 临床效果指标提高 B 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D 诊疗时高水平医生带给自己的满足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药物经济学评价的两大要素是()。 A 差额和结果 B 成本和收益 C 成本和结果 D 成本和利润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4.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 A 成本-效益比 B 成本-利润比 C 成本-效用比 D 成本-效果比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5.广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A 对指定范围的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B 对药物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及各环节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C 对药品使用环节各种备选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 D 对药品流通环节中成本与收益的计量、比较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A 成本 B 效益 C 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D 收益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药物经济学是一门为医药及其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应用性学科。 A 安全性 B 有效性 C 稀缺性 D 经济学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医药领域的特殊性造成临床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收益通常()。 A 不能计量 B 可以货币化计量 C 难以计量 D 难以货币化计量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9.狭义概念上的药物资源是指()。 A 在药品的研究开发、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所需的人力资源和各种物质资源 B 资金、时间等决定着药物资源数量的资源 C 药品及其使用过程中所必需的医疗产品或服务 D 在药品的研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技术资源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药物经济学评价和比较应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A 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与比较之前,应首先去除不可行方案 B 应将所有可行、不可行方案都进行比较 C 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与比较之后,再去除不可行方案 D 备选方案所解决的问题不能处于同一层面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1.药物经济学是研究医药领域有关()利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 A 资源 B 收益 C 药物资源 D 投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2.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是指()。 A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与评价 B 对狭义药物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研究与评价 C 对可供选择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研究与评价 D 对临床上各种可供选择的诊治方案的成本与收益进行识别、计量和比较,对狭义药

2015年浙大远程药物经济学答案

1.在药物经济学领域,效用指个体在不确定条件下对某个特定的健康状态的偏好或愿望的()。 A 半定量表达 B 定量表达 C 定性表达 D 文字描述 2.以门诊部和住院部为成本测算对象测算医疗成本的方法称为()。 A 综合法 B 病种法 C 计算法 D 项目法

3.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 A 成本-效益比 B 成本-利润比 C 成本-效用比 D 成本-效果比 4.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价中的效果不包括()。 A 医疗卫生服务及药品治疗的直接效果 B 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医药领域特有的收益计量指标 D 非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5.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指的是()。 A 一次只改变一个参数值 B 只有一个参数值 C 一个参数值只能改变一次 D 指定其他参数不变,研究所有参数对经济效益影响的敏感程度 6.备选方案之间是否具有满足需要上的可比性取决于研究评价的。() A 满足需要的程度 B 预期目标 C 方案的实施 D 时间可比性 7.资金等值计算是指把在某个时点发生的资金额换算成另一个时点的()的过程。

A 金额 B 不等值金额 C 差价金额 D 等值金额 8.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下列哪种方法具有内生的判定方案经济性的“金标准”?() A 成本效用分析 B 成本效果分析 C 最小成本法 D 成本效益分析 9.增量分析法是指对不同的备选方案在成本、收益等方面的()部分进行分析,进而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选优的方法。

A 成本/效益 B 效益/成本 C 差额 D 额度 10.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效益指的是()。 A 临床效果指标提高 B 以临床效果指标表现的收益 C 以货币形态表现的收益 D 诊疗时高水平医生带给自己的满足 11.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预测性特点主要表现为()。 A 实例分析 B 回顾性研究

抗生素序贯疗法的知识

抗生素序贯疗法的概念 1.1 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 是指同一种抗生素不同剂型间的转换,即由静脉给药变为口服,其药效不变.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乳酸左氧氟沙星由注射剂向片剂的转变. 1.2 降级疗法(step down therapy) 又称“下台阶疗法”或“下行疗法”,是指相同或不同抗生素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其药效下降.这种转变一般是由高级抗生素改为低一级的抗生素. 1.3 转换疗法(switch therapy,transitional therapy) 是指不同抗生素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其药效不变.一般是同一级抗生素不同药物之间的转换. 1.4 后继疗法(follow-on therapy) 是指同级或不同级别的抗生素由静脉给药转变为口服给药,其疗效可以不变,也可以下降. 1.5 层流疗法(streamlining therapy) 是指由(多种)广谱抗生素静脉给药转变为(单一)窄谱抗生素静脉或口服给药. 2 临床施行序贯疗法的理由 2.1 由抗生素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到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如果要通过静脉给予抗生素一般都是中重度感染,此时静脉给药血药浓度高、起效快,能迅速控制感染,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如果口服给予抗生素则由于吸收缓慢、且血药浓度不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会贻误治疗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静脉给予抗生素3~4d后患者感染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能够口服且有合适的口服抗生素代替静脉注射的抗生素,则可实施转换. 2.2 由抗生素本身的特点所决定①有些抗生素各种规格和剂型比较齐全,不但有输液剂、供肌肉注射的注射剂,而且还有口服制剂、外用制剂.这就为抗生素的转换疗法提供了可能.如喹诺酮类抗生素即属此类.②有些抗生素本身由于口服不吸收或在消化道容易被破坏,不适合做成口服制剂而只有注射剂,但同类抗生素中却有抗菌谱、抗菌作用强度和体内药物动力学特征相似的口服制剂.因而也为抗生素的转换疗法提供了可能.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等)的部分品种即属这种情况. 2.3 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众所周知注射治疗的费用远远高于口服治疗,这是由注射剂本身费用、注射操作相关费用、误工费等所决定的,有时可因注射造成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甚至静脉炎.因此,适时进行抗生素的转换疗法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可以节约医药资源(加快医院病床周转,增加医院收容).这正是序贯疗法在全世界广泛使用的药物经济学原因. 2.4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之所以不好,除了诊断、药物的选用、患者本身情况不佳以外,患者对治疗的不顺从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抗生素从注射给药转为口服给药可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 3 序贯疗法对患者的要求

2020《走进药学经济学》答案

走进药学经济学 试题正确答案如下: 走进药学经济学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成本包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 A .直接成本 B .社会成本 C .医院成本 D .患者成本 2 .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健康产出的三类测量指标包括效果、()、效益。 A .产出 B .效用 C .健康

D .收益 3 . (单选题)()角度是最全面,在没有特定的目标读者时,建议采用该角度。 A .患者 B .医疗保障支付方 C .卫生体系 D .全社会 4 . (单选题)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用的效用指标是()。 A .质量调整生命年 B .死亡率 C .生存率 D .伤残调整生命年 5 . (单选题)()是被证明为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经济学评价中优先被推荐的对照方案。 A .安慰剂

. B .阳性对照 C .常规治疗方案 D .标准治疗方案 6 . (单选题)四种主要的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最小成本分析。 A .成本分析 B .成本-收益分析 C .成本-产出分析 D .成本-效用分析 7 . (单选题)增量成本产出评价指标是()。 A .增量成本效果比 B .成本效果比 C .增量成本产出比 D .成本产出比 8 . (单选题)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计算公式为()。

. A .(产出_A)/(成本_A )-(产出_B)/(成本_ B ) B .(产出_A-产出_B)/(成本_A-成本_B ) C .(成本_A)/(产出_A )-(成本_B)/(产出_B ) D .(成本_A-成本_B)/(产出_A-产出_B ) 9 . (单选题)当ICER()阈值,干预方案相对于对照方案更加经济。 A .≤ B .≥ C .> D .< 10 . (单选题)WHO推荐当ICER>(),增加的成本不值得。 A .3倍人均GDP B .2倍人均GDP C .1倍人均GDP D .无推荐的标准

浙大远程药物经济学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单选题 1.【第1章】有关备选方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优资源利用的备选方案就是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预期效果的备选方案 ? B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通常只有1-2种药物方案 ? C 不同的备选方案对药物的利用资源程度不同,所需的成本也可能不同,由此获得的收益也不尽相同。 ? D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备选方案包括药物方案也包括非药物方案。 ? 单选题 2.【第1章】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的分类依据是()。 ? A 成本 ? B 效益 ? C 收益的不同计量方式 ? D 收益

单选题 3.【第1章】如果要解决的医疗问题是确定某一疾病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则 备选方案应是()。 ? A 手术治疗治疗方案 ? B 物理治疗方案 ? C 其他多种形式的治疗方案 ? D 包括所有可选的可治疗该疾病的各种药物治疗方案 ? 单选题 4.【第1章】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目的是实现全社会药物资源 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实现社会群体健康状况的最大程度改善?() ? A 医疗服务提供者 ? B 全社会 ? C 保险机构 ? D 患者个人

单选题 5.【第1章】狭义概念上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是指()。 ? A 成本-效益比 ? B 成本-利润比 ? C 成本-效用比 ? D 成本-效果比 ? 单选题 6.【第1章】下列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指标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效益是指以货币或非货币计量的收益 ? B 效果是指以临床治疗效果计量的收益 ? C 效用是指以满意度或偏好计量的收益 ? D 效益是指以货币计量的收益

单选题 7.【第1章】药物经济学与下列哪一个概念密切关联?() ? A 丰富性 ? B 稀缺性 ? C 无限性 ? D 满足性 ? 单选题 8.【第1章】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的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明确()。 ? A 评价立场 ? B 评价主体或服务对象 ? C 评价观点D,评价主体或评价观点 ?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一、最佳选择题 1. 某批次青霉素钠原料1mg相当于1670单位效一价生产规格为80万U/支的青霉素钠产品,每支所需的装量是(D) A. 2.088mg B. 1.33mg C. 1.33g D. 0.48g E. 0.48mg 2. 关于处方开具和调剂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处方开具后7日内有效 B. 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 C. 剂处方时“四查”是指查对药名、齐I」型、规格和数量 D. 应使用淡红色处方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 E. 工作3年及以上的执业医师可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3. 患者,男,65岁,糖尿病病史5年,因咳嗽、打喷嚏小鼻塞症状就诊,医师处方维C银翘片和酚麻美敏片。该处方存在的问题是(E) A. 超适应证用药 B. 剂型选用不合理 C. 存在有风险的药物相互作用

D. 有用药禁忌证 E. 重复用药 4. 下列药物中,使用前无需皮试的是(D) A. 苄星青霉素注射剂 B. 抑肽酶注射剂 C. 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剂、 D. 紫杉醇注射剂 E. 普鲁卡因注射剂 5. 患者,男,78岁,因心房颤动服用华法林治疗2年余。后因 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用药后INR 升高并出现咳血症状。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是(D) A. 氟康唑抑制华法林的肾脏排泄,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 B. 氟康唑具有较强的血浆蛋白结合力,导致血中游离的华法林浓度升高 C. 氟康唑可增加华法林的吸收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 D. 氟康唑可抑制CYP2C9,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 E. 氟康唑可抑制CYP3A4导致华法林血药浓度升高 6. 用药时宜限制饮水的药物是(A) A. 胶体果胶铋胶囊 B. 环丙沙星片 C. 利托那韦片 D. 苯溴马隆胶囊 E. 阿仑磷酸钠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